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及评价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是引起性传播性疾病梅毒的主

要病原体。1905年由Schandim等首次发现,通过人类粘膜或有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病人感染性病灶而传播。不但引起人类全身性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还传播给下一代。多年来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许多检测TP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对TP的研究工作,使得快速、敏感、特异的梅毒诊断方法不断更新完善,有利于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及更准确地指导临床治疗。

TP检测的各种方法

检测TP和抗-TP抗体的方法有梅毒螺旋体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法。梅毒螺旋体检查主要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直接免疫荧光实验(DFA)及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其中DFA的特异性较高。梅毒螺旋体检查适用于一、二期梅毒有病损者的患者,受取材及特殊显微镜限制,耗时长,难以为临床所接受。

血清学试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其种类较多,包括非

螺旋体抗原试验(非特异性试验)和螺旋体抗原试验(特异性试验)。

非特异性试验是以类脂质为抗原的试验方法,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诊断梅毒的标准试验有

1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试验;

2不加热血清反应素(USR)实验;

3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

4自动反应素(ART)试验;

5 RST反应素筛选试验和TRUSA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这些试验因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敏感性相似,对1、2期梅毒有诊断价值,也可做疗效随访用。又因其操作简易,费用低廉,常用作梅毒的筛选检查。但它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特异试验差,并且生物学假阳性高,结果受多种条件的影响。除对其他螺旋体感染时出现阳性外,假阳性还出现在急、慢性感染,妊娠,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结缔组织病,溶血性贫血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出现在老年人和一些健康人,但多数情况下查不出原因。在国外上述几种非特异性试验中,除VDRL试验常用外,RPR试验和ART应用较少。

在我国多用RPR和TRUST。就TRUST、RPR两种方法而言,对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导致的阳性标本TRUST法的检出率和重复性都强于RPR 法,这可能与TRUST试剂中表面包裹抗原的甲苯胺红颗粒比RPR试剂中的活性炭颗粒小更易耐受振荡导致TRUST试剂稳定性强有关。

特异性试验是以梅毒密螺旋体本身或非致病的密螺旋体为抗原,以检查病人血清中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目前应用的方法有:

1密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FTA-ABS)试验; FTA-ABS试验被认为是当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试验方法, 且在1期梅毒头几天就可以测出特异性抗体F3G,常用来最后确诊梅毒,在研究中以它为标准。但提取物为活菌,存在潜在危险性,故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FAT-ABS试验是定性试验,治疗对它的影响也很小,一般用于确诊而不用于筛选。

2梅毒密螺旋体血凝(TPHA)试验; TPHA试验容易操作和定量,特异性

高,但试剂昂贵和不易标准化,偶然发生生物学假阳性。

通过对国内文献回顾发现,近年来TPHA已成为对除FTA-ABS以外的其他实验的“金标准”。

3蛋白印迹试验; 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敏感度等于或高于其它三种同类方法,特异性与ELISA和TPPA两种方法相同,但显著高于FTA-ABS法(92.2%)。免疫印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阴阳性结果界线分明,易于判断,适应于临床广泛开展。

蛋白印迹试验结合了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特点,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4 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 ELISA法采用抗原包被,用过氧化物酶标记并进行酶反应,是一种较新的梅毒诊断血清学方法。用抗梅毒特异性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梅毒抗体,第一代试剂原理为间接法,采用梅毒抗原包被在酶标板上, 以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物的抗人-IgG为第二抗体,测定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体,据报道ELISA法对梅毒感染的整体敏感性达98%以上,特异性达99%,可与TPHA,FTA-ABS试验媲美。但梅毒患者血清存在IgG、IgM 二种抗体,应同时检测,以提高敏感度。国外有报道:ELISA IgG敏感性一期梅毒为82%,其余各阶段均为100%,假阳性1.5%; ELISA IgM阳性率一期梅毒为94%,二期梅毒为85%,早期潜伏梅毒为82%。因此认为分别作ELISA IgM 和ELISA IgG是确诊梅毒的一种有效而简单的方法。国内有人同时检测特异性IgG和IgM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一期梅毒93.8%,二期梅

