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原因探讨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原因探讨

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原因探讨

发表时间:2010-08-09T17:50:58.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王伟[导读]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王伟(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201-02 【关键词】乳腺肿瘤复发转移相关因素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首次治疗时,影响预后的因素与肿瘤的体积、组织类型、分级、淋巴结受累范围等有关。术后复发多发生在3年之内,但在5年以后也有发生,一般认为局部复发率在10%~30%之间。我科自2007~2009的年底,共行乳腺癌根治术120例,术后近期创口局部复发者10例,占根治术后患者8.3%,本文将对复发原因加以探讨。

1 临床资料

按年国际(UIC)乳腺癌分期,局部复发10例中,Ⅱ期者7例,Ⅲ期者3例。就诊年龄在30~62岁之间,30~40岁5例,41~50岁3例,51~60岁1例,3~5cm7例,5cm以上2例。10例除1例质地较软外,其余9例质地均硬韧,1例与皮肤粘连,2例与胸大肌粘连固定,1例有乳头回缩。术前除1例于外院行单乳切除术外,余9例就诊前未进行任何治疗。10例患者均行根治术,术后无植皮者,创口Ⅲ期愈合2例,术后均行系统化疗,2例加用放射治疗。病理检查结果:髓样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硬癌1例。腋淋巴结阳性者8例,分别为1~20个不等。术后5个月至2年内复发,复发部位多为创口及术野区,表现为单发及多发结节,2例腋部单发结节。

2 讨论

关于年龄大小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论。有人认为,年青患者的预后较好,老年患者较差,也有人认为,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年龄越大预后越好,还有人提出,中年患者的预后优于青、老年患者,这些相互矛盾的说法,表明目前尚末发现年龄与乳腺癌预后的确实联系。从局部复发的资料可以看出,复发患者的年龄较小,其引起复发的原因可能是雌激素的持续分沁,成为促进乳腺癌进一步发展的诱因。另外,年青患者的乳腺主要为腺泡组织,在其周围包裹大量的脂肪,癌细胞由腺上皮向外扩散较易,所以手术前癌细胞已广泛扩散。

肿瘤的大小与患者存活率有直接的关系,病变越大,生存率越低,病变越大,意味着其侵袭能力越强及患者的免疫能力越低。

有人报导,病变小于2cm时,5年存活率93%,4cm以内5年存活率为80%。而肿瘤直径小于2cm时很少复发和转移,5~10cm复发或转移率为35%。肿瘤直径>10cm者,复发或转移率为64%。本组复发的原发癌多在3cm以上。由于目前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提高,就诊时比较大的乳房肿块已少见,但复发率与肿块大小关系仍是以大的为多见。eonway氏等分析25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春,发现局部复发与原发癌的大小有关,原发癌越大、局部复发率越高,原发癌越小,局部复发率越低。

腋淋巴结有无转移,历来是衡量预后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1~3个腋窝淋巴结呈阳性,病人术后5年复发率50%,而4个或4个以上腋窝淋巴结阳性复发率达80%复发。本组有8例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当区域淋巴管已有癌细胞累及或淋巴结已有转移,从而引起腋窝或乳内脉管区淋巴管的癌细胞逆行播散,如在其治疗时未能对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就会产行逆行性的淋巴管浸润,这一因素对局部复发者至关重要。由于区域淋巴结切除不彻底而引起的复发临床颇为常见,本组2例腋部的复发,可能与此因素有一定关系。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复发,本文主要讨论局部复发即包括手术区胸壁复发同侧腋窝复发,至于内乳区淋巴结的复发,本文不予对论。本组10例复发多为手术野单发及多发结节,本文10例中无一例植皮,复发原因可能为手术切口或解剖未超过癌细胞侵及的组织,会造成癌细胞的残留,癌细胞栓子也易进入血管、淋巴管内,尤其在局部病变广泛,而又未在手术前进行放射治疗以消灭微小的片散时,更易发生局部复发。当然与手术器械沾污的情况及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癌细胞被冲至组织裂隙中,在该处种植可能有关。有材料表明,适当彻底的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平均为10%~13%,但如保留含癌细胞的皮下淋巴组织皮瓣时,局部复发率上升至30%。所以单纯为了皮瓣的充足,而忽视了根治术的彻底性,导致术后复发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本组10例复发者其病理以髓样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与有些文献报告以硬癌者多见有所不同,现认为导管癌一但有外侵,即使程度很轻微,可引起区域淋巴结转移。且此癌常沿多根乳腺导管蔓延,而髓样癌侵袭性较弱,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比一般乳腺癌为低,但不能误认局部复发率也低。关曾文曾报告一例髓样癌,肿瘤直径在12cm,根治术后病理证实无腋淋巴转移,但术后一年患者死于手术区广泛复发。

3 小结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局部复发,我们认为除年龄、肿块大小、病理分型外,腋淋巴结有无转移及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和手术的中的沾污为重要。熟悉和注意局部复发的因素,对于提高治愈率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旖旎,李吉友,陈勇.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85例临床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01,28(3):232-233.

