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如何进行通信(电子信息工程)

手机如何进行通信(电子信息工程)
手机如何进行通信(电子信息工程)

手机如何进行通信

这个话题在老师的眼里可能觉得很easy,但我真的是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很是普及。根据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未成年人拥有手机,拥有自己专属手机的未成年人比例达到72.8%,手机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率较高。但这种几乎人手一只的工具却很少人知道它的通信原理,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决定借这次机会尽可能的用我现在的知识去了解这项高科技的原理,主要在通信方面。

远距离的实时通信曾经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人们一直致力于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无线电波的出现圆了人们的梦。18世纪中期,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动力理论。1887年,赫兹以卓越的实验成就证实了电磁波的客观存在,他的实验证明: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并能产生反射、折射等与光波相同的现象,使麦克斯韦的理论得到证实。人们为了纪念赫兹将无线电波的频率单位定为赫兹。此后,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克尼等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1895年,马克尼首次在几百米的距离,用电磁波通信获得成功,年又首次完成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从此,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

无线信号与接收

声音信号经过话筒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称为音频信号其频率围从20Hz-20kHz。音频信号可用数轴来表示声音频率的高低音频信号的频率与人们发声有关,通常嗓音粗的语音频率低;嗓音细的语音频率高。频率反映了音调的变化。小于 20HZ信号的频率称为次声波,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因为它的振动频率每秒不足20 次,使人耳的鼓膜振动不起来。20k-80kHz 的频率称为超声波超声波人耳也无法听到,因它的振动频率每秒超过 20000次

1、输入回路

输入回路的作用是选台或滤波,让有用信号通过,滤除干扰。在手机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滤波器,如射频滤波、中频滤波、本振滤波等。

2、高频放大器

也称射频放大,简称高放,在手机中称预放或低噪声放大,用来放大微弱的接收信号。因为天线接收的信号相当弱,通常是微伏的数量级,通过高频放大,放大到毫伏的数量级,可提高整机的灵敏度。

3、变频器

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统称为变频器。变频器的任务是将射频信号的载波频率Fc,降低为f3,它采用差频方式。设外来载波信号的频率为f1 ,本机振荡频率为f2,则变频器满足f1-f2=f3, 差频f3 即定义为中频信号IF 。由于本振频率f0 与载波f1 同步变化,所以中频 f3的频率固定,且中频信号的调制规律与射频信号相同。正是由于变频器的差频作用,这类接收机称为超外差式。

4、中频放大器

简称中放,中放的作用是放大信号IF,由于频率固定,所以中放的放大倍数可以做得很高。中放是超外差接收机的主增益放大器,它决定了整机灵敏度。比如说:手机的信号弱,噪音大,多为中放没调好或损耗大引起的。

5、解调器

解调器的作用是将中频已调波还原为音频信号,因此解调是一种反调解调器的作用是将中频已调波还原为音频信号制过程。根据发送端调制方式不同,接收端有不同的解调方式。对于调幅波,采用检波器解调;对于调频,采用鉴频器解调;模拟手机就是用鉴频器解出语音信号的波。对于数字调制,GSM采用特殊数字手机的的数字信号调制和解调方式,调制方式是移频键控,采用相干解调器解出数字语音信号。

6.低频放大和功率放大

简称低放和功放,低放和功放的作用是放大解调以后的音频信号,使其具有一定的功率,足以推动扬声器发声。由于音频信号的频率较低,所以可采用低频放大器来放大。低放和功放决定接收机音量的大小,比如说手机的信号很强,能占满格,但声音小,说明低放或功放有问题。

二.无线话机的通信工作方式

1.大区制

早期的移动通信采用大区制,大区制是单一基地台大面积覆盖方式。它是指在一个无线通信区域,由一个基站覆盖整个大的无线服务区。所谓无线覆盖区,是指当基地台采用全向天线时,在无障碍物的开阔地,以通信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圆形覆盖区。如某个小城市内,由一个基地台负责无线话机通信的联系和控制,或由少量的不同频点的基地台来覆盖整个无线通信。大区制的特点是:

1) 为了增加基站的覆盖范围,基地台发射机输出功率比较大,天线架的高,发射塔都在30米以上,采用全向天线,因此覆盖半径也较大,无线覆盖范围大于 50km.

