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教程二——数据存储方式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答: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的访问,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的联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是来保存数据的。 数据库用户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的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的一些物理上的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大数据存储方式概述

大数据存储方式概述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据化,尤其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从存储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是对数据的存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对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存储容量的急剧膨胀,从而对于存储服务器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其次是数据持续时间的增加。最后,对数据存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多样化、地理上的分散性、对重要数据的保护等等都对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多媒体传输等用的不断发展,数据从GB、TB 到PB量级海量急速增长。存储产品已不再是附属于服务器的辅助设备,而成为互联网中最主要的花费所在。海量存储技术已成为继计算机浪潮和互联网浪潮之后的第三次浪潮,磁盘阵列与网络存储成为先锋。 一、海量数据存储简介 海量存储的含义在于,其在数据存储中的容量增长是没有止境的。因此,用户需要不断地扩张存储空间。但是,存储容量的增长往往同存储性能并不成正比。这也就造成了数据存储上的误区和障碍。海量存储技术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单台的存储设备。而多个存储设备的连接使得数据管理成为一大难题。因此,统一平台的数据管理产品近年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这一类型产品能够整合不同平台的存储设备在一个单一的控制界面上,结合虚拟化软件对存储资源进行管理。这样的产品无疑简化了用户的管理。 数据容量的增长是无限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添加存储设备,那么无疑会大幅增加存储成本。因此,海量存储对于数据的精简也提出了要求。同时,不同应用对于存储容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而应用所要求的存储空间往往并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造成了浪费。 针对以上的问题,重复数据删除和自动精简配置两项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重复数据删除通过文件块级的比对,将重复的数据块删除而只留下单一实例。这一做法使得冗余的存储空间得到释放,从客观上增加了存储容量。 二、企业在处理海量数据存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存储面临几个问题,一是存储数据的成本在不断地增加,如何削减开支节约成本以保证高可用性;二是数据存储容量爆炸性增长且难以预估;三是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使得存储的数据无法管理。企业信息架构如何适应现状去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目前业界有几个发展方向。 1.存储虚拟化 对于存储面临的难题,业界采用的解决手段之一就是存储虚拟化。虚拟存储的概念实际上在早期的计算机虚拟存储器中就已经很好地得以体现,常说的网络存储虚拟化只不过是在更大规模范围内体现存储虚拟化的思想。该技术通过聚合多个存储设备的空间,灵活部署存储空间的分配,从而实现现有存储空间高利用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开支。 存储虚拟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可实现存储系统的整合,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的管理,保护原有投资等。越来越多的厂商正积极投身于存储虚拟化领域,比如数据复制、自动精简配置等技术也用到了虚拟化技术。虚拟化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而是存储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它对于整合异构存储环境、降低系统整体拥有成本是十分有效的。在存储系统的各个层面和不同应用领域都广泛使用虚拟化这个概念。考虑整个存储层次大体分为应用、文件和块设备三个层次,相应的虚拟化技术也大致可以按这三个层次分类。 目前大部分设备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在自己的产品中包含存储虚拟化技术,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 2.容量扩展 目前而言,在发展趋势上,存储管理的重点已经从对存储资源的管理转变到对数据资源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Ⅰ、学习要点 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 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 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S与DB和DBMS无关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量太大 B、数据安全性不高 C、数据冗余 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 A、记录的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 A、DML B、DDL C、DCL D、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 实验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4080522 姓名龚敏 指导教师李爱英

一.概要设计 1.教学数据库各表的关系模式:(加下线的属性为主键) 学生 (学号,姓名,性别, 出生日期,所在系) 英文缩写对照:student(s_no,s_name,s_sex,s_age,s_birthday,s_department) 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英文缩写对照:course(c_no,c_name,c_score) 教师 (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 英文缩写对照:teacher(t_no,t_name,t_sex,t_duty) 选课 (学号,课程号,成绩) 英文缩写对照:choice(s_no,c_no,score) 讲授 (职工号,课程号) 英文缩写对照:teaching(t_no,c_no) 2.教学数据库E-R 图: 实体:课程,学生,选课 联系:选课(学生同课程之间多对多的联系m:n),讲授(教师同课程之间多对多的联系m:n)。 二.逻辑设计 代码: use master go create database stu go use stu go n m m n 课程 教师 讲授 选课 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成绩 职工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学生

