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沈师616教育学基础

2015年沈师616教育学基础
2015年沈师616教育学基础

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合计30分)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

A.客体

B.条件

C.主体

D.结果

2.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代表是

A.巴格莱

B.布拉梅尔德

C.杜威

D.奈勒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谁的教育名言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下列哪部教育著作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5.洋务派张之洞的教育作品是下列哪一部?

A.《幼学》

B.《大同书》

C.《劝学篇》

D.《新教育大纲》

6.《爱弥儿》是的教育代表作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7. 的实施最终确立起法国初等教育的免费义务和世俗化“三大基本原则”

A.《初等教育法》

B.《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C.《费里法案》

D.《巴特勒法》

8.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可以划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四个阶段。

A.反思

B.探究

C.顿悟

D.方法

9.教育研究方法属于范畴。

A.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B.工程科学研究方法

C.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D.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10.教育研究起始于

A.发现问题

B.文献检索

C.收集资料

D.论文提纲的撰写

11.教学策略研究是教育研究服务于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成长

C.促进理论创新

D.政府教育行政

12.经典条件作用是由首创的。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华生 D.赫尔

13.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作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4.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15.顿悟说是学派对问题解决的理论解释?

A.行为主义

B.格式塔

C.认知

D.精神分析

二、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合计30分)

1.课程标准

2.稷下学宫

3.苏格拉底法

4.研究样本

5.迁移

6.学习动机

三、简答题(共10题,每题14分,合计140分)

1.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

2.简述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

3.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

4.简述课程的几种含义。

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

6.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7.简述美国《国防教育法》颁布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8.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9.简述几种主要的认知策略。

1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四、论述题(共4题,每题25分,合计100分)

1.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2.论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现代价值。

3.杜威课程与教材莅临述评。

4.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要论述教育研究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笔记

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笔记 丁然职业技术教育学 作者简介:保罗?弗莱雷是20 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94 年至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弗莱雷是其中四位在世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他也曾被美洲和欧洲29 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获得过荣誉和奖励。他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的“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选择这本书来当教育哲学的书籍来读,是因为这本书最开始的题目吸引了我,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本书和其他教育学专著不一样,通篇没有纯粹的教育学体系和教育学概念系统,而是从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人的关怀出发,提出了教育的政治性问题,提出了教育服务于统 治阶级对人民施行压迫的现象,试图引导这些人被解放,自我解放, 最后改变他们的命运。袁振国老师是这样评价它的:这本冠以教育 学的著作并没有我们熟悉的教育学体系和概念系统,它不是一本一般 意义上的学科著作。这是一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书,是对处于社会不 利处境的人们的悲天悯人的关注,是平等和尊重地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呼唤和勇气奉献。” 本书第一章提到了“对自由的恐惧” ,这种恐惧是被压迫者会更 向往成为压迫着,但是是被压迫者摆脱不了被压迫的境地。自由要靠征服得来的,而不是靠恩赐。被压迫者想要获得自由,要经过持之以 恒的努力和敢于挑战的决心并尽心尽全力的追求才能获得。要解决压迫问题,首先就是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寻找压迫的根源,通过改造,创造一个新的环境。这么想是理想的,但是为什么压迫与被压迫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持续多年,并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可能的原因有可能是被压迫者已经习惯了他们所处的统治结构,并且已变得顺从这种结构,只要他们觉得不能去冒需要冒的风险,他们便会停止争取自由的斗争。再者说,他们获取自由所做的斗争不仅仅对压迫着造成威胁, 也会威胁到与自已同样处于压迫下的同伴,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批判教育学 答: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仅仅依靠收集、整理、统计一些数据来进行,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2.综合课程 答: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其倡导者认为,科学是一个统一体,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是相同的。目前,综合课程不仅是科学发展、学习方法的需要,而且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3.教学

答: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道尔顿制 答: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其具体做法是:①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②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一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③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使学生管理简单化。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强调给儿童自由和师生合作。要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道尔顿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行中易形成放任自流。 5.《学记》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它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谈到了师生关系。其教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和长善救失。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 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 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 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 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 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基础读书笔记.doc

