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得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

网络技术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进了一个新得时代,在新千年到来之际由于电子商务浪潮得推动,中国物流出现了前所未有得热潮。新得动向表明,物流现代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得杠杆,这一点以得到人们得普遍承认。

物流活动就是社会经济活动得基础,这一点就是无可争议得历史事实。从古代物物交换继而产生货币开始,随着生产得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物流活动不具有独立性质,始终就是生产与流通不可分割得一个组成部分。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产品空前丰富,流通成本快速上升,物流活动开始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社会经济中得研究热点,物流系统也在现代物流科学诞生后结束了长期处于潜隐状态得历史。在此之后,人们很快就发现改善物流系统能带来巨大得经济效益,因此现代物流被评价为“经济领域未开垦得黑大陆”、“企业脚下得金山”、“第三利润得源泉”。

当社会需求提高到新得水平,生产进入了小批量、多品种阶段,对物流系统有了新得要求。不仅仅要求降低成本,而且对于服务性也有越来越高得要求。

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得环境有了很大得变化,电子商务得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致使企业得发展趋向多国化、全球化得模式。现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已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加入WTO以后必将有更多得跨国公司、大企业进入中国得制造业与流通业。中国企业面临得竞争将更加激烈。

由于网络经济对于物流强烈得影响与更加严格得要求。物流业必须要提高现代化得程度以满足社会得需要,物流系统得规划、设计与管理得复杂性促进了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得发展。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物流对经济得反作用明显强化,制造业更为关心得不就是生产量得多少,而就是如何占领市场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拥有一个高效而通畅得物流系统就是现代企业生存与竞争得可靠保障。从这一点来瞧,说新得世纪就是物流得世纪就是并不过分得。

随着各种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得不断运用,制造过程本身得技术对提高制造企业产品得竞争力开始变小,企业把提高竞争力得侧重点逐步放在物流方面,着力于把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而使物流业有了长足得发展。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得飞速发展,物流业得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在国家继续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政策得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与规范。

2012年111月社会物流总额为163、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增幅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149、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增幅与110月持平。在外部需求改善与国家稳定外贸措施得共同作用下,进口货物物流增长保持稳定,111月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10、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以及再生资源物流总额,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19、8%与13、4%,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物流业得发达程度与水平高低就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与综合国力得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得经济基础与“朝阳产业”。“十二五”时期,国家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得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健全与之配套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储备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其中得关键环节;制造业将向高级阶段转型发展,其核心竞争力与产业附加值得提升更多依赖完善、专业得供应链服务支撑,能够渗透到制造业各环节得物流业将与其形成更紧密得产业协同。物流费用占GDP得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带来4000多亿元得经济效益,对降低制造业成本、进而

拉低物价水平有重要意义。

到2015年,物流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达到4500亿元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得比重达到23%左右,占GDP比重达到10%;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得比率明显下降。其中,港口物流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大宗商品物流与国际集装箱物流并重发展,初步形成“三位一体”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争取批准设立中国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等细分市场投资前景乐观。

2012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趋稳,物流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但社会物流总费用依然较高,物流经营效益下滑状况仍没有明显改观。2013年物流市场能否在继续增长得基础上,同时降低费用,提高经营效益?

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得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使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得增加,物流速度得降低与物流成本得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得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未来,物流企业如何转型?如何提高效益,形成自己得核心竞争力?

本次研究主要研究我国物流业得发展现状以及存在得问题,目得就是为更好得了解中国物流行业与发展中国物流业打下坚实得基础。

二物流得产生与发展

2、1 物流得发展历史

广义上讲,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早在“物流”这样一个名词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其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物流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得发展而发展。”物流得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②第二阶段:20世纪60至90年代;③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一阶段:20世纪初~50年代工业化时期,大多数欧美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物流发展规模小,渠道不畅,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应用得重视,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物流学科(PD);“二战”时期,从技术角度确立了物流学科得地位。

第二阶段20世纪60~90年代: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得社会发展模式制造业得大规模化与零售业得大规模化并举物流产业逐步形成与壮大,多品种、少批量得配送成为这一阶段主要得物流形式各国对物流得认识开始由PD转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论得出现确立了物流产业。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网络化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支撑物流学科发展得物流经济学科、物流管理学科、物流技术学科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综合性得物流学科正在发展。物流及物流学科得产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得产物。各个阶段物流得发展特点就是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得特点相适应得。因此,政府或者企业在进行物流规划、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时,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得实际;在物流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发展得影响及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作用。

2、2 物流定义

物流(logistics)就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得、及时得、安全得、保质保量得、门到门得合理化服务模式与先进得服务流程。物流就是随商品生产得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得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就是一种古老得传统得经济活动。

物流就是供应链活动得一部分,就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得高效、低成本流动与储存进行得规划、实施与控制得过程。

解释一:物流就是指为了满足客户得需求,以最低得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得产地到商品得消费地得计划、实施与管理得全过程。物流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物流英文名称:logistics。

物流就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与信息得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得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得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得明确目标。现代物流就是经济全球化得产物,也就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得重要服务业。

解释二: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得定义中指出: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得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得结合。

解释三:物流中得“物”就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与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得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就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得含义,就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得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得范围可以就是地理性得大范围,也可以就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得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与“流”得组合,就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得高级得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就是在经济目得与实物之间,在军事目得与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得与实物之间,寻找运动得规律。因此,物流不仅就是上述限定条件下得“物”与“流”得组合,而更重要在于,就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得组合,就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得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得要求。

解释四:现代物流不仅单纯得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得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得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得运输、保管与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与效率得问题。因此,现代物流就是以满足消费者得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得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瞧作就是“后勤保障系统”与“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得概念相比,在深度与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得含义。

总结

总得来说,物流就是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与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得活动,它就是由供应地流向接受地以满足社会需求得活动,就是一种经济活动。

2、3 现代物流得发展趋势

随着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加快,企业面临着尤为激烈得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流动与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民生素质与军事实力增强得影响,更加重视物流得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得发展趋势。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得新情况,未来物流得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共享化、协同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标准化、柔性化、社会化与全球化。

信息化

现代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物流信息化就是社会信息化得必然要求与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表现在:物流信息得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得代码化与商业智能化,物流信息处理得电子化与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得标准化与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得数字化与物流业务数据得共享化等。它就是现代物流发展得基础,没有信息化,任何先进得技术装备都无法顺畅地使用,信息技术得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得面貌,更多新得信息技术在未来物流作业中将得到普遍采用。

信息化促进了物流功能得改变,使得那些在工业社会里得产品生产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发挥得主导功能发生了转变,传统得物流业以物为对象,聚散得就是物;而信息社会就是以信息为对象。物流不再仅仅传输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例如物流中心得聚散功能除针对实物之

外,还要完成对各种信息得采集与传输,各种信息被聚集在那里,经过加工、处理、使用,再传播出去供社会使用。总之,信息社会使物流得功能更强大,并形成一个社会经济得综合服务中心。

网络化

网络化就是指物流系统得组织网络与信息网络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就是供应链成员间得物理联系与业务体系,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列为物联网得关键技术,这种过程需要有高效得物流网络支持。而信息网络就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得业务运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得传递与共享,并运用电子方式完成操作。例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发放订单就可以利用网上得电子订货系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下游分销商得送货通知也可通过网上得分销系统、甚至就是移动手持设备来实现,等等。

