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基础知识

宝玉石基础知识
宝玉石基础知识

1.宝石为什么称为宝石?

1.美观,是构成宝石的最重要的条件,它由颜色、光泽、奇特光学效应、透明度和纯净度等众多因素构成宝石漂亮美丽的外貌。

2.耐久,要求宝石的美丽能恒久稳定,即宝玉石有较高的硬度或韧性和较强的抗腐蚀性等稳定的物化性质。

3.稀少,物以稀为贵是市场的格言,稀少是决定宝石价值极为重要的因素,除品种产出量稀少外,更重要的是十分完美高质量的宝玉石往往很少,故受市场青睐。

4.无害,宝石是人们经常佩戴的装饰品,对人体应绝对无害。一般而言,宝玉石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但极少数品种和某些经放射性处理的宝石有时含有超标的放射性残余,对人体是有害的,要求厂家、商家和检测部门严格管理,杜绝不合格的产品上市流通。

2. 根据宝玉石的成因分为四类?

⑴天然宝玉石

①天然宝石天然形成的单晶体矿物;

②天然玉石天然形成的多晶质岩石;

③天然有机宝石与动植物有关所形成的并达到工艺要求的材料,如珍珠、珊瑚、龟甲、琥珀、煤精、象牙等。

⑵改善宝玉石

①优化宝玉石是指在不破坏和损伤宝石、玉石各种物理性质的前提下,对宝玉石的外貌如光泽、颜色、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改善,使宝玉石更美观,如翡翠的炖蜡和红蓝宝石的热处理等。

②处理宝玉石为了使宝石的外貌更加光彩夺目,常常对一些质量较差的宝玉石进行充填、着色、涂层等处理,这些作用往往对宝玉石的结构、固性及其他物性有一定的破坏和损伤,处理后不久其外貌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翡翠的漂白充填处理和红蓝宝石的扩散着色处理等。

③拼合宝石拼合宝石一般是指将两部分或两部分以上的同种宝玉石或异质材料粘合压制在一起而成的饰品,市场上最常见的欧泊两层石和三层石,一些由粹片压制而成的宝玉石如绿松石、琥珀等也属于此类。

⑶人工宝石

①合成宝石合成宝石是指由人工生产的与天然宝玉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基本相同的材料,如合成刚玉、合成水晶等,也称合成材料。

②人造宝石人造宝石是指由人工生产的自然界尚无对应物的外观上类似于宝石的人造材料,如立方氧化锆、碳化硅、钇铝榴石、钆镓榴石等。

⑷仿制宝石

仿制宝石是指与某种天然宝石的外貌基本相似,但与这种天然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构造完全不同的人造材料或某些天然宝石,如立方氧化锆、碳化硅、天然锆石在外貌上均酷似钻石,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完全不同于钻石,常用来模仿钻石。

3. 钻石4C

4C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即指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大小(Carat)及车工(Cutting)。

颜色:

其一是美国宝石学院(GIA)确定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表示方法,即将钻石从无色到浅黄色用D、E、F……Z表示,其中D为无色,Z为黄色;其二是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采用(34)的百分制形式,将无色-黄色钻石用100,99,98……77等数字表示,数字愈大钻石愈无色。

净度:

(1)镜下无瑕级LC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的内部和外部无瑕疵。下列情况仍属镜下无瑕级:

a.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b.原始晶面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

c.内部生长线无反射现象,不影响透明度。

d.钻石内、外部有极轻微的瑕疵,经重新加工后可除去。

(2)极微瑕级VVS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其微小的瑕疵,细分为VVS1、VVSz。

a.钻石具有极微小的瑕疵, 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定为VVS1级。

b.钻石具有极微小的瑕疵, 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定为VVS2级。

(3)微瑕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瑕疵,细分为VS1、VS2。

a.钻石具细小的瑕疵, 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定为VS1级。

b.钻石具细小的瑕疵, 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定为VS2级。

(4)微瑕级SI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瑕疵,细分为SI1、SI2。

a.钻石具明显的瑕疵, 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定为SI1级。

b.钻石具明显的瑕疵, 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定为SI2级。

(5)重瑕疵级P

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瑕疵,细分为P1、P2、P3。

a.钻石具明显的瑕疵,肉眼可见,定为P1。

b.钻石具很明显的瑕疵,肉眼易见,定为P2

c.钻石具极明显的瑕疵,肉眼很易见,定为P3。

切工:

钻石的切工评价主要是指钻石切磨时的比例、抛光及后处理情况,钻石切工评价主要针对标准圆多面形钻石的切磨工艺,标准切工的钻石共有57或58个面,具体评价钻石切工的指标有比率和修饰度,其中比率包括台宽比、冠部角、亭深比、腰厚比、底尖比、全深比等。

重量:

钻石的国际通用重量单位是克拉,其英文名称为carat。克拉与克的换算关系为:

1.00ct=0.200g,1.000g=5.00ct。钻石的重量一般情况下需在精度很高的天平上直接称重,使用天平的精度要求高于0.001g,也可运用克拉来称重。当用克作重量单位时,要求有效

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三为,如1.005g;用克拉作重量单位时,有效数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逢9进1,8及8以下的第三位数字忽略不计,如2.315ct记作2.31ct,0.358ct 记作0.35ct,2.429记作2.43ct。目前,市场上钻石以重量可分为四类:1克拉以上为大钻,25分(即0.25克拉,1克拉分为100分)到一克拉之间称为中钻,小于25分的为小钻,而1-4分者一般又称为分钻。

4. 五大宝石的裸眼鉴定特征、著名产地?

钻石(南非):(1) 钻石最硬,可刻划刚玉及任何其他材料,加工好的钻石面棱锋利;

(2) 钻石折光率大,色散强,表面有"火"而不漏光;

(3) 钻石往往有黄色调,多数会有瑕疵;

(4) 钻石导热率高,可用"热导仪"检测。

红宝石(缅甸):1)天然红宝石“十红九裂”,没有天然结晶质包裹体的极罕见;

(2)红宝石有较强“二色性”;

(3)合成红宝石多有弧形生长纹、气泡或窗纱状羽液纹、棱角状合金片;

(4)小心“染色”、夹层红宝石。

蓝宝石(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天然蓝色宝石多有平直生长纹及色带或结晶质包裹体,常常有二色性,即一个方向为蓝,另一方向可见蓝绿。

祖母绿(哥伦比亚):祖母绿裂隙发育,天然多有瑕,较难鉴别。

猫眼石(巴西):有猫眼效应,种类较多。

5. 翡翠ABC?

天然翡翠在国际上简称为翡翠 , 其颜色、结构、材质 , 均保持天然本色 , 是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真品。商贸上也俗称为 A 货藉翠。色高质好的 A 货翡翠具有极高的增值空间及收藏价值。

改善翡翠是通过对翡翠的表面、质地、颜色等进行人工改善 , 使其更美观 , 售价更高。按改善的程度和工艺分为优化翡翠和处理翡翠。

a 优化翡翠翡翠的优化是指在加工过程中 , 对翡翠的结构及坚固性没有明显的破坏、损伤和对颜色无影响的工艺流程。如打蜡可使翡翠光泽更温润、透明、少裂、美观。通过这类工艺改善的翡翠称之为优化翡翠。

b 处理翡翠翡翠的处理一般分为去杂漂白、注胶处理和增色处理。漂白充填处理

翡翠往往以破坏翡翠的质地、结构为代价 , 极大地改善藉翠的透明度和色感, 可使翡翠保持短暂美丽的外观 ,这类翡翠习惯上称之为 B 货翡翠。翡翠的增色是目前十分常见的类型 ,

往往有染色、浸色、焗色、镀膜和辐射色等手段 , 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 在市场上所有经过着色 (Colour) 的翡翠均称之为C货翡翠。这些 B 货翡翠和 C 货翡翠均称之为处理翡翠。如充填时添加着色剂 , 则称之为 B+C 翡翠。

6. 二氧化硅类玉石举例?

