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集水与节水灌溉技术

第七章  集水与节水灌溉技术
第七章  集水与节水灌溉技术

第八章旱地土壤集水与节水灌溉技术

第一节集水技术

在我国旱农地区内虽然丘陵坡地、山坡地占很大比重,如前所述约占70%以上,但也有不少面积是属于高原或平原、川地或滩地的。这些地方虽然地形较为开阔平坦,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或因降水季节与作物生长季节不协调,或因降水的年变率和季节的变率很大,所以也经常发生干旱。因此,因地制宜地运用适当的集水技术,将非生长季节的降水或非生产用地上的降水集蓄起来,以满足生产上及日常生活上对水分的需要。

集水技术主要是修建小型蓄水设施,如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涝池或陂塘)、水窖及进行引洪漫地(或称引洪漫淤)等。小型蓄水工程具有用工少、投资少、见效快、群众可以自办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将多雨年份或多雨季节的径流蓄存于当地,以解决人畜及旱季的用水,充分发挥降水的生产效益。

一、塘坝或塘库

(一)什么是塘坝或塘库

按照我国有关设计标准,凡库容达不到小型水库要求的,则称为塘坝或塘库。即库容在几百m3至几万m3的小型蓄水工程称塘坝或塘库。塘坝或塘库在形式、建筑组成上基本上与小型水库相同。包括山塘和平塘。山塘是建在山谷的谷口,平塘在平缓地上开挖或三面筑堤。

(二)规划建塘库时应注意的问题:

1、塘址选择:

(1)工程量小口小、肚大、底平(山塘建塘选址)。

(2)附近有充足的筑坝材料。

(3)选在集雨面积较大的洼地,争取能汇集较多的径流。同时能在非灌溉季节把多余的降水引入塘库。

(4)地基不透水,不要在砂卵石等透水层处建塘。

(5)坎基软硬均匀。

2、建塘时注意防渗处理(平塘):

方法是把塘底土壤翻松并分层压实,或用石料砌底,以防渗漏。如果以淤地为目的,则可不必进行此项处理。

3、进行自流灌溉的塘库,要修建放水设施,一般常采用放水卧管设计。191页图

4、塘库的集雨面积过大时,要有溢洪道,在集雨区内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二、蓄水池

(一)什么是蓄水池

陕西关中群众一般称蓄水池为涝池,意为雨涝季节,集蓄多余雨水之处,华北群众一般称之为坑塘,南方称陂塘或山湾塘,为山原地区集蓄径流,解决人蓄用水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规模往往较一般塘库更小,除解决旱区人畜日常用水之外,亦可作为抗旱坐水点种或保苗的水源。

(二)蓄水池的种类

蓄水池按其主要作用分为三种:

1、专为拦蓄地表暴雨径流的。多在村旁、路旁、坡凹或其他水流集中的地方。或挖坑或筑埂或半挖半填而成。一般不采取防渗措施,池中蓄水可供抗旱、洗涤和牲口饮用。

2、专为蓄水灌溉或人畜饮用的。一般与渠道、水井、抽水站等结合。用来存储渠井、抽水站等抽引的水量,以便利灌溉和供水。渠池结合的叫“长藤结瓜”,一般多有石方衬砌。或胶泥铺盖,以防渗漏。池的位置往往不在低洼处,而在不致遭受暴雨冲刷,并能控制灌溉面积的较高处。

3、既能拦蓄暴雨径流,又与渠、井、抽水站结合的蓄水池。

(三)蓄水池位置的选择

1、要有来路水

2、土质粘重、不透水

3、靠近渠旁,长藤结瓜

(四)修筑步骤

1、清基

2、挖土培埂,分层夯实

3、防渗层处理

蓄水池挖好后要用胶泥、粘土或1:5石灰粘土铺在池底或搪在池壁以形成防渗层。或在池内放入浅水,反复进行水耕水耙,把水搅浑,使细泥沉降并填塞于土壤孔隙之中,以减低渗漏。在黄土高原上,如此反复进行数次,渗漏即可大为降低。根据国外报道,如同时加入土壤分散剂,如碳酸钠等钠盐处理土壤,可使渗漏大大下降。

在浅的土质蓄水池底(深度小于3m),也可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作为防渗材料,也可用水泥制品或敷设沥青防渗层进行防渗。不过在塑料薄膜或沥青防渗层上仍要铺填30~60㎝的土层并夯实,以保护薄膜或

沥青防渗层少被氧化或冻裂而遭受破坏。更要尽量防止蓄水池干涸,以免防渗层干裂。此外,在修建蓄水池时,为了减少泥沙入池,在进水口处也可先挖—个沉沙池,以解决淤积问题。

(五)蓄水池的形状

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盆形等。

三、水窖

(一)水窖的概念

水窖又叫旱井。它是干旱地区群众创造的一种蓄水设施,主要设在场院之内或住宅附近,以收集场院面积上的降雨,以解决人畜日常用水问题。

(二)水窖的作用

1、供人畜日常用水

2、蓄水防旱

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虽然降水较少,如果将一定面积上的雨水集存起来,其水量仍然是不少的。比如在1000m2的土地面积上,降l00mm的雨,就等于l00m3的水(折合l05L)蓄集起来。如每人每日用水以25L计,即约可供10人家庭的一年用水。在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平均年降雨量300mm,建立的2400m2的集水区,即使在降雨量最低的年份里也能对6口人、10匹马、2头牛、150只羊供应足够的用水。所以,此种方式对一些距离水源太远或取用地下水不现实的干旱地区来说,目前仍不失为解决人畜用水的有效方式。有些地方也有在路边地头打水窖的,主要用于蓄水防旱。

3、水窖位置的选择

打窖的地方一般选择在坡度不大,土质坚实均匀,有来水的路边、村边、地头或场院

中,不要打在沟边、崖边和沙土多,树木多的地方。

4、水窖的形式

(1)瓮窖瓮窖的构造如图所示。因其整体为拱形,比较坚固,能把水蓄满,容积也大,适用于高原和丘陵地区。

具体做法是先挖直径60~70㎝的井筒子,深1~2m。以下慢慢向四周扩展,到直径3m左右,再慢慢收缩。窖底呈锅底形,总深5~7m,窖壁应保留锨头挖土痕迹,以便涂泥防渗。

上泥前将窖壁先用清水洒湿,然后由下而上,边上泥边抹压4~5㎝厚。要抹压到表面光滑,泥不吐水为止。最后再用黑矾水或糯米水刷一次面子就能耐久。或采用防渗水泥砂浆涂抹。