毒100%(IgG/IgM抗体试剂由意大利Sorindiagnostics s.r.i公司提供)。

第二代抗TP-ELISA试剂使用双抗体夹心法,主要是用基因重组表达抗原,包括梅毒螺旋体4种膜抗原,然后进行混合使用。用ELISA方法检测,实验结果与TPHA的总符合率为99 3%,且此方法操作简便,一次可完成多份标本的检测,试验结果由仪器分析,客观而准确。

现在的梅毒抗体诊断试剂将各区优势抗原连接成一个多表位的嵌合

抗原,这样表达的多表位抗原即可满足诊断试剂的需要,大大提高了

检测试剂的灵敏度。随着抗原表位的增多,检测的灵敏度也随之提高。以Tp15 17 42 47的四合一重组抗原为基础的诊断试剂是用于抗TpELISA最理想的多表位抗原。

但有的TP-ELISA试剂,该试剂盒质量差,有文献报道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标目测试剂盒与TPHA对比试验,二者符合率45.5%,35例梅毒血清中仅6例呈TP-ELISA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17.1%。此6例TP-ELISA阳性者的TPHA结果,滴度均在1∶160以上,而TPHA1∶80阳性者无一例TP-ELISA阳性。敏感性极差。

有研究表明:用免疫印迹法、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

(FTA-A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被动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 四种方法结果相比较。结果44例未经治疗的梅四种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梅毒患者结果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2.8%,四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8.3%,98.3%,100%,经卡方检验,四种方法检测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5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

PCR法是目前最先进的检验技术之一,直接检测TP的DNA物质,敏感特异,但PCR方法在普通实验室操作中容易造成PCR污染,且仅用于检测病原,故并不能取代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

6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金标免疫斑点法(DIFA)。

使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的一种固相膜免疫测定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采用了双抗夹心法。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的阳性试验符合率为100%,在一期梅毒中的敏感度为80%~85%,对早期梅毒的敏感性均较差。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使用

TP检验方法的应用由于目前已获得特异性抗原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的纯制品,使得当前对梅毒的诊断仍能以血清学试验为可靠的依据,但因试用于临床诊断时间尚短,仍应结合病史和全面地体格检查,而做出诊断。

筛选应用一般认为感染梅毒后可检出阳性结果的试验顺序通常是FTA-ABS试验→非特异性试验→TPHA试验,但在以早期诊断为目的情况下,可以几种方法同时进行,常用的是一种或两种非特异性试验和一种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查,一般选用VDRL和RPR试验与TPHA试验配合应用。

证实试验应用使用FTA-ABS试验。由于血凝法技术的进展,如MHA-TP试验也可用于确诊,但其敏感性介于非特异性试验和FTA-ABS 试验之间。

ELISA也有可作为梅毒的确诊试验。观察病情和治疗反应的作用早

期梅毒经治疗后,非特异性的反应素滴度一般下降很快,特异性试验

中FTA-ABS试验的阳性反应(不能观察滴度的变化)可保留一段时间

而在TPHA试验虽然病人经过充分治疗并显示临床上的成功,但试验的阳性反应仍能持续相当长时间,甚至终身阳性。

免疫印迹技术和PCR诊断有症状的先天性梅毒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无症状的婴儿诊断时需慎重,应考虑存在非特异性的抗

体反应。PCR可取代RST作为诊断先天性及神经性梅毒常用方法。

综上所述,对血清学试验选择,首选应选用TPHA、TPPA法进行过筛试验,阳性者用PST-ABS等法作确认试验。RPR、TRUST可将标本进行稀释进行半定量试验,可以作为疗效评价及判断是否再次感染试验。。ELISAS应作IgG、IgM抗体检测以提高敏感度。

ICKD、LCMD 法假阴、阳性多,但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普查用。

梅毒诊断一度仅依赖于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敏感性、特异性均低的一般血清学试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技术为梅毒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在早期梅毒、先天性及神经性梅毒诊断中显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梅毒诊断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唐华欣,许琳.梅毒螺旋体的特性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新医

学,1998, 29(10):557-558

2 陈坤,张贺秋,宋晓国等.梅毒螺旋体优势表位抗原嵌合表达蛋白

对国家参考品的反应性,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 16

(2):106-107

3 孙峥嵘,孙皓,鲁润铭等.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探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20卷(1):78

