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规划1015(王改)

宁夏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规划1015(王改)
宁夏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规划1015(王改)

宁夏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规划

“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粮食是最为重要的食品和食品的基础原料,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一日三餐”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设规划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加之工业“三废”对粮食生产环境的污染,给粮食收购、储存环节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也给流通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带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监管职能。同时2009年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宁夏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二)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的监管,是新形势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粮食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承担着履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与质量把关的职责,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技术力量,因此,加强检验监测能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前提。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检验能力,加强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重点是加强粮食的农药、重金属和真菌毒素的监测和监管,才能更好的指导和督促粮食经营者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发展,确保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粮食。

2、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是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可以全面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的普查与筛选工作,监测分析适宜种植的品种,引导各地区科学地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优质高效品种,提高我区粮食品质,形成优质粮区域,为产业化发展培育优质品牌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3、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检验能力是增强我区粮食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健全全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提高各质量检验机构的质量安全检验能力,一是可提高收购、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检验把关监测能力,防止不符合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和饲料市场。二是提高粮油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检验水平,保障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健全粮食质量检验体系提高检验能力,对维护农民和企业权益,提高我区粮食质量的市场竟争力的要求。

(三)建设规划的可行性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范、粮食

政策,对粮食质量安全实施科学、公正的检验把关和服务的专业化技术保障体系,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粮食质量监管的重要措施和主要技术支撑。大力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对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质量监督管理职责,从源头上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粮食,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宁夏粮食质检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自《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我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粮食局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完善粮食质量监管的各项制度,以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为契机,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国家粮食局和宁夏地方财政的大力投入加快了我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步伐,其中:国家投资万元,主要用于了,宁夏地方财政投资万元,主要用于了。基本建成了以宁夏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地级市粮油检验机构为骨干,以国家粮食储备库化验室为基础的质检体系,使全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具有了较强的综合检验能力。截至2009年末,全区共建成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14个,其中省级检测中心1个,拥有实验室面积1200多平方米,各种仪器设备70多台(套),专业技术人员8人;市级质检站2个,二站实验室平均面积200平米, 各种仪器设备每站拥有50多台(套),二站实验室共有检测人员4人;国家粮食储备库内设化验室11个,每个实验室平均面积20平方米,实验室平均人员2-3人。省级检测中心配备的气相、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大型仪器设备可定量分析农药残

留、重金属元素、真菌毒素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等指标,可直接承担国家粮食局委托的质量检验监测任务,检测水平经国家粮食局组织的多次能力比对考核验证,成绩优良。二个区域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配备的气相色谱、酶标仪等仪器设备能够根据本区域内粮食品种特点和区域环境特点,可定量分析部分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当地必检粮油卫生指标。国家储备库内设化验室配备基本粮油检测设备,能够对我区储备粮轮换、储存、经营等进行常规质量指标、内在品质指标、储存品质指标的检测。通过“十一五”建设,全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对开展全区小麦、稻谷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及库存粮食的质量监测、抽查、卫生安全调查等工作发挥了作用,为保障全区粮食质量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质量监管是面向全社会的,粮食质量安全在于日常监管,而质量监管的重点在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我区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不健全,检验实力整体薄弱,难以用现代化检测手段全面有效对粮食质量安全进行实时监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粮食流通的粮食质量与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一是检验监测机构数量不足。市、县级质检机构建设滞后,5个地市级中还有3个市没有建立质检机构,特别是县级粮食质检机构仍为空白,存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盲区,难以全面开展粮食质量监测工作。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的检验手段滞后,检验仪器设备陈旧、短少,能力不强。购销企业缺乏粮食收购环节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仪器,难以对收购和销售的粮食质量安全进

行严格把关。绝大多数加工企业不具备检验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手段和能力,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检不出,缺乏快速、生产在线检验设备,不能适应确保原料进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批批检的要求,难以满足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企业提出卫生质量控制的要求。三是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检验能力较弱。因受编制、财力等限制,大部分检测机构仪器设备老化、不足,专业化程度和仪器设备精度低,配套性差,特别是缺乏卫生指标检测仪器设备,不具备卫生指标的检验能力,综合检验能力弱。省级质检中心仪器设备部分陈旧、老化,缺少离子色谱仪、转基因设备、微生物分析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元素结构分析仪等大型检测设备,不能开展粮油食品内在品质定性分析、粮油转基因成份定性与定量检测、生物毒素分析等实验,难以适应当前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和快速处理突发粮食质量卫生安全事件的需要,急需加强与提升。市级质检站实验室场地小、检测人员严重不足,不能开展当地主要粮油品种的内在品质和必备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等有毒有害卫生安全项目。四是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专项经费短缺。目前,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专项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短缺问题,直接影响了检验监测和日常监管抽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食品安全的方针政策,切实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提高检测技术和监管能力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用粮安全。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大局。要把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粮食质量监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适应。

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在现有粮食质量检验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分类指导。重点建设区国家质检机构,使其检测水平和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充实加强建设市、县级质检站,使其具备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的检测能力,完善提高储备购销和加工企业检验能力。考虑到新建检验机构投入大,以及需要技术、人才、管理的长期积淀,建设分批进行、逐年完成。坚持中央、地方共建共享,共同推进粮食质量安全检验体系建设。

