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简介

硅油简介
硅油简介

中文名称硅油

英文名称Silicone oil

中文别名有机硅油; 硬泡硅油; 匀泡剂; 聚硅氧烷

英文别名Hard foam silicon (An even vesicant); Hard foam silicon

CAS号 63148-62-9

分子式C6H18OSi2

分子量162.37932

熔点-50℃

密度0.963

闪点300℃

水融性PRACTICALLY INSOLUBLE

物化性质密度0.963

熔点-50°C

折射率1.403-1.406

闪点300°C

水溶性PRACTICALLY INSOLUBLE

用途用作高级润滑油、防振油、绝缘油、消泡剂、脱膜剂、擦光剂和真空扩散泵油等

安全术语S24/25:;

上游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苯基氯硅烷

下游硬质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组合聚醚、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107型)、匀泡剂L108、聚氨酯软泡硅油、硅脂、面膜、硅橡胶粘合剂、结构装配密封剂、硅酮型中空玻璃密封剂、亲水型有机硅织物整理剂

分子结构

硅油

硅油

硅油(Silicone oil) ... 乳化硅油. 用于皂基沐浴液。DC-344. 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195. 在化妆品中与许多组分有高度的相容性,降低产品的粘腻感,作共溶剂、固体粉末分散剂,用于清爽型膏霜、乳液、洗面奶、化妆水、彩妆、香水。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目录硅油简介硅油制品及应用对人体的危害假硅油的辨别方法硅油简介硅油制品及应用对人体的危害假硅油的辨别方法

化学性质

硅油通常只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结构式如下:

式中,R为烷基、芳基,R'为烷基、芳基、氢、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X为烷基、芳基、链烯基、氢、羟基、烷氧基、乙酰氧基、氯、碳官能基及聚醚链等;n,m=0、1、2、3…

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物理性质

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近年来调查发现,此物质对人体有害)、不易挥发的液体。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丁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

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

编辑本段硅油制品及应用

硅油有许多特殊性能,如温粘系数小、耐高低温、抗氧化、闪点高、挥发性小、绝缘性好、表面张力小、对金属无腐蚀、无毒等。由于这些特性,硅油以应用在许多方面而具有卓越的效果。在各种硅油中,以甲基硅油应用得最广泛,是硅油中最重要的品种,其次是甲基苯基硅油。各种功能性硅油及改性硅油主要用于特殊目的。

性状:无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

用途:有各种不同的粘度。有较高的耐热性、耐水性、电绝缘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常用作高级润滑油、防震油、绝缘油、消泡剂、脱模剂、擦光剂、隔离剂和真空扩散泵油等;乳液可以用于汽车轮胎上光,仪表板上光等。以甲基硅油最为常用。经乳化或者改性后用在纺织品后整理上的平滑柔软手感整理,日常的护理用品的香波中也加入乳化硅油提高毛发的润滑度。此外,还有乙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含腈硅油、聚醚改性硅油(水溶性硅油)等。

制备或来源:由二官能团和单官能团有机硅单体经水解缩聚而得的油状物。

二甲基硅油[性能特点]

XY-二甲基硅油,化学名称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式是:

(CH3)3SiO[(CH3)2SiO]n-Si(CH3)3,

二甲基硅油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新型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多种不同的粘度(5cps~800万cps),从极易流动的液体到稠厚的半固态物。本产品具有特殊的滑爽性、柔软性、憎水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高低温性。

闪点高、凝固点低,并可在-50℃~+200℃下长期使用,粘温系数小、压缩率大,表面张力低,憎水防潮性好,比热导热系数小。

二、技术指标:

粘度(25°Ccp)

介电常数闪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表面张力dyn/cm

50 2.70 270 0.950~0.960 1.401 20.9

100 2.70 300 0.960~0.970 1.402 21.0

300 2.72 300 0.965~0.975 1.403 20.1

500 2.75 300 0.965~0.975 1.403 21.1

1000 2.76 300 0.965~0.976 1.404 21.2

2000 2.80 300 0.970~0.975 1.404 21.2

[用途]

二甲基硅油具有各种优异的特性,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等部门,都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它广泛用于电气绝缘、脱模、消泡、阻尼、防震、滚压、防尘、防水、高低湿润等方面。

1、在机电工业中的应用:二甲基硅油广泛用在电机、电器、电子仪表上作为耐温、耐电弧电晕、抗蚀、防潮、防尘的绝缘介质、目前还用做变压器、电容器、电视机的扫描变压器的浸渍剂等。在各种精密机械、仪器及仪表中,用作液体防震、阻尼材料。二甲基硅油的消震性能受温度影响小,多用于具有强烈机械震动及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下,使用的仪表如:飞机、汽车的仪表中。用于防震、阻尼、稳定仪表读数,还可作为液体弹簧,且于飞机的着陆装置中。

2. 作脱模剂:由于本品与橡胶、塑料、金属等的不粘性,又用做各种橡胶、塑料制品成型加工的脱模剂,及用于精密铸造中。用它做脱模剂不仅脱模方便,且使制品表面洁净、光滑、纹理清晰。

3、作消泡剂:由于本品表面张力小,且不溶于水,动植物油及高沸点矿物油中,化学稳定性好、又无毒,用作为消泡剂已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制药、食品加工、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中,只要加入10-100PPM的硅油就具有良好的消泡剂作用。

4. 做绝缘,防尘、防霉涂层:在玻璃、陶瓷器表面浸涂一层而二甲基硅油,并在250-300℃进行热处理后,可形成一层半永久性的防水、防霉和绝缘性的薄膜。用之处理绝缘器件,可提高器件的绝缘性能:用之处理光学仪器,能防止镜片、棱镜发霉;用之处理药瓶,能延长药品的保存期,并不使制剂因粘壁而损失;用之处理电影胶片的表面,可起润滑作用,减少摩擦,延长影片寿命。一、作润滑剂:本品适于做橡胶,塑料轴承、齿轮的润滑剂。也可做为在高温下钢材对钢的滚动磨擦,或钢与其它金属摩擦时的润滑剂,但由于在常温下甲基硅油润滑性能并不特别好,一般情况下,并不推荐做为常温下金属间的润滑剂。

