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专题训练 (1)

《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专题训练 (1)
《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专题训练 (1)

《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专题训练

一、地理过程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概念:“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地理过程”所包含的知识体系:

二、2015年高考地理需要强化的“过程”内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论知识串讲】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转化过程。大气是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同时使自身受热的。

【例1】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的纬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理论知识串讲】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

【例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3)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差异)。

【例1】读温带锋面气旋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前

b.初生阶段

c.发展阶段

A.该图所示锋面气旋为北半球低纬度的情况

B.M锋面为暖锋,N锋面为冷锋

C.M锋面锋后多雨,N锋面锋前多雨

D.图中冷区风来源于陆地,暖区风来源于海洋

【参考答案】

【例2】读世界某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天气系统从甲地经过A城移到乙地过程中,简要描述A城的天气变化过程。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浓雾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例1】图中的Q表示世界海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要求写出该海区雾的形成过程

....)

【例2】2011年12月5日,国内9省市再度迎来大雾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多地交通受阻。重庆市气象台预测,本周,重庆地区也有可能出现大雾天气,请驾驶员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运用地理相关知识,从水汽来源、凝结核、大气运动以及水汽凝结四个方面解释重庆秋冬季节多雾的原因。(8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步骤一] 如下图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

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 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

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 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的写下来。(写出具体过程

......)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3)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

(4)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和的交换。

★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或过程);

【例1】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

确表示海啸形成过程

....顺序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

D.丙→甲→乙→丁

【参考答案】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例1】华山为花岗岩山体,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地表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例2】意大利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意大利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历史悠久、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意大利铁矿石量少质劣,20世纪50年代后,意大利拥有世界著名的钢铁中心之塔兰托。据此并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内、外力作用两个方面简要说明意大利大理石形成的过程

..。(8分)

【例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

________地区常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________。

(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

....并加以说明。

【例4】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下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过程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观察海底地形图,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

【例1】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例2】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4分)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4分)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 ※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例1】图1所示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C 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例2】资料一:河口冲积岛是含沙量较多的河流将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岛屿。陆地河流流速比较快,进入宽阔的海洋后,流速就慢了下来,携带的泥沙就在河口附近沉积,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岛屿——河口冲积岛。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的地方都会形成一些河口冲积岛。中国共有400多个这类岛屿。

资料二:“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材料三:人类活动对A 岛的影响

从1955年冬开始,A 岛政府组织围垦滩涂和沙洲。截至2000年,A 岛共围垦滩涂和沙洲70多处,

图1

累计围得土地面积500多平方千米。A岛的面积比1949年增大一倍以上。

(1)说明形成河口冲积岛的外力作用主要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推测材料二中A岛的形成过程。

(4)人类活动对A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围海造陆可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山麓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理论知识串讲】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72年和2001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形成典型的冲积扇,请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河漫滩形成的过程:

【理论知识串讲】河流的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

※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例1】材料一: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1)依据材料一,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岩石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大峡谷的形成过程。(4分)

【例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2分)

(2)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2分)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原因是什么?(6分)

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切不可遗漏。例如: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流水的侵蚀切割。

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式所迷惑。例如:在有关黄土高原区域的几个问题中,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则只要回答风力沉积所致即可;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

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例如: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征则由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决定。

●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读“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高考真题展示】(2004年全国文综Ⅲ卷第36题)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变式训练】材料一:宁夏平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是广大高原地区中相对低平的部分,土地肥沃,农业开发早,灌溉条件好.农业较为发达。早在2000多年前,宁夏平原的人们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并在宁夏平原上开凿出秦渠、汉渠等灌溉用渠道,引黄河水灌溉使得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材料二:银川地名的由来,它不仅是富产白银的平川,而且是到处盐碱,地表色白如银。

(1)结合材料并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形区的形成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分析银川平原土地盐碱化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8分)

●工程措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程;

【例1】分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出M处可能出现什么地貌类型?分析大坝上、下游河流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3)水库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什么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

●以某经济发达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例1】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下面左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右图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以上两图,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6分)

(2)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试分析人口迁入对城市的影响。(4分)

【例2】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3)比较阶段I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的形成过程;

【例1】图示区域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地矛盾尖锐,长期以来形成了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请描述其形成过程。(10分)

★黄山的形成过程: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 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

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奇峰耸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

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

(注意:要从内力和外力两方面分析)

★黄山“四绝”的形成过程(钟老师再次提醒,表达成因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先后顺序....) ☆分析云海的成因:

①黄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

②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易成云致雾。

③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快,受山谷风的影响,云雾变幻诡谲。 ☆分析温泉的的成因

黄山千岭万壑,断裂和垂直节理发育;雨量充沛,当地表水或地下水与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地下水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

★大堡礁的形成过程:

?

