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精品教案2

《守护生命》精品教案2
《守护生命》精品教案2

守护生命精品教案2

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 魔尺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二年级二年级数学拓展课教案:【活动意图】 低段孩子好奇心、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所以以“魔尺”作为本年段特色.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娱乐兴趣. 2、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3、发挥其想象力. 4、锻炼孩子们耐心. 5、会变换简单的形状. 【活动准备】 首先;抓住新鲜感;激发兴趣. 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新鲜感;刚买的新玩具孩子肯定能够非常的喜爱;很想去摆弄一下;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可以让孩子自由把玩;肯定会有许多孩子能够把玩出很多的形状. 其次;抓住好奇心;玩在其中. 魔尺是一种可以随意扭动的直尺;它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十字架、魔法棒、爱心. 孩子们经过对魔尺的接触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加一点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玩耍;每次发放一张图片;争取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玩出这个图形.

最后;孩子们对玩魔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发现他们的想像力;玩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具体安排如下: “百变魔尺”是一种高智力的新型玩具;是由多个三角形积木串连起来的一把尺子;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立体造型的创造力、观察力;能拼出几百种不同的形状;它不仅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相信;魔尺会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

实验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拓展课教案 课程类型:百变魔尺—第_1_课时授课教师:

实验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拓展课教案 课程类型:一百变一魔尺—第_2_课时授课教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大班数学教案:小鸭侦探 准备活动: 课件、积木、小茶壶、勋章、小五星活动步骤: 一、兴趣引入 动物王国有一名著名的小鸭侦探这几天动物王国出了一系列的盗窃案大象博士家的一把名贵茶壶丢失了让我们一起来破案好 二、活动展开 小鸭侦探已经忙了好几天了也找到了4把与丢失的茶壶差不多的茶壶这是他拍回来的照片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小鸭侦探把丢失的茶壶找出来吧 (一)方法呈现 1、学生4人小组交流取出准备好的小茶壶每个人在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然后交换位置说说看找出那把失窃的茶壶幼儿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小鸭侦探》 2、学生观察、讨论结果并说说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观察中发现的内容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小鸭侦探:谢谢大家帮我找回了丢失的茶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我一样做个名侦探做一个好侦探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下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一颗智慧星 (二)体验方法 1、第一排的物体与第二排的个图形有联系说说有什么联系 2、摆摆、说说从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3、想想、画画(从上面看图形、从前面看图形) 4、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用6块积木摆两个图形你能摆出几组从上面往下面看一样的图形 三、拓展活动: 小鸭侦探: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我现在就带你去破案你们愿意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后我要授予他小鸭勋章 1、我已经在小偷房子外边埋伏好几天了终于找到小偷藏脏物的房子的门其中三扇有机关只有一扇门很安全那是一个门呢 2、终于走进小偷藏脏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将茶壶装在箱子里房子里又有许多箱子究竟在里呢这是我在藏有名贵茶壶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根据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壶吧 3、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终于找到了丢失的茶壶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抓小偷吧快看小偷逃跑了我拍到了两张照片请你想一想小偷有可能跑到儿去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xx小学2017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二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快乐运算 活动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2、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活动过程: 一、数学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生:想! 出示《小狐狸的故事》:从前,山上住着一只粗心的小狐狸。这一天,妈妈让它背着8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去。一接到这个任务,小狐狸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马上背起马铃薯出发了。一路上,它哼着歌往前走。可是,走着走着,小狐狸觉得有点不对劲,怎么越背越轻了。它赶紧停下脚步,打开袋子一看,怎么只剩下3块马铃薯了?原来,小狐狸背的袋子破了一个洞,马铃薯就从这个破洞掉下去的。后来,小狐狸到了外婆家。小朋友,你能猜猜看,小狐狸可能背了几块马铃薯到外婆家呢? 生:0块,小狐狸很粗心继续往前走,马铃薯都丢光了。 生:3块,小狐狸绑好破洞,带着剩下的马铃薯到了外婆家。 生:8块,小狐狸绑好了破洞,又回去捡丢掉的5块马铃薯。 生:6块,小狐狸捡回3块,还有2块被小兔捡走了。 生:5块,小狐狸在路上碰到一只饿了的小狗,就送给它3块。 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其实如果从不同角度去想,用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还可以说出更多、更精彩的原因。同学们,你们认为像这样从多种角度来想问题,有趣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都来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去想问题(板书课题) 二、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灰太狼抓羊:灰太狼又来羊村抓羊了!灰太狼开始的时候抓了35只,被喜羊羊救回来16只,然后灰太狼又抓了24只羊,问灰太狼总共抓了几只羊? 2、数台阶:每层楼有6级台阶,我们走到第五层,总共要走()级台阶呢? 3、“猫捉老鼠”的游戏:有12个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人,还要捉()人。 4、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服装厂做一件男士上衣要用3米布料,现有18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士上衣? ②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小林说:“家里来了6个客人,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三人合用一个大酒碗。所以碗就多了。”你知道一共用了多少个碗吗? 菜碗:6÷3=2(个) 酒碗:6÷3=2(个) 6+2+2=10(个) 5、5只小鸟和5只小白兔共有()只脚。 三、总结。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区分左右】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区分左右》区分左右 教育教学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进一步感知空间。 活动准备: 1、海底图大的1份,小的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圆点20张(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图示6张(教师可随意编),黏贴的小图片每人各六张 4、课前认识生字:左、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区分左右手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 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 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 (3)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1)请把有红色点点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红色点点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 (4)再次强调:我们的贴有红点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5、教师请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右手红点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 点点在那边呢?

