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导学案1

归园田居导学案1
归园田居导学案1

《归园田居》导学案教案

【学习目标】

1、熟知作者及其影响,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难点)

课前预习案

一、阅读知识链接:

简介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自称为“五柳先生”,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2、字音。

羁(jī)荫(yìn) 暧(ài ) 墟(xū)

3、填空。

(1)《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

有,。,

。,。

(2)榆柳阴后檐

(3)暖暖远人村

(4)鸡鸣桑树巅

课内探究学案

一、整体感知课文

1、“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鉴赏

⑴从何而归?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⑵为何而归?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⑶归向何处?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⑷归去如何?

三、内容探讨

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一)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⑤。常恐霜霰至⑥,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野外:这里指农村。人事:人际交往,这里主要指与官场的来往。②轮鞅(yāng):鞅是拉车的皮带,这里指车马。③尘想:入世做官的想法。④墟曲:即指村落。披草:拨开野草。⑤我土日巳广:我开垦的田地一天天在扩大。⑥霰(xiàn)小雪珠。

⑴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⑵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延伸拓展(二)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①,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②兴:起床。理荒秽:即除杂草。

阅读本首诗,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艺术情趣。

自己确定,或意象意境、或内容情感、或语言风格,写成两三百字的鉴赏短文,在班上交流。

五、课堂检测

1、对《归园田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 表现了作者摆脱黑暗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 一些平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副恬静优美,清谈朴素的田园图画。

D 全诗写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答案:D 全诗并未写诗人出入官场的全过程,而是借描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来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2、《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农村生活图景,使人感到淡泊宁静的高洁心理。下列说法中,对原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①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二层讲园田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讲归园田居的好处。

②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③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诗人的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④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六、作业

1、整理学案并上交。

2、背诵这首诗。

七、学后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