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及服务内涵

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及服务内涵
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及服务内涵

内一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1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

常、主动脉夹层、急性

左心衰等趋于稳定的重

症患者。

2.心脏介入治疗后、心肺复苏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心绞痛、心衰病情不稳定,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心衰或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要严格卧床的患

。1?每小时巡视患者1次,密切

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液体

输入、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

监护指标,做好护理记录。

2?根据病情每日测量体温、

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

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

预防和护理,管道护理,安全

护理等护理措施,规范使用安

全警示标识。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生活照

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保持整洁。、每

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必要时拍背

及指导有效咳嗽。

2.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

足部清洁。

3.协助患者温水擦浴、更衣。需要时协助

洗头。

4.

5.

6.

^

每周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刮胡子

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

留置尿管患者每天进行2次尿道口消

级护理服务标准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

患者。

顾和康复指导。7. 膀胱冲洗患者,每1-2小时巡视一

6?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基础

护理,专科护理,保持患者清

洁,舒适。

次,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和引岀液颜色、性

质和量。

8 .排泄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

对二便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

9 .管路护理:保持弓I流管通畅固定,每

天更换引流袋一次。

1 0 .卧位护理: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及康复

需要引流位。定时进行翻身、拍背、按摩

预防压疮。

1 1.安全护理:烦躁不安、老人使用床

档,活动障碍患者给予气垫床。

准一科1.冠心病、心肌炎、心

律失常、心肌病、心肌

梗死、瓣膜病等心血管

疾病自理能力轻度依

赖,仍需卧床的患者。

2.心血管疾病病情稳

定,自理能力中度的患

心血管疾病病情稳定者

或处于康复期,自理能

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

的患者。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

者的神志、瞳孔、液体输入、

各种管路及皮肤情况、做好护

理记录。

2.病情稳定患者每天监测生

命体征,每周测血压和体重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

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

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对患者提供适宜照顾和康

复指导。

6.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给予基础

护理,专科护理,保持患者清

洁,舒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1次,观

察病情变化。

2?每天监测生命体征,每周

测血压和体重一次。

3.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

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4?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

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

康复、健康指导。

2016

月修订

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

2.晨、晚间协助患者温水擦浴、洗漱等生

活护理。

3.患者需要洗头时给于协助。

4.保持管道通畅固定。

5.协助患者更衣,卧床患者协助使用便

6?协助患者舒适体位,协助患者翻身防止

压疮,老人使用床档。

1?每天整理床单位2次。

2?协助患者晨、晚间生活护理

3.协助患者舒适体位。老人使用床档等安

全措施。

4?执行各项基础护理。

心病科分级护理标准

心病科分级护理标准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级护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病情依据 1、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 2、各种严重心脏病需要重点观察 的病员。 护理服务标准 1、设专人 24 小时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脉搏、呼 吸、心率、心律、血压、意识、瞳孔、尿量、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准确做好记录。 2、正确实施专科护理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药物措施,观察及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 (1)完成静脉输液和口服给药。(2)保持各管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质,有异常时留取标本。(3)患者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并达到“六洁四无” 。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舒适,保持病员皮肤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每日两次口腔护理、会阴护理。(4)卧床的患者每 1—2 小时帮助病员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拍背,预防并发症。维持患者舒适体位帮助患者床上活动,如果是偏瘫的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费用性功能障碍综合征. (5)定期抽动脉血检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6)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严密观察机器效能,每日 4-6 次湿化痰液,定期消毒螺旋管。(7)根据患者病情定时为患者洗头和床上擦浴。(8)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和进水。 3、根据医嘱,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4、做好对症护理。(1)根据病情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负责取回化验报告。(2)完成床边心电图、X 光线等各项检查。(3)高烧病人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4)昏迷病人及时清除呕吐物。(5)休克病人一方面有效的输液补充血容量,另一方面严密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记每小时的尿量。(6)必要时给病人电除颤、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三腔管止血等。5、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做好心功能的锻炼。 6、备齐好抢救药品和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二、一级护理病情依据 用于病情重或较重心脏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病情允许活动,但因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或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的可能。 护理服务标准 1、每 1 小时巡视观病人,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心率、心律、心电图等变化,做好记录。 2、 正确实施专科护理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药物措施,观察及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反应。(1)完成静脉输液和口服给药。(2)保持各管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质,有异常时留取标本。(3)做好晨、晚间护理,每日定时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舒适,保持病员皮肤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排泄物。 (4)卧床的患者每 1-2 小时帮助病员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拍背,预防并发症。维持患者舒适体位帮助患者床上活动,如果是偏瘫的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废用性功能障碍综合征。 (5)根据患者病情定时为患者或协助患者洗头和床上擦浴。(6)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和进

