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试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试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试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试题

年级:2003级专业:预防医学考试时间:年月日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0题×1分=10分)

1、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A. 确定病因

B. 验证病因

C. 寻找病因线索

D. 检验病因

2、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

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

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

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

3、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某因素的OR值的95%可信限为0.92~2.87,

那么该因素可能为:()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无法判断

D. 混杂因素

4、所谓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的是()

A.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快速的方法

B.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贵的方法

C.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先进的方法

D.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5、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

A. 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 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

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

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 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 年龄不同

B. 观察指标不同

C. 目标人群不同

D. 干预措施不同

7、假设要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你会选择以下哪个人群作为研究对

象()

A. 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

B. 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

C. 曾患过乙型肝炎的人群

D. 乙型肝炎高危人群

8、以下哪一条属二级预防()

A. 产前早期检查出染色体异常者,进而终止妊娠,避免有遗传病的

胎儿出生

B. 在人群中广泛深入宣传低脂、低盐饮食,以预防心血管病

C. 对肠道传染病爆发点进行饮水消毒

D. 在成年人中开展避孕套的使用宣传

9、考核一种疫苗效果时进行双盲设计是指()

A. 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

安慰剂

B. 受试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

安慰剂

C. 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

安慰剂

D. 接受疫苗者和接受安慰剂者都不知道自己是试验对象

10、疾病分布是指:()

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队列研究可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此称之为。

5、根据我国现行计划免疫程序,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

后适时的加强免疫。

6、流行病学研究中一般将偏倚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三、名词解释(5题×4分=20分)

1、流行病学

2、疾病三级预防

3、传染源

4、病因

5、疫源地

四、简答题(5题×6分=30分)

1、简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2、通过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观察到各发达国家男性肺癌死亡率迅速增加,同时也观察到各国烟草消耗量也大量增加。根据这种情况提出了关于吸烟可致肺

癌的病因假设。那么怎样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检验“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因果联系?

3、你怎样理解“现况研究所揭示的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统计学联系,仅为建立因果联系提供线索,而不能以此做因果推论”这段话?

4、澳大利亚眼科医生Gregg在医疗实践中观察到大部分患先天性白内障婴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有感染风疹病毒的历史。根据上述现象,Gregg提出婴儿母

亲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假说。如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验证上述假设?

5、为什么现况研究又被称为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

五、计算题(1、3题各6分,2题为8分,共20分)

1、一种新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将被用于筛检某一慢性病,在此之前必须对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出评价,因此先在300名受试者进行预调查,其中有患者100例,结果有200人试验呈阳性反应,其中1/4为真阳性,请计算该试验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2、1988年期间共发生200个某病病例,在该年初已知存在该病的800个病例,在该年内该病死亡40例。该地1987年末人口11000人,1988年末人口9000人,如果该病的发生和死亡的事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请计算1988年该病的发病率?1988年6月30日的患病率?1988年期间患病率?1988年的死亡率?(用千分率表示)

3、某研究者欲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从各级医院获得心肌梗死病人1000名,经调查得知,在这1000例心肌梗死的病人中,有400人曾服用过避孕药;而在1000例对照中,有250人服用过避孕药。

请回答:(1)这是什么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2)请将有关数据整理成反映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表格。(3)计算能反映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联强度的指标,解释该指标。

9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答案

管理人员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培训测试题 日期: 2018年9月13日姓名:职务:成绩: 一. 单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在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经批准可延长,但不超过(C )日。 A. 40 B. 50 C. 60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B )处理。 A. 上级机关 B. 司法机关 C. 地方政府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A )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A. 事故发生单位 B. 事故责任人员 C. 事故处理人员 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A )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处 5. 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C )。 A. 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 B. 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 C. 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三. 判断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某企业发生事故,死亡32人,重伤7人,该事故按级别划分为重大事故。(×) 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发生事故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可处上一年年收入的90%的罚款。(×) 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组织事故调查的责任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 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的报告是如何规定的? 答:(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流行病学》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E 2.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三、名词解释 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四、简答题 1. 答: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 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 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