非晶质体玉石:欧泊、天然玻璃

晶质玉石

1)微晶及隐晶质类:玛瑙、玉髓、碧玉、木变石等。

2)石英岩玉:东陵玉、密玉、京白玉、贵翠、台湾翠、砂金石、硅化木、芙蓉石和水晶。

7. 我国的软玉?

(1) 白玉 : 呈白色的软玉 , 透闪石含量达 90% 以上 , 最高可达99% 。市场上常称为羊脂白、梨花臼、雪花白、象牙白等。白玉是软玉中高档的玉石 , 块度一般不大 , 比较珍贵;白玉仔料是自玉中的上等材料 , 色越白越好 , 光滑如卵的仔玉叫光白子 , 质量特别好。有的白玉仔料经氧化表面带有一定颜色的皮壳如秋梨色称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等 , 这些都是和田玉中的名贵品种。白玉中以莹洁细润的羊脂白为最佳 , 又称羊脂玉 , 它白如凝脂 , 特别光滑湿润 , 给人一种刚中带柔的感觉。历史上有 " 白玉之精 " 、 " 玉英 " 等称呼。目前世界上仅中国新疆有羊脂玉产出 , 十分稀少 , 极其名贵。

(2) 青白玉和青玉 : 青玉是色呈青色的软玉。介于青玉和白玉之间者 , 则称青白玉 , 两者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 都是凭肉眼和感觉而定。青白玉和青玉产量较大 ,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软玉制品大多以青白玉和青玉为主。

(3) 碧玉 : 绿色至暗绿色的软玉 , 其颜色由含一定的阳起石和含铁较多的透闪石所致。优质的碧玉很名贵 , 但不及羊脂白玉。碧玉与青玉之间的界限虽说也有过渡性 , 但不象青玉与白玉之间那样模糊 , 较易区别 , 在中国历代的软玉制品中 , 碧玉也占一席之

地 , 至少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

(4) 墨玉 : 是指黑色和灰黑色的软玉 , 其黑色如漆者是上等的玉玺用料 , 价格较

高 ,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 黑色并不均匀 , 既有浸染黑点状 , 又有云状和纯墨型。墨玉之所以呈黑色 , 系由青玉中含杂质所致。因此常见青玉上出现墨玉、或在墨玉上出现青玉的现象。

(5) 黄玉 : 呈黄色、米黄色的软玉。其名有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和黄杨黄等。其中以栗色黄和蜜蜡黄者为上品。黄玉的黄色越浓则越珍贵 , 其珍贵程度不在羊脂白玉之下 , 且比羊脂玉更稀罕。

(6) 糖玉 : 是色似红糖的软玉 , 其色是由软玉经氧化而受铁浸染所致 , 真正血红色

者极为少见 , 多为紫红色或褐红色。

(7) 其他品种 : 除上述常见品种外 , 尚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品种 , 如虎皮石 , 即其外观花似虎皮;花斑玉 , 即呈现花斑色的软玉;巧色玉 , 即具有巧色的软玉。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地质调查研究院

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6月,是具有管理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承担地质调查研究项目、培养研究生三重职能的学校直属二级单位,是全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地质调查研究院。我院目前拥有9个甲级地勘资质。中国地质调查局院校能力建设评估A级单位。 地质调查研究院从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5名。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5名。201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5名。2013届毕业生8名,就业率达到100%。 地质调查研究院现有专兼职导师21名,教授12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招生范围涵盖了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了大量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国家专项项目,工作范围覆盖到全国除台湾、澳门之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涉及学科领域涵盖了我校的所有优势学科,产出了一大批规范、指南、技术要求、调查与研究报告等地质成果,在国家的地质、矿产、地灾、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托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我校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30个主要参加单位之一,并获得“全国优秀地质图幅一等奖”、“201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以及“全国危机矿产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各院系有关规定实行。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

