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Java版)(第4版)》课程设计题概论

《数据结构(Java版)(第4版)》课程设计题概论
《数据结构(Java版)(第4版)》课程设计题概论

第10章课程设计

10.4 课程设计选题

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选题详见教材10.4节,及课程设计任务书。

10.4.1 线性表

1. 多项式的表示和运算

题意详见教材2.4节。

(1)使用排序单链表存储多项式

10-1 ?一元多项式相加,PolySinglyList多项式排序单链表类增加以下成员方法,public权限。

//多项式相加,返回this+list的多项式,不改变this和list,C(x)=A(x)+B(x)。

//算法不调用深拷贝,将this(A)和list(B)中的所有结点合并(相加)到C多项式单链表

PolySinglyList union(PolySinglyList list)

10-2 ?二元多项式相加,实现10-1题。

10-3 ?一元多项式相乘,Polynomial多项式类增加以下成员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比较两个多项式是否相等,覆盖

public Polynomial multi(Polynomial poly) //相乘,返回this*poly的多项式10-4 ?二元多项式相乘,实现10-3题。

(2)使用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多项式

10-5 ?一元多项式相加,声明PolyDoublyList多项式排序循环双链表类,继承排序循环双链表类,方法声明如下。Polynomial多项式类使用PolyDoublyList对象作为成员变量。

PolyDoublyList union(PolyDoublyList list) //返回相加的多项式,不调用深拷贝10-6 ?二元多项式相加,实现10-5题。

10-7 ?一元多项式相乘,声明PolyDoublyList多项式排序循环双链表类,继承排序循环双链表类,实现二元多项式相乘运算,方法声明如下。Polynomial多项式类使用PolyDoublyList对象作为成员变量。

Polynomial multi(Polynomial poly) //返回相乘的多项式

10-8 ?二元多项式相乘,实现10-7题。

10.4.2 栈和队列及递归算法

1. 计算表达式值

在例4.2、例4.6计算算术表达式值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功能。

⑴检查表达式语法是否正确。

⑵使用散列映射存储运算符集合,建立从运算符到优先级的映射,快速查找指定运算符的优先级。运算符集合包括位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字符串连接运算符等,各运算符的优先级见附录D。

⑶整数表达式增加位运算功能。

⑷计算逻辑表达式、字符表达式、字符串表达式等,BNF定义见教材实验4-12。

⑸以浮点数作为常数,所求算术表达式值为浮点数类型。

⑹增加标识符作为变量,识别标识符,为变量赋值。使用散列映射存储变量集合,快速查找指定变量的值。

⑺采用文件保存多行表达式字符串,读取表达式,并将结果写入文件。

10-9 ??计算表达式值。改进例4.2,同时使用运算符栈和操作数栈,省略转换成后缀表达式过程;增加运算符、浮点数等功能。

10-10 ???计算表达式值,递归算法。改进例4.6,增加运算符、浮点数等功能。

10-11 ?????带变量的表达式求值,使用栈,增加运算符、浮点数等功能。

10-12 ?????带变量的表达式求值,递归算法,增加运算符、浮点数等功能。

10-13 ??给定一个初始序列,求解素数环问题(例4.3)的所有解,采用回溯法(10.3.4节)。

2. 走迷宫

迷宫题见实验4-13,指定迷宫大小、入口及出口位置和初始状态等,求解一条或多条路径,演示走迷宫过程,显示一条或多条结果路径。

10-14 ??走迷宫,使用栈。

10-15 ??走迷宫,使用队列。

10-16 ??走迷宫,递归算法。

10-17 ??走迷宫求所有路径,采用回溯法(10.3.4节)。

10-18 ??骑士游历问题(见实验题4-18)求多个解,采用回溯法(10.3.4节)。

10.4.3 矩阵和广义表

1.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及运算

以下各题实现深拷贝、矩阵相加(addAll()和union()见实验题5-3)、转置等矩阵运算。

(1)稀疏矩阵三元组行的排序单/双链表

10-19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行的排序单链表存储(见实验题5-4)。

10-20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行的多项式排序单链表PolySinglyList(见2.4节)存储。

10-21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行的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

10-22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行的多项式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

(2)稀疏矩阵三元组列的排序单/双链表

10-23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列的排序单链表存储(见实验题5-4)。

10-24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列的多项式排序单链表PolySinglyList(见2.4节)存储。

10-25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列的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

10-26 ??设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列的多项式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

(3)稀疏矩阵三元组十字链表

以下各题实现深拷贝、矩阵相加(addAll()和union()见实验题5-3)、比较相等、转置等矩阵运算。

10-27 ???设Cross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十字单链表存储,见图5.13。

10-28 ????设CrossLinkedMatrix矩阵类采用十字双链表存储,改进图5.13,每个结点增加指向行列前驱的指针。

2. 广义表

10-29 ???声明以双链表示的广义表类GenList,实现广义表的遍历、插入、删除、查找原子、比较相等、复制等操作。

10-30 ???以广义表双链表示实现m元多项式的相加、相乘等运算。

10.4.4 二叉树和树

1. 二叉树(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1)二叉树的成员方法,递归算法

已知BinaryTree二叉树类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增加以下成员方法,public权限。

10-31 ?以先根和中根序列构造二叉树,替换其中所有与pattern匹配的子树。成员方法声明如下:BinaryTree(T prelist[], T inlist[]) //以先根和中根序列构造二叉树

void replaceAll(BinaryTree pattern, BinaryTree bitree) //替换所有与pattern匹配子树(深拷贝)10-32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替换其中所有与pattern匹配的子树。方法声明如下:BinaryTree(T inlist[], T postlist[])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2)二叉树的成员方法,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33 ?以先根和中根序列构造二叉树(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替换其中所有与pattern匹配的子树。

10-34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替换其中所有与pattern匹配的子树。

(3)对二叉树操作的静态方法,递归算法

10-35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求二叉树中两结点最近的共同祖先结点。方法声明如下:T ancestor(BinaryTree bitree, T x, T y) //返回x、y结点最近的共同祖先结点10-36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求一棵二叉树的所有直径及其路径长度。方法声明如下:void diameterAll(BinaryTree bitree) //输出二叉树的所有直径及其路径长度10-37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一棵二叉树,以层次序列构造一棵完全二叉树,调用以下方法:boolean isComplete(BinaryTree bitree) //判断是否为完全二叉树(4)对二叉树操作的静态方法,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5)表达式二叉树