4 郑琪,何良修,吴泓舟.TRUST与RPR梅毒诊断试剂稳定性比较.中国输血杂志,1998,11(1):125

5 谭爱国,何美懿,高德琴.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IgG抗体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评价,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2,17(3)

6刘绚,石姜,王毅.检测梅毒的几种试验方法的对比评价,陕西医学检验,2001, 16(2) 7 何园,林梅,赵曼.梅毒的口腔表征及治疗措施,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2)

8 陈艳青,莫和国,彭秀珍.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进展与评价 .江西医学检验,2003,05:393-394 9 孙乐栋,周再高,曾抗等. ELISA 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在诊断梅毒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39-40

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总结!

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总结! 细胞毒性(cytotoxic)是由细胞或者化学物质引起的单纯的细胞杀伤事件,不依赖于凋亡或坏死的细胞死亡机理。有时需要进行特定物质细胞毒性的检测,比如药物筛选。 细胞毒性检测主要是根据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来进行的检测,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MTT、XTT法:利用线粒体内部酶的活性,可以将特定的四唑盐类进行转化,然后通过酶标仪进行检测 一.LDH的方法: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酶活性,来检测细胞毒性 其它酶方法:如检测上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等 细胞增殖能力分析试剂 原理:正常细胞代谢旺盛,其线粒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可将四唑盐类物质(如MTT、XTT、WST-1等)还原为紫色的结晶状的物质,沉积在细胞周围,然后通过酶标仪读取OD值,从而检测到细胞增值状态 优点:1)快速:96孔培养板形式,可进行高通量检测。2)灵活:可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也可通过酶标仪进行定量检测。 二.荧光素发光法细胞生存能力检测 原理:腺苷酸激酶(AK)存在于所有真核和原核细胞的胞浆中,AK具有激活ADP 生成ATP。当细胞受损后,细胞膜发生破损,AK会释放到培养上清中。该试剂盒利用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在ATP作用下可以发光,通过化学发光仪可以定量进行检测。 特点: 1)简单、快速。2)板式检测,可进行高通量 。 三.LDH法细胞毒性检测 原理:LDH(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稳定的蛋白质,存在于正常细胞的胞质中,一旦细胞膜受损,LDH即被释放到细胞外; LDH催化乳酸形成丙酮酸盐,和INT(四唑盐类)反应形成紫色的结晶物质,可通过500nm酶标仪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活性,可判断细胞受损的程度 特点:1)方法简单,安全,不使用放射性物质2)可进行高通量检测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食药监科〔2017〕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以下简称“食品快检”)方法使用管理,合理发挥食品快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食品快检是指利用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包括快检车、室、仪、箱等),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或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快检方法,对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进行某种特定物质或指标的快速定性检测的行为。 二、食品快检主要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显示结果的禁限用农兽药、在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的禁用药物、非法添加物质、生物毒素等的定性检测,检测主要针对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现场制售食品,对于预包装食品原则上以常规实验室检验为主。 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保障等的现场检查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快检方法进行抽查检测。监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快检方法使用要求规范操作,详细记录检测食品品种和名称、数量、检测项目、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姓名、检测结果以及所使用的快检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型号批号等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对所检食品的快检项目结果负责。 四、现场快检结果呈阳性的,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应暂停销售相关产品,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防控风险。