注:“人数”一栏括号内数字为“其中拟接收推免生数”。

地质学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2、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3、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5、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组成部分(矿物)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的岩石特征。 6、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7、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矿物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8、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9、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0、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11、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7、成分成熟度;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花岗岩属于(C) A、中性深成侵入岩; B、中性浅成侵入岩; C、酸性深成侵入岩; D、基性浅成侵入岩。 3、Fe3+:Fe2+如果大于3,则沉积岩底颜色多为(D) A、棕色;B、黑色;C、浅绿灰色;D、红色或棕红色。 4、下列不是矿物的是(C) A、冰; B、石英; C、煤; D、自然金。 5、竹叶状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6、下列单元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7、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B) A、放射能; B、太阳能; C、地球引力能; D、科里奥利力。 8、生物碎屑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9、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C) 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10、长江下荆江段的“九曲回肠”是因为(C)造成的。 A、河流向源侵蚀; B、河流下蚀作用; C、河流截弯取直; D、河流分叉。 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 A、黄玉; B、萤石; C、正长石; D、方解石。 12、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三、判断题 1、岩浆岩中石英和角闪石具有特殊意义,能够反映岩浆岩中SiO2饱和度,因此可以称为酸度指示矿物。×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能力拓展练习 班级: 学号: :

一、阅读以下材料,分别说明A、B两区的气候类型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 (1)A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显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7.2mm,最大年降水量767.4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385.4mm(2004年)。最大年蒸发量2346.4mm,最大冻土深度61cm。全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2)B区为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据气象站1959年1月到1998年11月的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34.3℃(1957年7月),日最高气温41.6℃(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9.8℃(1963年1月),日最低气温-19.4℃(1964年2月18日),多年来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2℃,平均最高气温月为7月,平均29℃。 年平均降雨量677.1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177.1mm(1965年7月9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春季雨量少,时有春早。年平均蒸发量1728.27mm,年最大蒸发量2228.2mm(1960年),年最低蒸发量1493.0mm(1984年)。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8级,平均风速为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lm。 说明:本题通过实际材料向学生说明气候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说B区比A区降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更有利于地下水形成。 本题中A区实际是山西省潞安矿区,B区实际是山东省济宁矿区。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宝玉石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讲 1.什么是珠宝玉石 答:珠宝玉石是指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各种(含)岩石矿物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和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和再造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 其中 天然宝石是指天然矿物单晶(包括一些双晶); 天然玉石是指天然岩石(矿物集合体或非晶质体(或称玻璃体)); 天然有机宝石是指直接或间接通过自然界生命活动形成,全部或部分由有机物质组成的矿物岩石材料,养殖珍珠也归于此类。 狭义的宝石主要是指天然珠宝玉石,也就是自然界形成矿物单晶或集合体(岩石)。 2.宝石的特点 要成为宝石,一般要具备3个主要特点,即:美观、耐久、稀少。 (1)美观:是宝石最重要的特点,否则就是一般的矿物岩石。宝石的美观程度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即:颜色、净度、透明度和特殊光学效应。 (2)耐久:宝石要长时间佩带、保存、流传,要有相当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要耐酸碱、硬度大、韧性强,机械性能稳定。重要的宝石硬度一般都大于7,如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但钻石韧性较差,具脆性,所以它不怕磨,却怕撞击。 (3)稀少:也是宝石很重要的特性,“物以稀为贵”,宝石的高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稀缺性,尤其是高档宝石这一点上极为突出 3矿物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绝大部分矿物具有晶体结构,只有一小部分矿物属于胶体矿物。 4 单晶体——一块晶体中,其内部的原子排列的长程有序规律是连续的。 多晶体——若某一固体物质是由许许多多的晶体颗粒所组成。 晶粒间的分界面——晶面或界面 自然界晶体在结晶过程中因受各种条件限制,往往形成不甚规则或不甚完整的晶形 5宝玉石光学特性 偏振折射反射颜色透明度条痕发光性 6光泽 是一种表面光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宝石的反射率,也取决于宝石的抛光程度,宝石中常见的光泽类型有: 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树脂光泽; 7猫眼效应 在某些弧面型宝石的表面出现的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明显光带效应。形成猫眼效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宝石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呈一个方向定向排列的包裹体; ②切磨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组成的平面; ③宝石必须切磨成弧面型,其长轴方向垂直于包裹体延伸的方向 8星光效应 是在切磨成弧面型的某些宝石中见到的通常为四射或六射(偶尔十二射)的星状闪光效应。