3、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在充分考虑我区粮食区域布局,各类质检机构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填补空白层级分明,互为补充。全区检测体系由区、市、县、储备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化验室四个层级检测体系组成,做到以区质检中心为中心、市级、县级、储备加工企业互为补充。重点建设原粮卫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测技术水平。

4、仪器配置,培训队伍。仪器设备配置上,依照不同层次粮油质检机构所承担的质检任务进行有效配置,做到技术先进,安全

可靠,节省能源,符合环保要求。同时,重视人才队伍培训、抓好信息化与制度化建设。

四、建设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建设隶属于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检验监测机构32个。利用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投资,一是重点实施提高国家挂牌的自治区粮油质检中心、石嘴山、吴忠粮食质量监测站3个国家级质检机构检站能力建设。二是新建隶属于区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3个地级市、15个县级质检站,1个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质检站;三是提升及11个储备企业、62个重点国有粮食购销骨干企业和62个大中型粮油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检验把关能力。建成覆盖全区各市、县(区)的粮食检验监测体系,形成“以宁夏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地级市粮油检验机构为骨干,以县级粮食质检站和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购销骨干企业和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化验室为基础的大质检体系”,使全区粮食检验监测体系的质量安全检验能力显著提高。

五、建设项目

通过2010年和“十二五”两大阶段,全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依据承担的职责任务、现有条件,达到满足对粮食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主要环节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所需要的相应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主要建设内容是仪器设备的配备和检测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改扩建。

(一)配置粮食检测仪器设备建设。主要是在充分利用我区各质检机构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各级质检机构的工作需要,更新、配置部分专用通用仪器设备,使检测仪器设备数量、性能、精度能够满足新形势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

1、国家粮食局挂牌粮食检验监测机构检验能力建设。(1)宁夏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建设能开展全区粮油质量卫生安全的各项目检测,对潜在危害及突发质量安全事件能够提出预测及应对措施的能力。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配置能够检验各类粮油产品的质量、内在品质及有毒有害成分卫生指标、添加剂等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和快速应对突发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的仪器设备,提高检验效率和水平,具有开展粮油产品质量跟踪和标准研究验证检验能力,适应粮食质量卫生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

(2)石嘴山、吴忠市区域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建设能够开展本市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主要粮油品种的各项质量、内在品质和卫生安全项目。在现有检测机构基础上,提升配置石嘴山、吴忠市国家级区域性粮食质量监测站能够检验当地主要粮油品种的各项质量、内在品质和必备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等有毒有害卫生安全项目检测仪器的填平补齐设备。

2、地方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能力建设。新建银川、中卫、固原3个地市级质检站;新建永宁、贺兰、灵武、平罗、青铜峡、中宁、同心、盐池、彭阳、隆德、西吉、红寺堡、海原、泾源、原州区15个县级质检站,1个宁夏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质检站。(1)建设市级质检站和储备粮管理公司质检站。新建4个市级质检站,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能够满足市场粮油质量和卫生检验能力要求配备相应的能够检验

当地主要粮油品种的各项质量、内在品质和卫生安全项目的仪器设备。

(2)县级质检机构。建设隶属15个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县能质检站。以能够对所辖区域范围内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质量安全一般常规项目检测能力。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能够检验当地主要原粮和成品粮油的常规质量、储存与加工品质和主要卫生安全项目仪器设备。

3、储备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检验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仓容量在2.5万吨以上的11个局直属储备企业质检机构和62个骨干国有粮库检验能力。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提升储备企业主要品种、食用油的常规质量和储存品质项目,与市场相适应的优质粮主要品质项目,以及必检卫生项目的仪器设备。粮食购销企业配置当地主要粮油品种常规质量和储存品质项目以及当地必检卫生项目仪器设备。

4、大中型粮油加工企业检验能力建设。建设62个粮油加工企业检验能力。以能够检验原粮、生产、出厂成品粮油质量卫生能力。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配置能够检验粮食原料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能够定性或定量检验主要添加剂和掺假物质,能够检验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主要监测指标,能够检验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

(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按照各质检机构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配置仪器设备的情况,在现有基础上,对检测实验室和工作间进行必要的改建或扩建,配置和改造配套基础设施,使建设后的检测实验室能够在使用面积、布局和环境条件等方面与所承担的检测任务相适应。

六、实施期限

2010年~2012年,实施并完成国家粮食局授权挂牌的3个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检验能力建设。

2011年~2013年,建设完成3个市级质检站、15个县级质检站、1个储备粮管理公司质检站,11个储备企业和62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检验能力提升建设。

2011年~2015年,建设52 个一般国有粮食购销和62个粮油生产加工企业检验能力提升。

七、资金预算及投资渠道

经初步测算,本规划共需投资3.408亿元。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配置仪器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需投资0.47亿元。为地方粮食检验机构配置仪器设备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需投资0.75亿元。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配置检测仪器设备需投资0.688亿元。为粮油生产加工企业配置检测仪器设备需投资1.50 亿元。详见附件1。

