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期末复习要点.

核电厂期末复习要点.
核电厂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讲

1.完成热力循环的热力系统:一回路,二回路(汽轮机组),三回路系统。

2.完成电力生产:一回路,二回路,三回路,发电机输变电系统,通常简单地称为

堆,机,电三大核心部分。

3.核岛(nuclear island):一回路系统及其辅助系统、安全设施及厂房。

4.常规岛(conventional island):汽轮发电机组为核心的二回路及其辅助系

统和厂房。

5.配套设施( BOP: Balance of Plant):除核岛、常规岛的其余部分。

6.压水堆核电厂将核能转变为电能是分四个环节,在四个主要设备中实现的。

(1)核反应堆:(2)蒸汽发生器:(3)汽轮机:(4)发电机:

7.核电厂布置分区:a.核心区:b.三废区:c.供排水区:d.动力供应区:e.检修

及仓库区:f.厂前区:

8.反应堆厂房与汽轮机厂房的相对位置,有T型与L型布置:我国采用T型布

置。

9.抗震分为一、二类和非抗震类(NA)

10.五道相继深入而又相互增援的设计防御措施

第一道防御:考虑对事故的预防。核电厂的设计必须是稳妥的和偏于安全的。第二道防御:防止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发展成为事故。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和系统。探测妨碍安全的瞬变,完成适当的保护动作。

第三道防御:限制事故的放射性后果,保障公众的安全。

第四道防御是应付可能已超出设计基准事故的严重事故,并使放射性后果合理尽量低。

每个核电厂均应制订应急计划。称为第五道防御。

11.对应急初始条件和应急行动水平可以按照某种方案进行分类,称之为识别

类。分为四种:

A类为异常辐射水平和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类;

F类为裂变产物屏障丧失类;

H类为影响电厂安全的灾害和其它条件类;

S为系统故障类。

12.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核事故应急工作实行国家、地方、核电厂三级管

理制。

13.第一道屏障: 燃料元件包壳(cladding)

14.第二道屏障: 一回路压力边界(primary system envelope)。

15.第三道屏障: 安全壳(containmant),即反应堆厂房。

16.有时见到四道屏障之说,它们依次是:

?燃料芯块;

?燃料元件包壳;

?一回路压力边界;

?气密性的承压反应堆厂房(安全壳)

17.核电厂各系统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单一故障准则;多样性原则;独立性

原则;故障安全原则;充分采用固有安全性的设计原则;运行人员操作优化的设计;主控制操纵员室设计

第三讲

18.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的功能是使冷却剂升压,克服冷却剂流动阻力

损失,从而把反应堆中产生的热能输送至蒸汽发生器,以产生驱动汽轮机做功的蒸汽。反应堆冷却剂泵是压水堆核电厂的最关键设备之一。

19.反应堆冷却剂泵可分为两大类:全密封泵和轴封泵。

20.轴封泵的总体结构:水力部分;电机部分,轴封组件.

21.泵的水力机械部分基本功能是将泵轴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并变为流体的静

压能。

22.主泵泵轴向安全壳气空间的反应堆冷却剂泄漏量基本为零。

23.1号密封位于泵轴承上方,它是密封组件中最重要的部件,又称主密封。

24.离心泵或轴流式泵。它借助于叶轮带动流体旋转把能量传递给流体。流体获

取能量后,压力升高,从而实现冷却剂在一回路的强迫循环。

第四节

25.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厂一、二回路的枢纽,它将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递

给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作功。

26.蒸汽发生器是分隔一、二次侧介质的屏障,它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起十分

重要的作用。

27.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事故在核电厂事故中居

首要地位。

28.据报道,国外压水堆核电厂的非计划停堆事故中约有四分之一是因蒸汽发生

器问题造成的。

29.蒸汽发生器可按工质流动方式、传热管形状、安放形式以及结构特点分类:

30.按照二回路工质在蒸汽发生器中流动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和直

流(强迫循环)蒸汽发生器;

31.按传热管形状可分为U形管、直管、螺旋管蒸汽发生器;

32.按设备的安放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蒸汽发生器;

33.蒸汽发生器分离筒内装有一组固定的螺旋叶片,当汽水混合物流过时,由直

线运动变为螺旋线运动,由于离心力作用使汽水分离,

34.欧美各国规定,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湿度为0.25%。

35.直流式蒸汽发生器优点是出口得到的通常是过热蒸汽,有较高的热效率。

36.直流式蒸汽发生器对给水品质及传热管材的抗腐蚀性能要求高。

37.稳压器的压力就代表了一回路的压力。

第五讲

38.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通过改变反应堆冷却剂的硼浓度,对堆芯进行反应性控制;

维持稳压器的水位,控制一回路系统的水装量;

对反应堆冷却剂的水质进行化学控制和净化,减少反应堆冷却剂对设备的腐蚀,控制反应堆冷却剂中裂变产物和腐蚀产物的含量,降低反应堆冷却剂的放射性水平;

向反应堆冷却剂泵提供轴封水;

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充水和水压试验手段;

对于上充泵兼作高压安注泵的化容系统,事故时用上充泵向堆芯注入应急冷却水。

39.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对反应性调节速度较慢,仅适于控制较慢的反应性变

化,化容系统的下泄管线经历两次降温降压过程,为了防止闪蒸,应先降温后降压。

40.硼酸控制的反应性量占总的反应性控制量的70%左右。

41.在较高的硼浓度下,可能出现正的慢化剂温度系数。规定了反应堆工作温度

下冷却剂的硼浓度不应大于1400×10-6。

42.水中游离氧的存在是造成金属材料腐蚀的重要原因。

43.对于现行的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结构材料,水质偏碱性较好,以pH值为

9.5~10.5为宜。

44.电导率是水纯度的一个度量标准。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

45.硼和水补给系统向化容系统的补给方式有5种,它们是:自动补给、稀释、

快稀释、硼化及手动补给。

第六讲

46.对于法国设计的大亚湾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的功能如下:

停堆后第二阶段,排出堆芯和一回路热量;

反应堆在冷停期间,换料或维修操作时,排出堆内余热,维持一回路温度低于60℃;

电厂加热升温初期,控制一回路平均温度;

换料操作后,将换料水从换料水池输送至换料水箱。

47.重要厂用水系统系统的功能:冷却设备冷却水,将设备冷却水传输给的热量

排入环境水体,此系统又称为重要生水系统,是核岛的最终热阱。

48.最终热阱:接受核电厂所排出余热的大气或水体,或二者的组合。

49.废液按其放射性活度和水质分成三种:清洁疏水、工艺疏水和地面疏水。

第七讲

50.在核电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和确保安全第一的原则。

51.确保反应堆安全的四种安全性要素:自然的安全性;非能动的安全性;能动

的安全性;后备的安全性。

52.固有安全性定义为:当反应堆出现异常工况时,不依靠人为操作或外部设备

的强制性干预,只是由堆的自然安全性和非能动的安全性,控制反应性或移出堆芯热量,使反应堆趋于正常运行和安全停闭。

53.专设安全设施本身是指:

安全注射系统(RIS)

安全壳

安全壳喷淋系统(EAS)

安全壳隔离系统(EIE)

安全壳消氢系统

辅助给水系统(ASG)

54.安全注入系统RIS主要功能:

55.一回路小破口失水事故或二回路蒸汽管道破裂造成一回路平均温度降低而

引起冷却剂收缩时,RIS用来向一回路补水,以重新建立稳压器水位;

在一回路大破口失水事故时,RIS向堆芯注水,以重新淹没并冷却堆芯,限制燃料元件温度的上升;

在二回路蒸汽管道破裂时,向一回路注入高浓度硼酸溶液,以补偿由于一回路冷却剂连续过冷而引起的正反应性,防止堆芯重返临界。

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反应堆冷却剂从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泄漏到二

次侧,直到一次侧的压力与二次侧压力平衡。在这种事故,安全注射系统补偿因泄漏造成的冷却剂量的减少。

56.安全注入系统通常分三个子系统:高压安全注入系统、蓄压箱注入系统和低

压安全注入系统。安注系统中蓄压箱安注系统是非能动系统,不用安注信号

启动任何电气设备。

57.安全壳系统的主要功能:

在发生失水事故和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时承受内压,容纳喷射出的汽水混合物,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作为放射性物质与环境之间的第三道屏障。

对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放射性辐射提供生物屏蔽,并限制污染气体的泄漏。

对外部事件(如飞机撞击、龙卷风)进行防护。

58.安全壳喷淋系统的运行分为两个阶段:直接喷淋;再循环喷淋。

59.在核电站失水事故发生后,下列几种反应能产生气态的氢气。

高温时,燃料包壳金属锆和反应堆冷却剂之间发生锆水反应产生自由氢气。

Zr+2H2O=ZrO2+2H2↑

事故后,应急冷却液的辐照分解。

2H2O=2H2+O2↑

水溶液与铝锌等金属反应如:

6H2O+2AL=2AL(OH)3+3H2↑

60.安全壳消氢系统的作用是,一旦核电站发生失水事故时,监测安全壳大气的

氢浓度,并消除氢气,使安全壳大气的氢浓度保持在较低的数值(<4%),避免氢—氧混合着火或爆炸保证安全壳结构的完整性。

第八讲

61.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蜗轮式机械。它的主要用途是在热力

发电厂中做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

62.作完功的蒸汽称为乏汽,

63.汽轮机按工作原理分类:冲动式汽轮机;反动式汽轮机;混合式汽轮机

64.“级”是汽轮机完成能量转换过程的基本单元。它由两个叶栅组成,即静止叶

栅(喷嘴),及旋转叶栅(动叶栅)。

65.现代大中型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为接近90%。

66.汽轮机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所组成。

67.一般情况下,核电厂大功率汽轮机的所有汽缸都设计成双流的,

68.大亚湾核电厂的汽轮机为4缸、六排汽口型式

69.冲动式汽轮机的作用原理:

根据冲量定律,冲动力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变化,质量越大,冲动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大,冲动力也越大。若阻碍运动的物体在此力作用下产生了速度变化,则运动物体就做了机械功。

在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中发生膨胀,压力降低,速度增加,热能转变为动能。高速汽流流经动叶片时,由于汽流方向改变,产生了对叶片的冲动力,推动叶轮旋转作功,将蒸汽的动能变成轴旋转的机械能。

70.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功能: 除去高压缸排汽中的水分(汽水分离);提高进

入低压缸的蒸汽温度(再热)。

71.为进一步高经济性,现代核汽轮机组一般采用两级再热。

第九讲

72.凝汽器是二回路热力循环的冷源。其基本功能是接收汽轮机的排汽并将其凝

结成水,构成封闭的热力循环。

73.凝汽器反冲洗系统保持凝汽器传热性能,清洗管板和管束内的附着脏物,保

障胶球回收率。

第十讲

74.核电厂二回路系统的功能如下:

1、作为蒸汽和动力转换系统,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将核蒸汽供应系统产生的蒸汽送往汽轮机作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将机械能变为电能。本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核电厂技术经济指标。

2、从安全角度讲,二回路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将反应堆衰变热带走,二回路设置了一系列系统和设施,保障一回路热量排出,如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蒸汽排放系统、主蒸汽管道上卸压阀及安全阀等就是为此设置的。