5、作添加剂:本品可作许多材料的添加剂,如可作为油漆的增光剂,加少量硅油到油漆中,可使油漆不浮包、不起皱提高漆膜的光亮度,加少量硅油到油墨中,可提高印刷质量,加少量硅油到抛光油中(如汽车上光油),可增加光亮,保护漆膜,并有优良的防水效果。

6、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二甲基硅油对人体无生毒性,也不被体液分解,故在医疗卫生事业中,也被广泛应用。利用其消泡作用,制成了口服胃肠消胀片,及肺水肿消泡气雾剂等药用。在药膏中加入硅油,可提高药物对皮肤的渗透能力,提高药效。以硅油为基础油的某些膏药剂对烫伤、皮炎、褥疮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利用硅油的抗凝血作用,可用其处理贮血器表面,延长血样贮存时间等。

7、其它方面:本产品在其它方面还有许多用途。如:利用其闪点高、无嗅、无色、透明且对人体无毒等特性,在钢铁、玻璃、陶瓷等工业和科研中,作为油浴或恒温器中的热载体。利用其抗切变性能好,可做液压油尤其是航空液压油。用其处理人造丝纺丝头,可消除静电,提高抽丝质量。在化妆品上加入硅油能提高对皮肤的滋润和保护作用等等。

液压油硅油性能黏度

型号46# 品牌长城火炬昆仑 特性抗磨液压油比重0.85 闪点160(℃)40℃运动粘度98(cSt) 粘度指数47 倾点-12(℃) 项目L-HL 32 L-HL 46L L-HL 68 试验方法 运动粘度mm2/s 40℃30.69 45.61 62.25 GB/T 265 粘度指数103 101 100 GB/T 2541 闪点(开口),℃221 236 254 GB/T3536 倾点,℃19 11 10 GB/T3535 空气释放值(50℃),min 2.5 3.2 11.4 SH/T 0308 密封适应性指数 6 6 4 SH/T 0305 抗乳化度(40-37-3) min 54℃15 14 14 GB/T 7305 液压油 用于流体静压(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称为液压油,而用作流体动压(液力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则称为液力传动油,通常将二者统称为液压油。液压油与发动机油相比较,液压油除具有发动机油的基本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 抗磨性、水解安定性、可滤性、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液压油的粘度分级 液压油粘度新的分级方法是用40 ℃运动粘度的第一中心值为粘度牌号,共分为八个粘度等级,见表18。 表18 粘度牌号粘度级(mm2/s)相当于旧牌号ISO粘度级 GB2512-8140℃运动粘度(50℃运动粘度) 10 9.00~11.0 7 VG10 15 13.5~16.5 10 VG15 22 19.8~24.2 15 VG22 32 28.8~35.2 20 VG32 46 41.4~50.6 30 VG46 68 61.2~74.8 40(上限接近50号) VG68 100 90.0~110 50,70(下限接近50号,上限接近70号) VG100 150 135~165 90 VG150 液压油的质量分级及应用范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液压油用字母H来表示,分为易燃烃类油、抗燃烃类油两大类,每一大类又再分为若干类。

硅油性能对比

1.氨基改性为什么柔性更好,请具体阐述原因 氨基硅油所具有的优异柔软性来源于其基本的分子构型。与甲基硅油结构类似,氨基硅油分子主链十分柔顺,是一种易扰曲的螺旋形直链结构,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组成,甲基围绕Si-O 键旋转的自由能几乎为零,可以360°旋转,从而获得优异的柔顺性,使氨基硅油成为最优良的织物柔软整理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每一个硅原子上有两个甲基,这两个甲基垂直于两个相近的氧原子连接线的平面上。硅原子上的每个甲基可以绕Si-O 键轴旋转、振动,而每个甲基的三个氢原子就像向外撑开的雨伞。这些氢原子由于甲基的旋转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从而增加了相邻分子间的距离,使硅油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碳氢化合物弱得多,因此硅油比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粘度低、表面张力小、成膜性强。氨基硅油因氨基的极性强,能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与纤维表面形成牢固的定向吸附和很好的取向度,并形成非常牢固的膜,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用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之间产生滑动,使织物表现出很好的柔滑性。 2.氨值的合理范围,以及限定要求 氨值是氨基含量的表征,即中和1g 氨基硅油所消耗浓度为1mol/L 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mol/g。因此,氨值直接与硅油中氨基含量的摩尔百分数成正比。氨基硅油对纤维所产生的柔软、平滑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分子中氨基含量的多少有关,氨基含量越高,氨值就越大,被整理织物的手感就越柔软和光滑。但织物性质不完全取决于氨值大小,氨基分布均匀与否、氨基硅油的分子量都会影响织物的性质。用做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的氨值一般在0.2~0.6 之间。一为氨值越大,氨基硅油分子的极性越大,反应性越好,更利于硅油分子与织物的结合和本身的成膜性,赋予织物优异的柔软手感和耐水洗性;二为硅油中氨基含量越多,整理后的织物的黄变越剧烈,影响织物的美观和服用性。 3.氨基硅油的粘度合理范围和限制要求,粘度指原浆粘度还是调和液粘度,请说明 氨基硅油的黏度直接与分子质量成正比,黏度越大,其分子质量相应也越大。由于织物烘干定型时氨基硅油分子间会发生交联,所以氨基硅油的起始分子量与最终在织物上成膜的分子量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分子质量越大,氨基硅油在织物表面的成膜性越好,手感越柔软,弹性也好。黏度太高难以制成微乳液,而黏度太低则导致处理后的织物光滑度和柔软度较差。另外,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及调整最佳的烘干定型工艺也是使织物获得优良柔软手感的一种途径。黏度测定时常用的有NDJ-1 型旋转粘度计,测得的单位为mPa·s,此外还有乌式粘度计等。用作织物整理剂的氨基硅油原浆的黏度(25℃)一般在1000mPa·s左右,也有的高达10000mPa·s 以上, 4.氨基硅油反应性如何评价 反应性是指在织物整理条件下,硅油可和基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这种性质,是就氨基硅油分子的端基和取代基而言的。这些基团可以是甲基也可以是具有反应性的甲氧基或羟基。具有反应性端基的氨基硅油在处理织物时,可在纤维表面交联,或与纤维上的羟基等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若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可使织物更柔软、平滑和富有弹性。 5.氨基硅油分子量的合理范围,分子量和粘度,以及成膜性/柔性的关系 氨基硅油分子量的大小反映其聚合度,聚合度不同,其分子结构,如Si-O 主链的长短、侧链氨基数的多少也不同,其分子量的大小与粘度成正比,分子量越大,粘度也越大。一般情况下,分子量也越大,其织物表面成膜性越好,手感越柔软;分子量小的,被处理的织物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光滑度。但如果粘度过高,则很难制成微乳液,因此选择合适分子量的氨基硅油,也是制备氨基硅油微乳液的一个关键因素 6.分子量过大过小不合适,请具体阐述不合适的原因 分子量和粘度的影响一致。 7对比表中-C00H硅油导致硬化以及柔性差的原因具体阐述