????水温高(21~38℃)

温度垂直变化和季节 变化小

水面平静,清晰度高岸礁

――→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

岛屿下沉

堡礁――→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

岛屿下沉、没入海中环礁

【典例剖析】

请从水汽凝结条件的角度,简要分析黄山云雾多出现在雨过天晴之时或日出前后的原因。

中考专题培优训练-专题19《中点模型》

专题19《中点模型》破解策略 1.倍长中线 在△ABC中.M为BC边的中点. M E C B A E M C A B D 图1 图2 (1)如图1,连结AM并延长至点F,使得ME=AM.连结CE.则△ABM≌△ECM. (2)如图2,点D在AB边上,连结DM并延长至点E.使得MF=DM.连结CE,则△BDM ≌△CEM, 遇到线段的中点问题,常借助倍长中线的方法还原中心对称图形,利用“8”字形全等将题中条件集中,达到解题的目的,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构造中位线 在△ABC中.D为AB边的中点, A B D E C C F A B D 图1 图2 (1)如图1,取AC边的中点E,连结DE.则DE∥BC,且DF=1 2 B C. (2)如图2.延长BC至点F.使得CF=B C.连结CD,AF.则DC∥AF,且DC=1 2 AE.

三角形的中位线从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两方面将将图形中分散的线段关系集中起来.通常需要再找一个中点来构造中位线,或者倍长某线段构造中位线,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如图,在△ABC中,若AB=A C.通常取底边BC的中点D.则AD⊥BC,且AD平分∠BA C.事实上,在△ABC中:①AB=AC;②AD平分∠BAC;③BD=CD,④AD⊥B C. 对于以上四条语句,任意选择两个作为条件,就可以推出另两条结论,即“知二得二”.A B D C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如图,在△ABC看,∠ABC=900,取AC的中点D,连结BD,则有BD=AD=CD= 1 2 AC. 反过来,在△ABC中,点D在AC边上,若BD=AD=CD= 1 2 AC,则有∠ABC=900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过点E作AB的垂线,过点F 作CD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G,连结AG、BG、CG且∠AGD=∠BGC,若AD、BC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求 AD EF 的值 解由题意可得△AGB和△DGC为共顶点等顶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所以△AGD≌△BGC,△AGD∽△EGF. 方法一:如图1,连结CE并延长到H,使EH=EC,连EH、AH,则 AH∥BC,AH=BC,而AD=BC,AD⊥BC 所以AD=AH,AD⊥AH,连结DH,则△A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为E、F分别为CH、CD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修改病句)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教学难点】 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1、出示复习提示,教师简介。 复习提示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对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复习目标 (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二、学习新课 (一)、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一)用词不当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定、状、补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主宾搭配不当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1残主语 2残谓语 3残宾语 4残必要的定、状、补。 5残关联词 (四)结构混乱 1语序不当 2句式杂糅 3复句中偷换主语 (五)成分赘余 1主多余 2谓多余

3宾多余 4定、状、补多余 (六)不合逻辑 1强拉因果 2前后矛盾 3概念误用 4主客颠倒 5否定不当 (七)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歧义 (二)、划分句子成分 1一个青年正躺在石制的手术台上。 2皇帝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赞美! 3《东方红>>是全国几万万人民的心声。(三)、结合实例理解常见病句的七种类型

