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主是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探明区域变化与优化途径和方式。

?必须把发展看成是涉及到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及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主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经济地理学

–关注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地理位置等。

?经济学

–主要是关注资本、劳动力、资源、制度、政策、行为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地理学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 资源禀赋

?资源分类: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东西部自然资源差异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人口的数量、质量差异

–资金是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

?区域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资源配置的种类、数量、质量

–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着上升趋势;

?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区域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缺陷

–社会环境因素或推动或限制区域经济增长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吸纳区外资源、鼓励科技创新

(二) 资源配置能力

1.经济体制(计划、市场经济)

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高效、廉洁的政府)

3.企业组织水平(企业家、精英)

4.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

(三) 区位条件

?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

–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影响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和程度

–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

–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域条件。

(四) 外部环境

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

2.区域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背景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一) 区域增长极理论

(二)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三) 乘数-加速原理

(一) 区域增长极理论

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

?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理论内涵:

?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区域增长极理论

(1)有关增长极的解释

–增长极是相互关联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位于城市中心并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增长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

–增长极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中心。

–增长极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中心,其特点是在一个时期内比区域内其它地区有更高的就业增长率。

2.区域增长极理论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

?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

的经济中心。

(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而且,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4)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以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会不断增大(4)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溢出效应。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有利于增长极自身发展;

?当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正,有利于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

?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

?增长极→空间不平衡→经济发展差异

?新的增长极→改变原有产业、空间结构→复杂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产业、空间结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二)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3.卡多尔的循环累积观点

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

?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

?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积累的效果。

(资料来源:Haggett P .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Inc, 1983.524)

(资料来源:Williams T. R.. Economic Geography. 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84.224)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3.卡尔多的循环累积观点

?相对效率工资决定了区域在全国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即一个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其产出增长率越高。

?由于制度相同,全国各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相等。

?在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进而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进一步,低相对效率工资又促使区域产出增长率上升。

如此构成循环,结果是发达区域会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三) 乘数-加速原理

1.乘数原理---卡恩,英国经济学家,1931

–基本思想:

?消费倾向既定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就会扩大投资物(生产资料的生产)的生产,于是就引起就业和社会上的收入增加。

?收入的增加又刺激消费的增加,因而就扩大了消费品的生产,这也会引起就业和收入的增加。

–乖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锁性、放大性反映。

(三) 乘数-加速原理

(三) 乘数-加速原理

?经济增长过程中,乖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且相互作用。

?乖数作用和加速作用下,经济增长呈周期性变化或波动:

–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乖数原理作用下,收入的变动是有变动幅度的;

–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相应的变动;

–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

–如此构成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动。

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一) 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二)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三) 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一) 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胡佛与费希尔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

1.自给自足阶段:以农为主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比高的地方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粗放型 集约型、专业化

4.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

5.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输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根据对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做的研究结果,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原始农业活动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协作

3.起飞阶段:近代工业和交通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重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5.高额消费阶段:耐用消费品--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三产业的消费超过耐用消费品

(资料来源:Williams T R. Economic Geography.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1984.227)

(三) 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

2.成长阶段

3.成熟(发达)阶段

4.衰退阶段

?当一个区域发现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的征兆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就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使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甚至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 Marston.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291)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294)

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二)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1.概念

代表性定义: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或有计划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科洛索夫斯基)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涅克拉索夫)

–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阿甘别吉扬)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1.概念

比较公认的定义: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相关的概念:

–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

–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

–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

2.经济意义

?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

?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二)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1.按经济结构特征分

(1)原料型;(2)加工型;(3)综合型。

2.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

(1)矿物-原料型;(2)燃料-动力型;(3)农业原料型体;(4)劳动力资源型;(5)消费品型。

3.按经济开发水平分

(1)新开发区建设;(2)已开发地区改建、扩建。

4.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

(1)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2)全国意义的部门;(3)区际意义的部门;(4)地区意义的部门。

5.按地域范围分

(1)大经济区;(2)中等范围;(3)小范围。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二)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1.要素构成

根据功能的差异,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组成要素分为以下几类:

