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论文+开题+综述]

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论文+开题+综述]
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论文+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 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现状及优化思路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 义。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是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的 重点和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逐步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现代化的 供应链体系和现代供应链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农村流通体制建设,这是搞活农村流 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资供应链作为农村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 供应链运作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手段构建的完善的农资供应链体系成为现在为农 民减少生产投入,增产增收的新方式。
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农资供应链,来保证农资产品以准确的数量,恰当的质 量,在合适的实践,以适当的价格来满足农资用户的需求,使整个农资供应链的 效益更高,效率更快,对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选题意义
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要措施。通过对农资供应链运作现状研究,发现和寻找我国农资供应链现存问 题,有助于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和改进。这些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对提高 我国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农资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农资供 应链运作模式和运作经验,分析和寻找我国农资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本着实现农 资供应链效益最大化,效率更快的目的,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和供应链运作模 式,解决我国农资供应链中的不妥和不足之处,优化和完善农资供应链。研究框 架具体如下:
I

第一部分:在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提出我国农资供应链优 化这个问题 第二部分:对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现状
3.1 流通方式和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 3.2 高科技应用于农资供应链,农民信息获得方式多样化 3.3 国外农资企业渗入对我国农资供应的影响 第四部分: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基础施落后,流通渠道不畅,流通主体分散 4.2 农村信息滞后,信息利用不足 4.3 缺乏专业农资供应链人才 4.4 市场环境差,售后服务不到位 第五部分: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 5.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渠道 5.2 培育大型品牌流通主体 5.3 加速供应链专业人才的培育,应用先进供应链技术 5.4 加强政府职能,规范农资市场,建立一定的风险管理机制 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图书馆、网络大量收集、阅读及整理借鉴国内外 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报纸、学术期刊和论文。
2、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在收集、整理得到数据的基础上,结合 我国实际,得出相应结论。
主要通过以上两种研究方法,探讨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同时揭示供 应链运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是我国农资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进度安排:
序号
时间
内容
I

2010 年 9 月 20 日至 教师和学生见面,明确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 1
2010 年 10 月 10 日 写等毕业论文阶段性工作要求
2010 年 10 月 11 日至
2
教师具体对学生在选题、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等指导
2010 年 11 月 22 日
2010 年 11 月 22 日至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参加开题认
3 2010 年 11 月 28 日 证会。
2010 年 11 月 29 日至
4
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2010 年 12 月 3 日
5 2011 年 1 月 3 日前
提交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及初稿。
6 2011 年 2 月 21 日前 提交二稿
2011 年 2 月 21 日至 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教师与同学通过
7
2011 年 3 月 25 日
多种形式联系,加强指导。3 月 25 日回校交实习报告。
8 2011 年 3 月 25 日前 提交三稿或定稿
9 2011 年 4 月 1 日前
2011 年 4 月 6 至 10
2011 年 4 月 15 日 11 2011 年 5 月 1 日前
提交定稿(三稿不符合要求,4 月 1 日前完成修改) 指导老师完成相关评语和整理资料 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Yujiro HaYami(1969)“Sour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ap among
Selected Countries” [M],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1(3):654-575. [2]Lanzillotti,Robert F.(1960), “ The Superior Market Power Of Food Processing And Agricultural Supply Firms-Its Relation To Farm Problem ” [M],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42(5):1228-1247.
I