2) 不能实现频率复用,频率,则不允的利用率低。在一个区域内,若基地台使用频率许其它台再使用,否则会引起混台。因此其同频复用的距离较大,频率资源的利用率低。

3) 系统的容量不高,因为其容量(用户数)主要由基地台的信道数所决定,一个基地台所能提供的信道数是有限的,通常大区制的用户容量为数百个。

4) 当移动话机距基地台较远时,移动话机可以收到基地台的下行信号,而基地台却不能收到移动话机的上行信号。为克服这个缺点,通常在适当地点架设若干个分集接收机,相当于“接力”传输信息,利用分集接收效应,来保证整个无线区域中实现正常通信。大区制适于中小城市移动网或寻呼系统采用。为了适应大城市或更大区域的服务要求,必须采用小区制组网方式,以在有限的频谱条件下,达到扩大通信容量的目的。

2小区制

小区制是指整个无线通信区域分为若干个小无线通信区,每个小无线通信区分别设置了一个基站负责本区的移动话机的联络和控制,每个小无线区(基站)使用一个频道,邻近的小无线区使用不同的频道。因此小区制是集中控制的多基站小区域覆盖。划分无线电区域,会涉及到无线区域的形状。对于由多个小无线区组成的通信网而言,每个小无线区的频点之间通信用频率与,之间通信可用频率以此类推。由于相邻小区的频率不同,之间通信用频率因此不会产生同频干扰。小区内站点之间通信采用定向天线,发射功率较小,其无线覆盖区呈带状。带状小区适于沿海、铁路和公路等所组成的固定通信网。蜂房小区当基站采用全向天线,它的覆盖面积可视为一个以基站为圆心,通信距离为半径的圆。当多个小无线区彼此邻接覆盖整个服务区时,就可以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近似地表示圆形。常有带状小区和蜂房状小区。蜂房系统是由若干个蜂房小区组成,每一个小区被一个蜂房基地站控制,通常设在小区的中心。蜂房基站由小功率发信机、收信机及控制器组成。每一个基站分配有一组频率(信道)基站的公用信道频点,这三个频率交错使用而不互相邻接。由于发信机功率小因而传输半径小,可实现频率复用而不产生干扰。无论是带状小区还是蜂窝小区,均可以采用频率(信道)复用技术,即相邻小区使用不同频率,而相隔一个或几个小区可重复使用相同频率。这种充分使用同一频率的技术,称作频率复用技术。频率复用技术大大地提高了频率利用率,扩大了通信用户容量。

三.手机是如何进入信道的

手机本身是一部双工制的收发信机,在通信中,手机和基站交换信息。每一个基站都设有多路收发信道,通信中,每一个手机都要占用一对双工收发信道。

系统根据呼叫业务的繁忙程度,为基站分配一系列信道。从大的方面讲,基站的信道分为和广播信道(控制信道)业务信道(话音信道)。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利用业务信道传送话音信号外,还要传送控制信号,广播信道就是专门用来传送控制信号的。由于传送的控制信号类型较多,广播信道还可以继续细分。例如传送同步信号就称为同步信道,传送呼叫请求信号就称为允许接入信道。广播信道在播发广播时占用的载频,就是基站的主频。数量众多的手机在守候状态,进入了广播信道,毕恭毕敬地收听的广播,如网络标号、基站识别码等信息。由于广播信道具有“一呼百应”的特点,凡是本区的移动手机都在广播信道中守候,所以广播信道又称“公用信道”。别看广播信道下有数量众多的移动用户,但广播信道占用的频带较窄,因为这些用户并不占用广播信道。例如设定一个接收或发业务信道内,每隔收发信电台的带宽为射信道。每一个接收或发射信道的数量决定了基站的通信容量。业务信道只允许打电话的手机进入,平时处于空闲状态,所以业务信道又称空闲信道。为了说明手广播信道和业务信道手机开机后,其内部的频率合成器(也叫锁相环带,频率的低端到高端扫描信道,即搜索广播信道在搜索过程中,手机根据搜索到的场强大小,停靠在最若干个强的播发上,接收的信息、基站识别码。如:频率校正信息系统的网络标号、同步信息、基站场强等。手机经过识别,如果是本网络中的基站,手机的频率就锁定在此基站的频率上。当手机实现频率锁定后,手机开启发信机,向基站发一串信号,也称入网请求信号,此信号包括手机号、机身设备号、个人识别码等,供基站鉴权,即对手机的卡作出身份证实。如果手机是合法用户,该手机便可登录入网,手机的显示屏上出现“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等字样。这时,手机进入守候态,继续收听的广播。而则不停地、循环地播发上述信息。本基站覆盖区的所有手机都在广播信道中守候,这就是广播信道被称做公用信道的原因。当手机发起主呼时,基站的广播信道接到呼叫请求,基站便为手机分配一个话音信道。手机是如何从广播信道进入话音信道呢?原来,基站的广播信道发出一串有关语音信道的编码,手机收到后,经过手机内的中央处理器译码,控制手机内锁相环自动地改变频率,直到手机的频率对准了该话音信道的频率为止,手机便由广播信道转入到基站指定的话音信道上。发出呼当处于守候状态的手机被呼时,基站的广播信道从寻呼信道叫信息。手机接到后,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起。这时,基站的广播信呼叫响应,要求分配话音信道道发出有关话音信道的编码,经过手机中的中央处理器译码,控制手机的锁相环不断地改变频率,进入基站分配的话音信道,这个过程与手机发起主呼叫相同。无论是手机主呼还是被呼,通话完毕便从话音信道退出,进入广播信道守候,继续监听广播信道播发的信息,为再次发起主呼或被呼做准备。由上面叙述可见,若要容纳许多用户同时通话,话音信道就要设置若干对收发信道,每一、个收发信为道对应着基站的一部收发信机。假设为ch1,ch2····接收信道。