泥灰的配制各地经验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

1.白灰:细沙:红胶土,1:2:3或4:2:2

2.白灰:细沙:红胶土:黄土,6:2:1:1

3.白灰:瓦碴面:细沙,4:3:1

4.瓦碴面:白灰:红胶土,1:4:20。

(2)缸窖这种水窖在渭北高原和关中地区比较普遍,它的优点是规模小,容积大,适用于旱原地区。

缸窖的形式如图所示。具体做法是先选好地形,挖直径60~70㎝的窖筒子,深1~2m,窖筒子以下接旱窖,边深挖边慢慢扩展,挖深2~3m,底部直径达到3~5m为度,然后再接水窖。水窖部分,挖时要逐渐由大缩小,深度4~5m,底部成锅底形,直径1~1.5m,进水口应通入旱窖。窖内要用红胶泥钉窖,以防渗漏。

钉窖的方法是用红胶土晒干打碎,堆放在水坑里用水泡,时间越长越好。土块泡化后和成胶泥待用。然后在窖内壁上掏扣带或挖玛眼,扣带宽7~8cm、深15㎝左右。玛眼一般长宽各5cm,深15cm左右。按三角形排列并应注意挖玛眼时应向下倾斜,以便挂泥。再后把和好的胶泥搓成7~8cm粗,20㎝长的泥条,蘸些用胡麻或榆树皮熬成的水,用力摔进扣带和玛眼,并均匀摊开露在外面的胶泥。窖底的胶泥层要有15~20㎝厚,窖壁的胶泥层可保持5~6㎝厚,外露的胶泥摊开后要用锤砸实,称为捶窖。捶窖要在一天内捶完,以后还要经常的捶打,一直到胶泥干了而又不显裂纹为止。

(3)窑窖窑窖是在山区靠近崖根地方挖的一种水窖,其形式如图所示。其涂泥防渗或钉窖防渗同上述瓮窖或缸窖的方法相同。此外在澳大利亚的旱区亦常见用铁制的多个储水罐置于屋檐下进行储水。在现代建筑材料及技术条件下,如能修建地下钢筋水泥蓄水池或半地下钢筋水泥蓄水池,其效果更好。

四、转山渠

在南方较多。有的山区、丘陵区坡面上部土层较薄,为林牧基地,下部土层较厚,为基本农田,在两部分交界处修转山渠。有些地方在渠的一端或两端修蓄水池。暴雨中山坡上部的地表径流为转山渠所拦截,引入池中。这样既保护了下部农田不受冲刷,又可利用池中蓄水浇灌下部农田。

五、引洪漫地

(一)引洪漫地的概念

在暴雨后,利用从荒坡、荒沟、河流、道路等流下的洪水漫灌在川、原、滩地的农田,就叫作引洪漫地。

(二)引洪漫地的作用

引洪漫地是化水害为水利,抗御干旱,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的斗争中的一项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关中富平县的赵老峪从秦代就开始进行了引洪

漫地,目前已扩大到大水峪、洪水洪等15个小流域。陕北定边县、靖边县河源地区的八里河流域亦有大面积的引洪灌区。

1、增水增肥,改良土壤,保证高产

洪水中含有大量肥土、杂草树叶、牛羊粪便,大大丰富了土壤的营养状况,洪漫后原来比较瘠薄的土壤得到改良。因而提高了产量。

表引洪漫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表引洪漫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变荒滩为良田,扩大高产稳产粮食基地

低洼易涝及盐碱化的河滩地,经过引洪漫淤,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变为良田。

3、控制洪水,拦截泥沙,变水害为水利,变泥害为泥利。

在旱农地区的河谷阶地、山沟涧地和山麓滩地等有洪漫条件的地方,均应全面规划,修建引洪工程,进行引洪漫地。它将产生投资少、成本低、增产显著的最佳效益。

(三)引洪漫地工程的布设

引洪漫地工程的布设应根所引洪水的种类而有所不同。引河洪漫地,一般是在河道湾处,做一简单土堤及引水渠进行漫淤,以改造河滩沙地,发展生产。也有修石堤的,最好在堤上或堤内外密植柳树,有利于巩固堤岸。

如引山洪漫地,一般修筑截流土埂和环山渠道,拦截坡面或山沟洪水漫淤涧、滩、阶地和川道平原。

引沟洪漫地的工程布设,一般在沟口附近,距计划淤漫的川台地不远处修易拦洪坝及溢洪道(断面要大),溢洪道下接引洪渠。再接着接漫淤的饿川台地。在引洪渠与川台地之间修进洪闸和排洪闸。

(四)引洪漫地的渠道工程的具体要求

为适应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含泥沙量大、灌淤快的特点,渠道必须采用:

1、多渠口一般每隔200m左右开一渠口,最长不超过500m。这样在山洪暴发时可很快把洪水分散引入田间。

2、短渠线一般干渠多在1000m以内,一遇洪水立即引水入田,有利于控制历时短的暴洪。

3、大比降因洪水泥沙含量大,为了避免渠道淤积,使泥沙尽量淤存于田间,所以渠道的比降要大。一般为1:300,最大不大于1:100,最小不小于1:500。

4、不宜设永久性的固定建筑物

同时,在淤灌前要作好田块整理,修好蓄水埂等田间工程。一般每块以4~10亩比较合适,最大不超过30亩。地面坡度宜保持l°~2°,以便落淤均匀。田埂高度一般0.3~0.5m为宜。并应注意,高处埂高要修低,低处埂高要修高,以达到等高的水平。

(五)引洪时间

进行引洪漫地,还应掌握好引洪时间及漫淤厚度,一般第一次洪水含沙量最大,肥分最高,水急泥稠,不宜洪灌小苗,只宜洪灌休闲地及大株作物。

(引自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编《水土保持》,1973)

二、地下水的利用

(一)地下水利用的意义

在旱农地区蓄集自然降雨及地面径流的水源仍然是依靠天然降雨,遇到干旱年份如果没有足够的雨量,这些措施便难以发挥作用。根据国外经验,在平均年雨量为50~80mm的地方,集存降雨便不会成为经济可行的措施。因此,在旱农地区或干旱地区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常不得不引用地下水以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

(二)地下水利用的方式

旱区或旱年引用地下水的方式主要靠因地制宜开挖不同类型的水井,一般常见的水井有人畜力井、机井、坎儿井及卧管井等。

打井抗旱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历史上打井抗旱多利用辘轳或桔槔以人力提水,效率很低。建国以后多利用抽水机提水,一井的抗旱面积常达百亩以上,效率大大提高。

地下水开发利用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必须在正确评价地下水水质及可采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要控制开采量不超过可采资源。要克服盲目打井,超重开采,导致“地下水位区域下降漏斗”现象的产生。

第二,地下水与地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全面综合规划,统筹安排。如我国华北平原易旱易涝地区,干旱季节河流来水较少,不能满足用水要求。但这类地区,地下水埋深较小,水质也好,可以利用地下水,以补地面水源之不足。同时,开展利用地下水还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过湿并腾出地下蓄水库容,以纳蓄雨季的降水,减少地表径流,有利于防旱防涝防渍。但单纯的利用地下水同样也不能满足用水的全部要求。必须地面水、地下水结合使用,起到相互调剂,保证生产的作用。在地下水和地上水都比较丰富的地方,应尽量开采地下水,把地上水送到缺水地区。