甲乳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甲乳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守治疗时、 颈部巨大肿块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的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破裂、 消化道梗阻、腹股沟疝嵌顿的患者; 3.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急 性乳腺炎、颈部脓肿、急性淋巴管炎的患者; 4.各种复杂的手术,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 患者; 5.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如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尾炎、消化 道穿孔、肠梗阻、腹股沟疝的患者; 6.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7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如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 胃肠减压,PICC管护理等;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自 杀等); 6.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 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7.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护理级别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稳定的手术后的患者 2. 进行化疗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情况及需要;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等);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胃肠减压, 灌肠,PICC管护理等;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 自杀等); 6.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 PICC管相关指导,乳腺癌康复操,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7.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新)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一级护理: 护理指征 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颈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骨盆骨折患者、断指(肢)再植术后患者等;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1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晨、晚间护理各1次,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留置尿管的给予尿道口护理每日1-2次; 2、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暂不做洗头和擦浴护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 3、防止压疮,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卧位舒适。 3、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牵引护理、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页脚内容1

4、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或康复训练:如围手术期用药及饮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等 5、实施安全措施,防坠床、防跌倒等有标识、有措施、有记录,危、重症病人检查时有专人护送。 6、评估患者心理需求,帮助疏导心理问题。 二级护理: 护理指征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骨科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等。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晨、晚间护理各1次,必要时协助会阴护理每日1次。 2、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 3、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卧位舒适。 4、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牵引护理、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或康复训练:如围手术期用药及饮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等; 6、评估患者心理需求,帮助疏导心理问题。 页脚内容2

神经内科专科疾病分级护理标准

专 科 疾 病 分 级 护 理 标 准 神经内科2015年6月第3次修订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护理分级(2014)第二章科室专科疾病分级护理标准 第一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级护理标准 (脑梗塞/脑血栓/TI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第二节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级护理标准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分级护理标准 (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第四节面神经炎/亨特氏综合征分级护理标准 第五节癫痫分级护理标准 第六节重症肌无力分级护理标准 第七节格林-巴利分级护理标准 第八节帕金森氏症/小舞蹈病分级护理标准

第一节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级护理标准 (脑梗塞/脑血栓/TI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 【特级护理】 一、分级依据 1.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二、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2.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3. 观察瞳孔变化情况及意识状态。 4. 观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 5. 观察各种管路的引流情况。 三、护理措施 1.24小时专人护理,建立特级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随时记录。 2. 每15分钟~3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取下活动性假牙,牙齿松动有脱落可 能的患者,请口腔科查看后拔除松动牙齿,防护误吸发生。长时间进行血压监测的患者,24小时更换一次测压手臂,血压袖带内垫薄毛巾或纱布,保护测压手臂皮肤。 3.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双侧瞳孔散大或缩小或一大一小,应立即准备好甘露醇及其他抢救用药,并通知医生处理。 4. 患者若收缩压高于160mmHg低于100 mmHg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5. 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内发现有红褐色物质时,应留取化验标本,告知医生并送检。 6. 高热患者实行物理降温;将冰袋,冰囊放于患者腋下及大动脉搏动处,或使用降温贴,用药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必要时遵医嘱药物降温。 7. 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1 )晨间护理,包括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梳头,口腔护理等。 (2 )晚间护理,包括整理床单元,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护理等。 (3)协助患者每两小时翻身、叩背排痰一次,按摩骨隆突处皮肤,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发生,给予舒适卧位。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 守治疗时、颈部巨大肿块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的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如急性胆囊炎、急性 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破裂、消化道梗阻、 肠系膜病变、腹股沟疝嵌顿的患者; 3.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 胞缺乏,急性乳腺炎、颈部脓肿、急性淋巴管炎的患者; 4.各种复杂的手术,如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 根治手术的患者; 5.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如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 尾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大隐静脉曲张、腹股沟疝的患者; 6.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7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如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 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 皮,管路护理,鼻饲护理、胃肠减压,灌肠,PICC管护理等;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 跌倒、防自杀等); 6.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 导,饮食指导,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7.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整理床单元2次; 2.每日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冲洗、足部清洁各1次; 3.患者需要时协助洗头; 4.每周修剪指/趾甲1次; 5.协助、指导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对两便失禁者进行护理; 6.必要时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吸痰及有效咳嗽; 7.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者除外); 8.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2次尿道口消毒。 9.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 10.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情况更换引流袋。 1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协助床上移动防止压疮; 12.烦躁不安患者使用床档,活动障碍患者给予气垫。 护理级别二级护理 适用对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稳定的普外科疾病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一、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细化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晨间护理 (1)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病人更衣。(2)腹部手术后半卧位(护士摇床到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3)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肠道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活动能力。 (4)进食期间暂停晨间. 2、晚间护理 (1)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行健康教育。(2)根据季节开窗通风,出院后床单元行清洗消毒。 (3)自理患者指导,督促行晚间护理;行动不便患者,协助操澡、洗脸、洗脚、会阴护理等。卧床病人每周行洗头一次。 3、饮食护理 (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2)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为肠内营养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服务。 (3)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4、排泄护理 (1)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到随脏随换。(2)指导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每日会阴护理2次。 5、卧位护理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2)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指导有效咳嗽。

