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之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之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①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④。

【注释】

①自利:不因攻下而自泻利。

②胸下结硬:胃脘部痞结胀硬。

【译文】

太阴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腹部胀满,呕吐,吃不进饮食,腹泻特别厉害,腹部时时疼痛。若误用攻下,则会导致胃脘部痞结胀硬。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虚寒症的典型症候与误下后果。

太阴与阳明同主胃肠疾患,但临床表现却有所不同,阳明病多为里实热症,太阴病多为里虚寒症,所以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阳明和太阴为表里,在病理上又可以互相转化,阳明可转入太阴,太阴可转属阳明。

【原文】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①而长者,为欲愈。

【注释】

①阳微阴涩:此处阴阳作浮沉释,即浮取而微,沉取而涩。

【译文】

太阴中风,四肢疼痛而烦扰无措,脉搏由微涩而转变为长脉的,这是将要向愈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太阴中风的主症及欲愈的脉症。

太阴属脾,脾主四肢,太阴经感受风邪,所以四肢烦疼。脉浮取而微,是风邪不盛,沉取而涩,为里虚湿滞,此为邪入太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之病脉。阳微虽为邪微,但阴涩为里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则欲解而不得。欲愈关键全在由微涩脉转为长脉,涩脉转长为正气来复之征,正气复就有力驱邪外出,所以知为欲愈。假使脉但微涩而不长,就不会是欲愈了。

【原文】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①。

【注释】

①从亥至丑上:夜晚十时至深夜二时。

【译文】

太阴病即将解除的时间,大多在二十二时至深夜二时之间。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好转的大概时间。

《内经》:“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主旺于亥、子、丑三时,子时正

值夜半,为阴极阳还之时。太阴病多为脾虚中寒症,得此时阴消阳长,阳从内生之助,有利于消除中寒,所以太阴病将愈也在其本经当旺的时间。

【原文】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太阴病,如果见到表症而脉浮的,可用桂枝汤解肌发汗。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兼表症的治法。

本条仅举出脉浮,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太阴病本属里症,以理推测当为沉脉,今脉不沉而见浮象,提示当兼表症,在表之邪未罢,故仍以桂枝汤解表。本条乃举脉略症,不应理解为单纯据脉定症,然而太阴病兼表,何以不先里后表,却先治表,必然是太阴里虚寒尚不甚,若里虚寒较甚,则虽有表症,亦不可先治其表,而宜先温其里,后和其表,或温里为主,兼以和表,如桂枝人参汤即是其例。“阳明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可与本条互参。然而本症既用桂枝汤治疗,那么以药测症,自当有头痛、发热、恶风等见症,否则仅据脉浮即用桂枝汤,那是不够妥切的。

【原文】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①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②。

【注释】

①脏有寒:太阴脾脏虚寒。

②四逆辈:四逆汤一类的方药,应包括理中汤在内。

【译文】

腹泻而口不渴的,这是属于太阴病,因为脾脏虚寒的缘故,应当以温里法进行治疗,宜服用四逆汤一类的方药。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的主症、病机和治则。

自利不渴是太阴病虚寒下利的特点。因太阴脾阳虚弱,病则从寒湿而化,寒湿之气弥漫所以不渴,但也不是绝对如此,如果腹泻日久或腹泻很是严重,津液外泄过甚,亦会产生口渴,不过渴并不甚,或渴喜热饮,所谓自利不渴,是指太阴初病,泻下程度并不严重而言。另太阳阳明合病而下利的葛根汤症,口亦不渴,因此仅据下利不渴,不能即指为太阴病,还须从其他方面加以辨证。仲景提出“藏有寒故也”一句,很有意义,凡是泻下清稀,舌苔白腻,脉形迟软等,都可从脏有寒施治,与葛根汤症下利不渴属于表邪不解而里气不和者,自是不同。

【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①;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②,腐秽③当去故也。

【注释】

①系在太阴:属于太阴。

②脾家实:此处“实”字非指邪实,乃是脾阳恢复的意思。

③腐秽:肠中腐败秽浊的物质。

外感病,脉象浮而缓,手足自然温暖的,是病属太阴。太阴寒湿内郁,全身应显发黄,若小便通畅的,则湿能下泄,不会形成发黄症。到了七八天,病人突然出现心烦、一日腹泻十多次,故其腹泻一定会自行停止。这是脾阳恢复,胃肠机能恢复正常,推荡腐秽积滞之物从下而去所致。

【评析】

本条讲太阴病转愈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本条自“伤寒脉浮而缓”至“系在太阴”,是对太阳中风和太阴症的辨证鉴别。太阳中风脉浮缓,必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表症。今脉浮缓而手足自温,则知身体并不发热,当然亦无其他表症,所以脉浮缓为病不在太阳而在太阴,这是两者的区别。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译文】

