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装置操作规程

制氢装置操作规程
制氢装置操作规程

制氢装置操作规程

组成H2 CH4 CO 其他合计含量

97.0 0.137 2.6 0.263 100

V %

产品氢气

纯度温度压力流量总碳

99.99 < 40C > 1.5Mpa 50Nm3/h < 2PPm 副产品解析气< 40C压力0.02Mpa流量24Nm3/h

2.

年运行时刻

8000小时

二消耗指标

外表空气

30 Nm3/h

置换用氮气(间断使用)

50Nm3/h

排放物

解析气

24 Nm3/h

第二部分生产工艺介绍一生产工艺原理变压吸附工艺的原理是利用所采纳

的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容量随着压力的不同而出现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的选择吸附条件下,加压吸附原料气中的杂质组分,弱吸附组分H2等通过床

层由吸附器顶部排出,从而使氢气与杂质分离。减压时被吸附的杂质组分脱附,同时吸附剂获得再生。吸附器内的吸附剂对杂质的吸附是定量的,当吸附剂对杂质的吸附达到一定量后,杂质从吸附剂上能有效的解吸,使吸附剂能重复使用时,吸附分离工艺才有有用意义。故每个吸附器在实际过程中必须通过吸附和再生时期。对每个吸附器而言,制取净化气的过程是间歇的,必须采纳多个吸附器循环操作,才能连续制取氢气。本装置采纳四塔流程,简称4-1-2 /P工艺,即采纳四个吸附器,单塔进料,二次均压,冲洗解吸循环操作工艺,由程序操纵器操纵其程控阀门的动作进行切换,整个操作过程差不多上在环境温度下进行。

二.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界外的原料气温度W40C。压力5.0Mpa,经调剂阀(PCV -20 1)减压至

1 .6Mpa后进入原料气缓冲罐(V201),压力稳固后进入与四个吸附器(T 0

2 0 1 A?D)及一组程控阀组成的变压吸附系统。

变压吸附系统采纳四塔操作,通过吸附、二次均压降、顺放、逆放、冲洗、二次均压升、终充等工艺流程。原料气自上而下通过其中正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器,由其内部的吸附剂进行选择性的吸附,原料气中大部分H2组分在通过吸

附气后未被吸附,在吸附压力下从吸附器顶端流出,得到合格的产品气,经调剂阀(PCV- 2 0 2 )调剂后进入氢气缓冲罐(V02 0 2),缓冲稳压后经转子流

量计(F IQ—20 1)计量,用管道直截了当送出界外。大部份杂质被吸附在吸附剂上,通过减压被吸附的杂质脱附

(解吸气),吸附剂得到再生。解吸气直截了当用管道输出界外。其余三塔

分不进行其他步骤的操作,四个塔交替循环工作,时刻上互相错开,以此

达到原料气持续输入,产品气持续输出的目的

三.生产操纵及要紧参数

1.

程控时刻设置

变压吸附过程执行时刻(S)工作压力(M pa)

吸附(A) 2 4 0 1 .6 一均降(EID) 3 0 1. 6宀0. 9 9 顺放(PP)18 0 0. 9 9- —0. 7 4 二均降(E2D) 3 0 0. 7 4- —0. 3 8 逆放(D) 3 0 0. 3 8- —0. 0 2

冲洗(P)18 0 0 .2 二均升(E2R) 3 0 0. 2 —0. 3 8 一均升(E1R) 3 0 0. 3 8- —0. 9 9 终充(FR) 2 10 0. 9 9 —1 .6 周期9 6 0

2.

吸附剂的装填及数量

设备位号

吸附剂型

号堆比重

kg/m

单塔容积

m3/台

单塔用量

Kg/台

装填总用

量Kg

备注

T 0 2 0 1

A~D CNA?1

3 3

7 5 0 0.12 9 0 3 6 0

球状灰红

色巾2~

3

第三部分技术操作规程

岗位任务

向下游工序提供高纯度的氢气

■*■.

管辖范畴

前承17工号到制氢间第一道阀门,后到产品气最后一道截止阀。该区域内的所有机、电、仪、管道、阀门均为本工号的管辖内容。

*-.

操作规程

(一)

开车

1.1

开车前的预备

公用工程已具备(氮气、外表空气、电等)

各类外表、安全阀均已按要求调试合格。

程控阀、调剂阀均已调试合格。

检查装置在安装或检修、吹扫置换期间临时设置的盲板及其他临时性设施均已拆除完全。

在低压下用氮气气密工作已完成。

1.2开车应具备条件

程序的执行时刻均已设置完成

②空负荷及带负荷调试完毕,每一步骤个程控阀、调剂阀开关正确。

③检查程序操纵报警连锁系统正常。

④确认所有阀门均处于停车状态,现场导淋均已关闭。

1.3开车步骤

打开V 202、V203、V207、V208、V210、V211、V215>V217.

稍开V218.

启动PSV程序操纵器。

打开置换氮气截止阀V221、V 2 2 2,确认程控及调剂阀动作正常。

氮置换约2h后,关闭V221、V 2 2 2。

缓慢打开V20 1,操纵PI212压力在1 .6Mpa,FI20 1流量在5 0 Nm3/h以下,同时注意PI217压力,以防氢气串入氮气管线

⑦用洗衣粉水对装置的每个法兰作查漏工作(每次开车)。

装置运行1h后,即通知分析从Ap213取样。

热分析和个,即缓慢打开V213,同时缓关V218至全关,向用户送氢。

停车

1短期停车

停止向用户提供氢气。

全关V2176>V2174,打开V2175、V2173.