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对快检结果无异议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置;对快检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或应当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检方法。 五、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和相应快检方法等要求,通过盲样测试、平行送实验室检验等方式对正在使用和拟采购的快检产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不符合国家相应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使用或者不得采购。 六、食品快检不能替代食品检验机构利用常规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的食品检验活动,不能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部署的食品抽样检验。 七、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对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开展评价,评价结果符合有关要求的,可用于所在省(区、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初步筛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7年6月2日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1【目的】 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 2【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经下述人员批准:专业主管,科主任。 3原理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来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试剂盒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和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 测试时,血浆/血清标本滴入试剂盒加样孔(S)内,血标本中的梅毒抗体与预包被在膜上的胶体金结合物反应。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在测试区(T)与固定在膜上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反应。如果血清中含有抗梅毒抗体,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表明时阳性结果。如果在测试区内(T)没有出现紫红色条带,则血标本中不含有抗梅毒抗体,表明是阴性结果。无论抗梅毒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标本中,混合物都会继续向上层析至质控区(C),质控区的相应抗体与胶体金结合物反应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4标本采集与处理: 4.1受检者准备: 4.1.1受检者的状态: a.不可变的生物因素:年龄,性别,生活环境遗传; b.可变的生物因素: A)情绪: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的状态下以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张会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 B)运动:受检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可减少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 C)生理节律变化:昼夜的生理变化可能使测定结果不恒定,晨起固定时间空腹血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4.2采取标本时: A)体位: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采血时取坐位。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农药不是农药速测卡的常检农药种类? A、有机磷 B、有机氯 C、氨基甲酸酯 2、试剂保管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A、高温热源 B、潮湿 C、阳光照射 D、密封 E、以上都是 3、具有很好的漂白、抗氧化和防腐等作用,还能掩盖发霉的蜜栈半成品、银耳和虾仁等霉斑。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4、酱腌菜由于腌制、储存或加工不当,会含有高浓度的。 A、亚硝酸盐 B、硝酸盐 C、亚硫酸盐 5、甲醛检测时,以下食品应作为最重点的检测与监管对象? A、水发品、血制品 B、鲜香菇 C、干香菇 D、豆制品; 6、硫磺燃烧时可产生气体,可使食品表面颜色显得白亮,鲜艳,有漂白和保鲜食品作用。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7、以下样品浸泡液不需再处理就可直接用于检测? A、有明显可见色泽 B、混浊或有悬浮物; C、澄清透明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物质中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吊白块 9、食品加工添加吊白块是利用其分解产生的具有增加食品弹性,亚硫酸盐有漂白食品的作用。 A、甲醛 B、二氧化硫 C、亚硫酸盐 10、以下食品用工业双氧水处理后,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 A、干果类; B、干制水产; C、病死禽畜肉; D、牛奶 11、鱼丸、肉丸比较可能还有的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亚硝酸盐 12、国家标准肉肠的亚硝酸盐含量为≤ mg/kg。 A、30 B、70 C、10 D、50 13、食品检测采样时,根据样品作用可以分为试验样品、复验样品、。 A、原始样品 B、平均样品 C、保留样品 14、仪器快速检测西式火腿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98mg/kg时,适宜的处理方法为。

