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孟长功版)第二章答案教学资料

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孟长功版)第二章答案教学资料
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孟长功版)第二章答案教学资料

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孟长功版)第二章答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教学资料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八章 氢 稀有气体 总体目标: 1.掌握氢及氢化物的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各节目标: 第一节 氢 1.掌握氢的三种成键方式 2.掌握氢的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用途 3.了解离子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和金属性氢化物的主要性质 第二节 稀有气体 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习题 一 选择题 1.稀有气体不易液化是因为( ) A.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B.它们不是偶极分子 C.它们仅仅存在较小的色散力而使之凝聚 D.它们价电子层已充满 2.用VSEPR 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 A .PF 3 B.NH 3 C.-34PO D.-3NO 3.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SCl 2 B.SO 3 C .XeF 4 D. PF 5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6的是( )

A.SO2 B. SF6 C. 3 AsO D. BF3 4 5. XeF2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双锥 B.角形 C. T形 D.直线型 6.下列稀有气体的沸点最高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氪 B.氡 C.氦 D.氙 7.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活泼的非金属 B.大多数元素 C.不活泼金属 D.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8.稀有气体原名惰性气体,这是因为() A.它们完全不与其它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B.它们的原子结构很稳定,电离势很大,电子亲合势很小,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它们的价电子已全部成对 D.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Be 与Mg B.Mg与Al C Li与Be D.Be与Al 10.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 B.Be C. Na D.Mg 11.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NaF B.KF C.CaF2 D.BaF2 1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H B.NaH C.KH D.RbH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含有杂质铜的铁,在3KNO 溶液中将发生()腐蚀。此腐蚀 电池的阴极反应是(),可用()检查;腐蚀电池的阳极反 应是( ),可用( )检查。 2、在单晶硅、KI 、4SiH 、SrO 、3NH 、3FeCl 、石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有( ),属于离子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 属于过渡晶体多的有( )。 3、周期表中5、6周期副族金属的原子半径相近,这是由() 引起的,使得他们的( )相似,矿物共生,难以分离。 4、作为光电材料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区,因为该区元 素( );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 )区,作 为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元素分布于周期表的(),因为该 区的元素();作为低熔合金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 )区 和( )区。 二、选择题 1、已知2(/) 1.07E Br Br V Θ?=,32(/)0.77E Fe Fe V Θ++=。则反应: 3221 2 Br Fe Br Fe ?+++??→+的电动势E Θ值为( ) (A)0.3V (B)-0.3V (C)1.84V (D)-1.84V 2、 某反应在400℃下平衡常数是14,此反应的r m G Θ?为( ) (A)5.21kJ mol ??(B)14.81kJ mol ??(C)-11.41kJ mol ??(D)-14.81 kJ mol ??