硅油种类用途

硅油种类及用途 1 硅油概况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硅油一般是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毒、不易挥发的液体。硅油不溶于水、甲醇、二醇和- 乙氧基乙醇,可与苯、二甲醚、甲基乙基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稍溶于丙酮、二恶烷、乙醇和了醇。它具有很小的蒸汽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低的凝固点。随着链段数n的不同,分子量增大,粘度也增高,固此硅油可有各种不同的粘度,从0.65厘沲直到上百万厘沲。如果要制得低粘度的硅油,可用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并在180℃温度下进行调聚,或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低温度下进行调聚,生产高粘度硅油或粘稠物可用碱性催化剂。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力,此外还具有

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有的品种还具有耐辐射的性能。2 硅油种类 2.1二甲基硅油,甲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 1)结构式 2)性质 又称甲基硅油。分子主链由硅氧原子组成,与硅相连的侧基为甲基。25℃下 的黏度围为10~200 000mm2/s。相对密度d 4200.93~0.975。折射率n D 201.390~ 1.410。无色透明、无毒无嗅的油状物。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热性,闪点高、凝固点低,可在-50~+200℃温度围长期使用。黏温系数小,压缩率大,表面力小,憎水防潮性好,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小。可由二甲基环硅氧烷在催化剂存在下与六甲基二硅氧烷进行调聚反应来制取。其粘度随分子中硅氧链节数n值的增大而增高,从极易流动的液体,直至稠厚的半固体。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 3)应用领域 塑料和橡胶的成型加工以及食品生产中用作长效脱模剂。还可用作多种材料间的高低温润滑剂。制造润滑塑料的添加剂。用二甲基硅油处理过的玻璃、瓷、金属、水泥等制品不仅憎水,而且抗蚀、防霉、表面光滑。化学、制药、食品等部门广泛用作热载体和高效消泡剂。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中用作防震阻尼材料。电器和电子工业用作耐高温介电液体。还广泛用作汽车、家具、地板从皮革的抛光剂,泵、制动器、汽缸等的液压油。

氨基硅油乳化

氨基硅油乳化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李玮 {Year}:1995 {Title}:TS系列氨基硅油乳液应用试验 {Tag}:0 {Journal}:有机硅材料及应用 {Issue}:2 {Pages}:20-22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白杉,周洁 {Year}:2006 {Title}:氨基改性硅乳液在纺织整理中的应用{Tag}:0 {Journal}:天津纺织科技 {Issue}:2 {Pages}:12-15

