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源市和洛阳市新安县等地电子政务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济源市和洛阳市新安县等地电子政务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济源市和洛阳市新安县等地电子政务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济源市和洛阳市新安县等地电子政务

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信息化建设是摆在我县当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为了学习先进市、县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做法,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县广电局组织政府网站相关人员赴济源市、洛阳新安县两地进行了专题调研,与二地信息中心负责人、参与平台建设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济源市政府门户网站于2002年9月开通,电子政务内网于2005年开通,其中外网共投资500余万元,电子政务内网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具体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的机构—电子政务办公室(正科级)。按照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电子政务(内网、外网、OA、视频会议)、电子监察和应急指挥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目前,信息化系统已覆盖县四大班子、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新安县电子政务工程从2007年开始实施,共投资1100万元,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广电冗余光纤网络,实现了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互联互通,高标准建设了新安党政门户网站集群、政民互动

平台--新安论坛、政府内网办公平台、县110联动指挥调度系统、新安县并联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等业务系统,新安县成立了县信息中心和110联动指挥中心两个机构(正科级)。

二、济源市、新安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成功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体制,成立机构,确保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序实施。

济源市、新安县在信息化建设中,领导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成立正科级规格的县政府信息中心(电子政务办公室)。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参与电子政务应用培训,为电子政务的推广使用做出了表率。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将电子政务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引导全县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投入,两地于2007年以来财政累计投入都达到1000万元以上。同时将电子政务建设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一年两次对各单位进行绩效考核。

(二)充分考察论证,合理制订发展规划。

一是在筹备信息化建设之初,专门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巩义、浙江、山东、广东等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

二是进行充分论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多次邀请北京、郑州和洛阳等地有关专家对信息化建设方案进行深入论证,

历时三个月,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是制订出合理的建设规划。制订信息化建设三期规划,一期规划建设底层主干光纤网络及中心机房、集群办公自动化、网站群,目前已建设完毕。二期规划建设电子监察、视频会议和应急指挥,其中电子监察和视频会议系统已建设完毕。三期规划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拓展及数据共享等方面建设。

(三)整合资源,实行一体化建设,节约财政开支。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采用统一基础网络,统一数据中心,统一互联网出口,业务分布式应用的方式,对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应急管理三个系统一体化建设,统一三个系统间数据传输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据了解,新安县共接入网络的有100多个单位4000余台电脑,每年共产生上网费共计200万元左右。该平台建成后,统一互联网出口,实行政府统一采购,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政府节约网络使用费150万余元。

(四)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机制。

济源市加强对各镇办、市委各部委和政府各部门网站管理力度,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济源市政府系统网站管理办法》和《济源市政府系统网站考核细则》;二是加大对

各单位领导干部、网站管理人员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管网、办网的意识、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加大对各部门网站工作的监督检查通报力度,年中和年终两次对各部门网站进行检查评估,并形成检查评估报告通报全市。

新安县建立了一系列的电子政务管理流程和规范,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安县电子政务工程协调准备工作的通知》、《新安县电子政务应用推广工作百分考核办法》、《新安县政府门户网站集群管理维护制度》、《新安县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新安县网上并联审批工作制度》、《新安县110联动工作暂行规则》等规定和制度,并狠抓落实,强化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顺利实施和推广应用。

(五)构建统一的网络平台。

济源市一是建立健全市“网络问政”工作运行和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网络问政工作有序、健康、规范运行。二是在市政务门户网站上搭建统一的网络问政平台,整合领导信箱、在线访谈、民意调查、建议咨询、依申请公开、市长热线等互动栏目,做好人民网地方留言板、网上信访等“网上问政”栏目链接,完善政务微薄广场建设。

新安县整合110、119、122、12345等十多个便民电话

为110一个号码,建立110联动电话投诉平台。在政府门户网新安论坛上为全县各单位建立网络留言版,搭建了政民互动、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的网上平台。依托新安县电子政务网络分布广的优势,还开通连线政府短信通、县长电子信箱等,实现了110联动事项的网络派单和督办,提高了联动事项的转办效率,较好的解决了群众通过多种渠道反映的民生问题。

三、对我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领导重视程度,健全或完善机构。借签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成立全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政府办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抽调政府办、财政、广电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协调和前期筹备工作。对于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尽快成立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全供事业编制不少于15人(程序开发人员3名,数据库人员2名,系统安全人员2名,美工2名,负责办公自动化2人,负责外网2人,外出采编信息1人,负责日常事务1人)。