本是太阳病,医生反用攻下药,因而引起腹中胀满,并时时腹痛的,这是因误下邪陷太阴,当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假使肠中有积滞而大实痛的,当用桂枝加大黄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的症治。

太阳病误下伤脾,邪陷太阴,脾伤气滞络淤,以致发生腹满疼痛等症,基于症情有轻重之别,论治又略有不同,轻者仅腹满时痛,治宜温阳和络,桂枝加芍药汤主之;重者则腹部大实痛,仅用温阳和络法,力难胜任,还当兼用泻实导滞,宜桂枝加大黄汤。本症腹满时痛与太阴病提纲条所述的“腹满时痛”,其性质并不全相同。提纲症不但腹满时痛,而且自利益甚,全属太阴虚寒,故治以温脾祛寒,可用理中汤。本症不兼自利,因为脾伤气滞络淤,所以治用桂枝加芍药汤温阳和络。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①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注释】

①行:此处作“用”字解。

【译文】

太阴病,脉象弱,病人虽暂时没有腹泻,其后一定续发腹泻。对于此类患者,若应当使用大黄、芍药的,也应当减量使用。这是病人脾胃之气虚弱,容易受到损伤的缘故。

本条举例说明中气虚弱之人用攻伐药必须注意用量。

本条举例说明临床用药,必须注意患者体质,体质弱的,攻伐药应慎用,或减轻用量。太阴病,脉弱,为中气虚弱的现象,其人续自便利,是推测之词,因脾虚气陷而清阳不升,最易发生腹泻,暂时虽然便硬,其后大多会续自发生腹泻。凡是寒性攻伐之药,均宜慎重使用,即使有腹满时痛或大实痛而需要使用大黄、芍药者,亦必须减轻其用量,因中气虚弱,则易致下利,否则必致更虚而下利不止。由此可知,桂枝加芍药汤主治不同于一般虚症,桂枝加大黄汤主治也不同于阳明实症。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从太阴阳气亏虚论治太阴病 标签:太阴病;阳虚;脾家实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学者读其文似易,而得其要实难。笔者发现,在太阴病发病过程中,随着太阴脾家阳气亏虚程度的变化,其病证方药亦随之而转变。为此,笔者从太阴阳气亏虚的角度,讨论太阴病证治。 1 太阴病概述 《伤寒论》主要讨论的是伤寒邪气伤人阳气病证,邪气由外而来,侵入人体之后,人体之阳气奋起抗邪,这是伤寒病过程中的主要特点。而太阴病主要是足太阴脾在伤寒病中所表现出来的病变,足太阴的阳气主要反应在脾阳上,脾主升,胃主降,因阳气主升,故“升”反映出脾以阳气为主,得阳气之助脾气才能上升,才能转输由胃而来的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当寒邪伤及脾阳,脾不能主运化,水谷精微之气反而化为湿,产生以寒湿邪气为特征的太阴病变。因寒湿的产生是建立在脾阳虚基础上,故临床概括太阴病的病机特点为脾阳虚、寒湿内盛。脾阳虚,则后天之气生化不足,致先天之气随之而不足,进而累及肾阳虚。但脾的病变有轻有重,如寒邪伤脾阳不严重,或患者素体脾阳不足,仅仅是运化无力,还未表现寒湿内盛,此时可能出现《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变,当然它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脾阳虚寒湿内盛的状态。所以,在讨论太阴病时,需区别对待不同的太阴病证。 太阴病初起分为2种情况:一为初受邪气,出现表证,成为太阴中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6条);一为气血不足,致气血不能濡养经脉而出现的腹满时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9条)。这2种情况相对而言病势较轻,但进一步发展皆可出现脾阳虚、寒湿内盛,甚至出现少阴阳虚。 2 太阴病初起 上述太阴病初起分太阴中风和腹满时痛,实际对应的是桂枝汤证与桂枝加芍药汤证。在药物配伍上,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均无干姜、附子一类的温阳之品,故从温补阳气角度而言,桂枝汤和桂枝加芍药汤相对理中汤、四逆汤是最弱的。所以,笔者把二者所在的条文作为太阴病初起的证候,而把二者作为太阴病初起的代表方剂。 2.1 太阴病初起是否存在“下利” 在讨论桂枝汤证和桂枝加芍药汤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太阴病初起有无“下利”。太阴病提纲证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3条),大多数医家据此认为,太阴病应合并下利,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太阴者,土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伤寒传经之热,入而与之相抟,则为腹满吐利等证。直中之寒,入而与