create table student (s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s_name char(8) not null , s_sex varchar(8) not null, s_birthday smalldatetime not null, s_department varchar(13) not null) drop table student use stu go create table teacher (t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t_name char(8) not null, t_sex varchar(8) not null, t_duty char(8) not null) create table course (c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c_name char(8) not null, c_score varchar not null) create table choice( s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c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score varchar not null) create table teaching( t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c_no char(8) not null primary key) insert student values('101','袁敏','女','1982-2-3','机电') insert student values('102','李志强','男','1983-4-5','计算机') insert student values('103','张亮','男','1984-10-9','建筑') insert student values('104','李平','女','1984-5-6','计算机') insert student values('105','王丽','女','1983-2-1','机电') insert student values('106','刘明耀','男','1982-4-16','计算机') select* from student insert course values('1011','C语言','6') insert course values('1012','数据结构','4') insert course values('1013','微机原理','6') insert course values('1014','数字电路','5') insert course values('1015','高等数学','6') select* from course insert teacher values('0511','张大维','男','副教授') insert teacher values('0512','林楠','女','讲师') insert teacher values('0513','韩晓颖','女','副教授') insert teacher values('0514','李辉','男','讲师') insert teacher values('0515','孙丽','女','助教') select* from teacher insert choice values('101','1011','82.5') insert choice values('101','1012','79') insert choice values('102','1012','92.5') insert choice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ed6018739.html,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数据存储,它的概念为数据在交流过程的情况下发生的临时数据以及加工的操作的进程里面要进行查找的讯息,一般的存储介质包含有磁盘以及磁带。数据存取的方法和数据文件组织紧紧的相连,它的最主要的就是创立记录逻辑和物理顺序的两者之间的互相对应的联系,进行存储地址的肯定,从而使得数据进行存取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行存储介质的方法因为使用的存储介质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当磁带上面的数据只是按照次序来进行存取的时候;在磁盘上面就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使用顺序或者是直接存取的方法。 ●在线存储 (Online storage):有时也称为二级存储。这种存储方式的好处是读写非常 方便迅捷,缺点是相对较贵并且容易因为误操作或者防病毒软件的误删除而使数据受到损害。这种存储方式提供最好的数据获取便利性,大磁盘阵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脱机存储 (Offline storage):脱机存储用于永久或长期保存数据,而又不需要介质当 前在线或连接到存储系统上。这种存储方式指的是每次在读写数据时,必须人为的将存储介质放入存储系统。脱机存储的介质通常可以方便携带或转运,如磁带和移动硬盘。 ●近线存储 (Near-line storage):也称为三级存储。自动磁带库是一个典型代表。比起 在线存储,近线存储提供的数据获取便利性相对差一些,但是价格要便宜些。近线存储由于读取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归档较不常用的数据。 ●异站保护 (Off-site vault):这种存储方式保证即使站内数据丢失,其他站点仍有数 据副本。为了防止可能影响到整个站点的问题,许多人选择将重要的数据发送到其他站点来作为灾难恢复计划。异站保护可防止由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系统崩溃造成的数据丢失。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分析

2013级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计算机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2015年5月

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SQL Server 2005组件; 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组成; 掌握SQL Server 2005界面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打开后进入到SQL Server 2005主体界面 (2)点击?数据库?前面的?+?,可以展开查看数据库,并且可以继续展开下级目录,查看数据库中的表、视图等。 (3)了解SQL Server 2005菜单栏的一些主要工具的使用。 (4)学生动手操作SQL Server 2005,打开数据库,打开表,打开查询界面;查看数据库的属性、表的属性等。 三、实验总结 进行这次实验有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答:此次实验我们一步一步按照实验内容操作的,基本上没有遇到问题。