3、控制来自一回路泄漏的放射性水平。二回路系统设计上,能提供有效的探测放射性漏入系统的手段和隔离泄漏的方法。

75.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可分为局部热力系统和全面热力系统

76.秦山1期机组设有三级低压加热器、三级高压加热器、一级除氧器,具有汽

水分离和二级再热。汽轮机组采用一台双流高压缸和两台双流低压缸配置,77.大亚湾核电厂汽轮机采用一台双流高压缸和三台双流低压缸,采用两级再

热。

78.主蒸汽系统的功能是把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送到各用汽点。

79.从凝汽器热井到除氧器的部分属于凝结水系统,从给水泵到蒸汽发生器的部

分属于给水系统。

80.给水加热器是电站中的重要辅助设备,是回热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利用

汽轮机高、低压缸的抽汽来加热给水,使一部分做过一定功的蒸汽热量全部回收,从而减少排汽损失,提高电站热循环效率,另一方面提高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温度,降低蒸发器传热管内外温差,有利于减少传热管的热应力。

81.给水泵按驱动方式分为:汽动给水泵和电动给水泵。

第十一讲

82.给水除氧按原理可分为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两类

83.物理除氧采用热力除氧原理,它能去除氧和其它气体。

84.蒸汽排放系统又称为汽轮机旁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汽轮机突然降负荷或

汽轮机停机情况下,排走蒸汽发生器内产生的过量蒸汽,避免蒸汽发生器安全阀动作;在核电厂热停闭和最初冷却阶段,排出堆内剩余发热和一回路显热直至余热去除系统投入使用。

85.蒸汽排放系统由凝汽器蒸汽排放系统、大气蒸汽排放系统、除氧器给水箱排

放系统组成

86.蒸汽排放的控制模式有两种:温度模式和压力模式。

87.蒸发器排污系统BDS用于正常运行期间对蒸发器二次侧进行排污从而控制

二次侧循环水的水化学。

88.大亚湾核电厂海水循环水系统设有五台循环水泵,其水源为海水,供两台凝

汽器和二回路其它设备冷却用水。

第十三讲

89.冷启动:反应堆停闭了相当长时间,温度已经降到60度以下时的启动。包

括换料后的冷启动。

90.热启动:反应堆停闭后不久的再启动。这时堆内中子源比较强,还有一定的

毒性,而且反应堆的温度也与工作温度比较接近。

91.冷停闭:反应堆处于热停闭状态以后,才能进行冷停闭操作。冷停闭时,调

节棒组和安全棒组全插入,尚需向冷却剂加硼,以抵消从热态降到冷态过程中,因负温度效应引起的正反应性,维持堆的足够的次临界度。此外,还需对系统进行冷却。

92.热停闭:核电站的热停闭是短期的暂时性的停堆,这时,冷却剂系统保持热

态零负荷时的运行温度和压力,二回路系统处于热备有工况随时准备带负荷继续运行。

93.压水堆核电厂的工作原理以及与沸水堆核电站的区别和共同点(详见课件)

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共15分) 1、(5分)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E=GPa;吕材的弹性模量E=GPa 2、(10分)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G,该杆的 η man1、(5(A)各向同性材料;(B)各向异性材料;(C 正确答案是 A 。 2、(5分)边长为d杆(1)是等截面,杆(2荷系数kd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ζd 论: (A)(kd)1<(kd)2,(ζdmax)1<((B)(kd)1<(kd)2,(ζdmax)1>((C) (kd)1>(kd)2,(ζdmax)1<((D)(kd)1>(kd)2,(ζdmax)1>(正确答案是 A 。 三、计算题(共75分) 1、(25

应力相等, 求:(1)直径比d1/d2; (2)解:AC轴的内力图:M AB (2) =3?10(Nm);M 5 BC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ηmax= M n Wn 3 = 300?10 3 πd/16 3 = πd/16 2 ;

d1/d2= 由θ= MnlGI P 3/5=0.8434 ;??∴ θABθBC = 32M an1 4 Gπd1 ? Gπd232M 4 = MM n1n2 ? 2 (? 2d1 )=0.5 4 n2 2、(

3、(15分)有一厚度为6mm的钢板在板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受拉,拉应力分别为150Mpa和 5 55Mpa,材料的E=2.1×10Mpa,υ =0.25。求钢板厚度的减小值。 解:钢板厚度的减小值应为横向应变所产生,该板受力后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由广义胡克定律知,其Z向应变为: εz=- ν E (ζx+ζy)=- 0.25 9 则?Z=εZ 2.1?10 ?t=-0.146mm (150+55)?10=-0.0244 6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 一、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C 是相同的。(A)应力; (B)应变; (C)位移; (C)力学性质。 3.构件在外力作用下(A)不发生断裂;(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doc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范围 1. 工作分析实施主体的种类及优缺点 2. 如何正确描述与衡量企业的集权与分权P37 集权就是把权力相对集中于组织最高层领导,是其统管所属单位和人员的活动。分权与 之相反,它使领导的直接控制面扩大,减少了管理层次,是最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沟通较 为直接。两者各存优势,也各有不足。为了保证有效的管理,必须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 领导机制。该集中的权力就集中起来,该放下的权力就应该分给下级,这样才能加强组织的 灵活性和适应性。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系统组织中较 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衡量:1决策的数量较低管理层作出的决策越多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集权程度高 2决策的范围较低管理层作出的决策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分权的程度越高, 反之集权程歸 3决策的重要性较低管理层作岀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 集权程度高 4决策的审核较低管理层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的程度越高, 反之集权程度高 3. 企业创新活动的源泉和根本是什么P39 组织创新 这是因为,企业的组织及其结构正是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信息流物流灵活 性和组织效率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创新活动的。 4. 企业流程再造及主要内容 流程再造又称企业流程重组,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 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 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只能集成,以打破传 统的职能型组织结工作分析实施主体 1.以人力资源部为主,其他部门 配合; 优缺点 优点 节省瞬; 实施主体了解公司文 化、战略和现状; 缺点 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如果工作分析方面的经 验不丰富,会影响实施效果; 2 ?由工作分析需求部门自己实施 工作分析,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支 持 非常熟悉本部门工作, 收集的信息全面、内行; 节省成本;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实施 过程中和形成的工作分析结果 文 件可能不专业 3. 聘请咨询机构实施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咨询顾问,协 调问 题,确保计划的实施 耗费咨询费用; 咨询顾问不了解企业具 体情况,组织需要花费时间与他 们进行企业文化、战略、管理等 方 面的沟通