伤寒论(4.1.6)--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 第四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一、 选择题 (一)A1型题 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少阳经系的组成部分: A.手足少阳经脉 B.腠理 C.手足厥阴经 D.三焦腑 E.胆腑 2.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A.表寒里热 B.表里俱热 C.表里俱寒 D.热郁表里之间 E.表热里寒 3.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 A.弦細 B.弦大 C.浮大 D.沉紧 E.滑数 4.头痛发热者,不属以下病证: A.阳明 B.太阳 C.太阴 D.三阳 E.少阳 5.小柴胡汤原方中,重用达半斤的药是: A.柴胡 B.黃芩 C.柴胡、黃芩 D.半夏 E. 柴胡、半夏 6.柴胡证往來寒热,休作有時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血弱氣盡,腠理開 B.藏府相連,邪高痛下 C.邪氣与正氣相搏於胁下 E.正邪分爭于表里之间 7.阳微結与純阴結鉴别的要点是: A.头汗出 B.大便鞕 C.发热微惡寒 D.心下满,按之痛 E.手足冷,不恶寒 8.小柴胡汤 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 A.伴脉弦细者 B.伴大便干结者 C.伴小便不利者 D.伴汗出短气者 E.伴汗出恶风者 9.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发黄 A.伴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者 B.伴腹微胀满,口渴,小便不利者 C.伴胁腹不满,发热无汗者 D.伴胁下满痛,心烦喜呕者 E.伴心中懊(恼),小便不利者 10.下列诸症,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

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D.太阳病转人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 E.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 11.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于姜 B.去半夏、生姜,加五味子、于姜 C.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 D.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于姜 E.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 12.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应为 A.去半夏加重人参、麦冬 B.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括萎根四两 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括蒌实 D.去半夏、黄芩,加括篓根 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括篓根 13.柴胡桂枝汤证的病机不宜表述为: A.太阳少阳合病 B.少阳夹表证 C.少阳兼外寒证 D.太阳少阳并病 E.太阳未罢,始入 少阳 14.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 A.湿热下注 B.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 C.胆气下迫 D.阳明燥结,热结旁流 E.气机下陷,清阳不升 15.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出现小便不利而渴的原因是: A.上热下寒 B.上火下水 C.胃热脾寒 D.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结 E.膀胱气化 不利 16.柴胡加龍骨牡蠣汤证出现胸满烦驚、讝語的原因与下列那项机制无关? A.胃热上蒸 B.心阳不宣 C.胃热上蒸 D.热扰心包 E.热郁少阳 17.热入血室证出现谵语的特点是: A.入暮乃作 B.入夜益甚 C.高热谵语 D.神昏谵语 E.动血谵语 18.头汗出,大便硬,心下满,手足冷者,宜用: A.大陷胸汤 B.柴胡桂枝干姜汤 C.栀子豉汤 D.小柴胡汤 E.茵陈蒿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133】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 【133】 展开全文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

药法。 陈修园:今试言结胸之因,并详其状而及其治。病发于太阳,太阳主外,宜从汗解,而反下之,则热邪乘虚而入,结语胸膈有形之间,因作结胸;病发于少阴,少阴主里,当救其里,而反下之,邪若结于下,则为脏结矣。今不结于脏,而结于心下,因而作痞。痞证发于阴,原无法下,不以下之迟早论也,其证治另详于后。而阳证之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试再由其因而更详其状。太阳之脉上循头项。今结胸者,气结于内,遂不外行于经脉,以致经输不利,其项亦拘紧而强,犹如柔痓反张之状。下之,令内之结气一通,则外之经输自和,宜大陷胸丸方。 张钱塘云:此言结胸、结脏之所因,而欲脏结之中,复又推言痞结,以见痞之同发于阴,而不与脏结同者,脏结结于下,而痞结结于上也。结于下者,感下焦阴寒之气;结于上者,感上焦君火化也。 黄元御:承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来。(在太阳首篇)。 病发于阳,风伤卫也。风伤卫气,遏逼营血,而生内热,藏阴衰者,先作,以阳盛于上也。热未入腑,下之若早,中气受伤,升降倒置。胃土上逆,胆木不得下行,君相合邪,刑克肺金,肺热愈隆。而皮毛不泄,经络之热,遂内入胸膈。经腑之气,两相拒格,硬满作痛,是为结胸。

