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

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
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

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高血压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以及向低年龄化发展的趋势。现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增长趋势明显、危害性增高,但是治疗率低,人们一旦患病,需要长期服药。如何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膳食结构的调整,达到预防、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下预防、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字:高血压、营养、膳食预防以调理

二、诱发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一)、不可改变的因素

遗传因素: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二)、可改变的因素是

1、体重超重:有关资料显示,超重或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一般采用BMI指标即体质指数法也就是体重(kg)/身高(m 2)衡量人体是否超重、肥胖。WHO对成人的划分:BMI值在~为正常范围,BMI 大于25为超重,肥胖前状态BMI值为25~,一级肥胖BMI值~.二级肥胖BMI值为35~,三级肥胖BMI值大于

2、膳食结构不合理如高盐、低钾、低钙、脂肪油脂摄入超标等。

高盐:钠潴留会增加循环血量,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壁变细、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从而引起排钠障碍,使血压升。国际医学界曾做过一个大规模的调查,研究食盐关系和人群血压,结果显示:每天吃盐克至28克的日本北部、韩国、中国、哥伦比亚、葡萄牙等国、高血压发病率很高,日本北部以28克排在榜首,其高血压发病率38%;每天吃盐12克至14克的德国、奥地利、日本南部和东欧国家,高血压发病率远比上述国家低以日本南部14克排在榜首,其发病率为21%;而每天只吃3克至克盐的爱斯基摩人,基本上不发生高血压病。超过30年的观察,摄入约6克以上食盐与血压升高有关。有资料显示,如果一天的盐量限制在6克一下,2天就能出现降压效果

低钾:高血压发病率与钾摄入量相关。测定饮食或尿中的钠/钾比值是预测人群高血压风险的简便方法。血钾与血压的临床研究证实,钠/ 钾比值是舒张期血压水平的最强预测指标,如果其比值小于,则意味患高血压的风险不高。因此高钾、低钠饮食应成有效防治高血压的可行策略之一。

低钙:钙能降低和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调节人体的酸碱值、参与血

液的凝固,对细胞内的钠离子、钾离子浓度起调节作用,有效防止血压上升。

当膳食低钙时,高钠低钾所产生的升血压作用就明显,而在饮食钙供用充足

时,此作用就不明显。

脂肪、油脂摄入超标:当脂肪、油脂摄入超标是,会促使体内胆固醇、

血脂升高、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导致高血压。

3、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超量饮酒、吸烟、缺乏体力活动。

4、长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根据中医学理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内脏相关联,可

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百病丛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易患

高血压病。受到冷淡、挑剔、批评及忧虑悲伤和噪音等不良刺激也会引起高

血压病。

三、高血压诊断

要根据测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值,是否血压升高,不能仅

凭1次或2次血压值来确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血压变化和总体水

平。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下表为成年人原发

性高血压的分类:

类别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级(轻度) 140-159 90-99 2级(中级) 160-179 100-109 3级(重级)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表中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四、高血压的膳食营养整体宏观掌控

(一)、控制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体重从正常到超重,超重到者肥胖,患高血压的机率成倍增长。因此控

制体重也成为预防高血压的一种重要途径。减重一方面通过合理饮食,控制

热量摄入达到减重目的,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

美操等。谨防通过过度节食,达到减重目的,给身体造成伤害,如果必须通

过断食来减重,则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二)、调整膳结构,合理膳食。

根据大量高血压病例证明其中95%的高血压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其发

病因素中不合理的膳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调整膳食结构、治疗高血

压的重要途径。

(1)、减少食盐的摄入

每天摄入3g食盐就能满足人体对食盐的需要,但是由于人们的膳食习

惯和口味的喜爱,盐的摄入量都远远超过3g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

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为3~6g,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

康成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是6g,并且注意减少酱油、腌制食品(如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食用量。

(2)、补充足够的钙钾镁盐

钙、钾、镁对血管收缩和舒张有关。钙、钾有利于血压降低,镁能使外周血管扩张,都具有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3)、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优质蛋白中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如植物性优质蛋白选用大豆类,动物性优质蛋白选用鱼、鸡、牛肉、牛奶,建议植物蛋白最好是占一半。

(4)、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也容易导致肥胖,所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烹煮食物时应以植物油为主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菜油、花生油、橄榄油、茶油等

(5)、增加纤维膳食食用量

膳食中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加快胆固醇的排泄,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同时降低便秘的发病率。富含纤维的膳食有玉米、小米、麦粉、燕麦等杂粮,根菜类、海藻类、薯类、蔬菜水果等

(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不过量饮酒、加强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时,应该避免高强度、剧烈的体育活动,高血压患者体育锻炼应该以舒缓、小强度的活动为主,如:太极拳、街舞、散步等,并且活动量不宜太大。

