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外,其余大都集中在上述两个地区,其中仅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就占国际旅游消费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在地区分布上畸形集中的局面,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分化和重新改组,初步形成了北美、西欧、日本、独联体、东欧和第三世界等 6 大经济力量相抗衡的态势,直接影响各地区国际旅游客源的发生、发展、消长和转移,从而导致客源市场分布格局由目前的集中渐渐走向分散。到21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脱颖而出的新兴工业国,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可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旅游客源国,而成为国际旅游的主体市场。中国目前私人出境旅游人数较少,但增长速度较快。1994 年至1998年五年间,私人出境旅游人数平均年增长18.6%。出境旅游正在逐渐形成规模。

(四)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

从近年来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特点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旅游者越来越不满足多年一贯制的观光旅游,而希望能够在旅游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积极的探索、参与和休息,人们将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这样就要求旅游企业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那些单纯游山玩水的消遣观光,将逐渐为多样化的旅游方式和项目所取代。国际上传统的旅游方式分为四种,即娱乐型、观光型、疗养型和商务型,大多数旅游活动更多的是各种方式特征兼而有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方式是由其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市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不同的旅游方式也有不同的产品、价格、市场对策等,同时旅游者也有不同的消费要求和消费特点。当今,国际旅游消费动向的重大变化是消费由“目的”变为“手段”,人们消费是为了实现自我爱好,为了自由娱乐,表现丰富的感情等。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应运而生。

(五)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

旅游距离的远近受限于时间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本世纪上半叶,人们大都只能借助于火车和汽车进行旅游活动。当时飞机速度既慢且票价昂贵,还很不安全。因此,那个时代的人一般只能作短程旅游。中、远程旅游,特别是横渡大洋的国际旅游的兴起,是二战后航空运输大发展的直接结果。目前,飞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续航技术日新月异,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在旅游限制因素中的作用日趋减弱,人们外出旅游将乘坐更快捷的飞机和高速火车。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新一代的超音速飞机,从伦敦飞到东京,航程9585千米,只需3小时;短途旅行可坐时速550千米的超导火车,速度比现在的高速火车快近一倍。加之闲暇时间增多,今后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远程旅游的行列中来。1983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国旅游者中,79.7%的人是到毗邻国作短程旅游,中、远程旅游者仅占20.3%;到1995年,出国作短程旅游的那部分人数下降到72.7%,中、远程旅游人数升至27.3%。另据国际航空协会估计,世界航空运输中,长途航运将成为主要手段,距离在2400千米以上的长途客运量可能从目前占航空客运量6%剧增至40%。因此,随着更加快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新型航空客机投入运营,全球性大规模的中、远程旅游将成为可能。

(六)国际旅游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

世界局势的缓和,使世界避免爆发全球性毁灭战争成为可能,但世界上局部战争和冲突时有发生。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国际恐怖主义将随时对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局部威胁。在具备闲暇时间和支付能力的条件下,惟一能使旅游者放弃旅游计划的

因素就是对安全的顾虑。旅游者考虑的安全因素主要有:局部战争和冲突,恐怖主义活动;旅游目的地政局不稳定,传染性疾病流行,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等。旅游者只有对各方面的安全因素确定无疑后才会启程。因此,各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愈来愈重视安全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力求从每一个环节把好安全关。针对一些不可预测的不安全因素为游客预先代办保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游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一旦事故发生,可以将其对市场的冲击力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的旅游产业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虽然目前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但宏观上讲,旅游业确是我国的一项“朝阳产业”,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部门,甚至可以说将成为支柱型产业。

目前我国旅游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旅游产品趋同、企业经营模式老化、旅行社行业经营中的不规范竞争等等,这些问题已使很多旅游企业无法经营下去,甚至面临破产倒闭,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旅游从业者积极开拓新思路、寻找新途径。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方式、企业模式、产品创新等方面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旅游方式从过去以组团旅游为主,逐渐向散客旅游、自助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化。