肾功能实验室检测练习题

精品文档 . 肾功能实验室检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可靠的指标是() A、血尿素 B、血肌酐 C、尿肌酐 D、血尿酸 E、内生肌酐清除率 2、最能反应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 A.染料排泄试验 B.清除试验 C.浓缩试验 D.稀释试验 E.尿比重量、尿渗量测定 3、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A、正常或增高 B、正常或下降 C、正常 D、增高 E、下降 4、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的区别在于() A.前者尿中β2-MG高 B.后者尿中β2-MG高C、前者尿中清蛋白增高为主 D.后者尿中以清蛋白增高为主 E.后者尿中β2-MG和清蛋白均增高 5、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早期受损的试验最常用的是() A、BUN测定 B、Ccr C、Cr D、BUN清除率 E、UN 6、肾小管性蛋白尿时尿中出现的蛋白主要为() A、清蛋白 B、γ-球蛋白 C、β2-MG D、脂蛋白 E、α1-球蛋白 7、下列哪种物质属于主动排泌() A、PAH B、NH3 C、奎宁 D、水杨酸 E、K+ 8、下列哪项属于肾小管性蛋白尿中的尿蛋白() A、AIb B、Tf C、α2-MG D、α1-MGE、IgG 9、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 B、氨基酸 C、肌酐 D、谷胱甘肽 E、Na+ 10、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由肾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清除率是() A、0 B、50% C、65% D、90% E、100% 二、填空题 1、肾功能包括()、()和() 2、肾小管细胞通过()、()离子竞争地与()离子交换 三、简答题 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有哪些? 答案: 一、1.E2.B3.E4.A5.D6.C7.A8.D9.C10.A 二、1、排泄、调节体内平衡、合成生理性物质 2、k+、H+和Na+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邬旭然 实验小组: 12组 班级:应101-2 小组成员:李恒国 201055501244 张明军 201055501243 冯亚雪 201055501242 1.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快速检测原理: (1)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原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 (2)碘盐快速检测原理: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 (3)食醋总酸速测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 (4)乳品蛋白质速测原理: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食醋中酸的总含量的半微量检测原理 (1) NaOH溶液的标定 因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 ,其纯度、浓度均不定。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本次实验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反应方程: KHC 8H 4 O 4 +NaOH=KNaC 8 H 4 O 4 +H 2 O 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故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1mol KHC 8H 4 O 4 ~~1mol NaOH ∴c(NaOH)*V(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 ∴c(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V(NaOH) 也可用草酸来标定NaOH: H 2C 2 O 4 +2NaOH=Na 2 C 2 O 4 +2H 2 O (2).总酸含量测定,利用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碱的体积与浓度,酸的体积,计算得到酸的总量。 反应方程式: H++ OH- == H 2 O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作者:凌聪作者单位: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南雄512400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596份标本,其中57例确诊为梅毒感染。结果:ELL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 %,98.1%和91.2%, 97.2%;TRWST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ELISA法和TPPA法在临床的诊断中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Research on Three Method for Detecting Treponema Pallidum LING Cong The People's Hosptial of Nanxiong, Guangdong Nanxiong 512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ree kinds of method for detecting treponema pallidum. Method: 596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with TRUST, ELLSA and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 respectively, 57 of them infected treponema pallidum. Result: There's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ELISA and TPPA method (P>0.05). The sensibility and specifity was 94.7%, 98.1% and 91.2%, 97.2& while, 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UST, ELISA and TPPA (P<0.05). Conclusion: It's a good way to detect treponema pallidum with ELISA and PPPA method. Key words: Treponema pallidum; TRUST; ELISA TPPA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其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感染后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危害较大。近年梅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就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不同方法为临床对梅毒的辅助诊断在此进行探讨。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和妇产科采集的596份标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素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方法进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96例,男134例,女462例,年龄25~70岁;均为我院皮肤科、外科门诊就诊患者和妇产科住院病人。根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其中57例临床确诊为梅毒感染。 1.2 方法:596份标本分别采用TRUST,TPPA,ELISA三种方法检测,检测所用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 1.3 试剂与仪器:①TRUST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使用江苏省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TL-2000A型梅毒自动旋转仪;②TPPA 试剂由日本富士欧必株式会社提供;③ELISA 试剂由为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使用美国生产的Stat fax-2100酶标仪和Stat fax-2600洗板机。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 PS S14.0统计软件,不同方法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1异常毒性检查法

1141 异常毒性检查法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毒性。 本法系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反应或死亡情况,检查供试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临用前,供试品溶液应平衡至室温。 试验用动物应健康合格,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实验的动物不得重复使用。 非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体重18~22g,每只小鼠分别静脉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应在4~5秒内匀速注射完毕。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 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试验应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试验中应设同批动物空白对照,观察期内,动物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动物体重应增加,则判定试验成立。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缓慢注入动物体内。 ⑴小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18~22g。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观察7天。观察期内,小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小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⑵豚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豚鼠2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250~350g。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5.0ml,观察7天。观察期内,豚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豚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4只豚鼠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外层:皮质内层:髓质(肾锥体)*皮质在外层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髓质在内层由~个锥体组成主要含髓袢的降支及升支、集合管及乳头管。 肾锥体开口于肾小盏肾小盏合成肾盂肾盂向下逐渐缩小续于输尿管。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nephron)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近端小管髓袢远端小管*肾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 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排尿功能尿素体内代谢产物肌酐尿酸药物外来物质毒物*保留体内所需要的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等、调节功能水、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平衡*排泄过多的体液保持水平衡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肾素肾小球旁细胞产生的一种酶催化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I使醛固酮合成增加。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羟化的VitD(OH)VitD对Ca、P代谢有调节作用。 ()激肽释放酶促进水、钠排出增加肾血流量降血压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肾活检病理检查肾功能检查的目的明确有无肾功能损伤肾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累及肾小球、肾小管或两者均累及)借以制定治疗方案观察其动态变化判断预后确定疗效调整剂量。