经营性要素—主导专业化部门,它是综合体的核心。

关联性要素—与专业化部门有直接的投入或产出联系的部门。

依附性要素—利用专业化部门的废料为原料的部门。

基础性要素—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以及结构

性设施。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2.要素组合方式

–根据生产循环进行组合,主要是经营性、关联性和依附性要素按照某一资源或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专业化生产经营为核心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从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一体化的生产循环体系。

–为满足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进行组合,发展基础设施,保障生产循环的顺利进行和社会进步。

(二)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

1.基本概念

–专业化部门——指主要向区外提供产品的部门,其中,分主导专业化部门和一般性专业化部门。

–综合发展部门——指与专业化部门有着向前或向后联系性的部门,为专业化部门提供配置服务或产品的部门,以及为专业化部门正常运行服务的基础性服务部门。

2.意义

?专业化部门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的分工,确立本区域在全国或大经济区中的地位,同时,又能形成区域的经济组织核心,依靠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来带动和组织其它部门的发展。

?综合发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保障和支持专业化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没有被纳入与专业化生产有关的资源,并满足区域内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3.发展方式

?专业化部门的选择依据是,有相应的资源优势作基础,包括自然、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的指标:(1)区位商;(2)专业化指数

?专业化部门选定之后,就需要根据专业化部门发展在产品生产中的资源和原材料供给、产品利用、技术服务、生产设备供给、废料利用等需要选择和发展属综合发展范畴的部门,从而形成内部分工协作、结构有序的生产体系。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一般是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理布局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

?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具体结构如下: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1.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

2.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

3.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

4.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

5.交通和邮电业

6.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

?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某些内容(如完全按计划地建设与管理)已显得过时,但是仍然有其理论和实用价值。

第三节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三、区域经济发展为何需要产业集群

四、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1.概念

–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2000年新界定: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一个由许多企业和非赢利组织所组成的地理集聚体。

2.产业集群的特征

?产业集群的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具有空间上相互接近的特性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上存在密切的联系

?产业集群内部有非常活跃的创新交互过程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集群成员从互相选择到密切协作需要时间的积累

?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经济上的动因,还有很多社会性的动因,社会网络、社会基础设施及社会资本等都是产业集群的基本动力,促进了集群的生成和演化二、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

1.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动因

–企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

–地域联系

2.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二)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

二、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

2.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原因说;

–产业集群形成的资源禀赋和偶然因素说;

–产业集群形成的偶然性与技术性聚集说(或自发性与规划性结合说);

–产业集群形成的三前提条件说

供给条件、需求条件、社会文化与历史条件

(二)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机制

1.集聚经济原理;

2.交易费用理论;

3.创新理论

4.产业组织理论

三、区域经济发展为何需要产业集群

?从现实来看

–有限几个高度集中的核心经济区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世界总产出的很大一部分

–在相关产业中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相近的区位以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整体优势因生产要素等优势的变化而削弱的趋势并不明显

–产业集群往往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发源地

?从理论上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明显

?从理论上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明显

四、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案例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82个县形成了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产值占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的有45个;50-70%的有16个,

70-90%的有24个,90%以上的有5个

–全省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601个,总产值达1582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64%,吸纳就业人数800万人

温州重要产业集群概况

浙江现象

?浙江产业集群演进过程

–产业的主体由个体家庭工厂——股份制合作企业——以“一镇(村)一品”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聚集——以“小巨人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产品的演进由以仿冒为主的低档消费品——低端产品——区域性和全国性品牌——贴牌生产–生产技术的演进由利用国有企业淘汰的旧技术——国内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包括专业人才)——与高校或跨国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

–产品范围由国内农村市场——国内城镇市场——国外低档市场——部分国外高端市场(主要是贴牌产品)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模仿严重,形成“柠檬市场”

–超常规发展,扰乱市场秩序

–忽视社会责任,用工环境恶劣

–污染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突围”之路

–实现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突围”之路

–继续引领摸索制度创新之路

?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培育创新型、创意型、科技型中小企业

?