小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 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二、基本部分: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陈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 小结:我和你们的是相反的,你的左边我的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 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 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 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4)、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 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 谁的右边是谁?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 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 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 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 三、结束部分:帮动物找家 师:转呀转,哎呀!不知不觉转到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可真漂亮,那里住着许多海里的小动物,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来帮 帮 他们吧?

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案课程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 教案 王 杜 小 学 目录 一年级-----------------------------------------------3 二年级----------------------------------------------14 三年级----------------------------------------------29 四年级----------------------------------------------33 五年级----------------------------------------------45 六年级----------------------------------------------57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5)及课后“做一做”。 1.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设情引课 师:你们知道吗,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 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2.学生讨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4.引入生活 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语言电脑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纹的排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 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主题图 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脑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 3.汇报结果 (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 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教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 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 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 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 1.涂一涂 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 ① 学生独立表演。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学设计 数一数(一)教案

《数一数(一)》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思路说明 本课教学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数数活动。第一个层次,借助直观的计数器模型,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一百;最后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这几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计数单位的大小。第二个层次是数由一千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大正方体模型,这个活动既可以巩固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又为学生认识一千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模型,是学生后续学习更大的数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是抽象地数数,让学生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这对学生的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通过圈一圈、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千等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一千的实际大小。最后通过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本节内容学习了千以内的认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数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千以内的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材重视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学生体会数的关系与意义;重视通过现实素材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千”的认识。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千”的认识,教材还安排了“试一试”,结合估计和对比想象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2)感知厘米有多长。 ①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③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大班数学我会倒数教案

大班数学我会倒数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倒计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计算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计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相关图片若干、月历、笔。 活动过程: 一、模拟看红绿灯过马路 1、导入:前几天老师在马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哪里不一样? 思考:人行红绿灯跳动的数字不一样和我们过马路有关系吗? 2、模拟过马路(两名幼儿先后模拟过马路,其余幼儿倒着数)。 3、说说各自的发现:这里的数字是倒数的,数字越来越小,时间越 来越短?? 体会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 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方便、安 全了。 4、绿灯上的数字是怎么变化的?(了解用倒着数的方法发现数字是由 大千图库图片素材_千图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d4417258.html,到小表示时间由多到少的变化)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 1、说说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2、教师依次出示照片,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倒计时现象。 3、进一步发现在使用倒计时时,有的倒计时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 计时用“天”(世博会)。 三、尝试计算倒计时 1、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3月20号,我们要去春游了,让 我们一起来做个春游倒计时牌吧。 思考: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哪个日期? 2、交流采取计算倒计时的方法,如:顺着数;两个两个数;倒着数;春游的那天不算进去等。

3、发现有了春游倒计时,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今天离春游还有11天,可以在这一段时间里为春游做准备。 延伸: 1、为最近的节日做倒计时牌。 2、为离园做倒计时牌。 【篇二:幼儿园大班教案顺数与倒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顺数与倒数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 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 2、青蛙10个,荷叶若干个 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 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 5、《开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 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 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 的数是几?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