全关V201。

观看装置压力降至0 .5Mpa以下时,打开V221、V 2 2 2对装置进行置换。

2长期停车

①?④同短期停车①?④。

氮置换约2h后,关闭V221、V 2 2 2。

程序操纵器停止运行。

关闭V213.

检查现场各阀门处停车状态。

3紧急停车

3.1

17工号停车时按短期停车处理。

3.2

空分装置停车时,①?④同短期停车①?④,因无氮气,暂不置换,但

要做好记录,开车时须认真置换。

3.3

停电、外表气断和空分停车处理步骤一样。

4操作要点

新制氢装置投用后将和旧装置并联运行,现场用两道截止阀隔离,新制氢给H期提氩提供氢气,旧制氢给I期提氩提供氢气。在每个制氢装置故障时,由另一台给两期提氩提供氢气。两套装置之间用截止阀隔开。

四.

注意事项

1.

防火防爆

在制氢装置周围,严禁吸烟和一切明火。

禁止穿戴化纤衣服和有铁钉的鞋进入现场。

在现场工作时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开关阀门时,动作要缓慢平稳。

2.

安全装置

安全阀应经常处于可动作状态,每年必须调试一次。

五.

日常爱护要求

按规定认真巡检,发觉咨询题,及时联系处理。专门是阀门和法兰的泄漏,更要认真及时处理。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氢气混合或氢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形成爆炸气体,遇到微火源(含静电和撞击打火),就会引起严重的爆炸。确保制氢、用氢安全是头等大事,特制定本安全制度,必须严格遵守。 1、制氢、用氢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2、电解水制氢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应真正了解掌握电解水制氢设备原理、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制氢室。制氢和充灌气人员工作时,不可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化纤服装(如尼龙、睛纶、丙纶……等)及带钉的鞋作业,以免产生静电和撞击起火。 4、制氢人员必须严格按电解水制氢规程制氢,开机后不得远离制氢室,应注意巡视制氢设备工作情况,做到严密监视和控制各运行参数,如有异常立即处理,不允许带故障运行。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用氢安全操作,确保用氢安全。 范围:物理除杂分厂。 一、氢气危险简介 氢气是无色、无味、无毒气体,比空气轻,高浓度时会导致人窒息,氢氧的爆炸极限为4.1-74.1%,燃点:400℃,极易形成爆炸气体,遇到微弱火源(含静电和撞击打火)就会引起严重的爆炸。确保用氢安全是头等大事,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用氢安全操作程序及安全要求 1.用氢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2.用氢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用氢操作前,须先检查压力表、安全阀、阀件处于合格正确状态,设备、氢气钢瓶架接地完好。 4.使用与氢气相关的工具、阀门、设备须缓慢操作,气瓶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禁止敲击、碰撞。 5.所有用氢操作需二人进行。 6.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钢瓶区和除碳岗位。使用氢气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可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化纤服装(如尼龙、睛纶、丙纶……等)及带钉子的鞋作业,以免产生静电和撞击起火。 7.除碳岗位操作人员不得远离除碳设备,应注意巡视除碳设备工作情况,做到严密监视和控制各运行参数,如有异常立即处理,不允许带故障运行。 8.氢气到货后先进行纯度分析,纯度达不到99.5%,不得使用。 9.使用瓶装氢气时,钢瓶内氢气不得全部用完,瓶内氢气应不低于0.05Mpa,以防空气进入瓶内。新购氢气瓶,长期存放的钢瓶和放空氢气瓶,必须经过抽真空或充氮气置换后方可使用。应定期进行氢气瓶技术检验,每三年检验一次。 10.氢气钢瓶区及其周围必须严防烟火,并设“严禁烟火”醒目标志,配备灭火器材。 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 (楼) 或排气孔。室内灯具、电源线和开关必须符合防爆要求。11.为防止静电,设备必须接地良好,定期检查接地线,确保接地牢固可靠,每年测试 一次接地电阻,其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氢气瓶区应设避雷装置。 12.氢气瓶库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影响制氢操作的一切杂物。

制氢站操作规程

一、目的: 保证制氢运行工作正常、安全、有序;使制氢运行人员的各项操作有章可循,为制氢运行人员提供操作的指导规范;保障机组的稳定运行。 二、范围: 适用于6号机组制氢站运行人员。 三、职责 规范作业,杜绝违章操作,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四、内容: 4、1、制氢设备生产工艺流程。 4、1.1、氢气系统 电解槽氢分离器氢洗涤器氢气冷却器氢气捕滴器氢气气水分离器氢气动薄膜调节阀干燥器 储氢罐氢母管发电机 4、1.2、氧气系统 电解槽氧分离器氧洗涤器氧气冷却器氧气捕滴器氧气器水分离器氧气动薄膜调节阀排空 4.2、主要设备参数和有关技术标准