[3] 高道友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校 构建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瓶颈及对策 [J],中国流通经济 2009 年 12 期 [4] 张海旺 席念霞 农民收入稳定的增长主要制约因素[J]四川省情 2005.10 [5] 陈建华 完善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程国强 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 [J],中国农村经济 2005.1 [7]中国市场学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 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史沿革与基本 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第 5 期 [8] 洪云华,农资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 2007 年第 36 期 [9]夏春玉 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研究 2009 [M] 经济科学出版社 52-58 [10]党国英 农民能富到哪里去[J],中国新闻周刊 2006.6 [11] 高铁生 郭东乐等 中国化肥市场改革与发展报告[R]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12]龚基云 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 SCP 范式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年第二期 7-10 [13]龚艳萍 李波 论现代商业流通模式对我国农资市场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 发,2005 年第 6 期 97-104
I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商管理
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现状及优化思路
我国的农村经济逐步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现代化的供应链体系和现 代供应链技术正逐步应用于农村流通体制建设,这是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经 济,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 组成部分。而农资供应链作为农村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供应链运作模式 和供应链管理手段构建的完善的农资供应链体系成为现在为农民减少生产投入, 增产增收的新方式。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农资供应链,来保证农资产品以准确的 数量,恰当的质量,在合适的实践,以适当的价格来满足农资用户的需求,使整 个农资供应链的效益更高,效率更快。这个问题引起了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 泛关注。 1、资料来源简介 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 3 个方面:
(1) 大量阅读与农资供应链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相关的书籍、杂志或电子版 的论文,掌握相关的理论。
(2) 通过图书馆中西期刊文库和馆藏数目了解我国农资供应链实施现状。 (3) 通过网络搜索农资供应链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确定论文的
方向和大概内容。 在将资料进行整合,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用于论文研究,为论文的撰写 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2.课题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及评述 2.1 农资供应链相关理论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 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 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 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 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I

供应链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管理学家Stevens提出的一种以企业内部 与外部的集成观,是一种建立企业间合作伙伴、战略联盟的思想。农资供应链管 理是对农资生产商、农资流通企业、零售商和农资用户这些为了实现各自利益和 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的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使生产出 来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能以准确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在合适的时间,以适 当的价格,送到适当的场所满足农资用户需求,使系统成本最小和整个系统的效 率提高。
2.2 国外相关研究 虽然国外对农业生产资料研究的起步比较早,但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包括农资 在内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而关于农资供应链整 体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阿亚米(Hayami 1969)【1】,通过分析农业发达国家与农业欠发达国家农业生 产率之间的差异,得出了两个经典结论:第一,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差异较 之农业资源天然禀赋的差异更能解释不同国家农业生产率之间的差异;第二, 农 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是决定农业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兰齐洛蒂(Lanzillotti 1960)【2】通过对美国 20 世纪 50 年代农业及其上下 游产业分析,认为农业上游的农资供给行业和农业中下游的农产品加工行业都具 有很高的市场集中,这些产业相对于农业具有较强的市场优势,使农业生产者在 交易中受到双重市场势力的夹击,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包括农业收入增长缓慢 在内的一系列农业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此,政府应当采取行动削弱农业上下游产业 中的过强的市场优势。 2.3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如何?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做了一定的研究 和分析。 高道友(2009)【3】指出要想突破各种农村流通瓶颈的制约,加快推进农村流 通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效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必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加大扶 持力度;科学开展流通规划,优化市场布局;大力改善基础条件,提升流通效率;重 点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组织程度;积极提升流通业态,创新交易形式。 张海旺、席念霞( 2005) 【4】认为, 目前粮价和政策性因素对农民增收作用
I

减弱, 但农资降价空间较大。 陈建华(2007)【5】指出,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农
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不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是造成农民生产成本居高 不下的重要原因。而对物流体系的认识不足、信息失灵和利用物流服务的困难都 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和各级地方的规划、完善管理政策、引入打 的物流企业都是完善农村农资物流,降低农资供应成本的方法。
程国强( 2005) 【6】说, 在农资市场体系发育比较完全的农业发达国家, 农 资价格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因农资价格的波动而侵害农民利益。要使国内农资价 格不再“跳舞”, 最关键的是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这样就不会造成价格的大起 大落。
中国市场学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2006)【7】通过研究总结出我国化肥 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而其中化肥的流通管理体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重点分析了化肥供应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中我国化肥市场 的现状:化肥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市场资源和网络竞争的增强,以及 外商进入导致的市场格局转变,现代流通方式的进入和政府介入的价格调控。同 时也指出了我国以化肥为代表的农资供应链运作问题:渠道不流畅、品牌流通企 业的缺乏和市场环境差导致的市场失序问题。
洪云华(2007)【8】研究了我国农资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在肯定了我国农资商 品流通体系不断深化,农村市场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前提下,揭示我国农资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改进农资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夏春玉(2009)【9】着重分析了造成农资流通领域的加价压力的原因,笔者认 为之所以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不合理的农资生产市场的竞争结构和农资 分销市场的竞争结构造成的。故而对农资流通体制的改革需要从市场竞争结构入 手,促进农资规模生产、打破卖方垄断、加大终端市场的整合和网络化、提升农 资采购的组织化水平。
党国英( 2006【10】) 说农资之所以有这么强的涨价“冲动”, 其根本原因还 是 在于垄断。一边是具有垄断性的供给方,一边是分散的需求者———农民。力量 的不对称容易造成涨价的冲动。实际上, 农资这样的部门完全没有垄断的必要。
I