(3)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每2-3h 翻身一次,进行背部及骨突出防压疮护理每日两次。 6、舒适护理 (1)患者每周一或入院时剪指、趾甲一次;行动不便患者,每天协助擦澡或洗脚一次。 (2)协助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换衣物。 (3)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良好睡眠。(6)夜间护理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7、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一天和术前一小时进行) (1)给予心理支持。评估手术知识,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2)告知其禁食禁饮水时间、戒烟戒酒的必要性。 (3)如需要给予备皮。 (4)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 8、术后护理 (1)准备好麻醉床,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 (2)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9.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每天二次。 10、压疮护理:每2h翻身一次,并进行背部及骨突出防压疮护理每日两次。 11、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昏迷患者可头偏向一侧,行气管切开患者,每天行气管切口换药一次,每4小时更换气管内管并消毒 12、管路护理:保持管道固定稳妥、通畅,不受压、扭曲,更换引流袋时严密实行无菌技术操作,根据护理级别观察管道情况及引流液性质、量等。 13、患者安全管理 (1)按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了解病人做到十知道。有输液巡视卡并及时记录。

骨科分级护理制度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骨外科专业2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共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根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二)分级依据及护理要点 1、特级护理 (1)依据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①维持生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如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如:多发伤伴休克的患者。 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如各种原因引起心跳骤停复苏的患者。 (2)护理要点: 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③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内容: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梳头、口腔护理每日1次。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每日1次。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食水患者除外)。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 5、排泄护理:需要时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护理每日2次。 6、每周床上温水擦浴2次。 7、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患者更衣及每周洗头1次、修剪指/趾甲1次。 8、患者安全管理:防范坠床、跌倒、压疮、烫伤、导管脱落等发生,对有潜在危险行为的住院患者(心理抑郁、自杀倾向等)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专科护理服务项目: 1、气道护理: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叩背,并指导有效咳嗽排痰,及时清理气道,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2、引流管路护理:保持导尿管各种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每周更换抗返流引流袋一次。 3、静脉管路护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红肿等变化。 4、卧位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卧位。 5、康复指导:如饮食指导、行为指导等。 2、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如:呼吸衰竭需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 ②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如:骨盆骨折术后第一天。 ③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如: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患者。 ④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如: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 (2)护理要点: 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切

内科系统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内科系统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胸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细则及服务内涵 【特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 2、重症监护;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2.根据医嘱观察患者进食情况,给与鼻饲注药或口服给药,剂量准确。 3.根据医嘱定时给与雾化吸入。 4.根据医嘱给予红光,气压等治疗。 (四)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根据病情给卧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各种管道,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装置,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扣背等。 3.根据病人自理程度给与晨、晚间护理;不能经口进食的给予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期间给与尿道口护理;留置胃管,营养管的病人妥善固定管道,定时更换胶布;有输液管道的病人按要求定时换药,观察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4.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5.卧床期间使用床挡,有安全警示标识。 6.给与排泄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的护理。 7.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并进行饮食指导。 8.必要时更衣、剪指甲,面部清洁一日两次,足部清洁一日一次,洗头一周一次,床上温水擦浴一日2次。 9.给予病人压疮预防及护理,填写压疮评分表。 (六)进行床头交接班 【一级护理】 (一)护理原则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间需要严格卧床患者 3、生活完全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患者 4.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根据医嘱给与输液及注射治疗,合理调节输注速度,根据药物特性规范输注抗生素。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及服务内涵