4.3 4.3.1、必须按厂家规定进行水压试验,要求严密不漏。4.3.2、电解槽正、负极、电解隔间电压对地绝缘良好。4.3.3、检查应备有足够合格的电解液。 电解液的配制。 30℃时,10%NaOH、15%KOH溶液比重分别为1.1043、1.180。30℃时,26%NaOH、30%KOH溶液比重分别为1.28、1.281。 待碱液配好后加入2% 0V 2 O 5 添加剂。 4.3.4、分析仪器及其所用的溶液已准备好。 4.3.5、检查应有足够的氮气。 4.3.6、检查安全工具应齐全。 4.3.7、联系热工检查有关表计应完好。 4.3.8、联系电气电工检查电气设备,并向硅整流送电。 4.3.9、检查电解槽及氢系统应用水冲洗。 4.3.9.1、启动配碱泵将原料水打进制氢系统,启动碱液循环泵,清洗电解槽,清洗1小时,停泵、打开槽底排污阀排污。 4.3.9.2、重复上述操作3~4次,直到排液清洁为止。 4、4、气密检验 4.4.1、按6.6.3.9.1操作将原料水打入制氢机,至分离器液位计中部。4.4.2、关闭制氢机所有外连阀门,打开系统中(包括制氢、干燥系统)所有阀门,通过充氮阀向制氢机充氮,使压力缓慢升至3.2MPa,关充氮阀,用肥皂水检查各气路连接部位和阀门是否漏气,并观察液路有无漏液,确认不漏后,保压12小时,泄漏率以平均每小时小于0.5%为合格。 4、5、按工艺要求的碱量进行配碱,缓慢加入KOH(化学纯)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碱液 重量的2%0V 2O 5 添加剂(按工艺要求添加),则电解液配好。 4.6、对微氧仪、露点仪进行调校。 6.7、检查各极框之间,正负极输电铜排间有无短路或有无金属导体,或有无电解液泄漏现象,民现后必须排除。 4.8、仔细检查整流变压器各个接点、可控硅整流柜各回路及正极输电铜排对地的绝缘性,严防短路。 4.9、用15%KOH溶液试车24小时(开停车操作同正常操作规程),然后将其排污。4.10、检查制氢装置的冷却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4.11、干燥装置开车前准备 4.11.1、控制柜通电,检查装置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11、2、设定干燥器、加热器上下部温度,各为400~450℃和300~350℃。4.11.3、系统进行氮气置换。 4.12、气动部分 4.12.1、接通气源后,分别检查气体过滤减压器的输出是否为0.14MPa,然后用肥皂水检查气动管路及仪表接头是否漏气(每三个月定期检查一次)。

炼厂干气制氢工艺流程介绍

干气制氢工艺流程 (一)造气单元 1、进料系统 来自装置外的焦化干气进入原料气缓冲罐,经原料气压缩机压缩至3.2MPa(G)后进入原料气脱硫部分。 2、脱硫部分 进入脱硫部分的原料气经原料气-中变气换热器或开工加热炉(开工时用)升温到230℃左右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其中原料中的不饱和烃通过加氢转化为饱和烃类,床层温度升至380℃左右,此外通过加氢反应,原料中的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然后进入氧化锌脱硫反应器脱除硫化氢和氯化氢。经过精制后的气体总硫含量小于0.5PPm,氯化氢含量小于1 PPm,进入转化部分。 3、转化部分 精制后的原料气按水碳比3.5与自产的3.5MPa水蒸汽混合,再经转化炉对流段予热至500℃,进入转化炉辐射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水蒸汽转化反应。整个反应过程是吸热的,所需热量由分布在转化炉顶部的气体燃料烧嘴提供,出转化炉840℃高温转化气经转化气蒸汽发生器换热后,温度降至360℃,进入中温变换部分。 4、变换部分 来自转化气蒸汽发生器约360℃的转化气进入中温变换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变换反应,将变换气中CO含量降至3%左右。中变气经原料气-中变气换热器、中变气蒸汽发生器、中变气-脱氧水换热器、中变气-除盐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回收大部分余热后,再经中变气空冷器冷却至40℃,并经分水后进入中变气PSA单元。 5、热回收及产汽系统 来自装置外的脱盐水与来自酸性水气提塔的净化水混合并经中变气-除盐水换热器预热后进入除氧器。除氧水经锅炉给水泵升压后,再经中变气-脱氧水换热器预热后进入中压汽包。

锅炉水通过自然循环的方式分别经过转化炉对流段的产汽段及转化气蒸汽发生器产生中压蒸汽。所产生的中压蒸汽在转化炉对流段蒸汽过热段过热至440℃离开汽包。一部分蒸汽作为工艺蒸汽使用;另一部分进入全厂中压蒸汽管网。 (二)中变气PSA单元 来自造气单元压力约2.1MPa(G)、温度40℃中变气进入界区后,自塔底进入吸附塔中正处于吸附工况的塔(始终同时有两台),在其中多种吸附剂的依次选择吸附下,一次性除去氢以外的几乎所有杂质,获得纯度大于99.9 的产品氢气,经压力调节系统稳压后送出装置。 当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通过程控阀门切换至其它塔吸附,吸附饱和的塔则转入再生过程。在再生过程中,吸附塔首先经过连续四次均压降压过程尽量回收塔内死空间氢气,然后通过顺放步序将剩余的大部分氢气放入顺放气罐(用作以后冲洗步序的冲洗气源),再通过逆放和冲洗两个步序使被吸附杂质解吸出来。逆放解吸气进入解吸气缓冲罐,冲洗解吸气进入解吸气缓冲罐,然后经调节阀调节混合后稳定地送往造气单元的转化炉作为燃料气。

水电解制氢安全操作规程(02)