{Date}:2009-11-01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王树根,苏开第,马永才 {Year}:1998 {Title}:氨基改性羟基硅油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Tag}:0 {Journal}:印染助剂 {Volume}:15 {Issue}:6 {Pages}:5-9 {Date}:2009-09-20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Year}:2009 {Title}: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及其微乳液的制备研究{Tag}:0 {Date}:2009-10-22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Year}:2009 {Title}: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化技术的探讨{Tag}:0 {Date}:2009-10-26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钟泰宣 {Year}:1996 {Title}:氨基硅油乳化工艺的研究{Tag}:0 {Journal}:有机硅材料及应用{Issue}:2 {Pages}:9-11 {Reference Type}:Journal Article {Author}:郭丽霞,梅玉娇 {Year}:2000 {Title}:氨基硅油乳化剂的分析与配制{Tag}:0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 聚醚改性硅油(简称聚醚硅油),是由性能差别很大的聚醚链段和聚硅氧烷链段,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亲水性的聚醚链段赋予其水溶性,疏液、疏水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赋予其低表面张力。因此,作为表面活性剂、有机类产品无法与其比拟,纯硅氧烷也相形见拙。聚醚硅油已广泛用作聚氨酯泡沫匀泡剂,乳化剂,个人保护用品原料,涂料流平剂,织物亲水、防静电及柔软整理剂,自乳化消泡剂及玻璃防雾剂等,并已形成改性硅油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 而聚醚链段与硅氧烷链段之间的连接又有两种方式,即通过Si ‐O ‐C 键或Si ‐C 键连接,前者不稳定,易被水解,故也成为水解型;后者对水稳定,也称非水解型。市售聚醚硅油的主要类型有以下5中。 (1) SiOC 类主链型 Me 3Si ‐O(Me 2SiO)m (C 2H 4O)a (C 3H 6O)b R (R 为H 、烷基、酰氧基,下同) (2) SiOC 类侧链型 Me 3SiO(Me 2SiO)m (MeSiO)n SiMe 3 2H 4O)a (C 3H 6O)b R (3) SiC 类侧链型 Me 3SiO(Me 2SiO)m (MeSiO)n SiMe 3 C 3H 6O(C 2H 4O)a (C 3H 6O)b R (4) SiC 类两端型 R(OC 3H 6)b (OC 2H 4)a OH 6C 3(Me 2SiO)n SiMe 2C 3H 6(C 2H 4O)a (C 3H 6O)b R (5) SiC 类单端型 R(OC 3H 6)b (OC 2H 4)a OH 6C 3(Me 2SiO)n SiMe 3 其中,SiC 类产品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聚醚硅油的主要制法有两种。 (1) 缩合法制SiOC 聚醚硅油 即由含羟基的聚醚与含SiOR 、SiH 或SiNH2的硅氧烷通过 缩合反应而得,反应式如下(PE 表示聚醚)。 ≡SiOEt + HO ‐PE → ≡Si ‐O ‐PE + EtOH ≡SiOH + HO ‐PE → ≡Si ‐O ‐PE + H 2 ≡SiNH 2 + HO ‐PE → ≡Si ‐O ‐PE + NH 3 (2) 氢硅化法制SiC 型聚醚硅油 即由氢硅油与含链烯基的聚醚通过铂催化加成反应而 得。 ≡SiH + CH 2=CHCH 2O ‐PE → ≡SiC 3H 6OPE 甲基含氢硅油和含链烯基聚醚是制取聚醚改性硅油的主要原料,甲基含氢硅油的制法不再赘述。单端烯丙基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醚,是聚醚改性硅油的主要原料,通常由烯丙基醇作起始剂,在碱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在高压釜中聚合反应制得,制得的单端烯丙基聚醚分子的另一端为羟基。如在500ml 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按计量加入烯丙基醇、KOH 、封闭反应釜,冲氮气,搅拌下加热至110°C ,按计量加入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在反应中,控制温度<125°C ,维持压力<0.5MPa 。当系统压力降至0.15MPa 时,降温,放空,在60~70°C 搅拌下抽真空,并通入氮气除去小分子。用酸性白土进行后处理,过滤,制得烯丙基嵌段共聚醚。 单端烯丙基聚醚在空气中受热或长期存放中很容易产生过氧化不纯物。这种过氧化不纯物会影响加成反应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在使用前可以用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柠檬酸及其衍生物进行分解处理。 此外,还可由含SiC 3H 6NH 2的硅油与含CH 2‐CHCH 2O 的聚醚出发,通过氨基与环氧基加成而 O ╱ ╲ Pt

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工艺对比讨论

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工艺对比讨论 袁金亮,周昭亮,傅向东 (广州市旭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5) 摘要:以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或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氨基硅油。通过对影响聚合的催化剂、偶联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讨论,确定了适宜的聚合条件。对比分析不同原料合成氨基硅油的产率以及简单分析其乳化与应用的差异。 关键词: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氨基硅氧烷;本体聚合;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即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现已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革及日化等行业,尤其是纺织印染行业的用量很大[1]。如用作纺织柔软整理剂,可赋予织物柔软、滑爽和丰满的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弹性手感。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分子量较大,同时交联性使纤维产生弹性。由于氨基的极性强、易与纤维中的羟基和羧基发生化学反应,使聚硅氧烷主链发生取向定位并吸附于纤维表面,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给予纤维极好的柔软、平滑、耐洗性[2]。同时,氨基的引入提高了聚硅氧烷的亲水性,使其易于乳化,只要采用适当配方和工艺就能得到微乳液,使纤维产生丰满感。 氨基硅油对提高织物附加值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外公司如日本信越、德国瓦克等,都在努力开发高品质的氨基硅油。国内对氨基硅油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乳液漂油、泛黄等问题[3]。 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俗称线性体)直接与氨基硅氧烷聚合制备氨基硅油或用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制备氨基硅油已逐渐普及,本实验将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通过本体聚合制备氨基硅油[4]。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和仪器装置 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瓦克化学有限公司;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WS 62M),瓦克化学有限公司;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602),南京曙光硅烷化工有限公司;γ-氨丙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江苏晨光偶联剂有限公司;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N-环己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702),中科院有机硅研究院;异构C13醇聚氧乙烯醚(5,7),巴斯夫;KOH,化学纯;甲醇钠,工业级;醋酸:化学纯;布料:精纺涤纶织物,平纹织物,规格为25cm×12cm;电动搅拌器;水浴锅;水循环真空泵,三口烧瓶;温度计。 1.2 实验原理 在碱催化剂条件下,通过D4开环后与偶联剂聚合,反应得到氨基硅油,