因此,打破垄断, 放开市场是治本之策。 还有很多学者认为,通过提升农资企业的经营能力、市场意识,引进现代化
的流通方式,可以达到减少流通成本、降低农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高 铁生 郭东乐等 2006【11】 龚基云 2003【12】 龚艳萍 李波 2005【13】 )。
2.3 研究现状评述: 在国外,学者的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包括农资在内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 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而关于农资供应链整体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通 过农资供应链的优化,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是必然的结果,而生产要素质量的提 高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作用。 在国内,学者们对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从不 同角度提出了农资供应链运行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他们解决方法和优化 措施。概括来说,大多学者都肯定了我国农村流通体系深化导向,农村经济从自 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制度转变。而不同学者分别从政府、流通体制、竞争结 构特征等角度提出了我国农资供应链的现存问题,同时用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对 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3.本文观点和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我国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完善农资供应链,实现农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现代化供应链模式和供应链 管理手段应用于我国农资流通体系,对我国农资市场的稳定和农资流通体制的完 善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农资供应链在运作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将整条供应 链的利益最大化,其在运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我们解决。本文通过研究我 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揭示 和寻找供应链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供应链运作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手段来提 出相应的优化思路,完善农资供应链。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完善我国的农资 供应链,保障农业物资的正常生产,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相信在不 远的将来,更多的供应链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将应用于农资供应链管理,优化 农资供应体系。 4.主要参考文献:
I

[1]Yujiro HaYami(1969)“Sour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ap among Selected Countries” [M],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1(3):654-575.
[2]Lanzillotti,Robert F.(1960), “ The Superior Market Power Of Food Processing And Agricultural Supply Firms-Its Relation To Farm Problem ” [M],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42(5):1228-1247.
[3] 高道友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校 构建我国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瓶颈及对策 [J],中国流通经济 2009 年 12 期 [4] 张海旺 席念霞 农民收入稳定的增长主要制约因素[J]四川省情 2005.10 [5] 陈建华 完善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程国强 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 [J],中国农村经济 2005.1 [7]中国市场学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课题组 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史沿革与基本 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第 5 期 [8] 洪云华,农资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 2007 年第 36 期 [9]夏春玉 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研究 2009 [M] 经济科学出版社 52-58 [10]党国英 农民能富到哪里去[J],中国新闻周刊 2006.6 [11] 高铁生 郭东乐等 中国化肥市场改革与发展报告[R]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12]龚基云 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 SCP 范式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年第二期 7-10 [13]龚艳萍 李波 论现代商业流通模式对我国农资市场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 发,2005 年第 6 期 97-104
I

本科毕业设计
(20 届)
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
I

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和优化思路
【摘要】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优化发展逐渐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过度,优化农资供应链体系,促进 农资市场改革升级,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 思想,结合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现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农资供应链管理体系,分析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 现存问题,并提出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本文认为加强农资供应链体系规划、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强化农资分销网络、加快农资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培育品牌连锁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是促进我国农资供应 体系产业升级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资 ;供应链;流通
Abstract
【ABSTRACT】Th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e capital goods market, is gradually translating from the production area to the field of logistics. Optimizing agriculture trade supply system and promoting reform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agriculture capital goods market are the main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ic in China, as well as to solve the 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Guided by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operation while incorporating its status quo, with the reference of advanced foreign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meanwhile puts forward ideas for optimizing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I