(二)统筹安排,充分考察论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分步实施。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合理的方案对于后期工作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县的信息化建设前期要抽调政府办、财政、广电等单位相关人员和邀请信息化建设专家组成考察团深入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进行充分考察学习,汲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并邀请北京、郑州和安阳市等地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对我县的信息化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出符合我县实际、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和建设规划。

(三)注重节约资金,实行一体建设。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适度超前、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内网、外网、电子监察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三系统共用软硬件资源,同时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潜在需求,高标准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财政支出,参照先进市、县建设模式,我县信息化建设初步投资需800万元,建成后每年为政府节约网络使用费80万元左右,办公费和通讯费90万元左右。

(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一期需搞好几个急需的重点应用系统建设。

一是在现有网上基础上,完善互动栏目。1、开通“短信服务”栏目。利用“政务短信”平台,发布各种会议通知、

政策宣传、应急预警等各种政务短信,加强与群众联系,提高工作效率。2、开通“在线访谈”栏目。进一步增强网民对县政府风锌的信任,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二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考虑到全县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面广,从考察论证到具体实施时间较长,所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优先进行,在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优先为政府网站购置必须的软、硬件设施,保证政府网站率先发展。

三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好的基础上尽快建设内网(OA),实现全县党政机关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四是建设电子签章系统。电子签章系统则是在文件网上传送过程中实现安全可靠的“盖章”功能,解决网上传送公文的公章法律效力问题(我国《电子签名法》已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其明确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具备法律效力”)。

(六)借鉴经验,采用专业化建设模式。信息化平台建设,特别是底层通信网的建设,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县应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采用专家设计、合理分段分系统招标、公司施工、监理监督的专业化建设模式来建设。

基于目前各厂家的网络交换和网络安全设备是相互联

动的实际情况,建议我县在设备招标时交换和安全设备放在同一标段;一切硬件系统建设的目的,最终都是为软件系统的应用服务的,所以借鉴成功做法,可以将软件集成商和监理公司放在同一家;其它可分为机房不间断供电系统标段、服务器和机房装修及安防系统标段、应用软件系统标段。

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批前公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按照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洛阳市市委市政府要求,2008年6月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启动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成果于2010年8月20通过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的要求,以公开透明、依法行政、规范高效、廉洁公正、强化监督为原则,以实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民主、高效、廉洁、规范为目标,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为促进偃师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现将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0年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欢迎各界对本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379—67716177; 邮编:471900;邮箱:yssghjghk@https://www.360docs.net/doc/ee11968467.html, 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一、综述 规划目的:为促进偃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包含:城关镇、岳滩镇、顾县镇、工业园区、首阳山镇、山化乡和邙岭乡的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99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和郑洛城市工业走廊的机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