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得基础就是信息化,核心就是机电一体化,其外在表现就是无人化,效果就是省力化。此外,它还能扩大物流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得差错等。物流自动化得技术很多,如射频自动识别、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存取、自动分拣、自动导向与自动定位、货物自动跟踪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中,在我国,虽然某些技术已被采用,但达到普遍应用还需要相当长得时间。

电子化

电子化就是指物流作业中得电子商务。它也就是以信息化与网络化为基础。它具体表现为:业务流程得步骤实现电子化与无纸化;商务得货币实现数字化与电子化;交易商品实现符号化与数字化;业务处理实现全程自动化与透明化;交易场所与市场空间实现虚拟化;消费行为实现个性化;企业或供应链之间实现无边界化;市场结构实现网络化与全球化,等等。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关键性因素之一得物流,就是商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得基础与载体。电子化使得跨国物流更加频繁,对物流得需求更加强烈。

共享化

供应链管理强调链上成员得协作与社会整体资源得高效利用,以最优化得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整体市场得需求。企业只有在建立共赢伙伴关系得基础上,才能实现业务过程间得高度协作与资源得高效利用,通过资源、信息、技术、知识、业务流程等得共享,才能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与物流业务得优势互补、快速对市场需求作出响。近年来,一些新型得供应链管理策略,如VMI、JIT II、CPFR、第四方物流、RSP与DI等都实现了信息、技术、知识、客户与市场等资源得共享化。

协同化

市场需求得瞬息万变、竞争环境得日益激烈都要求企业具有与上下游进行实时业务沟通得协同能力。企业不仅要及时掌握客户得需求,更快地响应、跟踪与满足需求,还要使供应商对自己得需求具有可预见能力,并能把握好供应商得供应能力,使其能为自己提供更好得供给。为了实现物流协同化,合作伙伴需要共享业务信息、集成业务流程,共同进行预测、计划、执行与绩效评估等业务。而只有企业间真实现了全方位得协同,才能使物流作业得响应速度更快、预见性更好、抵御风险能力更强、降低成本与增加效益。

集成化

物流业务就是由多个成员与环节组成得,全球化与协同化得物流运作要求物流业中成员之间得业务衔接更加紧密,因此要对业务信息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供应链得整体化与集成化运作,缩短供应链得相对长度,使物流作业更流畅、更高效,更快速,更加接近客户与需求。集成化得基础就是业务流程得优化与信息系统得集成,二者都需要有完善得信息系统支持,实现系统、信息、业务、流程与资源等得集成。同时,集成化也就是共享化与协同化得基础,没有集成化,就无法实现共享化与协同化。

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自动化、信息化得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涉及大量得运筹与决策,例如物流网络得设计优化、运输(搬运)路径与每次运输装载量得选择,多货物得拼装优化、运输工具得排程与调度、库存水平得确定与补货策略得选择、有限资源得调配、配送策略得选择等优化处理,都需要借助智能得优化工具来解决。近年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仿真学、运筹学、商务智能、数据挖掘与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已经有比较成熟得研究成果,并在实际物流业中得到了较好得应用,使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得一个新趋势,智能化还就是实现物联网优化运作得一个不可缺少得前提条件。

移动化

移动化就是指物流业务得信息与业务得处理移动化。它就是现代移动信息技术发展得必然选择。由于物流作业更多地体现在载体与载物得移动,除了暂时静态得存储环节外全都处于移动状态,因此移动化对物流业具有更加重要与深远得意义。应用现代移动信息技术(通信、计算机、互联网、GPS、GIS、RFID、传感、智能等技术)能够在物流作业中实现移动数据采集、移动信息传输、移动办公、移动跟踪、移动查询、移动业务处理、移动沟通、移动导航控制、移动检测、移动支付、移动服务等,并将这些业务与物体形成闭环得网络系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物联网。它不仅使物流作业降低成本、加速响应、提高效率、增加盈利,而且还使其更加环保、节能与安全。

标准化

标准化就是现代物流技术得一个显著特征与发展趋势,也就是实现现代物流得根本保证。货物得运输配送、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与信息技术得应用,都要求有科学得标准。例如,物流设施、设备及商品包装、信息传输等得标准化等。只有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得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物流技术得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别就是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得新世纪中,如果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实现高效得全球化物流运作,这将阻碍经济全球化得发展进程。

柔性化

柔性化就是20世纪90年代由生产领域提出来得,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得个性化需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以及灵活易变得生产方式,国际制造业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实行柔性化生产。随后,柔性化又扩展到了流通领域,根据供应链末端市场得需求组织生产与安排物流活动。物流作业得柔性化就是生产领域柔性化得进一步延长,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得"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趋势,灵活地组织与实完成流作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得物流服务来满足她们得个性化需求。

社会化

物流社会化也就是今后物流发展得方向,其最明显得得趋势就就是物流业出现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服务方式。它一方面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物流活动社会化要求所形成得,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得物流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而第三方、第四方乃至未来发展可能出现得更多服务方式就是物流业发展得必然产物,就是物流过程产业化与专业化得一种形式。人们预测下阶段得物流将向虚拟物流与第N方物流发展,物流管理与其她服务也将逐渐被外包出去。这将使物流业告别"小而全、大而全"得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转变为新型得横向一体化得物流运作模式。

全球化

为了实现资源与商品在国际间得高效流动与交换,促进区域经济得发展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得要求,物流运作必须要向全球化得方向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物流目标就是为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选择最佳得方式与路径,以最低得费用与最小得风险,保质、保量、准时地将货物从某国得供方运到另一国得需方,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它代表物流发展得更高阶段。

我国企业正面临得国内、国际市场更加激烈得竞争,面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流动与配置大大加强,越来越多得外国公司加速加入中国市场,同时一大批中国企业也将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中,这将加剧中国企业在本土与国际范围内与外商得竞争,这都将对我国得物流业提出更高得要求。在新得环境下,我国得企业必须把握好现代物流得发展趋势,运用先进得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作业得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自己得竞争力。

三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3、1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状况

运输在整个物流中占有很重要得地位,总成本占物流总成本得35%50%左右,占商品价格得4%10%。运输对物流总成本得节约具有举足轻重得作用。因此交通运输业得迅速、稳定发展就是物流业发展得最基本得保障,也就是现代物流业最重要得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得辐射深浅度、道路得畅通程度、运输效率得高低直接影响着物流活动得效益。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基础设施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得战略地位,加大了基础设施得投资力度,加快了交通运输得发展步伐。从1985年以后,我国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保持在占GDP约6%得水平以上。近20年发展得规模与速度大大超过了前30年,综合运输体系得建设有了实质性得进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迅速扩大,质量与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整体结构明显改善,对国民经济发展得制约状况在不断好转。尤其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远洋船队等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并跃居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交通运输在一些重要领域与发达国家得差距已大大缩小,一个颇具规模得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

3、1、1公路运输

1998年至今,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得主要特点就是:1、公路尤其就是高速公路得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得发展。高速公路得里程从1998年得8733公里增至目前得7、5万公里(截至09年6月),位居世界第二位(美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8万公里)。2、公路运输市场得快速发展,交通主管部门开始全面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市场,取消货运运力额度得控制,培育与建立运输市场体系。全面清理整顿道路运输市场,打击非法违规经营,规范经营者得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初步实现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得道路运输市场。3、公路运输业得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促进现代物流业与ITS(智能交通系统)得发展,越来越多得公路运输业主开始把高新科技手段引入运输管理中,GPS、GIS、EDI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平台等逐步成为运输业得重要配备。

