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民俗风情录-节日风俗

永新民俗风情录-节日风俗
永新民俗风情录-节日风俗

永新民俗风情录-节日风俗

一、传统节日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是永新节日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春节贴春联、吃年饭,端午节悬艾、包棕子饮雄黄酒,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皆以民俗信仰为其基础。所有的节日活动都包含了节日的准备、习俗和仪式等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的景象。

1.春节

春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过大年”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大年初一。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我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辛亥革命之后,改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并传续至今。

“百节年为首”,永新人与全国各地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家家户户腌腊肉、晒牛肉干、灌香肠等,为过年做好各种准备。年近三十日,各家各户还要做玩茶、剁肉、做豆腐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农历12月23日为祭灶日。过去在23日晚餐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然后在30日晨把新像贴

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鞭炮。叫做送灶神爷爷,寓意请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过小年

农历12月24日为小年日。旧时,有钱人家停止向欠债人收取债款,生意老板请客吃饭,以达到笼络顾客、生意兴隆之目的。农家晚上也会做上几个好菜,一家人团聚过小年。小年过后,一般不再从事农活,专在家打扫卫生,准备年货,是过年的开始。

入年界农历12月25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厨房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用以喜庆祈年,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年年有余(鱼)等。有的贴福字,新春佳节贴“福”字,也是流行于各地的传统习俗。“福”字可以用各种字体书写,张贴于家中物什之上,以祈新年福运。有些人有意将“福”字倒过来帖,取意“福到(倒)了。”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中午吃年饭(南乡等地在晚上),菜肴丰盛。饭前,放鞭炮,上三牲礼,敬天地神,请祖宗;之后,全家吃团圆饭。

守岁

年晚饭后,各家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家家把每个房间点得灯火通明,有些地方的牛栏、猪舍也要点灯,全家大小围坐在火炉旁讲故事,猜谜语;现今基本上是一家人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夜。夜晚十时左右,家家放喜炮“封财门”。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清早,大人起床,放鞭炮“开财门”。开门时,一边开栓,一边口中祝祷:“天无忌,地无忌,人无忌,百无禁忌。”一开门便念:“开门大吉!”跨出门时又念:“出行大吉!足踏四方,方方得利!”然后向大利方向躬身三揖。过去,在年三十晚,有些地方喜欢搞恶作剧的人把放在外面的木槁、柴火拿来搁在人家的大门缝上,初一主人一开门,木槁柴火即向门内倒,主人惊呼:“财来!财来!”不怒反喜。

拜年

正月初一,吃罢早饭,邻里互相串门拜年,互道吉祥。民间常用的吉祥语为“四方得利,出门大吉”。从正月初一开始,还有“拜新年”的习俗,即要买好香烛鞭炮,向先一年有老人亡古了的人家拜年。已古老人的子孙,设灵堂于家中,并准备酒食。这种拜年,是先点烛、烧香、放鞭炮,然后向已故老人灵位躬身三跪拜,已故老人的子孙在旁边跪谢。拜毕,挽起跪谢者,高呼:“贺喜拜年!”然后上桌喝茶。

大年初二日开始去亲友家拜年。民间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走忙忙”之说,意思是初一儿子要向父母拜年,初二出了嫁的女儿和女婿一定要先回娘家拜年,否则就是无礼。去时,要稍带糕点和礼酒之类物品;如果娘家兄弟有小孩,还要给“压岁钱”。这种习俗持续到十三日停止。

春节前后永新民间的一些传统习俗有:

春节风俗:办年货

每临春节前,农村贸易市场空前活跃,赶墟办年货的人群络绎不绝。年前的贸易市场,货物齐全,人山人海,呈现出一种节日的繁荣景象。农副产品,各类杂货,节日礼品,简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最引人注目的还算是各式各样的年画、门神、花炮、焰火等。办年货的内容,除了吃的、用的、玩的、看的和节日礼品以外,还有几件用品是不可缺少的。过去就是请灶神,以备在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现在大部分地方对祭灶这一习俗比较淡化了。请灶神,实际上就是买灶神的画像(灶王爷),但农民忌讳“买”,而说“请”,是尊重灶神的意思。其次是年画、门神等过年必用的物品。

春节风俗: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的习俗,在永新由来已久。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进行一次大扫除活动,务使窗明几净,家具什物一新。有的人家还用白粉刷墙,油漆门窗,使室内外焕然一新。这种风俗,体现了永新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

春节风俗:写春联

新中国成立以前,读书的人比较少,人们写春联,都是请村中的老先生及有文化的人来写,内容多是“辞旧迎新”、“耕读传家”,“招财进宝”、“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等。新中国建立后,通过普及教育,群众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过年的春联一般都是自己写,内容也改为对党和新社会的歌颂,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社会主义好,人民是一家”。“文化大革命”中也有把“左”的政治口号作为对联的。改革开放后,春联反映人民对党的政策的拥护和劳动致富的喜悦心情者居多。

春节风俗:除夕洗脚

在永新许多地方都有除夕洗脚的习俗,目的是消灾免

祸、添福添寿,出门吉利,万事如意。

虽说人们天天要洗脚,但除夕洗脚和以往有不同的含义。每到除夕夜,一个大脚盆放满热水,一家人团团围坐,洗脚的顺序为晚辈开头,长辈收尾,小辈洗完脚后,把脚伸到长辈面前,长辈仔细检查后说:“除夕之夜洗好脚,出门处处有着落,来年福气一定好。”晚辈也照例祝福长辈们福寿双全、无灾无难。除夕洗脚有除旧迎新,消灾纳福之寓意。