肾小球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filtration):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质通过滤过膜滤过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的成分除了不含有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质以外与血浆成分相同。 肾小球滤过示意图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滤过膜的通透性是滤过的结构基础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肾血浆流量是滤过的物质基础A、滤过膜的屏障作用由两部分组成()机械性屏障()电荷屏障B、有效滤过压由三种力组成根据三种力作用方向的不同可有: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C、肾血流量通过维持有效滤过压来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filtrationrate):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液体量肾脏清除率(clearance)()定义: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 (mlmin)。 ()表示方法U×VC=PC:清除率(mlmin)V:每分钟尿量(mlmin)U:尿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P:血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UVC=xPAA:个体的体表面积肾清除试验及临床意义肾清除试验物质肾脏对物质清除方式临床意义肌酐菊粉甘露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不重吸收不分泌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蛋白质选择性滤过不或部分肾小管吸收反应肾小球屏障功能尿素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部分重吸收不是理想的肾小球功能试验各种电解质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大部分重吸收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目的 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 评价指标 灵敏度 特异性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评价方法 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比方法的检出限水平,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阳性结果的阳性样品数占总阳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该百分比下方法的检出限。 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阴性结果的阴性样品数占总阴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方法检出限下不存在干扰的百分比。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阳性样品中检出阴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阴性率的结果。 假阳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阴性样品中检出阳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阳性率的结果。 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应与方法中规定的参比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统计方法常见卡方检验,具体可见附表中显著性差异(c2)所示,一般: c2=(?a-b?-1)2/(a+b) a:样品被待确认方法证实为阳性而参比方法检验为阴性的数目; b:样品被待确认方法证实为阴性而参比方法检验为阳性的数目。 c2<3.84表示待确认方法与参比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如果待确认方法比参比方法存在更高的回收率,则以上两种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c2>3.84表示两种方法的阳性确认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有显著性差异。 如果能够证实待确认方法灵敏度优于参比方法,则两种阳性比例的显著性差异可以接受。在考察与参比方法的一致性分析中,也需要考察在检出限或者报告限度水平附近的检测结果与浓度之间的趋势一致性。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 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Treponema Pallidum(Colloidal Gold) [包装规格] 一人份/袋,100袋/盒;25人份/筒,100人份/盒;单支/袋,50支/盒。 [临床意义] 快速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检验原理] 应用免疫层析式双抗原夹心法原理 [主要组成成份] 由纯化的基因重组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抗原,免疫重组梅毒螺旋体抗体,固相硝酸纤维膜,胶体金交联的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及其他试剂制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4-30℃避光干燥处密封储存,切勿冰冻。有效期24个月。 [样本要求] 采集静脉血1-2ml与干净容器中分离出血或血浆样本,如不及时测定可置4℃冰箱贮存,超过三天应加入0.1%硫柳汞防腐,不可使用冻干样本。 [检验方法] 1、待测样本、检测试纸或其他检测用材料等均在室温平衡后取出试纸条或测试卡。 2、条型产品将测试条有剪头的一段插入血清或血浆样本容器中,约10秒后取出平放,15 分钟内观察显示结果。测试纸插入样本深处不可超过MAX标志线。 3、板型产品用所配滴管加2-3滴(约80μl-120μl)样本于加样孔中,15分钟在观察孔中 观察显示结果。 [检验结果的解释] 阳性:在检测线位置及对照线位置各出现一条反应线。 阴性:仅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反应线。 无效:测试纸无反应线出现或仅在检测线位置出现一条反映现,表明试验失败或检测试纸失效。请用新测试纸重试。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停止使用本批产品,并与当地经销商联系。[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1、由于技术上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以及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会导致错误的 结果。对可疑结果请重新测试。 2、本试剂只是定性的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它不能确定被测物在样本中的具 体含量。 3、本试剂仅是一种临床辅助诊断工具,如结果呈阳性,请及时采用其他方法做进一步检查 并以医师诊断为准。 [产品性能指标] 测试临床2400多人份临床血清/血浆样本,并与临床所用确诊试剂比较,结果证明该产品的临床诊断灵敏度为98.6%,临床诊断特异性为99.7%。 [注意事项] 1、本品为一次性使用体外诊断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9-11-27T13:22:33.48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作者:徐颖[导读] 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食品种类特别多,人们在进行食品的购买过程当中对于食品包装当中的成分以及含量都不太了解,同时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对这种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就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在生 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摘要: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食品种类特别多,人们在进行食品的购买过程当中对于食品包装当中的成分以及含量都不太了解,同时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对这种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就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建立以及完善这一种食品检测的方法。