上述资金来源,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和地方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建设,其中中央投资用于配置仪器设备及房屋改造,地方配套投资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国有粮食储备和购销企业配置仪器设备以中央投资为主,地方和企业按适当配套,按8: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油生产加工企业配置仪器设备由中央和企业按4:6的比例共同投资建设。

(一)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能力建设。

1.配置粮食检测仪器设备

为3个国家、区域性监测机构配置用于粮食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等有毒有害成分、粮食中营养元素、添加剂和转基因等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优质粮指标定量分析,以及粮食检测样品前处理和有关快速检测的仪器设备。配置仪器目录见附件2、附件3。约需投资4000万元,全部申请中央投资。

2、基础设施配套改造

根据配置仪器情况,对水、电、气、通风、实验台、样品库、药品柜、“三废”处理设备、温湿控制设备等配套条件的改造,约需资金700万元, 全部为地方配套投资。

(1)宁夏粮油质检中心:结合现有检测仪器资源,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约需投资2300万元,其中:中央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投资2000万元;地方基础设施配套改造资金300万元。

(2)2个区域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结合现有检测仪器资源,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每个投资总额控制在1000万元,约需资金2400万元。其中:中央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投资2000万元;地方基础设施配套改造资金400万元(2个×200万元/个=400万元)。

(二)地方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能力建设。

1.配置粮食检测仪器设备

重点为各检验机构配置用于检验粮食常规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优质品质指标,以及粮食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

菌毒素污染等主要有毒有害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有关快速检测的仪器设备。配置仪器目录见附件4,约需投资6000万元,全部申请中央投资。

2.基础设施配套改造

根据所配仪器设备,对水、电、气、通风、实验台、样品库、药品柜、“三废”处理设备、温湿控制设备等配套条件的改造,约需资金1500 万元。全部为地方配套投资。

(1)市级质检站:建设3个市级质检站,投资总额控制在500万元,共需建设投资1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约1500 万元为仪器设备购置(3个×500万元/个=150万元),地方投资300 万元(3个×100万元/个=300万元)为基础设施配套改造。

3、县级质检站:建设15个县级质检站,投资总额控制在300万元,共需建设投资57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约4500万元为仪器设备购置(15个×300万元/个=4500万元),地方投资1200万元基础设施配套改造(15个×80万元/个=1200万元)。

(三)储备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检验能力建设。

为企业配置用于检验粮食常规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营养品质指标,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卫生指标的仪器设备。配置仪器目录见附件5-6,约需投资6880万元,以中央投资为主,按8: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

(1)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质检站:约需投资500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约400万元选择性配置仪器设备,地方投资50万元。

(2)储备和国有粮食骨干购销企业:一是11个区储备库骨干企业检验能力建设,投资总额控制在100万元,约需投资1100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约880万元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地方投资110万元。

二是62个骨干企业检验能力建设。投资总额控制60万元,约需投资3720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约2976万元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地方投资372万元。

三是52个一般国有粮食销企业能力建设。投资总额控制30万元,约需投资1560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约1248万元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地方投资156万元。

(四)粮油生产加工企业检验能力建设。

为企业配置用于检验原粮、成品粮常规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营养品质指标,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卫生指标的仪器设备。建立食品安全检验监测能力体系,服务粮食宏观调控。配置仪器目录见附件7,约需投资15000万元,中央和企业按4:6比例共同投资建设。

一是22个大型企业检验能力建设,投资总额控制在500万元,约需投资11000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约4400万元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企业自筹6600万元。

二是40个中型企业检验能力建设,投资总额控制在100万元,约需投资4000万元,其中: 中央投资约1600万元选择性配置所需仪器设备,企业自筹2400万元。

七、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会显著提升我区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提高全区宁夏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各级粮食质检机构、国有购

销企业、加工企业的检验能力,将大力增强我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对粮食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从“田间到市场”进行全过程监控检测的能力。有利于充分发挥粮食检验监测体系的技术支撑作用,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开展粮食出入库检验把关,开展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抽查检验,为粮食生产和宏观调控服务。有利于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力度,推动粮食质量和品质的相关信息的提供与反馈,加强对粮食收购、加工和储存环节的质量卫生安全的全面监测,促进粮食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粮食的的污染,提高广大农民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的意识;提高粮油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把关能力,保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指导粮食的生产和流通,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农民种粮,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优质粮食产业化发展。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质量检测,防止不符合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和饲料市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五日

宁夏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位:亿元

附件2:

宁夏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仪器设备配置目录及房屋等基础设施配套内容参考表

单位:万元/台套

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各监测中心的现有仪器设备基础,实际配置仪器设备投资按1500万元考虑。