[2] 梁有卿.乳腺癌术后复发病例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1996,11(1):24.

[3]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672.

[4] 宫笑鸰,李岩,主编.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M].香港:世界医学出版社,2000.

[5] 李树玲,刘奇,主编.乳腺癌研究进展[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

乳腺癌术后容易复发吗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精神压力的剧增,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很多病人选择手术治疗,但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复发问题,那么乳腺癌术后易复发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乳腺癌对于女性来说,如果罹患在给病人身心带去诸多痛苦,甚至危及生命之时,还会给整个家庭带去挥之不去的阴影,著名歌星姚贝娜就因乳腺癌被夺去了生命,离开了人世,因此广大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几率,远离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容易复发吗?临床上,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见方法,通过手术对癌灶的直接切除,可以快速控制病情恶化,实现临床康复。很多病人及家属此时都认为,手术成功就等于康复,就意味着万事大吉,事实真的如此吗? 既然手术治疗效果如此显著,那病人为何还会出现术后复发呢?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手术对于早期乳腺癌而言,确实是最有效的疗法之一,但是面对可怕的乳腺癌手术并不是万能的,同样存有一定的弊端,主要有两点: 弊端一:手术是通过对癌灶的切除来控制病情,但是由于其只能做到“斩草”,却无法实现“除根”。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癌灶,术后仍存有大量的残留癌细胞与毫克癌灶。这次残留癌细胞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术后有很大的复发几率。 弊端二:乳腺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会给病人带去巨大手术创伤,导致病人元气大伤,机体免疫力与耐受力都会下降,此外术后的一系列护理措施,如果实施不当,极易形成术后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由此我们可知,手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并不能保证病人彻底康复,只能实现“治标不治本”术后仍有很大的复发性。对于进行过手术治疗的病人,做好术后的巩固工作至关重要。面对术后残留的癌细胞与毫克癌灶,极易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如何才能做好巩固措施,降低术后的复发几率呢? 临床上,术后巩固常见的方法主要有放化疗或中医治疗,它们不同的治疗理念,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放化疗是采用化学药物与放射线,来消除残留癌细胞与毫克癌灶,能够快速显示效果。 与此同时,放化疗缺乏一定的选择性,在消除癌细胞的同时,容易杀伤大量的正常细胞,导致病人免疫力下降,身体更为虚弱。由此建议采用放化疗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次数与剂量,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疗效。中医也是术后巩固治疗重要的方法之一。中医治癌症具有药性温和、无刺激、毒副作用小、注重辩证施治等特点。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疗法中,很多病人都选择汲取中医药精华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情的恶化,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乳腺癌术后容易复发吗?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乳腺癌病人有所帮助。肿瘤专家指出,乳腺癌手术成功并不等于康复,病人切勿忽视术后的辅助工作,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不良症状,中医作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应该始终贯穿于病人整个周期,起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功效。