春节风俗:守岁

农历腊月三十日的晚上,是年末最后一个时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新旧年的交替,人们最重视这段时光,所以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守岁,就是守住时间,不愿意让这一年空空地过去。这种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宋诗人姜夔专门写了《守岁》的诗,诗曰:“千门列矩数林鸦,儿女相思来到家,应是不眠非守岁,晓窗春色入灯花。”北宋诗人苏轼也有一首《守岁》诗:“欲知垂尽岁,有似赶豁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明年岂无年,心事空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的风俗活动,十分丰富多彩。一般从大年三十日年夜饭后,就作“守岁”的准备工作。这时家家户户设起供俸祖宗的香案,贴上门神;屋前屋后的门上,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这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藉以庆祝新年的来临。

按传统的风俗,这时债主不能来讨债了,即就是贫穷人家,也能安心地过年了。

到了晚上,屋前屋后,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在一阵鞭炮声之后,全家人等都在堂前围炉取暖,共叙天伦之事。有讲故事的,谈经验体会的,说笑的。还举办各种杂耍,如耍纸牌、打麻将、猜灯谜,捉迷藏等。此刻不分男女老少,不论辈分高低,都要尽情地欢乐,一直闹到深夜或天明,这就叫“除夕守岁”或“欢度除夕”。

除夕守岁对小孩来说,更是一个欢天喜地的日子。他(她)们尽情地玩,尽情地乐。当黎明的鞭炮声把他(她)们从甜蜜的梦中惊醒时,发现自己的床头、枕头底下,压着各样的红纸包,里边包着崭新的钱币,这就是传统的“压岁钱”。此刻他(她)们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啊!

春节风俗:拜年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发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

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以及单位“团拜”等形式。

2.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永新人也称“过十五”。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这天,天上明月高挂,地上灯火通明,这“一轮明月打头圆”的元宵之夜,留下了许多饶有风趣的节日风俗。

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分属天、地、水三官的诞辰。上元节,盛行观灯,所以也称“灯节”,据记载“腊月赏灯”的习俗是汉明帝从西域引进的,此俗引进中国后逐步发展为“灯节”。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据史书记载,唐睿宗二年(711)正月十五日夜里,于安福门外,做了一个20 丈高的灯轮,用锦绣加以妆饰,挂上五万盏花灯,就像一株巨大的灯树。成千的宫女和长安少妇,在灯树下唱歌跳舞。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元宵赏灯的规模更大,规定元宵前后三夜(正月十四日至正月十六日),开市赏灯永

为常式。宋代继承唐代习俗,乾德五年(967)太祖颁布诏令,把元宵赏灯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明太祖建都南京,为了招徕天下客商,于元宵节放灯十天,便于客商来往。清太宗时,仍然规定“自十五至十七均为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开市赏灯。到了近代,元宵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了,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花灯,不仅举办大型灯展,还有放焰火、敲锣鼓、放鞭炮等助兴。由于元霄是春节的继续,其时人们玩兴正浓,民间庆祝活动也到了高潮。或一村,或几村,舞龙灯(详见“民间艺术”一节)、赛锣鼓、放烟花,尤其是舞龙灯的习俗在我县十分风行。玩者痛快淋漓,观者赏心悦目。

元宵节风俗:吃元霄

永新民间在元宵节的时候都习惯吃一种用糯米粉裹皮,用红白糖等作馅而滚制成球形的食品。这种食品后人称为“汤圆”,由于专在元宵节吃,所以也把它叫做“元宵”。

吃元宵,据说始于唐,盛于宋,流传至今已有2000年以上。由于“元宵”呈圆球形,有象征家人团圆、吉祥、美满之寓意。所以每当元宵之夜,人们都要欢聚一堂,共进“元宵”。

元宵不仅味道鲜美,独具特色,还极富营养价值和食疗食补作用。做元宵的主料是糯米粉,据测定,糯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及多种维生素。祖国医

学认为,糯米性平味甘,能补虚调血、开胃健脾、益气止泻。用糯米粉皮配上冰糖、果料与适量动植物油制成的馅心,不仅细糯软滑、馨香可口,而且不同馅还有不同的食疗功效,如黑芝麻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可治脱发、早白发、腰膝酸软、便秘;核桃仁润肺益胃、补血养神,能养颜、健脑、乌发,治疗肾虚遗精、产后体弱、慢性咳嗽;莲子养心安神、健脾补虚,能治心虚失眠、脾虚泄泻;红枣补中益气、调补气血,能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血脂等。因此,元宵节之夜吃元宵,既是一份美好享受,又是保健的上乘补品。

3.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永新民间的重要节日。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这是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旧时,每逢清明,人们不仅祭自家的祖先,还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新中国建立后,扫墓活动又增添了新内容,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追念先烈的业绩,寄托哀思。在新的时代里,清明扫墓作为一项民俗传统活动得到传承,一到清明前后,人们都会携祭品上坟祭祖扫墓。要修坟、立碑者也都在这天去做,据传清明前去修坟、立碑是无忌的。

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踏青、放风筝等活动。因此,清明时节既有祭扫坟墓的悲酸之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之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的文化意义非同寻常。

它可以满足人们追思先人的情感需要,强化亲情关系。通过祭祀祖先可以追根溯源,吸取历史教训,从而更好地教育后代。寻根祭祖,怀念先烈,又能团结族人,心向家乡,增进民族的凝聚力。