表达式二叉树类ExpressionBinaryTree(见例6.3)声明以下方法。

10-38 ??? void createByPostfix(String postfix) //以后缀表达式构造表达式二叉树

10-39 ??? void inorder() //输出带括号的中缀表达式,算法必须比较运算符优先级的大小其中,使用散列映射存储运算符集合,快速查找指定运算符的优先级,Java运算符及其优先级见附录D。

(6)二叉树的其他应用

10-40 ?存储淘汰赛的比赛信息,创建表示比赛过程的满二叉树(教材图1.2),保存比赛结果。

2. 二叉树(三叉链表存储结构)

(1)二叉树的成员方法,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41 ??BinaryTree(T prelist[])以标明空子树的先根序列构造二叉树(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替换

所有与pattern匹配的子树。

10-42 ???BinaryTree(BinaryTree bitree)深拷贝,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43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printGenList()输出二叉树的广义表表示(不使用栈的非递

归算法)。

(2)对二叉树操作的静态方法,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44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求二叉树中两结点最近的共同祖先结点。

10-45 ?以中根和后根序列构造二叉树,求二叉树的所有直径及其路径长度(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46 ????BinaryTree createByGenList(String genlist) //以广义表表示字符串构造二叉树(3)表达式二叉树

10-47 ??? createByPostfix(String postfix) //以后缀表达式构造表达式二叉树10-48 ??? inorder() //输出带括号的中缀表达式,使用散列映射存储运算符集合

3. 线索二叉树

以下对中序线索二叉树操作的算法描述见习题解答6.3节。

10-49 ? ThreadNode parent(ThreadNode node) //返回node结点的父母结点

10-50 ?插入根,插入左/右孩子操作,方法声明如下。

void add(T x) //插入x作为根结点,原根作为x的左孩子

ThreadNode add(ThreadNode p, T x, boolean leftChild) //插入x作为p的左/右孩子结点10-51 ??删除根,删除指定结点的左孩子结点,2度结点用删除结点的左孩子顶替,方法声明如下。

void remove() //删除根,分别用左或右孩子顶替

void remove(ThreadNode p, boolean leftChild) //删除p的左或右孩子,用左或右孩子顶替

void remove(ThreadNode p) //删除以p结点为根的子树

10-52 ??删除根,删除指定结点的右孩子结点,2度结点用删除结点的右孩子顶替,画出算法描述图。

4. Huffman树

10-53 ???采用Huffman编码进行文件压缩,以字符为单位进行压缩,统计字符使用频率。

①指定一个文本文件,采用散列映射或树映射统计其中字符使用频率(例8.3、例8.5)。

②指定字符集合和权值集合创建一棵Huffman树,获得各字符的Huffman编码(以多个二进制位表示)。

③压缩指定文件,计算压缩比。

④解压缩文件,指定二进制位文件,采用Huffman编码对二进制位序列进行译码,获得原文本文件。

10-54 ???采用Huffman编码进行文件压缩,以单词为单位进行压缩,统计单词的使用频率,单词以

空格、标点符号或回车换行符分隔。要求同上。

5. 树(父母孩子兄弟链表存储)

Tree树类采用父母孩子兄弟链表存储。

(1)树的成员方法,递归算法

10-55 ?void replaceAll(Tree pattern, Tree tree) //替换所有与pattern匹配子树为tree

10-56 ??? void printGenList() //输出树(森林)的广义表表示字符串

10-57 boolean equalsIgnoreOrder(Tree tree) //无序树,比较是否相等,忽略孩子结点次序10-58 TreeNode search(Tree pattern) //无序树,查找匹配的子树,忽略孩子结点次序10-59 ??void removeAll(Tree pattern) //无序树,删除所有匹配的子树,忽略孩子次序10-60 ???void replaceAll(Tree pattern, Tree tree) //无序树,替换所有匹配子树,忽略孩子次序

(2)树的成员方法,非递归算法

10-61 ??? void printGenList() //输出树的广义表表示,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10-62 ??? void printGenList() //输出树的广义表表示,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3)对树操作的静态方法,递归算法

10-63 T ancestor(Tree tree, T x, T y) //返回x、y结点最近的共同祖先结点

10-64 void diameterAll(Tree tree) //输出树的所有直径及其路径长度

10-65 ???Tree createGenList(String genlist) //返回以广义表表示genlist构造的树(森林)(4)对树操作的静态方法,非递归算法

10-66 ???Tree createGenList(String genlist) //以广义表构造树,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67 ???Tree createGenList(String genlist) //以广义表构造树,不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6. 树(孩子兄弟链表存储)

Tree树类采用孩子兄弟链表存储,方法声明同上。

(1)树的成员方法,递归算法

10-68 ?void replaceAll(Tree pattern, Tree tree) //替换所有与pattern匹配子树为tree

10-69 ??? void printGenList() //输出树(森林)的广义表表示字符串

10-70 boolean equalsIgnoreOrder(Tree tree) //无序树,比较是否相等,忽略孩子结点次序

10-71 TreeNode search(Tree pattern) //无序树,查找匹配的子树,忽略孩子结点次序10-72 ??void removeAll(Tree pattern) //无序树,删除所有匹配的子树,忽略孩子次序10-73 ???void replaceAll(Tree pattern, Tree tree) //无序树,替换所有匹配子树,忽略孩子次序

(2)树的成员方法,非递归算法

10-74 ??? void printGenList() //输出树的广义表表示,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3)对树操作的静态方法,递归算法

10-75 T ancestor(Tree tree, T x, T y) //返回x、y结点最近的共同祖先结点

10-76 void diameterAll(Tree tree) //输出树的所有直径及其路径长度

10-77 ?Tree create(String[] prelist) //以横向凹入表示构造树

10-78 ???Tree createGenList(String genlist) //返回以广义表表示genlist构造的树(森林)(4)对树操作的静态方法,非递归算法

10-79 ???Tree createGenList(String genlist) //以广义表构造树,使用栈的非递归算法

10.4.5 图

1. 图的邻接表存储带权图类

实现AdjListGraph类声明的以下成员方法,public权限。

10-80 int cost() //返回带权图的代价(无向图每边只计算一次)10-81 Triple minWeightEgde() //返回带权图中权值最小的边