新安八景

新安八景 新安在洛阳西,北临黄河,与济源、山西垣曲隔河相望,南与宜阳接壤,西与渑池、义马为临,东与孟津、洛阳市区毗连。新安地处豫西浅山区丘陵地带,地貌概括为“四山”、“三川”。四山是青要山、荆紫山、郁山和邙山。高峰,峪里岱嵋寨海拔1347米。青要山西大塬1385米。荆紫山1829米,丘陵多在海拔400~600米之间。“三川”是青河川、畛河川、涧河川。河流有黄、涧、畛、青、金、磁6条,皆为黄河水系,黄河西由渑池入境,东入孟津,流经37公里。畛河、青河分别于狂口、西沃入黄河。涧河过境42公里,汇金河、磁河入洛河,再入黄河。新安川沟涧溪621条,常年有水者480条,但多小流量,旱干,涝淹。黄河险滩,水流急湍,青要峻峰,荆紫翠岚等是精彩的自然景观。新安是古代长安、洛阳间战略要地,有汉“函谷关”。历代杰人辈出,人文史迹丰富。“八景”是自然景物人文化的撷萃。 清乾隆《新安县志》载“新安八景”有:“芝泉绕泮”、“涧水秋云”、“函谷晓月”、“夷里温泉”、“山飞瀑布”、“天险狂澜”、“荆紫生岚”和“烂柯仙迹”等。 芝泉绕泮,“泮”即“泮池”,即学宫或书院前面的水池。《诗?鲁颂?泮水》笺注:“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以北无水也。”后世振兴学堂,或开师讲堂,遂相袭以为典制,学宫前必有水池,名之“泮池”。此景言县学宫之景。列“八景”首其意在倡学兴文,教化之首要者。清代人称考上县学录为秀才叫“入泮”。新安县城学宫在慕容山下,佳木芳翠,环境清幽。 涧水秋云,“涧水”古名“谷水”,由渑池吴庄入境,流经铁门、城关、磁涧3个乡(镇)至孝水出境入洛阳市,最后与洛河相汇。涧水流经县域42公里,流域面积273.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24%,是世代乡民赖以生存的富民水。“涧水秋云”意指收获的季节,蓝天、白云、金禾和淙淙涧水的流淌,远古至今,新安乡民在涧河两岸生息开拓,这是美丽的家园。 函谷晓月,“函谷”即汉“函谷关”,在县城东1华里处,遗迹今存。 “函谷关”是京师在长安的秦汉帝国的东大门。秦“函谷关”在今灵宝县故城,汉东徙于此。《汉书?武帝纪》:“元鼎三年(前114)冬,徙函谷关于新安。”后汉人应劭注:“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徒东关,以家产给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秦函谷关汉改为弘农县——笔注)三百里。”关前筑有“鸡鸣”、“望气”二台,气势宏伟。北魏郦道元(466或472~527)《水经注》载:函谷关“即所谓散关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据记,对照现地图,与函谷关相连的南北长城,南至宜阳县,跨洛河,接于女几山,北至黄河天险,长约百余里。北周时改函谷关为通洛防。如此天堑雄关历代为皇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士贤达们关注,吟咏且维修。1923年国民政府最后一次修葺,关南北长33米,东西宽20米,高18.3米,关楼3层,底层为平垛,中有拱门洞,以供交通。洞门东西各有石刻楹联、横额,皆康有为题写。额:“汉函谷关”,东门联: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西门联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平垛上周围以雉堞,中为二层城楼。中层四门对开,上层为八角楼,四面开窗,飞檐翼角,八角各有铜铃一。风来铃响,声彻四野,尤在晓月西斜时清辉和铃音,传送着两千多年的“函谷”史诗。 夷里温泉,在新安县城西南近2公里的“暖泉沟”,为北宋名宦钱若水的故里。传说其时高士陈抟希夷先生亦在此隐居,故称“夷里”。山谷有石洞一,深数丈,传说为陈抟憩息处。沟中有温泉一,沙底涌出,珍珠沸荡,水夏凉冬热,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成果典型案例 ——专业改革典型案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一.改革背景 目前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尚无明确标准,本专业课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课程与就业关联不够,学科课程多,就业及工作的相关课程少,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学校专业教学还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没有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等。我校通过示范性学校建设要着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改革主要目标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的需求,专业设置标准及调整机制,专业设置管理,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可行实用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二.改革的保障条件与措施 我们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首批国家建设示范性学校,有专项资金保障教学改革。成立以校领导牵头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项目建设工作组,明确各人员的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实行项目责任制。详细制定改革项目组织实施,定期召开项目会议,审查项目进度、资金落实使用情况等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项目组长:苑国旭 项目组成员:李宏业、王胜利、王福、王永明、张琛、郭长录、邵小龙、王长友、龚建平 三、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1.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2.制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企业实用有特色的项目充实到课程中。 3.建立专门化方向课程 从调研报告的分析可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急需的岗位有汽车维修机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坂金工、汽车维修漆工、整车与配件销售和汽车美容装潢工。每个岗位除共同的必须知识外,都有各自的专项技能和要求,因此,本次专业课程的第二个改革就是设置六个汽车运用与维修专门化方向,针对每个专门化岗位所需的专项技能设置必须的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学完共用平台课程,然后按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分流进入到各专门化课程学习,最后完成学业对口进入到行业所需的岗位工作,基本实现订单式培养。 4.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 吸取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采用在实训室边教边练、边学边做的现场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合在