最新工作分析要点总结

工作分析试题预测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的含义: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2.工作分析的类型:⑴按客体分布的范围——广义的工作分析、狭义的工作分析⑵按工作分析的目的——单一目的、多重目的⑶按工作分析切入点——岗位导向性、人员导向性、过程导向性。 3.工作分析的流程: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4.工作分析的常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信息的来源、职位信息、工作描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6.工作分析的七要素(6W1H):①什么职位②谁来做③如何做④为何做⑤何时做 ⑥为谁做⑦在哪里做 7.工作分析的原则:⑴是分析而不是罗列⑵针对的是工作而不是人⑶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⑷事实而不是判断 8.工作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有哪些:⑴工作活动⑵工作中的人的活动⑶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⑷与工作有关的有幸和无形的因素⑸工作绩效⑹工作背景⑺工作对人的要求 9.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业生涯、职系、职务、职门、职级、职等。 10.工作分析的作用:⑴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⑵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需要⑶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⑷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⑸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标准化。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11.工作分析的结果:⑴工作描述⑵工作说明书⑶资格说明书⑷职务说明书 12.工作描述的内容:①工作名称、职称、工资登记以及直接主管等信息。②工作行为、程序及规范。③工作目的与责任。④工作的人际环境⑤工作的物理环境⑥担任该项工作可以获取的资源。 13.工作描述的作用:⑴作为开发其他工作分析的结果形式的基础⑵作为可直接

《旅游美学》期末论述题与问答题

一、简答题 对美的理解主要有哪些观点? 试述旅游美学与传统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对于园中的古松,木材商人、植物学家和画家会有不同的认识? 为什么说旅游与审美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如何理解南京中山陵的整体美? 为什么说美在于自己亲身的体验? 如何理解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审美需求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形成旅游审美动机需要哪些条件? 审美感知具有哪些特点? 如何理解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如何理解风景,它有哪些审美特征? 如何理解山水文化? 以泰山为例,简述山水景观的审美。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与特点。 近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试述园林景观审美。 简述古希腊建筑三种主要柱式和特点。 简述中国民居的审美特征? 如何认识历史建筑的废墟美? 简述雕塑的概念与分类。 维纳斯女神石雕像美在哪里? 为什么说霍去病墓前的石刻艺术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高潮? 中国古人是如何认识和理解饮食审美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引伸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西饮食方式有什么不同? 简述导游的美学要求。 如何体现语言表达艺术? 导游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旅游饭店室外环境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简述旅游商品的审美要求。 二、论述题 如何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以人类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各种实践活动对象化并感性显现的结果”? 试述旅游美学的学习范围和内容。 试述当代旅游审美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旅游审美应该做到哪些基本要求? 旅游文学特别是游记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审美经验? 结合自己旅游实践,试述旅游美感层次。 中西风景的审美有什么不同? 试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西方古典园林具有哪些审美特点? 如何理解建筑美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试述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观念与表现形式。 试述雕塑的审美特征。 试述中国古代墓葬俑像雕塑作品及其审美特点。 试述文化与饮食的关系。 试述饮食审美。 如何对旅游工作者进行美学教育。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5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5、一般,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内容: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 1、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2、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3、ORP是指职业研究委员会。 4、黄道婆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社会科学研究会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 1、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的目的与原因、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2、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 3、工作分析内容的标准化是对工作分析内容的:规范化、结构化、分解化、具体化。 4、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符合五大要求,即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5、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和利用已有的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

把握工作分析的大要点

把握工作分析的6大要点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基本的作业,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对组织中各项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完成此工作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它的结果是产生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做好工作分析至关重要,特别是要把握以下六大要点: 1、明确目的 不同的组织,或者同一组织的不同阶段,工作分析的目的有所不同。有的组织的工作分析是为了对现有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更加明确或合理化,以便制定切合实际的奖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有的是对新工作的工作规范作出规定;还有的企业进行工作分析是因为遭遇了某种危机,而设法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组织的安全性和抗危机的能力。在现实中,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工作分析的目的还不是很明确,出现了单纯为了工作分析而工作分析的怪现象,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核心技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的。这一问题在一些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所在地一知名国有钢铁企业人事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也搞了职务说明书和工作描述书,但大都是按照现有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进行编制的,事随人转,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细致的工作分析,等到人员有什么变动,马上就又起草一份职务说明书,这样的工作分析能否体现工作分析的目的可想而知。 2、认清作用 目前,在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都强调"以岗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职能,都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确,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所有职能,即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和开发等职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工作分析与设计工作,才能据此完成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职业生涯设计、薪酬设计管理、招聘、甄选、录用工作人员等等工作。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忽视或低估工作分析的作用,导致在绩效评估时无现成依据、确定报酬时有失公平、目标管理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等等,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影响企业效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旅游审美考试试卷(doc 12页)

旅游审美考试试卷(doc 12页)

课程作业一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1、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旅游审美对象 B 、旅游资源程序C、旅游审美心理D、旅游审美关系 2、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 A 、泰山之雄B、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 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 A、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 6、黄山“四奇”是指() A、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 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体势劲媚B、自由奔放C、沉着苍劲 D 、刚健有力 18、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 A 、线条美 B 、结、布局体美C、意境美D、形、神美 19、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内的“四绝”是指() A 、雕像、壁画 B 、松、柏C、书法、建筑D、经书 20、我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 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 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 C、质美 D、木结构 21、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 A 、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 22、旅游审美需求的特点是() A 、具有对象性 B 、具有动力性C、保持平衡性D、具有递进性 23、旅游审美动机的类型有() A 、自然审美型B、艺术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 24、艺术化的导游手法是() A、虚实相间 B 、进入角色C、制造悬念D、点面结合 25、导游过程的艺术化表现为() A、一张一弛 B 、有缓有急C、快慢相宜D、音调和谐、适时停顿