硅油类主要技术指标

硅油类主要技术指标 1、201甲基硅油 主要技术指标(HG2-1490-83) 201-1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粘度CS 10±2 折光率25°C 1.390-1.400 闪点(开口) 155 比重 25°C 0.930-0.940 凝固点°C-0.5 201-2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粘度CS 20±2 折光率25°C 1.395-1.405 闪 点(开口)232 比重 25°C 0.950-0.960 凝固点°C -60 201-5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粘度 CS 50±5 折光率25°C 1.400-1.410 闪 点(开口)260 比重 25°C 0.955-0.965 凝固点°C -55 201-10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粘度CS 100±8 折光率25°C 1.400-1.410 闪点(开口)288 比重 25°C 0.960-0.970 凝固点°C -55 201-35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粘度CS 350±8 折光率25°C 1.400-1.410 闪点(开口) 300 比重 25°C 0.965-0.975 凝固点°C -50 性能及用途: 硅油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良好的耐老化性,低的 表面张力,无毒无味,生理惰性、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压缩性,低的挥发性,较好的润滑性等。可作为绝缘油、润滑油、阻尼油、防震油、消泡剂、脱模剂、矿物油填加剂等。 2、氨基硅油 英文名:Aminoalkyl Silicone Sluid 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粘度(25°C, mm2/s)200-5000 氨基含量(%)0.2-1.0 性能及作用:本品是一种氨基改性的硅油,可用于织物整理和化妆品。 3、含氢硅油 本产品无毒无味,由于分子中含一定数量的比较活泼的Si-H键,在催化剂 作用下,可与其它含双链、羟基等活性基团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本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匀泡剂、水溶性硅油等聚醚改性硅油等产品的基本原料,也可用作天然及合成纤维织物,丝绸、皮革等的防水剂和柔软剂等,可以 选择不同含氢量和不同粘度的含氢硅油进行使用。 主要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含氢量(%):0.1-1.6

氨基硅油

氨基硅油的制备及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聚硅氧烷是一类有着特殊硅氧主链结构的半有机、半无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低玻璃化温度、低表面张力特性,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耐候性、憎水性、电绝缘性等性能。典型的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其分子结构示意如下: CH3 Si O n CH3 氨基硅油,即氨基改性聚硅氧烷,是二甲基硅油中部分甲基被氨烃基取代后的产物。氨基硅油除保留着二甲基硅油原有的疏水性、脱模性外,氨烃基的存在还可赋予其反应性、吸附性、润滑性及柔软性等性质,因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革、日化等行业,尤其是纺织品的染整行业。 氨基硅油作为纺织品的柔软整理剂,可赋予织物柔软、滑爽、丰满等效果,以及良好的弹性手感。近年来,国内对氨基硅油的研究仍在不断加强。本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探索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制备一定组成、结构的氨基硅油,并应用氨基硅油对羊毛或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 二、实验反应机理 氨基硅油中的氨基主要有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芳氨基、季铵盐等,例如: NH2NHCH2CH2NH2NHC2H4NHC2H4NH2OC6H4NH2 其中,不同的氨基赋予氨基硅油不同的应用性能。本次实验用的是仲氨基改性。 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氨烃基硅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2)氨烃基硅氧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3)氨烃基硅烷与端羟基硅氧烷缩合;(4)含氢硅油与烯丙胺加成等。 本实验拟采用氨烃基硅烷与硅氧烷催化平衡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602)、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来制备氨值为0.1~0.9的氨基硅油,反应式示意如下:

二甲基硅油的用途

1.1二甲基硅油的用途 二甲基硅油分子间有较大距离,分子作用力比碳氢化合物强得多。表面张力低,具有高的表面活性,优良的消泡抗泡性和良好的成膜性。二甲基硅油具有憎水性,不溶于水。二甲基硅油与其他物质有良好的隔离性,润滑性能较优。在不影响透气的情况下,有阻隔潮湿的性能。二甲基硅油在宽的温度范围内粘度变化小。耐热性耐酸性优良。化学性质稳定,沸点高,凝固点低,作为液体存在的温度范围广。二甲基硅油的电性能佳,特别在各种频率范围内时率因素小,其表面张力小。抗剪切性能优良。基于以上优良的性质,二甲基硅油广泛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涂料、医学等国民经济各部门。 1.1.1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在化妆品领域应用硅油,美国开始于50年代,日本开始于60年代,我国开始于70年代,但近十年来发展、普及非常快。头发洗理、护理制品,护肤制品,妆扮(make-uP)制品都已普遍使用。其中使用最广泛、最多的是甲基硅油。在化妆品中使用甲基硅油有以下特点: 1)无味无色,不影响最终制品的外观及香气; 2)有非常好的使用轻快感和伸展性; 3)很好的疏水性和光滑性; 4)对皮肤无刺激,对人体安全性高; 5)有很好的气体透过性,不妨碍皮肤呼吸; 6)化学稳定性,与其它化妆品原料不发生反应。

例如,各种皮肤护理制品中使用中等粘度的甲基硅油,能提高化妆品对皮肤的伸展性,起到保护皮肤的效果。在脸黛或口红中添加甲基硅油能改进颜料的分散性,提高伸展性与使用感。摩丝中添加甲基硅油,能提高梳理性。剃须膏中加少量甲基硅油能起到皮肤与刀刃之间的润滑作用。 化妆品中使用的硅油在质量品级方面应有别于工业用品级,必须慎重选择。 1.1.2在医疗、食品领域的应用 二甲基硅油对人体无生毒性,也不被体液分解,故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被广泛应用。医疗用甲基硅油(100~1000mPa·s),美国、日本都已有专用标准,我国也已列入药典。主要用作外用药的添加剂和胃肠药的成分,已实用化,但硅油不能用于血液系统。利用其消泡作用,制成了口服胃肠消胀片,及肺水肿消泡气雾剂等药用。在药膏中加入硅油,可提高药物对皮肤的渗透能力,提高药效。以硅油为基础油的某些膏药剂对烫伤、皮炎、褥疮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利用硅油的抗凝血作用,可用其处理贮血器表面,延长血样贮存时间等。 甲基硅油用于食品生产工艺,一些国家在食品法中已有规定,使用甲基硅油的枯度范围300~600mPa·s,并有专用的品级牌号。主要用于食品制造时的消泡、脱模及食品包装中的防粘处理。 1.1.3作消泡剂 由于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且不溶于水,动植物油及高沸点矿物油中,化学稳定性好、又无毒,用作为消泡剂已广泛用于石油、化