实验二数据定义 一、实验目的 掌握SQL Server 2005的数据库创建; 掌握SQL Server数据定义语言; 掌握SQL Server 2005数据定义的SQL语言定义与管理器定义两种方式。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 创建要求:数据库Employee中包含一个数据库文件Empdat1.mdf和一个日志文件Emplog.ldf。其中,数据文件大小为10MB,最大为50MB,以5MB速度增长;日志文件大小为5MB,最大为25MB,以5%速度增长。 修改要求:增加第二个数据库文件Empdat2.ndf,其中,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 大为25MB,以2MB速度增长。 (2)利用SQL创建人员表person、月薪表salary及部门表dept。 见上页图 要求:按表2-1、表2-2及表2-3中的字段说明创建。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_Server试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SQL Server 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 __。 2.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______来表示的。 3.设关系模型R(A,B,C),F是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B},则R的候选码为_________。 4.层次模型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用“_________” 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5.SQL Server2005中,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以只有一个_________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6.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存储结构都采用____________索引结构。 7.一个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属性是原子性、一致性、__________和持久性。 8.在T-SQL中,查询表中数据时,可用___________关键字滤掉重复行。 9.调用标量函数时必须提供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的名称,即________. 函数名。 10.触发器是当数据库服务器中发生数据操作语言事件时会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数据管理的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 (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 (C)人工管理(D)统一管理 2.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是什么样的联系() (A)一对一(B)一对多 (C)多对多(D)以上全不是 3.如果事务1将数据库中的A值从200改为300,事务2读A值为300,事务1又将刚才的操作撤销,A值恢复为200,那么事务2读取了“脏”数据。这种情况是由于数据库保护中的那方面不当而引起的() (A)并发控制 (B)完整性约束 (C)安全性控制(D)数据库的恢复 4.在关系模型中,“元组”是指() (A)表中的一行(B)表中的一列 (C)表中的一个数据(D)表中的一个成分 5.有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关系,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课程号,

磁盘文件数据存储方式

磁盘文件数据存储方式 在介绍各种操作文件方式之前,需要先介绍磁盘上文件数据的组织方式。 实际上,文件是在计算机内存中以二进制表示的数据. 在外部存储介质上的另一种存放形式。 文件通常分为二进制文件和文本文件。 根据数据的组织的形式,可分为 ASCII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ASCII文件又称文本文件,它的每一个字节放一个ASCII代码,代表一个字符。二进制文件是把内存中的数据按其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原样输出到磁盘上存放。 如果有一个整数10000,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如果按ASCII码形式输出,则占5个字节,而按二进制形式输出在磁盘上只占2个字节。 用ASCII码形式输出与字符一一对应,一个字节代表一个字符因而便于对字符进行逐个处理,也便于输出字符 。但一般占存储空间较多,而且要花费转换时间。 用二进制形式输出数值,可以节省外存空间和转换时间,但一个字节并不对应一个字符,不能直接输出字符 形式。 一般中间结果数据需要暂时保存在外存上,以后又需要输入到内存的,常用二进制文件保存。 ASCII形式 00110001 00110000 00110000 00110000 00110000 内存中的存储形式 00100111 00010000 二进制形式 00100111 00010000 比如在内存中数据 00110000 00111001 (十进制为12345) 在磁盘上可以以ASCII码存储为 00110001 00110010 00110011 00110100 00110101 '1' '2' '3' '4' '5' 二进制存储格式 00110000 00111001