水电解制氢安全操作规程 页码 1 / 2 1.目的 建立水电解制氢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的安全操作及正常运行。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水电解制氢的操作。 3.职责 3.1 运作部操作人员负责水电解制氢的正常操作。 4.规程 4.1开机操作 4.1.1打开循环泵排气阀将泵内气体排净。 4.1.2首次开机或停机时间过长应由充氮口向装置内充氮0.5MPa由手动放空阀放空重复三—四 次置换保留系统0.2MPa以上,并使氢氧分离器液位高度基本相同。 4.1.3打开冷却水阀门(冷却水压力为 >0.2MPa)。 4.1.4接通控制柜总电源及柜上各仪表电源。 4.1.5接通控制柜及气液处理器的仪表气源(气源压力 >0.2MPa)。 4.1.6开启循环泵将循环量调至规定值。 4.1.7打开氢氧放空阀。 4.1.8按整流柜使用方法对电解槽送电(每隔10—30分钟增加额定电流10%直至漏负荷)。 4.1.9电解槽送电随温度上升逐渐提高到控制温度规定值85oC±5。 4.1.10当温度上升至50oC后氧中氢,氢中氮分析仪投入正常工作状态,当氢纯度达到99.8%以上, 关闭放空阀打开送贮罐的阀门。氧到99.2%以上关闭放空阀打开送贮罐的阀门。 4.2停机操作 4.2.1打开手动氢,氧放空阀关闭氢、氧运气阀。 4.2.2调好氢,氧分离器液位。 4.2.3切断氧由氢、氢中氧分析仪。 4.2.4按整流柜停机操作停止对电解槽送电。 4.2.5将电解槽温度控制在50oC以下,电解槽压力控制在0.5MPa。 4.2.6 关冷却水关氮源,停循环泵关控制柜电源。 4.2.7关闭手放空阀。

水电解制氢安全操作规程 页码 2 / 2 4.3 工艺部分需注意事项 4.3.1循环泵不允许空运转,循环泵正常运行TRG监测指针应在绿区。大于需加注意达到红区停机 检查。 4.3.2电解KOH浓度应保持压25—28%,加入千分之二无氧化二钒。 4.3.3长期停机或需要退碱,装置一定要充氮置换。 4.3.4氧气要禁油脂,严禁操作人员载有油污手套,衣服工具进行操作。 4.3.5电解槽体上严禁放置物品特别是金属物。 4.3.6经常测小室电压1.9—2.4伏之间小室电压大于2.4伏停机检查。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章):

制氢站使用维护说明书(天津大陆)

制氢站 1 水电解制氢装置用途------------------------------------------------ 2 2 水电解制氢装置工作原理-------------------------------------------- 2 2.1 水电解制氢原理---------------------------------------------- 2 2.2 氢气干燥工作原理-------------------------------------------- 2 3 FDQG10/3.2-IV 型水电解制氢干燥装置系统详述: ----------------------- 2 3.1 氢气制备及干燥系统------------------------------------------ 2 3.2 除盐水冷却系统---------------------------------------------- 3 3.3 气体分配系统------------------------------------------------ 3 3.4 储气系统---------------------------------------------------- 4 3.5 仪表气系统-------------------------------------------------- 4 3.6 制氢干燥部分主要设备的功能简述-------------------------------- 4 4 制氢干燥系统工作流程---------------------------------------------- 5 4.1 制氢干燥设备作业简介---------------------------------------- 5 4.2 制氢干燥设备加水、补碱简介------------------------------------ 6 4.3 配碱:------------------------------------------------------ 6 4.5 碱液从系统回收至碱箱----------------------------------------- 7 4.6 制氢干燥过程------------------------------------------------ 7 4.7 N 2 置换流程------------------------------------------------ 10 5 FDQG10/3.2-IV 型循环水电解制氢及干燥操作规程 --------------------- 10 5.1 工艺部分开车前准备----------------------------------------- 10 5.2 气动部分开车前的准备---------------------------------------- 12 5.3 开车顺序--------------------------------------------------- 12 5.4 正常操作及维护--------------------------------------------- 14 5.5 正常情况下停车--------------------------------------------- 15 5.6 非正常情况下停车------------------------------------------- 15 6 水电解制氢干燥装置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6 6.1 水电解制氢装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6 6.2 氢气干燥装置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9 7 自控仪表的检修--------------------------------------------------- 20 8 水电解制氢装置安全注意事项--------------------------------------- 20附表一------------------------------------------------------------- 22

供氢站技术规范书

供氢站设备招标文件 泰山热电有限公司 2016年9月

目录 附件1 技术规范 (1) 附件2 供货范围 (27) 附件3 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32) 附件4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35) 附件6 交货进度 (42) 附件7分包商/外购部件情况 (43) 附件8 大件部件情况 (44) 附件9差异表 (45) 附件10 投标方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46) 附件11招标文件附图 (47)