参考文献《知识就是力量》2000年04期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一、院系简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之初的电力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3个专业1961年整体并入后,奠定了学院办学基础。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2006年7月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在北京设立本部,在保定分设电力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稳步提高;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更加显著;服务电力行业,面向社会发展,随着科研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成效卓著,为我校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学院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技术、电力经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力工程与管理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7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电气与信息相融合的学科体系。拥有《电机学》和《电磁场》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考研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新)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院所越来越重视有关信息、网络、通信方面的学科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分支,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全国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160多所,其中既有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也有综合实力强劲、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也不俗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不错但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院校。在名专业和名校的分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向左走:专精研究造就传统强势 全国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其中除了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外,其他院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靠前,但不能因此低估这些院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实力。毕竟这些院校在成立之初大多专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它们在专业领域的传统强势。 北京邮电大学 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信号处理都是北邮的强势专业。学校拥有一个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网就是其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研究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成果之一。学校还与许多知名通信类企业如华为、中兴、思科(CISCO)、IBM、朗讯等有项目合作。 招生信息:北邮的院系划分较细,有几个院系和科研单位均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计算机学院39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724人,电子工程学院239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188人,网络技术研究院346人,总计招生1800人左右。除去一些电子专业,估计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不少于1000人。 报考指南:北邮每年招生人数较多,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校学生。除了某些实力特别强的实验室或特别有名的导师录取分数较高外,分数线一般都在各院的院线左右。需要强调的是,北邮的初试专业课参考书《通信原理》是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不同于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樊昌兴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电信管理网的是() A.同步网 B.信令网 C.管理网 D.交换系统 答案: D 【解析】支撑网包含同步网、信令网、管理网三部分。 1.同步网处于数字通信网的最底层,负责实现网络节点设备之间和节点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信号的时钟同步、帧同步以及全网的网同步,保证地理位置分散的物理设备之间数字信号的正确接收和发送。 2.信令网在逻辑上独立于业务网,它负责在网络节点之间传送业务相关或无关的控制信息流。 3.管理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时和近实时监视业务网的运行情况,采取各种控制和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通信的服务质量 2、光纤中存在色散会导致() A.脉宽变宽 B.脉宽变窄 C.幅度变小 D.幅度变大 答案:A 【解析】光纤传输色散:色散是光脉冲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到达输出端时发生的时间上的展宽。产生的原因是光脉冲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不同模式,在传输时因速度不同,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不同而引起的波形畸变 3、天馈线系统安装中,以塔基为圆心,以塔高的()为半径,设置为施工严禁区; A.1/2 B.2/3 C.1/4 D.1/3 答案:D 【解析】以塔基为圆心,以塔高为半径的范围划为施工区,并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必要时应设围栏;施工区不得有高空书店线路,否则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未经现场指挥人员许可,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以塔基为圆心,以塔高三分之一为半径的范围应划为施工严禁区,其内不得设置起重装置及临时设施,未经现场指挥人员许可,并未通过知塔上停止工作,任何人不得进入施工严禁区。