厥阴病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 第三四〇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校勘:玉函经:“食则”上有“甚者”两字,“利不止”作“不肯止”,“饥”字下无“而”字。脉经,千金翼方并同, “则吐蚘”上无“食”字。 词解:“消渴”指饮水多而渴仍不解。(见第72条解)。“蚘” 音蚰,即蛐虫。(见第93条解) 语释:厥阴的病状,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疼,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以厥阴属肝木,主风气,因邪气容于经, 木火炽甚,津液被灼则消渴,肝气横逆则气上撞心,肝 火上逆于心则心中灼热而疼痛,肝木侮土,脾胃受病, 则饥而不欲食,胃中空虚,蚘闻食臭,窜扰于上,故食 则吐蚘,若误用苦寒攻下,损伤中阳,以致下焦虚寒 更甚,则发生下利不止的变证。 体会:具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的症状,叫做厥阴病,本条又为厥阴病的提纲。其文 中的消渴,与消渴病有所不同,彼则饮一溲一,,此则 饮水多而渴不解,特此申述。其症候寒热错杂,可以用 鸟枚丸治疗。本条虽为厥阴病的提纲,只能说明寒热错 杂的症状。并不能概括全篇的寒厥热厥。因此必须分清 寒热而施治。且厥阴病为六经传变得最后隋段,也就是 生死存亡的关头,如身体强壮,治疗得法,则病机转愈, 如身体衰弱,治疗不当,则病机转危,当须识此。 原文 第三四一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校勘:玉函经,千金翼方“脉”字上有“其”字。 语释:患厥阴中风病,脉象微浮,为阳气未复,阴渐消退,为病欲愈。若脉象不现微浮,为阴邪尚盛。阳气未复,为 病未愈。 体会:本条从脉象诊断疾病愈否,是以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来推断的。在实践工作中,还有一定价值。 但从脉象来分析,不够全面,必须脉正参合,方为完善。 原文 第三四二条:厥阴病,欲解肘,从寅至卯上。 167

中医张力丰之太阴病脉证并治篇

太陰病脈證并治 中醫行者張力豐 273.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病機:裏虛寒證,虛寒導致腹滿,胃有停飲則吐,脾胃不足則納呆,脾胃陽氣不足不能收澀則自利益甚,寒水時而刺激腸胃則胃部時而疼痛。正確治法應該是溫法,如用下法,虛上加虛,寒飲上沖,結於胸下結硬。 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病機:太陽病傳到太陰,比較少。四肢煩疼是代表太陽病癥候;病邪傳到太陰,陽微是指浮取微,說明表邪已經輕微,陰澀是指裏虛,血虛,太陰本裏虛,而長指的是雖然病邪入於太陰,脈澀,但是脈象長,表明胃氣將復,病愈解。 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病機:多是本有脾陽不足,復又感受外邪,陽虛受寒,本應禁汗,不能用麻黃湯。故與桂枝湯。表證大於里虛用桂枝湯,里虛大於表證用理中湯,表裡俱病用桂枝加人參湯。此條和274一起理解較好。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理中、四逆輩。 病機:太陰病脾臟虛寒,當用四逆湯一類的方藥,比如四逆湯、理中

湯、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等。因為病人脾胃虛寒則大便不成形而自利,寒濕內生而無熱,故而不渴。如果是熱利定口渴,如果腎陽不足,浸液不化必定下利清谷,津液不布亦口渴。 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病機:太陰病者,運化失司,寒濕內生遇見小便自利證明邪有出路,濕邪從小便而走,寒濕不會發黃,“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指的是預後,部分患者吃中藥或者太陰病七八天,突然出現轉機,患者突然躁擾不安,繼而大便下利十幾次,但是患者會手足自溫,食慾轉好,精神漸復,苔膩減輕等等。這是脾胃功能恢復的跡象,驅邪外出而已。 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病機:醫家把太陽病誤下誤治出現轉化,如果朝虛的方向發展,傷及脾臟氣血,導致筋脈失養,腹中急痛,時輕時重,用桂枝加芍藥湯(本證以疼痛為主,理中湯以虛寒寒濕症狀為主)朝實的方向發展,氣滯血瘀,出現大實痛,必定拒按,桂枝加大黃(既能活血又能瀉下導滯)湯。 280.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與279相接,患者脈弱,中氣不足,病人如果兼有下利,而又當用芍藥大黃,應該減少用量,以免傷及中氣。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厥阴主要谈的就是肝,附属的就是心包、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所以看到厥阴证, 手足四逆的时候,心脏一定衰弱了,因为心血不足,肝又不受血了,病从太阴进入少阴,到了少 阴没有好,所有的病毒会进入厥阴,这是人体最后一道关卡,人身上有五分之一的血在肝里面, 像现在的急性肝炎、从饮食来的或输血来的,病毒随着血就到肝裹面去了,肝能把血里面的毒代谢掉,把脏的排出去,因为五脏六腑所有的血通通会进入肝,从肝的静脉出来,再到胸腔再 交换,厥阴证里面方子不多,轻微的有用到皮肤表面,重病的时候,汤方一样,只是剂量加重, 像冻疮,热水敷都没有用,因为老是表热但里面仍是冷的,用「当归四逆汤」,能从脚指头发热出来,因为有新鲜的血进入了。 到了最后很危险的阶段,人的免疫系统会出来相抗,就是肝脏的血会出来相抗,因为里面 很深的地方,赢的时候病人会发热,输了病人就昏迷过去了,所以寒热并见,而且可以看到很 多昏迷的现象,因为完全在血里面,东西淤积在肝里面,结果造成血液循环产生障碍,所以有 昏厥的现象。 三四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 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太阴影响到中焦,少阴影响到下焦,到了厥阴的时候,中焦、上焦都冷掉了,肠胃里面都冷 掉了以后,里面没有消化的能力,没有抵抗力在里面的时候,人吃的东西里面的寄生虫就开始躲在身体里面,因为肠胃常年不好,没有办法把它消化掉排出去,虫卵就在身体里面生成虫, 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寒热并结,通通列入厥阴证,所以到了有虫的阶段就会看到厥阴证。 中医小儿科中望诊上,唇上有白点,很整齐的排列,眼睛下方稍微黑黑的,脾开窍在唇,有 白点代表中寒,上面有黑黑的代表上热,寒热并结了,有虫的时候腿上的「虫区」(百虫窝)会有压痛点,病人的症状消渴,就是上焦有热,热在上焦所以口渴,气上撞心,热气往上冲,因为 热气被下面的寒顶上来的,心中疼热,感觉胃里面辣辣的很烫,好像吃到大蒜一样,饥而不欲食,肚子感觉到饿,却吃不下东西,代表脾脏的功能还在,但是胃里面不好了,虫在里面所以吃 不下去,食则吐蚘,因为东西吃下去,虫也在吃,下之,利不止,本来就是肠胃比较寒了,如果攻下,就下利不止了,就更危险了。 三四一:「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也。 如果病人厥阴证的时候中风,脉微浮微浮代表免疫系统恢复了,代表阳气回来了,所以 这时候肝血很足,身体很好的人,如果不幸病进入厥阴的时候,他会痊愈的,因为肝脏是最强的。 三四二:「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所以阴证要恢复的时候都是在半夜。 三四三:「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的时候,如果想喝水,渴欲饮水,代表内脏功能慢慢恢复中,因为免疫系统强起来 了,把病毒赶出去了,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不需要用药的。 三四四: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这是废话,这条辨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前面已介绍过许多了。 三四五:「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一般来说,伤寒就是表寒,可是厥阴证的时候,因为病毒已经进入到身体里面,看不到表 证的,看不到发热恶寒,所以感冒有症状的,代表免疫系统很好,伤寒,先厥,厥阴证的病人得 到感冒没有症状的,一得到感冒,马上就昏迷过去了,后发热而利者。病人又发热回来,发热代表免疫系统强起来了,把病毒排出去,排出去会下利,下利的时候代表病毒跟着大便清出来,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鞕者,

