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试题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科教版WORD版可编辑]

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试题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科教版WORD版可编辑]
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试题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科教版WORD版可编辑]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装订线

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 选择(30分)

1、 塑料花能生长。( )

A 、

对 B 、错

2、 塑料花是植物。( )

A 、

对 B 、错

3、 植物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

A 、

对 B 、错

4、 叶子都是绿色的。( )

A 、 对

B 、错

5、 叶子的颜色会变化吗? A 、

会 B 、不会

6、柳树的叶子的形状是( ) A 、形状 B 、颜色 C 、大小

7、到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植物,要及时进行( )

A 、采摘

B 、拔下来

C 、记录

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植物?( )

A 、大树

B 、房屋

C 、小草

9、我想知道一株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我需要用到( ) A 、耳朵 B 、手 C 、眼睛

10、下列植物中,秋天叶子变红色的是( ) A 、松树 B 、蒲公英 C 、枫树

二、 连一连(12分)

松树叶 银杏叶 枫树叶 丁香叶

1、画一片叶。(15分)

2、画一棵你喜欢的植物。(15分)你准备种一棵什么植物?怎样种植呢?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用图画表示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装订线

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五、 选择(30分)

6、 塑料花能生长。( )

A 、

对 B 、错

7、 塑料花是植物。( )

A 、

对 B 、错

8、 植物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

A 、

对 B 、错

9、 叶子都是绿色的。( )

A 、 对

B 、错

10、 叶子的颜色会变化吗? A 、

会 B 、不会

6、柳树的叶子的形状是( ) A 、披针形 B 、圆形 C 、针形

7、到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植物,要及时进行( )

A 、采摘

B 、拔下来

C 、记录

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植物?( )

A 、大树

B 、房屋

C 、小草

9、我想知道一株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我需要用到( ) A 、耳朵 B 、手 C 、眼睛

10、下列植物中,秋天叶子变红色的是( ) A 、松树 B 、蒲公英 C 、枫树

六、 连一连(12分)

松树叶 银杏叶 枫树叶 丁香叶

1、画一片叶。(15分)

2、画一棵你喜欢的植物。(15分)你准备种一棵什么植物?怎样种植呢?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用图画表示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20分)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 期中测试卷 一、填空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利用细菌可以()、()、()、()。 3、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4、细胞有不同的()、()和()。 5、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和()。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各物质叫做()。 7、地球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8、科学家是通过()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10、地壳剧烈变动时,岩浆可能侵入岩层,它们有的冷却,有的沿裂缝猛烈地喷出地面,就出现了()的现象。 11、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1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

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5、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6、利用网格画地图是为了尽量标准。() 7、大多数细菌圣人类是有害的。()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9、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0、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11、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12、高山都是由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形成的。() 三、选择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 2、()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 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 B、将食物放在柜子里 4、使用显微镜时,首先() A、对光 B、安放 C、观察 5、因为地壳的岩层是坚硬的,所以() A、不会发生变动 B、不断发生变动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A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A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空(26 分) 1、像撬棍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2、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3、像水龙头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等。 4、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5、1820 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 6、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用的力就越 小;因为同样高度的斜面越长就越。 7、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 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它包含三个层次: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8、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如:;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 叫;如:。 9、像艾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结构; 这种基本结构的 都是形。 二、我会选择:20 分) 1、观察野生动物时要注意()。 A、避免惊吓 B、禁止喂食 C、不要太接近 D、以上皆是 2、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A、上小、轻;下大、重 B、上大、重;下小、轻 C、抗风能力弱 D、材料是实心 3、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立着放 C、斜着放 5、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运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因为在这个过程() A、动转化为热能 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C、热能转化为动能。 6、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A、茂密的森林 B、低等的植物 C、低等的生物 7、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与铁芯之间的距离越大;磁力越强。 B、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只有铁芯。 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多少没有关系。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下列动物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 . 壁虎 B . 蛇 C . 螃蟹 2. (2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 . 繁殖后代 B . 遗传 C . 变异 3. (2分)在四川、贵州、云南一代生长着我国特有的稀有植物(),有“鸽子树”的美称。 A . 水杉 B . 珙桐 C . 银杏 4. (2分)利用下列工具工作时,不是应用杠杆原理的是()。 A . 用理发剪理发 B . 用天平称量物体

C . 用擀面杖压面团 5. (2分)50千克的人站在跷跷板的某一位置,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估计,球大约为()。 A . 25千克 B . 50千克 C . 100千克 6. (2分)下面是电磁铁磁力的对比实验示意图。 (1)电磁铁是由线圈和()组成的装置。 A . 铁芯 B . 电池 C . 指南针 (2)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A .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铁钉长短的关系 B .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C . 电磁铁磁力方向与线圈缠绕方向的关系 (3)这个实验唯一要改变的条件是()。 A . 铁钉长短 B . 电池数量