3、 某催化酶反应的活化能是1501kJ mol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如果病人发烧到40℃。则此催化反应的速率是37℃时的( )倍。(A)51.9610×(B)0.83 (C)1.2 (D)1.75 4、 已知322()3()O g O g =的机理是:32()()()O g O g O g =+(快反应) 32()()2()O g O g O g +=(慢反应)与此机理适合的反应速率方程是 () (A )3()v kc O =(B )3()()v kc O c O =(C )232()()v kc O c O =(D ) 232()/() v kc O c O =5、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Ag (B)Cd (C)Sn (D)Mo (E)Co 三、判断题 1、3Fe +的外层电子构型为265333s p d () 2、活化能就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活化能越高,分子越 难活化( ),反应速率越小( )。 3、副族元素的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与主族元素不同,即同族内自 上而下金属性减弱(),其氢氧化物的碱性则自上而下增强 ( ),唯独IIIB 族相反,单质的金属性自上而下增强( )。 4、由于Na 和F 的电负性之差大于Mg 和O 的电负性之差,所以NaF 的熔点高于MgO 的熔点() 四、计算题 1、某温度下,在10kg,pH=1.5且含有0.0401mol kg ??2H S 的溶液中,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1、就是非题(对得在括号内填“+”,错得填“-”号) (1)取两根铜棒,将一根插入盛有0、1mol·dm-3CuSO4溶液得烧杯中,另一根插入盛有1mol·dm-3CuSO4溶液得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只烧杯 中得溶液连结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浓差原电池。( ) (2)金属铁可以置换Cu2+,因此三氯化铁不能与金属铜反应。( ) (3)电动势E(或电极电势φ)得数值与反应式(或半反应式)得写法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Kθ得数据,随反应式得写法(即化学计量数不同)而变。( ) (4)钢铁在大气得中性或弱酸性水膜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较强得水膜中才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 (5)有下列原电池(-)Cd|CdSO4(1、0mol·dm-3)||CuSO4(1、 0mol·dm-3)|Cu(+) 若往Cd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 溶液,或往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晶体,都会使原电池得电动势变小。( ) 解:(1)+;(2)–;(3)+;(4)+;(5)–。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得标号填入空格内) (1)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 Cr2O72 - +6Fe2++14H+=2Cr3++6Fe3++7H2O 2Fe3++Sn2+=2Fe2++Sn4+ 它们中间最强得氧化剂与最强得还原剂就是______。 (a)Sn2+与Fe3+(b)Cr2O72 -与Sn2+

(c)Cr3+与Sn4+(d)Cr2O72 -与Fe3+ (2)有一个原电池由两个氢电极组成,其中有一个就是标准氢电极,为了得到最大得电动势,另一个电极浸入得酸性溶液[设p(H2)=100kPa]应为 (a)0、1mol·dm-3HCl (b)0、1mol·dm-3HAc+0、1mol·L-1NaAc (c)0、1mol·dm-3Hac (d)0、1mol·dm-3H3PO4 (3)在下列电池反应中 Ni(s)+Cu2+(aq)→Ni2+(1、0mol·dm-3)+Cu(s) 当该原电池得电动势为零时,Cu2+浓度为 (a)5、05×10-27mol·dm-3(b)5、71×10-21mol·dm-3 (c)7、10×10-14mol·dm-3(d)7、56×10-11mol·dm-3 (4)电镀工艺就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得( );阳极氧化就是将需处理得部件作为电解池得( )。 (a)阴极(b)阳极(c)任意一个极 解:(1)b;(2)b;(3)b;(4)a,b。 3、填空题 (1)有一种含Cl-、Br-与I-得溶液,要使I-被氧化而Cl-、Br-不被氧化, 则在常用得氧化剂 (a)KMnO4酸性溶液,(b)K2Cr2O7酸性溶液,(c)氯水与(d)Fe2(SO4)3溶液中应选( )为最适宜。 (2)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 dm-3) Fe3+(0、01mol· dm-3)||Fe2+(1mol · dm-3) ,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酸碱解离平衡 本章总目标: 1: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2: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3:掌握酸、碱、盐以及缓冲溶液的pH 值的相关计算。 4:了解离子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5: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 各小节的目标: 第一节: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1:掌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a H K c θ +????= 2;掌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0b OH K c OH θ - - ????=??-?? 当 0400b c K θ>时,OH -??=?? 3:解离度概念——平衡时已经解离的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国,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左移,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5:掌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的计算。 6: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 等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 lg a pH pK θ=-(c 酸/c 盐);lg b pOH pK θ =-(C 碱/C 盐) 8:可以解释缓冲溶液可以达到缓冲目的的原因。 第二节:盐的水解

1: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1.弱酸强碱盐:W h a K K K θθ θ=;2.强酸弱碱盐: W h b K K K θθ θ=;3.弱酸弱碱盐:W h a b K K K K θθ θθ= 2:可以运用公式——2112 11 ln ()K H K R T T θ θ?=-来解释升温促进水解的原因。 3:掌握单水解过程的计算— —OH - ??== ?? ,H +??== ?? 4;掌握双水解pH 值的计算:H + ??= ??第三节: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1:掌握离子强度、活度的概念和离子强度的计算21 2 i i I b z =∑。 2:理解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度的影响。 3: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 Ⅱ习题 一 选择题 1.某弱酸HA 的Ka= 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 ,1.0mol/L 的NaAc 相混合的1.0mol/LHA 体积应为( ) A. 200ml B.50ml C.100ml D.150ml 2.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NaC ,NaD 的水溶液的pH 依次增大,则