乳腺癌术后不复发案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手术治疗是乳腺癌最直接的治疗方式,然而术后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及传统中医在抗癌方面的进步,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逐渐降低。乳腺癌术后不复发的案例有哪些呢? 专家指出,乳腺癌术后必须及时治疗,才能防止复发和转移。患者术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和服用中药巩固治疗。 手术只能切除肿瘤,放疗、化疗可进一步清扫残余的癌细胞。一般应根据手术方式、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组织受体状况等合理选择应用。但是放化疗有很强的毒副作用,放化疗也只能按照一定的比例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并且同时也会给正常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因此,术后在放化疗的同时,必须服用中药,一方面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食欲,恢复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杀死体内的癌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巩固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着独特的优势,希望大家观看下面的视频:中医药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真实病例,相信他们的康复经验一样值得你借鉴采用。 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 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优势: 一、无毒无痛,防治同步:虽然说手术治疗可以将癌变病灶切除,但却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功能障碍,且创伤大;放化疗虽然可以杀死一定的癌细胞,但是却明显的抑制了消化道和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而这些不良症状可以在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后,而获得明显的改善。 二、以人为本,辩证施治:中医多是从患者全身考虑,而并不只是局限于病灶本身。局部的治疗并不能彻底的根治疾病,中医则是标本兼治,并改善患者的组织形态及体质,在整体的治疗中不但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消灭病灶。 三、应用形式多样化:中药三联平衡疗法可以提高远期疗效,减少肿瘤的复发,这些都是中医治疗的益处。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彻底治疗疾病。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的真实病例: 【患者】商春芳,乳腺癌,女,48岁,家住荥阳市广武镇董庄双槐树村。 2009年5月在省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确诊为右乳腺癌,随后在师家河卫生院做切除手术,术后进行了4个疗程的化疗。因发现右颈和右胸部有部肿块,于2010年10月29日在省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复查,病理显示:右颈部淋巴结穿刺,镜下见小团状腺癌细胞,符合淋巴结内癌转移。并随即进行了15次放疗。后来看到广告宣传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来诊时症状:消瘦,面黄,乏力,右颈部因放疗皮肤焦黑,右颈部隐痛、手触有明显肿块,左胸偶尔有痛感。袁希福根据其身体状况,开具中药调理方案,服完10付药即见效果,右颈部、左胸痛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e13723859.html,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作者:白艳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2期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 72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 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4.44%,高于参照组的66.67%(P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综合护理干预;患肢功能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ee13723859.html,ki.11-5547/r.2016.22.152 乳腺癌是常见且多发的女性恶性肿瘤,手术是该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1],在其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为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我院近一年的部分患者 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5.2±3.4)岁;其中左乳38例,右乳34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 1. 2 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行根治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治术后给予综合护理 干预,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后,会因身体缺陷、影响美观等因素出现较为严重 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自卑心理,对其术后恢复有一定的不利影响[2, 3];护理人员要与其 主动沟通,对患者的消极心理进行安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消除或缓解其不良情绪。 1. 2. 2 饮食干预患者术后需禁食6 h, 6 h后可为患者准备半流质食物,饮食要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并保持营养均衡。日常不可吸烟饮酒,饮浓茶、咖啡等。 1. 2. 3 患肢护理患者在术后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感,使其活动受限,护理人员要对此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对患肢肿胀患者,不可强行抬高上肢,需对其情况加以关注,并给予适度的按摩,以缓解其疼痛及肿胀症状[4]。弹力绷带不可包扎过紧,避免压迫神经及血管。 1. 2. 4 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顺畅,引流受阻可降低其皮片或皮瓣的成活率[5]。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护引流管不受扭曲、曲折及牵拉,勤加检查

如何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

如何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早期,病人常无任何症状,而定期到医院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转移的迹象。一般复发转移的时间以手术后两年内最为常见,以后复发转移的概率会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但也有不少病人在手术后十几年甚至二个几年后复发转移,因此乳腺癌病人术后应终身定期随访:手术头两年内应每三四个月检查一次,第三至第五年内每六个月检查一次,五年之后每年检查一次,直至终身。 随访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检查、转移易发脏器及部位的B超和X线检查,以及必要的骨骼核素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l)检查等。随访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检查对侧乳房,因为一侧患乳腺癌后,对侧乳房发生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度将增加3~4倍。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形式: 肺转移:多数肺转移病人缺乏典型症状,只有1/3可有咳嗽、咯血痰、胸痛、气短等。胸部X线检查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乳腺癌病人每半年至一年应检查一次。胸部CT和MRI检查还可发现更为微小的病变,但不作为常规应用。对于孤立病灶或病变仅限于一侧肺或一个肺叶,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明确转移灶的病人,可实行手术切除,手术后有的病人仍可长期生存。 骨转移:骨转移多位于脊椎骨、骨盆和股骨。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定位明确的疼痛,局部可有压痛但常摸不到肿块。有些可以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比X线提早3个月至半年发现骨破坏,所以用该法可以早期诊断骨转移病灶,为早期治疗、减轻痛苦争取时间。骨转移确诊后的治疗主要包括减少骨破坏的双磷酸盐药物、局部放射治疗和全身的抗癌及镇痛治疗。 肝转移:肝转移早期常无症状,当出现消瘦、食欲不振、肝区胀痛、乏力、低热、黄疸等症状时多属晚期。所以临床随访中若重视对肝脏的检查,常可发现相对较早的肝转移,约10%肝转移病人可进行手术切除。

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图

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较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有利于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上肢水肿的消退 有利于术后引流液的流出 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疤痕挛缩的发生,提高了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卧床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1-3天,主要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 术后24小时做伸指握拳动作

●术后2~3天坐位练习屈肘、屈腕动作,前臂伸屈运动 下床期 肩关节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 ●术后4~7天摸同侧耳,摸对侧肩膀 出院后 ●术后9-10天抬高患侧上肢 ●术后14天