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这一种快速食品检测的方法,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国内的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当前的食品检测技术当中存在有许多问题,因此要想,提高食品的检测过程,需要对这种技术进行加强,本篇文章当中就对这样检测技术应用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0 引言 食品安全是当前人民健康以及构建一种良好的和谐型社会的重大问题,随着近些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食品添加剂滥用等问题,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这种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是进行科学监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也是对于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执法的科学依据之一。在以往的一些监督过程当中,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准确性比较高,但是检测方法比较复杂,耗费的时间和成本都比较多,就没有办法迅速的对食品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也不适合进行大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就需要推动,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1 食品快速检测概述 当前没有对食品快速安全的检测进行定义,通常都认为的是使用较短的时间来进行准确的检测。这一种检测基础首先是,能够缩短安全检测的时间,并且在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比较简便,在这样的意义之上,检测的技术,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进行检测的实验比较简单,样品通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其次,是对技术操作的人员要求比较低,不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能够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样品在进行检测过程当中能够迅速的检测出结果。最后一点则是,使用的成本比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大量的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减少时间的成本以及金额的耗费。按照一些检测的时间与应用场合的不同,这种检测的方法也可以分为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实验室快速地检测,在实验室当中的检测,主要指的就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当中将样品进行检测并化验出最后的结果。现场的快速检测就是在30分钟就可以出具一种检验的报告。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 2.1 国外应用现状 在韩国和美国的一些国家开始投入快速研究方法的研究。比如说在对疯牛病的污染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就使用了快速检测的方法。并且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还使用了速测卡等检测的方法。国外在对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将重点放在控制食品生产的一些关键环节。在发达国家由于一些食品企业的自律意识比较强,并且国家的法律执行力度也很大,在快速检测这一方面的重要性并不凸显,仅仅只是从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来说,每个国家按照他们不同的国情以及不同的关注焦点来进行检测。实验室当中快速筛选以及检验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当中,重视程度比较高,一般使用的就是进出口检验分析。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他们在食品生产的规模化方面程度比较高,因此对于生产当中的仪器和控制的技术,有特别的要求。 2.2 国内应用现状 国内对于快速检测方法的关注度也开始逐渐提高,在2006年的时候,主要对于食品出口的企业进行检测,在此之后,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当前食品快速检测的装备已经应用在一些食药监的系统当中,不仅仅,是应用在各个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当中,还可以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的快速检测过程当中,这样能够对餐饮食品的安全进行日常的检测与监控。 3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 通过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的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在一些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的检验当中,有着较大的检验成果,在这些方面的检测技术以及方法都有着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国家还建立了一种重大科技专项,这一种专项的建立也进一步的使得我国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了5年的不懈努力之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检验的方法以及相关检验技术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成功。而在检验的设备方面,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了一批,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检验设备。 4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建议 从20世纪开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就开始发展到如今,研究出了一种便携式的检测仪器,并且从一些简单的项目检测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个项目的检测,从早期的食物中毒的处理到今天,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与预防,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革。当前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具有相同的操作简单并且检测结果快速的优点,但是由于许多的检测方法,再进行样品的处理以及操作规范性方面,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就需要最后的研究过程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当前仅仅只是能够通过快速筛选,并不能作为最终食品安全诊断的依据。当前的食品快速检测当中,仪器设备检测的灵敏度逐渐提高对其中的残留物分析水平也开始提高,第二点则是,检测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第三点则是,对于快速检测的技术选择性开始增多,第四点则是,检测的仪器开始不断的发展,不再是之前的大型检测仪器,而是可以设计出一些便携的检测仪器。针对我国当前的国情,许多的单位对于这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应该加强这种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 综上所述,当前在市场当中最常用的,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对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污染物方面进行检测,基本上可以满足对于日常的食品的安全检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快速检测技术使用的主要问题,就是体现在使用的成本以及准确性和简便性的方面。并且,我国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的进行配合,拓展市场当中的安全监管的范围完善,在流通过程当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体系,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的发展,使得快速检测的技术能够应用在食品检测过程当中的各个方面。参考文献