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的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 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 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二、多项选择题 1. CDE 三、名词解释 1. 潜在减寿年数: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动物模型 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 C、病人群体 D、社区人群 E、单个具体病人 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 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 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 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 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 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 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 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 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 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 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 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 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 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多选) A、研究的真实性 B、临床的重要性 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 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 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 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 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 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 E. 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 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 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 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 E. 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 A.简单随机法 B.分层随机法 C.区组随机法 D.系统随机法 E.非随机化分配 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 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 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 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 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 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 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 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 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 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 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 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 E、以普查、筛查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流行病学的常用指标

疾病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罹患率(attack rate)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infection rate)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病残率(disablility rate) 生存率(survival rate) 发病率(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发病率=-------------------------------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100%,1000/千,或10000/万)。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发病时间在观察期内。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暴露人口数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新发病例数分子是一定期间的新发病例,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多次患病时,则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如腹泻,流感等。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 ×100 同期暴露人口数 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时点患病率=------------------------------------- ×K 该时点人口数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 期间患病率=------------------------------------- ×K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 K= 100%,1000/千,或10000/万等 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新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新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试题精选 ***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二米,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事,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入,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8米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 一、单项选择题

1."回"形标志表示()。 A.加强绝缘 B.双重绝缘 C.工作绝缘 D.基本绝缘 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A.TT系统 B.IT系统 C.TN系统 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 二、多项选择题 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 A.导线截面 B.导线材料 C.导线长度 D.绝缘材料 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带电火灾 D.C类火灾 三、简答题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D)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C)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4.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 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5.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6.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E)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D)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8.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

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D)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C)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C)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1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D) A.疾病 B.病人 C.健康人 D.人群 E.亚临床型病人 1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1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C)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1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B)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哈医大流行病期末试题1

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试题 年级:2002级专业:预防医学考试时间:2007年1月8日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20题×1分=20分) 1. For outbreak investigation which following indicator is used: A. incidence B. prevalence C. Death rate D. attack rate 2. 抽样调查时,对抽样起点需随机的抽样方法是: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3. 某城市爆发一新传染病,应采用什么指标反映该病流行的严重程度: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死亡率 D. 病死率 4. 流行如何判断: A. 发病率超过5% B. 发病率超过8% C. 发病率超过15% D. 根据不同病种. 不同时期. 不同历史情况进行比较 5. 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现况研究的应答率应控制在: A. 3% B. 5% C. 10% D. 15% 6.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观察单位是: A. 个体 B. 群体 C. 器官 D. 细胞 7. 甲肝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经血传播 B. 粪口途径 C. 经水 D. 母婴传播 8. 结局就是: A. 死亡 B. 发病

D. 出现预期结果的事件 9. 进行队列研究确定样本含量需考虑的失访率一般应为: A. 3% B. 5% C. 8% D. 10% 10.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 A. 肥胖者 B. 高血脂者 C. 高血压者 D. 糖耐量异常者 11. The purpose of matching is: A. control random error B. control selection bias C. control confounders D. control exposure 12. 一次横断面研究能计算哪个指标: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死亡率 D..病死率 13. 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首选对象是: A. 一般人群 B. 教师 C. 职业人群 D. 工会 14. 近20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 A. 军团病 B. 痢疾 C. 禽流感 D. 百日咳 15. 流感病毒引起大流行的抗原变异是: A.抗原漂移 B.抗原转换 C.抗原转移 D.抗原置换 16. 核心家系是指: A. 父母及其祖父母. 外祖父母: B. 父母及子女 C. 父母. 子女及其祖父母. 外祖父母 D. 同胞 17. 目前针对艾滋病最好的预防办法是: A. 安全套