①低头位②挺胸位③抬头位 ④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 ⑤肘关节后伸练习⑥手指爬墙练习 避免过度疲劳,定时定量,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尽量不要停止练习。 手指沿墙壁向上伸,以术前记录高度为目标。每天做好记录,每次尽量向上伸。伸至一定高度时,停留3~5秒,再慢慢放下。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功能锻炼持续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前三个月尤为重要 ?不要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负重不能超过5公斤,以免影响患肢功能锻炼,避免皮肤破损及感染、避免蚊虫叮咬和戴腕饰。

?出院后,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上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锻炼。 ?(2)上肢后伸运动;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用力向后面摆动上肢,再恢复原位,反复进行。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 ?此外,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常用以恢复手臂及肩部功能,若您对常规锻炼感到厌倦,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如扫地、洗碗、晒衣服、擦窗户等,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15~20分钟。按时、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锻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增加动作时不增加量,加量时不加动作,循序渐进,争取患侧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最终达到功能锻炼的达标要求。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乳腺癌手术后怎样预防复发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乳腺癌是当今世界的医疗难题,尽管化疗药物在不断研发,手术人数不断增加,医疗投资扩充数倍,但似乎乳腺癌的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没有人可以说能战胜它,为何乳腺癌如此难以治疗?究其原因是,乳腺癌的手术即使再全面、再好,也不能避免癌细胞复发,一旦复发,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乳腺癌术后的预后情况。 乳腺癌为什么会出现复发? 复发的原因,是治疗手段的问题,据袁希福三联平衡理念提出这样的观点,乳腺癌并非单一的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病变的局部显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治疗上,手术仅仅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属于局部治疗,而癌细胞易转移,对于转移到淋巴、血管的癌细胞,无能为力,留有残余,残余的癌细胞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再次卷土重来,导致病情反复。 复发虽然不能很好的规避,但是可以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如何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 到底能不能降低复发,主要取决于治疗的合理性、巩固治疗把握的合适不合适。如果治疗方案运用得比较恰当,复发的概率肯定要相对减少。 可以通过手术后综合治疗也就是说术后的巩固治疗,降低复发风险。 1、术后化疗巩固治疗 乳腺癌术后可以通过化疗药物杀死手术无法完成切除的部分肿瘤,抑制癌情进展,达到巩固手术疗效、降低复发率的目的。不过化学药物不具备特定性,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因此长期作用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常见尿频、尿急、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和肝肾功能损伤等,可能让部分患者难以承受,适用于体质较好的术后患者。且,化疗药物目前未达到清除癌细胞的程度,部分患者术后化疗后可能仍会复发。 2、术后中医巩固治疗 中医治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巩固治疗方法,不受术后患者体质限制,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可以通过袁希福三联平衡理念指导下的中医辩证施治,针对乳腺癌复发率高的特点,局部、全身治疗兼顾,先根据患者病症不同、表现不同、肿瘤分型不同,对症下方,利用中草药灭杀存留癌细胞,进行抗肿瘤治疗,灭杀术后残余癌细胞。同时,从整体出发,根据袁希福三联平衡理念提出的乳腺癌的主要病机“虚”“淤”“毒”三大本质,采取扶正补虚、理气活淤、化痰散结的对策,全面调理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生理功能平衡,改善癌环境,提高及巩固患者体质、免疫机能,从而有效抑制术后复发,促进患者康复,疗效较为稳定,安全。 “三联平衡理念”是有着30余年临床治疗经验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肿瘤治疗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创立的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理念。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有很多求诊的乳腺癌患者经过该理念的治疗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不少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从而赢得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 3、患者体质 还有合理安排饮食、调整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术后患者的体质决定了康复治疗是否可以长期有效进行,术后乳腺癌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不仅要确保患者能够吸收良好的营养,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合理搭配提高患者的食欲。避免食用刺激食物,期间避免喝茶、咖啡、酒精以及可乐类饮料。生活习惯主要不要熬夜、过劳工作,经常做一些轻微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等。 看看经三联平衡理念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的真实文字案例记录:

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45

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2.1 术后常规护理 2.1.1 术后体位 患者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术后由麻醉师和巡回护士送入病房,护士应以饱满的热情 及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提前安置好吸氧装置,让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引起呼吸 道堵塞,氧气吸入2~3L/分,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严格交接生命体征、切口、引流管、输 液情况等,若血压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半卧位和侧卧位(偏向健则)可交替进行(小心引流管扭曲,应保持其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拍背吸痰,预防肺 部感染。另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可促使皮下积液降至最低,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天数。 2.1.2 心理护理 首先,术前要充分了解治疗的知识及术后、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要使患者产生一定 程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情绪稳定,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患者术后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疼痛,这时我们应将病人安置在安静、舒适的病房,取半卧位,抬高患侧上肢,放于枕上,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促进睡眠,使病人减轻疼痛。 尿潴留是术后病人的常见病症,初期给予安慰、诱导、听流水声,按摩下腹部或放置热水袋,擦洗会阴等,若采取以上措施无效,则给以导尿。 另外还应注意胸带包扎,应观察患侧上肢皮肤颜色、温度、脉搏,防止过紧引起肢体血运不良,过松不利皮瓣与胸壁紧贴愈合,保持有效引流,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有 无水肿发红现象,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1.3 饮食护理 病人根治术后6h,无麻醉反应后可给予正常饮食,应注意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禽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利病人术后的恢复,增 强抵抗力。 2.1.4 伤口护理 绷带或胸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积液,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以利愈合,创面愈合好,可清洗局部,以柔软毛巾轻轻吸干,粗暴的擦洗会损伤新愈合的组织,以冷霜 轻轻涂于皮肤表面,防止干燥脱屑,并促进皮NURSINGCLASS护理。 2.1.5 患肢的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可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术后第3~4 天做屈肘运动,以增加上臂力量,促进淋巴回流。第5天可练习患侧手掌挠对侧肩及同侧耳廓。术后第7天作肩部活动。第14天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 促进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肿胀、松解软化疤痕组织,预防疤痕挛缩引起的患肢功 能障碍,它与手术治疗的成功、病人的康复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功 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尽早恢复完全自理日常生活和部分家务活动,但 应避免术侧上肢过重负荷。鼓励病人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或正常工作,并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继续做手臂的功能锻炼,至少坚持1个月,每天不少于2次或以感到疲劳为宜,保护上侧患 肢免受损伤,尽量避免衣服摩擦局部皮肤;照射部位避免物理刺激。化疗患者常有恶心、呕

中医治乳腺癌术后复发怎么样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由于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以至于很多患者没能在乳腺癌早期发现病情,当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方法,能够直接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是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二次伤害,治疗起来也比较棘手。对于复发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选择中医,那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复发怎么样呢? 乳腺癌之所以难治,就在于它的多发、复发和转移。临床上有很多乳腺癌患者以为手术成功了病就治好了,只要定期复查就行,但事实上手术只是局部治疗,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的肿块,患者体内血液和淋巴液里还有残存的癌细胞,因此术后往往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乳腺癌术后复发多采用放化疗和中医治疗,其中放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杀残存的癌细胞,缩小瘤体,延长生命,但是放化疗不具有识别性,会杀伤人体大量的正常细胞,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导致患者身体的各项免疫巩固也会随之下降,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弱,长期下来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缩短患者的寿命。 中医治疗乳腺癌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能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质、舌苔、脉象等,开出相应的处方,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调养患者身体,增强患者免疫力,缓解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进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对身体造成不利。 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希福出身中医世家,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后创立了一家以“救死扶伤,关爱生命”为宗旨,以“愿天下苍生无癌痛”为理想,以“厚德、有道、自助、自强”为院训,以“让中医抗癌造福全人类”为使命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进行用药,帮助众多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使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成为肿瘤患者和家属口中的“康复家园”,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陈林凤,女,66岁,乳腺癌,河南洛阳市人 2008年7月,陈林凤在洗澡时发现左乳房有个凹陷的“坑”,随后在洛阳市乳腺病医院确诊为乳腺癌,随后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由于臀部疼痛,无法站立,2008年11月29日就医检查的陈林凤又被告知出现骨转移。复发后,陈林凤又按照医生要求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此时,骨转移及严重的毒副反应令陈林凤的身体虚弱,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极度绝望的陈林凤开始安排后事。 2009年1月5日,不愿意放弃的女儿拉着陈林凤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袁希福院长一边为其开具药方,一边对陈林凤进行开导,让陈林凤当场热泪盈眶,“求医半年来,我都没有碰到过说话这么和和气气的医生。”而治疗效果更令她开始重获治疗信心。仅仅用药3天,需要人搀扶的陈林凤就可以慢慢挪着去厕所了;10天后,陈林凤的精神、体力有了明显好转;20天后,