C . 线圈圈数 (4)这个实验中,吸起大头针数量最多的是()。 A . 图1 B . 图2 C . 图3 (5)下面三种材料中适合制作电磁铁的线圈的是()。 A . 细铁丝 B . 细棉线 C . 带绝缘皮的细铜丝 (6)实验中,如果铁钉的钉帽能吸引指南针的南极,可以判断钉尖是()。 A . 南极 B . 北极 C . 正极 (7)实验中,如果改变电流的方向,那么电磁铁的()会发生改变。 A . 磁力大小 B . 磁极方向 C . 磁极数量 7. (2分)为什么细细的麦秆能够承受比它重得多的麦穗呢?秘密就在于它是空心的。如果用跟空心的麦秆同样多的材料,做成一根实心的麦秆,就支撑不住这沉甸甸的麦穗了。许多植物的茎是空心的,如竹子、水稻、芦苇以及许多杂草。人和动物的骨骼也是如此,如人的手臂骨和腿骨都是空心的。大自然启发人们制成了圆形的管材。钢管比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的钢棒能承受更大的力。圆形的空心管不但抗弯曲能力强,而且中间还可以输送气体和液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2套

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B.农业生产中应提倡喷灌或滴灌 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浑浊的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 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冬季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漠河 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4.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6.2018年10月17日(农历9月初9)是重阳节,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的密度逐渐增大B.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的温度逐渐降低

7.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8.如图,4个位置中天气最晴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近些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上述案例表明() A.科学家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B.环境污染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C.没有实验证实以前,猜想是不必要的 D.要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应着眼于北京本地的植被建设 10.现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以下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15分,每空1分) 1、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2、科学家是通过( )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 4、()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5、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 )、( )。 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7、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8、2003年,我国宇航员()乘坐()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 9、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10、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请将正确答案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4、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 5、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6、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7、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8、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 9、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星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 10、侵蚀是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10分,每小题1分)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2、(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霉菌 4、被称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是( ) A、骨骼 B、细胞 C、肌肉 D、血液 5、造成岩石风化所需的时间是( ) A、长期的 B、短期的 6、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7、动物的卵( ) A、就是一个细胞 B、是一组细胞 C、是一块脂肪 8、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 )来观察。 A 、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 9、( )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 A 、地震仪B浑天仪C、地动仪 10、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的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阵雨 四、连线题(10分,每小题2分) 列文虎克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发现细胞 胡克发现微生物 张衡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尤里.加加林候风地动仪 五、将下列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补充完整,将答案填写在下边相对应的横线上。(共10分,前面六空每空1分,最后一空4分) 1、 2、 3、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做成( ), 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 )。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 ),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 )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 ),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 )现象。 上述现象说明:( ) 1

八年级科学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g 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24×2分=48分) 1.近段时间,为切实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们应定时做好体温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 A.密度 B.质量 C.温度 D.体积 2.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氧气与氢气组成的 B .水是一种良好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C .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就可饮用 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高空走钢丝是一项惊险的杂技运动,表演者常穿一双底部柔软的鞋,这样的好处是( ) A.减小钢丝对脚的压强 B.为了减少钢丝对脚的支撑力 C.增加脚对钢丝的压力 D.为了增大脚对钢丝的压强 4.据美联社报道,“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A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 .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 .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 .减少车轮的个数 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 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雷电交加 7.图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8.2009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8日在苍南登陆,中心气压985百帕,这“百帕”是哪一个科学量的单位?( ) A.压力 B.距离 C.压强 D.速度 (A) (B) (C) (D)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 4、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5、 __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7、菌类不能进行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来生存。 8、我们可以用、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9、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10、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A、B、C、D、 12、梁的横截面一般是()的。 A、平放 B、立放 1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B、C、 1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5、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16、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圈数 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1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 BB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9、蕨类植物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 20、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 21、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 22、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 2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 24、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 2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 26、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 27、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 28、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的。 ( ) 四、连线题(8分) 29-30电池太阳能31-32汽车方向盘斜面核电站化学能螺丝钉省力杠杆风力发电机原子能羊角锤费力杠杆光电池机械能镊子轮轴 科学探究 一、图形题 1、(1-3)画出下面工具的力点、重点、支点,并填空。(5分)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附答案)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因为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2.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若产生氢气质量为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克 C.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水电解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 B.酒精和水(蒸馏) C.糖和食盐(过滤) D.泥沙和食盐(过滤) 4.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5.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g取10N/k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等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1N 6.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7.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2017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 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利用细菌可以()、()、()、()。 3、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4、细胞有不同的()、()和()。 5、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和()。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各物质叫做()。 7、地球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8、科学家是通过()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10、地壳剧烈变动时,岩浆可能侵入岩层,它们有的冷却,有的沿裂缝猛烈地喷出地面,就出现了()的现象。 11、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1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5、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6、利用网格画地图是为了尽量标准。() 7、大多数细菌圣人类是有害的。()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9、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0、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11、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12、高山都是由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形成的。() 三、选择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 2、()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 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 B、将食物放在柜子里 4、使用显微镜时,首先() A、对光 B、安放 C、观察 5、因为地壳的岩层是坚硬的,所以() A、不会发生变动 B、不断发生变动