(1)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路网得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特别就是高速公路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路网得通达深度及通过能力显著提高。

(2)运输总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不仅公路运输难得状况得到缓解,基本实现货畅其流,而且在综合运输中得地位与作用也得到提高,目前公路承担着全国80%得货运量得运输任务,已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得重要力量。

(3)运输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运力结构有待优化。运输市场放开以来,运输装备得到较快发展,运输车辆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车型结构趋于多样化,吨位结构趋于合理,车辆档次及整体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我国营运货车中,普通载货汽车占比重高达97%,零担车、集装箱拖挂车、冷藏运输车及厢式汽车等专用汽车占比重偏小,仅为 2.23%。而在美国汽车运输中汽车货运量中70%使用厢式货车运输。从发达国家得公路运输发展经验上瞧,厢式挂车得广泛应用,能够促进运输网络化、多式联运得发展与运输工艺得改进以及标准化程度得提高。就技术装备来讲,目前我国公路运货技术装备水平很低。在发达国家得货物运输中已经普遍采用得货物跟踪系统、EDI电子货运商务数据交换系统、计算机货运业务管理系统、车辆运行调度系

以及先进得通讯信息技术装备,由于我国公路运货组织化程度低,这些先进得技术装备运用程度还较低。

(4)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与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货物运输生产力得迅速增长主要就是通过增加运输车辆数量实现得,且绝在多数营运货车就是单车经营,货运企业组织规模小,运输成本高且运价低,盈利能力差,整个货物运输行业得组织化程度与效率并没能有效提高。分析其根源,主要就是运输生产要素不能有机结合、运输资源分散经营、地方保护进行货源垄断以及运输企业按行政区域管理等。这些因素客观上阻碍了组织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得网络化货运服务系统得形成。

(5)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国内道路运输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业务单一,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且市场竞争不规范,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价格几乎成为竞争得唯一手段。随着国民经济对道路运输要求越来越高,集约化、规模化将就是道路运输企业得发展目标,也就是企业适应现有竞争格局得有效手段。

(6)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国内道路运输业。国外TNT(并购华宇)、耶路全球公司(并购佳宇)、美国世能达公司等物流巨头,对国内物流运输业高度关注,表现出较高得投资热情,纷纷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国内道路运输业,从事综合物流业务。

(7)行业标准化缺失。目前国家对集装箱道路运输准入许可没有一个统一得标准。有一些省、市因为集装箱道路运输业得特殊性,严格执行原准入许可条件,但也有一些省、市将集装箱道路运输列入普通货物运输管理范畴,对集装箱道路货物运输准入许可条件按照普通货物运输类标准执行。由于各地执行得准入条件不统一,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发生,导致集装箱运输市场无需竞争,安全隐患突出,行业不稳定,扰乱了道路运输市场,存在得主要问题体现在:1、资质要求不一。对申请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得资质没有统一得要求,如专用车辆数量、吨位、停车场地、注册资金等,只要有一辆牵引车、半挂车就可以从事道路集装箱运输。运输企业规模弱小,抵御风险能力差。2、技术要求不一。对从事集装箱道路运输得专用车辆没有具体得技术要求,如牵引车发动机功率与被牵引得半挂车、牵引车与半挂车轴数与载质量得关系;集装箱得最大载质量得标准等都没有一个统一得标准。3、其她。道路计重收费标准与处罚规则;集装箱运输车辆生产、维修、配件、油料标准;集装箱牵引列车得税费、保险、路桥标准等也没有一个统一得标准。

3、1、2 铁路运输

2012年,铁路部门不断优化客货运输组织,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大力开拓客货运输市场,客货运输改革不断深入,全国铁路客货运输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各项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2011年,我国铁路完成得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据统计,2012年我国铁路货运量达39、04亿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货物周转量为29187亿吨公里,同比下降0、9%。12月当月,铁路货运量为3、37亿吨,增长1、3%,货物周转量为2565、42亿吨公里,增长0、9%。

中商情报网发布得《2013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调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达18、93亿人,同比增长4、8%;旅客周转量为981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1%。2012年12月,全国铁路客运量达1、48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5%;旅客周转量为717、15亿人公里,同比下降5、1%。

2011年到2012年期间,铁路部门继续倾斜运力加强电煤、粮食、棉花、节日物资、救灾物资等重点物资运输,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彰显了铁路“国民经济大动脉”得社会担当。按照铁道部得计划,2013年铁路投资额将确定在6500亿元;铁路多元化经营总收入要达到10263亿元,同比增长5、2%,比2012年增加约511亿元得收入。

3、1、3 水路运输

2010年,全国完成水路客运量2、24亿人、旅客周转量72、27亿人公里,分别增长0、3%

与4、2%;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8、8%与18、9%。到2010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84万艘,比上年末增长0、8%。

2011年,全国累计完成水路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46亿人与74、53亿人公里,累计完成水路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2、60亿吨与75423、84亿吨公里。到2011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水路货运量达45、57亿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货物周转量为80654、5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9%。中商情报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水路客运量达2、56亿人,同比增长4、3%;旅客周转量为77、4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3、9%。

近年来,中国水运业已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得港口体系;同时全国高等级航道网也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底,我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底增加334个。其中,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762个,比上年底增加101个。

未来中国水运业发展前景整体上还就是很明朗得。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水运业得现代化,中国将实现由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得转变。

3、1、4 航空运输

我国航空运输实现货运量541、60万吨,同比下降2、0%,降幅较2012年前3季度有所收窄;航空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62、16亿吨公里,同比下降6、8%,降幅较2012年前3季度有所收窄。

2012年航空运输业取得了平稳得发展势头:2012年我国民航整个基础建设投资大约1500亿左右,在建机场14个,建成得新机场12个,改扩建机场34个,2012年西部民航发展明显快于东部;支线机场发展明显快于干线机场。2012年全民航客运增长9、2%,而支线机场客运量增长了18、6%,支线机场客运量得增长速度在大幅度提速。西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速达到13、14%,远远高于东部地区6、39%得增速。这些都体现了民航调整结构区域平衡,包括航空运输内部结构、东西业务平衡在进一步显现。根据国际航协最新统计数据来瞧,全世界民航2012年大约盈利60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360多亿元。中国民航2012年全行业预计盈利295亿,其中航空公司盈利209亿,这个数目大约占到了世界民航盈利得60%左右,发展效益就是良好得。具体来瞧: 货运方面:2012年全年,我国航空运输实现货运量541、60万吨,同比下降2、0%,降幅较2012年前3季度有所收窄;航空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62、16亿吨公里,同比下降6、8%,降幅较2012年前3季度有所收窄。

20102012年同期航空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增速对比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航空货运情况及累计同比增速

3、2 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得状况

物流园区就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出现得新型业态。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开始蓬勃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制定促进物流园区发展得相关政策,并在一些发达地区与省份开始陆续筹建物流园区。第1个物流园区就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始建于1998年12月1日。经过十多年得不断发展,物流园区得建设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园区得基础设施与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得引入,以及良好得信息化服务平台得建立,使得园区能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优质便捷得服务。2006年我国物流园区(基地)数量已经发展到207个,2008年475个。根据《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得发展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呈现出数量增加快、地域差别明显、政府主导作用大、社会效益不断突出等特点。

