双重预防体系制度及作业指导书(全套经典)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及作业指导书(全套经典)
双重预防体系制度及作业指导书(全套经典)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

编制:XXXX 审核:XXXX 批准:XXXX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XX年

目录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14)

三、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35)

四、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9)

五、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42)

六、持续更新管理制度 (44)

七、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制度 (46)

八、双重预防体系沟通管理制度 (49)

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51)

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59)

十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作业指导书 (74)

十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 (96)

十三、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作业指导书 (127)

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过程,以便正确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达到公司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以及服务,包括:从规划、建设、生产到产品销售全过程。

3 术语

3.1 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 危险源辨识

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 健康损害

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3.4 事件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 (不论严重程度),或

者死亡的情况。

注1 :事故是一种发生了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注2: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在英文中可称为“near-miss”、“near-hit”、“close call”或“dangerous occurrence”。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

3.4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5可接受的风险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6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7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 职责

主要负责人是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

分管生产负责人是公司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直接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监督管理。

安全管理部门是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体系文件;协调各专业工作组开展情况;负责组织对本企业风险分级情况评审;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各职能管理职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控。

各生产单元(车间、班组)是所辖工作范围内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部门,负责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活动及管控措施的落实,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各岗位根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施。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示例:生产设备有自动焊接机、自动玻璃上料机、裁剪机、自动放模板机、输送机、叠层机等;作业场所有厂房、仓库等。

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示例:裁剪工序作业、叠层工序作业、层压工序作业、装框工序作业、固化工序作业等。

5.1.2风险点排查

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B.3)

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5.2 危险源的辨识

5.2.1危险源辨识范围

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5.2.2危险源辨识方法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1),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A.3)。

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2),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A.4)。

5.2.3危险源识别的实施

由安全管理部门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分级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

辨识时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5.3 风险评价

5.3.1风险评价方法

选择直接判断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5.3.2风险评价与分级

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具体分级如下: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属于可接受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5.3.3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或运行装置内涉及抢修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相关方投诉涉及事故隐患的。

5.3.4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5.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5.4.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5.4.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5.4.3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5.4.4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5.4.5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5.4.6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5风险分级管控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5.1.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5.5.1.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B.1、B.2),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5.5.3风险告知

5.5.3.1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5.5.3.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6 文件管理

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B.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参见附录B.4)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7 分级管控的效果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8 持续改进

8.1评审

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8.2更新

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8.3沟通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1)每月进行双重预防体系会议,各部门根据各个车间、部门的风险点变化进行通报,及时汇报安全部,对公司风险点进行更新;

2)若公司发生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外部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3)对变更的重大风险及时公示。

9 附录

附录A.1《作业活动清单》

附录A.2《设备设施清单》

附录A.3《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附录A.4《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附录B.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录B.2《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附录B.3《风险点统计表》

附录B.4《危险源统计表》

附录A.1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 №: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附录A.2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 №: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注: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附录A.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单位:№:分析人:

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 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3.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4.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5.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6.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附录A.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单位:№:

分析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人:日期:

注:1.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2.现有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按五种措施分类填写,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3.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依据GB6441填写,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4.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5.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6.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

附录B.1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

注: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新增)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附录B.2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

注: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新增)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

附录B.3 风险点统计表

附录B.4危险源统计表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3 术语

3.1事故隐患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隐患排查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3.3隐患治理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3.4隐患信息

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4 职责

主要负责人是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保证隐患治理的资源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

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明确责任分工。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归口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下达需要协调处理的隐患整改计划,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汇总审核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表。

各职能管理职部门是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分工负责部门,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各生产车间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统计、分析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

生产车间(班组)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落实,责任到人。对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统计和考核,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岗位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则采取临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分级

5.1.1基本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5.1.2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3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

5.2分类

5.2.1基本要求

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5.2.2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设备设施;

——场所环境;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消防及应急设施;

——供配电设施;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辅助动力系统;

——现场其他方面。

5.2.3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安全生产投入;

——应急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相关方安全管理;

——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6 工作程序与内容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资料汇总目录总表格