专题训练5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专题强化训练5 文言文阅读专练(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17·郑州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殿中侍御史吴芾荐为检法官,迁监察御使。孝宗初元..,金.主褒新立,求和,而中原.. 旧人多求归。诏问何以处此,良翰言:“议和,复纳降,皆非是。必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海、泗①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与张浚议事乖牾,良翰劾之,上曰:“正志亦无罪。”良翰言:“陛下使浚守淮,则任浚为重,一郎官为轻,且正志居中,浚必为去就。”上悟,出正志为福建漕运。杨存中为御营使,总殿前军,良翰言:“存中久擅兵柄,太.上皇.. 罢就第,奈何复假使名?宜慎履霜之戒②。”疏三上,存中竟罢。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进给事中。改礼部侍郎,不拜。召为太子詹事,既见,上属以调护之责。一日,召对选德殿,出手书唐太宗与魏征论仁德功利之说,俾极陈今日所未至者。良翰退,上疏。上为之嘉叹,诏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 (选自《宋史·陈良翰传》,有删改) 【注】①唐、邓、海、泗:指当时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②履霜之戒:指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B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C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 D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习题及答案

2010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 目录: 1、我爱我家 2、青春随想 3、岁月如歌 4、微笑着面对生活 5、让世界充满爱 6、漫游语文世界 7、感受自然 8、走上辩论台 9、脚踏一方土10、好读书,读好书11、话说千古风流人物12、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一、我爱我家 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惟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开出了花。在2009年5月12日,红花中学九(3)班开展了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1、温馨回忆:请你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各个阶段,父母付出最多的是什么 答案略 2、体验亲情: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写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答案示例:①成长的驿站,心灵的乐园②家是心灵的港湾 3、感受家庭: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你对家的感受。 答案示例:①家是昨夜依旧未眠的严父②家是今晨忙碌不休的慈母③家是风雨中的搀扶④家是夕阳下的依偎 4、美好积累:请写出与家有关的课文一篇,歌曲一首,古诗两句,名言一则。 答案示例:课文:《风筝》、《散步》歌曲:《吉祥三宝》、《让爱住我家》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 5、回报亲情: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请你确定一个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答案示例:(1)给父母一份惊喜: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2)帮父母做家务事: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3)陪父母聊聊天: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6、消除代沟:为消除母子代沟,增进母子感情,你一定有一些好的建议,请写出几条。 答案示例:①多与母亲谈心②抽空和妈妈一起做家务③陪妈妈散步、看电视。 7、情感升华:在《乡愁》作者余光中先生的眼里,祖国是家,大陆是家;在同学们的眼里,除了父母的家,还有哪里可以为家为什么呢 答案示例:寝室是家、学校是家、集体是家……因为…… 二、青春随想: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答案示例:①青春的魅力②珍惜青春,笑看生活③放飞青春,放飞梦想④青春

专题训练1【答案】

专题训练一 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A . )t t (t t )t t (x 2212121+-? B .)t t (t t )t t (x 212121+-? C . )t t (t t )t t (x 2212121-+? D . ) t t (t t ) t t (x 212121-+?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 ,方向向东,当t=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方向仍向东,则当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BC ) A .3 s B .5 s C .7 s D .9 s 3、某质点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 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 ,又经过2 s 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 ,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 B .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C .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 .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同 4、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 2 D .若汽车以25 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者不能安全停车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8 s 内的位移比第5 s 内的位移多6 m ,则汽车的加速度以及9 s 末的速度分别为(D ) A .a=3 m/s 2 v 9=15 m/s B .a=1 m/s 2 v 9= 17 3 m/s C .a=2 m/s 2 v 9=14 m/s D .a=2 m/s 2 v 9=18 m/s 6、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 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 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 1=15 m/s 向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 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 m 处正好匀减速至v 2=5 m/s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 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 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 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 2。求: (1)汽车过ETC 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 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高中数学专题训练(五)——三个二次问题.doc

高中数学专题训练——三个二次问题 (二次函数、不等式、方程) 1. 解关于x的不等式: (1) x2- (a+ 1)x+ a< 0, (2) 2x2 mx 2 0 . 2 设集合 A={ x|x2+3k2≥2k(2x- 1)} , B={ x|x2- (2x- 1)k+k2≥ 0} ,且 A B,试求 k 的取值 范围. 3.不等式 (m2- 2m- 3)x2- (m- 3)x-1< 0 的解集为 R,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4.已知二次函数y= x2+ px+ q,当 y< 0 时,有-1 <x< 1 ,解关于x的不等式qx2+px 2 3 +1> 0.