supply systems,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programming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ystems, perfecting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distribution network, accelerating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s, fostering brand chain enterprises, and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WORDS】Agriculture Trad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目录
Abstract ........................................................................................................................................................... IV 目 录 ............................................................................................................................................................ VI 1 引言........................................................................................................................................................... 1 2 农资与农资供应链相关理论概述........................................................................................................... 2
2.1 农资的涵义............................................................................................................................... 2 2.2 供应链的涵义........................................................................................................................... 2 2.3 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2 2.4 农资供应链的涵义................................................................................................................... 3 3 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 3 3.1 农资产品供应现状................................................................................................................... 3 3.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4 3.3 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多元化................................................................................................... 4 3.4 农资供应链信息化现状........................................................................................................... 5 3.5 外资企业渗入现状................................................................................................................... 5 4 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的问题与瓶颈....................................................................................................... 6 4.1 供应链体系建立缺乏整体规划............................................................................................... 6 4.2 流通渠道构建散乱................................................................................................................... 6 4.3 流通环节缺少品牌龙头企业................................................................................................... 7 4.4 供应链缺少现代化管理模式................................................................................................... 7 4.5 信息化建设滞后....................................................................................................................... 7
I

5 我国农资供应链的优化思路................................................................................................................... 8 5.1 完善农村物流产业规划体系................................................................................................... 8 5.1.1 从宏观角度把握农村产业规划 ....................................................................................... 8 5.1.2 将农村发展规划与区域特色相结合 ............................................................................... 9 5.1.3 用政策配套农资供应链发展 ........................................................................................... 9 5.2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9 5.3 规划农资分销网络建设........................................................................................................... 9 5.3.1 物流节点的规划与建设................................................................................................. 10 5.3.2 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10 5.4 培育品牌流通龙头企业......................................................................................................... 10 5.5 加强农资供应链信息化和管理建设 ..................................................................................... 10 5.5.1 加快农资配送信息化建设..............................................................................................11 5.5.2 实行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11 5.6 注重人才培养..........................................................................................................................11 5.6.1 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培训,塑造专业化队伍 ................................................................. 12 5.6.2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新型人才队伍 ............................................................................. 12
6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 14 附录 ................................................................................................................................................................ 15
I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 改善,综合国力日益加强。然而,开放型的经济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日益扩 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不平衡发展的东西部经济。而“三农”问题 作为一个历史积累的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成为政府的心头大事,也是社 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热研的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农村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村经济的 发展重点逐渐从生产领域向流通流域过渡。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流通不再仅仅是价值实现的 前提,更是价值创造的手段。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入世以来,现代化的物流理念逐步进入我国,也慢慢的融入了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规 划与建设。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和现代化供应链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农村流通 体系建设,逐步成为搞活我国农村物流,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农村经济稳定 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农村供应链体系的研究都着重于农产品物流方面,致 力于提高农产品的流通增值过程等相关方面,对于降低农民生产投入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 上的投入和研究明显不足。
农资供应链作为农业生产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运用供应链运作模式和供应 链管理手段构建的农资供应链体系是减少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新方式,对我 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探讨我国 农资供应链运作中的问题,优化我国农资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手段,合理发挥现代供应 链技术在农资流通体系中的运用,对促进我国农资产品的流通,降低农民生产投入,提高农 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I

2 农资与农资供应链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资的涵义 农资即农业生产资料指的是特定于农林牧渔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运
用的凝结了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物质生产资料。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 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和渔具等七大类农资产品。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资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和季节性。由于我国各地自 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各地种植的农作物具有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在 空间上形成了地域的差异。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在时间上具有特殊的规律,农业 生产的一些活动都需要按季节顺序进行,并且具备较强的周期性,这就导致了对农资的需求 在时间上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需因时制宜的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投入。 2.2 供应链的涵义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 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 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 链。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再生产概念发展而来,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 它主要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一些活动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 接,是企业能够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一般来说,供应链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 流通和资金流通四个流程。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 2.3 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供应链管理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管理学家 Stevens 提出的一种以企业内部与外部 的集成观,是一种建立企业间合作伙伴、战略联盟的思想。供应链管理执行供应链中供应商 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企业的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 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的作业流程 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是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 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通过对供应链的管理可
I