材料力学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明确材料力学的任务,理解变形体的的基本假设,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教学内容 ○1材料力学的特点 ○2材料力学的任务 ○3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4变形体的基本假设 ○5材料力学的基本变形形式 二、重点难点 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变形体的基本假设。 三、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 四、建议学时 1.5学时 五、讲课提纲 1、材料力学的任务 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学科。 工程中各种机械和结构都是由许多构件和零件组成的。为了保证机械和结构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须要求全部构件和零件在外力作用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表现为 1.1强度 强度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表明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1.2刚度 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不超过某一规定值,表明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 1.3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构件承受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平衡形态,表明构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材料力学的任务:以最经济为代价,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通过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提供计算理论。 2、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的几何特征 构件有各种几何形状,材料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杆件,其几何特征是横向尺寸远小于纵向尺寸,如机器中的轴、连接件中的销钉、房屋中的柱、梁等均可视为杆件,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等直杆。 2.2研究对象的材料特征 构件都是由一些固体材料制成,如钢、铁、木材、混凝土等,它们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称变形固体。其性质是十分复杂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抓住主要性质,忽略次要性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如下假设: ?均匀连续性假设: 假设变形固体内连续不断地充满着均匀的物质,且体内各点 处的力学性质相同。 ?各向同性假设: 假设变形固体在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 ?小变形假设: 假设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与构件原有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称“小变形”。在列平衡方程时,可以不考虑外 力作用点处的微小位移,而按变形前的位置和尺寸进行计算。 3、杆件的几何特征

集成电路分析期末复习总结要点

集成电路分析 集成工业的前后道技术:半导体(wafer)制造企业里面,前道主要是把mos管,三极管作到硅片上,后道主要是做金属互联。 集成电路发展:按规模划分,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历了哪几代? 参考答案: 按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SSI、MSI、LSI、VLSI、ULSI及GSI。它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 解释欧姆型接触和肖特基型接触。 参考答案: 半导体表面制作了金属层后,根据金属的种类及半导体掺杂浓度的不同,可形成欧姆型接触或肖特基型接触。 如果掺杂浓度比较低,金属和半导体结合面形成肖特基型接触。 如果掺杂浓度足够高,金属和半导体结合面形成欧姆型接触。 、集成电路主要有哪些基本制造工艺。 参考答案: 集成电路基本制造工艺包括:外延生长,掩模制造,光刻,刻蚀,掺杂,绝缘层形成,金属层形成等。 光刻工艺: 光刻的作用是什么?列举两种常用曝光方式。 参考答案: 光刻是集成电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作用是把掩模版上的图形转换成晶圆上的器件结构。 曝光方式: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25、简述光刻工艺步骤。 参考答案: 涂光刻胶,曝光,显影,腐蚀,去光刻胶。 26、光刻胶正胶和负胶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正性光刻胶受光或紫外线照射后感光的部分发生光分解反应,可溶于显影液,未感光的部分显影后仍然留在晶圆的表面,它一般适合做长条形状;负性光刻胶的未感光部分溶于显影液