化学平衡计算(带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 一、有关概念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浓度×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 恒温、恒容时:12n n =12P P ;恒温、恒压时:12n n =1 2V V 4、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数学表达式 =M1×V1%+M2×V2%+M3×V3%+…式中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M1,M2,M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V1%,V2%,V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分数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 5、标三量法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这里的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体积等。 计算模板: 浓度(或物质的量) a A(g)+b B(g)c C(g) +d D(g) 初始 m n 0 0 变化 ax bx cx dx ~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 /m )×100% C 的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ω(C)= cx m ax n bx cx dx -+-++×100% 二、强化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设A 、B 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ol ,A 的转化率为x ~ A(g)+2B(g)2C(g) 起始(mol):1 1 0 转化(mol):1×x 2(1×x) 2(1×x) 平衡(mol):1-x 1-2x 2x 平衡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1-x)+(1-2x)=2x ,解得x=。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二) 考生姓名: 得分: 【提示】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15×2=30分) 1. 德布罗依(Louis de Brogelie )关于粒子波动性假设,得到以下哪种证据的支持………答 ( ) A. 电子衍射实验 B. 光电效应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等离子体放电 2. 地质队在高原野外做饭,常做成“夹生饭”,可用以下原理合理解释的是…… ……… 答 ( ) A. T bp 上升原理 B. T fp 下降原理 C. 渗透压原理 D. 蒸气压下降原理 3. 关于锌锰干电池,正确的说法是…………………………………………… …………… 答 ( ) A. 属二次电池 B. 正极材料是Zn C. 负极材料是碳棒 D. 电池电动势为1.5V 4.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用可波函数ψ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 ( ) A. ψ 1,1,0 B. ψ n,l,m C. ψ 2,1,2 D . ψ n,l,ms 5. AgCl 在浓度为0.01mol ?dm -3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答 ( ) A. NH 3 B. NaCl C. NaNO 3 D. Na 2S 2O 3 6. 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电子分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为……答 ( ) A. s 区 B. p 区 C. d 区 D. f 区 7. 下列情况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 答 ( ) A. 试管中的反应 B.水浴加热反应 C.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D. 绝热保温瓶中的反应 8.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的影响因素有 ..…………….….…..………….………………… …答 ( ) A. 物质的分压(气体) B. 反应温度 C. 物质的浓度 D. 催化剂 9. 浓度均为0.01mol·kg -1的蔗糖、HAc 、NaCl 、Na 2SO 4水溶液,其蒸气压最大的是… …答 ( ) A. 蔗糖 B. HAc C. NaCl D. Na 2SO 4 10. 对某一化学反应,下列哪种情况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更快?…………………………. 答 ( ) A. △r G 越小 B. △r H 越小 C.△r S 越小 D. E a 越小 11. 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或过程,其r m ΔG 1=10 kJ mol ?-,则该反应… 答 ( ) A. 一定自发 B. 一定不自发 C. 能否自发需作具体分析 D.达平衡 12. 已知反应NO(g)+CO(g)= 2 1N 2(g)+ CO 2(g) 的r m ΔH 1=373.2 kJ mol ?--,欲使NO 和CO 的转化率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 …… 答 ( ) A. 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 13. 某反应在某条件下的转化率为38%,当有催化剂时,反应条件与前相同,则反应的转化率为: A. 大于38% B.小于38% C.等于38% D.无法判断 … 答 ( ) 14. 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答 ( ) A. Ba(OH)2 B. H 2S C. Na 2S D. Na 2SO 4 15. 关于对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即Balmer 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答 ( ) A .有6条谱线 B. 有5条谱线 C. 属于(n) 2-1跃迁 D.属于(n) 3-1跃迁 二.填空题(22分,每空0.5分) 1. 在铜银原电池中, 电极是负极, 被氧化, 电极是正极,盐桥中电解质正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1.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填“+”,错的填“-”号) (1)取两根铜棒,将一根插入盛有0.1mol·dm-3CuSO4溶液的烧杯中,另一根插入盛有1mol·dm-3CuSO4溶液的烧杯中,并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结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浓差原电池。( ) (2)金属铁可以置换Cu2+,因此三氯化铁不能与金属铜反应。( ) (3)电动势E(或电极电势φ)的数值与反应式(或半反应式)的写法无关,而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数据,随反应式的写法(即化学计量数不同)而变。( ) (4)钢铁在大气的中性或弱酸性水膜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较强的水膜中才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 (5)有下列原电池 (-)Cd|CdSO4(1.0mol·dm-3)||CuSO4(1.0mol·dm-3)|Cu(+) 若往Cd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 溶液,或往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5H2O晶体,都会使原电池的电动势变小。( ) 解:(1)+;(2)–;(3)+;(4)+;(5)–。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 (1)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均向正方向进行: Cr2O72 - +6Fe2++14H+=2Cr3++6Fe3++7H2O 2Fe3++Sn2+=2Fe2++Sn4+ 它们中间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是______。 (a)Sn2+和Fe3+ (b)Cr2O72 -和Sn2+