清明节习俗:踏青

又叫春游。永新民间有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草木青青,花儿盛开,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着许多青年男女和老人孩子,走向大自然,体验着春天带来的无限风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在村外空旷的田野上,纷纷放起了自己扎制的风灯,有的人还故意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过去,永新民间一般是要携家带眷,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如今,人们在清明节前就开始上地挂扫,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会想方设法赶回家来。

4.立夏

立夏当天吃“立夏子(蛋)”,家家户户,人人要吃蛋。有些人还会吃“立夏狗”,俗话说:“"吃了立夏子(蛋),榔头打不死;吃了立夏狗,两脚忙忙走。”这个节日气氛不浓,因为正是春插季节,农事太忙。

5.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有“初”的意思,故称初五为端五。

端午节时天气渐暖,病菌容易流传,故旧时有很多“避邪除疾”的习俗。如门悬艾蒿、插菖蒲,小孩、妇女戴香包。香包是用丝绒线、绸布、色布绣制而成,内装雄黄和香草配制的香料,小巧玲珑,香气喷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永新民间端午节还有吃雄黄酒的习俗。《本草纲目》说: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之功效。雄黄酒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制成。到了端午节,家人团聚,喝杯雄黄酒,以示庆贺。除大人喝之外,还用来给小孩擦鼻子、耳朵及涂抹毒虫叮咬之处,或在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起到消毒解痒的作用。人们还用雄黄酒在住房和厨房等处喷洒,杀灭病菌,以防止病虫害繁衍。端午节前,户户以粽子、面条、猪肉、扇子送亲友,名曰:“送节”。从农历四月最后一天起,民间家家户户以艾叶、菖蒲插在大门两旁,借以辟邪。初五日早上,吃粽子、包子、鸡子、蒜子、油子(糍)等五子;午餐丰盛,喝雄黄酒。之后,房屋四周撒石灰,房

间点燃坟香,消毒驱虫;下午采草药煎水给小孩沐浴,并在小孩额部、脐部涂雄黄。端阳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粽子包糯米、红枣或火腿,以箬叶包缚之,先一晚煮在锅里,早晨起来吃。近年来,吃雄黄酒的习俗逐渐被淡化,但吃粽子悬艾蒿、插菖蒲、撒石灰等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

端阳节风俗:吃粽子

端阳节的特定食品是粽子,它既是节日食品,也是节日礼品。

粽子,古时因用黍米(黄米)扎成尖角形状,故又名“角黍”。以后随着风俗的互相融合才流传到我国南方。南方产糯米,“角黍”又改用糯米做成,就形成了现代的粽子。屈原是我国古代楚国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秉直爱国,政绩显著,却被罢黜,于是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自投汨罗江而死。留下了《离骚》篇章,成为千古绝唱。屈原死后,楚人怀念他,每年端阳节也是他死难的日子,人民向江心投掷粽子等食品,其意思有二:一是让江内的蛟龙等野兽吃,免得伤害屈原尸体;二是祭奠屈原,让他的亡灵,享用人间的美食。

据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

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这一传说增加了节日的传奇色彩,此后端阳节的粽子均以箬叶裹成三角形,以棕叶丝缚绑,成为约定俗成的形式流传至今。

6.中元节(七月十五)

永新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每年农历七月半晚上,永新民间家家要烧纸包、纸钱、纸做的衣物给冥乡亡灵,其中“烧包”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现在,南纸店还有卖所谓的“包”,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上面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一是烧钱纸,用草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是冥钞,这是人间有了钞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多系巨额票面;三是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的举动。是日,在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

7.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人间团圆的象征,

把八月十五视作亲人团聚的日子,中秋节因此也被称为“团圆节”。在外工作的子女,都会尽量回家与父母团聚,带上几盒月饼,表示儿女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一轮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现今,永新民间中秋赏月之俗仍然留存。中秋佳节,有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放火灯、烧塔等活动。节前,户户买月饼、猪肉、鸡、鸭等物品去亲友家“送节”,十五日晚餐全家聚餐庆祝中秋团圆。晚上,各家各户要烧香点烛,在自家门前或院内摆上月饼、糖果以及剥好的柚子、花生等,全家老少在一起边吃边在月下赏月,称之为“望月”。青少年用柴火烧塔,将塔烧至通红时,喷食油于塔上,让火焰越烧越旺,寓意今年是丰收年。

中秋节的另一项活动就是购买有光纸做“火灯”。晚上,青少年都围在一起,把“火灯”放走。据传,火灯放得越高越是丰收年。

中秋风俗: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也是送人的礼物。吃月饼

的风俗,始于唐代。到了宋代更兴盛了起来。《东京岁时记——月饼》载:“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那时的月饼已经和现时的月饼,不差上下了。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烧油塔与放火灯

中秋夜,在乡村空地上烧塔、放火灯,是永新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之一。搭瓦塔的方法很简单,先用砖圈好塔底,再挑选适用的碎瓦,一圈一圈往上叠。瓦片摆放平整,彼此要有一定间隔,只要一会儿功夫,塔身便高过人头,再一圈一圈往里缩,缩到一人一手高的时候,出现了尖尖的塔顶,瓦塔便大功告成。

晚饭后,孩子们到各家收集茅柴。“油塔油塔,祝你大发;养猪牛牯大,养牛楼塔高,对杯油来对捆烧(柴),红红火火把塔烧。”女孩亮着嗓子唱祝词,村民们喜笑颜开捐

茅柴、谷糠和油,男孩们一趟一趟往塔旁边运。

皎洁的圆月升起来了。一声“点火啦”,孩子们便七手八脚地往塔里塞茅柴。红红的塔火将村里人吸引到晒场上。大伙兴奋地往塔瓦上洒谷糠,把整座瓦塔烧得通红透亮。有人拿起油瓶,含满一口,朝塔身喷去,只见“呼啦”一声,蓝色的烈焰高高蹿起。众人手牵着手,围绕瓦塔边跑边跳,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老掉牙的顺口溜:“烈火冲天,火光照远,几里地外,也能看见。”