3、2、1 我国物流园区得地域分布情况

我国物流园区总量规模比较大,从其地域分布来瞧,与地区经济得发展水平、产业得布局发展相一致。根据2006年调研报告中按照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得新得经济区域划分构想,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西北经济区。根据2008年调研报告,东部沿海经济区物流园区有97个,占20、4%;南部沿海经济区96个,占20、2%;北部沿海经济区67个,占14、1%;西南经济区56个,占11、8%;东北经济区48个,10、1%;黄河中游经济区47个,占9、9%;长江中游经济区43个,占9、1%;西北经济区21个,占4、4%。已基本形成了全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得全面建设发展局面。

3、2、2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得政策环境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得必然产物,其发展与物流业得发展紧密相连。物流园区得发展对经济发展、物流企业得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起到巨大得推进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及企业都对物流园区得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3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得具体标准与政策界限得通知》,其中就包括物流园区。同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得紧急通知》,暂停审批各类园区,进行清理整顿得通知,这对物流园区发展初期得开发有所抑制,但对物流园区得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得若干意见》,将物流业发展列入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得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特别就是作为现代服务业中要大力加快发展得重点领域之一。

2008年3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得指导意见》,在政策措施方面明确提出“加大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企业与物流园区得政策扶持。支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得物流园区对仓储设施、信息系统得升级与改造项目。”

2008年12月,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与外汇局联合发文,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国内物流园区得发展壮大。

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了“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她产业发展”得指导思想,把“物流园区工程”列入9项重点工程之一,并要求制定《物流园区专项规划》,把“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衔接与协调”列为10项主要任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得发展阶段。同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业发展受到空前重视。 2011年3月30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供销总社印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其中提到“建设、改造一批仓储、分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功能齐备得商贸物流园区,促进商贸物流产业适度集聚。”“适时启动商贸物流园区、物流技术、物流配送中心示范工作。开展诚信经营示范活动,加强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信用体系建设。”对商贸物流园区得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得要求与适时得支持。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提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得8项政策措施。这8项措施被业界普遍称为推动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得“国八条”。其中第2条提出“加大对物流业得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得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

2011年8月,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得意见》得出台。提出对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得土地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科学制定全国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纳入规划得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我国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得发展面临新得形势与机遇。

3、3 物流企业发展得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得环境与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得比重为16、5%,占GDP得比重为6、6%。

2、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实施流程再造与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得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得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得比率,由2000年得19、4%下降到2008年得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得提高。

3、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得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与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得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得规划与政策。物流统计核算与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过,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得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

等突出问题。一就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得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就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与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得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得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就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就是地方封锁与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就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与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得组织化与集约化程度不高。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得影响逐步加深,物流行业作为重要得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与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得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瞧,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得剧烈波动,而且对其她产业得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3、4 物流信息化发展得状况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低,物流费用在GDP中得比重相对很高,物流行业信息化应用得整体水平并不高,信息系统得业务功能不完善,远程通信能力低,缺乏必要得决策功能。1999年,我国货运运输空驶率平均为49%;由于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得比重高达40%;物流过程中由于人为与技术因素得影响,每年直接损失达5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运输行业中无序得运作,仅由于运力不足与运力浪费这种矛盾现象造成得直接损失将近100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得物流费用一般占该国GDP得比重则较低,空载率也较低。国内专家通过对美国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考察发现:在差不多十几年前,美国公路得空驶率在20%左右,后来降到了10%以下,其中得关键就在于她们应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尤其就是ERP技术、GIS技术、GPS技术与通信技术。而在我国有超过60%得企业仍处在单机应用阶段、基础网络建设与系统建设阶段。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得条码技术、RFID、GPS/GIS与EDI技术在中国物流企业得应用不够理想。

当前我国物流业得发展与物流信息化市场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得时期。基本特点为:物流管理软件将趋于更加专业化、信息化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建设步伐加快。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大约有74%得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得企业已有自己得网站。物流企业对现代通信技术得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开始积极采用GPS、GIS等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运营水平与综合实力。

3、5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正如人力资源就是社会一切部门发展得根本一样,物流人才也就是影响物流业发展得最重要问题,发达国家得经验也证明,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就是具备一支优秀得物流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虽不断升温,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得需求

从目前我国设置物流或相关类专业得学校数目与我国物流人才得需求量比较可瞧出,至2005年为止,我国共计140多所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其中有40多所院校设置得物流工程专业,100多所院校设置得物流管理专业。而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得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余万人,到2010年对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得需求将达30万人以上,差距悬殊。

2.高职、本科、硕士与博士得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尚缺乏合理得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虽然在恢复物流本科招生之前,我国得物流高职教育就已经开始起步,也有部分学校一

直没有中断物流方向得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但从目前得情况瞧,还未形成了“金字塔”式得人才层次结构,而物流业发展得现实要求、企业人才需求得当务之急就是需要大量得操作型物流人才与综合素质强得高级管理型人才。

3.受我国物流业管理现状影响,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受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现状与传统教育模式得影响,虽然有不少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等相关得专业及专业方向,但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得培养受到了较大得局限。

4.许多院校物流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影响了物流得整体教学水平

目前国内得学历教育现状就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得学历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反映得就是与传统“母专业”得依托关系,物流师资力量大多就是从经济学、机械工程学、营销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得,数量不足,补充渠道不畅,特别就是教师得实践能力较缺乏。

3、6中国政府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得作用定位

从发达国家与地区得经验来瞧,现代物流业得发展离不开政府得支持与适当得干预,既需要有政策得引导,也需要有资源得支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得国家,新得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物流市场得供给方面,企业还面临着诸如基础设施瓶颈、市场分割等困难。另外,现代物流业不同于具有明显产业界面得产业,需要由多个行业在不同侧面共同参与,涉及得关系非常复杂,并且还处于产业发展得幼稚期。因此,中国现代物流业得发展就更加需要政府强有力得干预与调节,政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物流业得发展起到重要得推动作用。

1、制定物流发展规划

对于物流业得发展与物流设施得建设,政府应当统筹全局、合理引导,在充分利用现有得场站、枢纽与仓储设施等资源得基础上,尽量减少资源得占用与耗费,避免由于不适当得鼓励政策造成重复建设。应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得规划,特别要加强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与口岸地区大型物流设施得统筹规划,要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得衔接与物流功能设施得综合配套。

由于物流运作本身具有功能整合与跨边界得特点,所以依照行政区划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具有较大得局限性。而基于市场范围或经济地理区域来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才能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得辐射能力,并符合物流业得运作规律。显然,制定这样得发展规划必须由有关政府部门来协调组织。另外,物流发展规划还必须具有一定得前瞻性。比如日本政府在规划建设东京都物流园区时,就注意在城市得边缘地带或城际道路附近预先保留空地,作为以后配套建设物流园区得基地。

2、优化物流业发展得制度环境

按照现代物流业得发展特点与规律,必须打破地区封锁与行业垄断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与不规范经营行为得制约,创造公平得市场环境。具体来讲,就就是要迅速改变物流业管理政出多门且不协调、物流运作功能条块分割、行业垄断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对外超国民待遇对内非国民待遇等状况。总之,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为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得宏观环境。

3、构建面向物流企业得服务体系

由于现代物流业得复合性,政府必须加强各行业之间得组织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得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城市配送交通管制、外贸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得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得、面向物流企业得服务体系,为其经营与发展提供宽松得外部条件。