10-82 boolean isComplete() //判断是否完全图

10-83 AdjListGraph createComplete(T[] vertices) //以顶点集合构造一个完全图

10-84 AdjListGraph(AdjListGraph graph) //拷贝构造方法,深拷贝

10-85 ?AdjListGraph(MatrixGraph graph) //拷贝构造方法,深拷贝

2. 抽象图类关于图的连通性操作

(1)实现AbstractGraph类以下对图的操作,图的邻接矩阵存储。

10-86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比较两个图是否相等,忽略顶点次序

10-87 ?boolean isSubgraph(AbstractGraph graph) //判断是否子图

10-88 ?boolean isSpanSubgraph(AbstractGraph graph) //判断是否生成子图

10-89 ?boolean stronglyConnected() //判断一个无向图是否为连通图

10-90 ?boolean stronglyConnected() //判断一个有向图是否为强连通图

10-91 ?boolean isTree() //判断一个无向图是否为一棵树

10-92 ?boolean isCyclePath(int[] vertexs) //判断由顶点序列表示的一条路径是否为回路

10-93 ?boolean isPath(SinglyList pathlink) //判断由单链表存储的顶点序列是否是图的一条路径10-94 ?void printPathAll(int i, int j) //输出顶点i v、j v之间的所有路径及其路径长度,回溯法(10.3.4节)10-95 ??void printPathAll(int i)//输出从顶点i v出发的所有深度优先搜索的遍历路径(图7.23),回溯法

(2)实现AbstractGraph类以下对图的操作,图的邻接表存储。

10-96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比较两个图是否相等,忽略顶点次序10-97 ??boolean isSubgraph(AbstractGraph graph) //判断是否子图

10-98 ???boolean isSubgraph(MatrixGraph graph) //判断是否子图,graph图邻接矩阵存储

10-99 ??boolean isSpanSubgraph(AbstractGraph graph) //判断是否生成子图

10-100 ???boolean isSpanSubgraph(MatrixGraph graph) //判断是否生成子图,graph邻接矩阵存储10-101 ??boolean stronglyConnected() //判断一个无向图是否为连通图

10-102 ??boolean stronglyConnected() //判断一个有向图是否为强连通图

10-103 ??boolean isTree() //判断一个无向图是否为一棵树

10-104 ??boolean isCyclePath(int[] vertexs) //判断由顶点序列表示的一条路径是否为回路

10-105 ??boolean isPath(SinglyList pathlink) //判断由单链表存储的顶点序列是否是图的一条路径10-106 ??void printPathAll(int i, int j) //输出i v、j v之间的所有路径及其路径长度,回溯法(10.3.4节) 10-107 ???void printPathAll(int i) //输出从i v出发的所有深度优先搜索的遍历路径(图7.23),回溯法

3. 图的邻接多重表存储

(1)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无向图

10-108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无向图,实现插入、删除、遍历操作算法。

10-109 ????void printPathAll(int i) //输出从顶点i v出发的所有深度优先搜索的遍历路径(图7.23)10-110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无向图,采用Prim算法求图的最小生成树。

10-111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无向图,采用Kruskal算法求图的最小生成树。

10-112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无向图,采用Dijkstra算法求图的单源最短路径。

10-113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无向图,采用Floyd算法求图所有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2)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有向图

10-114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有向图,实现插入、删除、遍历操作算法。

10-115 ????void printPathAll(int i) //输出从顶点i v出发的所有深度优先搜索的遍历路径(图7.23)10-116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有向图,采用Dijkstra算法求图的单源最短路径。

10-117 ?????以邻接多重表存储带权有向图,采用Floyd算法求图所有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4. 图的应用

10-118 ???绘制一个由若干城市的航班路线构成的带权有向图(图1.3),连接两城市的边表示两地是否开通航班,有直飞或经停,边的权值表示两地间价格。指定两城市,给出多种航班路线方案,在何地中转,标明最短路径。

10-119 ???绘制一个由若干货币的汇率关系构成的带权有向图,如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加元、澳元等,有向边表示汇率关系。有些货币之间无法直接兑换,需要由第三方中转。指定两种货币的若干金额,给出转换结果,由第三方中转的多种方案。例如,将100美元转换成多少人民币;将1000人民币转换成多少土耳其里拉,需要由美元或欧元中转,标明最佳转换方案。

10-120 地铁计费,题详见教材10.4节。

10-121 ????公共交通信息综合查询,题详见教材10.4节。

10.4.6 查找

1. 查找设计

(1)散列

10-122 ??HashSet散列表类声明实现Set接口(见1.1.3节),实现集合相等、包含、并、差、交等集合运算,以及读写对象文件操作。

10-123 ??实现HashMap散列映射类的keySet()、values()等方法。

(2)二叉排序树

10-124 BinarySortTree subSet(T begin, T end) //返回取值在begin~end范围内的子树,深拷贝10-125 boolean isSubtree(BinarySortTree bstree) //判断bstree表示排序集合是否是this的子集

ASL的计算公式(显示每层的查找次数×结点个数)及结果10-126 void printASL() //输出成功

10-127 ??BinarySortTree二叉排序树类声明实现Set接口,实现集合相等、包含、并、差、交等集合运算。

10-128 ??实现TreeMap树映射类的keySet()、values()等方法。

(3)平衡二叉树

10-129 ????声明平衡二叉树类A VL,实现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删除和查找等操作。使用平衡二叉树存储互异的排序随机数序列,分析其特点、功能和查找效率。

2. 查找应用

(1)提供快速查询的存储技术

10-130 ??电话簿,按姓氏分块存储。采用索引单链表(图8.8)结构,实现以下功能,分析算法效率。

①索引表按姓氏排序,采用排序单链表或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

②主表按姓氏分块存储,各块按姓名排序,提供查找、插入、删除操作,可存储一人多号,采用排序单/循环双链表存储。

③提供读写对象文件操作。

10-131 ??电话簿,按姓氏分块存储,用散列表作为索引表和主表,不排序,要求同上。

10-132 ??电话簿,按姓氏分块存储,采用二叉排序树作为索引表和主表,要求同上题。

10-133 ????电话簿,按树形关系分块存储,实现以下功能,分析算法效率。

①索引表是树结构,显示人物关系分类,以广义表表示一棵树。例如:

全部(家人,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同事(计算机系,通信系),朋友)将该树形关系保存在指定文件中。