(c)Cr3+和Sn4+ (d)Cr2O72 -和Fe3+ (2)有一个原电池由两个氢电极组成,其中有一个是标准氢电极,为了得到最大的电动势,另一个电极浸入的酸性溶液[设p(H2)=100kPa]应为 (a)0.1mol·dm-3HCl (b)0.1mol·dm-3HAc+0.1mol·L-1NaAc (c)0.1mol·dm-3Hac (d)0.1mol·dm-3H3PO4 (3)在下列电池反应中 Ni(s)+Cu2+(aq)→Ni2+(1.0mol·dm-3)+Cu(s) 当该原电池的电动势为零时,Cu2+浓度为 (a)5.05×10-27mol·dm-3(b)5.71×10-21mol·dm-3 (c)7.10×10-14mol·dm-3(d)7.56×10-11mol·dm-3 (4)电镀工艺是将欲镀零件作为电解池的();阳极氧化是将需处理的部件作为电解池的()。 (a)阴极 (b)阳极 (c)任意一个极 解:(1)b;(2)b;(3)b;(4)a,b。 3.填空题 (1)有一种含Cl-、Br-和I-的溶液,要使I-被氧化而Cl-、Br-不被氧化,则在常用的氧化剂 (a)KMnO4酸性溶液,(b)K2Cr2O7酸性溶液,(c)氯水和(d)Fe2(SO4)3溶液中应选()为最适宜。 (2)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 d m-3) Fe3+(0.01mol· dm-3)||Fe2+(1mol · dm-3) ,

化学平衡计算(带答案)