塔火为什么要烧得那么旺?让烟火蹿得那么高?有个传说道出了答案。相传元朝的统治者害怕汉人造反,强令江南的人四户人家供养一个元兵,合用一把菜刀。人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人在月饼中间包一张纸条,相约中秋之夜举事,用烧瓦塔作信号。于是塔火一起,便纷纷操起菜刀,砍杀元兵,高举反元义旗。有人担心偏远山村看不见塔火,误了大事,又增补了另外一个信号-----放火灯。

火灯是用白纸糊成的,一米多直径,大半人高,活像一只无檐的大帽子,帽沿扎一篾圈,圈中穿两根铁丝,相交成十字形,十字中心挂一束松明,裹上厚厚的浸透桐油的废纸,放火灯时,一人提住灯顶,一人托住灯沿,一人点桐油纸,便有一股热气上冲,把风灯徐徐送上高空。

越升越高的火灯,有如一只飘荡的火球,一颗移动的星星。孩子们拍着双手,唱起古老的童谣:“松明点火火生风,

火灯送我上月宫。月宫门前驼背树,树下老人像弯弓。爷爷年老手不停,织双草鞋游太空。”

8.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重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重阳节期间,永新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其中包括各机关、团体、社区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或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老人的身心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舒展;不少家庭中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特地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有天时(秋高气爽)、人和(敬老)之利,是秋季大节。重阳节向老人节转化对于弘扬健康社会风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9.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有“过了冬至长条线”之说。即旧时绣花女有过了冬至后,每天可以多绣一条线的感觉,表示白天还逐渐增长。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是我国所处的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作为一个节气,过了冬至,各地气温将进入最寒冷的时节。因此,人们常把冬至作为寒冷时节到来的

标志。

俗话说:“冬至大似年”。我国古代,人们一直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据传,先秦君王每逢冬至,都不过问国家大事,听五天音乐。百姓也可在家娱乐。汉代帝王也于这一天在宫听“八音”。汉以后,直至明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冬至作为一个特定的节日,都是很热闹的。古代的冬至节有祭天、祭祖、拜贺、食百味馄饨等习俗。据《四民月令》载,冬至日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冬至节到来,以家祭形式,设三牲祭祖。祭时,很庄重,杀猪的为一般家祭,宰羊的为隆重家祭。据传,这种祭为皇室所赐,故俗称为“御祭”,不得任意妄行。祭品也很讲究;先人遗物也在这天供奉出来,叩拜一番,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在永新民间,冬至及冬至后两三天,人们也习惯携三牲、纸钱、香烛到坟前祭祖扫墓。有“清明挂前,冬至挂后”之说,不过冬至扫墓没有清明扫墓之盛。

二、时令节气

1.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瑶族的“达努节” 苗族的“芦笙节” 白族的“三月街” 傣族的“泼水节” 京族的“哈节” 毛南族的“庙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纳西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 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

数火把在田间、 山林穿越游动, 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 弹起 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 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 的源起, 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 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 人民驱除邪 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

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 寨敲起铜鼓, 载歌载舞, 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 上 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 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 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 种籽, 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 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 地鼠

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 同时给了他们一 面铜鼓和一只猫, 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 鸟兽又来 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 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 报答祖娘, 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 并祝瑶 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雅思写作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节日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们的欢乐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

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 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 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 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 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 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

屯堡文化与研究评述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 吴羽龚文静张定贵彭菁宋吉雨 安顺屯堡,溯其源,肇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初定,朱元璋诏傅友德率3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征讨云南元梁王的“调北征南”的政治军事行动。待残余势力平定,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包括如今黔中安顺一带的云贵地区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令军士戍守屯耕。迨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军人转变为民,屯军驻扎之地,遗风渐行渐远,及至今日不少地方仅存其名。而黔中地区即便屯田制瓦解及其后朝代更替,不仅地名称谓依旧,且其文化中大明遗风犹在,江淮古韵仍存。600多年来,屯堡生生不息地承袭着明代江南地区的诸多传统习俗,执着地承继着儒家忠、孝、仁、勇、礼、义、廉、耻的价值理念,形成了汉民族独特的亚文化系统。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具有独特性、惟一性的安顺屯堡文化由于内蕴的文化丰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同时,屯堡文化随着从地域文化向旅游经济文化的提升,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凸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屯堡文化对贵州的一体多元文化的格局和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黔中地区文化重要的成份和深层的底蕴。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屯堡文化才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外显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地方化凸现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不断升温的同时,屯堡文化也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的典型范例而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现代化与市场化的强劲冲击下,屯堡文化已出现衰变现象,屯堡文化研究也有可能丧失原初形态及意蕴,这些情况增加了研究的现实性和紧迫感,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抢救研究的必要。 到目前为止屯堡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对屯堡文化外显事象和屯堡表浅层面的研究,并存在大量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屯堡文化研究的具体情况也缺乏系统的研究。虽然贵州民族学院孙兆霞、中央民族大学徐杰瞬教授、贵州民族研究所蒋立松等人曾经做过简单的梳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安顺财校退休教师杜应国先生对屯堡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但与本课题到视野也有一定的区别。本课题的目的在于拟对80年代以来屯堡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尽可能的收集和整理,将收集到的各类书籍、文章等进行分析,得出屯堡文化研究的大致情况和特点研究的总体状况,对研究特点等进行学理性的分析研究,促进研究资料、成果的相互利用,选择更好的视野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为今后的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方法等提供线索,为屯堡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和屯堡文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笔者通过各种方法对屯堡文化的书籍(含屯堡文化研究专著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内容的章节)、期刊论文、学会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进

