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

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
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

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

1. 当我做一件事情时,我会考虑我真正需要去学些什么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经常

E.总是

2. 一旦我开始做某项任务,我随时问我自己是否学到了我应当学到的那么多

3. 我发现我会停下来定期检查我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4. 在进行一个测验时,我会考虑下一题如何能做得更好

5. 当我做一件事情之后,我会考虑我是否真正学到了需要学到的

6. 为了帮助下一次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我会构想一些问题

7. 在我做某项任务前,我会树立一些明确的目标

8. 我用我的智力方面的优势来弥补我其他方面的弱点

9. 在不同的条件下,我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10. 我懂得教师让我去学习什么

11. 当我已经了解了一个主题下的某些内容后我的学习效果最好

12. 在没有考虑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下我使用我的学习策略

13. 我能觉察到我在思考

14. 在我完成了一项任务后,我会问我自己是否有做事情的更容易的方法

15. 当我需要的时候我能激发自己去学习

16. 我不仅拥有许多学习策略,而且懂得在何时何地和为什么要使用它们

17. 当我解决问题时,我会意识到我正在使用什么策略

18. 读一篇课文前,我会作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事前准备

19. 当我学习某些新事物时,我问我自己一些关于我学习得怎么样的问题

20. 在学习时我会定期地问我自己是否达到了我的学习目的

21. 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我能觉察到我原来的计划

22. 我明了我的做事过程,如果需要的话,我会改变我的方法和策略

23. 为了适应不同条件或主题的要求,我会设法改变我的学习方法

24. 当我开始学习时,我会筹划我将去咗什么以至于我能合理地利用我的时间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25题当我开始学习时,我会筹划我将去做什么以至于我能合理地利用我的时间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力”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时代,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因此,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迫切课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扶着小孩子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知识经济是二十一世纪的经济主流,会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 我校“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镇江市立项课题已在二00二年六月顺利结题。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进行自主学习,本课题的提出就是上一课题的延伸,在此基础上,解决选择学习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学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综合性学力是指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复合。 所谓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具体地讲,就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活动中,学生自觉地调动,选择元认知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体指:教给学生的元认知知识,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元认知能力属于学力范畴,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学、会学,而且使学生具备在未来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能力。 本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教改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以“三个方向”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心理学。人的元认知能力,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元认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监控、调节功能。有关实验证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存在着困果联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几大部分,其中监控系统处于支配地位,对其他四个系统起着协调控制作用。而学习的监控系统的最重要核心成分就是自我监控。 2、系统理论。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其中既包含学生主体方面的因素,还包括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任何学习活动的效率高低、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这些因素是否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出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系统中的各有关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从而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对学习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3、当代教学论。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

学习自我监控量表

学习自我监控量表 董奇等编的《学生自我监控问卷》测定中小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该量表共有98道测题,每题采用六级评分制,包括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一般方法、预习、上课理解、不懂对策、课后作业、复习、方法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与总结性十四个维度。 1、学习前,一般都事先做好计划。 2、上学前常常检查自己是否带好课本、笔记、文具等学习用具。 3、课堂上知道老师为什么讲这些内容。 4、即使是不感兴趣的课程,自己也会努力想办法学好它。 5、学习新课程前,一般都要求自己进行预习。 6、常常把生字、难词,容易混淆或忘记的公式、定理记在一个卡片或记录本上。 7、对弄不懂的问题从不放过,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8、做练习题时努力琢磨习题的多种解法。 9、课后努力整理笔记,把遗漏的内容补齐,把其中的层次、条理理清楚。 10、学习中除非万不得已,一般都尽量努力不打破自己的学习计划。 11、每次做完作业后,常常从头到尾再看一遍,检查一下是否有错误或遗漏。 12、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主动并及时地进行纠正。 13、常常阅读有关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籍,并进行思考。 14、开始学习前常常努力想一想要学什么内容,如何去学。 15、学习前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具,在学习时常常用到什么找什么。 16、做练习题时,通常都知道是为了练习哪些定理或公式。 17、经常要求自己按照预习一听课一作业一复习这几个环节进行学习。 18、常常努力通过种种渠道(课处读物、有关讲座、课外小组等)较早地了解将要学习的有关内容。 19、课堂上努力领会老师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20、一旦发现老师留的选做题太难时,一般都不做。 21、做题过程中注意领会和总结解题的关键点。 22、每学完一单元或期中、期末时,努力把每一科目学过的知识串起来复习。 23、自己事先订的学习计划常常不能坚持下去。 24、完成作业后很少对自己作业完成的正确与好坏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 25、当遇到难题或学不下去时,先做点别的事,然后再努力去解决或学习。 26、常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摸索和总结。 27、经常在考试前“临阵磨枪,’o 28、常常注意把书本、笔记及其它学习用品整理好,以便用时容易找到。 29、写一篇作文时,常常不知道应模仿哪类文章来写。 30、经常努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 31、预习时常常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听课时更有针对性。 32、听讲时努力琢磨教材和老师讲课的思路。 33、作业中遇到难题时,常常努力动脑筋去思考解决。