中,而感光部分显影后仍然留在基片表面,它一般适合做窗口结构,如接触孔、焊盘等。常规双极型工艺需要几次光刻?每次光刻分别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需要六次光刻。第一次光刻--N+隐埋层扩散孔光刻;第二次光刻--P+隔离扩散孔光刻 第三次光刻--P型基区扩散孔光刻;第四次光刻--N+发射区扩散孔光刻;第五次光刻--引线接触孔光刻;第六次光刻--金属化内连线光刻 掺杂工艺: 掺杂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两种掺杂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参考答案: 掺杂的目的是形成特定导电能力的材料区域,包括N型或P型半导体区域和绝缘层,以构成各种器件结构。 掺杂的方法有:热扩散法掺杂和离子注入法掺杂。与热扩散法相比,离子注入法掺杂的优点是:可精确控制杂质分布,掺杂纯度高、均匀性好,容易实现化合物半导体的掺杂等;缺点是:杂质离子对半导体晶格有损伤,这些损伤在某些场合完全消除是无法实现的;很浅的和很深的注入分布都难以得到;对高剂量的注入,离子注入的产率要受到限制;一般离子注入的设备相当昂贵, 试述PN结的空间电荷区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 在PN结中,由于N区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由P区扩散到N区的空穴将逐渐与N区的自由电子复合。同样,由N区扩散到P区的自由电子也将逐渐与P区内的空穴复合。于是在紧靠接触面两边形成了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一层很薄的空间电荷区,称为耗尽层。简述CMOS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以1×poly,2×metal N阱为例)。 参考答案: 形成N阱区,确定nMOS和pMOS有源区,场和栅氧化,形成多晶硅并刻蚀成图案,P+扩散,N+扩散,刻蚀接触孔,沉淀第一金属层并刻蚀成图案,沉淀第二金属层并刻蚀成图案,形成钝化玻璃并刻蚀焊盘。 表面贴装技术: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 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1]工艺流程简化为:印刷-------贴片-------焊接-------检修 有源区和场区:有源区:硅片上做有源器件的区域。(就是有些阱区。或者说是采用STI等隔离技术,隔离开的区域)。有源区主要针对MOS而言,不同掺杂可形成n或p型有源区。有源区分为源区和漏区(掺杂类型相同)在进行互联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要点]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价值,指出了现阶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围绕如何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行了要点分析,以便保证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满足质量、安全、经济等方面的要求,为广大工程施工建设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工程自身施工周期长、技术工艺复杂、现场环境恶劣、涉及领域较广等特点,使得顺利完成这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任务并不容易,而其中大部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都存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当中,因此将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当做核心,从人员技术、施工工艺、组织进度、安全防范等各个方面加以提高与控制很有必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价值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让工程的施工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施工现场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部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经济等方面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的建设施工的特殊性,不同的工程项目也存在着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现场施工环境的恶劣性、复杂多变性,让施工作业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各类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多工种的交替性施工、每到工序施工工艺的交错复杂程度,均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与麻烦,不利于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尤其在工期长、任务量大的情况下,很难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众多的问题,而施工现场必然会成为矛盾与问题的最集中地方,比如:工程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施工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的不足,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水平的薄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出现不当,因此,当工程管理人员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采用科学、合理、系统的管理办法,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有效组织工程人员,实现规范、高效、有条不紊的施工建设任务开展时,无疑给企业的经济效益营收做出了重要保障,同时有助于企业高素质高水平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正确的施工现场管理,使得工程的经济成本进一步降低、施工效率得到提升、人员、材料、机械的分配与利用更加合理均衡,为企业的建设工程施工事业树立起崭新的形象,以便在长远的市场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 二、现阶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管理疏忽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作为最关键的管理要求之一,可谓老生常谈,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经济、进度以及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等各个方面,对于像工程这种施工环境复杂、操作水平要求高且危险性大的项目建设,更需要有效的安全措施作为保障,然而很多施工现场的一线人员却往往对安全防范的意识不够,认识不够深刻,更偏向于对施工技术的把握,以工程质量为评价标准,放在施工建设管理的首位,殊不知,安全才是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答案.docx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风景美的形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口然类、人丄美。 2、风景美屈于形式类的范畴,是引起旅游的匸要因素。自然风景中美的形式主要有:形象芙、色彩矣、动态美、朦胧美等。 3、黑格尔说:“美是_形彖的显现。” 4、风景形彖美的特征I?分丰富,主要表现为:JL、卫_、』_、乩、血。 5、雄伟是一种壮美、壮观、崇髙的现象。 6、雄伟、壮观的自然风景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的特征是:赞叹、底惊、 崇敬、愉悦- 7、秀美的主要特征是一柔和、秀丽、优美。 8、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会给旅游者带來欢乐、幸祸与赏心悦I丨 的美感。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來江水绿如蓝”所赞美的是自然风景的色彩美。 10、观赏风景的方法工要有动态观赏、静态观赏两种。 11、中国园林Z美是一人自然Z芙的概括和我国锦绣山河的浓缩。 12、中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当时称为 _。 13、中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是时期是一唐代,高峰时期是一明代。 14、中国园林可分为两类:</皇豪园林、私家园林;? 15、皇家园林的特点是_规模宏大、豪华富贵、显示威严的皇权的至高无上。 16、清代皇家园林岡明园的建成标,忐着我国古典园林艺术C经发展到了?个新的 高峰。 17、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_ 苏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 18、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小中见人________________ 。 19、假山创始于奉汉,兴盛于丙宋,帮于明涓。| | 20、计成在《园冶》-书中指出,假山叠石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存真为假 、 作假为真「 21、假山叠石的主要审美功能是_____________ 、増添园林野趣的|'|然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2、假山替石的美学指导思想是:瘦、做假为真、透、漏、皱 、 71 。 23、古人把园林中的水比作园林的_____________ 。 24、 ______ fl _____ 、_、阁、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_______ 、厅廊、 蝇国园林的主要建筑,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25、桥在园林中的美学功能主要是_________ 、点缀风呆___________ 、_ig 加园林的怙:趣和总境羌___________________ 。 26、亭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是左右游人,奴役风月,即可以起到 、

材料力学重点及公式(期末复习)

1、材料力学的任务: 刚度和稳定性; 正应力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分量,用符号 b 表示。 应力的量纲: 園际单位制:PMP 总GPa 工程单位制三kgf /沁kgf / cn? 线应变 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无量纲,其物理意义是构件上一点沿某一方向变 形量的大小。 外力偶矩 传动轴所受的外力偶矩通常不是直接给出,而是根据轴的转速n 与传递的功率P 来计 算。 当功率P 单位为千瓦(kW),转速为n (r/min )时,外力偶矩为 Me 二巧4勺一禺 应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P 尺 --- 平均应力 (1.1 ) 全应力 厂戸「縮竺二竺 (1.2 ) 切应力相切于截面的应力分量,用符号百 表示。 3 mb]

当功率P 单位为马力(PS ),转速为n (r/min )时,外力偶矩为 Mg =7024 —(TXT. m) 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拉压杆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b ,且为平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巧为该横截面的轴力, A 为横截面面积。 正负号规定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 公式(3-1 )的适用条件: (1 )杆端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即只适于轴向拉(压)杆件; (2)适用于离杆件受力区域稍远处的横截面; (3 )杆件上有孔洞或凹槽时,该处将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横截面上应力分布很不 均匀; (4)截面连续变化的直杆,杆件两侧棱边的夹角 E 笙2讯时 拉压杆件任意斜截面(a 图)上的应力为平 均分布,其计算公式为 皿(3-2) 式中b 为横截面上的应力。 正负号规定: 配 由横截面外法线转至斜截面的外法线,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全应力 正应力 耳a ( 3-3) 切应力 q =-sin 2兌 2 ( 3-4 )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要点