洛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

洛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机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有序运行,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全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和《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洛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洛阳市洛北城区医疗设置布局规划(2014-2020年)》等有关法规、文件,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全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和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相适应、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公平可及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从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出发,面向城乡居民,保障全市居民公平、可及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二)统筹规划原则。按照“控制增量,调整现量,优化质量”的原则,在规划范围内统筹规划、设置、调控医疗卫生资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含驻洛部队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我市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局部服从全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 (三)科学布局原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任务,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即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的部分中心城区(洛河以北、陇海铁路以南区域)公立医院数量,鼓励新增医疗机构在中心城区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及交通不便利、诊疗需求比较突出的地区设置。 (四)协调发展原则。根据全市医疗服务需求,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实行“综合控制、专科发展”,即新增公立医疗机构以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为主。 (五)鼓励社会办医原则。加快推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将社会办医纳入规划。尚有住院床位发展空间的县(市、区),要按照《纲要》规定的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资源稀缺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郑州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案例分析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日新月异。进而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这种新型的办公方式不仅提高了政府的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公人员的时间,而且还对于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具有重大的意义,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会将信息更多、更快、更准的带给人们。网上审批系统的建立,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跟传统的模式比起来更是方便快捷,避免了以前那种繁琐的流程给人们带来的麻烦。 【关键词】网上审批服务系统郑州市难以接受流于形式改革创新 【正文】 案例背景 郑州市网上审批是从2005年6月开始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行政审批项目和流程优化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共对全市48个单位申报的近400个项目进行了梳理,其中对374个项目进行了流程优化设计。这374个项目,既有行政审批项目,也有行政服务项目。即将上网运行的284个项目,是经过市政府认可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今后,将根据国家和省对行政审批的要求,随时对上网项目进行调整。 第二阶段,是行政审批项目网上运行技术开发阶段。 第三阶段,是推广应用阶段。 郑州网上审批是“全国省会级城市中第一个统一的审批平台”、

“被长风联盟甄选为使用国产软硬件的灯塔示范项目”、“国内首创了集中分布式审批模式”。 案例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系统互联、技术先进、信息安全、应用可扩展。 建设原则:依托郑州市政务专网建立网上审批平台,实现8 项审批服务业务网上办理,提高办公效率,提升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对社会公众服务质量。 案例建设内容: 郑州市网上审批平台共包含八大系统: 一、参观咨询系统: 为互联网访问用户提供7*24小时及时交互的各种审批事项的申办政策、法律法规、申办流程、申办结果等各种实时信息的查询;二、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管理系统: 提供各部门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各窗口受理人员对各种受理的办件业务进行实时登记并及时反馈受理结果给申请办件者。许可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到大厅办件的汇总统计情况; 三、行政效能监督系统: 系统服务于各级效能监督机构,系统可以对大厅业务人员的受理情况和审批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对不及时办理的情况进行催办提醒。系统提供公众对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的不良现象的举报进行电子档案记录和检索功能; 四、网上办件申请系统: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 (1) 第二节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 (3) 四、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洛阳新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分析 (7) 一、洛阳新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洛阳新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洛阳新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洛阳新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8)

电子政务反面案例

电子政务反面案例 ------引进,失败了。是再引进还是干脆自己做,重头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并充分吸收教训,肯定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滨州市滨城区政府信息化 继续引进产品还是痛下决心,自主开发,2001年的春天,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信息中心领导面临这种无奈而又必须的选择。因为,他们当时的电子政务建设实际上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 第一次探索贫瘠的应用 1999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政府信息化开始起步,用现任滨城区信息中心主任张海滨的话讲,开始了第一次探索。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滨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205与220国道的交汇处,辖8个乡镇,6个办事处,人口58万,是滨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滨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内上规模企业达4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家,总资产达36亿元,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初步形成了纺织、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支柱产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响应国家“政府上网工程”,树立滨城区政府全新形象,滨城区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30万元,购置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建起了滨城区政府局域网。据张海滨介绍,当时网络用户仅仅限于滨城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和区委办公室、区府办公室、计委等政府主要部门,只有50多个计算机结点,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公务人员。到1999年底,才在Internet上建设了滨城区政府网站,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当时,网站主要采用静态HTML网页,只是一种滨城区形象的展示。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在1999年,