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广州市裕安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典型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研究培训测试题 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根据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驾驶营运大客车的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的证件,它们是驾驶证、资格证并随身携带身份证,以备检查。 2、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门对事故有关方是按有责论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的。 3、夏季雨天车辆涉水,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过水时熄火,千万不要尝试打火启动。 4、由于雨天汽车的刹车距离会加长,行车时,与前车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夜雨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 二、判断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行车中,驾驶员见到路面积水,就左避右闪,这种做法容易使后面的司机误解,造成事故。(√) 2、轮胎磨损过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但不会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 X ) 3、雨天在外,后视镜上积留的雨滴容易造成驾驶员视线盲点,这 对安全行车没什么影响。( X ) 4、定期检查前风挡处的积水槽排水是否通畅,避免雨天积水造成发动机进水

(特别是小车),防止车载电脑短路。(√) 5、如果玻璃清洁剂中含有一些蜡质,使用后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蜡膜,雨刮器扫水会非常彻底,还可以保护玻璃。(√) 三、问答题:(共40分) 1、典型重大交通事故案例中,你对案例一“违章超速驾驶”导致事故是怎么看的,应怎么做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广州市裕安汽车发展有限公司 典型重大交通案故案例分析研究培训测试题 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根据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驾驶营运大客车的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的证件,它们是、并随身携带身份证,以备检查。 2、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门对事故有关方是按原则进行事故处理的。 3、夏季雨天车辆涉水,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过水时熄火,千万不要尝试。 4、由于雨天汽车的刹车距离会加长,行车时,与前车应保持足够的。 5、夜雨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使前方极度模糊,容易引发事故。 二、判断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行车中,驾驶员见到路面积水,就左避右闪,这种做法容易使后面的司机误解,造成事故。() 2、轮胎磨损过度,容易在胎面和水面间形成水膜,但不会造成汽车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 3、雨天在外,后视镜上积留的雨滴容易造成驾驶员视线盲点,这 对安全行车没什么影响。()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国外流行病学的研究均有很大进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行病学是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采用_________的研究,则是它其中的重要法之一。4.流行病学的实验法和基础医学学科的试验不同,主要是前者的实验是在__________中进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A型题】 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现象发生的条件,因此采用什么法就是很重要的法 A.观察法B.建立数学模型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E.以上都不是 3.流行病学属于什么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4.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 D.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 7.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流行病学试题(1)及答案

全科医生培训流行病学试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 3、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4、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 5、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 断其流行强度: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 6、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 A、虫媒传染病 B、寄生虫病 C、呼吸道传染病 D、肠道传染病 E、血液传染病 7、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 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 A、0.560/00 B、1.660/00 C、0.330/00 D、1.110/00 E、33.33% 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 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13、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 14、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种生物制品是: 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哈医大病理生理简答论述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的异同点。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 (2)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观察和临床实验研究); (3)流行病学研究(分为群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3.大出血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哪些基本病理过程?请举四例。 出血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应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氧等基本病理过程。 1.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当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数目增加、血沉加快等。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2.如何复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为什么动物实验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在动物身上复制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或者利用动物的某些自发疾病,人为的控制某些条件,以便对患病时功能、代谢变化进行深入的动态观察,并在必要时对动物疾病进行实验治疗,探索疗效的机制。 疾病的动物模型和自然产生的人类疾病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差异,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区别。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引用,为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念 1.简述生物性致病因素的作用特点 这类病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机体的致病作用与入侵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及毒力有关。其作用特点有:1)病原体具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2)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3)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互相改变,导致免疫反应和抗药性的发生2.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1)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2)因果交替规律 (3)局部与整体的的统一规律 3.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①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分) 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 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 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人群特征 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 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 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 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 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 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 D、预防和控制疾病 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 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D、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一致性 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及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处理报告 2009年11月20日**时**分道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人员接到哈市疾控中心疫情通知,称我区于20日确诊1例新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 中心领导在接到该疫情通知后,立即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在中心领导班子的协调指挥下,组织应急小分队对上述的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疫情调查处理,同时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指派专人开展今后的随访工作。 一、基本情况 1、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性别:*,**岁,**小学**班,家住道外区**路***号*号楼*-***室,电话********。 2、临床症状:该患者于**日出现发热症状,**日在****医院首诊,体温3*℃,伴有咳嗽、流涕、腹泻、恶心、咽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诊疗期间接受****单位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于***日确诊为阳性。 3、流行病学情况: (1)、患者外出史:该患者在发病前曾********;发病后,曾******,接触过*****。 (2)、就诊史:该患*日、*日曾去**医院治疗,或点滴(单间戴口罩)。