?培育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增长极型的中介服务组织

–如绍兴的“金昌科技服务公司”和永康市的“科技五金城”

?培育政府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技术创新是浙江产业集群获得持久竞争力的根本引擎

–优势生产要素的适时升级转换也是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要求

东大阪市

?东大阪市的基本情况

–东大阪市毗邻日本关西经济圈的中心大阪市,同属大阪府管辖,面积约61.81平方公里,人口约513000人。东大阪市地处连接大阪与奈良的要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东大阪市交通便利,通过纵横交错的公路与铁路网,形成辐射四方的海陆空网络,为东大阪市人、财、物的交流活动打造了一个便利的基础设施平台。

–东大阪市制造业的发展拥有悠久的历史

东大阪市制造业的产业构成

?东大阪市的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创新性的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

?企业中90%以上是从业人数不满20人的小企业,从业人数在1~3人的小企业就占企业总数的46%

?31.6%的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产品

–企业高度聚集,聚集效应显著

?东大阪市的工厂密度是日本所有城市中最大的

–地域产业特色鲜明,专业化优势突出

?金属加工、塑料、木制品、纸张印刷、缝纫等基础产业之间的技术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一直被作为东大阪市的地域产业来加以培育

–形成了网络化的支持体系

?东大阪市的网络化支持体系的构成

–网络化支持体系中政府是重要的构成主体,东大阪市的政府援助政策具体、实际,但只限于企业自身无能为力的“失败”领域

–东大阪市的企业援助活动主要包括

?吸引企业投资建厂政策

?技术扶持政策,如政府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洽谈、技术指导和技术推介会,建立企业技术援助中心,

?引导企业与附近的大学、研究机构等组成产、学、研合作网络

?为了推动企业进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政府成立了“产品开发研究会”,支援企业的开发活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如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协助企业寻找合作工厂、提供产品的供需企业等信息

?支援企业员工的研修活动,包括支援中小企业向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大学和大阪府立产业技术研究所等派遣员工进修,以及对中小企业的团体研修活动给与一定的费用支持等

?帮助企业拓宽产品市场,政府出资制作英语版的数据库,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高技术产品冠名“东大阪名牌商品”的荣誉,发挥东大阪的品牌效应

?支持企业间建立组织化的共同订单处理团队,为推广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召开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商务洽谈会等

?为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进行ISO认证等活动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为企业参加各种产品和技术展示会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等

?东大阪市产业集群成长的支持性要素

–学习氛围与环境

?产、学、研合作网络以产品开发为中心内容

?罗丹21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东大阪市政府协调成立的促进不同业态的中小企业与政府、大学

和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产品开发的机构。目前大约有150家企业加入

?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接受个人和企业的制造委托,寻找掌握适用技术的企业进行产品试

制。每年大约接受超过1000件的开发委托,其中30%是预测性开发,而40%是进行商品化生

?定期组织会员企业、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就某些专门的研发内容或科研议题展开

讨论

?东大阪市产业集群成长的支持性要素

–竞合的压力与动力

–多元化的支援体系

–融和渠道,即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与系统外的其他集群、产业或企业发生联系,从而融入全球的产业与市场竞争之中

?东大阪市建成了技术——产品——市场的对外融和渠道

–吸引性资源

东大阪案例对地方政府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启示

?摸清本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有目的地培育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与创新一样可以形成强大的集群集群竞争力

?政府应是各种公共服务平台(科研、信息、技术、劳动力培训等)的提供主体

?相比早期的“硬设施”,后期的“软服务”更为重要

?从无为而治到被动适应再到主动服务的角色转换

第四节经济区与区域管制

一、经济区

二、区域管制

一、经济区

(一) 经济区的概念

(二)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三) 经济区的类型

(一)经济区的概念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

1.经济区的代表性定义

苏联学者的观点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2.本书的观点

(一)经济区的概念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

1.经济区的代表性定义

苏联学者的观点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中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例如,著名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指出,经济区“是具有全苏规模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一)经济区的概念

1.经济区的代表性定义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经济区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其内部有共同经济生活和长期经济联系,且在全国或地区担负专门化生产任务的地区生产综合体”。

–经济区是“具有全国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统一体”。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2.本书的观点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二)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2.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4.组合上的层次性