为什么乳腺癌术后会复发

为什么乳腺癌术后会复发 乳腺癌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一旦患上乳腺癌疾病,大家一定要重视疾病的治疗。但是乳腺癌治疗之后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这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不利的。 手术和放化疗都属于局部治疗,不能彻底杀死体内的癌细胞,流水线的操作往往导致过度治疗,那就是患者本来没有必要做化疗,而医生仍然把患者安排到化疗科去做化疗,这种情况往往导致过度治疗,最坏的结果就是患者经过化疗之后患者提抗力下降,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增长速度加快,最终导致复发转移。 乳腺癌术后复发大多情况都是由于过度治疗引起的,有一位患者才32岁,做了乳腺癌手术,本来患者身体挺好的,术后主治医生将她安排到了放化疗科,做放化疗,结果几个疗程之后,患者体质极度虚弱,这种情况如果是不及时停止放化疗并采用中药巩固治疗的话,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很大。 乳腺癌手术和放化疗不能彻底根治,乳腺癌术后复发是常见的,药想乳腺癌术后不复发转移,最好的办法就是服用中药巩固治疗,在我们临床实践表明,术后服用我们中药巩固治疗的患者,比未服用中药巩固的患者,其复发率降低80%以上,很多患者都见证了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神奇疗效,因此,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为了防止乳腺癌术后复发,术后服用中药巩固治疗很有必要。 虽然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乳腺癌患者也不要失去了治愈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很关键。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患者也应该重视自己的饮食等生活细节,才能够更快的控制疾病。 早期乳腺癌复发原因 乳房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气管,乳房之中具有乳腺,在女人怀孕期间,乳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奶水供新生胎儿饮用。虽然乳腺对于女人很重要,但是如果女人在平时不注意保护乳房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诱发乳腺癌。那么导致乳腺癌复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乳腺癌复发是什么原因; 1、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 2、周边:在乳房周围的淋巴结上转移: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肝、骨、脑,或是远离乳房的淋巴结上。 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乳腺癌复发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需要更多的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冲击。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认为,乳腺癌复发对于患者和她的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一直是众多临床研究努力的方向。减少乳腺癌复发,

浅淡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浅淡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乳腺癌是女性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手术是乳腺癌综合性治疗中重要手段之一,但手术后由于女性特征发生改变,以及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很的压力,往往存在焦虑、悲观、失望、自卑等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及生命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入我科进行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5±2)岁,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均已婚。 1.2方法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及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得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分为3个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精神因素、性生活有无影响。 2心理特点分析 2.1恐惧心理大多患者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谈癌色变,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害怕死亡。 2.2焦虑心理因家庭经济困难,担心沉重的治疗费用使今后的生活加困难,表现为整天唉声叹气、忧心忡忡、不思饮食等焦急不安心理。 2.3自卑心理多见于性格内向的患者,由于手术损毁了女性特有的胸部外形,害怕失去丈夫的疼爱,担心性生活的和谐,害怕被别人

歧视、嘲笑,常常表现为愁眉不展,失眠等抑郁心理。 2.4悲观心理当病情不见好转,在恐惧和焦虑的同时,缺乏对乳腺癌的正确了解,加之难以言状的痛苦和不适,常常乱发脾气,或少言寡语,精神萎靡,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 2.5绝望心理病情恶化,肿瘤转移及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等,患者意识到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到头来会是人财两空,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拒绝治疗,等待死亡,严重时还会出现自杀倾向。 3心理护理措施 3.1协助患者适应身体外观的改变通过护理行为影响患者对危机的认识与评价,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形体改变的现实,适时调整心理状态,使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器官,一旦切除将意味着失去哺乳功能、女性的体态魅力,往往使患者情绪低落,产生孤独、绝望、无助的情绪,并影响性生活的和谐。由调查表可反映出患者的这些心理特点。这样就需要我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理解患者,安慰和鼓励患者,伤残已是事实,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由此而产生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积极主动的调整心态,才能不被内心痛苦压倒,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及其造成的痛苦,以乐观的情绪去迎接挑战。同时可以向患者解释,手术后形体改变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戴义乳或重塑乳房,恢复形体,让患者看到希望,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3.2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肿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成员造成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 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常见乳腺恶性肿瘤,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以40~60岁居多,但有年轻化趋势。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即切除患侧乳房组织及作腋下淋巴结的清扫,保留胸大肌、胸小肌,与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相 比具有手术创伤小、对上肢功能影响小、皮瓣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好等优点。而术后周密的 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严密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持续心电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吐等全麻后的不良反应,即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同时减轻胸带 加压包扎对胸廓的限制感,有利于深呼吸后有效咳嗽及减轻患侧胸壁切口张力,也有利于切口 引流,预防切口的感染和皮瓣坏死。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并给予叩背,指导其有效深呼吸及 咳嗽以促进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2. 心理护理乳腺癌切除术后,由于体形可能改变,病人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应详细介绍术后的综合治疗,对治疗的可靠性存在疑虑的患者,在日常工作中药多与之交谈,以随时掌握患 者的心态。 3. 病情观察及处理除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患侧上肢皮肤紫绀、皮温低、脉搏扪 不清,麻胀感时,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调松胸带,恢复正常血运。 术后五天内要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脉搏是否与对侧相同,有无呼吸困难,进 食易饱胀,上肢麻醉感,以便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恢复患侧上肢正常血运;如胸带松脱,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积液。 4. 引流管的护理给予妥善固定,保持负压状态,停止吸引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负压消失影响皮瓣对胸壁的粘贴。一般术后4~5天,如皮瓣紧贴胸壁就可拔除引流管,1周左 右如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ml可拔除腋下引流管。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及时排除积血、 积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及伤口的愈合,所以,应保持引流的通畅,固定长度以不影响病人 翻身为宜,引流期间应加强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及伤口和引流液的颜色、量一般手术后 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100ml,以后渐减少,颜色由红色转为淡红色,最后为淡黄 色的澄清液。如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并且液体呈鲜红色时,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并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每24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次,并在无菌操作原则 下更换引流瓶一次。 5. 切口的护理术后切口应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皮瓣的存活,应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敷料。 6. 饮食病人术后6h,无麻醉反应者可给予半流饮食逐渐至普食尤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的饮食。 7. 患侧手臂的护理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作同侧淋巴结的清扫,可能影响到患侧上肢的淋巴回流,术后为避免引起患肢的水肿及造成上肢功能障碍,除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静脉输液,患侧上肢抵御感染的能力下降,所以应避免手臂皮肤受损如蚊虫叮咬、抓伤或切伤小心修剪 指甲避免损伤表皮,切勿撕拉指甲周围的“倒刺”。 8. 功能锻炼,还应加强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后指导患者做伸指、握拳、屈腕动作,3-5天后可活动肘关节,7天后活动肩部,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梳理头发、洗脸等,10 天左右进行手指爬墙活动、画圈、手臂摇动运动、用患侧手梳头发或经头顶摸至对侧耳廓等。原则上是:上肢活动在七天以后,七天之内不上举,10天之内不外展上肢负重不宜过久。功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改良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手术和化疗,提高了治愈率。 标签: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护理;围手术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困扰着很多女性的乳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已占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本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共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8例,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38例,年龄36~66岁,平均51岁,平均住院时间20d。术后病理报告: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33例浸润型癌。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的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讲解术后有办法弥补乳房缺失,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尽量把同一疾病的患者安排在一个病室,介绍患者与曾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经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渡过心理调适期。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安全。 2.2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B超、胸部CT、肿瘤指标、乳房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告之拟采取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锻炼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手术前1d告诫患者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乳腺癌的手术护理