滨城区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内、外网的雏形,标志着滨城区政府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 但是,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张海滨发现政府工作人员基于网络的应用只是简单的上网看新闻、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及政府的行政能力方面,没能充分体验到信息化到来的好处。因此,经过一阵狂热的信息化建设之后,人们开始质疑信息化的作用,政府领导的信息化热情也受到一定挫伤,政府信息化工作一度徘徊。如何有效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依托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公务员、服务于百姓呢, 第二次探索失败的引进 张海滨他们想到的是引进成熟的办公软件。2000年底,信息中心提出建议:购置成熟的网络办公软件,以求实现网上无纸办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信息中心的积极建议和争 取下,区政府领导决定投资10万元,通过山东省信息中心购置了一套网络办公平台软件,开始推行网络办公。 购置的网络办公软件很快安装到位,其功能十分强大。但也许是功能太丰富,太大而全了,在工作人员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不能充分体现滨城区政府的办公特点;二、软件操作方式上的繁琐。同时,由于当时政府工作人员信息技能普遍匮乏,面对复杂的操作界面、拗口的技术术语,工作人员普遍表现出了抗拒情绪。领导在时,使用网络办公平台,领导不在时,照样按以前的办公方式,“无纸办公”推进受阻。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痛苦的使用之后,10万元购置的网络办公软件被无可奈何地“束之高阁”,停止了使用。人们又开始延用传统的办公方式,最多依靠它发发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政府信息化工作再次陷入僵局,滨城区电子政务建设第二次探索又面临危机 痛下决心自主建设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习题集(含答案)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编号为04002)共有单选题,论述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 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2. 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3. 电子政务相对与办公自动化来说,参与的对象是 A、公务员 B、领导干部 C、公众 D、由公务员扩展到全社会的各类用户角色

4. 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 A、电子数据交换 B、电子资料库 C、电子政务 D、电子身份认证 5. 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来自与 A、物理风险 B、无意错误风险 C、有意破坏风险 D、以上都是 6. 地址又称为互联网地址是一个位的二进制整数,由个字节组成 A、48,4 B、32,4 C、24,4 D、32,2 7. 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式网络互联分层模型()把互联网分为层 A、5 B、7 C、3 D、以上都不对 8. 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府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隔离 A、物理,物理 B、逻辑,逻辑 C、物理,逻辑 D、逻辑,物理 9. 常用的信息加密技术是 A、数字证书 B、链路加密 c、网络层加密 d、以上答案

新安函谷关简介

第一部分:新安函谷关简介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险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历史上的函谷关有三处:秦函谷关、汉函谷关和魏函谷关,新安函谷关是汉代函谷关遗址又叫汉函谷关。新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关村,距洛阳市区23公里,汉函谷关遗址西有奎楼山,东有八徒山,南有青龙山,北有凤凰山,四山环抱;更有涧河、皂涧河之水,绕其奔流,经关南两水交流。正如《水经注》所说:汉函谷关“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冬,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得到汉武帝的批准将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的秦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至他的家乡新安县,史称汉函谷关。 2014年6月22日举世瞩目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获得通过,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对世界其他文化遗址申请世界遗产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两汉时期以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国家,成为一条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因在中西方文明交流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中的作用而彪炳史册。新安函谷关,在古丝绸之路中作用独特——从东方起点洛阳向西出发,经过的第一道门户,就是新安函谷关。新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第一关”,成功入选此次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同时作为汉帝国交通防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和“绸之路第一关”,见证了由帝国支撑的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御制度对人类文明交流的支撑,对“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突出普