(三) 经济区的类型

1.经济类型区

2.部门经济区

3.综合经济区

1.经济类型区

概念:

–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

特点:

–区内经济活动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程度高,而与区外的差异性比较大。

–常见的经济类型区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识别。

1.经济类型区

常见类型: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判断

?经济发达区

?中等发达区

?欠发达区(或称为不发达区、落后区)

–依据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判断

?贫困区

?萧条区

2.部门经济区

概念:

–部门经济区是指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

特点:

–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特征的一致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或类似。

–一般来说,部门经济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基本相同,内部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大体相似。

2.部门经济区

常见类型:

–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

?还可根据内部的行业构成,进一步划分,例如:

–工业区就可以分为原材料工业区、加工工业区

–加工工业区又可分为机械工业区、电子工业区

–按其内部行业的数量分:综合性部门经济区和单一部门经济区

?综合性部门经济区:由一个部门的多个行业组成

?单一部门经济区:只有一个行业

3.综合经济区

概念:

–综合经济区是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由于它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空间组织功能,被经常用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之中,所以,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

3.综合经济区

特点:

–区内包括了若干经济部门,其中有少数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各经济活动以主导部门为核心存在经济、技术、乃至社会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产业结构)

–区内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经济中心,通过它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并依托其他的城市把各地区连接成一体,构成空间体系;(空间结构)。

–区内的各种交通、通信网络和组织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经济网络,这个网络在区内传输着各种资源、要素,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区内联系)

3.综合经济区

常见类型:按空间尺度可分为

?大经济区(经济圈、大都会区、大城市群)

–疆域极广的国家内部某一特定区域(城市群)内的经济组织实体,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

?美国: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

?日本:东京·横滨、京都·大阪·神户、名古屋

?中国:环渤海湾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基本经济区(经济行政区)

–在我国,范围相当于一个省区的大小

?山东半岛经济区、广东三大经济区

?基层经济区(省内经济区)

–在省内以县为单位组合的经济区,范围相当于地区和地级市。

?石家庄、合肥、洛阳、成都

二、区域管制

1.区域管制的概念和特点

2.西方国家的区域管制

3.我国的区域管制

1.区域管制的概念和特点

?凯恩斯(Keynes)的国家干预理论

?19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出现,使得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失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他有解决办法,出版了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其观点最主要是“看得见的手”,即国家宏观调控。

1.区域管制的概念和特点

?现在所使用的“管制”一词,来源于西方,英文单词为“regulation”。

?“管制”共同的行为特征:管制者基于公共利益或其他目的,依据既有的规则对被管制者的活动进行限制。

?管制的实质是管制者对被管制者的限制;

?无论如何管制都是基于某种目的;

?管制的实施总是要依据既有规则;

?管制者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企业组织,还可以是政府及其他组织

1.区域管制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2)基本内涵:

–组织内容:

?政府、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私营公司、压力群体。

–组织关系:

?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形式,不是上下之间的控制关系。

(3)区域管制的特点

–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政府上而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发展;

–通过区域发展中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需建立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

?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办公室、东北经济区办公室

2.西方国家的区域管制

(1)西方国家的区域管制

–区域管制的概念来自于西方,最早处于协调环境问题,逐渐应用于社区、城市、区域和国家层次。

–目前,为了面对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许多大都市区、都市带、城市密集区都在寻求行政区的内部合作,对区域和城市进行管制。

?如:美国、欧洲和英国。

2.西方国家的区域管制

(2)西方国家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

?地方分权

?管制权力下放,由政府转移到民间,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共享权力。

?伙伴制和多重管制

?各种利益主体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通过共同参与、协商、对话,制定政策和实施干预。

?注重决策的过程和地区导向

?各种利益主体组成一个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决策的效率。同时,管制更注重地方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民众的需要。

3.我国的区域管制

(1)我国的区域管制:

?为了协调经济区内的关系,建立了有国务院牵头、有关地方政府、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

?如:长三角经济区办公室、东北经济区办公室。

?在一定的、经济区框架内,由各地地方政府执法组织,形成一定形式的区域合作组织,通过协商机制解决有关的区域发展问题。

?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市长联席会、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议。