附件1 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本招标文件适用于泰山热电有限公司城市供热中心项目供氢站系统设备招标,它提出了供氢系统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招标文件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设计与技术要求、安装细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3 如果投标方对本招标文件有异议。不管其怎样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差异表”的方式对此加以详细描述。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将完全按照本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设备。 1.4 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中国国家标准。投标方应提供所使用的标准。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应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按本招标文件的要求,投标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供招标方确认。 1.6 投标方应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有在近2年内承担过200MW及以上电厂的2套外购氢气供氢站系统工艺及控制的工程设计、安装指导和调试以及成功运行两年以上运行业绩的资格和经验。不能提供还处于试验阶段的产品。 1.7 本招标文件(技术部分)经招标方、投标方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8 本招标项目为供氢站系统所有工艺、电气、控制的成套供货(包括设备及安装材料)和单元设备的设计,以及系统调试和技术服务。本招标文件并未规范所有的设备及材料,投标方应提供系统所必须的所有设备及材料,并完善整个系统。 1.9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10 在签定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招标文件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承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投标方、招标方双方商定。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检查 1)、检查设备气、电各系统是否畅通或是否漏气,电气接触不良或仪表失灵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气路系统各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3)接好进出水管道,打开冷却系统阀门。 4)接通外部电源。 5)有氨瓶的时是否连接好。 6)汽化器设定温度,电接点穴温度计或电接点菜压力表。 2、开机程序 1)管路吹扫用氨气扫分解炉和气体管路,以置换系统中的空气,吹扫时间表2-4 小时。 2)接通电源,打开电控箱电源开关,温控仪指示灯亮,分解炉加温指示灯亮,观察电流表工作是否正常,设备开始加热升温。 3)开减压阀、排污阀,使设备内的残余气体在升温过程中放空至室外。 4)炉膛温度较低时,氨不易分解,不能通气,炉温升至500C 以上时,缓慢打开进氨阀,进气流量调整在放空囗无浓烈氨味为 准,所产生的分解和水由排污阀及放空阀放至室外。随着炉温的升高,进气流量逐渐增大;当炉温达到800C 时,将进气流量尽量打 0.1%,

大,并在此状态下稳定3-5 小时,待放空囗气体用鼻嗅无明显的氨味或观察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桔红色或取样分析测定小于 触媒已得充分活化。 5)、再生纯化纯化装置的时候, 等分解炉活化之后, 按纯化正常操作来再生纯化装置, 第一次时间可以把全部用来再生, 这时分解炉进氨量为满负荷的20%可以, 再生好后, 切称之后可以往用气点通气. 6)、通化后靠纯化出囗阀调节流量,其他阀门开得稍微大一点,调节进氨阀和减压阀的大小可控制分解气体的流量以及后级压力大小,如在氮氢配比系统中如果氢含量过大或过小并且靠调节配比阀门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调节进氨前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启方向和普通阀门相反。 3、停止操作 氨分解 1)、关闭所有进氨阀、再打开放空阀,使设备内的残余气体排至室外; 2)、关闭分解炉电源,再关闭总电源。待分解炉内残氨基本分解完毕后关闭。否则由于残氨的分解引起压力升高,导致仪表设备损坏。 3)关闭所有阀门,整个装置可能地处于不与外部空气接触的状态。便于下次使用时触媒不再活化。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 程 1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氨制氢炉操作 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 应先排除故障后, 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 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 然后打开放空阀, 并立即打开氨阀, 通入氨气, 此时氢阀关闭, 气体不经过净化系统。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 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 关闭放空阀, 可正常送气。 4.停车, 切断电源。先关氨气阀, 再关氢气阀, 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 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严禁吸烟, 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动火, 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 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 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 (1)氨分解率降低, 气体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 (3)系统阻力的增加, 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 (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 取出热电偶; (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 (3)抽出炉底的挡板, 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 (4)将分解炉倒置, 使法兰朝上, 松开紧固螺钉, 移开法兰; (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 并清洁炉体; (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粘度为7~9毫米的3千克, 9~13毫米的7千克, 分层装入, 并用氨进行检漏试验; (7)将分解炉装入设备并检查设备密封性。 二、电解槽 1.电解槽新装后, 应检查装配质量, 绝缘情况, 电气系统管道等气液系统是否正确。 2.配制电解液要用导管将苛性钠注入气液分离塔, 流至电解槽体, 注意液面至标线内。 3.测量电解槽槽体电解液浓度合格后开车。 4.电解槽最好长期处于低挡使用, 例如, 其中电流、电压及槽温不得超过规定。 5.每班当班人员, 每小时做一次爆鸣试验。 6.调整气液分离器的压力与温度。如发现贮气框压力过大, 氢气管道堵塞, 抽出封瓶中的水。如发现硫酸干燥瓶失效应立即更换。 7.电解槽每年大修一次, 每半年小修一次, 每三个月清洗一次。过滤器每月清洗。每周检测一次电源是否合符规定。必要时作全面检测。如有异常,