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标准

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标准 Loewenstein 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 测试患者姓名: 评定者: 测试日期: (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圈) 编号: 测试项分数备注 低高 定向 1. 地点定向(OP) 1 2 3 4 5 6 7 8 2. 时间定向(OT) 1 2 3 4 5 6 7 8 视知觉 3. 物体识别(OI) 1 2 3 4 4. 形状识别能力(SI) 1 2 3 4 5. 图形重叠识别(OF) 1 2 3 4 6. 物体一致性识别(OC) 1 2 3 4 空间知觉 7. 身体方向(SP1) 1 2 3 4 8. 与周围物体的空间关系(SP2) 1 2 3 4 9. 图片中的空间关系(SP3) 1 2 3 4 动作运用 10. 动作模仿( P1) 1 2 3 4 11. 物品使用( P2) 1 2 3 4 12. 象征性动作( P3) 1 2 3 4 视运动组织时间 13. 复绘几何图形( GF) 1 2 3 4 14. 复绘二维图形( TM) 1 2 3 4 15. 插孔拼图( PC) 1 2 3 4 16. 彩色方块拼图(CB) 1 2 3 4 17. 无色方块拼图( PB) 1 2 3 4 18. 碎图复原(RP) 1 2 3 4 19. 画钟(DC) 1 2 3 4 思维操作 20. 物品分类(CA) 1 2 3 4 5 21. Riska 无组织的图形分类(RU) 1 2 3 4 5 22. Riska 有组织的图形分类(RS) 1 2 3 4 5 23. 图片排序A( PS1) 1 2 3 4 24. 图片排序B( PS2) 1 2 3 4 25. 几何图形排序推理( GS) 1 2 3 4 26. 逻辑问题(LQ) 1 2 3 4 注意力及专注力 1 2 3 4 评估所需时间: 评估过程完成: 一次完成两次或以上 完成

谈谈如何提高自我的元认知能力

谈谈如何提高自我的元认知能力 一、引言: 元认知”是美国社会认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弗拉维尔在对儿童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所以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例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认知活动的再认知、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元认知的实质是人的自我监控。元认知的作用是从深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果。 二、概念界定: 所谓元认知,简言之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实际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及进行积极的监控,就属于元认知的范围。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人的自我监控。 三、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分析: 1、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知识 基本的学习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制策略、编码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 元认知知识包括学习者认知特点、学习材料类型、学习目标类型、学习策略类型等方面内容。它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概念、规则“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怎么办”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一种“何时做、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 在开展认知能力的训练时,应该将学习方法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向条件性知识转化,这能有效促进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2、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一系列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表单,不断地促进通过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课堂或课外学习中,自我提问,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调节。自问“我掌握了某个对象吗?”就是对自己学习能力与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通过如此不断地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就能优化学习过程,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元认知监控能力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另外,还可以设计和制定自我评价细目和量化标准即自检表,定期(每单元一次)填写,这样让对自己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也是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有效方法。 3、同学间相互问答 研究表明,解决问题时学生间相互问答能提高被试的元认知能力,相互提问最多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最快。训练学生两人一组,就一些认知策略知识相互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善于反思和总结 学习者应养成反思的习惯,善于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自己成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借鉴他人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养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每天记学习日记(尤其是记“灵感录”、“反思录”)是一种好的总结方法。