第三、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浅、中、深结合,合理布局,分层取水。浅层水一般开采较为容易,补给也较易、较充足。因此,应优先开发浅层水。中层和深层承压水,由于侧向和垂直补给量小,一经开采,容易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因此,各层地下水的开采量应有合理的搭配与整体的规划。平时应尽量少采深层水,以备特殊干旱年份使用。

开发不合理会造成同一开采深度单井效益下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同一地区井密度大造成)。井距定在影响半径2倍以上。

第四、要搞好土地平整及井泵、机泵等配套工程,才能充分发挥灌水的效益。

第五、有采有补。为了做到既满足生产需要,又防止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引起不良后果,除千方百计节约用水和开辟其它水源外,雨季可以通过坑塘、沟渠、水田、水井等各种引渗工程,人工补给地下水。

(三)灌溉用水对水质的一般要求

1、矿化度

一升水里含盐数量叫做矿化度。一般用g/升表示。矿化度小于2g/升是淡水,适宜灌溉;大于2g/升是咸水,能否灌溉,要结合当地土壤耕作等条件试验确定。

2、pH值

要求6~8.0之间。

3、有毒元素和化合物

主要有铅、锌、铬、汞、砷、氰、酚等,要求这些元素和化合物含量不至使作物受害,土壤受污染,农产品毒物残留量不超过国家卫生部规定标准允许范围。

一般要求汞含量不超过0.005mg/升其它有毒元素不超过0.1mg/升。

我国一些地区咸水较多,也可采用3~5克/升、pH8的咸水灌溉,甚至矿化度7~8克/升,但需注意:①要有排水工程;②灌水时间不宜在苗期,可在生长旺期,根系下伸。可避免表层盐分危害。③按照少次数、大定额灌溉,起到一定压盐作用。④加强农业措施。平整地面,浇后及时锄地,防止蒸发,多施有机肥,抑盐。⑤浇过咸水的地,应该利用汛后水源比较多的有利条件,引水洗盐或大定额冬灌,以减少水土流失。

第二节旱农地区节水灌溉技术

一、临界期灌溉

根据作物的生育及需水规律,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适时适量灌溉,避免用水浪费,以提高灌水效益,节约用水。

作物在生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对水分的消耗量不同,对缺水的敏感性不同,从而对降低产量的影响程

度也不同。作物在某一生育时期或生长时期遭受缺水所产生的影响,以后即使供水条件改善,其所受损失也不能恢复或补偿,直到最后严重地影响产量。也就是说有些生育时期缺水对产量降低起着关键作用或重大影响。这个时期称为作物的需水临界期。而在另一些生育时期内缺水,对产量降低的影响却并不明显,或当时虽有所影响,但在水分恢复正常供应时却又能逐渐恢复。在一些作物中营养生长期适当缺水,可能刺激生殖生长,最后反而有利于产量。一般作物的开花期大多是水分临界期,在开花期即使是极短时间的缺水,也会影响座籽的花数,从而减产。禾谷类作物自穗分化开始至抽穗这一段时期中的缺水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开花至灌浆阶段。苗期及成热期的适当干旱,反而有利于控制茎秆的徒长与促进早熟。因此掌握各种作物的需水规律和需水临界期,在此时期适时适量的灌溉,虽产量相差无几,而用水量却能显著减少。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密歇尔地方的试验表明,玉米在整个生长期内灌水6次的,共灌水544mm,每亩产量为635㎏,而在玉米抽雄期、吐丝期及时灌水3次的,共灌水396mm,每亩产量也达626.3㎏,产量相差不大,而用水量却省了27.2%。

二、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溉及沟灌

大水串灌漫灌为一种粗放的灌水方式,其特点是不做或少做田间灌水畦沟,从引水渠道上任意扒口放水,任其串流漫流。这一方法因土地不平,土壤入渗很不均匀,干湿不均,渗漏损失亦大,土壤结构亦遭到严重破坏,用水极其浪费,应尽快废止。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溉或细流沟灌。在坡地上应根据坡度大小实行斜畦或等高沟灌。

由于地面灌水方法具有投资少、技术简单、、节省能源等许多优点,即使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地面灌水方法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美国大部分灌溉面积目前仍然使用地面灌溉的方法。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许多国家对地面灌水技术的研究更加重视。我国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水方法。

三、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也称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将灌溉水引入田间作物根系吸水层,主要借毛细管的吸水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这种方法能使土壤湿润均匀、湿度适宜,能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它还有减少地面蒸发,节约灌溉用水量、灌水效率高、灌水与其他田间作业可以同时进行等优点。实施地下灌溉虽然需要一定的管材和设备,但和喷、滴灌相比,灌溉成本还是比较低的。据山西省万荣县的实践,地下灌溉的投资为10~30元/亩。由于地下灌溉具有省水、高产、低成本等优点,在干旱缺水地区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一般较地面灌溉可增产50%~70%。

用于地下灌溉的管道可用多孔瓦管、陶土管,混凝土管、灰土管、钻孔的竹管等。埋放管道时,底土要夯实,管上要铺草,填土要捣实。

根据地下管道的充水情况,可分为无压管道和有压管道两种。在无压管道中,灌溉水完全靠土壤毛细管吸力湿润土壤。在有压管道中,水在土壤中的扩散除靠土壤毛管作用外,还借助于水头压力。目前,我国各地主要采用无压管道或低压管道(水头为0.5~3.0m)。

管道的埋深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距地面的深度要在土壤毛细管有效作用范围以内,二是管道在拖拉机耕作时不致被压坏,三是要埋设在冻土线以下。管道埋深一般为40~60㎝,间距2~3.5m。

据国外资料介绍,在小规模的生产中利用瓦盆进行渗灌也是节水的有效方式之一。据在印度试验,用价廉未上釉的素烧瓦盆埋在土中,只留盆口露在土面以上,其中注满水,四周种上菜籽或瓜类,盆中的水通过多孔的瓦盆渗到植物根层,就可以维持植物生长。在88天的生长期内,每亩只用水13.3m3,就足以使甜瓜和西葫芦长到成熟.