遍价值具有重要贡献。这座见证了丝路文明的千年雄关要塞,也又一次以全新高度和崭新面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恢弘的历史文明。 汉函谷关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西汉、东汉王朝设在长安、洛阳之间的著名关塞,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以后又作为以洛阳为起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第一要塞。汉函谷关遗址由关城和长墙组成,是一条贯穿南北的防线,它控制着黄河漕运、崤函北道、崤函南道等三条路径,进而控制两汉王朝核心地带洛阳盆地和关中平原之间的联系,是维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安定、繁荣的纽带和桥梁。汉函谷关初建时仿照秦关形制,建筑非常壮观,关楼高耸,关楼的雄伟里又不失精致,虽然函谷关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关楼分为两层:下层是砖石构筑的敌台,拱券形门洞,上层为“十”字形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的敌楼。敌楼底层砖券结构,四门洞开,正顶十字交缝,每室各镶嵌“无字碑”两块,地面铺灰陶方砖。四面门洞初均有对联,今遗失。敌楼二层已经坍塌。敌台三面由青砖包砌,正中设拱形门洞洞内墙壁基石上刻有“一尺二寸”、“七寸”等文字,中部有安装木质城门的肘眼。门洞东西两侧均有石刻对联。东侧楹联为“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西侧楹联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上额为:“汉函谷关”四字,为晚清学者康有为所题。两侧鸡鸣、望气 二台相对而立,鸡鸣台源自鸡鸣狗盗的典故,位于明清关楼东北角,望气台出自尹喜望气的典故,位于关楼东南角。左右关塞横亘,北起黄河、南横洛水,直抵宜阳散关,关塞相连有似长城,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毫无疑问,函谷关的修建,在新安历史上成为一次规模空前、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核心提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4条轨道贯通市区,中心城区100%实现集中供热……这些信息均来自《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2020年,我们的城市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跟随本报为10年规划一起进行一次“微扫描”吧。 城镇体系建设篇 ●结构:“一心、两轴、三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40万人,城镇人口为4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将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结构。 ——“一心”,即洛阳市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吉利组团)。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即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将优先发展。

——“三区”,即东北部城镇密集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地带,是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西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减少人口总量。 ●交通:开通市县快速公交,公交村村通 未来,中心城区与偃师市、孟津县、吉利区之间开通快速公交线路,远景建设轨道交通。偃师市域内、孟津县域内开通公共交通线路,保证公交村村通。在洛阳市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之间开通多条交通干道,中心城区和新城与重点镇之间实现二级公路连接,与一般乡镇之间实现三级公路连接;行政村“村村通砼(油)路”,改善自然村与主路网连线,乡镇、行政村干支线间交通联网。 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要新建洛栾高速公路、郑卢高速公路和武西高速公路,新建洛阳中心城区——孟津——吉利与洛阳中心城区——偃师的两条快速通道,对洛阳境内主要的干线公路进行提级改造,形成以洛阳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两环、八放射、两连接”的市域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网络建设将利用洛阳——济源——焦作和洛阳——郑州城际铁路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北部的会盟、吉利和东部的白马寺、首阳山、偃师的快速铁路联系通道。利用郑西客运专线构建洛阳中心城区与新安、偃师的高速铁路联系通道。 ●环境:分别设立生态保护区 在2020年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的目标下,我市将进行生态环境区划,分别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形成“三五二”的旅游格局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及趋势。 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核心指标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洛阳新安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 (1) 第二节洛阳新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洛阳新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洛阳新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 (3) 四、洛阳新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洛阳新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洛阳新安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洛阳新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筑规划设计 第三章建筑间距 第四章建筑退让 第五章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及临时建筑 第七章建筑基地、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附则 附录1 制订依据 附录2 名词解释 附录3 计算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洛阳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规范、规定,结合洛阳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筑工程。各县(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的建筑工程可参照本规定执行。临时建筑、

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及历史遗留私有房屋改建、农村个人建房以及城市旧城区私有房屋修建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筑工程系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及其室外装饰装修工程。 第四条本规定所定标准,为建筑规划管理的基本标准。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应符合本规定。各项建筑工程,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根据城市规划有关规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章建筑规划设计 第五条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系指总平面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设计。 第六条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本规定的要求;涉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配套设施等控制指标的应当符合规划技术条件确定的各项要求。 第七条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有以下内容: 1.总平面规划图; ⑴场地的区域位置。 ⑵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座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广东省汕头市“一站式”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汕头市“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个高效快捷、功能完善、便民利民、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整合政府职能,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一个跨部门、一体化、支持前台(门户网站)和后台(包括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办公系统、数据库、安全平台和业务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无缝集成的智能化综合系统,实现网上审批、公共管理和政府信息服务等活动的电子政务系统。 以“中国汕头”政府网站为门户,建立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市企业投资服务中心)和办理审批单位之间的协同办理机制,将全市主要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集中上网,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实现“一站式”服务。公众或企业需要查询、申报简单审批或上报各种统计数据时,可直接在“中国汕头”政府网站上查询、上报各种统计数据及办理部分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服务;需盖章、领取证件(批文原件)、提交原件等复杂审批的,可以到政府审批中心实现“一站式”审批和上报。 汕头市“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全市统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2、网上申报子系统建设; 3、网上审批子系统建设; 4、网上行政效能监察建设; 5、身份认证系统建设; 具体如下: 1.全市统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目标 利用汕头市政府办公资源网络平台和本地的网络运营商的资源,建设全市政府统一办 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流程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和办事高效化,整合全市各部门的横向、纵 向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建设政府协同工作环境,规范今后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为“一站式”公众服务提供可靠的网络保障和应用基础。 该系统建立于汕头市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上,专门面向各级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雇员(G2E)的应用体现,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和交流的窗口,同时也是信息发布的平台。该系统集成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通用软件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业务支持系统等应用软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起到对政务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的作用;绝大