《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教书育人是时代永恒的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概念、形式、目的等等都发生了改变。 学校的教育渐渐发展成为根据计划性、目的性、条理性、全面性的,多种的教育形式,教育种类,相结合,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发展。比如现今教育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更是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而衍生出了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等。中共领导提出“科教兴国”,而如现的教育的发展却已经无法离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追求知识及社会对教育程度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多样发展;国家的政策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提出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经济文化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但在这之中也存在的发展上的不利因素,比如说:恶性竞争、教育舞弊等等,避免和解决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是很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也是正在极力解决当中的。 教育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等各不相同,但是教育作为一个全球共同存在的问题,她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趋势。 教育的规模、内涵不断的增长,体制结构不断的变化,在不断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教育缺陷,如教育不平等,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非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等。这些发展变化告诉了我们: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都是需要不断发展更新的,古时的“六艺”,现在的“九门功课同步学”,还有兴趣班的“遍地开花”等等,无一不在印证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在这发展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不足的存在,大范围内的教育不平等、小范围内的恶性竞争,随新科技产生的考试舞弊……如何正确的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深入探究的。 教育渐渐的普及,普通民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于是追求终身教育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之中。 做许多事,都会存在着目的,教育也不另外。 教育的目的在于需求,但随着社会渐渐的发展,更多的上升到了精神提升、知识丰富的领域。古时只有男子才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较为富贵的男子,他们为了成为状元、为了做大官光耀门楣、为了成为大家敬仰的“文曲星”,他们努力学习四书五经,女子只能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女子不需做官,只需相夫教子;现实,男女均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今每个人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会有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河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个人的受教育目的的方向。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

2020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2020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2016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一、题型分析 从首师大的历年的真题来看,题型还是分为四类: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材料分析题。14年真题名词解释考 了8道,15年的名词解释出了7道题,16年真题名词解释又改为8道。每小题10分,共8题,总分80分)可以看出,基础知识的扎实 度对考试成绩有非常大的作用。 简单的汇总起来就是名词解释(8*10)、简答题(4*20)、论述题 (3*35)、材料分析题(1*35) 从今年题目总体难度上看是中等难度,依然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今年在基础的同时难免灵活和细化了,要求考 生更细心的看懂每个知识的细点,全面的理解各大概念的知识点。 相比较15年的课程、教学相关的名词解释,16年的名词解释教 育制度、教育目的重点突出。并且今年也有所延伸,即教学模式的 知识点。教育目的一直都是考试的重点,教学方法也有所涉及。在 简答题和论述题中,16年着重考察了教育思想以及代表人物的理论 观点。从个别题目看,教心,中教史考察知识点详细,重难点知识 突出,建议各位同学复习教育学的时候本着全书都是重点的心态复习,其中的知识点在勤思讲义上也是有体现的。而对于首师大的考 生而言,教育研究方法也是考察的重点。根据教育观察具体化的要 求写详细的观察提纲。所以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不要区分重点。只 要是讲义要求的全拿下的基础上还是要自己在把相识的知识点补充 对比一下。论述题相比去年比较的灵活,三题论述里面都会涉及两 道基础的知识点。在最后的材料分析题里面,符合首师大的出题风格,结合现在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使得教育知识运用与实践。 《亲爱的安德烈》材料分析,结合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得标题就是“教育得一般目得”,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与教育得一般目得问题。第二编得标题就是“兴趣得多方面性”,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得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得教学计划与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得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编得标题就是“性格得道德力量”, 下面就《普通教育学》中得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述评。 (一)五道念与以之为基础得教育目得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得论得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与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第一种为“自由”得观念。亦译作“内心自由”得观念。“自由”得观念要求个人得意志与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得束缚而只受制于人得内在判断,归之于人得内在自律,归之于人得理性自觉,从而使人得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第二种为“完善”得观念。赫尔巴特认识到,在实际得道德实践中,人得由意志、理性所作出得内心判断往往难于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人之理性判断外发之为道德行为,往往受客观条件与人得其她心理品质得影响。当内外发生矛盾且这一矛盾不能调与之时,即需依靠“完善”得观念去加以解决,即用多方面得意志力与坚强而紧张得毅力加以“内部得协调”。第三种为“仁慈”得观念。亦即“绝对得善”得观念。“完善”得观念得以发生作用得法宝就是人得意志等理智能力。如果借助人得内部得理智能力还无法协调意志与行为之间得矛盾时,就要用“仁慈”得观念来控制自己得行为,从而使人不与任何人发生那种危险得恶意得冲动。“仁慈”得观念发生于两种意志得相互关系之间,通过这一观念使自己得意志处处与别得意志相协调,具有无私地为她人谋福利得强烈愿望,这样,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秩序就会得以安定。第四种为、“正义”得观念“正义”得观念就就是“守法”得观念。如果“仁慈”得观念还不足以遏制人得与她人发生冲突得恶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1页共1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政府于建国初期创建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按照国家“211工程”标准建设的市属重点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4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 二、首都师范大学参考书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退出了统考,实行自主命题。它的考试科目包括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其中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专业课774教育学基础综合是自主命题,没有指定参考书和大纲。774教育综合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根据历年的试题和大纲,向参加教育学考研的同学推荐以下书籍: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三、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因为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分数占300分。所以我强烈建议刚开始备考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的同学们从教材开始,而且教育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考研英语5500词汇班·2015考研英语复试班·考研政治精品辅导班·凯程考研数学精讲辅导·考研英语强化住宿班·凯程考研专业课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提升心理品质,创建和谐校园“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 工作总结 学生处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二○○七年五月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精神。 本着走进青年,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结合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需求,我校制定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搭建服务平台、宣传心理知识、关爱身心健康, 挖掘成长潜能,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和谐成才。 二、活动主题 激扬青春关注心灵 三、主办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心 四、承办单位 校大学生心理协会 五、活动时间 5月9日——6月3日 六、主体活动 1.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协会联盟成立仪式暨大学生 “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