四、喷灌

喷灌是利用水泵和管道系统在一定压力下把水喷射到空中,散为细小水滴洒落在地面上,如同降雨一样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喷灌可以灵活掌握喷洒水量,采用较小的灌水定额,准确地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改善田间小气候,根据作物的需要及时适量地灌水。可以控制喷灌的强度,使地面上基本上不发生径流,少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并能冲掉作物茎、叶上的尘土,有利于植株的呼吸及光合作用。因此喷灌有省水、增产的效果。与沟、畦灌相比,一般可省水20%~30%,增产10%~20%。此外,喷灌还能节省劳力,提高灌水工作效率,还能适应起伏不平的地形。但投资较高,需要消耗能源,灌水质量受风力影响较大。

喷灌系统一般由水源、动力机、水泵、管道系统及喷头等部分组成。在喷灌系统中,一般都需要用水泵给水加压。但在山区、丘陵区往往有自然水头可供利用。可以发展自压喷灌系统,不要动力,管理方便,投资较少。

选择喷灌系统的类型时,应根据地形、作物种类、经济条件等因地制宜地确定。在喷灌设计中,喷头的选择、布置方式,管道的布设、计算可参考有关专著。如自走式、移动式、固定式、环式等。

五、滴灌

滴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把水或溶有化肥的水溶液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土壤,使作物主要根系分布区的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在最优状态的一种先进灌水技术。

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控制枢纽,输水管道和滴头四部分组成。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过滤器和肥料罐及必需的控制设备,如控制阀、压力表及流量调节器等。输水管道包括主管,支管,毛管。主管

多用硬聚氯乙烯或陶瓷管埋于地下。支、毛管一般铺设在地面上,常采用掺有炭黑的中、高密度聚氯乙烯半软管。

滴灌系统是在低压(36~212Pa)条件下进行灌概,用人工或自动调节灌水量。灌溉水在水压力作用下通过管道和滴头,定时定量地以点滴的方式向作物根部的土壤供应水分与养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株、行间的地面则仍保持相对干燥。所以它是一种省水、省工、省地、省肥而又增产的灌溉方式。目前多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也有用之于农作物的。

滴灌的主要缺点是滴头容易堵塞而且投资较高。因此,在滴灌系统中过滤器十分重要,稍有疏忽就会堵塞滴头。过滤器的形式一般有滤网式,离心式,砂砾料滤层式等。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各部件并及时维修。在霜冻前还要及时将毛管中的水抖净,以免停灌期间冻裂毛管和滴头。

滴罐使田间基本上消除了渠道渗漏和蒸发损失,在灌溉面积相等情况下,滴灌的水源工程蓄水量,一般只有地面灌溉的1/6~1/8,且能适应各种地形,不需要开渠、平整土地和作畦筑埂,便于实行自动控制,节省劳力。滴灌系统的干支管道埋在地下,节省了渠道占地。

六、有限灌溉

(一)概念

也称非充分节水灌溉,是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干旱地区利用有限的水量对作物进行不充分的补充水分供给获得最大的作物经济产量的灌溉方法。它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依据,在特定条件下求得有限水量在作物生育期不同阶段的最优水分分配。即在作物生育期内部分满足作物水量需求的灌溉方式。

(二)非充分灌溉的内涵

非充分灌溉是针对水资源的紧缺性与用水效率低下的普遍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灌水量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需水量的灌溉。就是将有限的水科学合理(非足额)安排在对产量影响比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在非水分临界期少供水或不供水。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新的灌溉制度,不追求单位面积上最高产量,允许一定限度的减产。在水资源有限地区,建立合理的水量与产量关系模式,通过增加灌溉面积而获得大面积总量的均衡增产,力求在水分利用效率(WUE)—产量—经济效益三方面达到有效统一。

(三)非充分灌溉的主要研究内容

1)作物在不同受旱条件下需水规律的研究。

研究作物在不同受旱条件下需水规律是进行非充分灌溉研究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据此为确定节水灌溉控制指标,选择灌水技术提供依据。

2)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研究。

作物—水模型是制定灌溉定额、灌溉制度的理论依据。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不同,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需水高峰期并不是需水关键期,寻求作物需水关键期,也就是对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敏感程度进行研究,找出敏感期及敏感期的顺序,把有限水量灌到最关键期,尽可能使产量最大。非充分灌溉作物—水模型是建立相对产量与相对腾发量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作物—水模型,如干旱地区用Jensen 模型计算,半干旱地区采用Stewart 模型,而Jensen 模型由于考虑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而采用较多。目前对作物—水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对模型中敏感指标λ的研究。由于这一参数影响因素较多,时空稳定性差,不少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敏感指标λ进行了研究[20-23]。

3)优化灌溉定额、制定灌溉制度

根据作物需水的关键期,优化灌溉定额、制定灌溉制度,为灌区非充分灌溉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如何将有限的灌溉水量分配在各关键期,才能使总产量达到相对最大,采用优化理论可对有限水量进行最优分配。由于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量与敏感性都不一样,这种灌溉制度的确定是一个多阶段决策的过程,是动态的,不同于传统的静态灌溉制度。目前大部分用动态规划进行优化设计,用逐次逼近法求解。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产出率,将非充分灌溉与系统分析结合起来,把决策建立在实现全生产期产出最大化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农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

七、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简称RDI)

调亏灌溉是基于作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受遗传特性或生长激素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定阶段(主要是营养生长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使作物经受适度的缺水锻炼和增加抗性,促使作

物光合产物的分配向人们需要的组织器官倾斜,达到提高其经济产量而舍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及合成有机物的总量的节水灌溉技术。

该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澳大利亚持续灌溉农业研究所Tatura中心研究成功,并正式命名为调亏灌溉。它的节水增产机理,依赖于植物本身的调节及补充效应,属于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的范畴。从生物生理角度考虑,水分胁迫并不总是表现为负面效应,适时适量的水分胁迫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国外对调亏灌溉的研究应用大多集中在果树方面,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调亏灌溉技术,并将其应用范围由果树、蔬菜,推广到冬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与充分灌溉相比,调亏灌溉具有节水增产作用。