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真题

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 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3.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获取纯净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10%的食盐水 4.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A . 青蛙冬眠 B . 小狗吐舌 C . 金蝉脱壳 D . 候鸟迁徙 5. 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10 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氯化钠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13.3 20.9 31.6 45.8 63.9

110 138 169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B .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 ℃~30 ℃之间C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D . 60 ℃时,将11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6.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A . 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 . 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 . 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 . 三个杯子一样大 7. 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 . B . C . D . 8. 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34分) 1.放大镜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像食盐, 白糖,碱面,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4.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世界是物质构成的,()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7.()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8.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9.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方法一:()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拿放大镜在()和()之间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晰方法 二:把()移至眼前,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晰。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没有关系,和()有关,放大镜的(),由此推断()放大倍数最大。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 1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比如花岗石就是由()()()等矿物晶体组成的。 13、蝇的复眼由许多()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14、物体必须制成()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二、判断。(15分) 1.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2.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着头部。………………………() 3.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4.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5.我们可以利用甘草来培养微生物。……………………………………………() 6.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西走多余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7.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8.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9.猪肉里含有大量的淀粉。……………………………………………………() 10.米饭、馒头遇到碘酒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11.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2、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13、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14、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含有许多的微小生物。………………………………() 15、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由晶体或晶体组成………………………() 三、(20分)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A.没有明显变化 B. 变成了其他物质 C.豆子发芽了 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哪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A. B. C. D.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ZG 县SX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答题时间:50分钟) 得分: 一、填空题(18分,每空1分) 1.放大镜的特点是 、 ,所以也叫 。 2.借助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 3.世界是由 构成的,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 4 . 物 质 发 生 化 学 变 化 常 会 伴 随 一 些 现 象 , 比 如: 、 、 、 。 5.在1969年7月,美国的___ ____载人飞船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宇航员阿姆2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2007年10月24日,中国的_________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迈出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重要一步。 6.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7.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8. 当今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等。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近视眼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 ) 2.瓦楞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强是因为它靠改变纸的形状来增加了厚度。 ( ) 3. 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这跟它翅膀的构造有关。 ( ) 4.荷兰的胡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 ) 5.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也能进行繁殖、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 ) 6.纯铁锈是能被磁铁吸引,但不能导电的。 ( ) 7.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 ) 8.大熊星座的主要特征是北极星,小熊星座的特征是北斗七星。 ( ) 9.宇宙太遥远,太神秘,对它的探索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学生的任务是先学好知识,将来有机会再去关注。 ( ) 10.填埋场填满垃圾后,既可以在上面修各种建筑,也可以种各种植物。 ( )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 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等机械原理。 A 、斜面、轮轴 B 、杠杆、斜面、轮轴 C 、杠杆、滑轮 2.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 )(多选) A 、有环形山 B 、没有水 C 、生活着许多的生物 D 、没有生命 E 、有引力 F 、温差变化不大 G 、会发光 3.对生活中的一些垃圾,带有( )标志的是可以被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的。 A. B. C. 4.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 B 、玻璃 C 、碱面 5.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 )放大镜的看到的视野最大。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 D . 倾倒液体 2. 2018年11月5日,我国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A .水汽输送 B . 蒸发 C . 降水 D . 径流 3. 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A . 砂糖水颜色很深 B . 砂糖水味道很甜 C . 砂糖溶解得很快 D . 砂糖固体有剩余 4. 根据水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B .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5.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 .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 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