洛阳城总体规划2008-2020-洛阳城乡规划局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环境影响报告 (简本) 委托单位:洛阳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0年 3月

目录 1前言 (1) 2总体规划概述 (1) 2.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1) 2.2主要规划指标 (2) 2.3城市发展规模 (3) 2.4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3) 2.5居住及住房发展规划 (4) 2.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4) 3洛阳市环境质量现状 (4)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 3.2水环境质量现状 (5) 3.3声环境质量现状 (5) 4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6) 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 4.2水环境影响评价 (6) 4.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

4.4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分析 (7) 4.4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8) 4.5交通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8) 4.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9) 4.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9) 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10) 5.1资源承载力分析 (10) 5.2环境容量分析 (10) 6规划的环境可行性与合理性综合论证 (11) 6.1规划的环境适宜性分析 (11) 6.2规划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11) 6.3节能减排目标可达性分析 (13) 6.4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13) 7规划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与综合保障体系 (14) 7.1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用地对策与建议 (14) 7.2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用水的对策与措施 (15) 7.3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提升能源的环境效益 (15)

7.4生态保护政策 (15) 7.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 8结论与建议 (15) 8.1结论 (15) 8.2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7) 8.3规划实施对策与建议 (18)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总数量,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化率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洛阳新安县人口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洛阳市住房建设管理规划说明书

洛阳市住房建设管理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规划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范围与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成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住房现状及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口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居住用地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住房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经济适用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普通商品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房改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城中村农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住房价格上涨过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总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洛阳新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洛阳新安县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洛阳新安县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习题集

《电子政务案例分析》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编号为04002)共有单选题,论述题,简答题,判断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简答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2.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3.电子政务相对与办公自动化来说,参与的对象是 A、公务员 B、领导干部 C、公众 D、由公务员扩展到全社会的各类用户角色 4.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保障 A、电子数据交换 B、电子资料库 C、电子政务 D、电子身份认证 5.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来自与 A、物理风险 B、无意错误风险 C、有意破坏风险 D、以上都是 6. IP地址又称为互联网地址是一个位的二进制整数,由个字节组成 A、48,4 B、32,4 C、24,4 D、32,2 7.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开放式网络互联分层模型(OSI)把互联网分为层 A、5 B、7 C、3 D、以上都不对 8.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府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隔离 A、物理,物理 B、逻辑,逻辑 C、物理,逻辑 D、逻辑,物理 9.常用的信息加密技术是 A、数字证书 B、链路加密 c、网络层加密 d、以上答案都正确 10.是电子邮件的主要协议

新安县人民政府文件

新安县人民政府文件 新政[2009]20号 新安县人民政府 关于表彰2008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日) 2008年,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狠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为了表彰先进,推进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经研究,决定对安监局等7个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先进单位、城关镇等18个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优秀单位,洛新局等18个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

进单位,县电业公司等42个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磁涧镇等11个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城关镇王庄村等22个农村安全村,崔建强等10名安全生产十佳人物,马占营等94名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号召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习,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新安,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0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附件 200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一、2008年度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先进单位(7个) 安监局总工会监察局检察院财政局审计局公安局二、2008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优秀单位(18个) 城关镇磁涧镇正村乡南李村乡 北冶乡曹村乡仓头乡万基局 (注:以上8个单位已在县直目标考核中表彰,本次不在授牌) 五头镇铁门镇广电局发改委交通局 旅游局教育局卫生局环保局民营局 三、2008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17个) 洛新局万山湖局建设局商务局质监局工商局 药监局林业局文化局水利局农业局粮食局人劳局气象局烟草局供销社交警大队消防大队 四、2008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企业(42个) 新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县电业公司 洛阳铝矿 兰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黄河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阜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