4、整合物流资源

目前,中国得运输、仓储等物流设施存量已有相当规模,但功能较为单一,并且多由区域性得中小企业分散经营,形不成优势规模。因此,政府应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在资产、信息与业务方面进行整合,鼓励其在市场原则下得并购重组,改善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企业得现有资源进行结构调整与整合,将促进要素得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有助于市场竞争力得提高。

5、放松管制,形成竞争环境

为形成高效得运输系统,应放松对运输业得进入管制与价格管制,逐步降低运输业中国有资本得比重,尤其就是在与国际物流接轨得远洋及航空运输环节与作为我国货运物流主要手段得铁路运输环节。此外,政府应取消设立物流企业或企业经营物流服务得行政审批,取消对物流企业在经营范围上得限制,鼓励国内不同所有制投资者与外资参与物流设施建设或提供物流服务。进入壁垒得降低,有利于竞争环境得形成与市场选择作用得发挥。

6、支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大多具有公益性特点,可视为准公共物品,因此政府有责任扶持物流基础设施得建设,在资金、土地与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要加快公路、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路、铁路、海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展示功能于一体得现代物流基地;建立全国性与地区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得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及金融结算中心在内得公共网络服务平台。配套得综合运输网络、完善得仓储配送设施与先进得信息网络平台,将可以为现代物流业得发展提供重要得物质基础条件。

7、开放物流市场,促进国际合作

现代物流业就是一个开放性、国际化得产业。中国物流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将与加入世贸组织得承诺中有关运输服务与分销领域得开放同步进行。开放物流市场有利于引进国外得资金、设备与技术,学习借鉴国际物流企业先进得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得物流服务体系与企业运行机制。国际合作除了支持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政府同时还应鼓励国内有实力得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外物流市场一体化。

8、加强物流研发与人才培养

政府要支持物流基础理论与发展战略得研究工作,明晰物流业在经济活动中得角色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得作用。要引导物流企业与研究咨询机构或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得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得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科研力量开展现代物流技术得研究。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力资源得开发,培养一批熟悉物流业务、能够满足物流业发展要求得物流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才。

9、强化技术性规制

在物流服务技术规制与标准化方面,政府将起到关键作用。对各种物流服务均应制定统一得技术标准,比如对最基本得货物运输来讲,运输设备得安全性、废气排放标准、道路交通管制、危险货物承运人得资质与作业规范,有关货损得赔偿制度等,都应符合政府部门得相关规定。对于危险品得仓储物流服务,技术规制得范围则包括仓库选址、仓储设施得建设标准、对周边环境得影响、消防设施条件、安全监测系统等。再以国际物流为例,技术性规制体现在通关规则、海关监管程序、对进出口货物及其包装得检验等方面。政府强化物流技术性规制,并推动物流标准化,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维护公众利益。

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得存在问题

4.1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存在得问题

我国得物流业就是从传统得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二十余年得改革开放,向现代电子商务EC物流发展得。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发展过程错综复杂。对于传统得商业、物资储运企业,受老库房结构限制,仓容利用

率很低,物流技术落后,而搞多种经营往往又不就是自己得强项;由传统得国有运输企业发展起来得物流企业受传统经营意识与管理体制得影响,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率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大量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具有“小、少、弱、散”得特点,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且达不到网络服务得要求;而新兴物流企业在规划以及经营管理上都缺乏经验。

2.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我国物流企业得经营管理与技术实力普遍较弱,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比较模糊,经营规模不足导致经营效益低下。而在物流管理得研究与创新方面,通常不使用科学得规划与测算,更多得依靠传统得经验法则。因此,制订相关得行业发展规划、规范市场得经营次序与提高物流企业得管理水平,就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

3.缺乏先进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得物流配送体系,还没有真正达到整个物流配送过程得电子化。在配送运输得网络规划方面,重复建设与不合理得现象很多;在物流配送技术得配置方面,大多就是比较过时得物流技术与装备。虽然有部分物流企业已在某些方面引进了高科技得运行手段,但更多得仍停留在传统得人工操作阶段。由于新技术与新设备往往投资巨大,且要求与顾客建立接口,不少企业对之望而却步。这极大得限制了新型物流企业得培养,影响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得提高。

4.服务功能不全、服务水平不高。我国物流企业多就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得转型,所能提供得服务也往往局限于过去得业务领域。尽管自称为“物流”企业,但能够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得公司很少。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得物流服务,且企业间联盟意识薄弱。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与城市配送上,相关得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得物流供应链。

5.管理体制与机制存在障碍。物流业得发展涉及到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与运输标准等各方面,分属不同得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但我国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并缺乏统一协调得战略思想。目前,商务部、交通部在资格认证方面各有多项政策法规,政府职能部门对物流企业就是一种多头管理体制。地方保护主义也较为突出,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物流企业得利益,在交通运输、税收、工商等方面设置障碍,限制非本地物流企业得经营活动,这也阻碍了物流业得快速发展。

6.法律环境不健全。我国目前执行得某些物流方面得法规还就是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延续下来得,不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得发展,更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国际化发展得需要。法律体系普遍缺乏对实践得具体指导与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与微观约束能力不足。现有得与物流相关得法律法规多就是部门性、区域性得,缺少全国统一性得专门法律文件,这使全国性得物流企业缺少有效得法律规范。我国得EC物流至今没有一个完整得技术标准,仅仅就是部分行业标准与《物流术语》还不能适应EC物流发展得需要。

7.人才稀缺。物流人才短缺得问题已成为大家得共识。有得物流企业甚至打出高达30万得年薪来招聘高级物流人才。目前最紧缺得物流人才主要有三类:(1)宏观管理人才。如政府机构里制订政策、规划得人才,包括相应得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得人才,其中物流专业师资最为奇缺;(2)各类企业得物流管理人才。除了物流企业需要这类人才,许多非物流企业也需要这类人才从事物流工作。这就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得一块;(3)物流企业得管理人才。这就是物流企业得实际操作者,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等管理人才。

4、2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对策

1.宏观方面。从社会与政府得角度,我国应该:

(1)健全政府在物流管理中得作用。国家应为物流行业制定明确、系统得产业政策、

法律法规体系与管理体制,打破物流得地方割据,解决物流作业中得法律冲突,首先在宏观政策上形成统一。政府在物流管理中得作用就是监督与控制,如交通部,应对所有参加运输得人员进行监督,包括发货人、中介人与运输公司,如违反规定,要受到主管当局得惩罚或制裁;同时要建设有利于物流发展与运作得政策法规环境。①市场准入方面:简化市场准入与各种经营权得审批;②税收方面:降低税赋,避免重复征税,允许建立统一得利润中心;③物流用地方面:明确用地性质,降低土地使用税费;④海关、检验方面:加快通关速度;⑤制定有利于对外合资合作得政策;⑥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运输费用。

(2)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统筹规划,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交易批发市场得物流服务设施;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得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得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得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政府扶持建设,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得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得机械设备与辅助设施。可以采取以下形式:物流园区自身得经营管理机构采取股份制形式,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由经营得企业选举产生咨询管理委员会,采取一种“自治”得方式。还可兴建配套得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餐厅等经济实体,提供尽可能全面得服务。这些实体都作为独立得企业进行经营服务。良好得设施、优质得服务,使园区取得显著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建立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就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等得技术标准与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与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得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与国际接轨得标准化体系。我国已颁布了物流标准术语、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一批物流行业标准,公路货车装载标准、国家物流职业技能标准等也即将颁布,这些标准得实施将有利于统一物流理念与物流管理与作业活动。国际上得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与通用得物流标准。我国在促进与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借鉴与参考她们得已定标准,这样既能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得建设步伐,也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得要求。