字符,字节和编码 摘要:本文介绍了字符与编码的发展过程,相关概念的正确理解。举例说明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编码的实现方法。然后,本文讲述了通常对字符与编码的几种误解,由于这些误解而导致乱码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乱码的办法。本文的内容涵盖了“中文问题”,“乱码问题”。 掌握编码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相关概念,编码所涉及的技术其实是很简单的。因此,阅读本文时需要慢读多想,多思考。 引言 “字符与编码”是一个被经常讨论的话题。即使这样,时常出现的乱码仍然困扰着大家。虽然我们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用来消除乱码,但我们并不一定理解这些办法的内在原理。而有的乱码产生的原因,实际上由于底层代码本身有问题所导致的。因此,不仅是初学者会对字符编码感到模糊,有的底层开发人员同样对字符编码缺乏准确的理解。 1. 编码问题的由来,相关概念的理解 1.1 字符与编码的发展 从计算机对多国语言的支持角度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系统内码说明系统 阶段一ASCII 计算机刚开始只支持英语,其它语言不能 够在计算机上存储和显示。 英文 DOS 阶段二 ANSI编码 (本地化) 为使计算机支持更多语言,通常使用 0x80~0xFF 范围的 2 个字节来表示 1 个字符。比如:汉字 '中' 在中文操作系 统中,使用 [0xD6,0xD0] 这两个字节存 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标准,由 此产生了 GB2312, BIG5, JIS 等各自的 编码标准。这些使用 2 个字节来代表一 个字符的各种汉字延伸编码方式,称为 ANSI 编码。在简体中文系统下,ANSI 编 码代表 GB2312 编码,在日文操作系统 下,ANSI 编码代表 JIS 编码。 不同 ANSI 编码之间互不兼容,当信息在 国际间交流时,无法将属于两种语言的文 中文 DOS,中文 Windows 95/98, 日文 Windows 95/98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期末测试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 期末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数据库管理系统__。 2.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__关系(二维表)____来表示的。3.设关系模型R(A,B,C),F是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B},则R的候选码为__(A,C)_______。 4.层次模型用“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用“___图状结构______” 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5.SQL Server2005中,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以只有一个___数据______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6.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存储结构都采用___B树____索引结构。 7.一个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属性是原子性、一致性、__隔离性__和持久性。 1、8.在T-SQL中,查询表中数据时,可用_____DISTINCT______关键字滤掉重复行。9.调用标量函数时必须提供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的名称,即___拥有者_____. 函数名。10.DML 触发器是当数据库服务器中发生数据操作语言事件时会自动执行的存储过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数据管理的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阶段() (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 (C)人工管理(D)统一管理 2、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是什 么样的联系() (A)一对一(B)一对多 (C)多对多(D)以上全不是 3、如果事务1将数据库中的A值从200改为300,事务2读A值为300,事务1又将 刚才的操作撤销,A值恢复为200,那么事务2读取了“脏”数据。这种情况 是由于数据库保护中的那方面不当而引起的() (A)并发控制 (B)完整性约束 (C)安全性控制(D)数据库的恢复 4、在关系模型中,“元组”是指( B ) (A)表中的一行(B)表中的一列 (C)表中的一个数据(D)表中的一个成分 5、有学生、选修和课程三个关系,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课程C(课程号,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C )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2、DB 、DBS 、DBMS 间的关系是(C ) A 、D B 包括 DBMS 和 DBS B 、DBMS 包括 DB 和 DBS C 、DBS 包括 DB 和 DBMS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D 、DBS 与 DB 和 DBMS 无关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 B )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C ) A 、数据量太大 C 、 数据冗余 B 、数据安全性不高 D 、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D ) A 、记录的长度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B 、文件的大小 D 、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B ) A 、数据安全性 B 、数据独立性 C 、结构规范化 D 、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A )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C )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B ) A 、DML B 、DDL C 、DCL D 、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D ) A 、同一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B 、多个用户、同一语言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C 、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数据文件 D 、多种语言、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相互覆盖地使用同一数据集合 12、数据库系统中,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采用(B )来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A 、修改模式定义 A 、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 A 、修改应用程序 B 、修改外模式定义 二、填空题 1、指出下列缩写的含义: (1)DML :DBMS 提供了数据操纵语言 (2)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系统 (3)DDL :DBMS 提供了数据定义语言 (4)DD :数据字典,将数据库作为对象建立数据库,也称系统目录 (5)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带有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 系统。 (6)DB A :数据库管理员 。、2、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3、DBS 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用户)五部 分。 、 、 、 4、DBMS 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5、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是(数据的整体结构化)。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2019年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 A. 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 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2)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C)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3)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B) 注:由公式2k-1得 A. 8 B. 16 C. 32 D. 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A)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 (5)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D) 注:P55-58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B)

A. 可行性分析 B. 需求分析 C. 详细设计 D. 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D)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A) 注:P108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 D. 逻辑模式 (1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C) A. 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 算法程序的长度 C.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12)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D)