5.若不等式 1 x 2qx p 0的解集为x | 2 x 4,求实数p与q的值. p 6. 设f x ax2bx c a 0 ,若 f 0 1, f 1 1, f - 1 1 ,试证明:对于 5 任意 1 x 1,有f x. 4 7(. 经典题型,非常值得训练)设二次函数 f x ax 2 bx c a 0 ,方程 f x x 0 的两个根 x1 , x2满足 0 x1 1 0,x1 时,证明 x f x x1. x2. 当x a 8. 已知关于x 的二次方程x2+2mx+2m+1=0. (1)若方程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 1, 0)内,另一根在区间(1, 2)内,求 m 的范围 . (2)若方程两根均在区间(0, 1)内,求 m 的范围 .

9. 已知二次函数 f(x)=ax 2+bx+c 和一次函数 g(x)=- bx ,其中 a 、b 、c 满足 a>b>c,a+b+c=0,(a,b,c ∈R ). (1)求证:两函数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 A 、 B ; (2)求线段 AB 在 x 轴上的射影 A 1B 1 的长的取值范围 . t y (a>0 且 a ≠ 1) 10.已知实数 t 满足关系式 log a log a a 3 a 3 (1)令 t= a x ,求 y=f(x)的表达式; (2)若 x ∈ (0,2 ] 时, y 有最小值 8,求 a 和 x 的值 . 11.如果二次函数 y=mx 2+(m - 3)x+1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的右侧,试求 m 的取值范围 . p q r 12.二次函数 f(x)=px 2 +qx+r 中实数 p 、 q 、 r 满足 m 1 =0,其中 m>0,求证: m 2 m (1)pf( m )<0; m 1 (2)方程 f(x)=0 在 (0,1)内恒有解 .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标准标准答案详解1.doc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1 Billy is a boy of fifteen. His parents died three years ago. One day when he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he (1)______ a wallet. He returned it to the owner, Mr Baker. He gave his (2)_____ to the boy. As the boy had no job, Mr Baker made hi m work for him in his (3)______. Billy worked so hard that Mr and Mrs Baker were (4)______ with him. Mr Baker loved planting (5)______. The week before last, he brought a few trees home, planted them in the (6)______ himself and watered them every day. Several days (7)______, he had to leave for another city. Before he started, he said to Billy,“Take good care of the trees. Some boys near our house always want to steal them. ” “Don't (8)_______ about them.”answered Billy. Six days passed and Mr Baker came back. He asked, ”(9)_______ anyone ever come to steal the trees? ”“No, sir,”saidBilly,“Tostop someone from stealing the trees, I (10)______ them up six days ago. I have hidden them for almost a week! ” ( )1. A. found B. bought C. carried D. wanted ( )2. A. walked B. pity C. thanks D. excuses ( )3. A. factory B. office C. town D. home ( )4. A. pleased B. angry C. strict D. popular ( )5. A. flowers B. grass C. vegetables D. trees ( )6. A. garden B. office C. city D. room ( )7. A. ago B. later C. before D. after ( )8. A. think B. talk C. learn D. worry ( )9. A. Did B. Does C. Has D. Will ( )10.A. sent B. pulled C. put D. picked 题解与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介绍的是Billy 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到Mr Baker 去做工了。他一直工作得都很出色,但这 一次却没有做好。 1.A.根据一般的常识,应该是在街上发现钱包。 2.C. 由于 Billy 将钱包还给了失主Mr Baker ,他一定会感谢 Billy 的。 3.D. 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 Billy 是在 Mr Baker 家里工作了。 4.A. 根据上句“Billy worked so hard”可知 Mr and Mrs Baker 一定对 Billy 的工作表示满意的。 5.D. 根据后面的“he brought a few trees home”可判断出 Mr Baker 是喜欢树的。 6.A. 树肯定是种在园子里的。 7.B. ago 和 before 都表示“以前”, after 表示“在以后”,但它用在时间段之前;later用在时间段之后表示“在以后”。 8.D. 这里是 Billy 的许诺,他答应照看好这些树的,所以他才不让Mr Baker 去担心这些树。 9.C. 根据当时的情景,这里用完成时态最合理。因为对当时来说,Mr Baker 想要了解的是到当时的情况。这正是现在完成时的用 法之一。 10.B.根据文章的意思,那时Billy 一定是把树拉倒之后才藏起来的。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 2