宝玉石鉴赏教案

一、钻石 钻石之初——印度 钻石的历史起源于印度。在十七世纪之前,印度是当时钻石的唯一产地。古印度人把钻石颜色分为四个等级,这是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无色的钻石称作“婆罗门”;浅红色的钻石称作“刹帝利”;浅绿色的钻石称作“吠舍”;灰色的钻石称作“首陀罗”。 钻石之路——从印度到地中海 与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一样,连接古印度与西方的则是“钻石之路”。钻石之路实际上由两条路线组成,一为陆路,从印度经现今的两伊、土耳其抵罗马;二为水路,跨印度洋,经伊斯兰圣城麦加,从地中海南岸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再穿地中海抵达罗马。公元一至三世纪罗马帝国出现的钻石,即是通过这两条“钻石之路”从印度运来。可想而知,最好的钻石必然首先为印度的国王们所拥有,其次为沿途各国的统治者所占有,当走到终点时,剩余的钻石已为数不多了。 钻石新的生命——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钻石已经受重现,但人们心目中的钻石仍带有各种神秘色彩,就如:有人认为钻石可以治病,也有人认为钻石是有毒的,吞下去会导致人死亡。 承前启后——巴西 1730年,在另一个远离欧洲的大陆,南美巴西发现了钻石,并很快取代了印度,成为第一大钻石生产国。其产量在1850-1859年间达到顶峰,平均年产量达到30万克拉。由于钻石产量供给充足,钻石也不再是仅仅供王公贵族们享

用的奢侈品了,只要有钱,不管你身份如何,你尽可以在市场上购到你看中的钻石。 希望钻石 希望钻石在约500年前被一名僧侣从古印度神庙的神像头上偷得,将它卖与一位商人,从此,陆续拥有希望钻石的主人,他们的厄运亦从此拉开序幕。首先,便是盗得此钻的那名僧人,在此案被破后其受绞刑而死。1法国探险家兼珠宝商人得到它,原本富足的家庭负债累累,日益衰败,最后客死他乡。此后,希望辗转流落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手中,然而不久,路易十四便患病死去。随后继位的路易十五将此钻送与了他的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之后该钻的拥有者路易十六及其王后,及王后的女友,又先后死于法国大革命中。1911年,美国富商麦克莱恩购得希望作为礼物送与其妻,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女儿及麦克兰先生本人便先后死去。 希望钻石的历史,追溯到十七世纪中叶的印度,它产自于戈尔康达,塔维尼耶买下这个颜色如同蓝宝石一般的宝石,并取名塔维尼耶蓝钻。1969年,他把钻石卖给了路易十四,这颗钻石就有了“法兰西之蓝”的美誉,路易十五将“法兰西之蓝”搭配其他珍贵宝石,镶嵌在自己的金羊毛勋章上。1839亨利霍普先生在伦敦把它买下,并以姓氏将其重新命名,此钻就在霍普家族待到1901年。之后则又流浪到土耳其和巴黎。在巴黎,皮耶尔卡地亚想要让这个钻石更具魅力,便想出了许多夸张的故事以增添它的神秘,说凡是拥有者都难逃厄运跟随。希望钻石在1911年由麦克莱恩夫妇以18万美金购入。哈利温斯顿以130万美元买下霍普钻石以及麦克莲女士的其他珠宝。1958年,温斯顿将它捐给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至今,这颗钻石一直公开展示,是该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地质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至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软流圈:在地下深度60-400km范围内,震波速度明显下降,这一层称为古登堡低速层,一般认为在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因此又称为软流圈。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6、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 7、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8、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 9、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10、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11、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2、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13、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1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15、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 16、同斜褶皱:由一系列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倒转褶曲所组成的褶皱,称为同斜褶皱。 17、等斜褶皱:如果一系列相连的倒转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不仅向同一方向倾斜,而且其倾角几乎相等,这样的褶皱称为等斜褶皱。 18、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19、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20、标准化石:演化最快、水平分布最广,鉴定地质年代最有价值的化石。 21、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22、内生矿床: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有用组分富集起来所形成的矿床。 23、外生矿床: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有用元素或有用组分聚集所形成的矿床。 24、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 A、赤道 B、南极 C、北回归线 D、北京 3、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地壳中占98%以上的8种主要元素之一(C) A、硅 B、铁 C、铜 D、镁 5、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B)组成 A、钾铝层;B硅镁层;C、铁镁层;D、硅铁层