②主表按树形关系分块存储,提供查找、插入、删除操作,采用散列表存储。

③提供读写对象文件操作。

10-134 ????电话簿,按树形关系分块存储,索引表采用横向凹入表示一棵树;主表采用二叉排序树存储,按姓名排序。要求同上。

10-135 ??学生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按班级分块存储。

声明Student学生类,包括学号、姓名、生日、班级、多门课程成绩等属性。

声明StudentManage学生信息管理类,采用索引单链表结构,按班级分块存储,实现以下功能,分析算法效率。

①索引表按班级排序,采用排序单链表或排序循环双链表存储。

②主表按班级分块存储,提供查找、插入、删除操作,采用排序单/循环双链表存储。

⑴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查找学生对象等操作。

⑵计算成绩:计算指定学生多门课程成绩的总分、平均值和绩点。

⑶查询班级成绩:指定班级,显示所有学生各门课程成绩及总分、平均值和绩点,标记每门课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每门课程的平均值。

⑷分段统计:指定班级指定课程,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分段统计人数。

⑸排序:将学生信息表或班级成绩查询结果排序显示,选择排序依据,或按学号,或按成绩等,采用二叉排序树存储一种排序结果。

⑹文件存储:将学生信息表及查询结果或分别写入对象文件或文本文件,提供从指定文件中读取信息的操作。

10-136 ??学生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采用散列表作为索引表和主表,不排序,要求同上。

10-137 ??学生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采用二叉排序树作为索引表和主表,要求同上题。

10-138 ?变量名的语法检查,题详见教材10.4节。

10-139 ??拼写检查,题详见教材10.4节。

10-140 ??手机信息之通讯录管理,提供显示、修改、插入、删除操作,提供查找和排序功能,提供按约定树形关系分类功能。说明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分析特点和性能。

10-141 ??手机信息之最近通话管理,分别保存并有效管理若干最近“未接来电”、“已接来电”、“已拨电话”等信息,通讯录中已有的电话号码按人名显示,提供按姓名或时间排序等功能。

10-142 ??手机信息之短消息管理,将短消息分别存储在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中;通讯录中已有的电话号码按人名显示;短消息按时间降序排列,每号码占一条信息,展开可查看所有收发分类信息;提供短消息群发功能,即在通讯录中选择多个数据项;提供自动回复功能。

(2)使用映射,分类统计

10-143 众数,题详见教材10.4节。

10-144 统计获奖名单,题详见教材10.4节。

10-145 选票统计,题详见教材10.4节。

数据库课程设计NBA篮球管理系统

山西大学软件学院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NBA数据系统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7年6月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需求分析. (3) 2.1 功能需求 (3) 2.2 数字字典 (4) 2.2.1 数据项............................................................ .. .4 2.2.2 数据结构 (6) 2.2.3 数据流 (6) 三、概念结构设计 (6) 3.1 球员E-R图 (7) 3.2 球队E-R图 (7) 3.3 赛程E-R图 (8) 四、逻辑结构设计 (8) 五、物理结构设计 (8) 5.1 球员数据表 (9) 5.2 球队信息表 (9) 5.3 赛程信息表 (10) 六、数据库实施............................................................ ..10 七、界面及代码 (13) 八、心得体会 (23)

一、选题背景 本学期的课设又开始了,我的想法就是为每个球迷建立一个方便查询NBA 相关信息的数据库系统。虽然当今NBA数据系统很强大而且很全面,但这次我 就是想继续通过自己的能力以及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做出一个可以利用的软 件系统。 另外,NBA球员多,球队多,比赛也多。球迷需要一个可以方便查询所有 信息的一个系统。所以,针对这个背景,我便定了这个题目。以下就是我的设计 思想和过程。 二、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1)建立数据库: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设计相关数据库。 (2)球员数据管理模块: 实现NBA球员基本情况的录入、删除等基本操作;对球员基本信息能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 (3)球队信息管理模块: 实现NBA球队的录入、删除等基本操作;能方便的查询球队的各项信息。 (4)球队赛程信息管理模块: 实现NBA各球队赛程信息的录入、删除等基本操作;能方便查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所属系部:化工学院 制定人:宋丽萍 合作人:吴晓滨 制定时间: 2015年1月20日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代码:181103 学分:20 学时:360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 课程类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 先修课程:化工机械基础后续课程: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 二、课程定位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面向的岗位有:管路安装、泵及其他动设备操作、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DCS控制操作、设备保全等。《化工单元操作》安排在《化工机械基础》之后,《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之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其主要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依据操作原理的共性,分成为若干单元操作过程,通过项目训练,掌握各单元典型设备的操作技能及设备选用原则和技能,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中职定位:单元设备简单操作 本科定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及生产能力设计 培训地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

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与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图纸识用与绘制、物理化学等前续课程密切衔接,为后续课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工艺学》、《化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最终形成化工生产的职业综合能力。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流体力学知识,根据输送流体的性质,正确选用管道及安装。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 2、能运热量传递知识,根据传热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传热设备。 3、能运用蒸发原理知识,根据蒸发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发设备。 4、能运用蒸馏原理知识,根据蒸馏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馏设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1、知道流体力学,了解其基本内容,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机理及基本计 算方法; 2、知道非均相物系分离的基本原理,重力沉降和过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 3、知道传热单元,了解传热过程,理解传热原理,掌握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传热单元操 作的基本概念及传热基本方程; 4、知道吸收,了解吸收过程,理解吸收原理,掌握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计算; 5、掌握两组分溶液精馏的原理和流程,精馏塔的操作及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熟悉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的应用,干燥过程的相关计 算。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1、进入工作环境,必须穿着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等。 2、不能随意触动设备。 3、操作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5、保持节俭节约。 四、课程内容设计:(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实施等,项目小于内容)

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刘立果 学号:200601100072 专业班级:机制自动化(3)班 指导教师:李菲 2009年12月1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先从设计背景方面分析了零件作用和工艺,然后指定设计方案包

括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对加工基面的选择最后实施方案。制定出工艺 路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切削用量及 基本工时,最后进行了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作用,工艺,毛坯,基面,路线,加工余量,尺寸,切削用量基本工时,夹具。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4) 1.1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工艺规程设计 (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基面的选择 (5)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3.夹具设计 (10) 4.结果与讨论 (11) 4.1课程设计结果 (11) 4.2课程设计结论 (11) 5.收获与致谢 (11) 6.参考文献 (1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杠杆(见附图1),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零件中部有一孔ф20H7,两端分别是通孔和盲孔ф8H7,三孔均要求有较高的配合精度,用于传递较小扭矩。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共有两组加工平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上表面 这一组表面包含两个ф8H7的孔和其倒角;与两孔垂直的平面包括通孔的端面ф16、盲孔的端面ф20和中部孔的端面ф32. 2.下表面 此加工面包括长宽均为68的下表面轮廓还有ф20H7孔及其倒角。 2.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且轮廓尺寸不大,可采用熔模铸造。2.2 基面的选择 加工下表面轮廓是以ф20的端面ф32为粗基准;在以加工好的下表面为基准加工通孔ф8的端面ф16、盲孔ф8的端面ф20和ф20的端面ф32。 2.3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I 依次粗铣和精铣下底面轮廓1,通孔ф8的端面ф16和孔ф20的端面ф32,盲孔ф8的端面ф20. 工序II 依次钻、粗铰和精铰通孔和盲孔ф8H7并锪倒角0.5×45°;粗铰后精铰