附件3: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仪器设备配置目录

及房屋等基础设施配套内容参考表

单位:万元/台套

粮油质量检验员初级试题一

第二部分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 一、选择题 1、按照用途分类,粮油样品可分为供检样品、(B)、标准样品和标本样品四类。 A、原始样品 B、保留样品 C、平均样品 D、试验样品 2、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为一个检验批。一个检验批的代表数量,普通仓房扦样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C)吨。 A、50 B、100 C、200 D、250 3、扦样检验是通过对(A)样品的检验来达到检验整批产品(总体)的目的。 A、代表性 B、平均 C、实验 D、分析 4、下列粮食样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样的是(C)。 A、大豆 B、油菜籽 C、小麦 D、豌豆 5、下列粮食样品不适合用分样器分样的是(A)。 A、玉米 B、油菜籽 C、小麦 D、无芒稻谷 6、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D )。 A、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B、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C、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内烘烤的是( D )。 A、比色管B、容量瓶C、移液管D、碘量瓶 8、下列玻璃仪器中不属于量器类的为( B ) A、容量瓶 B、称量瓶 C、吸量管 D、移液管 9、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为( A)。 A、 0.1 g B、 0.01 g C、0.001 g D、 1.0 g 10、定量分析天平称取试样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称量法、(A )、指定质量称样法。 A、减量称量法 B、间接称量法 C、三次称量法 D、多次称量法 11、使用分析天平时,加减砝码和取放物体必须休止天平,这是为了(B)。 A、防止天平盘的摆动 B、减少玛瑙刀口的磨损 C、增加天平的稳定性 D、加快称量速度

粮油质量检验员技能操作

附件2: 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粮油质检机构组) 技能操作比赛项目容和要求 试样称量 一、基本原则 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在比赛时间称取符合要求的样品份数。从称量的规性、准确性和操作熟练程度等方面考核选手技能。 二、考核要求 (一)大米:采用增量称量法,称取试样5g,精确至0.01g。 小麦粉:采用指定质量称量法,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01g。 植物油:采用减量称量法,称取试样4.9g~5.1g,精确至0.01g。 (二)按规定的称量方法,采用合适的器皿和相应精度的天平,

尽可能多的称取试样份数。称样量偏差不符合要求时,不计入称量份数。称量偏差要求:大米≤0.01g;小麦粉≤0.001g;植物油≤0.1g。 (三)比赛时间:18分钟。其中实验准备3分钟,大米、小麦粉、植物油3种样品的称量时间各5分钟。 三、仪器设备 四、配分及评分要点 本项目满分100分,占选手技能操作比赛总分的30%。 五、违规处理 (一)损坏天平及发生事故,本题计为0分。 (二)有伪造原始记录数据现象,本题计为0分。

0.1mol/L KOH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一、基本原则 根据《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1-2002)和试卷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标准溶液的稀释配制和标定。从标准溶液稀释配制的准确性、标定的准确性与重复性、规操作及熟练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二、考核要求 (一)将0.5mol/L KOH储备溶液准确稀释配制成0.1mol/L KOH标准使用溶液。 (二)按《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1-2002)对0.1mol/L KOH标准使用溶液进行标定。 (三)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溶液及试剂,未提供的溶液比赛过程中临用现配。 (四)在规定时间,完成操作、结果计算、标签填写以及所用器具归位、实验台面整理。提前完成者,给予适当加分。 (五)违章操作或发生事故,中止操作,该项目按0分计。 (六)不文明操作、不规操作、测定结果出现偏差按评分细则扣分。 (七)比赛时间:40分钟。 三、仪器设备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粮油质量检验员。 1.2职业定义 从事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质量(含卫生)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部分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粉尘较大。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表达能力;视觉、味觉、嗅觉、听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基本文化程度 1.7培训要求初中毕业。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