*********村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案

1、综述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的实施背景 本项目为**********地村节水工程实施案。 ******地村位于****************。总土地面积14000亩,种植面积7000亩。人均纯收入5000元/人。 本次设计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建设形式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由于该区处于半干旱地带,降雨量少,干旱成为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东地村基础设施薄弱,井的出水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灌水式粗放,灌水定额大,成本费用高,水资源浪费重,对当地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改善灌溉条件,建设适宜当地生产的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是当务之急。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东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有利条件。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村现有井因建设年限较长,井深不足,不同程度的存在出水量重不足。机泵露天放置无任防护措施,风吹雨淋致使机泵老化重,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灌水式粗放,灌水定额大,成本费用高,据调查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6,水资源浪费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生产生活用水也将加大,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将进一步尖锐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现实。 合理开发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连片节水工程,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才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及水资源现状,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改善当地灌溉条件,减少地下水开采,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是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项目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灌溉技术与当今现代化的农业经营式极不相称。发展节水灌溉,使先进科学的灌水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 就项目区农田灌溉现状而言,即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浪费有限的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总之,发展节水灌溉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共建和谐社会和节水型社会的需要,是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效连片节水灌溉工程的兴建是非常必要的。 1.2 项目概述 1.2.1 建设容及规模 ********村节水工程实施案,设计在东地村新建节水灌溉面积1000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e18422189.html,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作者:刘祥诺李爱莲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8期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主要的灌溉方式有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等,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效能得到极大提高,有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水资源和当地环境。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注意的事项分析 1.1 分析在无坝取水中的注意问题 根据现实情况建设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种,如果建设不建闸的引水口,那么在发生洪水的情况下,就不能有效的控制水的流量,进而导致渠道和其他设施被洪水冲走,淹没大量的农田,针对这一危险的情况,一定要考虑好建设建闸飞控制方案。引水角通常是指在进水闸的中心线和河道水流方向之间产生的夹角,一般都会设计成锐角,基本是在30°~45°范围,这样可以保证水流的平稳性,而且这样的引水效果也是最好的,同时还减少了水流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如果水位非常低,没有条件进行自流灌溉引水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或者是低坝、节制闸等,以此来提高水位,对水资源进行存储,合理的调整水位高低,可以使用引水自流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 1.2 有效控制输水过程中造成的水量浪费 在长时间的农田水利灌溉发展中,主要使用挖土成渠的灌溉方式,直接将水输送到农田中,如果管理不到位,或者使用的管道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输送的水量会有一定的蒸发和渗漏,流失大量的灌溉用水,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一般每年植物生长时所需水量为4,000亿m3,但是在所有输送水量中利用在农田灌溉中的只有50%~60%,针对这一情况,一定要对输水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有效方案进行节水,例如对水泵、管道进行检查,不能出现漏水、渗流问题,有效控制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灌溉的效率。 1.3 对水渠进行防渗处理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可以利用挖掘的水渠进行水资源的输送,为了保证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一定要合理选择渠道的防渗材料,现浇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面、干砌块石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目次 1综合说明 2 项目区概况 3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4. 工程管理 5、施工组织设计 6、水土保持设计 7、环境保护设计 8、节能设计 9投资概算及筹资方案 10预期效益 11 附图 附加说明(包括总则)

1 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1.2 项目区现状 简述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包括项目的位置等。 1.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简述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方案,总工期。 1.4 工程管理 简述项目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建后的管护机制。 1.5 建设费用及资金筹措方案 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总投资,投资构成,筹资方案。 1.6 预期效益 简要说明高效节水工程建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水文气象 重点介绍项目区降雨、气温、蒸发、风向风速和日照等水文气象要素。 2.1.3 地形、地貌 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 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土壤土质、作物种类和种植间距。 2.1.5 水资源 重点介绍项目区现状水源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受益人口及劳动力状况 2.2.2 农业生产水平 2.2.3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

2.2.4 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2.3 项目区水利设施现状 2.3.1 水源工程现状 水源工程包括水库(湖泊)、堰坝、山塘、河流等。 2.3.2 灌溉工程设施现状 说明项目区灌溉工程设施现状,应包括工程类型、规模、分布及完好程度等。 2.3.3 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说明项目区现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4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现状自然灾害、农业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目实施的必要性。 3 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和布局 3.1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包括: (1)规划的文本及相关的审批依据; (2)中央及省针对现行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补助的有关文件; (3)相关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根据项目类型选用相应规范); ①《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②《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③《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④《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2010;⑤《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等 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标准 (1)灌溉设计保证率 喷灌、微灌各类作物采用85~95%,低压管道灌溉采用75%。 (2)灌溉水利用系数 低压管道区、喷灌区不应低于0.80;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

水利灌溉中的有效节水措施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二、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二是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三是受经济利益影响,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五是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很多工程设备因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等,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保障我国未来经济持续高效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占世界总量的6%,但是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的现状,实际上人均水量较为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节水灌溉;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投资,目的是尽快实现全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较多的漏洞,极大的影响了其推广与普及的进程。因此,完善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的工作重点,以期通过有限的灌溉水资源消耗总量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 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相关规划中明确指出,截止2015年年底,确保1.5亿亩农田实行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截止2020年年底,保证6.5亿亩农田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技术普及。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保证。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广大地区进行推广使用。下面主要通过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现状与节水灌溉农艺技术现状进行主要说明。 1.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现状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目的是通过降低输水管道在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水量损失,损失的方式主要是水量蒸发和渗漏导致。为了保证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必须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 1.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的防渗工程主要考虑的是施工材料的防渗漏性能好坏、成本高低与施工难度大小。只有保证渠道的透水性或者通过建立防渗漏隔层,才能有效保证输水渠道不会发生渗漏等情况,对节水技术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1.1.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农业而言,水利是命脉。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全国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5.6%,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是所有用水分类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然而由于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水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要求农业用水必须实现负增长。为此,国家在大力发展和推广节水农业,从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入手,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什么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即通过各种工程手段,减少输配水过程中跑水和漏水损失以及田间灌水过程中深层渗漏损失,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常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哪些? (1)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自然水头落差或机械加压把灌溉水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田间,利用喷洒器(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并使水分散成细小水滴后均匀地洒落在田间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

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同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相比,它具有适应性强、节水、节地、省电、省工、灌水均匀、有利于实现灌溉自动化等优点。 喷灌 (2)微灌技术:微灌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微灌是一种现代化、精细高效的节水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渗灌等,是用水效率最高的节水技术之一。与地面灌和喷灌相比,它是局部灌溉,具有省水节能、灌水均匀、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微灌缺点在于系统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灌水器易堵塞等。

农田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农田的灌溉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如若不采取一些措施节约水资源,农业的生产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农民的收益也会因此减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田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田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新的农田灌溉计划已经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中被提出,它将节约用水资源作为满足农业种植需要用水的前提。目前已经被推广并且开始运用的农田灌溉技术种类繁多,而且在这些灌溉技术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利弊,并且这些灌溉技术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甚至有些灌溉技术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被运用。 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1.1节水灌溉系统体制 1)水稻的薄浅湿晒灌溉:在早期为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灌溉水稻主要采用的是较深水层的灌溉,而在某些地区采取的是漫灌、串灌等效果不是很明显的灌溉方式。而现代技术在保证节约用水的前提下提出薄、浅、湿、晒等灌溉制度。这种方式依靠薄水的插秧、浅水的返青、在分蘖之前对农田进行打理,然后在进行晒田,拔节抽穗等来维持薄水,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灌溉及生长环境。 2)不完全灌溉:充沛的水量是农作物产量的良好保证,再灌溉时采取较充分的灌溉方式不仅能使农作物的长势良好而且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单位水量下农作物的产量却并不是很高。这就需要在某些情况下采取一些有效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灌溉措施,其目的并不是在单位面积内获得做高的产量而是在单位用水量内使农作物的产量有相对的提高。这种灌溉技术运用广泛常被运用在花卉、蔬菜、中药材等作物的灌溉,并且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1.2节水灌溉的途径 1)喷灌:喷灌技术在农作物的灌溉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可用此种灌溉方法。但此项技术必须与相应的设备结合后才能操作。一般采用与动力机、加压水泵等设备结合,在某些情况下也采取利用水自然下降的势能将水压缩进管道后再向田间输送,经过喷嘴将水向空气中喷洒,最后再将水布置在整个农田中。 2)微灌:微灌技术是将管道中的水用特殊的喷头均匀的喷洒在农田里。微灌技术的结构包括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输水管道等,其最大的优点是严格控制农作物的灌溉水量。且微灌技术常被应用在局部农田的灌溉,以保证农作

