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毛概2013年春季学期试卷(A)

南京理工大学毛概2013年春季学期试卷(A)
南京理工大学毛概2013年春季学期试卷(A)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用)

第 1 页共 2 页

第 2 页共 2 页

2020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2020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 1.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Al+He→X+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是中子B.n是电子 C.n是质子D.此反应属于核聚变 2.如图所示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α射线,它的贯穿能力和电离能力都很弱 B.乙为β射线,它是由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后形成的高速电子流C.丙为γ射线,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首次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玻尔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贝克勒尔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5.用频率为v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v1、v2、v3的三条谱线,且v3>v2>v1,则()A.v0<v1B.v3=v2+v1 C.v0=v1+v2+v3D.=+ 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图可知()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 C.P向下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7.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MN、PQ为其边界,OO′为其对称轴.一导线折成边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2015年毛概课后一到十二章习题答案全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答:1.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怎样理解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4.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 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 1.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经过人们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 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 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 2.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平行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3.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如右图所示。若以水平向右为坐标的正方向,振子向 左经过平衡位置O点时开始计时,则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各图中 正确的是() 4.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m,如图甲所示.若t=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 A O B O a t O a t O a t O a t B A C D

5.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将光导纤 维简化为一根长直的玻璃管,如图所示,设此玻璃管长为L,折射率为n,且 光在玻璃的内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光 通过此段玻璃管所需的时间为() A.nL/c B.n2L/c C.nL/c2D.n2L/c2 6.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板和锌板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的频率ν变化的E k-ν图。已知钨的逸出功为3.28ev,锌的逸出功为3.34ev,若将两者的图像分别用实线与虚线画在同一E k-ν图上,则下列图中正确的() 7.如图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块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在O点.今先后把物块拉到P1和P2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1和Q2点,则Q1和Q2点( ) A.都存在O点 B.都在O点右方,且Q1离O点近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 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开放是(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C.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D)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A ) A.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A ) A.目的 B.动力 C.基础 D.条件 10、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 A )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学术关系 11、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A)

(完整word版)湖南师范大学2015毛概期末考试试卷

第1页 共3页 湖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各专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核试题(南、职院A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是在 (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文章是 ( ) A. 《反对本本主义》 B.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 《改造我们的学习》 D. 《<共产党人>发刊词》 3.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其根本的客观原因是 ( ) A.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B. 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 C. 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D. 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 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1978 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 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 ( ) A. 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是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是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 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 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 ) A. 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B. 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D. 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依据是: ( ) A. 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C. 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它是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断,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相互 联系的方面,即: ( ) A. 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B. 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另一方面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一方面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结合 D. 一方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9.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 )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0.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即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这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 ) A. 历史依据 B. 理论源泉 C. 时代条件 D. 现实依据 11.经过 80 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科学分析党的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C.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 科学判断党的自身变化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 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B.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 C.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3.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 (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C )。 A、张心如 B、刘少奇 C、王稼祥 D、邓小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5、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 B )。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9、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0、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B )。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陕北革命根据地 13、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B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D )。

哈六中2014年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哈六中2014年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Have a smoke. B. Open the window. C. Go to another room.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bicycle? A. It’s stolen. B. It’s under repair. C. It’s lent to a friend. 3. What colour bag will the woman buy? A. Purple. B. Green. C. Red. 4.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Talk with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dorm. B. Ask her roommate to keep quiet. C. Go to bed after midnight. 5. Where does the man suggest meeting? A. At the woman’s flat. B. At the concert hall. C. At a telephone booth.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conference. B. Vacation plans. C. A travel agency. 7. What is the man? A. A student. B. A worker. C. A tour guid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woman? A. A singer. B. A TV host. C. A radio host. 9. How will the man go to Berlin? A. By car. B. By air. C. By train. 10. How many people will go for the holiday with the man? A. 1. B. 2. C. 3.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Landlord and renter. C. House owner and house agent. 12. How many people will live in the house if the speakers move in? A. 2. B. 3. C. 5.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likes sharing a house with others. B. He likes working in the library. C. He doesn’t like watc hing TV.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 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 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 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 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 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 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A )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东南大学2015年毛概期末复习试题答案高分答案

考试时间:6月18日(周四)18:30-20:30 题型题量: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20分,2题,共40分); 材料题(每题30分,1题,共3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和2,4相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成果的过程。 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方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 怎样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①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和5相似)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了解)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是什 么? (第一章,简答题,字数超50)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分 。 ) 1. 一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在下列情况下,对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静止 D.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所示,a 、b 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所通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关于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磁场方向,画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 ,R2=8Ω。当开关S 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0 A 。当开关S 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可能是 A.0.28A B.0.25 A C.0.22A D.0.16A 4.从地面以速度0υ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小球落回地面的速度减 为0υ/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则由此可以计算 A.上升阶段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 B.下落阶段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冲量 C.小球加速度为0时的动量 D.下落阶段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 5.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 、B 和C 、A 和C 围绕B 做匀速圆周运动,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 、C 和B 的距离分别是L 1和L 2。不计三质点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C 带异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1)( L L B.A 、C 带同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 1)( L L

毛概试卷A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 走自己的路 3、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反对本本主义 D、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6、市场经济运行中“看得见的手”是指() A、经济规律 B、法律法规 C、宏观调控 D、微观调控 7、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按照“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 台湾的政策()年不变。 A、100 B、70 C、50 D、30 8、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使() A、股份制 B、公司制

C、公有制 D、私有制 9、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将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深刻阐明了() A、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D、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10、社会要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关系 B、人民群众 C、生产力 D、经济发展 11、毛泽东思想被真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45年党的七大 B、遵义会议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 B、依法治国 C、和平发展 D、一国两制 13、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对象不同 D、革命的方式不同 14、我国当今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其属于() A、经济形态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D、所有制结构形式的改革 15、到()年,我国就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A、1991 B、1978 C、2000 D、2015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的途径是必须() 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中南大学毛概题库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⑴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⑵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的转换 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⑶“三个代表”: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⑴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⑧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⑵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③改革开放的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⑶“三个代表”: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2.本试卷第4题,选物理考生做甲题,选历史考生做乙题。 3.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重创.踉跄.寒伧.沧.海桑田 B.揣.测挣揣.瑞.雪脚踹.惴.惴不安 C.果脯.胸脯.花圃.店铺.惊魂甫.定 D.纤.细纤.夫忏.悔歼.灭时过境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 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B.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 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 重视。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 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3分)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 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 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 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 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 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4.甲(选物理考生做)下面是校长在一次高三学生大会上讲话的一部 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 的学习也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 晚伏案读书做练习要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校长肯定的是: 校长否定的是: 校长的目的是: 乙(选历史考生做)“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请 写出该故事中蜀魏双方的主帅并概述主要情节,不超过100个字。(6分)

毛概自考历年论述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 26/3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形成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7/3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 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3)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28/33:简述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答案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9/33:简述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答案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M精祌。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0/33: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案 (1)中国工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1/33: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答案 (1)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