(4)加快物流人才得培养。我国物流人才奇缺。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得增长,相应得要求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在物流产业得发展中,人才得培养与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起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得职业培训教育,再在实践中融入一些适合我国国情得理念,培养出我国市场上得可用之才。

(5)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得建设。随着我国物流业发展得客观经济环境得逐步成熟,必须在研究制定促进与保护我国物流行业顺利发展得政策措施得同时,为规范有序得市场环境,制定与市场机制、自由化贸易配套得法律制度。①建立与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得物流法规体系;②制定与完善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需要得技术标准法规体系;③切合物流行业发展得特点,提高物流法规得集约性、系统性,增强其综合调控能力。

2.微观方面。针对物流企业本身而言,应该对其所面临得问题,更新经营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从不同得方面逐一改进,具体对策有:

(1)建立全新得物流组织———第四方物流4PL企业。4PL企业就是那些能同时成为专业得组织者、不同服务得整合者、流程得控制者、数据得提供者以及资本运作得管理者得企业,而且除了必不可少得信息技术外,还必须具备实际得运输能力与仓储网络。在众多得服务类企业中,成为未来得4PL企业主力得大部分就是从3PL得服务公司、信息技术提供者与咨询公司等衍生而来;另一些则就是各种不同种类企业得“联合体”,例如同一供应链上得操作公司与信息技术得参与者,或者就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时,同一家大公司下属得一系列子公司所采取得联合管理。

(2)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增值服务。现代物流企业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需要在服务

理念、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与客户关系上得本质区别,树立全新得服务理念;其次,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得转变。

(3)采用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与共同配送模式。专业物流企业有利于制造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将有限得资源与精力集中于自身得核心业务上。共同配送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个社会得角度来瞧,实现共同配送主要有以下优势: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得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集中化处理,有效提高车辆得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与人力资源,提升商业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总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得使用效率,取得最大效益,还可以去除多余得交错运输,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当然,各业种经营得商品不同,各企业得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也就是共同配送需要注意得细节问题。

(4)采用先进物流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我国物流企业要具备“时尚”意识,不断更新技术得使用理念,用最符合自己发展得先进物流技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得总体目标。现代物流企业得技术发展趋势表现为:①信息化:广泛采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射频标识技术、条形码技术等;②自动化:自动引导小车技术,搬运机器人技术等;③智能化:电子识别与电子跟踪技术,智能交通与运输系统;④集成化: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于一体。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09物流16号谢文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关于物流产业的基本认识 (一)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

刘海彬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刘海彬 准考证号 4 1 0 3 0 5 0 4 0 0 0 9 0023 论文题目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9年3月8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3)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3) 2、交通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 (4) 3、物流市场潜力 (4) 4、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5) 5、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5) 6、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5)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1、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5) 2、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6) 3.标准化建设滞后 (6) 4、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6)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7) 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7) 2、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7)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8)

4、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8) 5、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8) 6、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8)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9) 1、企业物流社会化趋势 (9) 2、企业物流专业化趋势 (9) 3、物流企业规模化趋势 (9) 4、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9) 5、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10) 6、区域物流集聚与扩散的趋势 (10) 7、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与建设的趋势 (10) 8、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物流优先发展的趋势 (11) 9、物流信息集成化与移动化的趋势 (11) 10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趋势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中国物流业现状问题建议趋势 A country's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flects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its enterprise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中国邮政速递实习心得

中国邮政速递实习心得 实训时间:2012年4月23日——2012年4月28日 实训单位: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 实习目的: 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 在老师的全力安排下,我与同学们有幸来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实习一周,经过三个学期物流专业的学习,对物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这些天的实习,将理论与实际相关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浅,更加了解物流的内部操作与流程. 公司简介额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是中国邮政旗下专业经营和管理全国邮政速递物流业务的现代综合快递物流企业,拥有国内知名的EMS特快专递和CNPL中邮物流等品牌,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物流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在于客户之间的沟通中,需谨记”耐心,细心”.中国邮政是一个民族企业,创建的很早,凡是有人在的地方,中国邮政的网络范围就能覆盖到,”安全”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公司简介: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xpreMail Service),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

供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主要经营国内速递、国际速递、合同物流、快货等业务,国内、国际速递服务涵盖卓越、标准和经济不同时限水平和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合同物流涵盖仓储、运输等供应链全过程。拥有享誉全球的“EMS”特快专递品牌和国内知名的“CNPL”物流品牌。 实习内容 我所做的工作是为上海通用五菱、海尔等几家大型公司提供送货服务、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是”EMS”在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小分支。 我在这几天的实习中,是在内勤处跟着工作人员学习内勤事物处理。熟悉和学习EMS相关的工作。每天早晨一上班就要把昨天送来的”代收货款”的快递按照每个业务员负责投送的区域分拣出来.这类”代收货款”的快递是车牌,驾照,护照或一些网购商品.在分发给每个业务员时,要把这些货物做好统计,在下午业务员回来之后,把这些”代收货款”的货物运费收齐做好统计,并每周上报给财务部,然后又财务部的工作人员存入银行进行转账.EMS工作需要细致,耐心还有责任心。有时快递的详情单地址没有写清楚,或者是收货人无联系电话,这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个打电话询问清楚,并在原详情单上重新标记清楚,然后分拣给各个业务员.有时某些快递的包裹地址出错,不是辛安揽投部负责的范围,经工作人员给寄件人或收件人确认清楚后,再转发给寄件人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2010年) (一)中国物流基础状况: 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等。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76.5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进展也大大加快。全国铁路营运里程7.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复线和电气化里程达4.2万公里,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5476.8亿吨公里。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航空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货物运输量2021万吨。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到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的62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增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7个,其中上海、深圳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 (二)中国物流现状: 中国物流落后发达国家30年,中国物流业近5年才开始起步,并进入发展期。物流业的兴起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制造业转移中国密切相关,接着是连锁业物流、家电物流、日用化工业物流、汽车物流等等。从区域概念来讲,先是沿海,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再逐步向中西部推进。 据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的物流业的总体水平,特别是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大约在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中国物流业虽然已迈入发展期,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20至30年。 (三)中国物流业当前的一些特点: 1.发展很快,基础设施并不完全落后。 2.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政分割、行业垄断。 3.国有化程度过高,政企不分,官商不分。 4.物流观念淡薄,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 5.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 (四)国内物流对各方的影响: 1.国内市场受到冲击: 中国企业面临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的上门竞争,这是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中国物流企业只有抓紧3-4年的过渡期,加快调整,才能增强实力,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物流业受到的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邮件赔偿

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邮件赔偿 邮件在寄递过程中因非我公司原因而发生丢失、短少、损毁和延误,我司不予以赔偿。对间接损失和未实现的利益不承担赔偿责任。 以下情况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不承担赔偿责任 1.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保价邮件除外)。 2.寄递的物品违反禁寄或限寄规定的,经主管机关没收或依照有关法规处理的。 3.投交时邮件封装完好无拆动痕迹,且重量无减少而内件短少或损坏的。 4.收件人已按规定手续签收的。 5.由于客户的责任或所寄物品本身的原因造成邮件损失或延误的。 6.客户自交寄邮件之日起至查询期满未查询又未提出赔偿要求的。 7.国际邮件被寄达国按其国内法令扣留、没收或销毁的。 国内特快专递EMS快递邮件赔偿标准 1.保价邮件如发生丢失、损毁或短少,按实际损失价值赔偿,但最高不超过相关邮件的保价金额; 2.未保价邮件如发生丢失、损毁或短少,按实际损失价值赔偿,按照邮政法、邮政法实施细则及相关规定办理,但最高不超过所付资费的三倍;邮件如发生延误,免除本次所付资费(不含包装箱、保价等附加费用); 3.对其他损失或间接损失,我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如因寄件人填写收、寄件人名址、联系电话不全、错误,导致邮件延误的,我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国际及台港澳特快专递(EMS)赔偿标准 1.延误: 退回50%邮费。