?从组织性质上看,前者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制,后者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管制。

?两者都局限于政府之间,没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3.我国的区域管制

(2)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管制:

–我国对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协调,主要采取的是调整行政区划,以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区对于城市经济区或城市区域内部经济联系的干扰。

–普遍采用的调整模式

?实行市带县的管理体制,就是把区域性中心城市周围的县在行政上划归其管辖;

?大中城市管辖的县(市)撤县设区,将周边联系紧密的县或县级市划为市辖区。

迈克尔·波特

?迈克尔·波特出生于1947年,他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

?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

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

?他先后获得过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很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

?主要理论

–五力理论: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

–三大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价值链理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360docs.net/doc/ee2287828.html,ki.jjwt.2015.04.001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测试题

必修Ⅲ第四章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牦牛 B、宁夏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三河马 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仍具有的优势是() A、技术实力 B、人才队伍 C、产业基础 D、近港澳地区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该材料完成3~6题 3、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5、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6、北大仓的发展方向为()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读下图,回答7~9题 7、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以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本地区的典型植被 C该地区属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D该地属红壤丘陵地区 8、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油棕B 、茶叶C、甜菜D、花生 9、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C、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防止风沙危害 D、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努力增产粮食 1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为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河流纵横交错,但由于河流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D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回答11~13题 1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1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 ?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 .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 ?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据 图完成以下三题。 1953 1980 1989 1994 1999(年) 2?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地不同阶段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①②③④

3?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体现出 ( ) A .城郊农业的特点 B .农业工厂化的特点 C .绿色农业的特点 D .区域农业专业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以下三 题。 4?珠三角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突出优势是( ) A. 工业基础 B. 自然条件 C. 侨乡 D. 政策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x 科麻珂觀讹 5?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 .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 发展立体农业 C. 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 .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一一苹果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门' I 6 I 2* ]】 胪

6?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 水资源短缺 B. 农业粗放经营 C. 劳动力数量少 D. 水土流失严重 F 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 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 A. 河西走廊 B. 河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渭河平原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 (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 110 (%) 40 _ 30 - 20 - 10? 0 — 385 笏水资源总量 g 土地面积 邑人口数量 口耕地面积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 图3-4-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 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4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A、4月—10月 B、10月—次年4月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4、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 图3-4-2是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有 ①有效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②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③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东北地区牧业发展的重点是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 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图3—4—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10题。 7、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8、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9、P地具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是①净化空气②美化环境 ③调节气候④涵养水源⑤调节径流⑥蓄洪防旱⑦降解污染 ⑧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10、图示平原区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完全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产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 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图3—4—4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 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③劳动 力缺乏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⑤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 ④⑤ D、①②④⑤ 1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 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1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 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构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环境容量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图 3—4—5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该图回答14~16题。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