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属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脉浮而缓,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不利,犬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小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其人本虚,胃中冷故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若咳者,其人必咽痛;不咳者,咽不痛。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是外邪侵犯少阳, 出现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为主证的疾病。 病机:胆气内郁,三焦失枢 病位:半表半里 病性:热证 少阳病治则:和解少阳 代表方:小柴胡汤 兼夹证:随证加减 第一节少阳病辨证纲要 一、少阳病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邪在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火气为病” 火胜则苦,胆气上逆——-口苦 灼伤津液——-咽干 循经上扰清窍——-目眩 二、少阳病治禁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提要】论少阳中风证的症状、治禁及误治后的变证。 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走于耳中,下胸中,贯膈;手少阳之脉上耳后,人耳中,出耳前,止于目锐眦,其支者布胸中,络心包,下膈。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5) 【提要】论少阳病禁用汗法以及误汗后的变证与转归。 第二节少阳病本证 一、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少阳病的证治 病程:五六日 往来寒热——正邪分争,邪胜则寒,正胜则热 胸胁苦满——少阳经气不利 神情默默——肝胆气郁,疏泄失职 心烦——胆郁,胆热扰心 不欲饮食——胆热胃虚,胃气上逆 喜呕——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或然证:胸中烦而不呕——痰热结聚于胸 渴——津液不足 腹中痛——脾虚肝旺 胁下痞硬——水饮结聚于胸胁 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饮停留,影响及心

不渴,身有微热——表证仍在 咳——寒饮伤肺 处理: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辨治要点】 病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主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方用小柴胡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 【提要】论少阳病的证治。 少阳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归阳明的证治(97) 病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论发病 病理: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部位 结果: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 ——脏腑经络密切相联,病邪较重所致之症 治疗: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 处理:以法治之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01) 【提要】论小柴胡汤的运用原则及柴胡证误下后的证治与机转。 伤寒或中风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四大主证之一)——说明证情的不典型性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 ——说明病程的曲折性 复与柴胡汤——再与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蒸蒸而战,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战汗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寒,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提要】论三阳证见,治从少阳之法。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提要】论少阳兼里虚寒证,治宜先补后和之法。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29)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提要】辨阳明病柴胡证未罢的证治。 以下各种发热,不适合用小柴胡汤的是() A.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者 B.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 C.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小柴胡汤证