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标准

LOTCA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标准 附录1 Loewenstein 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 测试对象姓名: 评定者: 测试日期: (在相应的数字上打圈) 编号: 测试项分数备注 低高 定向 1. 地点定向(OP) 1 2 3 4 5 6 7 8 2. 时间定向(OT) 1 2 3 4 5 6 7 8 视知觉 3. 物体识别(OI) 1 2 3 4 4. 形状识别能力(SI) 1 2 3 4 5. 图形重叠识别(OF) 1 2 3 4 6. 物体一致性识别(OC) 1 2 3 4 空间知觉 7. 身体方向(SP1) 1 2 3 4 8. 与周围物体的空间关系(SP2) 1 2 3 4 9. 图片中的空间关系(SP3) 1 2 3 4 动作运用 10. 动作模仿( P1) 1 2 3 4 11. 物品使用( P2) 1 2 3 4 12. 象征性动作( P3) 1 2 3 4 视运动组织时间 13. 复绘几何图形( GF) 1 2 3 4 14. 复绘二维图形( TM) 1 2 3 4 15. 插孔拼图( PC) 1 2 3 4 16. 彩色方块拼图(CB) 1 2 3 4 17. 无色方块拼图( PB) 1 2 3 4 18. 碎图复原(RP) 1 2 3 4 19. 画钟(DC) 1 2 3 4 思维操作 20. 物品分类(CA) 1 2 3 4 5 21. Riska 无组织的图形分类(RU) 1 2 3 4 5 22. Riska 有组织的图形分类(RS) 1 2 3 4 5 23. 图片排序A( PS1) 1 2 3 4 24. 图片排序B( PS2) 1 2 3 4 25. 几何图形排序推理( GS) 1 2 3 4 26. 逻辑问题(LQ) 1 2 3 4 注意力及专注力 1 2 3 4 评估所需时间: 评估过程完成: 一次完成两次或以上 完成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题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小学生的认 知发展(一) 单项选择题 1.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 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 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答案】C。解析:艾里斯的ABC理论中,A指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 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故选C。 2.组织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阶段。 A.前运算 B.形式运算 C.具体运算 D.感知运动 【答案】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1岁的儿童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所以小学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 )方面的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时间方面的特性。 5.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 D.守恒观念形成 【答案】D。解析:守恒观念形成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6.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答案】A。解析: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7.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答案】B。解析: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 8.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推理思维 D.创造思维 【答案】C。解析:推理思维是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9.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答案】A。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10.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杜威 【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其中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二) 单项选择题 1.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元认知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精)

元认知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监督、评价及修改。从教学思想的确立,到大纲、教材的编制,再到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管理措施的确定,都忽视了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学会学习”已经势在必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适应了现实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给学生以学法指导,是达到“会学”的前提和保证。指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和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就体现了元认知能力在学习中的作用。1.元认知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元认知能力的形成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本质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元认知是以主体的认知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元认知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从而我们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的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主体可以根据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监督认知活动的进行状况,不断获取并分析反馈信息,及时调节自我的认知过程。因此,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盲目性、冲动性,提高学生的意识性和自主性,从而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意识水平 学习目标是保证学生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元认知能力对于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组织、完成这个目标及所制定的目标的难易的意识,从而使所制定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调整、改变所制定的目标以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由此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3.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和学习策略迁移的关键 首先,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运用认知策略对知识结构进行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学习的调控和元认知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有机系统。这三者交互作用,便构成了完整的学习策略。其中,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控只是一种执行手段,而要自觉地、有计划地执行某种活动,首先要对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学习受哪些因素影响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和体验。所有这些都是在元认知的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说元认知是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和动力系统,是最高层次的调节机构。 其次,元认知能力作为人对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就其功能来说,它可以使