呼吸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及服务内涵 一、特级护理 【分级标准】 (一)重症监护患者; (二)各种大手术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四)重度急性肺水肿或哮喘持续状态患者; (五)二氧化碳潴留合并肺性脑病,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 护病情的患者; (六)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重症肺炎、合并冠心病心功能W的患者; (七)大量咯血或气管插管,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八)晚期肺癌出现咯血或合并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标准】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咳嗽咳嗽、发热、呼吸困难、 喘累及胸闷心悸情况,咯血患者观察咯血量及颜色、性状,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观察模式、氧浓度、及人机配合、管道连接情况,有无腹胀及不适);

(二)根据医嘱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结果;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保证各种标本正确留取、及时送检,根据患者性别选择腕带; (四)根据医嘱,准确测量24 小时出入量;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每天整理床单位;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 水;根据病人需求进行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护理、口护理、床上使用便器、更衣、洗头等;实施安全措施,进行气道护理及各种管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管道标识明确; (六)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卧气垫床,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排痰或体位引流、床上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 (七)书写护理记录及测绘体温,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填写床边翻身卡及压疮/压疮难免报告表,镇静评分; (八)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加强心理护理,注意安全管理; (九)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分级标准】

神经外科分级_护理

神经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住院患者由医师根据其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决定护理级别,下达医嘱,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做出标志,并实施相应护理。 一、特级护理 病情依据 1. 重度颅脑损伤伴多脏器损伤及大出血的患者。 2. 颈髓损伤伴呼吸困难且气管切开的患者。 3. 脑干出血急性期且呼吸困难昏迷的患者。 4. 头、颈、胸、腰等复合伤合并休克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医嘱,准确记录每小时入量、液体种类及每小时尿量.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会阴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实施床头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病情依据 1.脑出血急性期或脑出血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者。 2.颅脑损伤或颅脑复合伤急性期、需监护患者病情者。 3.各种颅肿瘤或椎管占位术后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会阴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病情依据 1.脑出血术后处于恢复期患者。 2.颅脑损伤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3.各种颅肿瘤术后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4.生活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安全护理。

-分级护理新标准

分级护理 护理分级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共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护理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患者Barthel 指数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 3、3、根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护理患者等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一)特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

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1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 (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 (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 (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给予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的清洁。 (4)必要时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5(.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

ICU细化分级制度

重症医学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 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依据 凡入住重症医学科的病人,如:心肺复苏术后、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急性肾功能不全、大出血、严重创伤、重大或高危手术后、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急性中毒、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护理标准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1、加强监护: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报告值班医师。 2、做好抢救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备齐抢救用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给药治疗及处置措施。 1、正确、及时执行医嘱,给药时做好“三查七对”。 2、严密观察用药后、处置后效果并报告医师。 三、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1、使用规范的出入水量测量工具,并防止遗漏。 2、客观、准确记录各种出量的颜色、性质和量。 四、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危重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2、按规范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如晨晚间护理、口护、尿护、管道护理。