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除了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外,还应该更多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调研,发现其拥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有针对性的通过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形式对其进行重点扶持,使现有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方向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效率,还应逐渐降低经济发展对要素的依赖程度,避免“非均衡发展”向“畸形发展”的转变,消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主要观点述评。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经典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以现有资源的稀缺性为视角,对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提出质疑,产道重点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和倒U 型发展理论等。但是,实际上,这些理论在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时,还是会遇到以下问题: 1.缺少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存在一个主要的缺陷,它们都未能阐述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度”,即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并不明确。为此,我们需要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模式和均衡发展模式之间谁更具有较高的效率。虽然这一问题涉及到价值判断等领域,难以通过实证分析对此作出回答,但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却显得至关重要。 2.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存在分歧。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对政府与市场的认识方面。比如,佩鲁不主张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赫希曼与缪尔达尔则对此持不同的意见;而在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上,赫希曼与缪尔达尔也存在分歧,赫希曼认为,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会减少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缪尔达尔则正好相反。至于“倒U 型理论”的支持者们,他们则完全不相信政府的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忽略了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对发展对非均衡的依赖性较为关注,在这些理论看来,无论区域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非均衡发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测题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2,回答4—5题。 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图2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6—8题。 6、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7、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8、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 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99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B.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C.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略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10、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1996—2004年耕地变化情况表,回答11-15题: 1996—2004年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变化情况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产业能否顺利转移还取决于中西部地区投资软硬环境的改善,不能让交易成本吞噬了工资成本低廉所得的红利。 2.工业增长:中部凸起。就全国总体看,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有所回落,不过各地区表现差异比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增幅回落最大,而欠发达地区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相对小一些。西部、东北地区仍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三大经济圈的工业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经济集聚化程度提高,区域发展主导力量增强。由于集聚经济效益的驱使,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向城市群或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这一方面会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成为拉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新时期推进城镇化,将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更好地带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同时,加强对发展城市群的研究和规划,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根据现有发展基础和“四大板块”发展规划,我国有条件加快发展的大都市圈或城市群(带)主要有: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带、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带、环北部湾城市群。这些大城市圈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并主导区域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格局,更重要的是大城市圈将成为我国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并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本垒”。 4.对外贸易:东北、西部外贸比重略有提升。东、中、西部出口增幅均比较高,其中东北地区增幅最高,其次为西部,均高于全国水平,东部中部,增幅低于全国水平。从进口格局看,进口比东中西部均出现上升,中部进口增幅最高。从贸易顺差看,只有首都经济圈是逆差,其他区域均有比较大的顺差。东北、西部外贸比重略有提升。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显端倪,区域合作联动互进、共同发展 中央提出的“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以及“统筹区域发展”等指导思想,为制定区域合作政策、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以及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劳动力和资金两大要素基本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开始在市场化过程中显现。同时,地方政府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希望区域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从中央层面看,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决定先行启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两个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目的是通过这两片区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促进这两个区域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说明国家现在对于建设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从各地区情况看,区域合作意识增强、步伐加快。比如:北京和天津在北京举行的“2005城市流通京津国际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和天津市商委负责人联合签署了《京津城市流通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将两地的合作范围扩充到商贸、物流和口岸建设三个领域。在北京发展的天津企业将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反之在天津发展的北京企业也一样受惠。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山西等六省旅游部门联合发起的2005年中部地区旅游协作年会于同年10月在安庆召开,标志中部旅游走进合纵连横时代。2005年8月29日,东北区域IT市场联盟在沈阳成立,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大连等12个城市成为首批联盟单位,12城市达成了共识,并制订了重点发展品牌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联动互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泛珠合作“9+2”政府层面正式启动

发展战略-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精品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基础练习 1.适合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亚麻、甜菜 2.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干湿区属于() A.半干旱、干旱区 B.半干旱、半湿润区 C.湿润、半湿润区 D.干旱、半湿润区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南地区 20世纪七十年代,数以万计转业军人和知识分子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4~7题。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5.“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6.“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7.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8.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9.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的是()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来不平衡。在秦汉时代,全国经济发展轴位于长安――洛阳――开封一线,关中和山东是当时的经济重心,整体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领先于其它地区。在隋唐之交,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而成为经济中心,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开封――洛阳轴线上,呈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北宋以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淮河成为南北文化的分界线,经济重心位于长江下游和南北运河交叉的十字轴线上,并逐步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遭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1949―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建国之初,《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它重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当时工业布局(以重工业为例)的表现是战乱的、零散的、畸形的。 在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但在以具体数据和史料来论证这一结论时,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这段时期的分段划分不具体,二是区域数据资料少而笼统。众多文献资料多数以“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平衡式的”来概之,或有的学者仅列举了“一五”、“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的局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本文的独到之处是将1949――1978年这30年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稳定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的需要,本期国家开始粗略地制定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使区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平衡战略为“失衡”和“混乱”所打乱:第四阶段是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工作也开始恢复;第五阶段是1966――1978年“三线”建设时期,承接前几期的内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加强国防工作的冷战思维,国家再一次大规模地实施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思维模式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凸现。 1979―1991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伴随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与梯度式对外开放而出现的,具有某种各观必然性。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 1.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积极效应。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1979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虽然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也形成了投资上均匀分配,投资缺乏配套而效益不佳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