元认知调查问卷

元认知调查问卷 1 你觉得你了解你自己吗? A 了解 B 不太了解 C 无所谓 2 你是否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A 有 B 无 3 你有写学习日记的习惯吗? A 有 B 没有 C 偶尔写 4 你能了解自己记忆、理解的水平别人相比是强还是弱吗? A 能 B 不能 5 你平时对自己做错的试题做原因分析吗? A 经常 B偶尔 C从不 6 做类型题时,你能判断出那是否是你擅长的题型吗? A 能 B 有时能 C不能 7你平时是否喜欢与同学交流彼此的做题方法? A 是 B 不是 8 你平时考试估分准确次数的比率如何? A 很高 B 一般 C很低 9 你平时做事是否都有明确的目的? A 是 B 有时是 C否 10 你认为你的自我学习监控能力如何? A好 B一般 C不好 11 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怎么样? A 很差 B 一般 C 比较好 D 特别好 12 你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积极、自觉监控和调节吗? A是 B否 13 当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你是否反思过自己的学习方法? A 是 B 不是 14 你是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调节各科的学习? A 是 B 不是 15 你是否经常带着情绪处理事情? A 是 B 有时 C 从来都不 16 你是否能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A 是 B 有时 C 从来都不 17 你习惯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的方式学习吗? A 习惯 B 不习惯 C 无所谓 18 你在听课或听人讲话时,是否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A 是 B 有时 C 从来不 19 你是怎样做笔记的? A 选择性记录 B把老师的课件和板书全抄下来 20 当你突然产生灵感的时候,你是否马上记下来? A 是 B 有时 C 从来不 21 你在选择选修课时,是以自己的兴趣为前提吗? A 是 B 不是 22 在思考问题时,是否了解认识自己的思维,能否讲出来? A是,能 B是,不能 C否,不能

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

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 M S E)

一、操作说明 I. 定向力(最高分:10分) 首先询问日期,之后再针对性的询问其他部分,如"您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季节 ",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请依次提问,"您能告诉我你住在什么省市吗 "(区县街道什么地方第几层楼 )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II.记忆力(最高分:3分) 告诉被测试者您将问几个问题来检查他/她的记忆力,然后清楚,缓慢地说出3个相互无关地东西的名称(如:皮球,国旗,树木,大约1秒钟说一个).说完所有的3个名称之后,要求被测试者重复它们.被测试者的得分取决于他们首次重复的答案.(答对1个得1分,最多得3分).如果他们没能完全记住,你可以重复,但重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5次后他们仍未记住所有的3个名称,那么对于回忆能力的检查就没有意义了.(请跳过IV 部分"回忆能力"检查). III.注意力和计算力(最高分:5分) 要求病人从100开始减7,之后再减7,一直减5次(即93,86,79,72,65).每答对1个得1分,如果前次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也得1分. IV.回忆能力(最高分:3分) 如果前次被测试者完全记住了3个名称,现在就让他们再重复一遍.每正确重复1个得1分.最高3分. V.语言能力(最高分:9分) 1. 命名能力(0-2分):拿出手表卡片给测试者看,要求他们说出这是什么之后拿出铅笔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2. 复述能力(0-1分):要求被测试者注意你说的话并重复一次,注意只允许重复一次.这句话话是"四十四只石狮子",只有正确,咬字清楚的才记1分. 3. 三步命令(0-3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空白的平纸,要求对方按你的命令去做,注意不要重复或示范.只有他们按正确顺序做的动作才算正确,每个正确动作计1分. 4.阅读能力(0-1分):拿出一张"闭上您的眼睛"卡片给被测试者看,要求被测试者读它并按要求去做.只有他们确实闭上眼睛才能得分. 5. 书写能力(0-1分):给被测试者一张白纸,让他们自发的写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并有意义.注意你不能给予任何提示.语法和标点的错误可以忽略. 6.结构能力(0-1分):在一张白纸上画有交叉的两个五边形,要求被测试者照样准确地画出来.评分标准:五边形需画出5个清楚地角和5个边.同时,两个五边形交叉处形成菱形.线条的抖动和图形的旋转可以忽略. 判定标准: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

