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doc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doc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doc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

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

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

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

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

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

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

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

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

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

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

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

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

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

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的高少了一些。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具圆柱浸没水中,作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作

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的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生:要学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后就好解决了。三、大胆猜想,感知圆柱体积公式。师: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生:和圆柱的高有关,一个圆柱它的高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生:和圆柱的底面大小有关,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增加,它的体积也会变大些。师:很好!大胆地推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如何计算?(小组讨论)生:我猜想用圆柱的底面积乘以它的高就可以求出体积。师:你同意他的猜想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们小组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因为圆柱体可以看作是有很多个相同的圆叠加起来的。生:我们小组也觉得的有道理,因为以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以高。四、小心求证,论证圆柱体积公式。师: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教师拿出一具圆柱体体积教具,把它藏在衣服里,只露出一具底面。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圆形。师: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生:把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把整个圆柱拿出来,问:怎么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呢?(小组讨论)生:可以把这个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会求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体积。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生上台操作展示。生:我们把圆柱平均分成16分,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

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师:你同意吗?照这样做一遍,然后说一说如何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课件出示将圆柱分成32份和64份后拼成长方体的过程。然后总结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最后学生自主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020-02-02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水面上升一些。生: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二、比较大小、创设求圆柱体积的情景。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生: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它是

北师版六年级圆柱与圆锥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和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 圆 柱 圆 锥 底 面 两个底面完全相同,都是圆形。 一个底面,是圆形。 侧 面 曲面,沿高剪开,展开后是长方形。 曲面,沿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条线段剪开,展开后是扇形。 高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无数条。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只有一条。 例2、求下面立体图形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半径3厘米 直径10米 例3、判断: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 ) 点评: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有无数个对应的点,圆柱有无数条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顶点和底面圆心都是唯一的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例4、(圆柱的侧面积)体育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分析与解: 高 底面周长 点评: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公式也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把这个曲面沿高剪开,然后平展开来,就能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例5、(圆柱的表面积) 做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是0.6米,高是1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得数保留整数)

点评: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儿保留整数,十分位上虽然是4,但也要向个位进1。 例6、(辨析)一个无盖的圆柱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是5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需用铁皮6123平方厘米。( ) 例7、(考点透视)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是一个边长15.7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8、(考点透视)一个圆柱形的游泳池,底面直径是10米,高是4米。在它的四周和底部涂水泥,每千克水泥可涂5平方米,共需多少千克水泥? 分析与解:要求水泥的质量,先要求水泥的面积。在圆柱形的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涂水泥,涂水泥的面积是一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 例9、(考点透视)把一个底面半径是2分米,长是9分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长短不同的三小段圆柱形木头,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 点评:这是一道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题目,对于这一类题目,它的规律就是每切一次就增加两个面。但切的方式不同,增加的面也不同。如果是沿着底面直径把圆柱切成相同的两个部分,增加的面就是以底面直径和高为两邻边的长方形。 典型例题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例1、(计算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底面周长9.42分米,高20厘米。求它的体积? 分析与解:求圆柱的体积,一般根据V = sh或者 V = лr2h ,题中没有给出底面积,又没有给出底面半径,所以要先求出底面半径,同时题目中单位名称不统一,要注意化单位,可以统一为分米,也可以统一为厘米。 例2、(计算圆柱的容积) 一个圆柱形的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周长是9.42米,高是2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545千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有关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动态生成作为新课程改革对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自然而又充满生机的课堂。由于报刊的较多宣传,以及发表的案例,都是“动态生成”式,使得大家对课堂动态生成的现象与成功案例更为关注。而预设成功好像被大家所遗忘,甚至有的老师不敢提及预设成功,唯恐被同行取笑,造成了现实课堂“动态生成”一头热,“预设成功”一头冷。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课堂实录】 片段一:预设成功。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体积,紧接着让学生试求圆柱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 师:容器中水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1: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就可以计算出体积了。 生2:“称”水的重量,就能推算出体积了。 生3:(插嘴)我也听爸爸说过了,水的比重是1,不用“换算”……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用“倒”、“称”的方法解决了“圆柱体的水”的体积。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

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生4:把橡皮泥放在长方体容器中,压成“长方体型的橡皮泥”。 生5:用手捏成长方体,量一量就可以计算体积了。 师:假如这个物体(指着橡皮泥)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生6:将它浸在装有水的长方体的容器中,问题就能解决了。 生7:刚才想圆柱的体积,都是倒、捏,我想要有一个计算圆柱 体体积的统一方法就好了! 生8:我觉得圆柱体和长方体有联系。 …… [圆柱的体积一课,因为结合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而预设教案,在解决发现生活中的圆柱体水、橡皮泥、木块等体积问题,让学 生联想到需要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 切联系。] 片段二:动态生成。 师:我们先来一起回忆一下在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时,是如何 把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的?(媒体演示,板书:转化)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有学生举手,跃跃欲试):那么我们也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 的立体图形! 1、引导学生讨论:“把圆柱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比较合适”?