资料归档 第一盒资料名称:基本要求。 两体系建设体系文件(1、细则、职业病危害防治细则、指南2、主管部门、企业下达的正式文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企业、项目公司(部)两体 系制度。4、企业、项目公司(部)两体系实施方案)。 第二盒资料名称:两体系作业指导书(1、组织机构图及职责,2、企业两体系实施指南。) 第三盒资料名称: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清单审批表。2、作业活动清单。 3、设备设施清单。 4、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第四盒资料名称:培训考核文件(1、培训计划。2、培训教育记录与档案。3、各级培训内容。4、培训影像资料。5、考核试卷。6、奖罚记录。) 第五盒资料名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3、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 第六盒资料名称:隐患排查实施(1、隐患排查计划。2、隐患排查组织机构。3、隐患排查表。4、排查记录5、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6、隐患排查治理回复报告。7、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第七盒资料名称:持续改进(1、适时、及时针对工艺、设备、人员等重大变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信息与风险管控措施,编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2、应根据风险管控措施的变化情况或法律法规的变化及 时更新隐患排查清单,并按清单编制排查表,及时实施隐患排查。3、风 险信息、隐患信息及时传达至相关方的通知、文件。4、重大风险信息更 新后对从业人员进行告知通知、文件。)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资料 施工单位:XXX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日期: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资料文件目录

基本要求 施工单位:XXX有限公司工程名称: 日期: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汇编

. 云南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沙甸分公司 ZX/Q-D-AHK-090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2019-5-18发布 2019-5-18实施云南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沙甸分公司发

参加编写人员:娄键王喜拉卢志强柯代志 杨锦付月江马立白旭清 参加审稿人员:马兴穆柯代志马立杨金跃 娄键王喜拉付月江杨锦 马应彪卢志强陈登富罗万福 高永贵王忠祥田儒旺李琨 余雷李兴龙白旭清 编制:娄键王喜拉

目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度 (1) 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4)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8) 安全风险警示和公告制度 (15) 事故隐患建档、监控及报告制度 (17)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21)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23)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25)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28) “双重预防机制”考核奖惩制度 (39)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4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的精神,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责任制适用于公司各组织机构、各级人员,同时作为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核的重要实施依据。 3.术语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各级人员及岗位职责 4.1总经理职责 4.1.1对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持续保持有效承担领导责任,并就有关事项向全体职工、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作出书面安全生产承诺。 4.1.2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4.1.3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权限。 4.1.4确保全员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4.1.5掌握2级以上(橙色级和红色级)风险分布情况、事故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1.6负责组织对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保持情况进行考核。 4.2厂长职责 4.2.1组织开展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 4.2.2审核、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4.2.3掌握2级以上(橙色级和红色级)风险分布情况、事故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2.4 组织拟订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双重预防体系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体系基本知识(附参考答案) 1、什么是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的统称。 2、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量化的危险。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 3、什么是风险点?风险点划分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风险点指伴随风险的区域、设备设施及作业过程。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4、什么是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5、什么是隐患? 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缺陷。 6、风险分为几级? 风险按照严重程度分为5级,1级最严重。 ——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不可接受风险。 7、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分为哪四类风险?分别用什么颜色标示? 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五、四级风险用蓝色表示,三级风险用黄色表示,二级风险用橙色表示,一级风险用红色表示)。 8、我公司有一级风险吗? 没有,一级风险是无法接受需要立即停产整改的风险。 9、什么是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煤矿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奖惩管理办法

编号:SM-ZD-20640 煤矿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奖 惩管理办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矿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奖惩管理办 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一系列安全管理文件、标准要求,强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规范建设和责任落实,实现持续改进,确保风险受控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的基本要求,作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的考核依据。 第三条安监处是公司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定期对各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运行考核,提出考核意见,并负责定期统计汇总考核情况上报月度考核例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矿各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奖惩考核。 第二章体系建立与考核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 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 )”和“( )”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

()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9、风险伴随的()、( )、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严重性的组合。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汇编

云南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沙甸分公司 ZX/Q-D-AHK-090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2019-5-18发布2019-5-18实施云南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沙甸分公司发