学生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与实施的研究

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与实施的研究 历史版本:5编辑时间:2009-4-29 11:03 作者:王开 妍标签: 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与实施的研究认知能力训练内容组织 摘要:本文以认知康复教研组教研行动的顺序,呈现教研组在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过程中的实践探索。首先基于已有实践和文献研究提出问题,指出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的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外延需要进一步拓展。接着进行学生认知能力评估,借鉴医学诊断,再结合调查问卷、行为观察等非实验室评估方法,进行多维度评估,由专业人员、教师、家长组成团队来全面评估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能力状况。然后在评估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认知能力训练的目标系统,从而便于制定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训练计划。最后确定训练内容与方法,训练方案本身就是训练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训练方案设计是认知能力训练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实践中探索出聚焦式和循环式 两种设计思路。 关键词:随班就读认知能力评估训练 1.提出问题

1.1 基于实践拓展外延 我校的认知能力训练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前一阶段认知能力训练较多集中于思维训练。当时除了借鉴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发的一系列的思维训练课程(针对一般人群,如斯腾伯格(R. J . Sternberg) 的“思维教学课”等),主要利用华师大特教系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设计的可逆性思维训练教程,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认知能力训练,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目前参加认知能力训练的随班就读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年龄跨度大,个体、亚群体之间差异显著,认知能力训练的资源需要进一步丰富,训练内容的外延需要进一步拓展。 1.2 基于文献转变视角 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是在许多活动中都共同需要的认识方面的能力,着重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隶属于智力的范畴,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从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随班就读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政策理论、现状调查、工作总结、教育教学个案等方面,但针对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训练研究较少,仅见华师大谭和平的调查研究1[1]和实验