反应性氨基硅油

皮革用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滑爽剂的 研制及应用 ! !"#$%"%&’()%)*%$$+’,%&’()(-"#%,&’.#%/’)($(+01’+(2%)#+#%&3#"1/((&3%4 #)&周建华!!张晓镭(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咸阳!"#$%" )!"#$%&’("$’,!"’()*&’#+,&(5(++#4 #(-6#1(7",#%)*8).’"()/#)&,93%%)2’:)’.#"1’&0(-9,’#),#%)*;#,3)(+(40,<’%)0%)4 !"#$%")摘 要 以!,"&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9&’#>)和?&#&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9@&9’($$)为原料,胺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利用A 6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微乳化技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制备透明、粒径细小、稳定性优良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将其作为滑爽剂应用于皮革,并测试了皮革的有关性能。应用结果表明: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的氨值为$B )(!’//(+/4,黏度为’)$$/!%·1时滑爽性最佳,其处理后的皮革具有优异持久的柔软、滑爽、丰满的手感特性,并且革面细腻、光亮自然、疏水性强。 关键词!,"&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 微乳液 皮革滑爽剂 中图分类号;9)" 文献标识码C C D 1&"%,& *+,-.!,"&/,01/2341/,5670189381+,834:-6(;<&’#=):-/>&#&:5,-367018&$&:5,-392391 8&72,5670341+,8:-6(K U V K H T V J W 38G R Q >3G "( " """"""""""""""""""""""""""""""""""""""""""""""""""""""""""""""""""X @7G #$$) !!!第一作者简介:周建华,女,"(!R 年生, 硕士学位,讲师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Q Y Z "R Q )万方数据

二甲基硅油

二甲基硅油 二甲基硅油 主要特性及用途: 二甲基硅油无味无毒,具有生理惰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缘性和耐候性,粘度范围广,凝固点低,闪点高,疏水性能好,并具有很高的抗剪能力,可在50~180oC温度内长期使用,广泛用做绝缘、润滑、防震、防尘油、介电液和热载体,有及用作消泡、脱膜、油漆和日用化妆品的添加剂等。 主要技术指标HO/T2366-92: 项目:210-100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粘度(mm2/s):100±8 折光度(25℃):1.400-1.410 闪点(开口):300 比重(25℃):0.960-0.970 凝固点(℃):-55 二甲基硅油具有各种优异的特性,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各部门,国防工业,科学研究及医疗卫生等部门,都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它广泛用于电气绝缘、脱模、消泡、阻尼、防震、滚压、防尘、防水、高低湿润等方面。 1、在机电工业中的应用:二甲基硅油广泛用在电机、电器、电子仪表上作为耐温、耐电弧电晕、抗蚀、防潮、防尘的绝缘介质、目前还用做变压器、电容器、电视机的扫描变压器的浸渍剂等。在各种精密机械、仪器及仪表中,用作液体防震、阻尼材料。二甲基硅油的消震性能受温度影响小,多用于具有强烈机械震动及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下,使用的仪表如:飞机、汽车的仪表中。用于防震、阻尼、稳定仪表读数,还可作为液体弹簧,且于飞机的着陆装置中。 2、作消泡剂:由于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且不溶于水,动植物油及高沸点矿物油中,化学稳定性好、又无毒,用作为消泡剂已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制药、食品加工、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中,只要加入10-100PPM的硅油就具有良好的消泡剂作用。 3、作脱模剂:由于二甲基硅油与橡胶、塑料、金属等的不粘性,又用做各种橡胶、塑料制品成型加工的脱模剂,及用于精密铸造中。用它做脱模剂不仅脱模方便,且使制品表面洁净、光滑、纹理清晰。 4、作绝缘、防尘、防霉涂层:在玻璃、陶瓷器表面浸涂一层而二甲基硅油,并在250-300℃进行热处理后,可形成一层半永久性的防水、防霉和绝缘性的薄膜。用之处理绝缘器件,可提高器件的绝缘性能:用之处理光学仪器,能防止镜片、棱镜发霉;用之处理药瓶,能延长药品的保存期,并不使制剂因粘壁而损失;用之处理电影胶片的表面,可起润滑作用,减少摩擦,延长影片寿命。