氢站安全管理制度及设计规程

制氢站值班管理制度 1、制氢站是电力生产企业的重要车间之一,为利于制氢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搞好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制氢站管辖范围为制氢站内所有的系统和设备。 3、值班期间对进入制氢站外来人员的管理。 非值班人员进入制氢站,应将本人姓名、进入时间、原属单位、进入制氢站原因、持有的有效证件登记在外来人员登记本上,登记手续必须是本人签名,不允许他人代签名,对进入制氢站人员要求如下: (1) 不准携带火种; (2)手持移动通讯工具需关闭 (3) 穿棉质工作服; (4) 穿防静电鞋,禁止穿铁钉鞋; 4、制氢站值班员职责 4.1按运行规程规定,负责制氢站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并向当值班长或值长汇报; 4.2按《氢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工作; 4.3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格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值班。 4.4按规定对制氢站内进行巡检。制氢站巡回检查路线为:氢站A、B列框架三→A列制氢设备→汇流排→氢气贮罐区→冷却塔→B列制氢设备→整流柜→控制柜→氢站值班室 4.5按规定完成制氢站的定期工作 4.5.1每天白班测定发电机氢冷系统氢气湿度和纯度各一次,露点为-5℃~-25℃,纯度≥96%; 4.5.2每周一白班测定氢区空气中的氢含量一次,含氢量≤1%; 4.5.3每月1日、16日白班氢气贮罐底部排污一次; 4.5.4每月1日白班更换分析仪器所用药品和急救药品; 4.5.5每季分析碱液浓度一次,并做调整; 5、本制度由发电部负责解释。 制氢站出入管理制度 1、任何人员进入氢站必须交出火种,手持移动通讯工具需关闭,由值班人员保管,进入氢站不得穿能产生静电的服靴,不准穿带钉子鞋。 2、非当班运行人员进入制氢站,必须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入内。 3、外单位参观人员进入制氢站,除需办理登记手续外,必须经有关人员批准,并有专人带领。 4、检修人员进入制氢站必须持有工作票或胸卡。 5、进入制氢站必须由值班人员的引导,并听从值班人员的规劝。 6、值班人员有权对进入制氢站的人员进行询问,有疑问时需经核准后方可进入。 7、违反上述规定强行进入制氢站者,值班人员应立即报警。 8、值班人员违反本制度,按违章处理。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9655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氨分解制氢系统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开机检查 1)、检查设备气、电各系统是否畅通或是否漏气,电气接触不良或仪表失灵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2)、气路系统各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3)接好进出水管道,打开冷却系统阀门。 4)接通外部电源。 5)有氨瓶的时是否连接好。 6)汽化器设定温度,电接点穴温度计或电接点菜压力表。

2、开机程序 1)管路吹扫用氨气扫分解炉和气体管路,以置换系统中的空气,吹扫时间表2-4小时。 2)接通电源,打开电控箱电源开关,温控仪指示灯亮,分解炉加温指示灯亮,观察电流表工作是否正常,设备开始加热升温。 3)开减压阀、排污阀,使设备内的残余气体在升温过程中放空至室外。 4)炉膛温度较低时,氨不易分解,不能通气,炉温升至500C以上时,缓慢打开进氨阀,进气流量调整在放空囗无浓烈氨味为准,所产生的分解和水由排污阀及放空阀放至室外。随着炉温的升高,进气流量逐渐增大;当炉温达到800C时,将进气流量尽量打大,并在此状态下稳定3-5小时,待放空囗气体用鼻嗅无明显的氨味或观察气体燃烧时火焰呈桔红色

制氢站运行操作规程

制氢站系统 第一章系统描述及装置介绍 1、制氢站概述 制氢站设备由制氢系统、氢压机系统、储氢系统组成,其中制氢系统是HMXT 发生器,采用将直流电通入强碱溶液中电解水,产生氢气及氧气。产生的氢气经氢压机加压后通入储氢系统备用。 2、设备规范 3、工艺流程 3.1、电解液子系统 3.2、给水子系统 3.3、气体控制和调节子系统 碱液回流 碱液回流 3.4、氢气干燥子系统 HMXT干燥器系统包含一对内部装好的调节氢的干燥器。两干燥器经12小时吸附和解吸周期后自动切换。吸附6小时后,在线干燥器切换到离线开始其6小时的再生过程。该干燥器卸压,干燥器内的电阻加热器加热分子筛小球以释放

出吸附的水汽。少量的吹扫产品气用以经排气管驱赶水汽。吹扫气流是由位于干燥器之间的孔板(OR1)来控制的。在解吸后,断开加热元件,在返回到在线之前要让干燥器冷下来。 3.5、冷却水子系统 第二章制氢设备的启停及运行维护 1、制氢设备的初次启动 为了确保发生器初次起动或之后长期停车后的安全运行,应做以下检查试验,以证实经运输或长期停车期后系统是否保持完整。初次起动前需完成的程序列表如下: 1.1、系统压力试验 系统试压是一个诊断性程序,它用于开车前检查系统的完整性。估计气体在操作系统中泄漏的程度和位置可通过简单地断电,观察压力表来判断和用液漏检测器或肥皂水来确定漏点位置。下列的程序需要带压的惰性气源,如氮气。 试压程序如下: 1按电解液排污程序排尽电解液。 2断开发生器背面闷头接口上的氢和氧的排空管线。 3用一个T形接头连同一来源的惰性气到发生器背面的氧和氢的闷头接口上。 4用一个3/16吋(5㎜)的六角板手插到DPR1的顶部,逆时针方向转动打开此阀,当阀杆从最低位上升0。25吋时,此阀开启了。 5 DPR2重复步续4。 6慢慢地输入氮气直到氧压和氢压表两者上升10 Psig。 7关上氮输入阀关闭此系统。

制氢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制氢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1.1 膜分离系统 膜分离单元主要由原料气预处理和膜分离两部分组成。 混合加氢干气经干气压缩机升压至 3.4MPa,升温至110℃,首先进入冷却器(E-102)冷却至45℃左右,然后进入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由旋风分离器(V-101)、前置过滤器(F-101AB)、精密过滤器(F-102AB)和加热器(E-101)组成。 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原料气中可能含有的液态烃和水,以及固体颗粒,从而得到清洁的饱和气体,为防止饱和气体在膜表面凝结,在进入膜分离器前,先进入加热器(E-101)加热到80℃左右,使其远离露点。 经过预处理的气体直接进入膜分离器(M-101),膜分离器将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从而实现提纯氢气的目的。 每个膜分离器外形类似一管壳式热交换器,膜分离器壳内由数千根中空纤维膜丝填充,类似于管束。原料气从上端侧面进入膜分离器。由于各种气体组分在透过中空纤维膜时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不同,导致不同气体在膜中的相对渗透速率不同,在原料气的各组分中氢气的相对渗透速率最快,从而可将氢气分离提纯。 在原料气沿膜分离器长度方向流动时,更多的氢气进入中空纤维。在中空纤维芯侧得到94%的富氢产品,称为渗透