医圣张仲景对于小柴胡汤的临证应用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方,小柴胡汤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经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从医圣张仲景用小柴胡汤的症状来看,无论是太阳病、少阳病还是厥阴病等,有证便可投方,《伤寒论》101条所讲: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下面是有关于小柴胡汤证的条文都逐一列出,可以临床验证小柴胡方证: 一、《伤寒论》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1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3条):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辨少阳病脉诊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辨证论治 Treatment of Shaoyang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概说Introduction 一少阳的生理 少阳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胆与肝相表里,共主疏泄,参与脾胃的运化,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输布。三焦为水谷与气机升降的通道,并与厥阴心包经相表里。《难经》“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以始也”。故三焦功能正常,气机得以升降,水道得以通调,于是周身安适,内外俱和。 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为人体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职司升降和运转,故有“少阳为半表半里”,“少阳为枢”之说。 二少阳病的病理 (一)少阳病的成因 太阳表邪内传 胆火上炎,经脉壅滞 少阳本经受邪 少阳病即可从太阳转入,也可有本经受邪直接发病。又因与厥阴相表里,当厥阴阳复,也可转出少阳。邪在少阳,胆火上炎,所以有口苦,胸满,寒热往来等证。 (二)少阳病的病位——“半表半里”。 (三)少阳病的病性——郁热 三少阳与其他脏腑经络的关系 少阳居太阳与阳明之间,外邻太阳,内连阳明,所以少阳病大多见于太阳传阳明的过渡阶段,也正是这个缘故,少阳病常可外兼太阳,或内兼阳明。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少阳病容易传入厥阴,反之,厥阴明复,又能转出少阳,因此有“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之说。胆与肝一脏一府,肝胆与脾胃关系十分密切,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脾胃运化,有赖于肝木的疏泻、条达,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四少阳病的治法

少阳病不是表病,故禁用汗法;又不是里实证,故禁用下法;也非胸膈实邪,吐法亦禁用。只宜和解枢机法。 何谓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它不同于汗、吐下三法的专事攻邪,又不同于补法的专事扶正。” 戴北山:“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和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所以我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有“助正达邪”之意。 现在所谓的“和法”包括 和解少阳――小柴胡,蒿芩清胆汤,达原汤, 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 少阳病的证治法为和解法,代表方是小柴胡汤。 第一节少阳病辨证纲要 Outlin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Shaoyang Disease 一、辨少阳病提纲Outline of shaoyang disease [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 [提要]:少阳病提纲 [讨论]:少阳是指足少阳胆经。胆热上蒸则口苦,胆热伤津则咽干,胆热循经上扰清窍故目眩。临床上出现这些自觉症状,则知病邪以传入少阳。因为三者是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的标志,一般把它作为少阳病的审证提纲。 有人认为口苦、咽干、目眩非少阳独有,阳明病也可见到,如(189)“阳明中风, 口苦咽干,腹满而微喘……”:(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不同意提纲之说。我们认为,阳明病有它自身的主证,而口苦、咽干、目眩只是可能发生的兼证而已。阳明病热盛伤津,不仅口苦咽干,更突出舌燥烦渴;太阳为风寒在表,口不苦,咽不干,目不眩。少阳必见口苦、咽干、目眩三证,而无舌燥烦渴,表明病邪已离太阳之表,未入阳明之里,本条作提纲,还有一定意义的。柯韵伯:“太阳主表,头项强痛为提纲;阳明主里,胃家实为提纲;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奇而至当也。盖口、咽、目三者不可谓之表,不可谓之里,是表之入里,里之出表处,所谓半表半里也。” 也有不少医家认为应以小柴胡汤之四大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郝万山伤寒论 62讲 少阴咽痛证(2)、少阴病篇小结、辨厥阴病证并治概说