4、在OTN网络系统中,可以把输入端任一光纤可控地连接到传输的任一光纤中去的是() A.OXC B.OMU C.ODU D.OA 答案: A 【解析】光交叉连接器是实现全光网络的核心器件,其功能类似于SDH系统中的SDXC,差别在于OXC是在光域上实现信号的交叉连接功能,它可以把输入端任一光纤(或其各波长信号)可控地连接到输出端的任一光纤(或其各波长信号)中去。 5、以下()系统由阅读器、标签、应用系统组成 A.无线射频识别 B.无线传感网络 C.云计算 D.智能终端 答案: A 【解析】无线射频识别足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一般由阅读器、应答器(标签)和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 6、超五类线相比五类线,() A.近端串音大,衰减大 B.近端串音小,衰减大 C.近端串音大,衰减小 D.近端串音小,衰减小 答案:D 【解析】超五类双绞电缆与普通的五类双绞电缆相比,它的近端串音、衰减和结构回波损耗等主要指标都有很大的提高 7、当声能衰减到原值的()dB所需的时间,成为混响时间 A.60 B.70 C.80 D.100 答案: A 【解析】当声能衰减到原值的百万分之一(即声能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它的大小与房间容积、墙壁、地板和顶棚等材料的吸声系数有关。 8、逆变设备通电测试检验内容一般包括() A.输入交流电压 B.输出直流电压

自动控制原理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选考的专业课之一,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综合性自动控制问题的能力。 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需要达到的水平,该标准有利于我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各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择优选拔,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适用专业: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 3、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内容结构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5) 时域分析法 (25) 根轨迹法 (10) 频域分析法 (25) 控制系统的校正 (15) 4、试卷题型结构与分数比重: 全部为分析计算题,涉及到图形绘制。 (1)简单分析题:30分(5~6小题) (2)分析计算题:50分(4~5题) (3)计算题:70分(3~4大题) 5、考查的知识范围: 见考试大纲。

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1、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2、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3、试卷结构与分数比重: 全部为分析计算题。 4、考查的知识范围: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的几种形式。 微分方程的列写、传递函数、结构图等效变换、信号流图,梅逊公式、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时域分析法 典型的试验信号、典型的时间响应、一阶系统时域分析、二阶系统时域分析、高阶系统时域分析、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改善二阶系统响应特性的措施。 (3)根轨迹法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规则、常规根轨迹绘制、广义根轨迹绘制、根轨迹分析。 (4)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奈奎斯特图、伯德图、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绘制、开环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在对数坐标系中的应用、三频段。 (5)控制系统的校正 控制系统的校正的概念。超前校正装置、滞后校正装置、基于对数坐标图的超前校正。 5、参考教材 自动控制理论(第3版)邹伯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口径宽、适应面较广。本专业以就业导向为理念,以培养职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强调学科交叉,重在培养宽泛的知识面,加强了电子背景的学生在人机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美学等知识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电子产品与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维护与营运技能;掌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产品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工程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面很广,可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能源交通、电力、家电、智能仪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也可在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从事电子产品界面设计、外观设计、系统设计、辅助

设计和测试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基础、软件基础、电子系统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电子产品可用性测试等。其中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为专业特色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主体和前沿。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通信领域内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综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各类通信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设置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数字通信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系统中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掌握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熟悉通信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通信网络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网络的构建、通信网络分析与设计方法、网络的运行、安全与维护等方面技术人员的培养。本专业是杭州市首批重点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的青睐,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本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就业质量名列各行业前茅,毕业生可在通信企业的各知名公司从事设计与研发工作,如华为、贝尔、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也可以进入电信、移动、铁通、网通、数据交换局、广播电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还

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培养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 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2. 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 3. 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4. 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 5.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6. 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7. 数字图象处理理论与技术 8.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9. 数据采集理论与应用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说明: 1.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8学分,学科专业课(XW)6学分,选修课(X)6.5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学术活动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者在研究生论坛活动中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4. 外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毕业前发表或投稿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应用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2.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3.移动通信系统 4.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5.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6.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7.数字图象处理与应用 8.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9.高速数据采集与大容量存储技术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置