2.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协会联盟友谊赛 3.“给心灵一片晴空”心理短剧大赛 4.“放飞理想、规划人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暨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协会分会成立大会 5.“让心灵更美好”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弘扬人文精神,共享健康资源”经典心理健 康教育影片展播 7.“抒发真挚情感,探索发现自我”心理健康教 育征文大赛 8. 心理协会进生活区——心理团体游戏 9. 架起沟通桥梁——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 共同进行关于人生规划的团体咨询 10.“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活动月闭幕式暨庆祝 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协会联盟成立晚会。

各项活动总结 一、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协会联盟成立仪式暨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利用健康资源, 挖掘自身的成长潜能。实现各大学心理健康组织之 间的互助、互促、互爱,以求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把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 段。5月25日中午12:20—13:00,在我校“时代广场” 我校承办了“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协会联盟成立仪式暨 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幕式”。共青团沈 阳市委副书记邢鹏、学校部部长陈巍、副部长张炎、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林群教授、学生处处长赵为、 团委书记付志平、沈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郭 瞻予教授、学生处主管教师孟祥俊老师,以及辽宁大学 卢绍君教授、沈阳工业大学孙波主治医师、沈阳工程学 院何冬梅处长、沈阳医学院于琪教授、沈阳体育学院薛 冬雪老师、沈阳大学刘梅老师等人参加仪式,同时 来自上述单位的大学生心理协会的1500余名同学 们参加了仪式。 在仪式上宣布沈阳市大学生心理协会联盟成

教育学之读书笔记十篇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2018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自之主命题院校

2018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自之主命题院校

2018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自之主命题院 校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这里不是研途观景,而是实打实的战斗!站在路的前端,凯程考研愿意成为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道路。这里是精英的孵化地!科学的时间规划、金牌的师资团队和并肩作战的研友,见证着我们为梦想而拼搏的日子。 北京师范大学(740)学术教育学综合考试参考书目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育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参考书目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型教育学考研从2013年开始退出了统考,实行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代码为: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774教育学基础综合没有大纲,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然而教材是备考过程中的最为根本的资料,为帮助同学们备考首师大教育学考研,跨考教育专业老师给大家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南开大学(747)学术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西南大学学术教育学综合考试参考书目

《教育学基础》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课件一)

现代教育学基础 NO1: 教育与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授课班级:2013级公共选修 课程时间:2013-2014第一学期 主讲教师:张军

现代教育学基础 NO1: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u◆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u◆教育的词源:educare“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u◆教育的定义: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ü?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ü?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 要的人的活动。 ü?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 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准确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 实践活动。这一定义体现教育的实践性、耦合过程、动力性以及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现代教育学基础1

2?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n?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n?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n?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n?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2?学习者 n?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 象。 n?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a)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b)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c)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d)不同人对于自身学 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2?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u◆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u◆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u◆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2?了解二者的概念:非制度化的教育指的是制度化的教育指的是 2 现代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下面给大家分享教育学书籍的,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这本书,看过后,我明白了家长在很多方面都应该较正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教会了我怎样更好的与孩子沟通,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一、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早睡早起多运动、多看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尤其要注意时常保持健康、快乐、自信的状态,让孩子处在和谐融洽、开心向上的家庭氛围里。 二、端正的学习目标 首先,学习是一件要伴随人一生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才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许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可以很轻易地理解这个道理,因为不管我们拿到硕士还是博士学位,在我们工作的时候,依然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不学习不突破,就永远不会有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也理解这一点:学习不是为了拿好成绩,也不是为了考好大学,学习的目的是让你们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让你们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承担起责任,是为了改变这个还有很多缺陷和问题的世界。 在学校里,孩子们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做人的道理。第一次走进东升一小的校园时,美丽的校园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操场边上那句“做有中国灵魂知礼明礼受礼的现代人”更让人深思和感动。当学校能把“德行”和“礼”作为办学的宗旨,是一种何等的高瞻远瞩的姿态。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育才,唯有