最新小学修改病句专题训练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 的句子。修改病句是为了进一步练习把话说完整,把词语用得准确,把意思说得明白合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小学语言基本功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1、修改病句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 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修改后 还要致细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 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 换字词) 3、修改病句的窍门: (1)缩句法。。 如: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运用缩句法,缩为“兴安岭是季节”,显而易见“兴 安岭”与“季节”搭配不当。正确改法:①删去“季节”。②兴安岭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 节。 (2)分类法。 指把病句根据不同毛病予以分门别类。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记住各种病句类型(常见的有: 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前后矛盾、词序颠倒、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分类不当等);遇到 具体病句时,再对号入座。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 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在小学教材中,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十一种类型: 1、用词不当: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看是否通顺,明确,和词是否用得妥当有很大的关系,用词不当,主要是有下面的几种情况: (1)褒词贬用或贬词褒有。如: 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附合他。 改: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赞同他。 李明同学很顽强,不肯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改:李明同学很固执,不肯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

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专题训练购物问题: 1、食堂买了8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 回1.4元,每千克黄瓜是多少钱? 2、买4枝钢笔比买5枝圆珠笔要多花2.2 元,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0.6元,每 枝钢笔是多少元? 3、明明家买了一套桌椅,6张椅子配一张 桌子,一共用了1120元。如果一张 餐桌730元,那么一把椅子多少元?4、王老师带500元去买足球。买了12个 足球后,还剩140元,每个足球多 少元? 5、奶奶买4袋牛奶和2个面包,付给售货 员20元,找回5.2元,每个面包5.4 元,每袋牛奶多少元? 6、大瓜去买大米和面粉,每千克大米2.6元,每千克面粉2.3元,他买了20千克面粉和若干大米,共付款61.6元,买大米多少千克? “谁是谁的几倍多(少)几”(形如ax±b=c的方程)问题: 1、有甲、乙两个书架.已知甲书架有540 本书,比乙书架的3倍少30本.乙书 架有多少本书? 2、甲、乙两人做零件.甲做了240个,比乙做的2倍还多40个.乙做了多少个? 2、培英小学有学生350人,比红星小学的 学生的3倍少19人.红星小学有学 生多少人? 3、水果店运来橘子340千克,比运来苹果 的3倍少80千克.运来苹果多少千 克?

4、一只鲸的体重比一只大象的体重的 37.5倍多12吨.已知鲸的体重是 162吨,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吨? 5、某玩具厂九月份的产量比八月份产量 的2.5倍还多500个.已知九月份的 产量是3500个,八月份的产量是多 少? 6、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 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 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7、某饲养场养鸡352只,比鸭的只数的4 倍还多32只。养鸭多少只? 形如ax±bx=c的方程问题: 1、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 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 倍。参加科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 多少人? 2、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 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 跳绳的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子 各有多少人? 3、某校五年级两个班共植树385棵,5(1) 班植树棵树是5(2)班的1.5倍。 两班各植树多少棵?4、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6.8元。钢笔 的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4.4倍。钢 笔和圆珠笔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5、食堂买来一些黄瓜和西红柿,黄瓜的质 量是西红柿的1.2倍,黄瓜比西红 柿多6.4千克。买来西红柿多少千 克? 6、强强和丽丽共有奶糖40粒,强强比丽 丽少6粒,强强有奶糖多少粒?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1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1 Billy is a boy of fifteen. His parents died three years ago. One day when he was walking in the street, he (1)______ a wallet. He returned it to the owner, Mr Baker. He gave his (2)_____ to the boy. As the boy had no job, Mr Baker made hi m work for him in his (3)______. Billy worked so hard that Mr and Mrs Baker were (4)______ with him. Mr Baker loved planting (5)______. The week before last, he brought a few trees home, planted them in the (6)______ himself and watered them every day. Several days (7)______, he had to leave for another city. Before he started, he said to Billy, “Take good care of the trees. Some boys near our house always want to steal them.” “Don't (8)_______ about them.”answered Billy. Six days passed and Mr Baker came back. He asked,”(9)_______ anyone ever come to steal the trees?” “No, sir,”said Billy, “To stop someone from stealing the trees, I (10)______ them up six days ago. I have hidden them for almost a week!” ( )1. A. found B. bought C. carried D. wanted ( )2. A. walked B. pity C. thanks D. excuses ( )3. A. factory B. office C. town D. home ( )4. A. pleased B. angry C. strict D. popular ( )5. A. flowers B. grass C. vegetables D. trees ( )6. A. garden B. office C. city D. room ( )7. A. ago B. later C. before D. after ( )8. A. think B. talk C. learn D. worry ( )9. A. Did B. Does C. Has D. Will ( )10.A. sent B. pulled C. put D. picked 题解与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介绍的是Billy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到Mr Baker去做工了。他一直工作得都很出色,但这一次却没有做好。 1.A. 根据一般的常识,应该是在街上发现钱包。 2.C. 由于Billy 将钱包还给了失主Mr Baker,他一定会感谢Billy的。 3.D. 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Billy 是在Mr Baker 家里工作了。 4.A. 根据上句“Billy worked so hard”可知Mr and Mrs Baker 一定对Billy的工作表示满意的。 5.D. 根据后面的“he brought a few trees home” 可判断出Mr Baker是喜欢树的。 6.A. 树肯定是种在园子里的。 7.B. ago 和before都表示“以前”,after表示“在……以后”,但它用在时间段之前;later用在时间段之后表示“在……以后”。 8.D. 这里是Billy的许诺,他答应照看好这些树的,所以他才不让Mr Baker 去担心这些树。 9.C. 根据当时的情景,这里用完成时态最合理。因为对当时来说,Mr Baker 想要了解的是到当时的情况。这正是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之一。 10.B. 根据文章的意思,那时Billy一定是把树拉倒之后才藏起来的。 完形填空专题训练及答案详解2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专题一 几何题型(中点m型)(无答案)