说明: 1.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1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 4学分,学科专业课(XW)4学分,选修课(X)7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学分,人文管理课2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人文管理类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供学生选修。 4. 实践课可以是软件或硬件设计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在校外企业及研究所参加实习或论文工作获得实践课学分)。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简介-海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简介 海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于1997被评为海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首批重点学科, 2005年“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海南省教育厅对首批省重点学科的验收, 2008年成为“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的学科, 2010被评为海南省第三批重点学科。 近几年来,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满足国家及海南省的重大需求,成为海南省通信产业、海洋产业及信息智能岛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智库”。在海洋通信方向、空间通信数据处理与传输、Internet信息检索与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鲜明地学科特色。 1)海洋通信理论与应用方向,在海洋网络与陆地网融合方法和网关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填补了通信理论的空白;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的船舶间宽带移动通信网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2)图像处理与信息检索方向,提出了“基于率失真感兴趣区域编码”和“经验数据分解”算法,有效降低了无失真编码的码率;研制的“高保真大压缩比数据压缩算法”的硬件系统成功地应用在HJ-1号卫星、神州7号载人飞船上;提出了基于多值相关性假设判定的广义信息检索理论,为解决当前网络搜索引擎的主要缺陷奠定了理论基础。 3)网络控制系统方向,提出了两种解决NCS中网络时延“测不

准”的新方法,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提出的“新型网络时延补偿算法”简单实用,且易于实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4)嵌入式系统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主要研究海洋通信、旅游信息化、热带农业信息采集等应用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架构、中间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及关键技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化作出了前沿性预研。 本学科现有“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海南省电子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学科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毕业生,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目前已成为海南省通信产业、海洋产业及信息智能岛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0%。队伍中有“新世纪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另外,学科成员中有担任3个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数十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分会主席;担任Invertis J.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多个学术刊物客座编辑和编委,担任了海南省电子学会理事长、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理事等。除此之外,本学科还聘请了一批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国内通信与信息界著名科学家担任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和兼职教授。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通信与广电工程)科目考试大纲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 科目考试大纲 1L400000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1L410000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 1L411000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技术 1L411010通信网 1L411011现代通信网及其发展趋势 1L411012传送网、业务网和支撑网 1L411013核心网 1L411014 接入网 1L411015 互联网及其应用 1L411020光传输系统 1L411021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1L411022 SDH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1L411023 DWDM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1L411024 PTN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1L411030微波和卫星传输系统 1L411031 SDH数字微波系统的构成 1L411032 微波信号的衰落及克服方法 1L411033 卫星通信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 1L411040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L411041 移动通信系统组网技术及发展 1L411042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1L411043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1L411044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1L411045 第五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1L411050通信电源系统 1L411051通信电源系统的要求及供电方式 1L411052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L411053 通信用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1L411054 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系统 1L411060光(电)缆特点及应用 1L411061 光纤的特点及应用 1L411062 光缆的分类及特点 1L411063 通信电缆的分类及特点 1L411070广播电视系统 1L411071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1L411072 广播电视系统组成 1L411073 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1L411080广播电视中心关键技术 1L411081 广播中心技术 1L411082 电视中心技术 1L411083 广播声学技术 1L411084 演播室灯光技术 1L411090广播电视传输和监测系统1L411091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与系统 1L411092 广播电视有线传输技术与系统 1L411093 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技术与系统 1L411094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 1L412000 通信与广电工程施工技术

考研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从1864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到1888年赫兹实验验证电磁场理论,再到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明电子管、晶体管、雷达、广播、电视等,到20世纪中叶香农提出信息论、维纳提出控制论,再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推动了世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各个研究分支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沿着多媒体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向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拓展。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正向生物、纳米、认知等其它传统及新兴学科和领域渗透,成为发展交叉学科的重要纽带,必将促进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孕育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理性的突破,并且将引发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二、学科内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完整,关联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遥控、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功能关联、应用协议、性能评估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控制与优化、通信理论、雷达理论、网络理论、导航定位理论、遥感遥测理论、信息对抗理论、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网络安全理论等。 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依据理论分析设计目标模型,再通过逻辑推理或实验验证相关的科学结论。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探测和采集目标数据、以及构建目标物理模型或系统,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并借助数学与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由此提出或验证科学结论。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可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蕴涵的基础科学方法。 三、学科范围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l 信息理论 l 通信信号处理 l 信源、信道编码以及网络编码 l 通信网络与协议 l 通信与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 l 信息安全与通信对抗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修订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 (1)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编号、课程分级及研究生获取课程学分计算说明 (4) 电子科技大学博、硕士授权点一览表(2011.10) (6) 应用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金融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金融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政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国际政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用心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传播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理论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凝聚态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光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无线电物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神经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生物物理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统计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名单