经典教学案例集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夏青峰经典教学案例集 5、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数学新课标在其前言中,就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本人愿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行。 一、尊重 [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 讲台上放着三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老师用汤勺向三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克、3克和5克。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更甜些呢? (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上来喝喝就知道了。 教师A:你就知道喝。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去判断。哪位同学来说? 教师B:很好!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了。除了用口尝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更甜些呢? [案例2]《找规律》教学 屏幕上出现一幅图画。商店门口挂了很多灯笼,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着。其中一部分被一辆停在商店门口的汽车给遮住了。 师:你能知道被汽车挡住的灯笼,分别是什么颜色吗? (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只要把汽车开走就知道了。 教师A:(没理睬这位学生)哪位同学再来说? 教师B:对啊!只要把汽车开走,不就都清楚了吗?!在汽车还没开走之前,我们也能看出来吗?

两个案例都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但是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A教师与B教师对生活经验的认识还是有差距的。A教师注重的还是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经验状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牢牢记住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吧:“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性。” [案例3]《除法的初步认识》 A教学: 师:把6个桃子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该怎样分呢?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你能用小棒代替桃子,也试着这样分分吗? (生用小棒分) 师:同学们看,把6个桃子平均放到三个盘子里,要一个一个地分。先拿3个桃子分别放到3个盘子里,然后再拿三个桃子…… B教学: 师:这有6个桃子,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你会放吗? 用小棒代替桃子,试试看! (生用小棒放)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放的? 生1:我是先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拿2个放在第二个盘子里…… 生2:我是拿起6个小棒,然后一个一个地放到盘子里去…… 生3…… 师:放的方法,我们可以多种多样,但是结果都应是怎样的呢? 从生活经验出发,指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教师的生

六年级数学 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教师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知识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演示动画“圆柱体的体积1”)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2)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①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②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③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2)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3)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1)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讲解及经典例题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课标要求: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二.命题走向 近些年来在高考中不仅有直接求多面体、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问题,也有已知面积或体积求某些元素的量或元素间的位置关系问题。即使考查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问题,也常以几何体为依托.因而要熟练掌握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概念、性质以及它们的求积公式.同时也要学会运用等价转化思想,会把组合体求积问题转化为基本几何体的求积问题,会等体积转化求解问题,会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求解,会运用“割补法”等求解。 由于本讲公式多反映在考题上,预测2009年高考有以下特色: (1)用选择、填空题考查本章的基本性质和求积公式; (2)考题可能为:与多面体和旋转体的面积、体积有关的计算问题;与多面体和旋转体中某些元素有关的计算问题; 三.要点精讲 1.多面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长。 2.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 12

下底面半径,R 表示半径。 四.典例解析 题型1: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例1.一个长方体全面积是20cm 2 ,所有棱长的和是24cm ,求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解: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对角线长分别为xcm 、ycm 、zcm 、lcm 依题意得:? ??=++=++24)(420 )(2z y x zx yz xy )2()1( 由(2)2 得:x 2 +y 2 +z 2 +2xy+2yz+2xz=36(3) 由(3)-(1)得x 2+y 2+z 2 =16 即l 2 =16 所以l =4(cm)。 点评:涉及棱柱面积问题的题目多以直棱柱为主,而直棱柱中又以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多被考察。我们平常的学习中要多建立一些重要的几何要素(对角线、切)与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例2.如图1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AB=5,AD=4,AA 1=3,AB ⊥AD ,∠A 1AB=∠A 1AD= 3 π。 (1)求证:顶点A 1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O 在∠BAD 的平分线上; (2)求这个平行六面体的体积。 图1 图2 解析:(1)如图2,连结A 1O ,则A 1O ⊥底面ABCD 。作OM ⊥AB 交AB 于M ,作ON ⊥AD 交AD 于N ,连结A 1M ,A 1N 。由三垂线定得得A 1M ⊥AB ,A 1N ⊥AD 。∵∠A 1AM=∠A 1AN , ∴Rt △A 1NA ≌Rt △A 1MA,∴A 1M=A 1N , 从而OM=ON 。 ∴点O 在∠BAD 的平分线上。 (2)∵AM=AA 1cos 3 π =3×21=23 ∴AO=4 cos πAM =223 。 又在Rt △AOA 1中,A 1O 2 =AA 12 – AO 2 =9- 29=2 9,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圆柱的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探索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培养学生应用公式解决为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具准备:用大萝卜切成圆柱,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的扇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 师:回忆我们学过哪些的立体图形,怎样求他们的体积? (回忆长方体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计算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索新知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 师:你认为什么是圆柱的体积?