化学平衡计算 一、有关概念 1、物质浓度的变化关系 反应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平衡浓度=起始浓度+转化浓度 其中,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反应的转化率(α):α=()() 反应物转化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浓度、浓度×100% 3、在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计算时经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两个推论: 恒温、恒容时:12n n =12P P ;恒温、恒压时:12n n =12 V V 4、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数学表达式 =M1×V1%+M2×V2%+M3×V3%+…式中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M1,M2,M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V1%,V2%,V3%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分数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 5、标三量法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初始量、变化量、平衡量。这里的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体积等。 计算模板: 浓度(或物质的量) a A(g)+b B(g)c C(g) +d D(g) 初始 m n 0 0 变化 ax bx cx dx 平衡 m-ax n-bx cx dx A 的转化率:α(A)=(ax /m )×100% C 的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ω(C)= cx m ax n bx cx dx -+-++×100% 二、强化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设A 、B 起始物质的量都为1mol ,A 的转化率为x A(g)+2B(g)2C(g) 起始(mol):1 1 0 转化(mol):1×x 2(1×x) 2(1×x) 平衡(mol):1-x 1-2x 2x 平衡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1-x)+(1-2x)=2x ,解得x=0.4。 2.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X 和b 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D )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D )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D ) (A) 单一化合物Al2O3 (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 (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C )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 HCl 的是……………………………………………( C )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D )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D ) (A) 盐酸 (B) 硝酸(C) 硫酸钠 (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D )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C )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B )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C) H3PO4和HCl (D) PH3和HClO 13. 下列各对物质,水解能力对比,正确的是………………………………………( D ) (A)>(B)> (C) SnCl2 > SnCl4(D) PCl3 > BiCl3 14. 二氧化氮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D (A) NaNO2和H2O (B) NaNO2,O2和H2O (C) NaNO3,N2O5和H2O (D) NaNO3,NaNO2和H2O 15.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2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 B ) (A) SnS (B) SnS2(C) PbS (D) Bi2S3 二、填空题 ( 共12题 30分 ) 16. N2O3很容易分解为 NO 和 NO2。将棕黄色的NO2冷却到0℃左右,它几乎全部转变为无色的 N2O4。经X射线衍射研究,证明固体N2O5含有两种离子。 17. NCl3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 NH3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HOCl __; PCl3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 H3,PO3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HCl______;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三段式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理科化学导学案 第1周编号:3 总编号:3 使用日期:主备人:周军锋 审核人:班级:姓名:包组领导:

3A(g)+ B(g)=== 2C(g)+ 2D(g)开始物质的量3mol 0 0 转化的物质的量mol 1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2 mol 1mol 1 mol 由D的生成量,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A、B的转化量分别为、。 所以,B的转化率为=20%。 根据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A的平衡浓度为2L=L。 探究案合作探究一 在一个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里进行如下反应: 反应开始时,,2min末。(1)试用、和的浓度分别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2)并求出2min末的浓度 合作探究二 某温度下,在一个体积为2L的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SO2和 O2,发 生2SO2+O2 2SO3反应.5分钟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容器中气体压强变为原来的90%.求 (1)以SO3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2)该反应中SO2的平衡转化率.

合作探究三 27.将6 mol H2和3 molCO充入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H2(g)+CO(g) CH3OH(g),6秒末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倍。 试计算:(1)H2的反应速率是多少(2)CO的转化率为多少 检测案1、在一定条件下,将 2 2 B A和两种气体通入密闭容器中,反应按 2 2 yB xA+ C 2进行,2秒钟后反应速率如下:) /( 5.0 ) (2 s L mol v A ? =, ) /( 5.1 ) (2 s L mol v B ? =,) /( 1 ) ( s L mol v C ? =,则x、y的值分别为()A.3和2 B.1和3 C.3和1 D.4和5 2、对于某反应X+3Y=2E+2F,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速率为甲:m in) /( 3.0? =L mol v X ,乙:m in) /( 2.1? =L mol v Y ,丙:m in) /( 8.0? =L mol v E ,丁:m in) /( 9.0? =L mol v F 。则反应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 2 2N mol和 2 10H mol,发生反应2 2 3H N+ 3 2NH,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mol 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min) /( 5.0 ) (2 ? =L mol v N B.min) /( 5.1 ) (2 ? =L mol v H C.min) /( 2 ) (2 ? =L mol v NH D.min) /( 1 ) (2 ? =L mol v N 4、把3molP和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 xM(g)+2N(g),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N 1mol,经测定M的平均速率是(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L·min) 的转化率是25% 的平衡浓度是1mol/L 的值为2 5、在一只密闭容器中,把气体X和气体Y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下列可逆反应:3X(g)+Y(g) xQ(g)+2R(g)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 化学平衡 本章总目标: 1: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化学平衡状态 1:熟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分别等于其消耗的速率,各种物质的浓度将不再改变。 2:了解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第二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会运用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Q K θ>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Q K θ<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K θ=时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第三节;标准平衡常数K θ与r m G θ ?的关系 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ln r m r m G G RT Q θ ?=?+),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Q K θ=ln r m G RT K θ θ??=-。 2:重点掌握运用公式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 ?=?-?进行热力学数据之间的计算。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 1:熟悉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熟练地根据条件的改变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习题 一 选择题 1.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k 发生变化,则标准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一定发生变化 B. 一定不变 C. 不一定变化 D. 与k 无关 2.反应:2(g )2(g 2(g )在300K 时的与的比值约 为( )