硅油中乙烯基含量的测定

硅油中乙烯基行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利用过量的IBr与硅油中的乙烯基发生的加成反应,使乙烯基反应完全。此时还剩下一定量的IBr,再加入过量的KI,使剩下的IBr完全反映,释出I2。然后用0.1N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并平行做空白实验。两组实验所消耗的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差的一半,实际上就是与乙烯基反应的IBr的物质的量,也是乙烯基的物质的量。反应如下:(1)加成反应:—CH=CH2 + IBr →—CHI—CH2Br (2)多余IBr 中I2的释放:IBr + KI == KBr + I2 (3)用Na2S2O3滴定释放出来的I2:I2 + 2Na2S2O3 == 2NaI + Na2S4O6 其中,M是连接乙烯基链节的平均分子量,一般为27、74、93等. 二、所需仪器和药品 1、仪器 (1)碘量瓶(或带玻璃塞的锥形瓶)(2)棕色滴定管(3)10mL、5mL移液管(4)量筒(5)胶头滴管及称量瓶(6)分析天平(7)洗瓶 2、药品 (1)0.050mol/L溴化碘溶液(2)0.10mol/L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3)纯四氯化碳(4)1%淀粉溶液(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中)(5)10%碘化钾溶液(6)冷却的去氧新蒸馏水(7)硅油 Hanus溴化碘溶液:取12.2g碘,放入1500mL锥形瓶内,徐徐加入1000mL冰乙酸(99.5%),边加边摇,同时在水浴中加热,使碘溶解。冷却后,加溴约3mL。贮于棕色瓶中。0.1mol/L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取结晶硫代硫酸钠25g,溶于经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无CO2)中。添加Na2CO3约0.2g(硫代硫酸钠溶液在pH9—10时最稳定)。稀释到1000mL后,用标准0.1mol/L碘酸钾溶液按下法标定:准确地量取0.1mol/L碘酸钾溶液20mL、10%碘化钾溶液10mL和1mol/L硫酸20mL,混合均匀。以1%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按下面所列反应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后,用水稀释至0.1mol/L。KIO3 +5KI +3H2SO4─→ 3K2SO4 +3I2 +3H2O I2 +2Na2S2O3─→ 2NaI + Na2S4O6 纯四氯化碳;1%淀粉溶液(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中);10%碘化钾溶液。 三、实验步骤 1、用量筒量取20mL纯四氯化碳于碘量瓶中。 2、用分析天平称取所需硅油重量(减量法称取,0.3000—0.5000g为胶头滴管取25滴左右),溶于碘量瓶中,精确至0.0001g。摇匀,使油充分溶解。 3、用移液管量取10mL溴化碘溶液加入碘量瓶中。摇匀,于暗处静放1小时。 4、加入5mLKI溶液,摇动2-3分钟。用40mL蒸馏水和蒸馏水把玻璃塞和瓶颈上的液体冲洗入瓶内。 5、用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棕色滴定管)滴定。滴定时须剧烈震动,使四氯化碳中的碘单质全部进入水溶液内。用10mL蒸馏水把玻璃塞和瓶颈上的液体冲洗入瓶内。 6、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淀粉溶液约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即达滴定终点。 7、另作1份空白对照,除不加硅油式样外,其余操作同上。

让我们来认识硅油,硅油的作用知识

让我们来认识硅油,硅油的作用知识硅油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上很多方面都应用到硅油,硅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作为航空、尖端技术、军事技术部门的特种材料使用,而且也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等等。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加水水解制得初缩聚环体,环体经裂解、精馏制得低环体,然后把环体、封头剂、催化剂放在一起调聚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聚合度的混合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低沸物就可制得硅油。 硅油按化学结构来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羟基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等;从用途来分,则有阻尼硅油、扩散泵硅油、液压油、绝缘油、热传递油、刹车油等。 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和适用各种不同的用途。常见的其它基团有氢、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来,有机改性硅油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特种性能的有机改性硅油。 一、甲基硅油产品简介: 甲基硅油是硅油中产量最大,应用最普遍的品种。无色、无味、不易挥发;不溶剂于水、甲醇、乙二醇,可与苯、二甲醚、甲乙酮、四氯化碳或煤油互溶,具有很小的蒸气压,较高的闪点和燃点。甲基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还具有低的黏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 主要用途: 用作绝缘、润滑、防震、防尘油、介电液和热载体。也可用作消泡、脱膜、油漆和日用化妆品的添加剂使用。产品的卓越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电机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纺织、印染、制线、各种涤纶及涤棉、涤人棉纺织物提高滑挺弹度的后整理以及医药卫生、航空科研和军事技术等领域。 用于缝纫线的处理,增加润滑,能在高速缝纫机上不断线。用于织物的柔软整理,增加织物的润滑性,增加织物的滑爽感、丰满度和弹性。 二、水溶性硅油性质及用途: 该产品是含有多种活性基因改性的硅油,能完全溶于水。用于棉、毛、丝、涤等纤维的后整理,使其具有柔软、透气、滑爽、抗静电等效果。用于化装品提高其柔顺滑爽保湿的作用。用于食品行业起到消泡润滑脱模并提高光泽度。此外,还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石化等众多行业。 主要技术指标: 1.外观:微黄色至棕褐色油状液体 2.PH值:6-8 3.粘度(25℃):100-4000CS 4.密度:(25℃):1.000-1.080

大易化工二甲基硅油的特性及用途

二甲基硅油的特性及其应用 二甲基硅油是有机硅油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根据粘度可分类低粘度0.65-5mm2/s,中粘度10-5000 mm2/s,高粘度6000-100万mm2/s三大类。

: 1、外观:通常是无色透明、无臭的液体,液体状态呈多样性,有的像水一样清澈灵动,有的则像糖水一样粘稠。 2、热稳定性:对于热氧化具有非常优异的稳定性。比如,将201置于150℃以下的大气环境中,几乎完全不会发生变化。另外,和二甲基 硅油相比较,苯甲基硅油具有更加优异的热稳定性,即使是在250℃的高温环境中,也能够长时间地使用苯甲基有机硅油。 3、耐寒性:具有非常优异的耐寒性,即使在-50℃的低温环境中,也能够保持其流动性。特别是耐寒用的苯甲基硅油,即使温度低到-65℃,流动性仍然不错。加上有机硅油的粘温系数小这一特点,故有机硅油特别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 4、粘度稳定性:二甲基硅油的黏温系数很小,即共黏度随温度变化很小,所以有机硅油特别适合用于关注油品粘性的场合。 5、硅油的热传导性、比热容小,仅为水的1/3,并随粘度的变化稍有变化。黏度100-1000mm2/s的硅油为1.47-1.55J/g.℃。二甲基硅油 的导热系数在25℃下为0.14-0.16W/m.K,小于一般有机化合物,约为水的1/4,并随黏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100mm2/s后,接近定值。 硅油受热时体积膨胀,其膨胀性较水、汞大,与苯接近,黏度增加时,热膨胀性减小。