专题一中点M型 基本条件: ①∠PMQ=∠B=∠C;②M是BC的中点 基本结论: ①△EMF∽△EBM∽△MCF. ②EM平分∠BEF,FM平分∠EFC. ③EM2=EB·EF,FM2=FC·EF. 常见特例: 特例一:条件:①等边△ABC;②∠MPN=60°,③P是BC的中点。 特例二:条件:①等腰直角△ABC,AC=BC,∠C=90°;②∠EDF=45°;③点D是AB的中点。特例三:条件:①AB=AC;②∠BAC=120°,∠EDF=30°,③D是BC的中点。 特例四:条件:①矩形ABCD;②∠GEF=90°,③E是AB的中点。 特例五:条件:①直角梯形ABCD中,AB∥CD,∠A=90°;②E是AD的中点;③∠BEC=90°。 巩固练习: 1.已知:梯形ABCD中,AD∥BC,∠A=90°,E为AB的中点,若AD=2, BC=4,∠CED=90°,则CD长为。 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在边BC、CD上,若AE=2,EF=1, AF=5,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3.已知:等边△ABC中,AB=8,点D为AB的中点,点M为BC上一动点 ,以DM为一边,在点B异侧作等边△DMN。DN交AC于点F,当 ∠DAN=90°时,则FN的长为。4.如图,以矩形OABC的邻边OA、OC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F为线段OA 上的一点,将△COF沿直线CF翻折,点O落在AB的中点E处,且OC=6. (1)求直线EF的解析式; (2)将直线EF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m,直线m交y轴于点D,求点D的坐标。 特例一 特例二 特例三 特例四 特例五 巩固1 巩固2 巩固3