2、 你能猜测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吗?(生:可能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验证我们猜测的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是否能 成立? (学生在课前把大萝卜圆柱体,把它分成4、8、16、个扇形,用它学具,学生亲自经历了把圆柱分割成扇形的过程。学生亲历对圆柱体如何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全过程。) (此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学生体亲历转化的的过程,在小组交流中真正的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来源,真正的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组把你们的验证过程汇报给大家听? 生1: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我们发现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体底面半径的一半,长方体的宽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半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它们的体积不变。所以我们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周长的一半×半径×高,也就等于长方体∏ r × r ×h,也就是底面积×高,所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合理的。 生2:我们组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圆柱的高,他们的体积不变,所以我们验证,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是成立的。 生3:我们组是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扇形面积的一半,扇形 的面积=底面周长×12 ×高,长方体的高=圆柱体的半径,底面周长=2∏ r,2和2约分,所以我们得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是成立的。 (赢得了台下的掌声。我们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会给我们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会让他们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5、 师:你们真棒,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是合理的,我们的公式是成立 的。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直观,更简洁?你愿意把这种方法说给大家听吗? (学生探索出的三种方法,第二种更容易让全体学生接受,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1、3种的推导过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至少都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知道公式的来源。) 6、 屏幕演示:(学生边说边演示)

《桥》教学案例.doc

《桥》教学案例 案例:师:齐读课文1~6自然段。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生1:这是一场来势凶猛的洪水。生2:这是一场疯狂的洪水。师:板书(洪水如魔)一生读7~2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生:老汉很镇定,有威信、负责任、舍己为人。生:全村人都得救了,惟独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师:再读读,找到令你感到的地方,写出感动的理由。交流。生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生:“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中的“站着”应该都是翘舌音。 师:好,你来把第七自然段再读一遍。生读第七自然段。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来读15~23自然段。一生读15~23自然段。生:第二十自然段:老汉吼到:“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就是说明老汉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这个小伙子离开。师:你感到老汉很怎么样?生:这个老汉他很伟大。师:他舍己为人。你为他的行为感到──生:骄傲。师:那你就带着骄傲的语气读读看。生读第二十自然段。师:你抓住了“用力”两个字,表示了老汉急切的希望小伙子能安全。你觉得哪些地方还应该读重一点,突出老汉的心理。再来! 生再读第二十自然段。师:你觉得读出了想表达的意思没

有?生:读出了!师:好,再来一遍!生再一次读第二十自然段。再请一生读第二十自然段。师:他们比较一下,谁读的好?师:那我们就像他一样来读这一段,读出情况紧急,老汉急切的望小伙子安全的心情。 生齐读。师:还有哪些句子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还有第十五自然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师:等等,这个字(板书“揪”)读什么? 学生自读。师:再来!生: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kǒng)到:“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师:这个字(板书“吼”)读什么?生:读(hǒu)。师:再读一遍。生:“吼(hǒu)”。师:什么叫吼?生:吼叫。师:吼叫?这个字到底读什么?生再次读“吼”。师:“吼”就是大声的说话,大声的叫。你能不能大声的叫一遍看!生大声的读老汉的话。师:这个叫不叫“吼”?那谁来“吼”?指多名学生读老汉的话。比较什么叫吼。 师:这才叫“吼”。这一段看出老汉的什么?生:因为这个小伙子是他的儿子,他把儿子揪出来让大家平安的过去,这时候他要儿子先走。师:你很感动,是吧?觉得老汉很伟大!(板书:伟大)生:……师:可能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让你印象很深的句子,让你感动的句子。你对老汉是不是也有了印象?你觉得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我觉得老汉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宿松县孚玉镇中心小学何其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的体积例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 2.知道并能记住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长方体与圆柱体底面和高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PPT教学课件、圆柱体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结合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圆,我们把它平均分割,再拼合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我们还可以往下继续分割,无限分割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当于圆的半径,用R表示。所以用周长的一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所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 3.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 我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二、探索体验 1.学生猜想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