A.25 B.2500 C.2.2 D.0.04 3.反应的温度一定,则下列的陈述中正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平衡常数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B.转化率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C.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D.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不能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4.相同温度下:2H2(g)2(g2S(g)1 22(g)+2H2S(g2(g)2 H2(g)2(g(g)3则2等于() A. 1?3 B.(3)2/ 1 C. 21?3 D. 3/ 1 5.下列反应中,K?的值小于值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H2(g)2(g)2(g) B. 2H2(g)(g)2H2S(g) C.3(s) (s)2(g)(s)2(g)2(g) 62(g)+3H2(g3(g),92.4?1,473K时,三种混合气体达平衡。要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采用方法() A.取出12 B.加入3以增加总压力 C.加入稀有气体以增加总压力 D.减小容器体积以增加总压力 7.298K时,?的数值大于的反应是() 2 (g)(g2S(g)2(g)(s2S(g) 2 (g)(s2S(l)23(s O(s)2(g) 8.已知300K和101325时,下列反应:N2O4(g2(g)达到平衡时有20﹪的N2O4分解成2,则此反应在300K时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A.0.27 B.0.05 C.0.20 D.0.17 9.在某温度下平衡的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原因是(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正减小,v 逆 增大 正 减小,k 逆 增大 C. v正和v逆都减小, D. v正增加的倍数小于v逆增加的倍数 10.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 (1)H2(g)+1/2O22O(g) K1 (2)N2(g)2K2 (3)23(g)+5/2O22O(l) K3 (4)N2(g)+3H23K 1231 ?K23C1?K3213?K23 11.下面哪一种因素改变,能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加() A.升高温度 B.增加压力 C.加入催化剂 D.增加起始物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 习题答案 1. 配合物的化学式 命名 中心离子 配离子电荷 配体 配位数 [Ag(NH 3)2]NO 3 硝酸二氨合银(I ) Ag + +1 NH 3 2 K 4[Fe(CN)6] 六氰合铁(II)酸钾 Fe 2+ -4 CN - 6 K 3[Fe(CN)6] 六氰合铁(III)酸钾 Fe 3+ -3 CN - 6 H 2[PtCl 6] 六氯合铂(IV )酸氢 Pt 2+ -2 Cl - 6 [Zn(NH 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锌(II ) Zn 2+ +2 NH 3 4 [Co(NH 3)6]Cl 3 氯化六氨合钴(III ) Co 3+ +3 NH 3 6 2.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中心离子的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答:(1)[CrCl 2 (NH 3)3 (H 2O)]Cl ,配位体为Cl -、NH 3、H 2O 。配位原子为 Cl 、N 、O 。配位数为6。 (2)[ Ni(NH 3)4]SO 4,配位体为NH 3。配位原子为N 。配位数为4。 (3)NH 4[Cr(SCN)4(NH 3)2],配位体为SCN -、NH 3。配位原子为S 、 N 。配位数为6。 (4)K 4[Fe(CN)6] ,配位体为CN -。配位原子为C 。配位数为6。 3.答:[PtCl 2(NH 3)4]Cl 2 4. 解:(1) 223344[()]Cu NH Cu NH +++ c 平 x 1 1×10-3 2312.59 34244 3{[()]}11010[][]1 Cu NH K Cu NH x +-Θ +?=== 稳 x =2.57×10-16 Q=[Cu 2+][OH -]2=2.57×10-16×0.001×0.001=2.57×10-22<202.210sp K Θ -=?