生物工艺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生物工艺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生产10万吨味精厂发酵工段工艺设计 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系别:生物工程系 班级:1142班 学生姓名:刘思 学生学号:201121030205 指导老师:刘仙俊杨艳 2013年12月16-20日

摘要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一种鲜味剂。本设计是生产纯度为100%商品味精的设计,采用的是中糖发酵、一次等电点提取的发酵方法生产味精。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出的谷氨酸制成味精要经过谷氨酸加水溶解,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和,经脱色、除铁、钙、镁等离子,再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干燥、筛选等单元操作,得到高纯度的晶体或粉体味精。本设计对全厂进行了物料衡算、发酵车间热量衡算、无菌空气用量计算。对味精发酵车间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发酵罐的设计与选型计算。 关键词:味精谷氨酸发酵工艺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文献综述 (3) 1.1味精的性质 (3) 1.2 味精工业发展历程 (3) 1.3我国味精工业发展现状 (3) 1.3.1 工艺技术进展 (4) 1.3.2 技术指标进展 (4) 1.4 设计任务及目的意义 (5) 1.4.1设计任务: (5) 1.4.2 设计目的和意义 (5) 第二章味精生产工艺 (6) 2.1 味精生产的工艺概述 (6) 2.2 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概述 (7) 第三章谷氨酸发酵车间物料衡算 (9) 3.1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9) 3.3 100000t/a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表 (11) 第四章连续灭菌和发酵工段能量衡算 (13) 4.1 热量衡算的方法 (13) 4.2 连续灭菌和发酵工段能量衡算 (14) 4.2.1 计算指标(以淀粉质为原料) (14) 4.2.2 培养液连续灭菌用蒸汽量 (15) 4.2.3 培养液冷却用水量 (16) 4.2.4 发酵罐空罐灭菌蒸汽量 (16) 4.2.5 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及冷却用水量 (17) 总结与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数据库概论课程设计安徽工业大学戴小平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 2017年 06月03 日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姓 名 李根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计141 学 号 149074007 指导教师 戴小平

摘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信息化技术向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已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为跟上时代的要求及人们生活的步伐,药店管理系统随运而生。它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其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基于这一事实开发本系统。 本系统主要要实现的是药店管理系统进行药品的管理。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操作和管理员操作。用户操作包括:用户登录,用户注册,用户购买药品,查看药品基本信息等功能。管理员操作包括:管理员登录,添加药品至仓库,修改药品信息,查看入库信息,出库信息,库存信息,以及从仓库出库至药店等功能。 本系统是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7开发工具、C#语言和Microsoft SQL Serve数据库来开发的。 关键词:药店;仓库;管理系统;

目录 1绪论 (3) 1.1 概述 (3) 1.1.1 问题的提出 (3) 1.1.2 本课题的意义 (3) 1.2 开发环境与工具介绍 (3) 1.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简介 (3) 1.2.2 C# 简介 (3) 1.2.3 Microsoft SQL Server简介 (4) 2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4) 2.1 用户需求分析 (4) 2.1.1 用户需求 (4) 2.1.3 系统性能需求 (4) 2.1.4数据分析 (4) 2.2 功能模块图及分模块功能描述 (5) 2.2.1 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5) 2.2.2 系统功能模块简介 (5) 2.3 数据库设计 (5) 2.3.1 系统E-R图 (5) 2.3.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6) 3 系统实施 (8) 3.1 建立数据库 (8) 3.2 数据库连接 (10) 3.3 主要模块实施 (10) 3.3.1 登录模块的开发 (10) 3.3.2 管理员主界面 (11) 3.3.3 用户主界面开发 (12) 3.4 系统测试 (12) 3.4.1 软件测试的对象 (12) 4 系统说明 (15) 4.1 开发环境 (15) 4.2 系统安装、配置与发布应用程序的步骤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6) 附录:部分源代码 (16) 登录主界面源代码: (16) 用户注册界面代码: (18) 管理员主界面: (20) 购买药品代码: (23) 插入药品信息代码: (26)

工厂设计概论 物料平衡计算例题

例 题 计 算 过 程 1.某厂年产100万m 2釉面砖,产品规格152×152×5mm ,物料平衡计算的主要参数及结果见表1及表2。 解:A 计算过程如下 ⑴年产量 年出窑量=100×104m 2×10kg/m 2×10-3kg=10000 (t ) ⑵釉烧 年装窑量= 烧成废品率 年出窑量 -1 = )/(7.108%8110022 年万万m m =- =年/10870 t ⑶装窑、施釉 年施釉量=% 11/7.10812-= -年 万施釉废品率年装窑量m =年年/10980/10983 2t m = 年需釉料量10980×6%=658.8t/年