安顺民族文化

安顺民族文化 工艺 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以其蕴含的民族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意韵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族民间工艺。 屯堡花灯: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此外还有安顺苗族服饰、安顺布依族服饰、安顺木雕艺术、安顺石雕艺术、歪寨藤甲胄等。 安顺曲艺 屯堡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古老民间戏曲。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跳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有历史学、文化学、戏剧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屯堡山歌: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屯堡人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屯堡山歌多以七言为句,四句成调。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善用比兴夸张手法,类型有四句歌、盘歌、疙瘩歌、飘带歌等。 安顺民俗 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挂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 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 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中元节,安顺俗称“七月半”,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 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遗迹遍布安顺市境,原因源于历史上蜀汉时期闻名于世的诸葛武侯南征史事。后主建兴元年(223)夏,牂牁太守朱裦反。“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纵使还复战,七纵七擒”、“获等心服,击牂牁余寇于漏江之南,又去之于磐东、皆克之,南土平定。”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事。 关岭即关索岭的简称,是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至今,关岭布依族人家供奉的神像仍是关羽大帝。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亦有研究者考为“诸葛武侯碑”。屯堡文化 屯堡(bǔ)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叶氏家谱》有详细记载。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它所演绎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传统节日习俗及相关诗句

传统节日习俗及相关诗 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及相关诗句 【春节】 时间:农历一月初一 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习俗: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 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宵】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清明】 时间:四月五日或六日。 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端午】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等。 诗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乞巧】 时间:每年七月初七。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习俗: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诗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中秋】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苍山脚下的白族

苍山脚下的白族 巍巍苍山,悠悠洱海孕育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个多彩的少数民族。我很幸运自己能成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在这个能歌善舞、与人和蔼、纯朴的民族中成长。 你要问我信什么,我信佛。佛教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向来白族素有“佛庙国”的美称。从南诏王时期劝奉以后,佛教奉行,特别“滇佛”奉行。在我的家乡寺庙林立,可谓“四百八十寺”,如:大理寺、崇山寺、观音寺等。一年中最热闹的是庙会,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寺庙里拜佛,祈求全家平安,身体安康等心中的愿望,因此佛教人民有了一颗菩萨一样的心肠,与人和蔼,宽容待人。所以白族是个团结和睦的民族。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在白族充分得到了体现。白族人特别好客,无论你何时到白族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招待。首先你会喝到带有白族特色“三道茶”,算是为你接风洗尘吧!第一道名为“苦味茶”,第二道名为“甜味茶”,第三道名为“回味茶”,代表人生一苦三甜,苦尽甘来。我们生活在洱海之滨,洱海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白族的海鲜类比菜类丰富。接下来你就会尝到许多由海鲜做的饭菜,如:虾饼、炒海带、虾锅饭、虾条、麻辣鱼等。 “烟花三月到大理”,在春暖花开,雪山融化的时间到大理,正是白族旅游文化盛行的日子。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会聚

苍山脚下,他们带来了地方特产,有水果、药材,各种手工艺品。此时最受欢迎的数白族对歌比赛,你会听到用白族语言唱的民歌和看到许多白族“小金花”在跳舞。戏外还有许多活动,如“赛马、荡秋千、耍大绳、舞龙等。 俗话说:“一个民族特点大都会聚在工艺上”。银是白族最常见的一种工艺材料,它代表平安。有银镯、银耳环、银手链等,上面刻有金银花、兰花、十二生肖、佛、观音、苍山等,形形色色。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白族也不例外。白族帽代表“风花雪月”,上关风,下关月,苍山雪、大理月。因白族喜欢白色,所以服装大多以白色为主,又因白族喜欢喜气,所以服装中大多会添有红色。 白族是个文化悠久的民族,具有浓重民族风俗和习惯。时间流逝,白族仍然在巍峨矗立的三塔之旁,世代传承着,不断弘扬。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白族节日的文化特征

白族节日的文化特征 ——以“绕三灵”为例 [摘要]“绕三灵”是白族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民族节日,在绕三灵的盛会中包涵着许多白族历史。本文通过介绍“绕三灵”的一些概貌,挖掘这一民族节日中所蕴含的白族文化特征。 [关键词]“绕三灵” 白族文化特征

“绕三灵”是白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文化内涵最丰富,也是文化最为突出的一种民族节日。 一、从“绕三灵”中了解白族古代婚俗文化的特征 婚姻形态及其发展是人类历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民族在其婚姻发展史上有其与其他民族具有的共性,但也有因时间、环境、文化等因素造成的个性。从现在的情况来考察。白族社会早就进人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古代白族的婚姻状况如果从神话传说是有过“兄妹婚”的血缘婚的历史。 关于大理白族唐以来的婚姻资料,《蛮书》中有记“俗法处子婿妇出人不禁,少年弟子暮夜游行于间巷,吹壶芦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招呼”。在《白古通记》中,有“哀牢山有酋波息者,生十女,九龙兄弟娶之,厥后种粪蔓延,分据溪谷,是为六诏始”。“在《马可波罗游记》第四十八章中,有“土人对自己的妻子和别人发生肉体关系,而是出自妻子的一方心甘意愿的话,便不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些资料,当为白族古代婚姻的宝贵资料,说明白族历史上曾存在过的血缘婚、婚外情人等形态。 但是,从目前还能看到的古代婚俗的遗风,在白族地区目前仅有少数的几处,如剑川石宝山歌会中的一些男女对歌寄情的场面,鹤庆辛屯一带始前男女的“聘鹤兰”(找情人),以及一些山区半山区较原始开放的婚姻形式。但是,比起绕三灵长时间、大规模、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来,有如历史上