2.课件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①是怎样拼成的? ②观察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 ③演示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长方体,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3.借鉴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课件出示要求: ①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②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试着推导。 4.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汇报师结合讲解板书。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呢? v、s、h各表示什么? 5.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 6.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 ②底面半径2厘米,高5厘米 ③直径10厘米,高4厘米 ④周长18.84厘米,高12厘米 三、课堂检测 1.判断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过程: 师:在前一阶段,我们对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我们也学会了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如,窗户上的钢筋,桌子上的茶杯,要是求它们的体积怎么办呢? (学生摇摇头,非常困惑) 师: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是相等的,大家猜想一下,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是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它们的体积是相等的。但是这圆柱体好像瘦一些,体积应该小一些。 师:好,请坐。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 生:应该是相等的吧! 师:为什么呢? 生:不太清楚,猜的。 师:好,请坐。现在我们有不同的意见,那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学生片刻议论) 师: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时,是怎么推出公式的呢? 生:把一个圆分成许多个扇形,然后把它重新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分成的扇形个数越多,它就越接近长方形。

师:很好,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也同样的对圆柱体进行切分呢? (一些同学点了点头) 师:现在,这里有一个已经被切分了的圆柱体,(教师展示教具),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将它重新组合一下? (有同学举手示意,一个同学到讲台上进行操作,重新组合,得到了一个新的物体)。 师:很好。刚刚那位同学把圆柱体改成了这样一个形状的物体。大家看一下,这个物体像我们学过的哪种物体形状啊? 生:长方体。 师:是的。 (教师带着学生观察)。 师:大家请看,以前圆柱体的底面是不是成了这个长方体的底面? 它的高是不是还是以前圆柱体的高啊? 生:是!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怎么求? 生:底面积乘以高。 师:那我们现在求出来的体积与之前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吗? 生:相等。 师:是的。我们将以前的圆柱体变成了现在的长方体,没有多一块,也没有少一块。我们现在可以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 师生:v=sh。

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3000范文.doc

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3000 范文我班有个学生叫英杰。在四、五年,是出了名的皮大王,曾是老同学心目中的“ 学生”。本学期他被校园分到我班。上要么乱他人学,要么情低落;下胡乱打,同学常矛盾,同学都嫌弃他;不做作,各功元常不及格??每一天不是科任老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班上有名的“ 蛋鬼”,真我痛。于是,我找他,期望他在校园遵守各章制度,以学重,自我,自我改善,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但几次努力,他只在口上答,行上却毫无改善。 透我明白了他有“好心”。我很高,找到了切入点, 我的第一步他做群众的事:班上的帚坏了,我他修;班上窗每一天由他关。他做些事很意,也做得很好。我就及在班上表他。他得到我的表就越班群众了。例如:有一次,生的(其他班上的学生)我班打的分很低——属于不合理,他明白后很生气的貌。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竟在步了。 了使他同学,老,学,我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行了解,然后再找策。接待我的是他的爸爸,他爸爸向我介的全是关于他的缺点, 从他爸爸的口气中我清楚他很不受家人的喜。原先,他的爸爸在 6 年前和他母离婚了,出在女方。他爸爸有生恨,因此前妻和他生的个儿子也一恨了。