大学物理化学3-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r G m <0时,则该反应能 正向进行。 ( ) 2.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 0,该反应的K 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 3.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 ν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B νB >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 ) 4. 对理想气体反应:0 = ∑B ν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B νB >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9. 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r H 不随温度变化,那么其?r S 也不随温度变化, 但是其?r G 却与温度有关。( ) 5. 对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 PCl 5的分解反应PCl 5(g) == PCl 3(g) + Cl 2(g) 在473 K 达到平衡时PCl 5(g) 有48.5%分 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97 %分解,则此反应是( ) (1)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 (3)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4)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2. 设反应 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 、300 K 下,A 的转化率是600 K 的2 倍,而且在300 K 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 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 的2 倍,故可推断该 反应 ( ) (1)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 (3)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4)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3.理想气体反应N 2O 5(g )== N 2O 4(g )+1/2O 2(g )的?r H 为41.84kJ ?mol -1, ∑=0)(,B C m p B ν。要增加N 2O 4(g )的产率可以( ) (1)降低温度; (2)提高温度; (3)提高压力; (4)定温定容加入惰性气体。 4. 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1) 催化剂 ; (2) 温度 ; (3) 压力 。 5. 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1)降低; (2)增大;

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第七章 醇 酚 醚

第七章醇酚醚 学习指导: 1.醇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 饱和一元醇的制法:烯烃水合,卤烷水解,醛、酮、羧酸酯还原和从 Grignard试剂制备; 3.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氢键对沸点的影响; 4. 饱和一元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反应;卤烃的生成,酸的催化醚作用; 与无机酸的反应;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 5. 二元醇的性质(高碘酸的氧化,频哪醇重排); 6. 酚结构和命名;制法(从异丙苯,芳卤衍生物,芳磺酸制备); 7.化学性质:酚羟基的反应(酸性,成酯,成醚);芳环上的反应(卤化,硝化,磺化); 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8. 取代基对酚的酸性的影响。 9、醚(简单醚)的命名、结构; 10、醚的制法:醇脱水,Williaman合成法; 11、环氧乙烷的性质:与水、醇、氨、Grignard试剂的作用; 12、环醚的开环反应规律;醇、酚与醚等其他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习题 一、命名下列各物种或写出结构式。 1、写出4-甲基-2-戊醇的构造式。 2、写出的系统名称并写成Fischer投影式。 3、写出的系统名称。 4、写出的系统名称。 5、写出乙基新戊基醚的构造式。 6、写出3-乙氧基-1-丙醇的构造式。 7、写出的名称。8、写出的系统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将下列化合物按与金属钠反应的活性大小排序: (A) CHOH (B) (CH)CHOH (C) (CH)COH333322、下列醇与Lucas试剂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CHCHCHCHOH (B) (CH)COH 333222OH )CHCH(C) (CH2323、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高低排列成序:(A) CHCHCH (B) CHCl (C) CHCHOH2323334、比较下列醇与HCl反应的活性大小: 5、将苯酚(A)、间硝基苯酚(B)、间氯苯酚(C)和间甲苯酚(D)按酸性大小排列成序。 6、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大小排列: 7、比较下列酚的酸性大小: ?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烃HX、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易与8. 2.(CHCH)COH332 9、将下列化合物按稳定性最大的是: (A) (B) (C) (D) 10、将2-戊醇(A)、1-戊醇(B)、2-甲基-2-丁醇(C)、正己醇(D)按沸点高低排列成序。 1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12、将下列试剂按亲核性强弱排列成序: 13、下列化合物进行脱水反应时按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四、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1-己烯 (B) 1-己炔 (C) 1-己醇 (D) 2-己醇 2、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苯酚 (B) 甲苯 (C) 环己烷 3、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 (A)己烷 (B) 1-己醇 (C) 对甲苯酚 五、有机合成题(完成题意要求)。 1、用苯和C以下的烯烃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3 2、以甲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对甲苯酚。 3、以环己醇为原料(其它试剂任选)合成: 六、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该溶液中含有() A. 甲醇 B. 甲醛 C. 甲酸 D. 乙醇 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① 苯② 硝基苯③ 溴苯④ 四氯化碳⑤ 溴乙烷⑥ 乙酸乙酯 A. ①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3.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 一氯甲烷② 二氯甲烷③ 甲醇④ 甲醛⑤ 甲酸⑥ 甲酸甲酯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④ 4. 结构简式是 A. 加成反应 B. 还原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5.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 C. 2-甲基-1-丁炔 D. 2,2-甲基-1-丁烯 6. 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B. D. 7. 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 A. 苯 B. 甲苯 C. 乙烯 D. 丙炔