乳腺癌的手术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患侧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方法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做好各项常规护理。结果经过采取以上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乳腺癌患者较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肿瘤护理围手术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且逐渐年轻化。困扰着很女性的乳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大城市报告乳癌已占恶性肿瘤之首位。这种情况大大挫伤了疾病女性生活的自信心,降低了生活质量。本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62例,并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乳腺癌患者62例,年龄28~73岁,平均48岁,平均住院时间21d。行乳腺癌根治术者21例,改良根治术32例。术后病理报告: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8例浸润型癌。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因对疾病缺乏了解,处于一种心理恐惧状态,担心手术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担心乳房的缺失及术后乳房切除会影响自我形象与婚姻质量,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

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患者主动交谈,听取患者的倾诉,适当地给予安慰,帮助解释和开导,讲解术后有办法弥补乳房缺失,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同时与家属做好工作,给予患者关心,能够使患者以更加稳定的情绪来接受治疗。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告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避免患者因负性情绪导致焦虑及激动,术前哭泣、血压升高等,保证患者围手术前安全。 2.2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做好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全胸片、心电图、B超、胸部CT、肿瘤指标、乳房MRI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远处转移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 2.3术前皮肤及肠道准备 手术前一天告诫病人洗澡更衣,严格按不同手术进行备皮,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向患者解释禁食禁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以便取得患者配合。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毕回病房后,嘱患者平卧6-8h,头偏向健侧,以免呕吐引起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持续吸入4L/min;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使膈肌下降,以利于呼吸、有效排痰及切口引流。患侧肢体抬高制动,若患肢有肿胀感,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应仔细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术后6h开始按摩患侧手臂,以促进血运和淋巴回流。