于200标准学时;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60标准学时;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粮油质量检验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检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工具等的实践场所。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满2年。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 3年,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名录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名录 序号 挂牌机构名称依托单位 1 北京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 2 天津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天津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3 河北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河北省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4 河北邯郸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邯郸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5 河北石家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石家庄市粮食局粮油质量监测中心 6 山西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山西省粮食局储粮检测中心 7 山西太原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太原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查站 8 内蒙古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9 内蒙古呼和浩特国家粮食质量监 测站 呼和浩特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10 内蒙古包头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包头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 11 内蒙古乌兰察布国家粮食质量监 测站 乌兰察布市粮油食品监督检测管理中心 12 辽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辽宁省粮油检验监测所 13 辽宁沈阳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沈阳市粮油检测计量所 14 辽宁大连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大连市粮食局粮油检验监测站 15 辽宁鞍山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鞍山市粮油质量卫生监测站 16 辽宁铁岭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铁岭市粮油检测站 17 辽宁抚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抚顺市粮油监督监测中心 18 辽宁锦州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锦州市粮食质量监督管理站 19 辽宁辽阳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辽阳市粮油检验监测站 20 辽宁葫芦岛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葫芦岛市食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 21 辽宁营口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营口市粮油检验站 22 辽宁朝阳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朝阳市粮油监督检测站 23 辽宁本溪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本溪市粮油检测站 24 辽宁盘锦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盘锦市粮油检验监测站 25 辽宁阜新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阜新市粮油监测站 26 辽宁丹东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丹东市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天津空间发展战略和文化中心设计方案 一总体战略 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 (一)双城双港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中心城区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 通过“双港”战略,加快南港区建设,扩大天津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调整优化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三北”腹地和中西亚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结合目前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庆未来更长远阶段的发展形成清晰、准确、切合实际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和实施建议,从而推进大庆市城市建设走向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一、大庆转型的新理念 通过对大庆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规划认为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当前大庆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与发达地区和竞争城市相比,大庆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方面的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接续产业的竞争力,延缓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大庆的发展转型之路不应当仅局限于以新兴接续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动力的延续,更应当注重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进而推动接续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接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大庆未来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当抓住四个方面: 第一、优先强化市场腹地的联系与扩张。提高中心城市的流通能力,降低接续产业的物流成本,加强对腹地资源的吸附和加工能力。 第二、主动优化第二产业布局的空间效率。根据土地价值、环境影响和投入产出三大评估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充足、环境安全、接近市场、规模集群的地区布局新增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的空间竞争力。 第三、积极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集中式发展。全面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有重点的发展石油生产服务功能;通过城市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降低接续产业的交易成本。 第四、循序渐进的提升城市创新环境。在石油科技领域率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真正形成大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空间发展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产业疏解 逐步更新高新区核心地区内的低水平传统工业,控制宏伟、兴化两个园区的石化产能规模;在经开区、龙凤光明地区、大同林源地区和红岗大广高速出口地区等交通、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减少产业布局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兴产业运行效率。 战略二:双城整合 尽管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正在向庆南、庆北两翼展开,但城市人口仍然应当是基于滨洲铁路沿线地区的紧凑式发展,以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未来西城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向西跨越让通铁路,发展富强以西地区;而东城的主导发展方向近期应当通过高新区用地调整,增加土地供给,远期酌情推动安达的空间一体化。 战略三:中心集聚 规划提出以世纪大道为依托,建设一个服务功能综合、土地价值凸显、资本效益凝聚,

粮油检验员试题

单位名称:—————————————— 姓名:———————————————— 1、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2、小麦粉干面筋含量以含水量为()的小麦粉含有干面筋的百分含量表示。(A)12%(B)13% (C)14%(D)15% 3、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若出现光电管前光闸板未开启,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 处偏转无法回零,是由于仪器的光电倍增管暗盒内的硅胶受潮所致,应用(),可达到调 零效果。 (A)在暗盒内装入干燥的硅胶 (B)电吹风从硅胶筒送入适当的干燥热风 (C)将光电倍增管暗盒内取下送入烘箱干燥 (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 4、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开启光电管前光闸板后,出现光源灯的光强度不够、单色器 故障、灵敏度档使用不当、光电管老化等故障,会出现()。 (A)电表指针摇摆不定(B)变换灵敏度档时“0”位变化过大 (C)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 (D)空白溶液调不到透光率100% 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进行的;另一类是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 的。 (A)物理特性(B)生理特性(C)物化特性(D)生化特性 6、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使用的标准滴定液是()。 (A)氢氧化钾标准溶液(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D)硝酸银标准溶液 7、方便面酸值的测定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min内不褪 色为终点。 (A)0.1(B)0.3(C)0.5(D)0.7 8、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挂面中氯化钠的含量,样品在经处理、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使之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 (A)白色(B)无色(C)淡红色(D)淡蓝色 9、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 (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 10、玉米水分在16%以上时,应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 11、表面清理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清理过程(×) 12、有关主管部门对各级粮油进行抽检,其目的是()。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D)为政府机构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13、调查和研究粮油的工艺品质、储存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卫生品质,为制定和修 订粮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是粮油检验的主要任务之一。√ 14、粮油检验程序粮油出库检验时,下述作法不当的是()。 (A)采用随机扦样的方法扦样 (B)采用选择性的扦样方法扦样

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暨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招标文件公示 大连嘉誉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受大连市普兰店区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为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暨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编号)进行公开招标,现对该项目招标文件进行网上公示,在公示期内,针对其是否具有歧视性不公正条款或违法违规等内容,公开征求潜在投标人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本招标文件的严密性和严肃性。各潜在投标人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将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并加盖企业公章,传真至我单位。 招标文件附后。 招标人:大连市普兰店区城乡规划建设局 招标代理机构:大连嘉誉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普兰店区东环路号 电话: 传真: 邮箱: 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暨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招标文件 (项目编号:) 采购人:大连市普兰店区城乡规划建设局 采购代理人:大连嘉誉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日期:二一七年三月

目录 招标公告……………………………………………………………………第一章投标人须知及前附表………………………………………………第二章合同条款及合同格式………………………………………………第三章项目需求及技术要求……………………………………………第四章投标文件格式…………………………………………………