气,压力为1.3 MPa(G),该气体经产品冷却器(E-103)冷却到40℃后进入氢气管网。 没有透过中空纤维膜的贫氢气体在壳侧富集,称为尾气,尾气进入制氢下工序。 本单元设有联锁导流阀(HV-103)和联锁放空阀(HV-104),当紧急停车时,膜前切断阀(HV-101)关闭,保护膜分离器,同时HV-103和HV-104自动打开,保证原料气通过HV-103直接进入制氢装置,确保制氢装置连续生产;通过HV-104的分流,可以保证通过HV-103进入制氢装置的气体流量不至于波动过大,使制氢装置平稳运行。 1.2 脱硫系统 本制氢装置原料共有三种:轻石脑油、焦化干气、加氢干气(渣油加氢干气、柴油加氢脱硫净化气、加氢裂化干气)。 以石脑油为原料时,石脑油由系统管网进入,先进入原料缓冲罐(V2001),然后由石脑油泵(P2001A、P2001B、P2001C、P2001D)抽出经加压至4.45MPa后进入原料预热炉(F2001)。钴-钼加氢脱硫所需的氢气,由柴油加氢装置来,但是一般采用南北制氢来的纯氢气或由PSA返回的自产氢经压缩机加压后在石脑油泵出口与石脑油混合,一起进入原料预热炉。 以加氢干气和焦化干气为原料时,干气首先进入加氢干气分液罐(V2002),经分液后进入加氢干气压缩机(C2001A、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1总则 1.1制氢岗位的任务和要求 1.1.1制备纯度、露点合格,数量充足的氢气,为发电机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条件; 1.1.2熟练地掌握制氢系统设备构造和微机操作技术,正确分析设备异常及故障,并能及时排除; 1.1.3配合做好氢冷发电机气体置换及化验工作,监控发电机氢气露点,督促有关单位保证其经常合格; 1.1.4氢系统及氢区动火时做好微氢测量工作; 1.1.5及时、认真、清楚地填写报表及日志。 1.2系统概况 制氢站选用河北电力设备厂DQ—10/3.2型中压水电解制氢装置两套,供二期4×210MW及三期2×300MW氢冷发电机用。电解过程是在碱性溶液中通以直流电使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主要反应为: 水的解离:2H2O→2H++2OH- 阳极:4OH--4e→2H2O+O2↑ 阴极:4H++4e→2H2↑ 设备主要包括整流柜、电解槽、氢分离洗涤器、氧分离器、捕滴器、氢气干燥装置、储氢罐、碱液循环泵、柱塞补水泵、闭式除盐水冷却装置、压缩空气罐等。每套电解制氢装置由微机自动化控制,即人工开机、自动停机及压力、差压、温度的自动调节,同时能够根据氢母管压力自动补氢、氢气干燥装置能够自动切换,事故报警齐全且智能处理。 1.3设备规范 1.3.1 系统参数 制氢装置型号DQ—10/3.2 数量两套 氢气产量10Nm3/h(20℃,0.1013MPa)

氧气产量5Nm3/h 氢、氧分离器液位差≤5mm 氢气纯度≥99.8% 氧气纯度≥99.2% 氢气湿度≤4g/ Nm3/H2 系统工作压力≤3.14Mpa(可在0.8~3.14Mpa之间压力下运行)1.3.2 电解槽 型号DQ-10-DC-00 数量2台 电解小室62个 分电流370A 电解槽额定电压62-72V 电解槽直流电耗 4.8KWh/Nm3 H2 电解槽总电流734A 电解槽工作温度≤90℃ 电解槽工作压力 3.2MPa 电解液26%NaOH或30%KOH 氢气产量10Nm3/h 氧气产量5Nm3/h 设备重量1700Kg 1.3.3 氢分离器 数量2台 容积0.06m3 设计压力 3.34Mpa

甲醇制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甲醇制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14

甲醇制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新版) 1开车 1.1准备工作 ⑴所有阀门在开车前均为全关闭状态。开车前应检查仪表气源、电源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控制柜是否工作良好;程控阀门是否动作正常;手动阀门开启是否正常;各仪表是否正常。 ⑵当甲醇分解装置运行稳定,甲醇分解气合格且压力处于变压附装置的工作范围之内时,即可准备开车。 1.2开车 ⑴接通气动管路气源。将所有压力表截止阀全开。Q0202全开。 ⑵打开分解气缓冲罐进气阀,放空阀Q0206全开。微开阀门 L0201,L0202。 ⑶开始运行程序,使气动阀门按选定的程序开始运行,使甲醇

分解气进入变压吸附系统中。 ⑷逐渐调节阀L0202开度,使系统压力逐渐稳定在工作压力,调节阀门L0201至适当开启度,保证产品气升压处于规定的范围;缓慢关闭阀L0202,转到薄膜调节阀自动调节系统压力。稳定运行二~三个周期后,可从取样阀J0208处取样,检测产品气纯度,纯度合格后可以向氢气缓冲罐V202送气,打开氢气储罐(V201)进口阀Q0251、Q0256,然后先关闭阀Q0206,打开氢气储罐进气口阀门Q0205。注意氢气储罐在送气前一定要完成置换和气密性试验,保证储罐中氧气含量小于0.5%。 ⑸当氢气缓冲罐V202压力升至0.5MPa时,可略开放空阀Q0254、Q0259,用氢气将氢气储罐中残留氮气置换干净。确认氧气含量符合要求后,关闭阀Q0254、Q0259。 1.3注意事项 ⑴变压吸附装置除进气阀、出气阀、冲洗阀、压力表截止阀、排污阀等阀门为手动阀外,其余阀门均为气动阀门,无需手调。 ⑵阀门L0201只能由技术负责人操作,调整好后任何人不允许