宝玉石文化话题四则

宝玉石文化话题四则 刘庆祥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共分四节。第一节对各种关于和氏璧产地、和氏璧材质的说法一一予以批驳,而后依据地质学、宝石学和和氏璧故事情节的分析,认为和氏璧是不存在的,和氏璧故事是人为虚构的。笫二节就《马可.波罗游记》中两段关于中国宝玉石的记载,根据元代中国宝玉石矿产的蕴藏与开采利用情况说明,笫一,中国并不产突厥玉;第二,马可?波罗并没有从中国携宝石回国,因而认为该书作者是在撒谎。第三节简单说明中西双方对宝玉石审美取向的不同和中西方宝玉石文化的差异,重点记述了西方对中国玉石轻视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及中西两种文化互动的可喜成果。第四节,一九四九年以来直到当前,对一九四九年四月长江炮战中肇事英国军舰的称呼,各种媒体均叫做紫石英号,实际上是译名有错, 正确译名应为紫晶号。 关键词和氏璧《马可.波罗游记》中西方宝玉石文化紫石英号 紫晶号 分类号 一、子虚乌有的'‘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在中国初通文墨之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最早记录这个故事的是墨子,记载最详细的是《韩非子》:相传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上釆得一块玉璞,他便拿去献给楚厉王,当时是公元前741年以前,但昏君不识宝,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玉献给继位的武王,他乂因同样的原因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公元前689年,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无脚走不了路,急得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的泪水干涸,双眼流血,这才感动了文王,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开玉璞,经鉴别为美艳绝伦的美玉, 便雕刻成玉璧,赐名和氏璧。以后乂有了与和氏璧有关的价值连城、完璧归赵、传国玉玺、金镶玉的成语与故事。 其中有关和氏璧雕成传国玉玺的传说乂有了不同版本。有一种说法是此玉玺在秦代就已经沉入洞庭湖底,另一种说法是此玉玺已在五代时被毁,还有一种说法是此玉玺传到了元代,当明朝大军进逼之大都时,元朝皇帝将其带到塞外草原, 以后便不知去向,但在明末时被一蒙古族牧民在放羊时发现,并献给蒙古汗王喝尔丹,后金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从苏泰太后处得到了这块传国玉玺,有了玉玺,皇太极便于1636年将后金改为清,改女真为满洲。 由上述内容可见,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内容很丰富的,且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从现代科学知识和故事惜节分析,“和氏璧”是子虚乌有的,和氏璧故事也是人为