参加编写人员:娄键王喜拉卢志强柯代志 杨锦付月江马立白旭清 参加审稿人员:马兴穆柯代志马立杨金跃 娄键王喜拉付月江杨锦 马应彪卢志强陈登富罗万福 高永贵王忠祥田儒旺李琨 余雷李兴龙白旭清 编制:娄键王喜拉

目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度 (1) 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5)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1) 安全风险警示和公告制度 (21) 事故隐患建档、监控及报告制度 (24)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29)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31)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33)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36) “双重预防机制”考核奖惩制度 (51)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55)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的精神,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责任制适用于公司各组织机构、各级人员,同时作为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核的重要实施依据。 3.术语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各级人员及岗位职责 4.1总经理职责 4.1.1对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持续保持有效承担领导责任,并就有关事项向全体职工、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作出书面安全生产承诺。 4.1.2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4.1.3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权限。 4.1.4确保全员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4.1.5掌握2级以上(橙色级和红色级)风险分布情况、事故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1.6负责组织对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保持情况进行考核。

河北省双重预防机制全套汇编

有限责任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文件 (风险分级管控) 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12月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公司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为更好地推进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落实风险辨识、管控措施,经研究决定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领导工作。 组长: 组员: 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11月15日

目录 1企业概况 (1) 1.1基本情况 (1) 1.2周边环境 (1) 1.3自然条件 (1) 1.4总平面布置 (2) 1.5安全管理现状 (3) 1.6生产工艺 (3) 2体系建设依据 (1) 3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 (2) 3.1工作内容 (2) 3.2职责分工 (2) 3.3成立双控预防机制工作小组 (6) 3.4全面辨识与专项辨识 (6) 3.5工作流程 (7) 3.6绩效考核 (10) 3.7改进提升 (10) 4风险判定准则 (11) 5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介绍 (12) 5.1安全检查表法分析法(SCL) (12) 5.2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2) 5.3 MES评价法 (13) 5.4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分级标准(LEC法) (18) 6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20) 6.1辨识评估依据 (20) 6.2风险识别评估 (21) 7风险信息统计表 (84)

8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 (86) 8.1风险管控策划原则 (86) 8.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86) 8.3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86) 8.4风险管控信息台帐(清单) (87) 9风险告知卡 (102) 10 “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142) 11动态评估 (146) 12风险管控机制开展后持续进行的工作清单 (147)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 制度

郑宏康辉(新密)煤业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二〇一八年七月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制,确保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经矿研究决定,特制订郑宏康辉(新密)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一、总体工作要求: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促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实现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夯实安全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特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 组长:高万义 副组长:王兴闫海丰李文凡张长法王松峰 成员:芦尉科刘战玉李书文刘万军岳冠军 王世友王顺安顾永奎罗治才朱振松 秦学立钱国军穆庆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王兴(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三、岗位责任: 矿长:是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矿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隐患治理工作和

监督措施的落实。 专门工作办公室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全过程监督执行。 业务科室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督促本专业范围内各区队双重预防体系的排查、治理工作。 业务科室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和有关措施的制定、监督实施。 四、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职责: (1)顶板:由分管生产副矿长、生产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采煤队、掘进队负责。 (2)通防:由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科负责。 (3)机电运输:由分管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科、机运队负责。 (4)地测防治水:由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地测科负责。 (5)其它: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安排责任单位。 五、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影响我矿安全生产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以及提升运输等事故,下面对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可能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 1、采面因通风不畅造成瓦斯大量积聚或在煤层厚度变化地带瓦斯大量涌出遇火时;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为推进我矿精准有效管控风险、切断隐患产生和转化成事故的源头,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一、工作目标 通过考核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行为,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使安全风险和隐患得到有效管控和排查治理,形成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稳定全矿安全生产。 二、考核内容 (一)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检查重点 1.质量标准责任制度落实情况。 2.质量标准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3.保证质量标准的资金投入情况。 4.质量标准管理机构设置及质量标准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5.各类相关人员的质量标准培训及考核情况。 6.施工现场质量标准管理体系运行落实情况。 (二)安全管理体系检查重点 1.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情况。 2.安全责任制度落实情况。 3.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落实情况。