以对供应链进行优化,而供应链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从 而使企业在各个管理和交易环节的成本降到最低。 2.4 农资供应链的涵义
农资供应链管理是对农资生产商、农资流通企业、零售商和农资用户这些为了实现各 自利益和目标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的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使生产出来 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能以准确的数量,恰当的质量,在合适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送 到适当的场所满足农资用户需求,使系统成本最小和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
3 农资供应链的运作现状
我国的农资市场是逐步从计划体制逐步向市场体制转变的。到 90 年代中后期,国家逐
步放宽了对农资产品的经营管制,我国逐步进入了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农资产销新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日益扩大,为保障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
进程的举措,为农业生产提供补贴,着重解决“三农”问题。这些政策和举措使我国农业经
济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尤其是农资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
用。
3.1 农资产品供应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粮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种
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对化肥、农药、良种等农资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农资行
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农资生产总量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部分农资产品还可以适
量的出口。以我国化肥产品的生产为例:
1995-2007 年我国化肥总体供需情况1
单位:万吨
年度
化肥产量 化肥进口总量 供给总量
施用总量
1995
2,548.14
915.86
3,464.00
3,593.70
1996
2,809.04
681.96
3,491.00
3,827.90
1997
2,820.96
636.67
3,457.63
3,980.70
1998
3,010.00
533.02
3,543.02
4,083.70
1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或由《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I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3,251.00 3,186.00 3,383.01 3,791.00 3,881.31 4,804.82 5,177.86 5,345.05 5,824.98
525.02 499.85 448.45 802.21 582.87 604.80 669.57 540.25 592.63
3,776.02 3,685.85 3,831.46 4,593.21 4,464.18 5,409.62 5,847.43 5,885.30 6,417.61
4,214.30 4,146.40 4,253.80 4,339.40 4,411.60 4,636.60 4,766.20 4,927.70 5,107.80
万吨
1995-2007年我国化肥总体供需情况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度
供给总量 施用总量
由上图和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 2002 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持续增长,化肥的总供 给量超过了总施用量,但这只是反应化肥的供需总量。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外进口的 化肥量占到了化肥总施用量的 10%左右,这是主要由于我国化肥生产企业的结构性不合理, 化肥产品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原因。同时,虽然我国的化肥产能较大,但是由于我国在高 浓度、绿色化复合肥制造工艺上我国企业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 国化肥供给的结构性不合理的程度。 3.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 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在我国广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物流成本的增加。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背景下,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进入每户家庭等惠民政策在我国大力实施。目 前为止,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上农村改革、撤乡并镇等政策工程的完成,我国农 村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局面,为我国建立农资供应链体系,完善农村流通体系
I