节水灌溉的内涵。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多种措施的总称。主要是对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灌溉而言。由于灌溉是补充天然降水的不足,从而促使作物高产高效,节省灌溉用水,当然首先要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因此,把“节水灌溉”仅仅理解为节约灌溉用水是不全面的,应当在考虑灌溉的同时,还要把各种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水源,如:地面水、地下水、天然降水、灌溉回归水,经过处理以后的污水、“废水”以及土 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历史儿乎与我国农业 灌溉的历史一样长,因为只要灌溉就应当考虑节水。 秦汉以前的期思娄灌区以及芍坡灌区工程的修建及 运用标志着我国摆脱靠天祈雨的灌溉方式。早期的 郑国渠、泾惠渠、渭惠渠和洛惠渠等老灌区就在优化 地面灌溉技术要素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 了一些宝贵的经验。20世纪60-70 年代,江浙一带 就开始推广三合土和混凝土地下渠道。50年代就有 部分地区开始进行喷灌的研究和试点,到70年代喷 灌技术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广泛应用,在1997 年全国 喷灌面积已达19.33 万hm?。滴灌技术是1974 年从 墨西哥引进3套滴灌设备开始的,至今我国地面滴 灌技术应用和设备开发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在吸收 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时,研制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 使用的滴灌和微喷灌设备,现在全国滴灌面积已达 到几万公顷。同时,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到80年代 地下输水技术又得到了新生发展成为低压管道输水 灌溉技术,主要采用低压塑料管道输水,也有用索混 凝土浇筑的管道等其他形式低压管道输水。 以色列 2.2 以色列在水资源利用和农业高科技化方面成绩 斐然,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以色列建国初期,水就被 确立为国有化资源,归政府所有和控制,并于1959 年颁布实施了《水法》。1964 年建成全国输水系统 (NATIONAL WATER CARRIER),通过这个输水系 统,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要将水从一个地 方输往另一个地方。1972 年制定了“国家污水再利 用工程”计划,开展利用污水进行灌溉的试验研究,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至1997 年约有60%的城市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型式主要种类 1.渠道防渗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 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渠道防渗可分为:①三合土护面防渗;②砌石(卵石、块石、片石)防渗;③混凝土防渗;④塑料薄膜防渗(内衬薄膜后再用土料、混凝土或石料护面)等。 2.管道输水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 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发达国家的灌溉输水已大量采用管道。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其效益为: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3%;增产幅度10%。目前,如采用低压塑料管道输水,不计水源工程建设投资(以下同),亩投资为100元—150元。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3.喷灌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 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喷灌的主要优点如下:(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水可以当2m3水用。(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 (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移动管道式喷灌通常将输水干管固定埋设在地下,田间支管和喷

以色列位于撒哈拉沙漠北缘。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年降雨量在400mm以下,甚至为0降雨,属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且降雨分布与耕地分布相反,东部和南部土地资源最好的地方降雨量却最少。为了解决生存危机,国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管理上,从北到南,从地上到地下,从淡水到咸水,从咸水到污水,进行立体综合开发,把淡水资源利用最大化,成为世界节水的典范。 二、以色列节水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以色列政府从五六十年开始,对水权、水量、水质、水效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59年颁布的《水资源法》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法,规定全国的水资源一律归国家所有,人人享有用水权利,但不能使水资源盐化、污染或耗尽。1962年出台了《地方政府污水管理法》,规定了地方政府在污水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强调政府必须保证水资源的清洁健康和有效持续利用。1981年颁布了《公共健康法典》,对饮用水保护和废水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还就污水坑和化粪池、蒸发塘和蓄水池、工业水软化盐的排放、工业废水、船舶废水等的排放分别制定了法律法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 充分挖掘利用淡水资源 以色列淡水资源十分匮乏。全国淡水资源总量仅20亿m3,人均不到300 m3,属极度缺水国家。为了解决淡水资源匮乏,他们采取三条措施:一是雨水积蓄利用。全国建立库塘池等蓄水设施100多万个,二是北水南调。三是开采地下淡水资源。并通过雨季输水、污水净化等办法,补充地下淡水资源,达到供需平衡。 (二)咸水利用 以色列咸水淡化起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采取多层薄膜加压反渗透方法,过滤高浓度的盐分,净化淡水资源。2007年以色列海水和咸水淡化占农业用水的40%左右。同时通过科研攻关,研究适宜于微咸水灌溉的农作物,如西红柿、甜瓜、棉花等,在沙漠的充足光照下,种植的棉花产量高,品质好;种植的水果产量高、味道甜、易保存,远销欧美市场。 (三)污水处理。以色列政府在1972年制定了“国家污水再利用工程”计划,开展试验研究,把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就近处理,取得了很大成功。至1997年约有60%的城市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灌溉。目前已达到污水处理率达到70%,其中1/3用于农业灌溉,其余就近排入地下,补充地下淡水资源。 (四)节水灌溉 包括喷灌和滴灌,喷灌主要用于效益相对较低的棉花、土豆等作物的大田灌溉。滴灌主要效益较好的花卉、水果、蔬菜的灌溉。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以色列节水灌溉起步早,技术领先,形成产业,效益明显。 (三)建立良好的科研机制和投融资机制 以色列的节水技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得益于科研和投融资机制。它的科研载体是水务公司,水务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专门组建课题攻关小组,逐一破解技术难题,并开发有市场前景的节水产品。资金主要来自于企业自筹、政府投资、国际融资、国民基金等四个渠道。2006-2009年,仅以色列政府给水务公司投入的科研经费达5000多万美元 四)制定规章,培育公民的节水意识。为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制定了《家庭节约用水十条规定》和《花园用水十条规定》,环保部还发布了《节约用水的建议》,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孙景生;康绍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1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 1.1水资源现状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命脉。水资源状况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年均降水量为630 mm,低于全球陆面和亚洲陆面的降水量;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水量仅2 300 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耕地水资源占有量28 500 m3/hm2,为世界平均数的4/5。另外,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山区多平原少,雨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和耕地占我国的45.3%和64.1%,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人均占有量为517 m3,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20,水资源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程度突出,土地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的新疆、青海等地的大面积戈壁滩,因无灌溉,也就没有农业。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汛期雨量过于集中,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利用难度很大,非汛期又水量缺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相差悬殊,使水旱灾害频频发生,甚至同一地区有时旱涝接踵而至,交替成灾。 1.2农业用水现状 从全国对水资源量总的需求来看,在出现中等干旱的情况下,全国总需水量为5 500亿m3左右,缺水量为250亿m3左右。若考虑供水中的地下水超采和超标准污水直灌等不合理供水因素,则全国实际缺水量在300~400亿m3之间。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但有效性很差,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渠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井灌区也只有60%左右,每m3水生产粮食不足1 kg。而一些发达国家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80%以上,每m3水生产粮食大体都在2 kg以上,其中以色列已达2.32 kg。由此说明,我国各种节水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还十分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2农田灌溉节水途径 农田供水从水源到形成作物产量要经过4个环节。首先是从水源取水,通过输水、配水等一系列工程设施把水送到所需灌溉的作物地块;其次是通过田间灌水技术将水源来水转化为土壤水;第三是通过作物根系吸水,由土壤水转化为生物水;最后是通过作物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在作物水分的参与下形成作物产量。每一环节都会有水的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探讨各个环节的节水途径、技术措施及其潜力,尽可能地减少每一环节中的水的无效损耗。前两个环节涉及如何将作物所需水量从水源送到田间并转化为土壤水,与作物的生理过程不直接相关,靠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水均匀度和减少田间深层渗漏等工程技术措施以及合理用水的节水灌溉制度措施,设法提高土壤储水量与水源取水量的比率和作物耗水量与土壤储水量的比例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这两个环节存在着很大的节水潜力,是当前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方面。后两个环节关心的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壤储水的问题,属基础节水范畴,靠减少棵间土壤蒸发无效损耗和作物奢侈蒸腾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设法提高蒸腾量与耗水量、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正本) 日期:2009年2月27日