4.保证安全的资金投入情况。 5.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6.各类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及考核情况。 7.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情况。 8.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9.安全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大危险源监控、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11.按照规定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信息记录和档案。 1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设备的配置及救援演练。 13.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带班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文明施工。 14.“双重预防体系”,即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一矿一册”和“一项目一册”的完成情况。 三、考核方法 1.检查人员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进行检查,以定向检查和随机抽查两种方式开展动态考核工作。 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按照《榆林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进行验收,抓住验收的核心内容,对排查出的风险点、管控措施以及落实管控责任情况逐项检查确认,对未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要提出补充完善意见。

(完整word版)“双重预防体系”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规范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源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促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点确定、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3.风险点确定: 按照车间的主要设备、设施、区域、场所进行划分。 4.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程序 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 法)对设备设施类风险点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5.风险评价方法和管控措施制定和实施 5.1风险评价方法 公司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对公司的风险点进行判断分级。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识别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对照表1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2)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对照表2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

(3)确定了S和L值后,根据R=L×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依据表3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R=L×S=20~25:关键风险(Ⅰ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R=L×S=15~16:重要风险(Ⅱ级),需要消减的风险; R=L×S=9~12:中度风险(Ⅲ级),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 R=L×S=4~8:低度风险(Ⅳ级),需要关注的风险; R=L×S=1~3:轻微风险(Ⅴ级),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 5.2管控措施确定 典型控制措施的制定由工作小组制定后,《风险点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中按照系统或子系统汇总,逐级上报,各级工作组应针对典型控制措施是否适宜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完善,最终由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批准,作为一个时期内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信息。 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计划,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为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公司文件要求,结合分公司实际,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活动,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体系,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018年底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所有安全生产环节。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

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分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分公司副书记、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室负责人及项目部经理 三、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部: 1、负责“双重预防机制”方案的制定,并对机制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2、负责组织安全设施与管理方面风险的排查、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 3、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响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 4、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 5、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综合管理部: 1、负责仓库管理方面的风险排查、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 2、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 四、工作计划 2018年3--9月,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制度,为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风险等级,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有效管控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运输公司两个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全套样本

“双重防止体系”建设全体人员职责 一、重要负责人职责 1、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组织实行并保证有效运营,负责最高级别风险管控; 2、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员责任制,并组织实行和考核; 5、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项制度,并保证有效运营; 6、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员责任制,并组织实行和考核; 7、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投入; 8)组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副总经理职责 4、组织贯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考核奖惩; 5、组织推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统一布置、协调,并督促运营;

6、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筹划并督促贯彻; 7、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整治、控制办法和持续改进组织管理,及时向重要负责人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状况,并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三、安全科科长职责 1、组织或参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和有关制度制定; 2、督导贯彻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营纳入考核奖惩; 3、指引和监督各部门、班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和演习; 4、组织或参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并监督贯彻。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牵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统筹协调工作; 6、负责对各职能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编制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7、督促各职能部门贯彻隐患整治办法; 8、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行过程进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9、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汇总、评估,定期向公司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进展状况。 四、其她部门负责人职责 5、负责组织制定分管范畴内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并监督其履行职责; 6、组织参加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培训,并督促贯彻。 五、重要岗位职责 1、驾驶员职责 1.1参加“两个体系”建立,严格贯彻有关规章、制度; 1.2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责任规定,负责相应级别风险管控工作; 1.3参加“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并严格贯彻; 1.4认真贯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有关制度规定,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建设和运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1.5参加本岗位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贯彻管控办法;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考核管理制度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考核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版本状态:A/0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考核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对风险点的管控,保证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全面落实,科学控制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因素,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公司的财产安全,按照《河南省企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标准(试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车间和部门。 3.考核频次 本奖惩考核每月考核一次。 4.考核依据 4.1“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按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检查考核。 4.2“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按照隐患排查计划定期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检查考核。 4.3“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级进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与奖惩,重大安全责任事项的考核报总经理审批。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绩效考核,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 4.5《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制》、《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公司奖惩制度》。