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肾脏是一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也兼有内分泌功能,如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等,调节血压、钙磷代谢和红细胞生成。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1.尿液检测这是最古老,但至今仍是最常见的检验技术,用于早期筛选、长期随访;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也是判断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重要内容。 2.肾功能检测代表肾脏的最重要的功能,包括:①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肾血流量及内分泌功能目前临床应用较少。肾功能检测是判断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确定疗效、调整某些药物剂量的重要依据,但尚无早期诊断价值。 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 肾小球的功能主要是滤过,评估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成人每分钟流经肾脏的血液量为1200~1400ml,其中血浆量为600~800ml/min,有20%的血浆经肾小球滤过后,产生的滤过液(原尿)约为120~160ml/min,此即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为测定GFR,临床上设计了各种物质的肾血浆清除率(clearance)试验。 肾清除率系指双肾于单位时间(min)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而言,结果以毫升/分(ml/min)或升/24小时(L/24h)表示,计算式为: C清除率(ml/min);U为尿中某物质的浓度;V为每分钟尿量(ml/min);P为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 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GFR、。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各种物质经肾排出的方式大致分四种: 1.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既不吸收也不分泌,如菊粉,可作为GFR测定的理想试剂,能完全反映GFR。 2.全部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很少被肾小管排泌,如肌酐等,可基本代表GFR。 3.全部由肾小球滤过后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如葡萄糖,可作为。肾小管最大吸收率测定。 4.除肾小球滤出外,大部分通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向肾小管分泌后排出,如对氨马尿酸、碘锐特可作为肾血流量测定试剂。 一、血清肌酐测定 【原理】血中的肌酐(creatinine,Cr),由外源性和内生性两类组成。机体每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Cr,产生速率为1mg/min,每天Cr的生成量相当恒定。血中Cr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也较少,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GFR降低到临界点后(GFR下降至正常人的1/3时),血Cr浓度就会明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GFR受损的指标。敏感性较血尿素氮(BUN)好,但并非早期诊断指标。 【参考值】全血Cr为88.4~176.8μmol/I。;血清或血浆Cr,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临床意义】 1.血Cr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①急性肾衰竭,血肌酐明显的进行性的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指标,可伴少尿或非少尿;②慢性肾衰竭血Cr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肾衰竭代偿期,血Cr<178μmol/L;。肾衰竭失代偿期,血Cr>178μmol/L;。肾衰竭期,血Cr明显升高,>445μmol/L。 2.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①器质性肾衰竭血cr常超过200μmol/L。②肾前性少尿,如心衰、脱水、肝肾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所致的有效血容量下降,使。肾血流量减少,血肌酐浓度上升多不超过200μmol/L。 3.BUN/Cr(单位为mg/dl)的意义①器质性肾衰竭,BUN与Cr同时增高,因此BUN/Cr≤10:1。②肾前性少尿,。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采样步骤 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分五步,依次如下。 (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成为检样。(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验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如果采得的检验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4)平均样品三分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品(供分析检测使用)、复验样品(供复验使用)和保留样品(供备查或查用)。 (5)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要求详细填写采样的单位、地址、日期、样品的批号、采样的条件、采样时的包装情况、采样的数量、要求检验的项目以及采样人等资料。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异常毒性检查法

精品文档 . 1141 异常毒性检查法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 原因所致的毒性。 本法系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反应或死亡情况,检查供试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临用前,供试品溶液应平衡至室温。 试验用动物应健康合格,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实验的动物不得重复使用。 非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体重18~22g,每只小鼠分别静脉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应在4~5秒内匀速注射完毕。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 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试验应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试验中应设同批动物空白对照,观察期内,动物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动物体重应增加,则判定试验成立。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缓慢注入动物体内。 ⑴小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18~22g。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观察7天。观察期内,小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小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⑵豚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豚鼠2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250~350g。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5.0ml,观察7天。观察期内,豚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豚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4只豚鼠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