6、化学惰性:有机硅油的化学特性非常的不活泼,室温环境下,在10% 以下的碱水和30%以下的酸水溶液中,有机硅油的化学特性几乎不 受影响。但是在高温环境中,如果即使是混入微量的酸碱,有机硅油就会发生粘度增加、凝胶化等变化。另外,即使和铝、不锈钢大多数 金属共存,有机硅油的化学特性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过由于和铅、锡、碲、硒、磷共存时,有机硅油将出现凝胶化现象 7、、界面特性:有低表面张力,硅油的表面张力与黏度有关,MM表面张力为15.9mN/m,随着黏度的提高表面张力稳定在20-21mN/m。憎 水性、消泡性、脱模性。 2、抗剪切性:201-1000mm2/s在50000/s的剪切速度下,黏度无明变化,较高黏度的二甲基硅油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黏度稍有降低而且是 暂时的变化,当剪切消除后又能恢复,说明黏度降低非分子被切断所致,而是si-o-si的键角的改变。一般硅油的抗剪切力约为优良矿物 油的20倍以上。 3、可压缩性及加压下黏度的变化:硅油具有高压缩性,是由聚硅氧烷呈螺旋状结构所致。硅油的可压缩性随其摩尔质量的提高而降低,受 压下黏度提高缓慢,一般矿物油在200MPa下的黏度比常压下高50-500倍,而201-140mm2/s在同样条件下仅提高16倍。 4、 6、电绝缘性:其体积电阻率大于1×1014?.cm,绝缘强度可达35KV/2.5mm,介电常数2.64-2.75,介电损耗正切值1×10-4。当二甲基硅油 的黏度大于50mm2/s时,其电性能(体积电阻率、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正切值)比较恒定。硅油虽不溶于水,但却极易吸湿,随着含水量 的增加,硅油的各项电绝缘性将迅速下降。 7、润滑性:硅油具有黏温系数低、耐热氧化及抗剪切力等特性,具备作为润滑油的基本要求。但硅油的油性较差,尤其是二甲基硅油,对 于钢与钢组成的轴承不能形成满意的润滑膜。 8、溶解性:二甲基硅油为非极性物质,故易溶于溶解度参数小的非极性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环已烷、乙酸戊酯、乙醚、二氯甲烷、汽油、煤油、丁酮、月桂醇、石油醚等中 9、材料相溶性:硅油对绝大多数金属及塑料没有腐蚀及不良影响,经长时间浸渍外观无变化,使用非常安全。铅、锡、硒、磷等在高温 下能促进硅油氧化,而加速其凝胶化。 10、硅油的热传导性、比热容小,仅为水的1/3,并随粘度的变化稍有变化。黏度100-1000mm2/s的硅油为1.47-1.55J/g.℃。二甲基硅油 的导热系数在25℃下为0.14-0.16W/m.K,小于一般有机化合物,约为水的1/4,并随黏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100mm2/s后,接近定值。 硅油受热时体积膨胀,其膨胀性较水、汞大,与苯接近,黏度增加时,热膨胀性减小。 11、耐辐射性:二甲基硅油的耐辐射性与一般的矿物油相当,而甲基苯基硅油的耐辐射性有明显优于二甲基硅油,而且随着苯基含量的增 加而提高。 12、。 13、生理惰性:一般情况下,有机硅油的生理特性是不活泼的,对生物体而方言,硅油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14、疏水性: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对有机硅油进行烘焙,就能得到非常优异的耐久性的疏不皮膜,能够在玻璃陶瓷制品、纤维等产品的防水 处理中使用。另外,在改进粉末的流动性、防凝固方面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15、粘度稳定性:二甲基硅油的黏温系数很小,即共黏度随温度变化很小,所以有机硅油特别适合用于关注油品粘性的场合。

201二甲基硅油

DY-201二甲基硅油性能特点 DY-201二甲基硅油,化学名称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式是: (CH3)3SiO[(CH3)2SiO]n-Si(CH3)3, 本品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新型合成高分子材料,有多种不同的粘度(5cps~200万cps),从极易流动的液体到稠厚的半固态物。本品具有特殊的滑爽性、柔软性、憎水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和耐高低温性。闪点高、凝固点低,可在-50℃~+200℃下长期使用,粘温系数小、压缩率大,表面张力低,憎水防潮性好,比热导热系数小。 [用途] 由于本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行业,主要有: 1.日化行业用于护肤膏霜、沐浴液、洗发水等多种化妆品配方,具有优异的柔软效果和丝滑手感。 2.橡胶、塑料、乳胶、聚氨酯、轻工等行业:用作某些橡胶、塑料、乳胶、聚氨酯制品及工艺品等生产时的脱模剂、隔离剂、光亮剂。 3.机械、汽车、仪表、电子电器及其他行业用作高档润滑油、液体弹簧、切削液、缓冲器油、变压器油、高低温制动油、刹车油、仪表减震油、框架造型脱模剂等。 4.纺织、服装行业用作柔软剂、憎水剂、手感改进剂、缝制线的润滑、化纤喷丝板润滑及服装压衬助剂等。 5.皮革及皮革化工行业将本品加入其他助剂,可用作柔软剂、憎水剂、手感剂、消泡剂、光亮剂等。 6.医药、食品、化工、涂料、建材行业用作消泡剂、润滑剂、耐候性涂料等。 7.用于其他特定用途,或与其他材料共聚生成新材料。 〔用法用量〕 根据具体的应用对象和应用环境而定,用量从几个PPM直至100%不等。 〔注意事项〕 与高浓度强酸或强碱物质及路易斯酸接触有降解挥发的倾向,温度越高反应越明显。低浓度强酸或强碱与之接触或在高温长时间作用下有粘度变大直至交联的倾向。 [包装与贮运] 1.本品用50㎏聚乙烯塑料桶或200㎏铁桶包装。 2.本品应于常温下密闭贮存于干燥通风处,避免与酸、碱类物质接触, 3.按非危险物品贮存、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