3、严格实施转科护理,如: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护理等。 4、正确及时采集血、尿标本并送检,将结果回执医师并配合处理。 5、及时、规范、准确书写护理记录单及各项护理评估单。 五、保持患者舒适,防止并发症。 1、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卧位,必要时协助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进行床上功能锻炼,防止血栓形成和关节废用综合征。 3、协助患者进食水及大小便等。 六、实施床旁交接班。 1、凡入住ICU的患者均应做好床旁交接班,详细交接病人的病情、用药、睡眠、心理状况、大小便等。 2、交接班要认真查看病人的皮肤是否完好,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听取患者的反应和需求,做好细节服务。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新)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新)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一级护理: 护理指征 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颈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骨盆骨折患者、断指(肢)再植术后患者等;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1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晨、晚间护理各1次,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留置尿管的给予尿道口护理每日1-2次; 2、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暂不做洗头和擦浴护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 3、防止压疮,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卧位舒适。 3、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牵引护理、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4、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或康复训练:如围手术期用药及饮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等 5、实施安全措施,防坠床、防跌倒等有标识、有措施、有记录,危、重症病人检查时有专人护送。 6、评估患者心理需求,帮助疏导心理问题。 二级护理: 护理指征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骨科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等。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晨、晚间护理各1次,必要时协助会阴护理每日1次。 2、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 3、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卧位舒适。 4、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牵引护理、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或康复训练:如围手术期用药及饮食指导、康复 功能锻炼等; 6、评估患者心理需求,帮助疏导心理问题。 三级护理: 护理指征 病情稳定,生活部分自理,可床边或室内活动的患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标准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各项治疗及给药措施。 4、督促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洗脸、梳头、剪指(趾)甲,洗头等。每日整理床单元1—2次。每日开窗通风1次。每周更换床单元一次。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第一章分级护理原则 第一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 整。 第二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发生大出血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守治疗时、颈部巨大肿块 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等); (二)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穿孔破裂、消化道梗阻、肠系膜病变、腹股沟疝嵌顿等); (三)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急性乳腺炎、颈部脓肿、 急性淋巴管炎等); (四)各种复杂的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 (五)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大隐静 脉曲张、腹股沟疝等); (六)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七)需绝对卧床的患者(脾破裂保守治疗等); 第三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的普外科疾病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四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二章普外科分级护理要点 第五条普外科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 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六条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 抽搐等。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胃管注入,鼻肠管滴注等);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鼻饲护理、胃肠减压, 灌肠,PICC管护理等;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自杀等); (六)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入院,术前,术中, 术后,出院指导)。 (七)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第七条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情况及需要;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新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新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骨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一级护理: 护理指征 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颈髓损伤伴不全瘫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骨盆骨折患者、断指(肢)再植术后患者等;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1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状况、各种管路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晨、晚间护理各1次,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留置尿管的给予尿道口护理每日1-2次; 2、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暂不做洗头和擦浴护理,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 3、防止压疮,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卧位舒适。 3、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牵引护理、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4、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或康复训练:如围手术期用药及饮食指导、康复功能锻炼等 5、实施安全措施,防坠床、防跌倒等有标识、有措施、有记录,危、重症病人检查时有专人护送。 6、评估患者心理需求,帮助疏导心理问题。 二级护理: 护理指征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如骨科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等。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护理服务项目 1、每日晨、晚间护理各1次,必要时协助会阴护理每日1次。 2、根据需要协助患者洗头,使用便器,更换被服,剪指(趾)甲等。 3、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卧位舒适。 4、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牵引护理、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或康复训练:如围手术期用药及饮食指导、康复 功能锻炼等; 6、评估患者心理需求,帮助疏导心理问题。 三级护理: 护理指征 病情稳定,生活部分自理,可床边或室内活动的患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标准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各项治疗及给药措施。 4、督促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洗脸、梳头、剪指(趾)甲,洗头等。每日整理床单元1—2次。每日开窗通风1次。每周更换床单元一次。

神经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神经内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1、基础护理:每天整理床单元2次。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口腔护 理2次;每天面部清洁和梳头2次;每周修剪指趾甲1次。 协助每周床上擦浴1-2次;协助每周洗头一次。 2、休息与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协助取患者舒适卧 位。根据病情需要每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按摩预防压疮 护理。予患者早期康复指导,并鼓励患者参与。 3、饮食护理: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外)根据病情 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肠内营养患者主动指导饮食的配制。 4、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在位,标识清楚。如有尿管患 者给予会阴护理每日两次;留置尿管患者,每天进行尿道口 抹拭消毒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 5、排泄护理:协助患者使用便器,对二便失禁者进行失禁护理。 6、安全护理:烦躁不安、昏迷、老人及活动障碍患者给予使用床 档,必要时遵医嘱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 7、出院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 关疾病知识④给予出院带药知识宣教⑤告知随诊时间⑥指导康 复训练。

1、基础护理:每天整理床单元2次。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口腔护理 2次;每天面部清洁和梳头2次;每周修剪指趾甲1次。协助每周 床上擦浴1-2次;协助每周洗头一次。 2、休息与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根据病情需要协助每 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按摩预防压疮护理。予患者早期康复指导’ 并鼓励患者参与。 3、饮食护理: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禁食患者除外)根据 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肠内营养患者主动指导饮食的配制。 4、、安全护理:烦躁不安、老人及活动障碍患者给予使用床档, 必要时遵医嘱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 5、予患者早期康复指导。并鼓励患者参与。 6、出院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 关疾病知识④给予出院带药知识宣教⑤告知随诊时间⑥指导康 复训练。 1、每天整理床单元2次。 2、协助患者晨、晚间生活护理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使用床档等安全措施。 4、执行各项基础护理。 5、予患者早期康复指导。并鼓励患者参与。 6、出院指导: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 关疾病知识④给予出院带药知识宣教⑤告知随诊时间⑥指导康 复训练。 (专业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