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6. 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A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7. 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 . 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 C . 同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我会判断(正确打“√”错误打“×”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2、房屋的房顶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3、拱在桥面上的大桥,不产生外推力,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4、费力的工具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尽量不要使用。 ()5、山区的盘山公路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6、剪刀的设计是运用了斜面和杠杆的原理。 ()7、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8、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9、二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强。 ()10、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杠杆中费力的是()。 A、园林钳 B、火钳 C、跷跷板 D、开瓶器 2、螺丝刀是一种()。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3、把相同的重物提到斜面的同一高度,哪种斜面最省力是()。 A、坡度为45° B、坡度为10° C、坡度为50°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中包含的道理跟()有关。 A、杠杆 B、滑轮 C、轮轴 5、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斜着放 C、立着放 6、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的结构是:() A、拱形 B、长方形 C、钢索桥 7、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三角形 8、螺丝钉属于:() A、轮轴 B、杠杆 C、滑轮 D、斜面 9、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圈。 A、一 B、两 C、半 10、巴黎铁塔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三角形框架结构 D.以上都是

2019年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 时间40 分钟 5、月球运行到( )中间,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因( )就形成日食。 二、我会判。(每题2分,共10分)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 A.球形 B. 杆形 C. 蝌蚪形 2、在半夜看到月亮在东边天空,问这一天是( )。 A.上半月 B. 农历十五 C. 农历下半月 3、在鹰、小麦、鼠、蛇组成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小麦→蛇→鼠→鹰 B.小麦→鼠→鹰→蛇 C. 小麦→鼠→蛇→鹰 4、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 A 、蜡烛融化 B 、木材做家具 C. 馒头发霉 5、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 B.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 C.在地球上重400吨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吨。 6、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就形成了( )。 A .昼夜现象 B 、日食现象 C 、四季现象 7、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8、下列菌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 A.酵母菌 B. 青霉菌 C. 根霉菌 9、若在傍晚时正好看到月亮升起来,则这一天是( )。 A.农历上半月 B.农历十五 C.农历下半月 10、农历正月十五看到的月相是( ) A 、 、 、 四、我会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写出物体运动的四种基本方式。 2、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并画出示意图。 3.画出农历的初二、初八、十五、二十三、二十七的月相图。(每个图2分) 五、我会做。(20分) 写出你研究昼夜形成的过程。 1、实验材料: 2、实验过程: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六年级科学期末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我会填。 1、卫星 自西向东 一个月 2、蛋白质 遗传物质 3、乳酸菌 4、初一 十五(或十五、十六) 5、地球和太阳 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 二、我会判。 ××√×√ 三、我会选。 1——5 CCCCC 6——10 AAAAA 小学六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 时间40 分钟

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

宁波十九中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姚辉审题人:黄翠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人类对科学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其中属于牛顿发现的是 ( ) A、分子运动论 B、氧气 C、牛顿的第一定律 D、日心说 2、下列各种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人体的生命活动 C、运动员在赛道上奔跑 D、城际大巴从宁波开到杭州 3、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A、千克 B、帕斯卡 C、牛顿 D、米/秒 4、根据图汽车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突然开动 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 D、加速行驶 5、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哪个基本符合实际 情况的是()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一般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用手托起2个鸡蛋的力约为20N 6、跳水项目是中国的强项。在跳板跳水中,运动员通过蹬板使跳板发生弯曲,这一现象说 明:() 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D、跳板没有受到力 7、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 都做成密集的竖条纹,如图,你分析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坚固耐用 B、增大摩擦 C、便于运输 D、节约材料 8、在刚刚结束的我校第38届校运会上,初三(6)班的陈开俊同学以14.15米的成绩打破 了铅球项目的校记录。请分析:不计空气阻力,在铅球从手中推出以后,它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到手对球的推力 B、只受到重力 C、同时受到重力和手对球的推力 D、球受到重力和惯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2.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状.形态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之称为。 3.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4.月球是地球的,它本身不能,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 6.日食和月食的发生,一定要让三者在一条上,所以日食发生农历的,月食发生在农历的。 7.为了便于辨认,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8、1969年美国载人飞船在月球成功着路。2007年10月24日,中国的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 二、选择题(20分) 1.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A.达尔文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培根 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3.1969年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 “阿波罗”11号 B. “月球”号 C. “神舟”六号 4.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5.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A .月全食 B .月偏食 C .月环食 D.以上的都不会出现 6.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7.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天狼星 B.大角星 C.北极星 D.织女星 8、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玻璃 C、碱面 9、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实现了“太空漫步” A、翟志刚 B、景海鹏 C、刘伯明 10、下列税法错误的是() A、宇宙在膨胀 B、恒星是运动的 C、光年是时间单位 四、判断题(10分) 1.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生成气体的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5.水星是自转周期最短的一颗行星 ( ) 6.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 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8.银河实际上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的一条闪亮的光带。() 9.我们喝的矿泉水里面没有微生物。() 10.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46/1() 五、连线题(5分) 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盛化学药品 滴管染色 小匙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夹取实验材料 2、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