宝玉石鉴赏 之 内含物基本知识

第一节内含物概述 宝石的微观世界容纳整个自然的苍桑变化,让我们进入宝石的内部利用数百万年甚至于数亿年形成的各种内含物特征,了解宝石形成的生命历史,了解宝石的形成过程,了解地球形成时所发生的故事。 宝石中的内含物是在宝石生长的环境中形成的,可以反映宝石的成因,在宝石的鉴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区分天然与合成、优化处理宝石的重要特征。 一、内含物的定义 内含物是指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身和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形成于宝石内部的特征,也可称为内部特征。宝石内含物和矿物包裹体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1、矿物包裹体指矿物中的异相物,主要是被包裹在寄主矿物中的成矿溶液、成矿融熔体和其他矿物,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地质学上也称包裹体。 2、内含物除包括上述的包裹体外,还包括影响宝石透明度的晶体生长结构,如色带、双晶纹、流纹、解理、裂隙和生长蚀象等。 3、根据内含物的物理性质,宝石中各种宝石内含物种类有: (1)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相当于矿物学中的包裹体。 (2)生长带、色带,主要是微小的杂质、或者化学成分的变化引起的,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3)双晶、双晶面、双晶纹或线,与晶体的晶格缺陷有关,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 (4)解理、裂隙和裂理属于晶体机械性的破裂,不属于矿物学的包裹体范围,但在宝石学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宝石内含物的目的及意义 1.鉴定宝石的种类 有些宝石中含有特定的包体,如翠榴石中的“马尾丝”状包裹体。根据这些包裹体的特征,就可以帮助我们鉴定宝石的种类。 2.区分天然、合成及仿制宝石 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都留下了生长痕迹,正是这些生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我们才能有效地区分它们。如根据生长色带来区分天然与合成红宝石。 3.检测某些人工优化处理的宝石 宝石优化处理方法很多,每个宝石可以由几种方法对其颜色、外观进行改造,在进行这些改造的同时,会造成新的内含物特征,给鉴定提供依据。 4.宝石质量和价格的评价 内含物的多少,颜色的深浅,颗粒大小,分布状况对宝石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内含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判定宝石质量的高低。 5.了解宝石形成的环境 通过内含物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宝石形成的环境,如生长温度、压力、介质成分等,还以通过对内含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了解宝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6. 鉴别宝石的产地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智慧树知到 《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一生有三爱:爱竹、爱兰、爱石,他常以此寄托自己耿直的个性,因爱而画,由画而咏,诗画中“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 ”的品格情操成了郑板桥理想、精神、人格的艺术化身,体现了他的执着追求。 A:廉 B:烈 C:刚 D:骨 答案: 骨 2、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海上仙山的追求对园林中影响很大,由于海市蜃楼的神秘莫测,致使海上仙山被定为一个理想的仙境,并在园林中予以追求,通过堆山叠石假山、再现海上仙山。逐步形成“ ”的布局手法,并历代相沿成习,成为我国传统园林特色。现存园林如北海公园、圆明园等,依然沿用这一手法。 A:一池一山 B:一池二山 C:一池三山 D:一池多山 答案: 一池三山 3、元郝经有诗曰:“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描述的是宋徽宗因石误国。历史上有名的“ ”就是玩物丧志。 A:生辰纲 B:花石纲 C:玉石纲 D:丝绢纲 答案: 花石纲

4、是中国赏石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奇石文章,作者是白居易。 A:雨花石记 B:太湖石记 C:灵岩石记 D:大理石记 答案: 太湖石记 5、奇石这一名称在我国古代就有,主要指太湖石“以为玩好也”,表示出具有“ ”的含义。 A:稀有、罕见、奇特 B:瘦、漏、透、皱 C:假山叠石 D:奇特、怪异 答案: 奇特、怪异 第二章 1、我们根据奇石的玩赏因素、成因、产地背景、形态特征等不同,将奇石分为1)形态石、2)纹理石、3)质色石、4)矿物晶体、5)古生物化石、6)宝石、7)玉石、8)、9)特异石、10)工艺石十大类。 A:文房石 B:砚石 C:印章石 D:把玩石 答案: 文房石 2、玉石指自然界中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细腻、坚韧耐磨、色泽洁润,以致密块状产出的透明或不透明状的矿物或岩石的总称。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玉指。 A:岫岩玉、翡翠、孔雀石、和田玉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3)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3、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 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5、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6、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7、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8、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9、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0、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

11、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2、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3、地层: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14、岩层:由上下两个岩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15、地层层序: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16、地层划分: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划分 17、平行不整合:地层内存在区域性剥蚀面,该面上、下地层在大范围内层面是平行的,但地层时代不连续,缺失部分时代地层;两套地层内化石显著变异,岩 性、岩相有大的变化;在剥蚀面上常有古风化壳残余。 18、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19、产状:任何成因的天然地质体(包括沉积岩层、层状火山岩、侵入岩及变质岩等)在三 维空间的产出状态(或空间方位)称作产状。产状是指层状岩石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 20、岩相对比定律:把岩相横向变化与海侵作用联系起来说明了沉积环境随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的变化,解释了时间界面同岩相界面的关系。 21、生物层序律: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总是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 群。 2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2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24、岩石孔隙度: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25、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26、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27、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28、承压水:饱水带中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29、含水层:指贮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状态或人为条件下能够流出地下水的岩体。 30、透水性:指在一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岩土允许水透过的性能。 31、成矿作用: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

