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

礼貌是语言表达中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成功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条准则。在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中,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礼貌用语在使用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从中西方来讲,通过了解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将英国语言学家Leech归纳的礼貌原则与顾曰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图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去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隐私语、赞美感谢等各方面的语用差异,以便在实际交往中更好的应对这种差异,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标签:英汉文化;礼貌原则;礼貌用语;语用差异

众所周知,礼貌作为人类文明的体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可以让人们消除防备,放下戒心,保持融洽的相处,使合作顺利进行。礼貌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正如Leech在他的Principles of Pragmatics指出的那样,礼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带有明显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都提倡礼貌、重视礼貌。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衡量礼貌的标准不同,因此,对礼貌现象,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英汉两种语言所体现的礼貌现象进行比较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汉礼貌用语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所形成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模式是不同的。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化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人们比较喜欢中庸之道,凡是不喜欢先出头,不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因此有时在遇到不好回答或者没有把握的问题时会选择沉默或者回以微笑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形象,而西方的文化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如果对别人的问题保持沉默或者回以微笑,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失礼,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从中西方的教育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中国的学生比较保守,很少有自己的观点,凡是都是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西方国家的孩子比较张扬,喜欢逆向思维,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比较独立。

(二)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语问候语:“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这些问语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真的要问别人的情况,而是一种寒暄,一种开场白,所以,只要回答“Fine,thank you”这句客套话就行了。跟汉语中的“吃了吗”“忙什么呢”等一个道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比较直接,把话题放在前面,喜欢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中心思想。而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教育,讲话比较含蓄,喜欢点到为止,看透不说透,让对方领悟。举个例子:You look nice”(你看上去很好)和“You have lost weight”(你瘦了)这两句对英美人来说是礼貌用语,而对中国人来讲,并不尽然,前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就会让人感到不安,以为是自己精神不好、脸色不佳,是不是生病了等等。

(三)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

伦理道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崇尚、实践的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即使不是亲属关系见了面也喜欢热情问候,在交谈中常常以对方切身生活为话题,问起对方的生活状况,诸如:年龄、工作、收入、有无对象、是否结婚等等,以显示两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情,但是在西方是不能接受的,是对别人隐私的窥探,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