(排名是按两个学科来排的,主要列出的是前20%)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北京邮电大学5★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15 天津大学4★ 3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5★16 华中科技大学4★ 4 清华大学5★17 武汉大学4★ 5 东南大学5★18 南京邮电大学4★ 6 北京交通大学5★19 西北工业大学4★ 7 北京理工大学4★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 8 上海交通大学4★21 南京大学4★ 9 哈尔滨工业大学4★22 吉林大学4★ 10 华南理工大学4★23 华东师范大学4★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24 西安交通大学4★ 12 北京大学4★25 中山大学4★ 13 浙江大学4★ 3★(37个): 宁波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西安科技大学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5★16 浙江大学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17 华中科技大学4★ 3 北京邮电大学5★18 西北工业大学4★ 4 清华大学5★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 5 北京交通大学5★20 西安交通大学4★ 6 北京理工大学5★21 武汉大学4★ 7 东南大学5★22 上海大学4★ 8 上海交通大学4★23 哈尔滨工程大学4★ 9 南京邮电大学4★24 天津大学4★ 10 北京大学4★25 大连理工大学4★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4★26 西南交通大学4★ 12 南京大学4★27 武汉理工大学4★ 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28 四川大学4★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 15 华南理工大学4★ 3★(43个): 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江南大学,深圳大学,兰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大学,东华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福州大学,东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注: 5★为重点优势学科的单位,排在最前面的5%的培养单位;4★为优势学科单位的单位,排在6%-20%的单位;3★为良好学科的单位,排在21%-50%的单位。 信息来源:《2011-2012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邱均平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方向 (一)《移动通信与无线技术》针对3G、B3G及无线接入网、协同通信系统、UWB、认知无线电系统和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等,研究MIMO、OFDM、自适应技术、协同技术、认知理论与技术、现代编码、新型调制技术、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技术、多用户检测和干扰消除技术、同步和捕获技术、跨层联合优化理论和设计等。 (二)《无线数据与移动计算网络》研究无线数据通信广域网、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区域网中的无线数字传输、媒质接入控制、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移动多媒体接入、无线接入Internet、移动IP、无线IP、移动计算网络等理论、协议、技术、实现以及基于移动计算网络的各种应用。 (三)《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研究下一代通信网的协议和控制技术、IP网络可靠传送技术、智能业务和应用技术、QoS和流量工程技术、软交换和IMS技术、SIP协议及应用技术、VoIP系统和终端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移动IP技术、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技术、通信和计算机网融合技术、异构网络接入和互通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网络和用户管理技术。 (四)《网络与应用技术》研究宽带通信网的结构、接口、协议、网络仿真和设计技术;网络管理的管理模型、接口标准、网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可编程网络的体系、软件和系统开发;可编程网络的体系、软件和系统开发;TCP/IP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开发等。 (五)《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是实现远程通信、军事通信、应急通信、海上通信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方向主要致力于:宽带IP卫星通信技术、CDMA体制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高速调制解调技术、卫星抗干扰技术、便携式与车载式应急卫星通信系统、船载、车载、机载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相控阵技术以及新型农村卫星电话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六)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研究高速、密集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包括新型光纤,码型与调制,宽带光放大和色散调节等技术;新型光纤通信技术和应用,包括光时分复用技术和光码分复用技术等;光网络技术和应用,包括自动交换光网络,光互联网技术和宽带光接入技术。 (七) 《现代通信理论》研究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信源与信道最佳编译码、数字调