⑷素烧、干燥 年干燥量(釉+坯)= % 1518 .109,1-= -干燥损失率素烧年施釉量 =年万/2.1292m 换算成t/年: 坯:釉=94:6 ∴坯重9.4kg/m 2 坯年干燥量= 灼减 坯重 坯釉年干燥量-?+1)( % 8110/4.9102.1293224-???=-m kg m =)/(13198 年t ⑸成型 年成型量=% 1012.12912-= -年 万成型损失率坯年干燥量m )/(6.1432年万m = = )/(14665% 10113198 年t =- 规格152×152×5mm 的釉面砖1m 2以44片计 成型量(万片/年)=143.6×44=6314(万片/年) ⑹喷雾干燥 年喷雾干燥量= 年喷干损失率年成型量/15437% 5114665 1t =-=- ⑺新坯料加工量(干基) 新坯料加工量(干基)年回坯量年喷雾干燥量-= )(成型回坯率年成型量喷干回坯率年喷干量年喷雾干燥量?+?-= =)/%](814665%315437[)/(15437 年年t t ?+?==)/(13800年t 表2 坯用原料加工量计算表(干基)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概论课程设计指导 一、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库原理概论》课程设计是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配合《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 以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以VB 6.0 、VC6.0或其它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学生2人1组,自愿组合,每人独立完成系统中的一个模块,每组从以下课题中选择一个或自拟课题,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 (1)图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通用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报刊订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医药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电话计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宾馆客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汽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仓储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图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调查一个书店的图书销售业务,设计的图书销售系统主要包括进货、退货、统计、销售、查询功能。 ①进货:根据某种书籍的库存量及销售情况确定进货数量,根据供应商报价选择供应商。输出一份进货单并自动修改库存量,把本次进货的信息添加到进货库中。 ②退货:顾客把已买的书籍退还给书店。输出一份退货单并自动修改库存量,把本次退货的信息添加到退货库中。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方案 (3) 1、确定设计方案 (3) 2、确定物性数据 (3) 3、计算总传热系数 (4) 4、计算传热面积 (5) 5、工艺结构尺寸 (5) 6、换热器核算 (7)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1000 kg/h甲醇。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压力为常压。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压力为0.3MPa。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3、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设计方案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热流体进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冷流体。 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从两流体温度来看,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壁温之差不会很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易结垢,为便于清洗,应使冷却水走管程,甲醇走壳程。另外,这样的选择可以使甲醇通过壳体壁面向空气中散热,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在此选择逆流。选用φ25mm ×2.5mm 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 = 0.6 m/s 。 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甲醇的定性温度为: 6450572 +T ==℃ 管程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 ℃=+= 352 40 30t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成员:指导教师:

目录 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2第一章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3第一节零件的工艺分析—————————————————————4 一、零件用途—————————————————————————4 二、零件技术要求———————————————————————4 三、审查轴零件工艺性—————————————————————4 第二节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4第三节毛坯的种类及制造————————————————————5第四节制造工艺路线 一、定位基面的选择——————————————————————5 二、轴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 三、制定工艺路线及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 第五节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7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计算—————————————————10第二章铣平面专用夹具夹具设计——————————————————12第一节轴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12 一、零件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分析—————————————————12 二、拟订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12 三、确定夹紧方案———————————————————————13 四、定位误差分析———————————————————————13 五、绘制夹具总装图——————————————————————14设计总结—————————————————————————————14参考文献—————————————————————————————15

数据库课程设计商品信息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 设计题目: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院系名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交通运输1202班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1课题简介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设备和管理的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工 作效率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经过半年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本着理论联系 实际的宗旨,通过学校提供的这次软件技术实践的机会,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 历经两周时间,我们自行设计一套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将以这套商品管理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 2设计目的 应用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论学习,通过上机实践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 更好的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知识。 数据库应用课程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对于给定结构的数据库的创建、基本操作、程序系统的建立和调试以及系统评价。 数据库原理软件设计实践:实践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关于关系数据库原理的有关知识和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法,熟练掌握对于给定实际问题,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 下基础。 3设计内容 运用基于E-R 模型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关系规范化理论做指导完成从系统的分析到设计直至系统的最终实现,开发商品信息系统,完成商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全部功能,商品入库子系统,商品出库子系统,商品库存子系统。 首先做好需求分析,并完成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其次做概念分析,利用实体联系的方法将需求分析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得到E-R 图。 然后就是逻辑结构设计,将E-R 图转换为计算机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模型 4 设计具体实施 一、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题目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班级轻化11002班 学号1016121072 学生姓名李江露 指导教师陈飞飞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07 日

一、前言 (2) 二、设计任务书 (3) 三、方案简介 (4) 四、选型与设计指导思想 (5) 五、设计方案 (6) 1、确定设计方案 (6) 2、确定物性数据 (6) 3、计算总传热系数 (7) 4、计算传热面积 (8) 5、工艺结构尺寸 (8) 6、换热器核算 (11) 六、设计结果一览表 (15) 七、主要符号说明 (16) 八、个人小结 (17) 九、参考文献 (19)

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以及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课程设计与平时的作业不同,在设计中需要自己做决策,主观性较强。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阅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对自己和选择作出论证和核算,经反复的分析比较,选择出最理想的方案和最合理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换热器的选型和设计,即对在生产过程中甲醇冷却装置的设计。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甲醇和循环水的分析,确定设计方案,选择最佳流程并计算、核算、制图等一系列过程。 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课程设计的实际行动和创新,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甲醇冷凝冷却器的设计 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2000 kg/h甲醇。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①甲醇:入口温度64℃,出口温度50℃,压力为常压。 ②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压力为0.3MPa。 ③允许压降:不大于105 Pa。 ④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作。 3、设计要求 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热处理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CA8480轧辊车床主轴 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B10821 作者学号:20104082104 作者姓名:倪新光 指导教师姓名:翟红雁 完成时间:2013.06.27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完成时间06.27 指导教师翟红雁职称教授学生姓名倪新光班级B10821 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选材; 2.要求学生弄清零件的工作环境。 3.要求学生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最合理的预先热处理工艺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法; 4.要求学生分别制定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 5.要求学生写出热处理目的、热处理后组织以及性能。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内容要求时间备注 讲解并自学《金属热处理工艺》课本第六章;收集资料, 分析所给零件的工作环境、性能要求, 了解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技术要 求 0.5天 热处理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制定 确定出几种(两种以上)工艺 线及热处理 方案,然后进行讨论对比优缺点, 确定最佳工艺 路线及热处理工艺方案 1.5天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及热处理后组织、性能 查阅资料,确定出每种热处理工艺的参数, 包括加热方式、温度和时间,冷却方式等,并绘 出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曲线 1.5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按所提供的模板 0.5天 答辩1天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一. 分析零件的工作环境,确定出该零件的性能要求,结合技术要求,选出合适的材料,并阐述原因。 二. 工艺路线和热处理方案的讨论。要求两种以上方案进行讨论,条理清晰,优缺点明确。 三. 每种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工序中涉及到的所有热处理工艺)。写出确定参数的理由和根据,(尽可能写出所使用的设备)要求每一种热处理工艺都要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 四. 写出每个工序的目的以及该零件热处理后常见缺陷。