目录 一.施工方案与平面布置 1.施工方案………………………………………………1—8 2.平面布置 (8) 二.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配置..........................................9—11 2.劳动力计划配置.............................................11—12 3.材料供应计划配置 (12) 4.主要施工设备配置……………………………………13—15 三.工程保障措施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6—19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0—23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3—24 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24—25 四.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分析与解决措施...............25—26 附表A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1) B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6)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一)、(二)

一.施工方案与平面布置 1.施工方案 1.1施工准备 1.1.1熟悉项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勘察 认真阅读招标文件中与该项目相关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图 纸、工程投资预算、施工进度要求、工程质量标准等,以便了 解本工程的总体概况、工程特点、关键技术和设备,明确工程 的重点和难点,为组织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掌握现场的 具体情况和条件,以便为施工现场布置、铺筑临时施工道路、 修建临时施工用房等作出整体规划。了解施工现场附近的主要 道路干线和现场水源状况,以便为通电、通水作出安排,为后 勤及工程材料的运输保障供给作出统筹安排。 1.1.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研究施工条件、选择施工方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施组织和管理的关键步骤。包含以下内容:施工条件分析、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交通运输、施工设施与临时建设工程、施工总布置、施工进度、主要技术及供应计划。 1.1.3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主要工作有: 通电、通水、通车及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及工作人员的用水、用电需求,确保施工所需物资安全畅通到达,并能在工程现场有序摆放。 1.2施工测量方案 1.2.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1.2.1.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对灌溉系统中各主、支管网布置的 坐标、基线、基点相关数据及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 准仪进行网点的测设。 1.2.1.2施工网的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程序进行。 1.2.1.3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布设,应满足灌溉系统中各主、 支管网布置的定位放样和技术监督要求,并与总平面图相配合,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的总储量的(0.3%)。2.多雨带气候十分湿润,其年降水量超过(1600mm)。 3.半湿润带气候半湿润半干旱,其年降水量(400~800mm).4.半干旱带气候干燥,其年降水量少于(200~400mm) 5.干旱带为我国最干燥的荒漠区,其年降水量少于(200mm).6.我国目前灌溉水的利用率很低,平均约为(0.4左右). 7.(渠道防渗)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主要措施。8.(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灌溉渠系管道化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 9.(喷、微灌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灌水技术。 10.(地面灌水)方法仍是当即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法。。11.采用渠道防渗措施,渗漏损失可减少(70%~90%) 12.(土料防渗)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施工简便,但抗冻和耐久性较差。 13.(水泥土防渗)具有造价低,施工较简易等优点,但抗冻性较差。14.(砌石防渗)抗冻和抗冲性能好,施工简易,耐久性强,但一般防渗能力较难保证,需劳动力多。 15.(混泥土防渗)其优点是防渗效果好,使用年限长。 16.(混泥土防渗)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渠道防渗方法。

17.管道输水减少了渠道渗漏损失,一般可节省能耗(20%~25%左右)。 18.管材和附属设施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约占总投资的(70%~80%)。 19.塑料硬管在管灌中得到广泛应用,埋在地下寿命可达(20年以上)。 20.目前灌区移动式管道输水中所用管材主要是(塑料软管)。21.地面灌溉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只有(0.6~0.7)。 22.沟灌一般要比畦灌节省水量(30%左右)。 23.喷灌灌水均匀度可达(80%~90%)。 24.喷灌比地面沟、畦灌溉省水(30%~50%) 25.在相同条件下,喷灌所需劳动力仅为地面灌溉的(1/5)26.一般要求喷灌时喷洒均匀系数在(0.8以上)。 27.适用于分散的小地块,特别是山区丘陵的复杂地形的轻小型喷灌机组是(手台式轻型机组)。 28.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质,特别是平原地区的小块地的轻、小型喷灌机组是(手推式小型机组)。 29.适用于中、小型面积的不同作物、不同土质的地区的轻小型喷灌机组是(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机组)。 30.不能灌溉高秆作物,适应地形坡度和土壤的能力较差的小型喷灌机组是(滚移式喷灌机) 31.(双悬臂式喷灌机),适应地形坡度的能力小。