我首先法接近他,清除隔,拉近关系。察,我他喜体育活。到 了外活,我他打羽毛球,他打羽毛球的技巧,目前,等羽毛球 健将。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身体有好。透几次的接触, 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律等并无多大改善。 之后,我便加攻:一与他打羽毛球一与他交流生活,而学。不 声色地教他遵守律,尊敬,同学,努力学,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我会有意地先向他好;只要他的学有一点步我就及予表、激励。他生病我就去他看他??使他感到老在关心他,信他,在他。他也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的目的。 “学生插嘴”可能是多老在堂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象。具体表:学生插老的嘴,当教在解、引或一要求,学生突然你一句意想不到的;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或解决一个,有的学生会无意地把自己的想法出来。两种象老多少担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与多少思考阿!作新教的我,在几个月的教学程中,于“学生插嘴”的象我也是常会遇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来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借助观察、操作和演示,通过把圆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回顾旧知,猜想、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国的一座古建筑,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 师:我们的好朋友笑笑不仅看到了这个立体图形,还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谁能大声的读一读? 生:这么粗的柱子需要多少木材啊? 师:同学们,请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求的是什么呢?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我们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和底面积和长方体的高有关系 3、圆柱的体积又该怎样计算呢? 师:那同学们,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 师:也就是说圆柱的体积可能和底面积和高有关系,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经过验证才能下结论 4、师:老师这里有这样两个圆柱体,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 么? 底面积是固定的,高就增加一些,体积也随之增大,高一定, 底面积越大,体积越大 师:看来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和高有关系。而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和高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 探究。 (二)回忆转化方法 师: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以前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是怎么解决的?比如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以把圆 的面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 (三)论证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把圆柱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 过的什么立体图形呢?该怎样转化呢? 2、教师用课件演示分割拼凑的过程。

【实用】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经典必考例题汇总

圆柱的体积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圆柱体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 1.圆柱体积的意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2.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 =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 如果用V 表示圆柱的体积,S 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 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h r Sh V 2π== 知识点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知识应用1: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点击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402 cm ,高是2.1m ,它的体积是多少? 知识应用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点击例题: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底面半径是5cm ,高是18cm 。体积是多少? 知识应用3: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点击例题: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立方分米)可装水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

知识应用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点击例题:一个圆柱形水泥柱,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是3米,这根水泥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知识应用5:已知圆柱的体积和高(或底面积),也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或高)。 点击例题:在地面挖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周长62.8米,要使池内存水1570立方米,水池至少要挖多深? 过关精练: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为4分米,现在往容器里倒入25.12升的水,水深多少分米? ☆☆思维拓展: 点拨方法1:如果把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高就等于正方体的棱长,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也就等于正方体的棱长。 点击例题:有一块正方体的木料,它的棱长是3分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如图),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过关精练:

有关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有关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动态生成作为新课程改革对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自然而又充满生机的课堂。由于报刊的较多宣传,以及发表的案例,都是“动态生成”式,使得大家对课堂动态生成的现象与成功案例更为关注。而预设成功好像被大家所遗忘,甚至有的老师不敢提及预设成功,唯恐被同行取笑,造成了现实课堂“动态生成”一头热,“预设成功”一头冷。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课堂实录】 片段一:预设成功。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体积,紧接着让学生试求圆柱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 师:容器中水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1: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就可以计算出体积了。 生2:“称”水的`重量,就能推算出体积了。 生3:(插嘴)我也听爸爸说过了,水的比重是1,不用“换算”……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用“倒”、“称”的方法解决了“圆柱体的水”的体积。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生4:把橡皮泥放在长方体容器中,压成“长方体型的橡皮泥”。 生5:用手捏成长方体,量一量就可以计算体积了。 师:假如这个物体(指着橡皮泥)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生6:将它浸在装有水的长方体的容器中,问题就能解决了。 生7:刚才想圆柱的体积,都是倒、捏,我想要有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统一方法就好了! 生8:我觉得圆柱体和长方体有联系。

…… [圆柱的体积一课,因为结合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而预设教案,在解决发现生活中的圆柱体水、橡皮泥、木块等体积问题,让学生联想到需要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片段二:动态生成。 师:我们先来一起回忆一下在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时,是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的?(媒体演示,板书:转化)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有学生举手,跃跃欲试):那么我们也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1、引导学生讨论:“把圆柱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比较合适”? “圆柱和转化后的立体图形有什么联系”? 2、想一想: (1)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3)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 (4)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3、汇报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变成近似的长方体的。 (2)演示拼、凑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明白: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3)依次解决上面的问题。 4、回顾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 [数学课到此,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学生在“猜想——验证”的学习进程中,充分释放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