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

培养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在70年代提出的。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其实质是个人对认知活动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并得到自我体验。所谓元认知能力,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该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监视、控制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在掌握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基础上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自觉地对认知过程的监视能力、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后者,即元认知能力,决定和影响着认知能力的发挥与施展。所以,元认知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制高点,提高元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⒉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所以,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主要是对思维活动的监控与调节。这种监控与调节的内容主要有三点:⑴思维方向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保证思维沿着正确的目标轨迹向前推进;⑵思维方法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使思维方法适应思维加工内容的要求;⑶思维策略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使思维活动能采取有效策略更好地为学习目标服务。很明显,这三个方面的监控与调节,可以促使思维在活动中表现出优良的品质,可以大大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与效益。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所以学生的智力也会因此得到发展与提高。 ⒊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从上述两点分析中能够看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劣、学习效益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过程运行的水平。元认知对策略的选择好,对策略效果的评价正确,反馈调控及时,就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学习效益。这就是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效益的正相关关系。 另外,元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述评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量表述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其认知功能评定已经发展为一系列标准化的信度与效度俱佳的测验工具,我们评述10余种常见工具的优缺点,简介其应用。 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W AIS)、Halstead-Reitan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B)、Luria-Nebraska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LNNB)等常用测验工具极少用于AD认知功能改变的评估。一方面是由于耗时长、难度高、完成率低;另一方面是因为AD以记忆功能缺损为主,而上述工具中仅LNNB有记忆量表分测验(系11个分测验之一,对AD诊断敏感性不高)。 AD认知功能测量须兼顾以下原则:覆盖AD易受损的功能领域(如记忆和语言功能);对这些功能基本特征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可信性;可借以判断和衡量不同严重度;完成率高;完成所需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min以内。 一、床边用认知筛查量表(briefbedsidecognitiveexamination) 要求敏感性高、假阴性率低、易操作、易携带、时间短(5~10min左右完成),分析指标为总分。 1.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1,2]:MMSE一直是国内外最普及、最常用的老年痴呆筛查量表,它包括时间与地点定向、语言(复述、命名、理解指令)、心算、即刻与短时听觉词语记忆、结构模仿等项目,满分30分,费时5~10min,重测信度0.80~0.99,施测者之间信度0.95~1.00,痴呆诊断的敏感性大多在80%~90%,特异性大多在70%~80%。 MMSE作为AD认知筛查工具,因其敏感性强、易操作、耗时少,在社区大样本调查及临床医生对可疑病例做初步检查时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缺点亦不容忽视: (1)项目内容容易受到受试者受教育程度影响,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有可能出现假阴性,即忽视了轻度认知损害(如Strain报道,MMSE识别轻度认知失调的敏感性仅为0.52),而对低教育及操方言者有可能出现假阳性; (2)注意(心算)、记忆、结构模仿等项目得分并不足以反映相应的认知领域表现,不能有效地绘制个体认知廓图; (3)强调语言功能,非言语项目偏少,对右半球功能失调和额叶功能障碍不够敏感;(4)记忆检查缺乏再认项目,命名项目过于简单; (5)没有时间限制; (6)对皮质性功能紊乱比对皮质下功能紊乱更敏感; (7)不能用于痴呆的鉴别诊断,作为认知功能减退的随访工具亦不够敏感(如Clark对82例AD患者随访4年,16%的患者MMSE得分没有显著下降)。故深入研究认知损害往往采用多个更特异的测验工具搭配使用。 中文版MMSE依据不同教育程度作出的划界分是: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或以上组24分,低于划界分为认知功能受损。5年随访表明,正常衰老MMSE减少约0.25分/年,病理衰老约4分/年。 2.长谷川痴呆量表(HDS)[3]:Hasegawa1974年编制,1991年修订。时间和地点定向、命名、心算、即刻和短时听觉词语记忆与MMSE相似,无“复述、理解指令、结构模仿”3项,有“倒背数字、类聚流畅性、实物回忆”3项,满分30分。在类聚流畅性测验(即在规定时间内就某一类别列举尽可能多的例子),AD患者从语义类别中列举例子比从词形、语音类别中列举例子更困难。由于汉语的音、形、义分离,同音字较多,方言繁杂,文盲和低教育老人较难完成听觉词语记忆,HDS修订版采用视觉实物记忆更易为国内受试者接受、更少受教育程度影响,缺点是不能作记忆策略和机制分析。另外,MMSE的上述缺点HDS-R 也同样存在。 3.画钟测验[4]可分2种,一种是要求受试者在空白的纸上画1幅几点几分的钟,反映执行功能;另一种是要求受试者模仿已画好的钟,反映结构能力;总分16分。在90例(轻

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为加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xx年4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淘金山小学举办“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以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互动评课、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课程。在王洋校长、孟允献主任的带领下,我校十名数学教师有幸参与“全国小学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理论背景以及感受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艺术,因此大家的疑问也渐渐解开了,对这门《让大脑更聪明》的课程也倍感兴趣,这对我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参会心得分享: 一、该门课程的介绍与解读这门课程与往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问题解决、创造与想象力。既然是能力,任教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师(传授知识),而应把自己定位为教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能力训练对学生而言,自然是好的,那么知识的传授还要不要呢?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会不会加大学生的学

习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大学心理学系李晓东教授认为,基础认知能力与流体智力密切相关,是学习各学科知识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基础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将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流体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表现。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数学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6岁儿童并不适合学习数学。当前通用的数学课教学,孩子学习起来是有困难的,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等毛病,反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 据了解,这门课程以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闯关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参会的体会与疑问观摩完该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喜欢上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环节很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基本上体现出了基础认知课程三大核心:梯度化、仪式化、游戏性,对我们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有必要推广,并在今后推广到我校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掌握逻辑思维的运算模式,而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大部分是6岁,可见一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前运算阶段,通用的数学教材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该部分内容延后教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