宝玉石鉴赏期末试题

宝玉石鉴赏期末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填充题:(共10小题,40空,每空分,共20分) 1.国际市场都把___钻石_、_红宝石__蓝宝石___、_祖母绿____和__金绿猫眼_誉 为五大优质宝石。 2.晶体是具有构造__格子____的固体,?晶形的充分发充导致其外部晶面规则的几 何形态。内部组成质点作___不规则___排列的物质称非晶质或非晶质体。 3.根据对称性晶体可以分为__高级_晶族、_中级_晶族和__低级晶族。 4.宝石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型有__这些化合物中有的属于硫化物类、有的属于氧 化物类卤化物类碳酸盐类磷酸盐类_硅酸盐类_ 5.常见的致色元素有_ Ti、V、Cr、Mn、Fe、Co、Ni、Cu, 6.钻石原生矿产于___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___岩 7.软玉按颜色可分成___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糖玉和花玉__五大类, 其他过渡色可归入五大类中。 8.常见的碳的两种同质多象体是__金刚石和石墨_。 9.主要的长石类宝石有_日光石_月光石___拉长石天河石____、 10.、翡翠的透明度俗称___水头___,透明度高的称____玻璃种__,低的称__冰种 _。 二、名词解释(解释下列名词间涵义与区别:(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解理、裂开、断口 1、解理

指宝石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某些固定方向裂开,并或多或少留下光滑平面的性质,其光滑面称解理面。解理是一些宝石晶体固有的性质,因此,对于那些存在典型解理的宝石晶体,可以利用解理不同的表现形式来鉴定宝石,根据宝石的解理特征选择琢型,并对宝石进行有效保养。 2、裂开 因存在聚片双晶或定向包裹体等原因,晶体在受外力作用后,沿双晶结合面或包裹体分布面等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裂开。宝石裂开不直接决定于宝石的晶体结构,如某宝石晶体有某方向裂开,其它同种宝石晶体的相同方向就不一定有,另外,在有裂开的宝石晶体中,裂开面也只产生于双晶接合面或包裹体分布面等部位,并不象解理那样,在同方向处处都能产生裂开。 3、断口 指具不完全解理性质的宝石,尤其是那些没有解理的宝石晶体、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宝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无固定方向破裂的性质。根据物质组成方式不同,断口也各有各自固定的形状。 2.多晶质、隐晶质、非晶质 内部原子结构作有序排列,但不具外部规则的几何形态,它们由无数的微晶组成,但这些微晶是如此之小,以致于用普通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也就是说是超显微的,这些矿物称隐晶质,如玉髓、软玉等。 由细小的晶体组成,然而其组成晶体可用放大镜、甚至肉眼观察到的矿物称多晶质,如翡翠、独山玉等。 非晶质矿物是指组成矿物的内部质点不规则排列,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如欧泊。 3.多色性、变色效应、变彩 属于一轴晶和二轴晶的宝石,由于光进入这些宝石中将被分解成振动方向不同、波长、振幅不同的偏振光,因而在不同方向上,致色元素对光的吸收也会不同,于是产生不同的颜色,这种性质称为多色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

1.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2.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3.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4.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5.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统称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降水、蒸发、风等 6.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由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水汽随气流飘移。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凝结成液态或固态降落,降落的水分,一部分汇集江河湖泊形成地表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岩石,成为地下水。地表水蒸发为水汽,返回大气圈;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部分流入海洋。地下水直接蒸发或通过植物间接返回大气圈,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或直接流入海洋,或在转化为地表水,然后再返回海洋。 7.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主要取决于气温和绝对湿度。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8.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9.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