(3)、密切接触者情况: 二、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道外区疾控人员告知该患者防控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该患者居家隔离医学治疗,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实施医学观察,每日随访2次,并与14:00时前将上报道外区疾控中心。患者此段时间内限制外出,如外出则戴外科口罩,同时尽量避免亲友来访,室内保持通风换气,该患在家隔离时应尽量独住一室,其食具、饮具单独使用并做好消毒。即按照《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中的要求对该患者进行卫生宣传。对其家进行了现场消毒技术指导,其家拒绝接受我中心为其现场消毒。隔离期间如发现病情出现严重趋势应及时转至定点医院救治。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及练习11 某年2月17日15时许,H省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的某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现场发生一起高处作业坠落事故,造成7人死亡。 事故发生过程: 某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经S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由S省某电力建设公司中标建设,其中3#机组冷却塔工程分包给H省W县某建筑公司承建,s省某工程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由于不具备冬季施工条件,该工程已停止作业,停止作业时间为事发前一年10月15日至事发当年3月1日。 2月16日下午 16时,H省W县某建筑公司分包承建的发电厂一期工程3#机组冷却塔施工项目执行经理在未得到总包许可的前提下,带领所属施工人员来到工地。17时.组织所属施工人员进行体检、照相,准备办理“安全上岗证”,进行3#冷却塔井架吊桥平台拆除作业前的准备。2月17日上午,H省W 县某建筑公司现场负责人安排施工班长组织拆除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当日下午13时许,班长王某在施工现场组织了班前会,交待了施工操作规程后,带领11名工人沿井架爬梯步道上到井架吊桥平台,进行平台下降作业。建设工程教育网信息 冷却塔吊桥平台是冷却塔施工的高空运料平台,由前桥、后桥两部分组成,连接方式为伸缩式,其中前桥共分为四节,根据施工需要可以伸缩。整个吊桥平台靠11个倒链拉结在竖井架上,吊桥降落施工时,受力的手拉倒链应同时匀速降落,且受力倒链与备用倒链依次倒换。 15时许,吊桥平台下降1m后(总高度为46.25m)。根据下降距离,需要调整倒链。 此时在可伸缩的前桥平台左端的操作工张某在没有使挂设的备用倒链受力的情况下,就将受力倒链解掉,使平台前桥前端两侧倒链受力不均,造成前桥平台失去平衡。按操作规程要求,吊桥平台拆除前应先将前桥收缩起来,由前向后逐步收缩,最后用倒链封死,然后将平台降至底部。此次作业前,四节吊桥只收缩两节半,还留一节半在外,未全部收缩进来。在班长的指挥下又有4人赶到前桥左端,在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拉升倒链,造成倾斜加剧,前桥自重和动荷载及相应的力将作为滑道用的首桥槽钢下翼冲击变形,前桥掉出轨道,班长王某等7人从高处坠落,当场死亡5人,重伤2人。 施工现场地面人员发现情况后,紧急呼叫120,与该单位车辆一起立即将坠落人员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至当日16时40分,重伤2人经抢救无效先后死亡。这起事故的经济赔偿为平均每位死者16.5 万元,重伤2人的抢救费用为3.6万元,事故造成停工经济损失为80万元。

流行病学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C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 E.病原携带者 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C 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健康人 E.亚临床型病人 3.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A 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 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 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5.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6.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7.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C A.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 B.研究非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科学 C.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E.以上都不是 8.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C A.实验室方法 B.临床诊治方法 C.现场调查与现场实验观察研究方法 D.临床诊治与统计学方法 E.统计学方法 9.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B A.病例对照研究 B.临床试验 C.队列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10.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11.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普查 B.抽查 C.队列研究 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12.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D A.临床试验 B.干预试验 C.人群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防治实验研究 B型题:

哈医大流行病期末试题2.doc

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试题 年级:2003级专业:预防医学考试时间:2007年12月27 曰 一、单项选择题(1.5x1分=15分) 1.某一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因此,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增加 B.该侦发晌率减少 C.该病患病率增加 D.该病患病率减少 2.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疾病的预防措施只是对病因而言的 B.即使查明了病凶以后,也未必需要针对直接病因釆取预防措施 C.只耍切断病因链上的某一环节,就可防止疾病的连续发生 D.疾病的预防措施可针对祜主.环境及致病因子的任何一种 3.为研究HBV感染与肝癌发病的关系,某医师对某地2500名成年男子进行HBV 感染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组。以后每隔三年复查,并登记肝癌发生数,计算各组发病率以资比较。此项工作属于哪类研究: A.现患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4.在一特定的人群中,观察到某慢性病的发病率卜*降,可能是由于: A.该病的病死率下降 B.开展了一级预防 C.开展了二级预防 D.该病的治疗方法改进 5.The determination for isolation period for a infectious disease is based on which following selection: A.incubation period B.epidemic period C.rehabilitation period D.infective period 6.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A.在宥该病者中,选择宥、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有该病者屮,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屮选择无某种暴 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病者屮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纟11,在有该病者屮选择无某种暴 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存、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两组 7.下列措施中哪一个属于一?级预防: A.健康体检 B.遗传咨询

事故案例分析培训试题

事故案例处理试题 判断题 1、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工作作业( B ) A 正确 B 错误 2、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A ) A 正确 B 错误 3、事故调查组的主要任务是查清事故发生的经过,找出事故的原因。(B ) A 正确 B 错误 4、在进行爆破、吊装作业时,操作人员严格、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同时,不必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B ) A 正确 B 错误 5、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状态,是安全检查的一个目的。( A ) A 正确 B 错误 6、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特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必须向有关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专项检查。( A ) A 正确 B 错误 7、伤亡事故率与从业人员具备的文化素质有关,上网事故率曲线表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越高,发生伤亡事故的机率就越低。(B) A 正确 B 错误 8、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B) A 正确 B 错误 9、为保证安全,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A) A 正确 B 错误 10、易燃和可燃的气体,液体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够引起燃烧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下线。(B) A 正确 B 错误 选择题 1、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 B )隐患。 A. 较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特大事故 D. 巨大事故 2、风险是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 B )与后果的结合。 A. 必然性 B. 可能性 C. 危险性 D. 伤害性 3、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 A )程度。 A. 最低 B. 中等 C. 高等 D. 最高 4、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 B )及其数量。 A. 爆炸特性 B. 危险特性 C. 可燃特性 D. 伤害特性 5、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按照本单位制定的(C )组织救援。 A. 工作计划 B. 控制措施 C. 应急救援预案 D. 操作方案 6、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应快速( D ),控制事故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专业班级《流行病学》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2.队列研究是属于()的研究方法 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 A、传染病 B、非传染病 C、健康问题 D、一切疾病和健康 4.疾病分布是指 () A、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B、季节、地区和年龄分布 C、性别、人群和地区分布 D、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5.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病人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则人群中 () A、该病的发病率会升高 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 C、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 D、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 6.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 A、患病率 B、罹患率 C、感染率 D、续发率 7.某市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其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8.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9.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10.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1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 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级抽样 12.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失访偏倚 13.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 () A、支气管炎病人 B、胃病病人 C、意外损伤病人 D、肠道传染病人 14.队列研究的对象是 () A、未患某病的人群 B、患某病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C、患某病的人群 D、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15.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1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盲法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回忆偏倚 17.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 ()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样本含量存在差别 D、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18~20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 人数为50人。 A、 0.56‰ B、 1.66‰ C、 0.33‰ D、 1.11‰ E、33.33% 18.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 19.该社区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为() 20.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流行病学的特征有 ( ) A、个体特征 B、预防为主的特征 C、对比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