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3 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多元化
随着我国农资产业的逐步放宽以及农资流通体系的发展,我国的农资市场已经形成了 多渠道的新局面。许多农资生产企业开始实行产销一体化的经营发展战略,发展自己的农资 营销公司。另外,大量个体经营者通过挂靠、租赁、承包、代销等形式进入农资的经营领域, 他们往往直接面对最终的消费者,是流通环节中最薄弱的环节。以我国安徽省为例,截止 2006 年 3 月份,安徽省共有各类农资经营主体 20508 户,基本形成三大经销网络。供销社、 农技部门虽然人就是农资销售的主渠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销售量日渐萎缩,总量仅占 全省农资销售量地三分之一。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已发展到了 10473 户,点多面广,已 成为农资产品销售主渠道之一。作为异军突起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快速发展,全省共有经营 店 2000 多家,县级配送中心 20 多家,但大多发展有限,难成规模2。
总的来说,目前生产企业、农资系统、农业“三站”、社会资本、民营个体都在从事农 资的流通工作,同时也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多种经营模式,主要的经营方式有:直销、 代理、连锁经营、分销、超市、加盟连锁、总经销等以及各种形式的混合经营形式。 3.4 农资供应链信息化现状
大力推动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 前为止,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电视广播、农村图书馆、电脑等信息渠道已经 逐步来到大多数农户周围。农户获得信息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口口相传和经验主义逐步向应用 科技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方式转变。同时条形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订单 技术等也逐步开始应用于农资产品的供应和分销,通过现代科技建立农户、生产企业和分销 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起到了整合农资供应链资源,优化农资产品资源配置,提高了农 资产品的使用效率。 3.5 外资企业渗入现状
随着国家逐步放宽对农资领域的管制,一直窥视中国农资市场的外资企业开始逐步进 入我国的农资市场。目前,外资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渗入我国农资的分销领域。一是延伸 服务,通过建立农化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自己的产品,树立品牌如美 国嘉吉公司(现在已经与美磷协合并)在山东设立了客户服务站。二是合资控股。外资企业 通过控股国内农资企业,以生产企业的名义建设销售网络。俄罗斯阿康公司通过与山东红日
2 刑云峰 当前农资经营的现状及建议[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 年第 11 期 I

化肥厂合资建厂销售其产品。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外资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中国的农资分销 领域。
当然,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农资市场的影响是两面的。在加入 WTO 以后,我国的农 资市场加速开放,配额制逐步取消,这样一方面是对贸易企业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也加剧 了批发分销业务的竞争。当然,国外企业的进入,在另一种角度来说也对农资市场起到了积 极作用。外国农资产品的进入,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资产品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我们规范 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资金雄厚的企业大量进入,也有增 加了农资企业的融资渠道。
I

4 我国农资供应链运作的问题与瓶颈
从一个完善的农资供应链体系所应具备的要素来分析我国的农资供应链,其现存的问 题主要有两大方面,即供应链系统规划问题和供应链具体的运作管理问题。规划理应包括整 体认识、供应链系统的系统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没有完善的整体规划体系,就达不 到系统的最优,那么供应链的效益就没法得到最好的体现。而供应链运作的管理不到位,流 通环节管理不当,那么再好的规划也只能够减少部分环节的成本,无法发挥供应链具有竞争 力的整体效益。因此,从现代物流角度来分析我国农资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可以从宏观角度把握供应链规划方向,从微观剖析我国农资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为供应链的 优化提供支持。 4.1 供应链体系建立缺乏整体规划
我国地域广大,农村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规划和各级地方政府 的重视和协作。然而,我国各级政府鲜有将农资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放到政府工作的议 程上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流体系规划不健全,生产布局与物流系统没有综合 系统考虑,影响农资供应链体系的整体发展。对农资供应链体系的规划不充分或者不全,缺 乏对全国农资供应链的系统规划,地方政府的规划缺乏大局观念,都各自为政,甚至于搞政 绩工程,使得物流设施难以得到应有的建设和发展。农资供应链体系的规划没有和区域经济 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把物流系统与营销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区域 的划分若仅局限于行政区域,将会大大限制市场规划与特色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充 分体现特色。 4.2 流通渠道构建散乱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我国的农业居民和农业生产者分布在我国各个地方,农民的分 布极为分散,而他们的生产规模也较小,这是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因此, 我国农资产品的需求十分分散。目前,我国的农资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主要由 2 个环节构成。 (1)延伸到乡镇的供销社中的农资公司、一些农资流通企业的连锁企业以及其他流通企业 等。(2)分布在农村的“夫妻店”和流动商贩。而我国农资流通体系现存的很多问题都与这 两个环节的衔接和管理有关。由于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供销社农资系统以及其他类型的 大型流通企业的销售终端只能够延伸到乡镇一级,虽然这些企业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农资产 品,但是由于他们的覆盖面有限,使得农资产品的个体经营者在广大的农村市场有了发展的 空间。而在乡村从事农资销售服务的个体经营户数量大、规模小,大多数是个体承包,点多
I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