中原地区”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男女交会的场面,绕三灵及当今中国大陆上能够让人看到有古代的浓厚婚俗的活动。在白族社会中,绕三灵中的男女情人,都互相称呼对方为“活恩尼”、“架尼”;其他人也用这样的词来称呼他们。“活恩尼”、“架尼”有的是因互相相爱而结成,可在绕三灵时或其他场合相识后而形成较稳定的关系;也有的是因女方求生育的过程是形成。“活恩尼”大多限于本民族内部的男女,许多发生在本村、本方的男女之间。过去也一般不在社会公众面前暴露,比较隐蔽,仅在极少的男女同伴中知晓,节日里在暗中交换信物,以示相互承认。有的“活恩尼”从青年一直保持到年老,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下,“活恩尼”在特殊的时间和场合可被白族社会道德所默许。白族人绕三灵中的男女交往,自古以来只限于风俗性的,他们之间不对对方的子女、经济等负责。节日以外,都以自己的家庭为核心,未闻因参加绕三灵活动而致婚姻解体的。当然,从白族社会的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来看,绕三灵中的一些古婚俗毕竟只是人类婚姻的余音。 二、从“绕三灵”中看到白族农耕文化的特征 从考古和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在三千多年前,剑川海门口遗址的居民就已掌握种植粳稻的技术。到唐南诏时期,国内的农业生产已较发达。据《南诏德化碑》载:“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疏决破池,下阴树园林立业”。说明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作文集锦 除夕的传说 除夕节也就是大年三十,大人们都会给我们许多压岁钱,那么,压岁钱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呢?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有着一双非常大的眼睛,一个大又是宽的嘴,样子十分可怕。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夕会跑出来,用手去摸睡着的孩子,孩子往往会被吓得哭起来,接着就会头疼、发热,变傻。 有一对夫妻,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成为夫妻。那天,“夕”正好出来。 夫妻俩的婚礼上,正好他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夕”来时夫妻俩的红衣把“夕”吓得灰溜溜地跑了。 原来,“夕”怕红色的东西,于是,每年,挨家挨户都会挂上红灯笼,从此“夕”再也没来过。 于是,大家又把过年称为“除夕”了。 原来,妈妈给我扎红丝带、戴红帽子、穿红裙子、穿红鞋子是传统文化啊!然后,我拆开烟花,让爸爸点燃,只听“叭”地一声一颗“流星”飞上了天,变成了一朵朵花,我大叫:“啊,好美呀!” 我爱除夕,真希望每时每刻都是除夕!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每年的这一天都充满了团圆的喜悦。 街上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处处快乐。到了中秋节我就想起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嫦娥本来想飞到天上去的,就吃了六粒长生不老的药,最后飞上了月宫看到的只有房子和一棵桂树和兔子,所以她后悔了,想回到地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全家在一起吃饭爷爷给我夹美味的菜。吃完饭后,妈妈拿出她精心准备的月饼有巧克力的,有莲蓉的,有水果的,还有我最喜欢的冰皮月饼,看着那香香的月饼我真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我忍不住拿了一块冰皮月饼,咬了一大口,看里面有果仁说:“真好吃!” 我真想每一天,每一秒都是中秋节! 除夕夜

论述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特点

论述安顺屯堡文化中建筑文化特点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概述贵州安顺地区屯堡聚落历史成因和由军事移民所产生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传统风水思想等方面,分析它的建筑空间组成、建筑类型、结构和构造等特点。 关键词:“安顺、屯堡建筑、屯堡居民、本土化” 1.屯堡聚落的历史成因 屯堡聚落集中于贵州中部及西南部,此地可北通四川,东连湖南。自元 代开设驿路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战略地位逐渐显现。明初平定云南 的30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在明朝的卫所制度下屯田驻守。逐渐形成了今 天的屯堡移民聚落。黔中地区特有的战略地位及自然地理环境是屯堡这种聚 落形式落户于此最根本原因。 屯堡人生活习俗世代相传,不仅语言、服饰、长期保留明代的特征,而 且有演地戏、跳花灯、抬汪公、祭五显等习俗,建筑风格也保持了古代江南 遗风。屯堡移民在完成护路任务的同时,面对恶劣的环境必然寻求自我保护 及随时调节自我适应机能,形成一个个在当地民族环绕之下的移民孤岛,在 各种因素的促成之下最终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屯堡聚落及其文化,也形成了与 当地建筑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2. 安顺屯堡的建筑特点 2.1屯堡建筑最直观的特点是对建筑材料的选用。 屯堡建筑中对石材运用极广,基础、地面、墙体、外窗、石库门、排水、屋 面,几乎所有室外部分都用石材建成。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石头的路面 石头墙,石头的瓦盖石头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板凳石头的缸”, 置身其中,目光所及几乎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2.2.1安顺一带多石山,少茂林。石材薄厚多样,岩石开采不需十分复 杂的技术,所以当地居民多以石筑居。屯堡军民涌入后,直接传承并带动了 这种以石筑居的形式。屯堡建筑也采用当地的石材,以代替砖、瓦,甚至木 料部件,再以传统的木结构体系支撑,形成了在营造思想上与江淮民居一脉 相承,但外形上却风格迥异的屯堡建筑。