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传统的旅行社服务,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负面的印象(主要是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使旅游变成了只有旅没有游,但随着交通的越来越便利、私家车越来越普及、酒店预订公司繁荣以及飞速的发展,自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并渐成时尚。尤其大型节假日期间,三五个家庭结伴出行,驱车数千公里,跑遍大江南北已不是稀奇事。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诸如跑市场、打电话、发传真等操作模式,不仅成本高,耗力费时,同时游客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及网络化的飞速发展,旅游也实现了网上交易,散客自助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信息量大,游客的自主性大大增强。现代旅游业中信息技术种类繁多,如计算机预定系统、电子货币交易系统、可视图文、电子小册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等,其中计算机预订系统占据着支配地位,离开这些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利用,旅游业将难以为继。

第二,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精细分工、集中经营转化。

旅行社从过去的传统的做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之分外,现在更加分工细致,不同的旅行社开发不同的旅游专线,同一品牌的旅行社也分别开发出不同的主体旅游和专题旅游。而且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公司越来越多,如酒店预订、票务预订、餐饮预订、旅游景点预订、旅游咨询等。同时,由于小型的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竞争能力也很弱,很多大型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收购、控股等手段,走向集中发展,实现集团化经营。

第三,旅游产品及服务项目不断创新,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出游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常规而雷同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为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产品口味,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势在必行。为此,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题性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并逐步从长线向郊区短线延伸,因此一日游、两日游这种短期的旅游活动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种各样的度假村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

越来越普及、酒店预订公司繁荣以及飞速的发展,自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并渐成时尚。尤其大型节假日期间,三五个家庭结伴出行,驱车数千公里,跑遍大江南北已不是稀奇事,他们通过酒店预订公司预订酒店解决住宿问题。余下的就是自己自由的安排游玩,弥补了传统旅行社的不足。从2001年度用汽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占15.7%的人数构成中可以证明。

七、商务旅游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内及国际性的商务考察旅游也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我国各类商务大军有4000万人,每年平均每人出行3次计,全国全年的商务旅游人次在1.2亿人次左右。而且商务旅游大军的队伍每年都在以数百万人次的速度在递增。商务旅游也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大型的商务活动(包括传统的和新兴的商务活动)是导致商务旅游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且商务旅游的构成者中,从入境旅游人数的构成比例中可以看出,其中参加会议商务的人数占到17.7%,而从25-44岁占整个旅游人数的48.6%的比重也可以看出。所以,无论是旅行社或是其他旅游新兴的中介都会非常重视商务旅游市场。

八、期货式旅游也已萌芽。尽管分时度假这种旅游形式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还很不规范,但越来越多的城市的白领们选择了长达10年、20年、30年的分时度假的旅游服务项目,2001年选择分时度假的人数同比上升了数倍,预计全国2001年度购买分时度假者达万余人。目前许多旅游中介已不同程度地介入期货式旅游服务中来,并有几家知名的品牌旅行社联手在全国范围内兴见度假村,开展分时度假业务。

九、旅游管理趋于有序和规范。旅游中介的规范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包括景点收费、旅游购物消费、导游索要小费等都进行了大力的整顿和规范,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政策和法规,并推行了导游持证上岗,并推行了两卡(胸卡和计分卡)合一的工作,使导游证实行了全国联网的新的计分办法,从而有效约束了规范了导游行为,这使旅游中介向规范化管理工作迈出了一大步。

十、连锁经营是旅游中介发展的大趋势。旅游中介工作由于其本身的虚拟性,开展连锁有利也有蔽。但旅游社的连锁工作都在尝试和进行之中,比如统一品牌商号的有中国旅行总社,其国内达到200余家,国际上还有商号14家;中国国际旅行社,目前使用其商号的有160余家,还有新崛起的品牌康辉旅行社都是使用同一商号,业务上独立经营又相互合作,这是连锁的初级形式。大胆尝试连锁经营的如中国青年旅行社,截至2001年在北京市已建立起16家连锁店面,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连锁旅游服务,并且有向北京以外地区扩展的打算,不过旅游业的连锁还只是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新兴的网络预订公司把全国各自为战的酒店、票点、景点通过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络这种工具比较好地连锁起来,通过专业化预订服务机构向顾客提供旅游服务。目前我过酒店预订类的旅游中介公司,连锁起来的酒店大多在1000家左右,规模比较小的大多在100至300家左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