小学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 《节约用水》(2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观看广告,谈论感想,导入课题 1、开场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广告吗?请大家观看一段广告,出示课件:水公益广告 2、说说你的感想?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说给大家听听 3、如果把你们大家的想法总结成一句话应该是什么呢? 出示课题:节约用水过渡语:节约用水对于我国来说,更加迫切;对于保定来说更是急上加急喜欢不喜欢(那是因为挂高的内容与你的生活联系太小)节约

用水?水是有限的?… 二、汇报总结合作探索运用已学知识,探索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汇报结果 1、请同学们把你课前搜集的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备用课件:中国、保定水资源现状) 2、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怎样?情况十分危急 3、是什么情况造成这种危机的现状呢?人类的浪费…… 4、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你见到过那些浪费水的现象呢?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总结在一起,并派一名组员说说浇地时大水漫灌,洗衣服时水龙头一直开着…… 过渡语:同学们别小看水龙头滴嗒一下,时间长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合作实验 1、请同学们汇报实验测得的滴水速度,滴水量(毫升)时间(分钟)平均每分钟滴水量滴水速度 2、根据你测得的结果制成折线统计图(自制坐标纸)通过看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第二课时 (三)算一算 过渡语:俗话说得好,不算不知道,一算保你吓一跳。 根据你们算出的滴水速度,算一算:(出示课件) 1、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水__吨。(1毫升=1克)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设计(全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2018学年第一学期

《节约用水》(2课时) 活动内容: 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观看广告,谈论感想,导入课题 1、开场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广告吗?请大家观看一段广告,出示课件:水公益广告 2、说说你的感想?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指名说给大家听听 3、如果把你们大家的想法总结成一句话应该是什么呢? 出示课题:节约用水过渡语:节约用水对于我国来说,更加迫切;对于保定来说更是急上加急喜欢不喜欢(那是因为挂高的内容与你的生活联系太小)节约用水?水是有限的?… 二、汇报总结合作探索运用已学知识,探索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汇报结果 1、请同学们把你课前搜集的有关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备用课件:中国、保定水资源现状) 2、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怎样?情况十分危急 3、是什么情况造成这种危机的现状呢?人类的浪费…… 4、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你见到过那些浪费水的现象呢?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总结在一起,并派一名组员说说浇地时大水漫灌,洗衣服时水龙头一直开着…… 过渡语:同学们别小看水龙头滴嗒一下,时间长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合作实验 1、请同学们汇报实验测得的滴水速度,滴水量(毫升)时间(分钟)平均每分钟滴水量滴水速度 2、根据你测得的结果制成折线统计图(自制坐标纸)通过看统计图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第二课时 (三)算一算 过渡语:俗话说得好,不算不知道,一算保你吓一跳。 根据你们算出的滴水速度,算一算:(出示课件) 1、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会浪费水__吨。(1毫升=1克) 2、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大约用__个月。 3、如果学校里的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那么学校每年要多支付元水费。如果这水不浪费,那么节约的钱能我国西部地区挖口水窖(按每口水窖人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类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类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分类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分类教案吧。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不同颜色的伞图片各2张,小动物图片各一张,各种水果图片若干、大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说呀!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营业员小熊把一堆乱乱的伞放好,可突然听见这些伞说话了,“喂喂喂,你可别把我们这么放,我们不这样住,我们要一样得住一家”。听伞们这么吵,小熊可急坏了,“呀!这,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熊,好吗? 1、出示图片——红、黄、蓝不同样色的伞 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擦亮你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下我们该把伞怎么放更合适呢?(要求幼儿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贴) 3、让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 二、森林超市开业,许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小喜鹊、小山羊、大老虎、大狮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案【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P5 实践活动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际运用。 蓝球 表格。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复习旧知,解决问题 1、答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知识? 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你能介绍一下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吗? 3、什么情况下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4、你能解决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出示P59的练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二、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师:在生活中,你需要用到期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 出示P59实践活动课题。 说清要求,分组进行。 1、需要收集什么数据? 2、如何绘制?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评一评,哪一组的统计图做得最好。 通过复习旧知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实用性。 在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比较合适,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两组数据,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在相互的评议和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猜想,体验到数据的作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案【2】信息的误导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1.例1。 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图中其他部分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他占彩电市场份额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 牌更畅销的彩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2.例2。 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