工厂设计概论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 基本建设程序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厂阶段 三个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项目建议书:1.项目名称、项目的主办单位及负责人2.项目内容、设立项目的理由及相关情况分析3.建厂地区或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4.产品名称、规格、生产能力及销售方向5.主要原料、燃料、材料、电力、交通运输和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或者已经具备的条件6.资金的估算和来源7.项目的进度安排8.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2)承办单位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条件(3)需求预测和产品规划(4)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5)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6)技术方案(7)环境保护(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的人员培训(9)项目实施进度的建议(10)投资估算好资金筹措(11)产品成本估算(12)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市场需求是前提,工艺技术是手段,效率利润是关键 设计任务书:(1)根据经济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的落实情况(3)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5)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6)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和文物保护等要求和采取相应措施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8)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11)附近 厂址选择:选择建厂的地区位置和选择建厂的具体厂址。建厂地区的选择:(1)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并有良好的燃料、电力供应(2)考虑当地运输和资源条件建厂地址的选择:(1)考虑地质条件,注意地下水位及侵蚀性等问题(2)尽量避免地形起伏变化过大,有一定坡度(大于21°),便于排水(3)避免在农业生产区建厂(风向)(4)无污染源 设计的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交通运输安排、人流跟物流的分流、环境评价 第二章总平面及运输设计 设计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将厂区划分及确定各建筑物相对位置(面积、形状) 设计程序:(1)确定建筑物的层数;(2)厂区内外交通形式,产品原料运输,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运输、连通;(3)建筑物间的相互位置,按生产工艺流程走;(4)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图;(5)方案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 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①满足工艺条件下,周期短,资金周期短;②设置两个以上的门,人、货分开;③同类建筑集中布置;④建筑物外形简单、紧凑;⑤辅助设施靠近服务对象;⑥电源靠近负荷中心;⑦尽量直道少拐弯⑧采光、通风、风向;⑨考虑扩建,车间内预留、车间外预留,整个生产线全部预留;⑩合理利用地势,生产线从上往下布置;满足运输线路环保卫生要求;厂内生产区不设服务设施;合理布置的更美观。 主要措施:(1)厂区划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厂前区;(2)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主厂门、货物门

(完整版)化工单元操作毕业课程设计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材料工程 班级:高聚物111 姓名:李进亮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张晓东 日期:

化工单元操作课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高聚物111 姓名:李进亮学号: 常压下,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硫。 一、设计条件 1.操作方式:连续操作; 2.生产能力:处理炉气量:2415; 3.操作温度:25℃; 4.操作压力:常压; 5.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摩尔分数为0.065%;其余为空 气; 6.进塔吸收剂:清水; 7.二氧化硫回收率:95%; 二、设计要求 1.流程布置与说明; 2.工艺过程计算; 3.填料的选择; 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 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 三、设计成果 1.设计任务书一份; 2.设计图纸:(填料塔工艺条件图) 四、设计时间

2013年5月13日年5月24日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汤金石,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药设计院 3、传质与分离技术,周立雪,化学工业出版社 4、流体流动与传热,张洪流,化学工业出版社 5,、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王明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6、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刘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六、指导教师:张晓东 化学制药教研室 2013.5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1.1吸收技术概况 (4) 1.2吸收设备分类 (4) 第二章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塔设计 (7) 2.1任务及操作条件 (7) 2.2吸收剂的选择 (7) 2.3填料塔的填料的选择 (8) 2.4 操作参数的选择 (9) 2.4.1操作温度的确定 (9) 2.4.2操作压力的确定 (10) 第三章吸收塔工艺条件的计算 (11) 3.1 基础物性数据 (11) 3.1.1液相物性数据 (11) 3.1.2 气相物性数据 (11) 3.1.3气液相平衡数据 (11) 3.2物料衡算 (12)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3.3.1 空塔气速的确定 (14) 3.3.2填料规格校核: (17) 3.3.3 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7) 3.4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21) 3.5 液体分布器计算 (23) 3.5.1液体分布器 (23)

课程设计论文--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热处理工设计目的 (1) 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 (1) 第三章 热处理工艺设计方法 (1) 3.1设计任务 (1) 3.2设计方案 (2) 3.2.112C r N i3叶片泵轴的设计的分析 (2) 3.2.2钢种材料 (2) 3.3设计说明 (3) 3.3.1加工工艺流程 (3) 3.3.2具体热处理工艺 (4) 3.4分析讨论 (11) 第四章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12CrNi3叶片泵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一.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次专业课设计练习,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2)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 (3)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工艺图绘制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 进行零件的加工路线中有关热处理工序和热处理辅助工序的设计。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选定能实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制定工艺参数,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图,选择热处理设备,设计或选定装夹具,作出热处理工艺卡。最后,写出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要求对各热处理工序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和各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作出说明。 三. 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 1. 设计任务 12CrNi3叶片泵轴零件图如图3.1 图3.1 12CrNi3叶片泵轴

2、设计方案 2.1.工作条件 叶片泵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相互形成封闭容积的体积变化来实现泵的吸油和压油。叶片泵的结构紧凑,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泵轴在工作时承受扭转和弯曲疲劳,在花键和颈轴处收磨损。因此,要求轴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 2.1.1失效形式 叶片泵轴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在花键和轴颈处可能发生工作面的磨损、咬伤,甚至是咬裂。 2.1.2性能要求 根据泵轴的受力情况和失效分析可知 ,叶片泵轴主要是要求轴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耐磨性,以保证轴在良好的服役条件下长时间的工作。 2.2钢种材料 12CrNi3A钢属于合金渗碳钢,比12CrNi2A钢有更高的淬透性,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比12CrNi2A钢截面稍大的零件。该钢淬火低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后都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钢的低温韧性好,缺口敏感性小,切削加工性能良好,当硬度为HB260~320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70%。另外,钢退火后硬度低、塑性好,因此,既可以采用切削加工方法制造模具,也可以采用冷挤压成型方法制造模具。为提高模具型腔的耐磨性,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保证模具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很好的韧性,该钢适宜制造大、中型塑料模具。 12CrNi3高级渗碳钢的淬透性较高 ,退火困难。由于不渗碳表面未经镀铜防渗 ,因此渗碳后进行低温回火 , 降低硬度 , 便于切去不渗碳表面的渗碳层。材料加工成叶片泵轴需进行复杂的化学热处理,使心部硬度为 HRC31~HRC41,表面硬度不低于HRC60,从而使泵轴表面有较高硬度,心部呈

生物工厂设计面包工厂设计

[键入公司名称]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设计题目:食品工厂设计 年级专业:2009级生物工程 组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2/5/10至2012/5/27