乳腺癌术后两年复发率就下降了吗

近几年女性患乳腺癌的人数直线上升,成为病死率比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通过其对病灶的切除,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术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还要面临术后复发难题,因而术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尤其是术后两年内。那么,乳腺癌术后两年复发率就下降了吗? 一般情况下,复发多发生在乳腺癌手术后的两年内,两年以后复发的风险会明显降低,尤其是五年后。因此,若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五年未见复发,一般在临床上就认为已实现了临床康复。 为什么复发多集中在乳腺癌术后两年内?导致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术后残癌。由于手术只能切除局部可见病灶,术后往往仍残留有微小、转移病灶,这些残癌会不断繁殖、生长,在短期内即可形成能够被查出的临床病灶,即出现了复发。其次,由于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手段,而乳腺癌又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而术后一两年往往正处于恢复期,患者体质较差,给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创造有利条件。而两年后,患者体质已基本恢复,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强,因而不易出现复发。 复发是乳腺癌手术失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相信患者和家属都不愿意看到复发的出现。因此,无论是复发率较高的前两年,还是复发率逐渐下降的后几年,防复发工作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合理、有效的巩固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因而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一定要尽早配合其他治疗,如中医治疗。其不仅能够修复受损机体,提高术后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还能够抑杀机体内癌细胞,以及联合放疗、化疗达到增效减毒功效,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复发、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很多人选择了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由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希福创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目前,医院已成立十余年,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以万计,其中不少都是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以医院三联平衡理念为指导,多数就诊患者都能够获得满意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一些患者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如在先后举办的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很多已生存3年、5年、10年,乃至更久的肿瘤患者参会,通过他们的分享帮助其他肿瘤患者树立与癌魔抗争的信心,同时也证实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中医治疗肿瘤的确切疗效。 在确保就诊患者中医治疗效果的同时,自成立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一直坚持“患者至上”的服务原则,提倡“科学、细致、关心、爱心”的国际医疗理念,先后开设了中医专家远程会诊中心、网上咨询预约挂号、定期健康回访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色医疗服务,为广大求诊的肿瘤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绿色医疗环境。因此,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凭借确切的疗效、良好的服务赢得就诊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信赖和认可,并先后多次获得“消费者信得过医院”、“百姓放心医疗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案例分享】乳腺癌患者经三联平衡理念治疗后的真实疗效 【案例1】陈盼(化名),女,66岁,乳腺癌,河南洛阳市人 2008年7月,陈盼在洗澡时发现左乳房有个凹陷的“坑”,随后在洛阳市乳腺病医院确诊为乳腺癌。确诊后,陈盼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以及6个疗程的化疗。由于臀部疼痛,无法站立,2008年11月29日就医检查的陈盼又被告知出现骨转移。复发后,陈盼又按照医生要求做了2个疗程的化疗。此时,骨转移及严重的毒副反应令陈盼的身体虚弱,下不了床,走不了路,极度绝望的陈盼开始安排后事。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1例 背景知识 【定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常与遗传有关。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经过综合治疗,治愈率可高达97%,但是有超过1/3的患者会发展成为晚期,它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致病因素】 乳腺癌发病是遗传与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 如果患者的一级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那他的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3倍。P53,BRCA 1-2基因突变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二)内分泌因素 月经情况:(初潮年龄<13岁/>17岁:2.2倍,绝经年龄>55岁/<45 :2倍);哺乳情况、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20岁/>30岁:1/3)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 (三)饮食因素:

大量长期酒精及脂肪的摄入,因为这可以使脂肪组织中的雌激素增加 (四)物理因素:电离辐射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及乳头湿疹样癌,属早期,预后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属早期,预后好。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单纯癌等,预后较差。 5.其他罕见癌。 【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UICC)对乳腺癌进行了TNM(T umor, Lymph N odes, and M etastasis.)分期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乳腺癌术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疼痛 2. 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3.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4. 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5. 患肢肿胀 6. 患肢活动受限 7. 自我形象紊乱的可能 一、疼痛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情绪稳定,疼痛程度减轻 3. 护理措施: (1)术后48 小时内按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2)麻醉消退后予半卧位 4.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疼痛是否减轻 (2)是否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清理呼吸道能力低下 1. 相关因素:与术后痰多、刀口疼痛或咳嗽无力有关 2. 预期目标: 病人咳嗽或咳痰后呼吸平稳,呼吸道通畅,病人掌握有效的排痰技巧 3. 护理措施: (1)术后24 小时鼓励患者坐起活动 (2)协助病人扣背、咳痰、双手保护切口 (3)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有无胸闷、气短、必要时吸氧 (4)观察体温变化,测四次温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4 次,湿化 呼吸道,促进排痰 4. 健康教育: (1)指导术后咳嗽咳痰的重要性 (2)指导术后正确的咳嗽咳痰技巧 (3)讲解应用雾化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是否有效的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常(2)病人是否掌握了解健康教育内容

三、活动自己能力缺陷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后生活能够自理 3.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做好晨晚间护理 (2)术后48 小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活动时保护患者 (3)根据病情做晨晚间护理 4.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 2 )指导术后患肢活动的注意事项 5. 护理评价: (1)病人术后生活是否自理 (2)病人是否掌握了健康教育内容 四、出血和皮下积液的危险 1. 相关因素:与手术创伤有关 2. 预期目标:病人术区辅料清洁无渗出 3. 护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