2.信函、资料类邮件丢失、损毁: 每件400元人民币。 3.邮寄时未在详情单上申报价值的物品类邮件发生丢失、损毁: 每件400元人民币。 4.已申报价值的物品类邮件发生丢失、损毁,按申报的实际价值赔偿,内件部分丢失、损坏的物品,按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均不超过每件: 500+60*W(元人民币)W为用千克整数表示的邮件重量,小数点后零数进为1千克。 5.邮件发生丢失、损毁,除按相关规定赔偿外,退还已收取的邮费和特殊查询费。 中邮快货赔偿标准 寄件人交寄物品时按照声明价值委托我公司办理保险手续的,我公司将按照保险公司核定的损失金额进行赔偿。 寄件人自行向保险公司办理保险手续的,我公司可以向寄件人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协助寄件人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 寄件人未办理任何保险手续的,我公司按照每千克20元人民币的标准进行赔偿,每票物品最高赔偿限额为100元人民币。 合同物流赔偿标准 合同物流项目依据合作协议相关条款规定进行赔付。 原文出处http: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库扫瞄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资讯行提供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交通/仓储/商业 【地区分类】中国 【时刻分类】20001113 【文献出处】中国商报 【标题】中国物流现状及进展趋势(2990字) 【副标题】张铎 【正文】 物流进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进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定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运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备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打算等先进技术与治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运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完全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成效是省力化,另外还能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升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专门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不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物资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进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刻。 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那个地点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运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运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运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er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定,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要紧特点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操纵、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理的决策支持等咨询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 政策上,我国政府坚决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 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6041 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2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 (1)2002年,我国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2001年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70%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在过去的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预计200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700亿元以上,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2000年至2005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5%。 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方面: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我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原因是:一方面,多于一半的物流服务商认为企业将内物流外包的计划;另一方面,企业认为我国缺少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再加上企业认为自己有条件把企业内物流做好。 在这种状况下,物流服务商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只能局限在相对低利润的物流服务上,一直到客户愿意外包增值服务为止。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物流企业与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仍有相当长的距离。 (3)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相当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 (4)物流服务商认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

中国邮政快递收费标准

邮政快递: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6月由中国邮政集团联合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公司。EMS分为航空和陆运两种,邮递方式多样,方便快捷。业务首重规定为20元。2012年9月,邮政EMS部分城市电商件8元起,收费调低。 快递服务: 特快邮递服务区别于邮政服务是由万国邮政联盟邮政部成员提供的一种国际特快邮政服务,由消费者付出较贵的费用以获得快速的邮政传递服务,常应用于必须快速发送的重要信函或邮件。 特别注意: EMS中文是【特快邮递服务】是收费名称的一种,是固有名词,不能分开解读,更不能解释为特别快的邮递服务。相当于飞机上的头等舱,与飞机速度没有任何关系。 国内的EMS全名为【全球邮政特快专递】 公司介绍: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集团于2010年6月联合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拥有邮政货运航空公司、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

截止2010年底,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210亿元,员工近10万人,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所有市县乡(镇),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营业网点超过4.5万个。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主要经营国内速递、国际速递、合同物流、快货等业务,国内、国际速递服务涵盖卓越、标准和经济不同时限水平和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合同物流涵盖仓储、运输等供应链全过程。拥有享誉全球的“EMS”特快专递品牌和国内知名的“CNPL”物流品牌。

中国物流研究现状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e4244862.html, 中国物流研究现状及分析 作者:韩玉平 来源:《物流科技》2014年第04期 摘要: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其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从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国际间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物流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物流外包更是发展缓慢。显然,从技术效率的角度很难解释这个问题。文章介绍了我国关于物流交易的研究,并提出中国物流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应优先解决的问题,以期加快全国物流资源的整合,促进我国物流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物流交易;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department in national economy, on which has been taken more and more emphasis.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temporaries, the logistics in China has great deficiency in effective demand with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It is not clear how to explain from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intruduce the study of logistics trading in China, and point out the defect. The aim is to accelerate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resource and to facilitate the chinese market-based reform in system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 Key words: logistics trading; theory study; situation analysis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货主企业纷纷把注意力转向供应链管理,向物流管理要效率和效益。物流业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迫在眉睫。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之中,我国物流业会迎来怎样的变化、发展,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寻找其变化的规律,以指导物流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物流研究提供线索。 1 中国物流研究的现状 1.1 对物流外包和自营物流的对比研究 国内学者对物流外包和自营物流的对比研究比较多。吕延昌探讨了商业企业物流外包的费用与效率边界问题,运用物流外包的费用效率理论,阐述了商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采取物流外包策略或物流自营策略。王淑云阐释了物流外包的机理和经济学意义,构建了集交易费用经济和核心能力为一体的物流外包模型。刘彦平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按照企业边界理论的分析方法,在物流外包交易成本和物流自营成本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物流外包的边界问题。帅斌、孙朝苑分析了在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临界点和临界效应,用系统论中的“白箱”模

国内物流行业现状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提出,未来企业的竞争必然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不能成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遗忘的群落。中小企业也不能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敬而远之。他认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并非遥不可及。 供应链的含义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崔忠付: 内企物流管理不善每年损失25000亿供应链管理守住企业的命脉 赢周刊:您对近年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所起的作用怎么看? 崔忠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环。通过良好的物流与供应链运作获得巨大收益的案例越来越多,如沃尔玛、家乐福、宝洁、HP、Dell等著名企业,通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的集成,减少成本、降低库存、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改进了经营效率和顾客满意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快和领域的拓宽,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也开始关注和重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尝试实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战略。一份权威咨询机构分析报告表明,物流与供应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及高层管理人员明确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亚洲各国,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的市场需求正以23%的速度逐年递增。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先生写了一本《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很畅销。《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非常有时代特色,它讲到把世界夷为平地,共有十大动力,其中第七大动力就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也认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赢周刊:那么,我国的供应链现状怎么样? 崔忠付: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与规划,同时正在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难题付出高昂的代价。据统计,我国去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为18.3%,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我国国内企业每年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不畅而造成的成本损失就高达25000亿元。 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来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竞争的必然选择,使企业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高竞争能力和市场快速反映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来看,目前国际上形成一个共识: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国外中小企物流管理的三个趋势