五、高血压的每周膳食结构

(一)、日常主食: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驻留时间,有效防止便秘,根据我国膳食营养协会推荐的膳食宝塔建议,在日常膳食中应该增加膳食纤维的食用量,在中膳食中,主食应该以高纤维为主食,因为血压的变动收血糖的影响很大,因此有效控制膳食中血糖的释放,也能有有效控制血压的大幅波动,因此在日常膳食中应该避免以单一大米、白面为主食。在而是在在使用大米是加入黑米、南瓜、红薯、豆类、山药、燕麦的混合主食为主,在使用白面时适当加入其它杂面:黑米面、玉米面、小米面、薯类面粉、荞麦面、豆类面等杂面,形成混合膳食,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35-40克为宜。

(二)、日常副食

(1)、足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的足量供应:水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

物质元素以及相应的维生素,因此在每日至少保证500克、蔬菜水果的摄入。为减轻农药残留,水果应该以饮用鲜榨果汁为主;蔬菜建议以白灼烹饪方法为主,避免烹饪用油过多,烹煮时间过长。

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凉性、平性、寒性膳食,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因此高血压患者日常膳食中的蔬菜水果应该以上述性质的蔬菜水果为主,尽量少食大热、

或者辛味的蔬菜水果。凉、平、寒性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藕、黄瓜、冬瓜、小白菜、大白菜、苹果、梨、葡萄、香蕉等。

(2)、每日优质蛋白质的充足供应: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例如:60公斤体重的人,每日应吃60克蛋白质,优质蛋白质膳食如:动物类:奶类、鸡蛋、鱼类、虾类、瘦肉等,植物类优质蛋白为豆类。动物类蛋白质应该与植物类蛋白质分开使用,以便提高膳食中的蛋白质吸收率。

(3)、每周膳食保证足够的胆碱膳食的摄入。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胆碱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清除部分沉积物,同时改善脂肪的吸收与利用,因此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胆碱的摄入尽量以食补为主,因此每天保持一定量的富含胆碱膳食摄入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以及预防。富含胆碱的膳食:蛋类中蛋黄、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特别是肝脏、花生、蔬菜中含量较高,但是在食用花生时,不要吃油炸花生,以免造成油脂摄入量的增加,应该以生食、或者花生奶的方式摄入,并且在食用花生时,不要去掉花生皮(花生皮含有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营养成分)。

(4)、适量减少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应该严格控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者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mg至300mg为宜。

(三)日常饮品

酒类:? 研究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饮酒。但是饮酒量和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相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

血管事件发作,而且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建议每日饮酒量应为少量,男性饮酒精不超过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WHO对酒的新建议是:酒,越少越好。

咖啡:有研究表明如果摄入200-300毫克的咖啡会导致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上升毫米汞柱和毫米汞柱,血压升高表现在饮用咖啡1小时后,并且高血压状态至少会持续3小时,因此咖啡因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饮用咖啡。

茶: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因为茶中含有多种对人有益的营养

成分,并且可预防多种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但是浓茶中所含鞣酸也多,鞣酸可以和食物中的钙、蛋白质、维生素B1、铁离子结合,使这些营养素不能正常地被吸收,易造成人体营养素缺乏并产生相应的症状,如贫血、便秘等;茶叶中还含有2%-5%的咖啡因,因此浓茶中咖啡因含量更高,由于咖啡因可以引起高血压大幅上升,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应用浓茶,适量饮用淡茶。绿茶中含有的预防、治疗高血压的营养成分相对于与其他茶类较高,因此日常应该以饮用淡绿茶为主。

中草药茶:我国的中医学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国人民总结出来,多种中草药均对高血压有预防、治疗作用。因此在日常饮用淡茶的时候可以搭配软化血管的中草药茶,如:罗布麻、山楂片等。春秋季节适量

饮用枸杞、菊花;夏季适量饮用决明子、淡竹叶、金银花等;秋冬季节以黄芪、枸杞子泡茶,或者以黄芪汁水煮粥,来助长人体元气的生发。

(四)每天膳食用量

《黄帝内经》中说“胃不合,则卧不安”,胃过饱、或者饥饿都会导致“胃不合”。每餐食量过饱,会导致血液大量流向消化系统,从而导致心脏血液流量减少,饥饿会使血糖降低,而引发高血压时间。早餐以低糖、低脂、高热能膳食为主,干稀搭配,其总热量站到全天热量的30%,午餐以高蛋白、高热量、淡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的膳食为主,如肉类、鱼类、等,其总热量占到全天热量的40%;晚餐以高糖、低蛋白、低脂、低热量、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因为糖类可以增加血清素的分泌,以防止失眠,而良好的睡眠有利于人体各项机能的恢复,从而保持血压的稳定。晚餐可以使用豆粥、面条等,其总热量站到全天热量的30%。科学的吃法“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同时为保证血糖浓度的平稳,建议在早餐、午餐和午餐、晚餐之间增加新榨果汁、菜汁、或者牛奶,及增加上午茶、下午茶的时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