第62讲少阴咽痛证(2)、少阴病篇小结、辨厥阴病证并治概说 我们上一次课的最后谈到了少阴咽痛证,少阴咽痛证的第一个证候是猪肤汤证,这个证候的基本成因和病机是由于一个慢性的下利,下利日久真阴耗伤,虚火循经上扰,因此出现了胸满,心烦,咽痛,用猪肤汤“清浮热,润喉咙”,治疗咽喉疼痛。 咽痛证的第二个证候是:“甘草汤证”和“桔梗汤证”。在《伤寒论》中用甘草,其他方剂中用的都是炙甘草,而只有甘草汤和桔梗汤用的是生甘草。生甘草有清解阴经毒热的功效,从其他书中来看,凡是“毒热聚于阴经”的,差不多都会用到生甘草。比方说:会阴部的脓肿,会阴部是诸多阴经所过的部位,这个部位的脓肿,中医把它叫做“海底发”,用一味生甘草浓缩、熬膏,叫“国老膏”,用“国老膏”治疗“海底发”,就是取一味生甘草,“清解阴经毒热”的功效。又比方说,有人用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来治疗牙髓炎,中医把牙髓炎叫作“骨槽风”,升阳散火汤里头是生甘草和炙甘草都在用,他用炙甘草来“调和诸药,保护中焦”,他用生甘草来“清解阴分的毒热,阴经的毒热”。所以《伤寒论》中的甘草汤,用一味生甘草来清解少阴阴经中的毒热,如果用生甘草,咽痛没有缓解的话,再加桔梗来开喉痹,止咽痛。 好,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张仲景治疗咽痛还用什么方子, 312条,苦酒汤,“苦酒汤证”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这是一个咽喉有溃疡,有溃烂,所以他才说“咽中伤,生疮”,有溃疡,有溃烂;而且又出现了不能语言,“声不出”,所以这是咽和喉都出现了病变,都出现了问题,只有声带受到影响,他才会出现不能语言,“声不出”,它的病机是什么,我们以药测证。苦酒汤用了米醋,用了半夏,用了鸡子白,所以它有清热涤痰,敛疮消肿的作用,因此我们以药测证,它是一个“痰热闭阻少阴经脉”的证候,鸡子白有清热的作用,半夏有化痰的作用,苦酒也有清热的作用,那就是“痰热闭阻少阴经脉”而造成的,“咽中伤,生疮”造成了咽喉疼痛。苦酒汤这张方子,在服用方法上非常特殊。“半夏,洗”你看他那个时候用的是生半夏,要洗一洗,要洗多次,“破如枣核,十四枚”,这个枣核是指的那个硬核呢?还是指的枣仁?我想是指的那个小小的枣仁,否则的话那个蛋壳是装不下的,“鸡子一枚”,就是鸡蛋一枚,把蛋黄去掉,蛋黄不是在黄连阿胶汤中用了么?“内上苦酒”,苦酒就是米醋,再放上米醋,“着鸡子壳中”,你看这个鸡蛋壳,作为一个容器,里面放着蛋清,又放上一些半夏的细粒儿,再放上一点米醋,“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就是把半夏和苦酒放到鸡蛋壳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为什么要放到刀环上啊?你手拿着放到火上烧那个鸡蛋壳,不是太烫吗,古人那个大刀刀柄上有一个铁环,把鸡蛋壳放到铁环上,支在火上,“令三沸”,开上三开,“去滓”,把半夏去掉,“少少含咽之”,少少就是慢慢,慢慢含在嘴里头,“不差,更作三剂”。半夏这个药,能不能这样吃?我觉着存在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它对咽喉的粘膜、舌头的粘膜、口腔的粘膜有刺激作用,吃完了整个口腔舌头都麻了,所以今天这个方子我没有看到有人临床报道使用。但是用蛋清来治疗咽痛,这是过去的梨园传统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旧

平脉辨证治疗胃胀满气上冲的体会(附医案)

平脉辨证治疗胃胀满气上冲的体会(附医 案)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廖华君黄仕营余洁英 切诊虽为中医四诊之末(望、闻、问、切),然而,切诊若运用的好,对临床的辨证施治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中医有句名言说道:“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难经》云:“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司外揣内”,从而知悉人体内部脏腑的病变。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开首2篇便是《辨脉法》《平脉法》,且后文皆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的模式,皆是将“脉”置于“证”之前,可见其对脉诊的重要程度。除了处方用药须重视脉诊,针灸医生亦当更是如此,诚如《黄帝内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针灸医生在行针刺、艾灸之前,必须先诊脉,非如是,何以知患者经气之盛衰、血脉之通堵、形体之刚柔、脏腑之坚脆等等? 临床诊病纷繁复杂,有些患者无症可辨,医者只能从脉象上求其微异;有些患者的症状表现具有迷惑性,往往误导医生,令医者处方失当,此时当从脉理处求解;有些患者经过常规诊治,疗效不显,此时医者应当重视诊察患者的脉象,以推求更为准确的病机,从而修正处方方向。诸如此类,皆是脉诊起关键作用的地方,若临床医生不重视脉诊,抑或脉诊不过关,面对临床更为复杂的问题,往往无二法门,束手无策。 现就近期诊治一患者曲折之经过,与诸同仁共同探讨脉诊之重要性,不揣蒙陃,望方家斧正。 医案举隅: 杨某女66岁 一诊:2020.6.30 五月初十夏至后9天 胃脘部胀满4月余,伴气上冲,致胸膺部、双肩疼痛以及咽喉不适,无腹痛胸痛,无噫气,偶有反酸,胸骨后无烧灼感,口干口苦,喜热饮,纳可,眠差,冬季怕冷,易腰痛,小便频数,大便干结,舌淡红苔中度白腻,脉左沉缓,左寸浮劲,