白族的禁忌习俗

白族的禁忌习俗 待客禁忌:家里来客人,只能听客人说话,不能抢插,乱提问,男人在家里,女人不能主动发烟,泡茶和与客人攀谈。吃饭时要请客人坐上八位,主人不能脚踏饭桌栏杆,不能大声说话,意为尊重客人。不许用勺子在甄子里挖地一样挖个洞,意为不与粮食吵架,平等待人。父亲、哥哥、弟弟不能和儿媳,弟媳和兄嫂同坐一条板凳吃饭,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否则遭雷打,意为珍惜粮食。做客时父子不能同席,男女不能同桌,意为长幼、伦序不乱,男女应当有别。吃完饭,要把筷子规规矩矩放在自己吃完的碗边,不能乱丢乱放,意为感谢主人款待。这种待客禁忌,从细节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自幼养成尊长爱幼、亲邻善友、礼贤谦恭,借才爱物的良好品德。 节日禁忌:白族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因此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的禁忌就特别多。欠人财钱,必须在年三十晚前还清,忌讳背上腊帐;穿脏的衣物,门窗户壁也要在年三十晚清洗干净;意在除旧布新。吃年饭后的洗碗水要装起来,到第二天中午才能泼出,以免将一年的福气泼掉。大年三十晚上11至12点封门,不准家人出人,也拒绝外人来访,以免将邪气带人家中,也好让家人团聚,不受干扰。零点开门大吉,接纳东南西北财,然后派人到公共饮水之地抢头水,意在新的一年事事在先。大年初一早点和中餐忌吃荤腥,以免在一年之内昏昏糊糊。中餐专吃干拉,意为消灾免难,要吃南瓜、胡萝卜等菜肴,意为甜甜蜜蜜,要烧松柴,意为松松散散,不要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大年初一早晨到中午,做饭也不动刀叉,忌用凶器,以保平安。年三十晚到大年初一中午,特别忌讳泼油、碎碗等,认为那样会在一年这中都不吉利,忌讳吵架,拌嘴,要保持和风细雨的亲密氛围。正月初一到十五,每餐饭之前都要点香祭祖,敬天地大德,忌讳未祖而先饮,那样会视为对天地、先祖不恭。农历三月十五是蛇的节日,家家门前墙脚都要撒石灰,避蛇人户,这一天忌讳坐在门坎上,以免引蛇人室。这些禁忌无不包含着谨慎为人,文明行事,感恩载德的生活哲理。 婚丧禁忌:婚姻中有属相禁忌,如猪狗不配,忌讳鸡犬不宁;虎与龙蛇不配,禁忌龙虎争斗,鸡蛇不配,禁忌鸡啄蛇,夫妻失和等。结婚择日忌讳“四绝”,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都不能用,以免断子绝孙;还要忌讳“四离”,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能用,以免妻离子丧。做结婚客不能穿素白服装;哑巴、不会说话的小孩、孕妇不能进新房,以免给人带来晦气。新娘接回家时,不能看见新郎的父母。哥嫂等长者,以免日后相冲相撞而有失和睦。 家中死了人,孝子孝孙守灵时不能坐板凳,禁止饮酒等一切带有娱乐性的活动;在十天内不许洗头,刮须洗澡,不准进别人家门。否则被视为对死者的不恭,或给别人带来晦气。一年内,家中不能办喜事,否则就是犯了不孝之大忌。如遇红丧、重丧、土黄天,则不能安葬,只好延放灵枢,待吉日出殡。出殡时,凡是同属相的人都要回避,否则会给活人带来凶灾。铁炉白族山区有一句俗语:“白事用红丧,夫妻守空房,上梁做红丧,做家不平安”。遇到红丧预兆死者家中还要死一个人。解决办法是用大龙竹做个小棺材,再用线缝上,然后用面捏成一个人放在棺材里,拿出鸡头上的血滴在麦面人身上。到出殡那天,将小棺材通过门槛下面抬出,至十字路口挖洞深埋。这些近乎于迷信的禁忌,意在让活人对死人尽够孝道,不能草率对待生命,让活人修炼忠孝为本的美德。

2016白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2016白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白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不准泼水及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那男人节,男人休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火把节抢升斗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三月街 三月街赛龙舟 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会期是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三月街既是滇西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盛会,也是滇西风格独具的民族体育和文化娱乐盛会。 唐代,南诏国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南诏国与东南亚储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当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南诏白族先民对观音菩萨极为崇拜,“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这是最早的三月街。之后,三月街逐渐由宗教庙会演变为民间物资交流会。明代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的《云南通志》中记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清代,三月街达至空前的规模和盛况。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为“三月街民族节”。节日期间,中外客商云集,集贸市场活跃。由12个县市代表队参加的大型文艺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龙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还有赛马、洞经音乐演奏、龙舟赛等文体活动。火把节 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

高中语文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个人整理修改版)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意思是“交替”;“夕”意思是“夜晚”。故除夕之夜,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有“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夕英文名Chinese New Year's Eve 别称:大年夜、除夜、岁除 节日时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节日起源除旧布