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操作及评分标准解读

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操作及评分标准 一、使用说明 1.使用LOTCA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对各项测试的描述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绝大部分测试项目的评分都是从1分(最低)到4分(最高),但以—F测试项除外:①三个物品分类测试项评分从1分(最低)到5分(最高);②两个定向测试项评分从1分(最低)到8分(最高)。 3.各项测试中,被测试对象和评定员应采取并排座位的方式,但以下测试项应采取面对面的座位方式:①空间知觉项和②动作运用项。 4.每个测试项结束后,评定员都应该问被测试对象:“此项是否已经完成?”然后再给被测试对象打分。评定表格上每项测试项后面的空白用以填写备注。 5.脑损伤的病人容易疲劳。疲劳时有些病人会自行表达出来,但也有些无法意识到自身疲劳。因此,评定员如果发现被测试对象出现动作变缓或者不安,应暂停测试,等过些时间再继续评定。评定结束时,评定员应该记录评定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是否分次完成评定。 6.评定员应根据整个评定过程中对被测试对象的观察,客观评价出其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水平。 二、评分标准 A.定向 如果被测试对象的理解能力有问题(如感觉性失语),则不能进行此项评定。如果被测试对象的理解力良好而只是表达困难,可以让其由评定员提供的多项选择中选择“是”或“不是”的回答。 1.地点定向(0P) 方法:评定员就下列问题向被测试对象提问。 (1) 你现在是在什么地方? (2) 我们现在在哪个城市里? (3) 你住在哪里?你的准确住址是哪里? (4) 来这里之前你在什么地方呆过? 对于语言或记忆障碍的病人可以使用多项选择。评定员提出3个选项供被测试对象选择,其中 包含一个正确答案。 评分:被测试对象每答对一个问题,得2分:如果在给予多项选择后才能答对,得1分。 最低得分:1分(全部回答错误,或在给出多选项后只答对一题): 最高得分:8分(无需给出任何选项,全部题目回答正确)。 2.时间定向(0T) 方法:评定员就下列问题向被测试对象提问。 (1) 今天是星期几?现在是哪个月份?今年是哪一年? (2) 现在是哪个季节? (3) 现在几点钟了? (4) 你住院多长时间了?(如果被测试对象未住院,评定员可以问:“你生病有多长时间 了?”或者,“你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 对于语言或记忆障碍的病人,可以使用多项选择。评定员会提出3个选项供被测试对象选择,其中包括一个正确答案。 评分:被测试对象每答对一个问题,得2分:如果在给予多项选择后才能答对,得1分。 最低得分:1分(全部回答错误,或在给出多选项后只答对一题); 最高得分:8分(无需给出任何选项,全部题目回答正确)。 B.视知觉 3.物体识别(OI) 需要使用测试箱中的物体识别卡片(蓝色)和测试图册的第1-4页。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我们知道,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能力。而且,显然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作文质量的优劣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等基本的认识能力,这不但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具有同等的意义,而且是我们小学作文启蒙的首要任务。 但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培养,以及怎样达到认识能力的循序发展,往往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状态。每逢作文,教师对文体的要求、写作方法的运用常有比较具体的指导,而对学生如何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中去发现、认识、提炼等,却很少或者就不作指导。将作文过程看作仅仅是运用表达能力的过程,忽视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写"的能力的畸形发展致使学生作文思路日益狭窄,文思枯竭,形成大家很有感触的现象:学生作文兴趣的低落、作文畏惧心理增强,甚至出现"克隆"作文、抄袭作文,影响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了作文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因此,从这个角度,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可以从"阅读"和“生活”两个方面着手,腾飞“阅读”“生活”双翼,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阅读"。这里的阅读,有着十分宽泛的外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综合功能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富有成效的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不仅涉猎学生优秀习作,学生报刊,还要涉猎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科普