德能兼备才能称之为“才”。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中国的未来仰仗的不是经济增长或者GDP排名,只有和谐的社会才能更具有可持续性,而这就需要更多有德行的人来承担责任。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教育成读书机器或者考试达人,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爱护环境和保护弱者等等。简短的说,我们和学校的一致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因材施教 看过后,我意识到,孩子和小树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也需要有不同的培育策略,要不断修枝剪叶,让她经历风雨,才能让她长成一棵有担当、有能力福荫社会的参天大树。 我的孩子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良而且会替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比如说:今天碰到某某同学的妈妈,说你很可爱哦。慢慢地,孩子从开始抗拒上学,变得喜欢去上学了,从开始总是在课间时坐在教室里,到后来开始去操场、图书馆“探索”她的新天地。这一点一滴的进步对别的孩子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却让我很欣喜地看到她逐渐开朗和勇敢的迹象。书中那一句“仔细诊断,对症下药”的确是非常管用。上学路漫漫,将来孩子的路还很长,一定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并不厚,但却很全面地针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最后,因为非常喜欢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所以借来这里跟诸位分享:“孩子,我要去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

各大高校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及代码

各大高校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及代码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18的考生们,当你们踏上考研这条路时,你们经常会想到这些问题:要考哪个学校?什么是311,什么又是333?740又是什么鬼?这些学校要看哪些书?。。。今天,凯程老师就来和你们说一说,大伙拿起小板凳,开始划重点~ 教育学学术型考研分为统考(311)和非统考(ps教育学学术型考试的代码是311,专业型代码是333)。现在有许多地区和学校已经不参与统考,实行自主命题,相应的就有不同的代号。接下来我们来罗列下部分高校的代码和参考书目: 全都不考311教育学统考的地区(自主命题): 北京、江苏、吉林、黑龙江、福建、湖南、四川、河北 ps:有些学校虽退出了统考的阵营,但其参考书目和统考的依旧相同。 统考代码311 参考书目: 1、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重点推荐) 2、教育史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推荐)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点推荐)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重点推荐)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 北京师范大学代码:740 参考书目: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下)【圣才出品】

第9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在中世纪末期便产生了班级组织的最初雏形,后经过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和实践积淀,最终开始发展起来。 (1)班级组织的概念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教育理论及实际工作者为了开发班级的多种职能,更倾向于把班级看作是教育性的学习集体和生活集体。 (2)班级组织的结构 ①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大多是预先决定好时间、场所和活动内容,要求班级每一位成员接受。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 ②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比如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同时,角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扮演了学习者、受教育者的角色,这是学生主导的角色。班主任或教师是班级的中心角色,由于时空、条件的变换,班主任或教师的中心角色也在变

换,班主任和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 ③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主要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班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又决定了其信息沟通的渠道是复杂的。班级要与学校沟通信息,班级之间要沟通信息,班级要与家庭沟通信息,还要与社会沟通信息。沟通渠道的复杂多样,必然带来信息的纷繁复杂。 ④班级组织的规模。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教育的发展从原来的注重数量、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较大的班级组织规模不利于照顾到班级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我国传统的班级规模一般在50人左右。目前,有的城市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班级规模甚至超过70人。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通常是25人左右,我国小学班级人数都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班级人数。 2.结合班级组织的特点比较班级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异同。 答:班级组织作为一种教育性组织,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成长和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场所。它除了具有社会一般组织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些特性。其异同点分析如下:(1)班级组织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共同点 ①班级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具有明确的目标引导。社会组织的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表明某一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围绕某一特定的目标才形成从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组织。 ②班级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社会组织是由至少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组织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组织;社会组织如无固定的成员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实体基础。

沈阳师范大学333

沈阳师范大学 2010年沈阳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学校教育制度 3、教学 4、榜样示范法 5、苏格拉底法 6、大教学论 二、简答题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三、分析论述 1、试论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2、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3、试论述孔子和韩愈的教师观 4、试论述杜威教育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2、课程标准 3、教学评价 4、德育过程 5、《大教学论》 6、绅士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2、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3、简述迈克卡等人关于学习策略的结构和内容的基本主张 4、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三、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试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论述《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4、论述《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及影响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原则 2、生活准备说 3、学习 4、建构主义学习观 5、全面发展教育 6、学校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朱子读书法”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 3、简述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 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论述题 1、试论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2、述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论述夸美纽斯建立统一学制系统的内容及影响 4、试论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 2、课程设计 3、教学原则 4、学校管理 5、《理想国》 6、绅士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简述德育的主要方法 3、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4、简述孔子论教学方法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2、评述加里培林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3、论述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4、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