小组工作定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提高个人的社会功能,并协助每个人能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与社区问题。 小组工作的特征 有特定的组员和工作者; 有特定的互动过程中,在互动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 既是过程,也是方法和手段; 有特定的目标、目的和功能 小组分类及依据: 社会目标模式 *概述:P68 出现时间:最早的小组模式 运用范围:社区层面的任务性小组(社会政治小组、社区小组、组织小组)→组织与环境模式(P77-79) 强调重点:社会责任(esp.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社会良知)和社会变迁 (一)理论基础 1.社会政治民主理论 关键词:参与、对话、意识提升、赋权 理论假设: 第一、主权在民,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 第二、沟通、理解和平等都是从对话开始; 第三、教育/意识提升也是一种权利。 赋权/增能(empowerment)理论 赋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近年来,弱势群体、社会排斥、边缘化机制等概念在小组工作中运用的十分广泛。 e.g. “昆明市小额信贷扶贫实施计划”(世界宣明会项目)中的“贷款小组”、“单身女性自强小组” 2.系统功能理论(Rf.P34) 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社会目标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1.目标 总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 子目标/过程目标:三个层次 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及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esp.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自尊心; 第三,培养当地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和推动社会变迁。 2.小组特点 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期待的社会目标,即社会变迁/社会改造; 小组成员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有相近的价值观(如社会公正、社会关爱等); 小组作为一个行动整体共同付诸社会行动; 小组具有开放性、同质性、任务性(小组的性质) 小组成员在社会行动中逐步自我完善和发展。 3.组员特点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和潜能,组员可以是全社会所有公民,特别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4. 小组工作者 角色:有影响力的人物,同行者 角色的变化: 开始和结束阶段:倡导者、引导者 中间阶段:使能者(enabler)、资源提供者、榜样 在特定类型的任务小组中(Rf.P69) 5. 实践原则 强调参与、共识和任务达成,和社区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强调小组成员的自我觉醒和小组工作者的专业伦理(P69-70)。 6.优势和限制(社会目标模式) 最大优势: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将个人的问题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非常注重公民参与解决问题。 其他优势:通过小组工作发展社会组织,通过社区组织进行社区教育,以此提升民众的意识,达到社区赋权的目的。 限制:过于依赖意识形态,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和缺乏系统性;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忽视个人的独特需要,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 *社会目标模式在国内的运用举例 社会目标模式被许多社区发展机构/社区组织采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发展工作。 扶贫小组 妇女小组(e.g.妇女手工艺制作小组、妇女成人教育小组(目的是应对市场压力)、单身母亲自强小组、离婚女性适应小组(目的是觉察社会性别意识) 总结:目标不是直接针对小组中的个人,而是指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间接解决个人问题。 认为个人的问题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从宏观结构层面去处理问题。

旅游美学复习题

(0336)《旅游美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主导性的审美关系是指旅游者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审美关系。 2、风景形式美最主要的特征是形象美。 3“入芝兰室,久不闻其香”是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太近。 4、被称为中国园林眼睛的是园林中的假山。 5、园林布局强调宾主分明,既突出主景,又有配景的烘托与呼应,反映了中国园林受中国建筑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大。 6、被称为中国文人画之祖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7、在绘画中,出现以松、竹、梅喻“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等以物喻德手法始于宋代。 8、中国画中最长于表现情趣的是写意画。 9、中国文字书写自觉追求艺术之美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10、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从汉朝开始的。 11、崇尚阴柔之美是明清书法的艺术风格。 12、“横扫千军”是颜真卿书法作品中体现出的境界。 13、我国的桥梁建筑体现出一种雄浑、磅礴之美。 14、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外观特征是拥有飞檐斗拱。 15、浮雕与圆雕最大的不同点是只有一个观赏面。 16、摆在古代帝王将相墓前的石兽等雕塑,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雕塑的象征性审美特征。 17、旅游纪念品的审美价值,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纪念性上。 18、提高美学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从事艺术鉴赏活动和艺术创造活动。 19、境外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如西方游客在中国的旅游审美爱好就是喜爱探寻中国的历史之美。 20、门童和舞厅、游艺室等娱乐场所的服务员选用新颖鲜丽的服饰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1、颜书同柳书相比,颜书是秀中见雄,柳书是雄中见秀。 22、依据东方人的身材形体与民族审美习惯,我们倡导“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美学风范,符合饭店员工服饰美的和谐原则。 23、微笑因其复杂性,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最值得推崇的微笑是舒心的微笑。 24、西藏拉萨饭店成功运用了建筑符号,使用了藏式的柱头、柱身、小亭、窗楣等建筑形式语言,是饭店建筑与室外环境协调配合中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原则的充分体现。 25、在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小城市建造饭店,在选址和造型上首要遵循的原则是保护环境视觉形象。 26、决定饭店建筑室内环境艺术品格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无整体美。 27、千百年来,各种不同的空间形象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语言。如高空间表示的是豪华、气派。 28、川菜中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的造型属于任意式。 29、中国饮食的名称讲究形神意的统一。中国菜名常常通过比附、夸张、谐音、寓意、人物掌故等手法而得来。“龙虎斗”、“龙凤汤”、“狮子头”就是采用比附联想手法得名的。 30、经济属性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属性。审美属性才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 31、风景美就是指的自然美。 32、自然美也有内容。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 绪论 1、 构件能够正常工作的性能要求: 1) 强度要求:指构件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2) 刚度要求:指构件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3) 稳定性要求:指构件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 3、 截面法的基本步骤:截、留、平 4、 应变:线应变和切应变(角应变) 5、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第二章 拉压和剪切 1、 内力、应力计算及轴力图绘制 2、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 3、 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N F A σσ= ≤ 4、 轴向拉压的变形:N F l l EA ?= 5、 拉压静不定问题: 解题步骤: 1) 静力平衡方程 2变形协调方程 3物力方程 4将物力方程代入变形协调方程,得补充方程 5联立求解静力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得结果。 6、 剪切和挤压 课后习题:2-1、2-12、2-45 第三章 扭转、 1、 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 2、 切应力互等定理