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暨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招标公告 大连嘉誉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受大连市普兰店区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就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暨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公开招标,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人报名参加投标。 一、项目编号: 二、项目内容: 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暨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见招标文件)。 采购预算:万元(其中普兰店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万,平方公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 细规划万)。(投标人报价超出采购预算的,按无效投标文件处理) 三、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投标人须是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城市规划编制甲级 资质的独立法人单位,无不良记录; ()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国家注册规划师资格和高级工程师职称; ()外地(大连市以外)投标人须具有在大连地区工商部门注册的服务机构;如果 外地投标人在大连地区没有服务机构,也可以与本地具有城市规划编制甲级资质的独立 法人单位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 注:①本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 ②经检察机关查询三年内有行贿犯罪记录的不得参加本项目。 ③截至年月日经“信用中国”网站()、“信用辽宁”网站(“信用大连”网站()、“中 国政府采购网”网站()查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 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不得参加本采购项目。 有意报名的投标人必须在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会员注册。注册链接: 。 电子标的项目投标人需要办理锁,使用投标工具制作投标文件,并在投标文件中使用签章。锁办理链接: 投标人通过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会员登录并在“填写投标信息”菜单中进行网上 报名。具体操作手册链接: 四、报名要求: 供应商须通过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通过后购买招标文件时 须携带①报名回执单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三证合一的不需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三证合一的不需提供)、资质证书副本③法定代表人身份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工作总结

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工作总结 2014年,州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在局党组及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州粮食局局党组决策,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一)业务工作 粮食质量监测能力是我中心的存在根本。全年,我中心积极开展业务工作,致力发展粮食质量监督能力,为粮食质量监测能力的提升,获取更多契机。首先,积极配合省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为我中心的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机会。期间,我们完成了2013年度最低收购价稻谷重金属指标扦样任务、湖南省2014年度收获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监测采样任务,并与省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签订采样合同,同时积极派遣人员参加了2014年度全国收获粮食早籼稻会检工作暨检验员培训工作、中晚籼稻会检工作暨检验员培训工作、及全国油菜籽质量会检工作。其次,发挥我州唯一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作用,为州粮食安全提供有利保障。我们协助参与了州粮食局开展的2014年全州粮食库存军供粮检查工作、“转圈粮”、“顶包油”专项整治行动。还积极开展委托检测服务,为粮食行业发展尽一份力量。第三,利用会议资源,与各方交流,提升技术能力。派专员参加了2013年全省收获粮食质量与卫生安全监测采样工作总结及技术评价会议、全省粮食行业管理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第四,积极开展积极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质量安全的良好

氛围。为进一步扩大影响,积极做好粮食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深入持久地宣传,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质检大楼建设工作 为粮食质量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硬件环境,从2013年起,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就积极向州政府申请资金,先后共获批380万投入于乾州湘谷园建设质检综合大楼,时至今年6月大楼正式峻工。实验室配套台柜及基础性仪器也相继配备到位,常规粮油质量检测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中心现有检验和办公场地800m2,其中检验室面积400m2,有检验室12间:分为物理检验室、化学检验室、卫生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天平室、电热室、制粉室、药品储藏室、收样室、样品室、资料室和仪器室等。中心现有仪器设备50台(套)。 (三)计量认证工作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所有面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质量检测机构必须获得“计量认定”资质。同时“计量认定”资质也是获得国家粮食局授权许可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能力建设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中心将计量认证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年初开始做资质认定准备,并在2月底认证制定了工作分配方案,并且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测的相关规定;全面规划湘西自治州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发展目标;努力学习、整理粮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时至9月,内审结果达到《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无答案)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三( 无答案) 注 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 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 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 道试题,每题1 分,共100 分。 一、选择题: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 )。 (A)规章(B) 法律(C) 制度(D) 行为规范 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 )的情况可导致系统误差。 A 、滴定管读数估计不准B、试剂未搅拌均匀 C、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 D、滴定管漏液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量纲是指在量制中用基本量的幂的乘积表示的数值 系数 为1的量的表达式 (B)量纲指数为零的量,称为无量纲量 (C)折光指数是无量纲量

(D)质量浓度是无量纲量 4.天平两臂不等长所带来的误差,可采用()的方法予以减 免。 A 、增大试样用量B、校准仪器 C、增加测定次数 D、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 5.10g砝码的示值误差为-0.2mg,该砝码的相对误差为( )。 A、-2% B、-0.2% C、-0.02% D、- 0.002% 6.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稻粒长度,将稻谷籽粒分为() 及短 粒。 A 、长粒;中间型B、特长粒;长粒;中间型 C、特长粒;长粒 D、特长粒;中间型 7.根据标准化的对象和作用分类,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A 、技术标准B、安全标准C、工作标准D、管理标准 8.进行有()的工作时,必须按有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现场至少应有 2 人进行操作。以防万一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A)规范性(B)可操作性(C)安全性(D)危险性 9.A 类火灾是指()。 (A)木材、纸张和棉布等物质的着火

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知识点

第五节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考试大纲 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 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市域城乡空间的基本结构及空间管制 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可以划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三大类,也可以细分为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生态旅游用地等。 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域城乡空间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分别采取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一般来说,分为三类: 根据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及目标要求,市域城乡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四类:

二、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 三、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1.市域城镇聚落体系的确定与相应发展策略 2.市域城镇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 3.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 4.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 5.相邻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 6.规定城市规划区