8. 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 结构)共有()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9. 苯的同系物,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B. C. D. 10.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 金属钠 B. 浓 C. 无水 D. 胆矾 1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明矾净化水 B.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12.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 B. 无水乙醇 C. 冰醋酸 D. 乙醛 13. 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 消去反应 B. 加成反应

湖南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例题习题-第七章

7 章 思考题 7.1 试说明取代苯甲酸的酸性 ,应遵循哪些规律 ? 7.2 简要说明影响碳氧双键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 7.3 指出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及其结构特征。 7.4 为什么醛、 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要在微酸性 (pH~3.5)条件下才有最大的速率? pH 值 太 大或太小有什么不好? 7.5 2,2-二甲基丙酸乙酯与 OH -的反应和丙酸乙酯与 OH - 的反应相比,反应进行得非常慢, 为什么? 7.6 醛容易氧化成酸,在用重铬酸氧化伯醇以制备醛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7.7 制备缩醛,反应后要加碱使反应混合物呈碱性,然后蒸馏,为什么? 7.8 乙酸中也含有乙酰基,但不发生碘仿反应,为什么? 7.9 为什么 CH 3COOH 的沸点比相对分子量相近的有机物沸点一般要高,但却低于醇? 7.10 为什么旋光性的 2-甲基丁醛在碱性条件下的 α-溴代反应产物为外消旋体? 解答 7.1 答( 1)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均大于间位和对位异构体。 (2)间、对位上的吸电子基使苯甲酸酸性增加、供电子基使苯甲酸酸性降低。 7.2 答( 1)立体因素的影响:当羰基上的两个取代基和亲核试剂体积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2)电子因素的影响:反应物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越强,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越大。 (3)亲核试剂的影响: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对反应越有利。 ( 4)酸碱的影响:适当控制羰基化合物与亲核试剂反应的酸碱性,有利于提高反应速 率。 7.3 答( 1)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根据种类考虑可分为不饱和醛酮、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 酸衍生物及醌。 根据双键和羟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烯酮(如 RCH=C=O ),弧立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OO (如 RCH=CH (CH 2)nC —OC 2H 5),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RCH=CHC — CH 3 (醌是 一类特殊的 α, 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如苯醌 ) 7.4 答 醛酮和氨的衍生物的反应一般为加成、消去两步反应O 。 O pH 太大,消除脱水步较慢, pH 太小,加成步骤慢。 7.5 答 叔丁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大于乙基, 再者供电子效应比乙基大使羰基碳的亲电性降低, 故反应慢。 7.6 答 利用醛的沸点比醇低这一特点,使反应生成的醛不断蒸发出来以免被进一步氧化。 7.7 答 缩醛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7.8 答 乙酸在 NaOH 条件下,形成 CH 3COO -,氧负离子与羰基共轭,电子离域化的结果, 降低了羰基碳的正电性,因此 α-氢活泼性降低,不能发生碘仿反应。 7.9 答 乙酸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要高。 7.10 答 2-甲基丁醛在碱性条件存在下列平衡 CH 3CH 2CHCHO CH 3CH 2C=CH CH 3 而烯醇酸中对 C=C 加溴可从平面上或下两个方向,故为外消旋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