新、祭祀祖先 节日活动:清扫庭舍、贴年红、祭祖、守岁 节日饮食:年夜饭 节日意义: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起源时间先秦时期 风俗习惯 ?年夜饭?贴年红?燃爆竹?祭祖?守岁?挂灯笼?压岁钱 节日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19]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20]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20] 4 、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典故传说 夕的传说?七郎射夕?熬年守岁?春联门神 二、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文名春节英文名Spring Festival 别称新春、年节、新禧、岁首、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杜应国 屯堡文化研究概述 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出水面,进入研究视野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持续升温的势头。其间,安顺地戏于1986年赴法国和西班牙的演出及演出所引起的社会轰动,可以说是形成屯堡文化研究热的一大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学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其上。多年来沉寂无闻的屯堡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一波研究热。不过,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是,地戏出国及其所引起的轰动,这本身就是贵州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努力推动的一个结果。(1)学术研究能够引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社会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扩大了屯堡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反过来鼓舞了学者研究的热情。于是,自地戏出国前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如沈福馨先生的《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高仑先生的《贵州地戏简史》,以及由沈福馨、帅学剑等编著的《安顺地戏论文集》,顾朴光先生的《中国傩戏调查报告》等。这是贵州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最早收获的一批果实。正是在这批奠基性成果的基础上,包括地戏在内的屯堡文化研究迎来了九十年代之后的热闹局面,地方文化学者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本土研究队伍大幅扩展。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到来,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地方性特征的屯堡文化现象,也吸引了一些非本土学者(海外、省外及台湾地区)的注目。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下,一批以屯堡村落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先后在安顺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格局,那就是有关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参与、介入和与地方文化学者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研究格局,不仅使内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还带来了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既丰富了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又提高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因而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 第一、通过对史籍典册和现存地方文献的梳理、考证,追溯屯堡现象及其风尚习俗的来源、形成。其中,包括对一些文献涉及的指称、描述如“屯堡人”、“屯田子”、“里民子”等等的称谓,以及对“凤头鸡”、“凤头苗”、“老汉人”等他称与自称的来源、蕴涵等具体问题,进行考证、辩析,力图从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屯堡人的族属身份作进一步的确认。同时,研究者们还对安顺屯堡的分布格局及其人文地理特征、明代军屯官兵的籍贯和屯堡移民主体的来源及其文化渊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尽管由于年代久远,文献匮乏,有关屯堡人的来源、形成与流变过程等等的记载,基本上属于空白,几无可供征引的第一手资料,但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还是颇令人瞩目的。这方面的代表性著述有: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屯堡人”专节)、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中的文化》、琢田诚之(日)《对于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黄才贵译)、陈训明《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蒋立松《从汪公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范增如《明代普定卫戍屯官兵原籍考》、《安顺屯堡分布格局及其原因》、万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袁本良《关于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等。 第二、典籍文献和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在这方面,地方文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本土学者特有的优势。九十年代以前,有关屯堡文化的研究多以本土学者为主,研究材料大多散见于各种地方文献和地方媒体中。但随着外部学者的介入和屯堡文化研究热的兴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四月五日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

大理白族宗教信仰

大理白族本主文化的调查研究摘要: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研究白族本主文化,探讨本主的起源、传说、功能,了解本主文化的祭祀仪式,对正确理解本主崇拜的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字:白族;本主;本主传说;功能;祭祀 内容: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稳定的白族群体。本主崇拜与白族社会的政治、历史、哲学、生产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交织在一起,深深扎根于白族人民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本主文化。 由于白族祖先的来源较为复杂,白族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社会。在社会历史变迁中,宗教信仰也游离不定,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主信仰。但随着社会相对稳定,民族共同心理的确立,才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崇拜对象——“本主”。一般认为,本主崇拜源于农耕祭祀。本主信仰在南诏时期即已形成,以后又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本主数量不断增加,文化内容越发丰富,才形成如今的本主崇拜格局。在19世纪以后,基督教和天主教虽传入白族地区,但只有极少数人信仰。

本主宗教是白族信奉的宗教,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一词的含义“本境最高贵的保护神”。本主,白族话称为“武增(音译)”。武,意为地方;增,意为主。因此,按字面翻译应为“地方之主”,或称为本境之主,简称为“本主”。这些称呼有祖先和主人的含义。本主宗教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为完整体系的宗教,且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是本主宗教的崇拜核心。 本主有“景帝”、“皇帝”、“灵帝”、“圣母”等多种封号。白族本主崇拜的特点是开放性。白族的本主崇拜除了保留着本民族原生的原始崇拜外,还吸纳了佛教和道教的神祗、教义。 为数众多的本主大体可分如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本主,如石头、水牛、猴子、白骆驼等; 二、神灵本主,如山神、谷神、猎神、龙王、太阳神等; 三、英雄本主,杜朝选、段赤诚、柏洁夫人等; 四、帝王将相及祖先本主,南诏、大理国王及高级将领细奴逻、阁 罗凤等; 五、外族人本主,如郑回、杜光庭; 六、佛教与道教神灵本主,如观音老、关羽、李靖等。 每个本主神,都有典雅的封号,都有口传或成文的传说故事。 周城本主——杜朝选 传说不知什么时候,周城村中的两个女子,上云弄峰砍柴,经过蝴蝶泉,被一个少年邀去喝茶,她们被缠不过,回头向村中逃跑。不料走错了路,向霞移溪山峡中跑去,却被巨蟒所变的少年掳入洞中,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 偶。(傣族) 2.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 或竞赛。(白族)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彝族)(纳西)

(基诺族) (拉祜族) 4.踩花山 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拜年][开门炮仗]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端午节 战国时代,屈原看破了秦王吞楚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三年后客死于秦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七夕的传说 七夕穿针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晚上对着月光穿針,看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