目录 1. 前言 (3) 1.1 简介 (3) 1.1.1 设计背景 (3) 1.1.2国内发展概况 (3) 1.1.3国外研究现状 (4) 1.2 产品市场分析 (4) 1.3 市场需求预测 (5) 1.4 销售方向 (6) 2. 设计方案确定及论证 (6) 2.1 面包工厂设计原则 (6) 2.2 总平面布置 (6) 2.3 工艺设计 (8) 3.物料衡算 (12) 3.1 根据面包原料使用量基础配方: (12) 3.2电耗量: (13) 3.3水耗量: (13) 3.4包装材料耗费量: (13) 4.设备选型 (13) 4.1设备清单 (13) 4.2 设备使用原则 (14)

5.管道设计 (14) 5.1管道计算及选用 (14) 5.2管道附件及使用 (14) 5.3管道布置 (15) 6.项目成本分析 (15) 7.项目收益 (15) 8.结论与展望 (16) 9.参考文献 (16)

1.前言 1.1 简介 1.1.1 设计背景 面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风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包从西方引入,面包引进中国之初,主要供西方人士食用。20世纪初以来,经过中国点心师的改进,已具中国地方特点,并成为中国面食点心的一大类,为方便面点之一。面包作为一种大众食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的主食之一。面包中含有一定量水分,入口接受性好,能保鲜数日,冷热食用均可。制造过程中经过发酵,所含淀粉和蛋白质经过初步分解,再加上多孔状的组织,摄食后消化吸收率高。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进步,面包制品已能较集中地大规模高效率生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面包店数量的快速增加,花色面包的产量增大,从事面包点心生产的人员较多,从业人员对面包生产工艺方面的知识以及开发花色面包方 面的知识的需求增加,由此可见未来的面包工业只有拥有新工艺、新配方、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1.1.2国内发展概况 面包的生产是1876年由西方传入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的面包企业如雨后春笋。二十年前,我国焙烤业还很落后。在许多中小城市面包的生产、加工几乎一片空白。即使一些大城市面包及其他焙烤行业如蛋糕、西点等也很不发达。哈尔滨市仅有“秋林”、“老鼎丰”等少数食品厂生产少量的面包;北京市只有“义利食品厂”、“北京食品厂”生产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的面包、蛋糕;上海地区市面上虽然面包、蛋糕的产量和品种相对多一点,但优质产品也不多。在南方都市广州,也只有少数西餐馆和大酒点出售质量较高的面包,但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只供外宾及港台人士享用。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长期闭关自守导致原料缺乏,另一方面是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工艺繁琐,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市场放开,国内外交往日益频

清水吸收SO烟气的填料塔设计说明书

清水吸收S02烟气的填料塔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材料工程技术 班级: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任务书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 清水吸收SQ烟气的填料塔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 气体处理量lOOOmVh (30 C, 100kpa) 2、进塔气体的组成:9% (体积分数)SQ,其余可视为空气 3、回收其中所含SQ的95% 4、吸收塔的操作温度为30C,压力位100kpa 5、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 6、空塔气速取泛点气速的倍 7、填料自选 三、设计内容 1、填料塔的物料衡算 2、塔的主要工艺尺寸确定 ①塔高的确定 ②塔径的确定 3、辅助设备的类型及作用 4、绘制填料塔的设备图(CAD

5、编写设计说明书(电子版) 第一章前言 1吸收的概况 2吸收设备分类 第二章设计方案 吸收剂的选择 对溶质的溶解度大 对溶质有较高的选择性 不易挥发 再生性能好 塔内气液流向的选择 吸收系统工艺流程 填料的选择 操作参数的选择 操作压力的确定 第三章工艺计算 物料衡算 吸收剂用量 塔径计算 填料层高度计算 第四章辅助设备的类型及作用 液体分布器 除雾器填料压紧装置填料支撑装置 第五章结束语 第六章主要符号说明 第七章参考文献 1刖言 吸收技术的概况 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同一种溶剂(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称为吸收。吸收是分离气体混合物最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 工业吸收操作是在吸收塔内进行的。在吸收操作中,通常将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以A表示而不溶或微溶的组分称为载体或惰性气体, 以B表示;吸收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以S表示;经吸收后得到的溶液称为吸收液被吸收后排出吸收

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分生产方法 (3) 第二部分设计技术参数 (4) 第三部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 3.1丙烯腈工艺流程示意图 (4) 3.2 小时生产能力 (5) 3.3 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街算 (5) 3.4 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8) 3.5 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0) 3.6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5) 3.7 水吸收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7) 3.8 空气水饱和塔釜液槽 (21) 3.9 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23) 3.10 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23) 3.11 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24) 3.12 氨气过热器 (24) 3.13 混合器 (24) 3.14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25)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课程设计 第四部分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26) 4.1 空气饱和塔 (26) 4.2 水吸收塔 (28) 4.3 丙烯蒸发器 (30) 4.4 循环冷却器 (32) 4.5 氨蒸发器 (34) 4.6 氨气过热器 (35) 4.7 丙烯过热器 (35) 4.8 空气加热器 (36) 4.9 循环液泵 (37) 4.10空气压缩机 (38) 4.11中和液贮槽 (38) 第五部分附录 (39) 5.1附表 (39) 5.2 参考文献 (41) 第六部分课程设计心得 (42)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化工专业课程设计 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设计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要求和物性参数的确定及对主

要尺寸的计算,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结果选型设计,完成对丙烯腈的工艺设计任务。 第一部分生产方法 丙烯腈,别名,氰基乙烯;为无色易燃液体,剧毒、有刺激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3.1%-17% (体积百分比);沸点为77.3 C,闪点-5 C , 自燃点为481 C。丙烯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 型高分子化合物一一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丙烯氨氧化法的优点如下 (1) 丙烯是目前大量生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品,氨是合成氨工业的产品,这两种原料均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 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经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丙烯腈产物。 (3) 反应的副产物较少,副产物主要是氢氰酸和乙腈,都可以回收利用?而且丙烯腈成品纯度较高。 (4) 丙烯氨氧化过程系放热反应,在热平衡上很有利。 (5) 反应在常压或低压下进行,对设备无加压要求。 (6) 与其他生产方法如乙炔与氢氰酸合成法,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法等比较,可以减少原料的配套设备(如乙炔发生装置和氰化氢合成装茸)的建设投资。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AN生产过程的主反应为 3 C3H6 NH3 O2 CH2=CHCN 3H2O 2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VH r)298 512.5 kJ mol AN 主要的副反应和相应的反应热数据如下: (1) 生成氰化氢(HCN C3H 6 3NH3 3O23HCN 6H2O (VH r)298 315.1 kJ mol H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