读物,乃至更广泛的媒体阅读。"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里的"阅读",其目的并非是在无形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是单纯为了"写",那么是为了什么呢?一句话,是为了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阅读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多种智力因素的参加和有效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因为阅读的过程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等,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最终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学生阅读量的增多和阅读面的扩展,不仅能让学生更多的感知规范的书面语言,为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的阅读内容的刺激感知 理解的多次反复过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认识能力。这一切,无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会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生活”。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在重视"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同样,这里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生活。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一方面学生生活得更有意义,一方面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思考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理解生活,会读生活这本书。 由此看来,"阅读"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有着共同的推动作用,所以把它们形象的比喻为学生作文能力是"双翼"。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只要让学生腾飞起"阅读""生活"的"双翼",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元认知培养

元认知是对自己思维的反省和思考,即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我的理解里,元认知就像是把我们大脑宫殿里所有东西,用一种索引的方式串联起来的能力,快速把曾经看到过、思考过的零碎片段组合、联想起来,举一反三。 所谓元认知培养,是指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策略的教授与开发。元认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材料特点、学习任务与要求等灵活地制订相应的计划,采取适当有效的策略,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及时地修正策略,尽快而有效达到目标。 培养元认知的三个阶段 培养元认知能力,学习者需要参与元认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创建学习计划:开始学习任务之前,学习者需要创建学习计划。 监测理解过程:学习者必须监测自己是如何理解任务,如何完成任务的,以及如何调整方法的及策略的选择。 评估:学习者需要在任务完成后,评估学习过程,并决定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简而言之:所“元认知”的培养=三阶段过程中{自我的“元认知”知识+运用“元认知”规则} 培养方法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信息,是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也是完成学习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元认知知识包括三个关键变量: 自我意识能力:学习者有能力识别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优势与弱势。 任务分析能力:学习者理解任务内容,明白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与资源。例如:学习者清楚完成一项复杂任务所需时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

选择策略的能力:学习者处理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或策略。例如: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前学习者要通读哪些研究材料。 2、元认知规则 元认知规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更好的调控学习体验,修正思考过程的能力。例如,在下次的学习活动中,调整评估过程,更高效地做计划,或重新评估学习目标等。 3、教师方面。 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目标意识,要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水平。在教的过程中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一环。元认知对学生信息加工过程起着控制、协调的作用,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的达成度。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动机的培养关键是学生内部动机的培养,促成深层次成就动机的养成。加强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积极迁移,才能把学生的学习迁移作为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契机。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元认知知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这样,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举,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逐步形成策略意识,提高策略水平。 4、学生方面 (1)学习者在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注意与情绪状态;(2)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订学习计划; (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展期间,监控学习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 (4)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总结性地评价学习效果,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 5、阅读提高大脑认知水平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表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复制] 亲爱的同学: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我很想同你一道分享英语学习中的经验,希望你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这些问题的答案没有对与错之分,因此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不要按照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或别人通常怎样做来回答。谢谢合作! 打分标准:A=完全符合我的情况;B=通常适合我的情况;C=有时适合我的情况;D=基本不适合我的情况;E=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 请在字母A或B或C或D或E中选择一个与你的真实情况相符合的,每小题只能选一个。 (此问卷调查只针对大学生,谢谢!) 第1页/共1页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计划策略 1.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我制定了具体的听力目标。 A B C D E ()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计划策略 1.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我制定了具体的听力目标。 A B C D E () 2.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听力学习的总计划,而且对每周的听力练习作了详细的安排。 A B C D E () 3.听前,我注意根据题目及选项对将要听的内容的主题、重点进行预测。 A B C D E () 4.课后我会有计划的复习所听材料。 A B C D E () 5.我不仅平时会科学的安排听力训练时间,而且在听力考试时也会科学分配时间。 A B C D E () b)监控策略 1.听英语时,我尽可能争取听懂所听内容并完成有关任务。 A B C DE () 2.我注重考虑对材料的理解在内容和意义上是否有逻辑性。 A B C D E () 3.在听音过程中,我注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如有,我会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任务上来。 A B C D E () 4.听音过程中,我留意自己的答题情况。如发现错误,马上更改。 A B C D 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