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杲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E.刘完素

()2.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3.胀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什么关系的高度概括?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气机基本形式是?

A.升

B.降

C.出

D.入

E.以上均是

()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中医“五官”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

()9.中医总结“五行”中“金”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两乳头之间的距离为?

A.5寸

B.6寸

C. 7寸

D.8寸

E.9寸

()11.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不包括?

A.司外揣内

B.整体恒动

C. 援物比类

D.见微知著

E.摆脱表象的束缚()12.金元四大家不包括?

A.李杲

B.张从正

C. 刘完素

D.张仲景

E.朱震亨

()1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以上均是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阴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诸病源候论》 E.《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C.《难经》 B.《伤寒论》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不包括?

A.阴邪

B.易伤阳气

C. 凝滞,主痛

D.收引

E.重浊

()19.以下情志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消

C. 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乱

()20.关于饮证说法错误的是?

A.积水为饮

B.在肌肤为溢饮

C.在肠胃为支饮

D.质地清晰

E.在胸胁为悬饮()21.前额疼痛,病属?

A.厥阴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

D.太阳经

E.太阴经

()22.下列为青色主病是?

A.寒证

B.瘀血证

C.痛证

D.惊风证

E.以上均是

()23.六腑中哪个为“清净之府、中精之府”?

A.胆

B.小肠

C.胃

D.大肠

E.膀胱

()24.少年白发伴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多为?

A.血虚

B.血热

C.气虚

D.肾虚

E.正常

()25.正常舌象是?

A.红舌薄白苔

B.淡红舌薄白苔

C.淡红舌白苔

D.淡红舌厚白苔

E.红舌厚白苔()26.哪个脏腑病变可反映于舌根?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7.腻苔多由什么引起?

A.湿浊

B.食积

C.瘀血

D.阳虚

E.阴虚

()28.五脏中哪个是生痰之源?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9.下列哪项不是望小儿指纹的内容?

A.浮沉

B.长短

C.色泽

D.深浅

E.大小

()30.若病室中出现大蒜味,患者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A.糖尿病

B.尿毒症

C.肝性脑病

D.有机磷中毒

E.压疮

()31.呃逆是由于?

A.食滞胃脘

B.胃气上逆

C.脾胃气虚

D.胃阴虚

E.肝火犯胃

()32.十二经脉中手太阴经是什么经?

A.肝经

B.心经

C.脾经

D.肺经

E.肾经

()33.左右寸关尺三部脉分候各脏腑,其中左关候哪个脏腑?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4.脉来迟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是哪种脉象?

A.结脉

B.代脉

C.促脉

D.迟脉

E.缓脉

()35.下列脏腑位于上焦的是?

A.肝胆

B.心肺

C.脾胃

D.脾肾

E.心肾

()36.阴虚火旺的舌象是?

A.舌红少苔

B.舌红苔黄厚

C.舌红苔白

D.舌红苔黑

E.舌紫苔黄

()37.气机失调不包括?

A.气虚

B.气滞

C.气逆

D.气陷

E.气脱

()38.下列不属于八纲辨证的内容是?

A.阴阳

B.寒热

C.虚实

D.表里

E.轻重

()39.虚证在八纲辨证中用以鉴别?

邪正盛衰 E.发病原因 D.病变部位 C.病变趋势 B.病变性质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0.湿疹防治中错误的是?

A.忌热水烫洗

B.可以搔抓

C.清淡饮食

D.忌刺激性肥皂洗涤

E.外用炉甘石洗

()41.自汗是因为?

A.气虚

B.阴虚

C.血热

D.血虚

E.都不是

()42.四君子汤中君药是?

A.人参

B.白术

C.茯苓

D.甘草

E.都不是

()43.方剂中具有调和作用的药物称为?

A.主药

B.使药

C.辅药

D.君药

E.臣药

()44.夏月感寒伤湿选用什么方剂最适宜?

A.茵陈蒿汤

B.藿香正气散

C.五苓散

D.五皮散

E.猪苓汤

()45.风热感冒宜选用什么方剂?

A.银翘散

B.败毒散

C.小青龙汤

D.麻黄汤

E.九味羌活丸

()46.症见精神淡漠,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辩证为?

A.气虚

B.血热

C.亡阳

D.亡阴

E.血虚

()47.临床表现为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困倦,舌淡苔白,脉缓弱,是属于什么证型?

A.食滞胃脘证

B.寒湿困脾证

C.胃阴虚证

D.脾气虚证

E.脾阳虚证

()48.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自汗,活动时加重,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是属于什么证型?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滞证

D.气脱证

E.气闭证

()49.临床表现为久咳不止,气短而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是属于什么证型?

A.心脾两虚

B.肺脾两虚

C.脾胃两虚

D.肝火犯肺

E.都不是

()50.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喜太息,胸胁胀痛,脉弦,是属于什么证型?

A.肝血虚证

B.肝阴虚证

C.肝气郁结证

D.肝阳上亢证

E.肝火上炎证

二、填空题(总分10分,每空1分)。

1.泄泻的外因是湿盛,内因是。

2.拔罐治疗可留罐分钟。

3.《》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4.六淫中性重浊。

5. 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6.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使药四部分组成。

7.最小的络脉是。

8.六腑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9.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

10.中药四气是指四种药性。

三、判断题(总分10分,每题1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养生原则。

()2.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疗急性病。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指的是阴阳转化关系。

()4.“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事物过度克制。

()5.气的分类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6.合谷穴的定位:第1、2掌骨间,约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关于“命门”说法之一为左肾右命门。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推拿手法的技术要求是持久、省力、均匀、柔和、深透。

()9.体内阴阳已经离决,精气已经衰败致竭为生物学死亡期。

()10.?法操作:用掌背尺侧或掌指关节着力,腕关节主动旋转,在体表来回滚动。

四、名词解释(总分10分,每题2分)。

1.经络:

2.五行:

3.一源三歧:

4.中药七情:

5.阴阳:

五、问答题(总分20分,每题10分)。

1.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

2.简述针灸治疗时出现晕针的处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单选题

01-05 CBABD 06-10 ECCDD 11-15 DDEBB 16-20 ACEBC 21-25 CEADB

26-30 EACED 31-35 BDAAB 36-40 AAEEB 41-45 AABBA 46-50 CDABC

二、填空题

1. 脾虚

2. 10-15

3. 伤寒杂病论

4. 湿

5. 肾

6. 佐药

7. 孙络

8. 三焦

9. 气血失常 10.寒热温凉

三、判断题

1-5 ????? 6-10 ?????

四、名词解释

1.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2.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现象的运动变化。

3.一源三歧:冲、任、督三脉同起胞中,同出会阴。

4.中药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5.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五、问答题

1.五脏的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主藏血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升清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2.晕针的处理

(1)立即停止治疗,将针全部拔出;

(2)将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

(3)轻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指掐或针刺、艾灸急救穴,如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也可艾灸百会、气海、关元等,必要时配合其它急救措施;

(4)缓解后继续适当休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