常见的几种数据存储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ed6018739.html, 常见的几种数据存储方法 在数据恢复中,小编经常强调“数据覆盖”的问题,也就是数据丢失后,如果往丢失磁盘存入了新数据,那么就可能造成数据覆盖,影响后续的数据恢复进程。因此,也有很多人有疑问:“怎么才能知道新存入的数据是不是刚好覆盖到了丢失数据上面呢?”这个问题其实和我们磁盘的数据存储方法有关了。 我们平时用来保存数据的存储介质不外乎这几种:硬盘、存储卡(内存卡)、U盘、光盘。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法主要有下面四种: 1、顺序存储方法 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程序语言的数组描述。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非线性的数据结构也可通过某种线性化的方法实现顺序存储。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数据存储介质的存储方法是顺序存储,比如顺序是从前往后,那么数据丢失后,新存入的数据也是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写入的。 2、链接存储方法 该方法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语言的指针类型描述。 这种存储方法乍一看是没有顺序可言的,可以简单理解成数据呈点状存储在磁盘中。 3、索引存储方法 该方法通常在储存结点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若每个结点在索引表中都有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之为稠密索引。若一组结点在索引表中只对应一个索引项,则该索引表称为稀疏索引。索引项的一般形式是:(关键字、地址)。 关键字是能唯一标识一个结点的那些数据项。稠密索引中索引项的地址指示结点所在的存储位置;稀疏索引中索引项的地址指示一组结点的起始存储位置。 4、散列存储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结点的关键字直接计算出该结点的存储地址。 四种基本存储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起来对数据结构进行存储映像。同一逻辑结构采用不同的存储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存储结构。选择何种存储结构来表示相应的逻辑结构,视具体要求而定,主要考虑运算方便及算法的时空要求。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章课后习题答案.docx

习题 2 1、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它是从数据的应用语义角度来抽取模型, 并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这类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阶段,它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关。 概念模型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 义知识,另一方面它还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它是用户和设计人员交流的工具。 2、解释“三个世界”之间的联系。 从客观世界、信息世界到数据世界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抽象和映射的过程。 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经过两级抽象而来的,并且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有关信息。 现实世界的复杂事物经过两级抽象的结果就是数据模型。而抽象的过程是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 息世界的实体模型,然后再将实体模型经过二级抽象得到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3、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1)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Entity )。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 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2)实体型 具有相同特征的实体称为实体型(Entity Type)。 3)实体集 同属于一个实体型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Entity Set)。 4)属性 属性( Attribute)就是描述实体的特性或性质的数据。 5)码 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码( Key)。如果码是由几个属性构成的,则 其中不能有多余的属性。即必须是几个属性全部给出才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码是区别实体集中 不同实体的关键属性,也称为关键字或键。 6 )实体 - 联系图:采用图形的形式描述实体- 联系模型称为实体- 联系图。 4、学校中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个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个教员,其中 教授和副教授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由 若干学生选修。试用 E-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给出主要实体(系、班级、教研室、学生、教员、课程)的E-R 图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四版)

数据库 一、选择题30’ 二、填空题20’涉及内容:C1,C2,C3,C7概念为主。其余章节少量涉及。 三、问答题20’(4*5’) 1.论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基本特征: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 ?易扩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基础软件, 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整体结构化 不再仅仅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 不仅数据内部结构化,整体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具有联系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数据可以变长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数据共享的好处 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 物理独立性 指用户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数据存储的四种常见方式 数据存储,它的概念为数据在交流过程的情况下发生的临时数据以及加工的操作的进程里面要进行查找的讯息,一般的存储介质包含有磁盘以及磁带。数据存取的方法和数据文件组织紧紧的相连,它的最主要的就是创立记录逻辑和物理顺序的两者之间的互相对应的联系,进行存储地址的肯定,从而使得数据进行存取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行存储介质的方法因为使用的存储介质不一样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当磁带上面的数据只是按照次序来进行存取的时候;在磁盘上面就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使用顺序或者是直接存取的方法。 在线存储 (Online storage):有时也称为二级存储。这种存储方式的好处是读写非常方便迅捷,缺点是相对较贵并且容易因为误操作或者防病毒软件的误删除而使数据受到损害。这种存储方式提供最好的数据获取便利性,大磁盘阵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脱机存储 (Offline storage):脱机存储用于永久或长期保存数据,而又不需要介质当前在线或连接到存储系统上。这种存储方式指的是每次在读写数据时,必须人为的将存储介质放入存储系统。脱机存储的介质通常可以方便携带或转运,如磁带和移动硬盘。 近线存储 (Near-line storage):也称为三级存储。自动磁带库是一个典型代表。比起在线存储,近线存储提供的数据获取便利性相对差一些,但是价格要便宜些。近线存储由于读取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归档较不常用的数据。 异站保护 (Off-site vault):这种存储方式保证即使站内数据丢失,其他站点仍有数据副本。为了防止可能影响到整个站点的问题,许多人选择将重要的数据发送到其他站点来作为灾难恢复计划。异站保护可防止由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或系统崩溃造成的数据丢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