为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进一步促进我省节水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9月10日至18日,我跟随甘肃省节水农业考察团赴以色列、埃及进行学习考察。 一、两国节水农业发展情况 考察期间,我们考察团一行6人分别走访了以色列著名的耐特菲姆(NETFIM)公司,参观了他们的滴灌设备生产车间,实地踏看了油橄榄滴灌农田,与他们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体验了基布兹生活。在埃及,我们考察了迪纳(DINA)农场,参观了大型移动式喷灌设施和奶牛场,与技术人员座谈,详细了解了他们如何在沙漠上发展现代农业。 以色列和埃及都属于地中海沿国家,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干旱少雨,是其共同的特点。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人口711万人,面积约大于我省天水市的行政区面积,人口约为天水市的两倍。2006年其国内生产总值1403亿美元,人均GDP1.97万美元,我国GDP总量是以色列的近20倍,但人均水平以色列是我国的近10倍。根据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数字,以色列的竞争力居全球第15位,是中东地区开展商务活动的首选之地。以色列2003年农业总产值为35.87亿美元,从事农业人口为7.17万人,农业总出口额为6.3亿美元,农业总产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6%。农业组织结构以莫沙夫(家庭承包,分户合作经营)和基布兹(财产共有,集体劳动生活)为主,全国莫沙夫有458个,人口22.2万人,基布兹290个,人口11.6万人。 以色列60%土地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300毫米,近一半地区在150毫米以下,南部热带沙漠地区年均降雨量仅有25毫米~40毫米,全国水资源总量只有20亿立方米,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28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0,约为我国平均水平的1/8,为我省的1/5。 自建国以来60年间,节水农业就成为以色列在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艰难生存的重要支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色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集资源、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节水农业体系,是世界上农业节水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资源方面,一是兴建“北水南调”工程。从1952年起,以色列耗资1.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145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主管道,把北部加利利湖的水提高到海拔365米的最高点,然后用直径2.74米的管道通过地下向南部输送,年调水6.4亿立方米,使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得到灌溉。二是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以色列人把工业与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同时淡化海水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水。现在以色列每年约有2.3亿立方米的净化水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量12亿立方米的19%。三是收集和利用天然降水,占以色列耕地面积50%的旱地,普遍采用了集雨设施、深松耕和秸秆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 在管理方面,以色列议会早在1955年就制定了《水法》,法律规定,全国境内的所有水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国家设立水利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水资源,输水管理由麦克洛(MEKOROT)国家水公司负责,全国实行用水配额和分级水价制度。 在技术方面,以色列建国初期也是长期使用漫灌,后来随着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全国的灌溉土地都使用了喷灌和滴灌两种方式的有压灌溉。同时,以色列80%的水地使用“水肥灌溉法”,即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一次完成,这一技术也有效地降低了后期的生产和管理成本。 目前,以色列耕地总面积34.7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18.7万公顷,灌溉率为52%,每公顷灌溉水量3900立方米,人均灌水量168立方米,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与措施,在山地上有了发达的农业,在沙漠中建立了片片绿洲,使以色列的农业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享有“欧洲的菜蓝子”美名。 埃及国土面积100.15万平方公里,人口7367万人,2005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084亿美元,人均GDP1470美元,低于我国水平,埃及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埃及人多地少,沙漠面积占其国土总面积的94%,耕地面积只有407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为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埃及政府一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埃及种植棉花的技术相当先进,超长绒棉和长绒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二是大力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埃及全境降雨极少,农业完全依赖尼罗河水的灌溉。埃及是世界上开展农业灌溉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农业灌溉上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三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为农业服务。四是对农业实行一系列补贴和扶持政策。为解决粮食问题,政府鼓励开垦荒地,新开土地10年内免交土地税。五是支持农村合作事业并重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可以说,以色列、埃及的基本国情与我省都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于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甘肃省节水农业发展概况 我们为什么要搞节水农业?这要从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的变化说起。 21世纪初,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一 以色列和埃及节水农业对我们的启示 郭春旺

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 术(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几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我国大多数农田是“靠天吃饭”,全国的农田受旱面积约4亿亩,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面临着用水短缺的制约,干旱是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受害面积最大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农业又是用水大户,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节水潜力很大,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利用率,用较少的水生产较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常用的节水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喷灌、微灌(滴灌、微喷、渗灌)、膜下灌等技术。不同的灌溉技术,其节水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滴灌和地下灌溉方式节水效果较好;微喷次之;而地面漫灌最浪费水;喷灌则界于微喷和地面漫灌之间。 一、渠道防渗: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措施、工程措施防止渠道内的水发生渗漏损失,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加水的利用率,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渠道防渗可分为三合土护面防渗、砌石防渗、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防渗等。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二、喷灌:喷灌是通过管道、喷头等机械部件将有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水滴均匀地降落到地面的一种灌溉方式。一般的粮、棉、油、蔬菜及果树等作物都可以采用喷灌来进行浇灌,喷灌还可以结合喷洒农药和液肥,是一种较理想的灌溉方法。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已被广泛采用。喷灌的特点:采用喷灌技术能达到节水、增产、省工、降低劳动强度等明显效果。喷灌的节水效果显着,水的利用率可达80%;大大减少了田间渠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工作量,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由于取消了田间水渠及畦埂,增加了播种面积,因此可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同时,喷灌还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如夏季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冬季或早春的喷灌作业能防止低温冻害和霜冻。此外,还可以利用喷灌水对作物叶面的冲洗作用,能消尘除害,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三、微灌:微灌技术又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等多种方式。它是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的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其特点是能够准确的控制水量,把水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微灌还可结合灌水施入可溶性的肥料溶液到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如果树、花卉、食用菌、温室大棚等蔬菜作物的生产中,应用效益十分突出。微灌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省水。微灌系统全部由管道输水,因此损失少,灌水时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灌水量小,灌水均匀度可达80~90%,水的利用率高。(2)节能。微灌比喷灌的工作压力低、耗能少。(3)增产。微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系附近灌水,供肥,有的还可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不会造成土壤的板结,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实现高产和稳产,提高产品质量。(4)省工、省力。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节省人工,降低成本。(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微灌的灌水速度可快,可慢,因此对粘土和沙土都适合,可以进行间隙灌溉,这样可使作物的根系经常保持合适的水分,又不会产生深层的渗漏。 1、滴灌: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滴头或滴灌管带上的小孔一滴一滴均匀慢慢地滴出来,滴在作物的根系附近进行局部灌溉,工作压力和滴头的流量小。滴灌是一种用水经济、省工、省力的灌溉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水源的干旱山区及沙地,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滴灌可用在各种经济作物上,特别是在温室大棚内应用效果最好。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另外由于流量较小、运行时间长,在需水量较大的蔬菜作物中应用不方便。 2、微喷灌: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灌形式,将水从微喷头或微喷带中喷洒成微小的水滴进行灌溉的方法,既有喷灌与滴灌技术之长处,又克服了两者之弊病,兼具喷灌不易堵塞和滴灌耗水少的优点。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大,工作压力虽然和滴灌差不多,但它的流速快,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出流量大,喷洒一定面积,因此每亩的用材比滴灌少,节约了亩投资。主要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温室大棚等灌溉。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但微喷灌会增加空气湿度,对一些容易因空气湿度大而产生病害作物,不能使用微喷灌;在空气干燥,风力大的地区使用微喷灌因蒸发漂移损失较大,一般也不选用。 3、渗灌:渗灌是将滴头和安装滴头的末极管道埋在地表下20~30厘米的土壤中进行灌溉的一种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灌水时地面水分蒸发损失小、节水效果好,设备埋在地下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水流通过渗灌管上的毛细管渗出,由于渗灌能减少土壤表面蒸发,从技术上来讲,是用水量很省的一种微灌技术,但目前使用起来,渗灌管常埋于地下,由于作物根系有向水性,渗灌管经常遭受堵塞问题困扰。三、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着,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