5.考核细则 5.1一般规定 5.1.1公司年终总结时,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有特殊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根据《年终评先评优表彰方案》要求,由部门推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办审议,总经理批准后给予奖励。 5.1.2发生安全事故后,由公司“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确定负责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5.1.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事求是进行奖励,并接受全员监督。 5.2奖励 5.2.1认真执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管理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的部门和个人,根据《年终评先评优表彰方案》标准进行奖励。 5.2.2为保证安全生产,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有正向作用,每季度汇总一次,经相关职能部门评估后,确有较大价值,根据《创新激励管理办法》经综合评审等级后给予相应的奖励。 5.2.3由于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抢险救灾,爆炸、人身伤亡、装置停产、主要设备损坏以及有其他显著成绩着,奖励300-1000元。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汇编

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沙甸分公司 ZX/Q-D-AHK-0901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管理制度汇编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2019-5-18 发布2019-5-18 实施振兴集团电源有限公司沙甸分公司发

参加编写人员:娄键喜拉卢志强柯代志 锦付月江马立白旭清 参加审稿人员:马兴穆柯代志马立金跃 娄键喜拉付月江锦 马应彪卢志强登富罗万福 高永贵忠祥田儒旺琨 余雷兴龙白旭清 编制:娄键喜拉

目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度 (1) 安全生产检查管理制度 (4)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8) 安全风险警示和公告制度 (15) 事故隐患建档、监控及报告制度 (17)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21)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23)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25)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28) “双重预防机制.................................................................................................................................. ”考核奖惩制度39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4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 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的精神,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 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围 本责任制适用于公司各组织机构、各级人员,同时作为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核 的重要实施依据。 3.术语定义 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各级人员及岗位职责 4.1总经理职责 4.1.1 对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持续保持有效承担领导责任,并就有关事项向全体职工、安全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作出书面安全生产承诺。 4.1.2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4.1.3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权限。 4.1.4 确保全员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4.1.5 掌握 2 级以上(橙色级和红色级)风险分布情况、事故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 可能存在的隐患。 4.1.6 负责组织对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保持情况进行考核。 4.2厂长职责 4.2.1 组织开展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 4.2.2 审核、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法、 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 4.2.3 掌握 2 级以上(橙色级和红色级)风险分布情况、事故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 可能存在的隐患。 4.2.4 组织拟订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案,并组织实施。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 (红色为否决项内容) 1“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职责) 2“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分工、工作任务) 3“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 4培训记录或档案(签到表,教材或课件、教师、闭卷考试、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5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传达记录) 6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传达记录) 7“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8作业活动清单 9设备设施清单 10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抽查10%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询问,5人及以上未参与相关危险源辨识、分析) 12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 1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15风险评价准则 16重大风险判定(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存在三项的) 1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18控制措施制定过程全员参与并经过评审 19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30%及以上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相符或不具有可操作性,或未有效落实)(主要作业活动,活动存在的风

险,风险等级,管控措施) 20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0%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本岗位应管控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的)(主要设备,设备存在的风险,风险等级,管控措施) 2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职业病,风险,等级。管控措施)22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记录 23风险告知相关文件 24安全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及安全警示标志 25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30%及以上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未作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的) 26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无内容) 27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排查清单 28隐患排查计划 29隐患排查表 30排查记录(30%及以上隐患未按期整改且无正当理由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 31隐患登记表 32隐患通报 33隐患整改通知单 34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5重大事故隐患档案(应定性为重大隐患而未定性的) 36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情况评审(每年一次) 37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每年一次) 38更新后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记录

运输公司两个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全套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体人员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组织实施并保证有效运行,负责最高等级风险的管控; 2、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员责任制,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5、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项制度,并保证有效运行; 6、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员责任制,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7、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 8)组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副总经理职责 4、组织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考核奖惩; 5、组织推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统一部署、协调,并督促运行; 6、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 7、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控制措施和持续改进的组织管理,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并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三、安全科科长职责 1、组织或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和相关制度