个人课题教学案例.doc

建构式生态课堂下教学案例分析——《黄金分割》案例背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市轰轰烈烈地推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课改热潮,我校也积极响应,全面开展“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本节课就是在县分片教研活动中,精心打磨的一节“建构式生态课堂”观摩课—《黄金分割》。它的特点是师生共同参与、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测试评价效果明显,符合课改精神.它的教学模式是“目标导学一预习提纲一质疑展示一合作探究一测试评价”.我有幸观摩了这一课,感触颇多. 教学内容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黄金分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求作任意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2)进一步理解线段的比,增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现实情境与素材加强对线段的比的认识,了解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 (2)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从学生乐于接受的现实背景中学习黄金分割,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通过对黄金分割的理解和掌握,明确黄金分割的作图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作出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教学难点:会用线段的黄金分割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本节课运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

《数学》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说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把这两个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又是怎样的?这个公式计算体积的物体

有什么特征? 2.指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说一说圆柱有多少条高?有几个底面?每个1自由的面积如何计算?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二、设疑揭题 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评析:复习抓住教学重点,瞄准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旧知识,、旧方法进行铺垫,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自然。新课引入教师"引"出了学习新知识的思路,"导"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三、新课教学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l)自学第43页例五,然后按照书中要求,两人一组将于中的圆柱切开拼一拼,再说一说你拼成三个近似什么形状的立方体? (2)请学生演示教具,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切割拼合过程。 (3)根据学生讲解,出示圆柱和长方体的彩图。 (4)学生观察两个立体图,找出两图之间有哪些部分是相等的? (5)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板书:V=sh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圆锥典型例题

圆柱和圆锥分类练习(1) 题型一:展开圆柱的情况 1、展开侧面 (1)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展开后的侧面一定是个()。 (2)一个圆柱体,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底面周长是31.4厘米,把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9.42dm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4)一个圆柱形的纸筒,它的高是3.14分米,底面直径是1分米,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展开图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5)把一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片卷成一个圆柱,并把圆柱直立在桌子上,它的最大容积是()。 (6)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 2、将圆柱体切开后分析增加的表面积 (1)圆柱两个底面的直径()。把一个底面积为6.28立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圆柱,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2)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据成四段,增加的底面有()个。 (3)一根圆柱形有机玻璃棒,体积是54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立方厘米,把它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cm。 (4)一个高为9分米的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切成相等的两部分,表面积增加72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将两圆柱体合并 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4分米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长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的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题型二:求表面积、体积、侧面积和底面积(主要是应用题)

1、表面积 (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体积 (1)一个底面直径是40里面的圆柱形玻璃杯装有一些水,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锥形铅锥完全没入水中,当取出铅锤后,杯里的水面下降几厘米? (2)有一个圆柱形储粮桶,容量是3.14m3,桶深2米,把这个桶装满稻谷后再在上面把稻谷堆成一个高0.3米的圆锥。这个储粮桶装的稻谷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用铁皮制作2个圆柱形水桶(无盖),底面半径为12厘米,高为35厘米。制作这样2个水桶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2个桶最多可盛水多少升? (4)一个装满小麦的粮囤,上面是一个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米,高是2米,圆锥的高是0.6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这囤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圆柱和圆锥分类练习(2) 3、侧面积 一种圆柱形铅笔,底面直径是0.8cm,长18cm。这支铅笔刷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两底面不刷)

圆柱体积教学案例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东风小学雷霞霞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9页“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关键:借助教具展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准备: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将一个圆柱体铁块放入容器中。放之前,教师问:同学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水从容器中溢出来。 师:观察得很仔细,从这一现象中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1: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生2:溢出了多少水? 生3: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呢? 师:同学们都十分会动脑筋,你们想一想,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

少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应该和放入的圆柱体铁块的体积相等。)师:圆柱体铁块的体积是多少呢?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评析:本环节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动脑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注意在说猜想的时候要说明你的理由。 2、学生猜想、交流。 3、师:太棒了,你们不仅有各自不同的猜想方法,而且还猜想的有理有据。那么我们所猜想的这个公式是否可行呢?这还需要我们用事实来验证大家的猜想。 4、学生合作验证猜想。 (提出要求:验证时注意尽量减少误差,小组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交流。) 5、汇报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验证方法,下面大家就来说说你们的验证方法和结果,汇报时注意语言要准确,简炼,易懂。 (学生汇报交流。) 【评析:本环节鼓励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设计验证方案。这样的教学,为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自己逐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6、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晋州市小樵镇实验小学杨巧辉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9-20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

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一)猜想。 1、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2、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1、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联想圆形面积的转化方式,合作探究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 在操作时,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讨论以下问题: ①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2、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电脑演示操作 (1)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