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名单

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一级学科,081000),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081002)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交通大学2007新增 北京理工大学2007新增 北京邮电大学2007新增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新增 东南大学2007新增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新增 清华大学2007新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新增 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不含已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位博士点指教育部批准,各单位可按一级学位或在一级学位下的任何二级学位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也就是说能同时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招收博士和硕士,说明该校在通信和信号方面很有实力。)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Z 大连海事大学Z 大连理工大学Y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Z 东南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4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于1956年开始招收二年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分别于1984年和1991年被批准建立博士点,并于1987年和1994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部级重点学科;1988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建立“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1998年5月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3年春批准自行增设两个二级学科: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原理、体制与处理方法研究,包括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处理、识别、对抗等。主要研究方向有: 1.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 2.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信号与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在通信、雷达、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非平稳、非线性系统处理,时空二维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实时图像处理,图像制导,遥感图像处理,图像信息隐含技术,成像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4.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语音、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水印技术,版面分析与文字识别,高速并行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在单片集成等领域的研究。 5.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信息与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安全、信息科学技术与安全对抗、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网络安全与对抗、信息加密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6.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利用电、红外或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目标信息、检测与识别目标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雷达与多谱段图象系统等信息系统新体制新方法,各种时空环境下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对抗,干扰与反干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掌握坚实宽广的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106·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名 单公示 姓名推荐学校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 包秋霞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刁梦雯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丁仪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洪盛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胡涛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黄威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李梦蓉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林秋丽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刘希鹏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潘孙翔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钱雯安徽农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石怡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时安谊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束方迅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苏娜安徽财经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孙颖异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汤正安徽财经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万洺瑜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汪悦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备备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王新新安徽农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徐冉安徽农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张成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张竞艺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张敏南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张小盈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张晓逸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章燕安徽财经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赵亮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朱虹南通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祖婉婉江苏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邮电大学考研网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规章制度确定版

学生会管理制度 汇编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总则 第一章学生会各部门职责及干部职责第二章学生会干部招聘和使用办法第三章学生会人事考评办法 第四章学生会签到、值班及请假制度第五章学生会办公室管理制度 第六章学生会工作证使用管理制度第七章学生会财务管理制度 第八章学生会例会制度 第九章学生会档案管理制度 第十章灯塔通讯社 第十一章附则 总则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是代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同学的学生组织,是为大学生活提供锻炼机会的广阔舞台,是大学生了解和接触社会的最佳桥梁。在院党委、团委和校学生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坚持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坚持不懈地引导同学,全面有效地发展同学,始终不渝的代表同学,尽心尽力的服务同学,维护学生权益,反映学生意愿,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促进同学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的基本任务是: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成为热爱祖国、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人才。 (二)发挥联系学校、学院部门和广大同学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有关学生事务的民主管理,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表达和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利益,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 (三)倡导和组织广大同学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 (四)组织广大同学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创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组织协调全院各年级各班级的学生活动,同时加强同兄弟院系学生组织的联系与交往,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广阔知识视野的目的。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在历届学生会成员的努力下,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目前,院学生会在主席团的领导下,设立秘书组、宣传部、学习部、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女生部、外联部、科技部九个部门以及通讯社和辩论队,各职能机构实行部(组)长负责制,在工作中受主席团领导。 本规章制度规定了学生会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都必须以此规章制度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此制度尊严,保证其实施的职责。 第一章学生会各部门职责及干部职责

通信工程专业论文

摘要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is inform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dynamic field, especially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Internet, network Communication makes people in the passing information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has reached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degre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s a very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s also one of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h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network knowledge, can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esign, manufacture, operation, and in the departments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defence industry engag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fter graduation can be engag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levision,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intelligent instru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research,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design, technology import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ork。 关键词: 前言: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前进,广阔的经济前景离不开通信的发展。近几十年,全球通信迅猛发展,走在时代前沿。目前,现代通信已由原先单纯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步深入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如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等的不断进步,以及卫星电视广播网、分组交换网、用户电话网、国际互联网络等通信网的建设,通信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的基本要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在现代社会,通讯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然是生产力,就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决定作用。当然在强调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时,不能片面地夸大技术的作用。技术不能简单的、直接的、唯一的决定社会生活。技术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当今的高技术,它对社会经济、对社会生活质量、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都有其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把科学技术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最高意义上的革命。他在评价近代技术的社会作用时说,蒸汽、电力和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列宁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技术进步“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力,前进的动因”。 而通信技术在对社会发展及社会生活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作用。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使人类进入了虚拟时代、数字时代。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虚拟性激发了人们创造能力的巨大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还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比如:过去人们要上邮局寄信,现在在家发个E-ma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