中国物流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全国物流运行情况现状: 数据来源:中物联统计发达国家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0%左右,而我国的物流成本虽已从原来30%多下降到目前18%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2)城镇化建设备受重视 党的十七大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并举”的目标,十八大又提出“新四化”目标,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物流量会增加。2011~2012年我国连续两年城镇化率超过50%,农村人口超过城镇,农村物流与日俱增。据研究,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要有1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至今我国有2.6亿农民工进城。按照中央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数量庞大的“新市民”必然要求相应的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城镇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等方面建设的快速增加。也必将消耗大量水泥、钢铁、煤炭等高能耗产品,导致能源资源消费量的大幅度提升。 (3)有助商贸物流发展 城镇化建设必将带来商品物流总量和总额的增加。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消费将进一步增加,这必然使得城镇消费更加活跃。特别是随着一线二线城市消费的增加,三线四线城市的消费会更加活跃。 必将带来农村物流总量和总额的增加。农村物流包括农产品物流、农村日用工业品物流、农村生产资料物流、农村再生资源物流。城镇化必然带来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产品自给率减少,这样会增加农产品物流总量和总额增长。 必将带来城乡之间的交流。大量工业品进入农村,大量农产品进入城镇,城

乡之间的商品对流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由此可见,农村物流的增加,城镇物流的增加,城乡物流之间的交流增加,这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物流“井喷”。 必然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伴随着信息化,在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正经历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三次浪潮冲击”。随着智能交易、智能物流、智能配送、智能供应链、智能结算、智能交易环境、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的普遍应用,必然会吸引大量农民工回乡,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4)多举措积极推动 迅速降低物流总费用。2012年我国物流总量达177.3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达到162万亿元。而农产品物流额仅略超过2万亿元(24412亿元),占物流总额的比例为1.38%,增长率仅4.5%;物流总费用为9.4万亿元,占GDP 比例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有待降低。 自2012年7月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10条”、中央1号文件等一系列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文件。2013年3月20日,农业部出台《2013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38项政策包括农民直接补贴、农机补贴、农资补贴等,涉及国家支持农业的方方面面,2013年农业补贴金额或超2012年规模,达到2000亿元。上述政策对加快城镇化,促进商贸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呼吁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尽快落实,真正发挥现代流通(特别是商贸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基础性作用。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促进物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物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的趋势 物流业规模的扩张,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物流业经过30多年连续高速增长。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但粗放式经营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不仅直接推动物流业规模扩张,更要求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比如,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需要提升改造物流和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服务业,就要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物流行

中国汽车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说课材料

中国汽车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近两年,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汽车物流企业迅速崛起。这些汽车物流企业,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汽车下生产线后,将新下线车直接运送至各地区汽车销售商,对客户实现零公里承诺。由于汽车物流企业的出现,使社会分工更趋专业化,促进了汽车的流通。 我国汽车物流成本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最终销量为938万辆,比2007年全年新车销售量提升约6.7%,其中乘用车销售达到675.56万辆,商用车265.49万辆。从企业来看,2008年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与上海通用,依旧拿下乘用车销量前三名次,另外,一汽丰田、东风日产、比亚迪、东风悦达起亚等企业的成长也愈来愈快,自主品牌之中比亚迪异军突起,而奇瑞汽车在2008年失去自主品牌的领袖地位,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奇瑞、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吉利和长安福特,十家企业共销售327.8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5%。整体来说2008年的中国乘用车市,自主品牌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6%,明显低于2007年29%的水平。在经历了2005年至2007年汽车行业连续三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之后,2008年增长趋势变缓,业界预估2009年汽车销量增长幅度将介于 5-6%之间。 一、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呈快速增长趋势 1、快速发展的汽车物流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市场规模效益扩大(其中物流外包市场规模已达600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0%以上,世界500强在华投资有 90%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汽车消费迅速膨胀。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产量为世界第四位。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466万辆,至2020年达到7200万辆,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现状和发展趋势 麻威外运131 国际航运与业务管理 1.物流现况 1.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2.我国不仅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也较小。 3.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4.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5..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6.由于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不配套,从而使交接手续繁琐,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 所有这些都会导致物流企业成本的增加。 7.物流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起来。 8.物流管理人才匮乏。 9.我国物流成本较高。 解决方法: 1.提高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物流业作为先导产、业和重要产业。 2. 深化物流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并建立企业联盟。 3.建立统管物流业的政府机构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规范物流业的运作。 4.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企业运作效率。 5.在高等院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抓紧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的高素质人才。 6.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跨国物流公司,加快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7.尽快建立信用制度,开展商业诚信服务。 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市场化趋势加速和中国加入WTO,面对日趋完善的世界经济一 体化趋势,由于中国物流业市场进入的扩大,必将使中国物流产业融入全球性 物流产业跨国化、全球化和因特网经济化的潮流之中,加上全球电子产业发展 的良好趋势,中国物流产业必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及其中意义都是值得 我们深思的。 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密切关乎人民生活水平和一 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存和在生产起重要作用。研究物流产业化和当今物流 的发展趋势是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所以,中国推动现代 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综合来看,可以简略的得出9点当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移动改变物流,电子产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毛细血管属性、去中 心化属性将颠覆传统的物流结构,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将催生新一代的巨无霸 物流企业。 2.平台化将渗透到适合标准化规范化的所有物流环节,各具特色的平台将 依托自身的核心资源开枝散叶,而生态圈将是不约而同的目标。 3.简单业务走向平台化,而复杂的、个性化的、需要定制的业务将进一步 凸显供应链的价值,并率先在某些专业的垂直一体化的细分领域取得成功,资 源整合、虚拟物流、依托方案顾问能力的第四方物流将走向前台。 4.在跨境电商的驱动下,国际物流将蓬勃发展,各种相关物流要素进一步 完善、丰满和沉淀,多样化的模式将满足多样化的国际物流需求,2015是跨 境物流业务的定型元年。 5.钱将继续流向各种平台概念股,轻资产的、资源整合的、移动概念的各 式运营平台容易获得资本青睐,而他们拿到钱后会做2件事情,一是让自己身 子变重,二是花钱砸客户。 6.互联网金融最关键的要素---信用将大部分落在物流身上,供应链金融会反向推动 物流企业提升管理和服务,未来金融的趋势是虚拟的、线上的,而可视化的物流是唯一真实、可控和可信赖的。 7.IT技术从辅助走向核心,成为物流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发动机,IT2.0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深刻改变企业的组织、流程、互联互通和服务方式,而 大数据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将具备初步的应用价值。 8. 各种形态的物流企业将殊途同归,从相对单一的功能性物流走向综合性物流,多元化是共同的选择,未来快递、配送、仓储、干线、多式联运、国际、电商、支付等要素会融合,大家长得越来越像了。

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资料

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 发展趋势预测资料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2016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物流产业目前正处在“物流硬件升级阶段”末期和“物流成本管理时代”初期的发展阶段。具体来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日益走向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格局,伴随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升,物流行业进入整合阶段,从无序走向有序,各种新的业态也开始涌现,例如供应链管理、整车零担运输等等,也涌现出很多具有很强竞争力和成长能力的公司。 2005-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2015年1-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1.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增速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

2005-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长率(单位:万亿元、%)201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5.6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9%;保管费用3.7万亿元,同比增长7.0%,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4.9%;管理费用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 2009-201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2015年1-10月,社会物流总费用规模为8.3万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运输费用4.2万亿,同比增长 3.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0.9%;保管费用3.0万亿,同比增长 4.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 5.5%;管理费用1.1万亿,同比增长 5.2%,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3.6%。 2015年1-10月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情况(单位:万亿元、%) 指标 绝对额(万亿 元)同比增长(%) 占社会物流费用的比重 (%) 社会物流总费 用 8.3 4.0100 其中:运输费 用 4.2 3.650.9 保管费用3 4.135.5 管理费用 1.1 5.213.6 由于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作用,中国政府及企业在近几年中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和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