的制定; 2、督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纳入考核奖惩; 3、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班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和演练; 4、组织或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并监督落实。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统筹协调工作; 6、负责对各职能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编制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7、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 8、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9、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汇总、评估,定期向企业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汇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进展情况. 四、其他部门负责人职责 5、负责组织制定分管范围内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并监督其履行职责; 6、组织参与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培训,并督促落实. 五、重要岗位职责 1、驾驶员职责 1.1参与“两个体系”的建立,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 1。2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责任规定,负责相应级别的风险

XX公司XX部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修改)

XX公司XX部 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 检修维护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部门党、政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全面工作; 部门机务、电热副经理负责机务、电热范围内双重预防工作; 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负责部门、班组双重预防日常监督检查、跟踪考核工作; 部门其他人员负责本岗位职责范围内双重预防工作。 检修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包括以下制度: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3、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 4、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奖惩制度。

1、XX公司XX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部门安全生产,结合部门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级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人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可能性能级分类

后果等级 危害程度等级 风险矩阵

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下基本要求: 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双重预防体系材料明细 (红色为否决项内容) 1“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职责) 2“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明确实施时间、责任人与分工、工作任务) 3“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 4培训记录或档案(签到表,教材或课件、教师、闭卷考试、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 5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传达记录) 6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传达记录) 7“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8作业活动清单 9设备设施清单 10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抽查10%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询问,5人及以上未参与相关危险源辨识、分析) 12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 1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15风险评价准则 16重大风险判定(应判定为重大风险而未判定为重大风险,存在三项的) 1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18控制措施制定过程全员参与并经过评审

19作业活动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30%及以上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相符或不具有可操作性,或未有效落实)(主要作业活动,活动存在的风险,风险等级,管控措施) 20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0%相关岗位人员,5人及以上未掌握本岗位应管控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的)(主要设备,设备存在的风险,风险等级,管控措施) 2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职业病,风险,等级。管控措施) 22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记录 23风险告知相关文件 24安全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公告栏及安全警示标志 25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30%及以上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各风险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未作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内的排查内容及标准的) 26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无内容) 27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排查清单 28隐患排查计划 29隐患排查表 30排查记录(30%及以上隐患未按期整改且无正当理由的,验收评定不予通过) 31隐患登记表 32隐患通报 33隐患整改通知单 34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35重大事故隐患档案(应定性为重大隐患而未定性的) 36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情况评审(每年一次) 37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每年一次)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1风险点划分确定2风险点登记台账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6(设备设施)安全检查(SCL+LS)评价记录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重大风险点清单 三、2什么是风险? 答: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四、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 五、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六、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答: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 (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 七、什么是风险评价?公司采用什么评价方法? 答: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公司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可能性)*S(严重性)1-3(蓝色)5级4-8(蓝色)4级9-12(黄色)3级15-16(橙色)2级20-25(红色)1级 八、怎样风险分级? 答: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分5级: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 管控级别分4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 2018年7月 一、前期准备

1.成立组织机构 1)以正式文件(红头文件+公章)明确双体系建设领导机构; 2)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人员。 3)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 4)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人员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 5)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两个体系”建设的相关职责; 6)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2.编制指导性文件 1)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作业指导书; 3)编制6个清单:风险点清单(包括:1作业活动清单、2设备设施清单)、3工作危害分析表、4隐患排查表(安全检查表)、5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重要风险清单 4)双体系建设奖惩管理制度或奖惩管理制度包含双体系相关内容; 5)编制安全检查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或作业指导书; 7)编制隐患排查表。 3.全员培训教育 1)制定双体系培训计划(明确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 2)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 3)全员培训(分级结果); 4)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培训档案。 二、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点排查确定

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附表一); 2)设备设施清单(附表二); 2.危险源辨识分析 1)对作业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形成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单元划分:根据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科学划分作业单元。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2)对设备设施逐个进行危险源分析;形成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 风险辨识:确定安全检查表法(SCL)、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格雷厄姆评价法(LEC)等风险辨识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建议对作业活动采用JHA;对设备设施采用SCL法。(分析表格参见附表3和4)。 3.风险评估 1)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准确; 3)参考《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进行风险确定; 4)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矩阵法LS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并对所有风险做出定量评估。依据各评估方法的风险可容许要求,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内容。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一级)、较大风险(二级)、一般风险(三级)和低风险(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控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