四、规划区的划定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4.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必须强调的是,在已经确定的规划区内,必须实行严格的规划管理,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乡规划,服从城乡规划管理。 例题:下列关于规划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城市、镇、乡、村的规划过程中,应首先划定规划区 B.规划区划定的主体是当地人民政府 C.水源地、生态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应划入规划区 D.已划入所属城市规划区的镇,在镇总体规划中不再划定规划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划定城乡规划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城乡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深入研究城镇化和城镇空间拓展的历史规律,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空间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充分考虑城市与周边城镇、乡、村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对水源地、生态控制区廊道、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等城乡发展保障条件的保护要求,充分考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确定规划区范围。选项C中只是划定规划区时应考虑的因素,而并不一定要划入规划区。参见教材P132。 五、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的形成 1.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

粮油质量检验员竞赛试题汇编

粮油质量检验员试题 注意事项 1、比赛时间:120分钟。 2、请按要求在试题及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填写您的考号。 3、本试题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写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书写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试题和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否则按舞弊处理。 5、本试卷共100道试题,每题1分,共100分。 试题 1. 对标准描述不正确的是()。 A、检验方法标准大部分是推荐性标准 B、GB 1351—2008《小麦》为强制性标准 C、检验时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 D、标准附录一般分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 E、销售大米包装上标明执行企业标准的,监督检验判定时应按该企业标准进行 2. 选择和制定扦样方案必须考虑()。 A、扦样过程的规范性 B、检验的目的 C、样品的代表性 D、测定方法的性质 E、整批产品的性质 3. 精密度的大小不用()表示。 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E、变异系数 4. 将1000 g 12.2%的净小麦样品调节到入磨水分为1 5.0%,需加水量是()。 A、20.0 mL B、23.5 mL C、29.4 mL D、30.2 mL E、32.9 mL 5粮食与油脂扦样时,造成所扦取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为()。 A、扦样器选用不当 B、粮食籽粒的成熟度不同 C、粮食运输和入库过程的自动分级 D、检验单元存在着不均匀性 E、油脂样品杂质沉降、水分分离 6.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时,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 A、被测溶液的浓度太高 B、样品溶液所用溶剂不同 C、样品溶液的pH值不同 D、溶液的浑浊程度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 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规划将提升区域地位、强化服务功能、突出高原特色、建设宜居城市作为重点,将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加强与兰州和海东区域协作以及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重构方面,力求通过努力,到规划期末,把西宁建成带动区域发展的西北经济高地,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区域服务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宜居宜业、保障完善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 各位市民,本次规划对于保证未来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敢懈怠。恳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粮油质量检验检测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4)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 1.3 问题与建议 (10)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2) 2.1项目建设背景 (12)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2.1是做好我市粮食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 (13) 2.2 是防止和应对食品卫生重大事故的需要 (14) 2.3 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15) 2.4 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础工程的需要 (15)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9) 3.1需求分析 (19) 3.1.1我国粮食检验检测现状 (19) 3.1.2 粮油质检机构现状 (21) 3.1.3我市粮油检验检测工作现状 (23) 3.2 建设规模的确定 (24) 第四章场址选择 (29) 4.1 场址现状 (29) 4.2项目建设条件 (30) 第五章建筑方案设计 (33) 5.1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33) 5.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34) 5. 3 建筑设计 (36) 5.4 结构设计 (38) 5.5给排水设计 (40) 5.6电气设计 (43) 5.7空调及通风 (49)

第六章节约能源 (50) 6.1概述 (50) 6.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50) 6.3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52) 6.4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分析 (52) 6.5能耗指标 (53) 6.6节能措施 (54)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58) 7.1项目场址环境现状 (58) 7.2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58) 7.3环境保护 (60) 7.4环境影响评价 (63)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64) 8.1编制依据 (64) 8.2 危害因素及危险程度分析 (64) 8.3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65) 8.4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66) 8.5项目使用过程中的卫生防疫措施 (66) 8.6消防设施 (67)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设置 (68) 9.1xx市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构设置 (68) 9.2人员培训 (68)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69) 10.1建设工期 (69) 10.2项目实施计划 (69)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11.1 投资估算 (71) 11.2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 (73) 第十二章工程招投标 (74) 12.1建设项目招标范围 (77) 12.2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 (78)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Practice report on quality inspection of cereals and oils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粮油类食品质量检测实习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首先,学校指导老师带领我们到实习的工作单位---湖北 省粮油食品质量检测站。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检测站主要承担授权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发证检验,委托检验以及社会各界的委托检验和新产品的开发检验,打击不法分子以次充优,参杂造假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开展“放心粮油”的活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他们拥有丰富的检测经验和完善的仪器设备,以保证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 刚到那里,我们被指认为跟着一个实习单位老师---刘坚,跟 在老师后面,我有种完全不得要领的感觉,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过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开始学习最基础的称量及移液管的使用,并且仔细阅读该做的工作,就这样我对实验有了大概的了解,首先我们做的是粮食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样品有稻谷、玉米、小麦(样品必须低温保存),称量时(样品应常温),应首先把天平擦干净,避免干扰,在称样前,