复数专题训练五及答案

复数专题训练(五) 班级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记分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唯一正确结论的代号 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方程2z+|z|=2+6i 的解的情况是 ( ) A .没有解 B .只有一解 C .有两解 D .多于两解 2.复数1-cosθ+isinθ(其中2π<θ<3π)的三角形式是 ( ) A .2sin 2θ(sin 2θ +icos 2θ) B .-2sin 2θ[cos(π+2θ)+isin(π+2θ) ] C .2sin 2θ[cos(2π-θ)+isin(2π-θ) ] D .-2sin 2θ[cos(23π-2θ)+isin(23π-2 θ ) ] 3.若复数z 的共轭复数是z ,且|z|=1,则|(z+1)(z-i)|的最大值是 ( ) A .2+2 B .2-2 C .1+2 D .3+2 4.在复平面内,若点A 对应的复数为z (z ≠0),点B 对应的复数为2(sin 4 3π-icos 4 3π)z , 则∠OAB 等于 ( ) A .300 B .450 C .600 D .900 5.设θ∈(0,2π),且θ≠π,z 1=1+cosθ+isinθ,z 2=1-cosθ+isinθ,则argz 1+argz 2 的值为 ( ) A . 2 π B . 2 3π C .2 π或2 3π D .不同于A 、B 、C 的其它答案 6.当θ∈(π,2 3π)时,复数z=(1+i)2 (sin θ+icos θ)的辐角主值是 ( ) A .π-θ B .2 π+θ C .3π-θ D .2 3π-θ 7.设P={x 1,x 2,x 3}是方程x 3 =1在复数集C 中的解集,Q={x 1x 2,x 2x 3,x 3x 1},则P 与Q 的关 系是 ( ) A .P ?Q B .P ?Q C .P=Q D .P ∩Q=Φ 8.z 为复数,A={z||z-1|≤1},B={z|argz ≥6 π },在复平面内A ∩B 所表示图形的面积为( ) A .65π B .6 5π-43 C .65π-41 D .3π-43 9.使(3-i)m =(1+i)n 的最小的自然数n 、m 是 ( ) A .n=3,m=6 B .m=3,n=6 C .m=n=3 D .m=n=6 10.复数z 满足argz=4 3 π,则|z-3i|+|z-3-3i|的最小值为 ( ) A .32 B .35 C .1+32 D .1+35

标点符号专题训练一(含答案)

标点符号专题训练一 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巅,我写云海、松涛;在海边,我写浪花、 礁石;在田野,我写春光、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真挚感情。 C.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D.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B.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目标对老师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是应当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呢,还是应当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C.要问这座城市每年新增多少产值?我不知道;每年新盖多少座大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D.此刻的萨达姆已经不是原来的公众形象,(总统、独裁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众叛亲离的失败者、一个提克里特乡下土地的儿子。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人民银行调查,截至3月末,钢铁,水泥,房地产三大行业投资项目中,48%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 B.我很欣赏哈佛校训上的一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中国青年也应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C.取消自行车牌照招致了人们的反对,其理由是:一些交管部门认为: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任何上路的车辆都必须证照齐全;公安部门则认为:自行车挂牌照,便于追赃;一些市民也认为:自行车牌照仍有存在必要,否则赃车就会光明正大地招摇过市。 D.自从施瓦辛格以51%得票率的优势战胜了134位竞争者,当选为美国加州州长后,一个“如果”就让我不得安宁:如果张艺谋竞选某省省长,会怎么样,会发生些什么。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中考数学压轴题破解策略专题中点模型

专题19《中点模型》 破解策略 1.倍长中线 在△ABC中.M为BC边的中点. 图1 图2 (1)如图1,连结AM并延长至点F,使得ME=AM.连结CE.则△ABM≌△ECM. (2)如图2,点D在AB边上,连结DM并延长至点E.使得MF=DM.连结CE,则△BDM ≌△CEM, 遇到线段的中点问题,常借助倍长中线的方法还原中心对称图形,利用“8”字形全等将题中条件集中,达到解题的目的,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构造中位线 在△ABC中.D为AB边的中点, 图1 图2 (1)如图1,取AC边的中点E,连结DE.则DE∥BC,且DF=1 2 B C. (2)如图2.延长BC至点F.使得CF=B C.连结CD,AF.则DC∥AF,且DC=1 2 AE. 三角形的中位线从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两方面将将图形中分散的线段关系集中起来.通常需要再找一个中点来构造中位线,或者倍长某线段构造中位线, 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如图,在△ABC中,若AB=A C.通常取底边BC的中点D.则AD⊥BC,且AD平分∠BA C.事实上,在△ABC中:①AB=AC;②AD平分∠BAC;③BD=CD,④AD⊥B C. 对于以上四条语句,任意选择两个作为条件,就可以推出另两条结论,即“知二得二”.4.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 如图,在△ABC看,∠ABC=900,取AC的中点D,连结BD,则有BD=AD=CD=1 2 AC. 反过来,在△ABC中,点D在AC边上,若BD=AD=CD=1 2 AC,则有∠ABC=900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过点E 作AB 的垂线,过点F 作CD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G ,连结AG 、BG 、CG 且∠AGD =∠BGC ,若AD 、BC 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求AD EF 的值 解 由题意可得△AGB 和△DGC 为共顶点等顶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所以△AGD ≌△BGC ,△AGD ∽△EGF . 方法一:如图1,连结CE 并延长到H ,使EH =EC ,连EH 、AH ,则 AH ∥BC ,AH =BC ,而AD =BC ,AD ⊥BC 所以AD =AH ,AD ⊥AH ,连结DH ,则△AD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因为E 、F 分别为CH 、CD 的中点,所以=12 AD AD EF DH = 方法二:如图2,连结BD 并取中点H ,连结EH ,FH .则EH = 12AD ,且EH ∥AD ,FH =12BC , 而AD =BC ,AD ⊥BC ,所以△EH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AD EH EF EF = 例2 如图,在△ABC 中,BC =22,BD ⊥AC 于点D ,CE ⊥AB 于E ,F 、G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若ED =10,求FG 的长. 解:连结EF 、DF ,由题意可得EF 、DF 分别为RT △BEC ,RT △BDC 斜边的中线,所以DF =EF = 12 BC =11,而G 为DE 的中点,所以DG =EG =5,FG ⊥DE ,所以RT △FGD 中,FG = 例3 已知:在RT △ACB 和RT △AEF 中,∠ACB =∠AEF =900 ,若P 是BF 的中点,连结PC 、PE (1)如图1,若点E 、F 分别落在边AB 、AC 上,请直接写出此时PC 与PE 的数量关系. (2)如图2,把图1中的△AEF 绕着点A 顺时针旋转,当点E 落在边CA 的延长线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点F 落在边AB 上,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1)易得PC =PE =12 BF ,即PC 与PE 相等. (2)结论成立.理由如下:

高考病句修改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考病句修改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考病句修改专题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怒山这种极为特殊的高山峡谷中建电站,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移民问题远远小于其他人口密集的江河地区建设水电站。 B.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很多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C.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幕。 D.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比往年大幅度增长。 B.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C.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提供了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 D.贾平凹的长篇力作《秦腔》敏锐地捕捉到社会转型期间农村巨变中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增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B.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是一个瞄准青年白领的国际社区,“80后”在此购房比例大约占30%以上。 C.长沙生产力促动中心已自有孵化服务场所近30000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200余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超过15亿元,成为中小企业“诲人不倦”的“班主任”。 : D.湖南省人事厅、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在我省享有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相关部门要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者,但是也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B.中国知识产权人起诉日本电视台侵权播放中国电视剧一案启动赔偿诉讼程序,这是中国对日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第一起案件。 C.美国空军正在研发一种高超音速导弹,力求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对恐怖组织首领等美军方认定的“高价值”个人目标实行远程打击。 D.能够想见,明年的奥运会,环境的文明与良好的秩序必将迎来世人的赞叹,当代中国的文明形象与崭新风貌也会赢得世界的瞩目。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今天从教育部相关部门获悉,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仍将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方式。 ;

五年级应用题专题练习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 1、一个自然保护区里一天有天鹅和丹顶鹤1080只,天鹅只数是丹顶鹤只数的2.6倍。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客车的速度是95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一辆客车和一辆轿车同时从A 地开出,沿同一条高速公路开往B 地。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轿车每小时行11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50千米? 4、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买了多少本? 5、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80米,乙的速度是240米/分.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比一个长方形周长少12厘米。(1)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高铁时速300千米,比普通列车时速的4倍少20千米。普通列车时速是多少千米? 8、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9、1千克糖果,均匀地装在2个袋子里,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果?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袋糖果? 10.同学们收集废旧电池。第一小组6人收集了7千克,第二小组5人收集了5千克,第三小组8人收集了7千克。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得多? 11.一条72米长的路,原来从一端起,每隔9米有一盏路灯。现在重新安装,要从一端起每隔6米装一盏。为节省施工成本,有些位置的路灯是不需要重新安装的。不需要重新安装的路灯至少有多少盏? 12.新华农具厂计划生产一批农具,已经生产了360件,还剩900 件,还剩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没有完成? 13.一根电线分成三段,第一段长3米,第二段长4米,第三段长5米,每段线各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14.同学们采集树种,第一组5人拾了4千克,第二组6人拾了5千克,第三组7人拾了6千克,按人数平均,哪一组拾得最多?他们谁做得快一些? 15. 小颖和小婷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颖每秒跑6米,小婷每秒跑4米。 (1)如果她们从100米跑道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秒后两人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