3、 切应变:r l ?γ= 4、 剪切胡克定律:G τγ= 5、 横截面上距圆心为ρ的任意一点的切应力:p T I ρτ=,最大切应力:max p t TR T I W τ== 6、 实心圆截面:432p D I π= 316t D W π= 空心圆截面:()()4 44413232p D I D d ππα=-=- ,()()3 444 11616t D W D d d D π π=-=- 7、 扭转强度条件:[]max max t T W ττ= ≤ 8、 相对扭转角:1n i i i p Tl GI ?==∑ 单位长度扭转角:'p d T dx GI ??== 9、 扭转刚度条件:[]max max ''p T GI ??= ≤ 课后习题:3-2、单元测试:6、7 第四章 弯曲内力 1、 弯曲内力的计算 2、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 课后习题:4-1、4-4 第五章:弯曲应力 1、纯弯曲时正应力的计算公式:z My I σ= 2、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max max max max z M y M I W σ== 3、抗弯截面系数: 矩形:26bh W = 实心圆:332 d W π= 4、弯曲的强度条件:[]max max M W σσ=≤ 5、矩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S z z F S I b τ= 工字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0 S z z F S I b τ= 6、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1)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就业:是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料的结合,是社会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与状态。 失业: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但未能获得工作岗位。) 人力资源规划:广义上,可以定义为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切,以及为文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 工作压力:是指劳动者预见到工作中的身体或情感方面的危险而试图摆脱的高度心理紧张状态。 人管微观: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变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行为锚定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 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 面试:是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地测评应聘者有关素质的甄选方法。 绩效考核: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以及个人品德等进行评价,并用之判断员工与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是赢得竞争优势的中心环节所在。) 人力资源供给:人力资源供给是指就经济活动而言,已经开发的、马上可以投入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劳动者与正在谋求职业者所具备的劳动力的总合。包括就业人口和求业人口。需求:人力资源需求即一定范围内的用人主体对于人力资源所提出的需求。) 工作分析:也称职务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具体工作或具体职务的管理活动,和确定完成组织中和项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负担责任的系统方法 ①访谈法②观察法③问卷调查 工作岗位: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根据组织的工作性质、特征、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对组织全部岗位所进行的多层次划分 工作设计:将任务组合构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案,也就是确定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安排。)薪酬:用人单位以现金或现金等值品的方式付出的报酬,包括员工从事劳动得到的工资、奖金、提成、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项利益回报的总合。狭义的薪酬与工资内涵相同。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过程,是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为目的的全面管路体系 薪点工资制:以岗位评价和员工技能评价为基础,以点数为标准,按照员工或团队的实际贡献点数,以结算工资定总额,确定劳动报酬的弹性工资制度。 员工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向外吸收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的特征1.双重性(生产性和消费性)2. 能动性 3. 开发持续4时效性5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4安全和健康5劳动关系 人资的基本功能:1.获取 2 整合 3 保持和激励 4 控制和调整 5 开发 人力资源需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 (一)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焦点战略 (二)企业发展战略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和重组战略 (三)企业文化战略大家庭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发展式企业文化、市场式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战略是为管理变化而制定的一种方向性的行动计划,是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保持一致的手段。 人力资源需企业经营战略的层次: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的类型: (一)企业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市场焦点战略 (二)企业发展战略成长战略、维持战略、收缩战略和重组战略 (三)企业文化战略大家庭式企业文化、官僚式企业文化、发展式企业文化、市场式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一)防止人配置过剩或不足 (二)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地点有适当数量且具有必备技能的员工 (三)确保组织能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四)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体系提供方向和一致标准。

《旅游美学》考试试卷

二0一一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旅游美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15分) 旅游审美意识 社会美 抑景 哥特式建筑 浮雕二、填空题(共10分) 1、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客体、旅游活动中的内外关系。 2、按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园林可分为____________、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公共园林。 3、英国的哥特式建筑流行于____________。 4、从雕塑的审美形态上分为:____________、浮雕和透雕。 5、我国古代雕塑从题材上分为____________、建筑雕塑、陵墓雕塑等。 6、汉字自创始以来,历经了时代的变革,逐渐形成了________、隶、楷、行、草五大书体。 7、中国画按题材分,可分为三类:人物画、________、花鸟画。 8、中国佛教建筑包括________、佛塔和石窟。 9、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蔡襄、苏轼、黄庭坚、________。 10、油画最早起源于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30分) 1、苏轼咏西湖诗云:“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观赏自然物不同的()会产生 不同的效果 A、时间 B、角度 C、距离 D、心情 2、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B、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 C、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 D、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低的水边 3、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 A 、雄B、奇C、险D、秀

4、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 A 、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 5、“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形式。 A 、奇特B、险峻C、壮阔D、朦胧 6、钱塘江大潮的观赏时间是:() A、农历八月十八日 B、阳历八月十八日 C、农历八月二十八日 D、阳历八月二十八日 7、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8、人们把黄山的奇峰怪石称为“喜鹊登梅”、“猴子观海”,是基于:() A、审美直觉 B、类似联想 C、通感 D、审美动机 9、在中国卷轴画中,经装裱而不装镱框的小幅多件套绘画称为() A 、条山 B 、中堂C、册页D、画心 10、中国画中的色与墨的关系是() A 、以墨为主 B 、随类赋彩C、以色为辅D、色不夺墨 11、中国绘画的姐妹艺术是指() A 、雕塑 B 、书法C、建筑D、烹调 12、中国艺术理论中,常把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称为() A 、情B、意C、象D、境 13、“唐三彩”是()。 A、青铜器 B、玉器 C、陶器 D、竹器。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景观。 A、天象 B、山水 C、气象 D、宇宙 15、园林的“毛发”是指() A、假山 B、水 C、花木 D、建筑 四、简答题( 20分) 1、如何理解对于美感的3个层次分类? 2、简述自然美的主要观赏方法。 3、私家园林具有哪些特点? 4、雕塑的种类有哪些?特点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