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部分)

第二部分变压吸附部分 1 主题内容 本操作规程描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工艺控制、设备运行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异常情况的处理;通过实施本操作规程,确保甲醇重整制氢的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甲醇重整制氢装置的操作与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管理人员负责本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修改、监督与管理。 3.2 制氢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操作规程。 4 工作程序 4.1 装置概况 4.1.1 概述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简称PSA)法从甲醇转化气中提取氢气,在正常操作条件,转化气的处理量可达到800NM3 --1200NM3/h。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不同纯度的氢气,氢气纯度最高可达99,9995%。 4.1.2 吸附剂的工作原理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PSA)分离气体的工艺,从含氢混合气中提取氢气。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吸附质的选择性吸附,同时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有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选择吸附条件下,高压吸附除去原料中杂质组份,低压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整个操作过程是在环境温度下进行的。 4.1.3 吸附剂的再生 吸附剂的再生是通过三个基本步骤来完成的: (1)吸附塔压力降至低压 吸附塔内的气体逆着原料气进入的方向进行降压,称为逆向放压,通过逆向放压,吸附塔内的压力直到接近大气压力。逆向放压时,被吸附的部分杂质从吸附剂中解吸,并被排出吸附塔。 (2)抽真空 吸附床压力下降到大气压后,床内仍有少部分杂质,为使这部分杂质尽可能解吸,

要求床内压力进一步降低,在此利用真空泵抽吸的方法使杂质解吸,并随抽空气体带出吸附床。 (3)吸附塔升压至吸附压力,以准备再次分离原料气 4.2 工艺操作 本装置是有5台吸附塔(T201A、B、C、D、E)、二台真空泵(P203A、B)、33台程控阀和2个手动调节阀通过若干管线连接构成 4.2.1 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过程是按设定好的运行方式,通过各程控阀有序地开启和关闭来实现的。现以吸附塔T201A在一次循环内所经历的20个步骤为例,对本装置变压吸附工艺过程进行说明。 (1)吸附 开启程控阀KS205和KS201,原料气由阀KS205进入,并自下而上通过吸附塔T201A,原料气中的杂质组份被吸附,分离出的氢气通过阀KS201输出。当被吸附杂质的吸附前沿(指产品中允许的最低杂质浓度)移动到吸附塔一定位置时,关闭KS205和KS201,停止原料气进入和产品气输出。此时吸附器中吸附前沿至出口端之间还留有一段未吸附杂质的吸附剂。 (2)第一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一均降) 开启程控阀KS203和KS216,吸附器T201A与刚结束隔离步骤的吸附器T201C进行第一次压力均衡降,均压过程中吸附器T201A的吸附前沿朝出口端方向推进,但仍未到达其出口端。当两台吸附塔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S216,一均降步骤结束(继续开启阀KS203,便于吸附器V201A下一步二均降进行)。 (3)第二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二均降) 开启程控阀KS222,继续开启阀KS203,吸附塔T201A与刚结束隔离步骤的吸附塔T201D进行第二次压力均衡降,均压过程中吸附塔T201A的吸附前沿继续朝出口端方向推进,仍未到达其出口端。当两台吸附器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S222,二均降步骤结束(继续开启阀KS203,便于吸附塔T201A下一步三均降进行)。 (4)第三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三均降) 开启程控阀KS228,继续开启阀KS203,吸附塔T201A与刚结束抽真空步骤的吸附塔T201E进行第三次压力均衡降,均压过程中吸附塔T201A的吸附前沿刚好到达出口端时,两台吸附塔压力也基本相等,此时关闭阀KS203和KS228,三均降步骤结束。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139-98 制氢站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液氨制氢炉操作 1.检查气、电、水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应先排除故障后,才能进行下步工作。 2.进行触媒活化: 通电使设备升温至650℃,然后打开放空阀,并立即打开氨阀,通入氨气,此时氢阀关闭,气体不通过净化系统。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时,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开氢阀,关闭放空阀,可正常送气。 4.停车,切断电源。先关氨气阀,再关氢气阀,最后切断水源。 5.操作过程中,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严禁吸烟,设备周围不准进行明火作业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工作人员不得穿有带钉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氢炉附近

动火,必须事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含氢量不得大于3%,并经过安技部门同意后才可进行。 6.经常检查设备密封性,自动温度控制是否灵敏可靠。 7.触媒需更换时的现象: (1)氨分解率降低,气体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颜色由深橘红变黄色; (3)系统阻力的增加,从压力表读数可判断。 8.更换触煤程序: (1)松开与分解炉并联的各气体进出口、接头,取出热电偶; (2)把整个设备向一侧倾斜; (3)抽出炉底的挡板,并取出炉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炉由下部抽出; (4)将分解炉倒置,使法兰朝上,松开紧固螺钉,移开法兰; (5)把炉内触媒倒出来,并清洁炉体; (6)装入新鲜触媒约10千克。粘度为7~9毫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