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高级教育)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2) 二二三:「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舆「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是阳明病最浅的第一方,如果病人不吐,代表病人没有少阳证,不下,大便没有,又心烦,胃里面难过,情绪不稳定,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可以给他「调胃承气汤」看看,大便可能堵在小肠,就是十二指肠下来,近小肠这一段。所以「调胃承气汤」就是堵在肠子,「调胃承气汤」里面有炙甘草、大黄、芒硝,芒硝攻坚破瘀,大黄去实,炙甘草让药停在肠胃里面,芒硝把它打散掉,大黄把它清出来。没有潮热、发汗、恶心、燥热,什么症状都没有,只是大便不下,就给「调胃承气汤」。 二二四:「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脉迟,就是病邪往里面跑了,代表肠胃寒冷掉了,虽汗出, 不恶寒,代表没有表证了,其身必重,脉迟、身重都是代表病邪往里面走了,病邪往里面走才会有脉迟的现象,短气,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这就是要攻里以前,要先确定病人有没有外证,如果病人有汗出,可是不恶寒,桂枝汤是有汗但怕冷,阳明热也是有汗,麻黄汤无汗怕冷有喘,这喘和腹满而喘的喘不一样,这几项讲的就是病人没有表证,且病人有潮热;病人有一、潮热,二、不恶寒,三、燥渴,四、腹满,这腹满是大便堵到的腹满,这四项就是阳明证的主证,为确定腹满要做腹诊,如果是实则拒按,譬如在胃的地方,喜按就是虚的,这虚证的腹满是脾脏的关系,属于太阴证。 手足濈然而汗出,如果手脚汗已经出来了,就是胃的津液已经快完了,阳明证如果全身都有汗,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是胃的津液快没了的时候,剩一点点津液,只看到四肢手脚上出汗,然后病人有潮热,又没有恶寒,肚子又胀满,张仲景说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大便已经干掉硬掉了,从这些症状可以判断出来,大肠里面被燥屎堵到了,这时候就是「大承气汤证」。 阳明证本来应该全身有汗,到后来只有手脚有汗,这时候胃已经燥化了,肠胃里面极燥,张仲景在用大承气汤的时候,一定是要等到肠胃里面的津液完全没了,造成大便干燥在里面,才会用到「大承气汤」,如果只是大便不通不会用到「大承气汤」,因为「大承气汤」很峻很强,如果「大承气汤」吃了还不大便,就是得到大肠癌,除非是寒实,否则没有不下的。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大承气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完整编辑审核版)

胡希恕六经辨证观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 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①(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②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注释】 ①脾约:因胃热乏津,脾之输布功能为胃热所约,以致肠燥便结的,名脾约。 ②胃家实:胃家包括胃与大肠,指胃肠燥实。【译文】 问:三种不同的病症,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各是指的什么?答:太阳阳明症,就是指脾约症,即胃燥津伤而引起的便秘症。正阳阳明,就是指胃家实症,即肠胃燥热积滞成实症。少阳阳明,是指误用发汗、利小便之法,使津液损伤,致津枯肠燥而成实,则形成大便难以解出的病症。【评析】 本条讲阳明燥实症的症型和成因。 本条以三阳阳明冠于阳明病篇之首,旨在揭示阳明病的复杂情况:既有太阳新病与脾约宿恙同见的太阳阳明,又有少阳病误治致津伤便难的少阳阳明,又有不兼太少而阳明自家燥实的正阳阳明。脾约症的特点是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乃习惯性便秘,大多见于杂病,决不会是外感病初期,所以有一些

注家解释脾约症为太阳转属阳明,是不切实际的。少阳阳明是少阳病因发汗、利小便太过,津伤肠燥而致的烦实大便难症,此时少阳病应当还未全罢,所以名为少阳阳明。如果少阳病已全罢,就没有突出少阳的必要,因为误治伤津化燥转属阳明,尤其多见于太阳病,并非仅见于少阳。因此,太阳阳明为外感兼夹杂病,实际属于合病,少阳阳明为少阳误治转属阳明,性质同于并病,只是没有命名罢了。至于正阳阳明,正,是纯的意思,不夹杂太阳或少阳,单纯为阳明燥实症。由此可见,以本条为阳明病篇之首,既有症型的区分,也有成因的提示,并且以问答方式讨论,其本身就有着特殊意义。【原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译文】 阳明热实症的病机,主要是胃肠燥实。【评析】 本条讲阳明热实症的提纲。 胃家包括胃与大肠,“实”指邪实,就是《内经》所说的“邪气盛则实”,因此,胃家实应包括胃的无形热盛与大肠的有形热结。余无言说:“食物积滞而实者,实也;热邪积滞而实者,亦实也。食物积滞而实者,承气症;热邪积滞而实者,白虎症。”无疑,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再从尤在泾对白虎、承气两方作用的说明来看:“白虎、承气,并为阳明腑病之方,而承气苦寒,逐热荡实,为热而且实者设;白虎甘寒,逐热生津,为热而不实者设,乃阳明邪热入腑之两大法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