要将样品充分混匀,为了防止风的吹动而影响称量,在称量前需关上门,准确称取10.00g试样置于100ml具塞三角瓶,并 及时标记,由于试样过多,试样称完后需要做好记号便于区分试样,同时也应准确称取0.5g中性氧化铝于锥形瓶中(中性 氧化铝应储存于干燥器内备用),另外玉米、小麦样品还需要加0.2g活性炭,然后再把锥形瓶拿到通风橱里加二氯甲烷 (二氯甲烷易挥发有毒),而加入的二氯甲烷必须用重蒸过的 二氯甲烷,每天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蒸二氯甲烷,用移液管准确的吸取20ml二氯甲烷于锥形瓶中,在盖瓶塞时,应防止二 氯甲烷挥发而使瓶塞冲去摔碎,加完后放到平震荡器中振荡 30分钟,振荡速度以100转/分左右为宜,在使用振荡器时, 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设置、使用振荡器,振荡完毕后,需要过滤,过滤时使用试管架便于小试管的放置,小试管应选用具有刻度并带盖的小试管(有机磷测定使用的小试管需用丙酮润洗且所有的实验器具需在干燥的情况下使用),滤纸应用多折中速定性滤纸过滤,且开始的3--5滴滤液应弃去,然后收集滤 液5ml,滤液收集后需浓缩(小试管盖可盖也可不盖),利用 氮气浓缩时,应注意防止每支试管浓缩速度不一致少于0.5ml,若不足0.5ml应用二氯甲烷准确定容到0.5ml,浓缩后就送到 气相色谱仪检测(由于气相色谱仪器非常昂贵,检测时是由指导老师亲自检测)。结果计算:x=cv/m,x-样品的农药残留量,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管理办法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管理办法 (2006年8月30日,讨论稿) 第一条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职责,为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规范对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承担国家粮食局下达的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测等任务,为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监管职责服务。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和申请成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单位(简称申请单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基本条件要求,在粮食行业现有的检测机构或科研单位中择优选定,坚持中央和地方共建共享的原则,并由国家粮食局统一命名。 第四条国家粮食局对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命名:属于省级检测机构或科研单位的,命名为“省名+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统称中心级监测机构);属于市、县级检测机构或科研单位的,命名为“省名+所在地名+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统称区域监测站)。 第五条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设立不改变原机构

隶属关系。国家粮食局对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有关业务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每年应向国家粮食局报告粮食质量监测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及有关重大事项。 第六条国家粮食局负责对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的审批、命名、复审和监督,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做好工作。 受国家粮食局的委托,中心级监测机构指导辖区内区域监测站的有关业务工作。 第七条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承担国家粮食局交办的主要任务: (一)对粮食收购、储存和运输环节的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进行例行监测。 (二)对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及其他政策性粮食进行质量抽查。 (三)开展粮食收获质量调查与品质测报。 (四)收集所在区域内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动态信息。 (五)开展国家粮油标准、粮食行业标准及有关技术规定的基础性研究、制订和修订。 (六)参与粮食质量安全数据库的运行工作。 第八条申请单位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一般应为财政全额或差额补助的事业法人单位,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粮油质量检验员实操题

附件2 山西省第二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操作比赛范围和要求 项目一:试样称量 一、基本原则 本项目为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操作比赛公共项目,各组别选手均需参加该项目。 选手需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称取符合要求的样品份数。从称量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操作熟练程度等方面考核选手技能。本项目满分100分,占相应组别技能操作比赛总成绩的30%。 二、主要考核要求 (一)大米:采用增量称量法,精确至0.01g; 小麦粉:采用指定质量称量法,精确至0.001g; 植物油:采用减量称量法,精确至0.01g。 (二)按规定的称量方法,采用合适的器皿和相应精度的天平,在规定时间内称取尽可能多的试样份数。称样量偏差不符合要求的,不计入称量份数。称量偏差要求:大米≤0.01g;小麦粉≤0.005g;植物油≤0.1g。 (三)比赛时间:28分钟,其中实验准备3分钟,大米、 - 1 -

小麦粉、植物油3种样品的称量时间各5分钟;选手称量每种样品后,可以对样品有效性进行复核,每次复核时间5分钟。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分值分配及得分点 - 2 -

- 3 -

五、严重违规处理 比赛时选手若出现损坏天平、发生事故、伪造原始记录数据等任一情况时,此项目成绩均计为0分。 - 4 -

项目二: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一、基本原则 本项目为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操作比赛公共项目,各组别选手均需参加该项目。 选手应按照《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GB/T 20570-2015)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待测样品中脂肪酸值的测定。从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以及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考核选手。本项目满分100分,占相应组别技能操作比赛总成绩的30%。 二、主要考核要求 (一)选手根据比赛内容,合理计划、安排实验。 (二)检查所需仪器设备是否齐备、完好。使用由竞赛统一提供的标准溶液及试剂,完成样品脂肪酸值测定全过程。未提供的溶液比赛过程中由选手临用现配。 (三)比赛时间:30分钟,作双试验。 (四)振荡时间:10分钟。 (五)在记录表上如实填写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要求记录规范,计算正确,结果表达准确。 (五)实验完毕后,仪器设备归位,所用玻璃仪器放指定位置。提前完成者,给予适当加分。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