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实验2015(编辑)

《水力学》实验2015(编辑)
《水力学》实验2015(编辑)

《流体力学(C)》(土木工程专业)

实验指导与报告书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华东交通大学流体力学实验室

目录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1)

实验二能量方程实验 (3)

实验三动量方程实验 (9)

实验四雷诺实验 (14)

实验五管道沿程阻力系数测定 (18)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在重力作用下,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z+p/γ=C (常数)。

2.掌握用测压管或U型测压计量测静水中任一点相对压强的方法。

3.掌握用U型测压计量测密闭容器中水面上的相对压强或真空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静水压强分布规律,即P =P0+γh,以及静止、同种、连续液体其水平面是等压面的原理。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

1.实验仪器:U型测压管、测压管、量杯、压气阀、密闭水箱。

2.实验装置:

图3-1 水静压强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法步骤

1.打开压气球阀,使水箱内水面上空间与大气连通,此时,水面上压强p0=p a(相对压强为0)。

2.量测并记录测压管1水面至A点的高度h1、测压管2水面至B点的高度h2及U型测压计两管中水面至水面标尺起点h3、h4的读数和测点的位置标高Z A=(0)和Z B。

3.关闭压气球阀,向水箱水面上空间加压,使管1、管2水面上升3cm左右。

4.量测并记录管1中水面至A点的高度h1、管2中水面至B点的高度h2、U型测压计两管中水面至标尺起点的高度h3及h4。

5.观察管3中水面上升情况。

6.重复3~5的步骤两次(即共测A、B及箱中水面压强各三次)。

7.打开压气球阀1,使管1、管2、管3中水面与水箱水位平齐时,再关闭阀1。此时箱中水面上空间

又与外界大气不连通。

8.缓慢打开放水阀少许,使管3中水面下降约3cm。

9.量测并记录管1、管2、及U型测压计的读数h1、h2 、h3、h4。

10.重复8~9的步骤两次。

五、数据处理与结论

1.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Z A=0(cm),Z B= (cm)

2

六、问题分析思考

1.量测各测压管的水面位置时,管中水面为弯月形,应读哪一位置为准?形成弯月面原因是什么?

2.在第5~7次实验中为什么箱中水面压强小于P a?

3.当P0 >P a时,管1、管2、管3及U型测压计中哪一点是与水箱中水面处在等压面上,为什么?

4.用本实验装置能否测出装置中的A点、B点及水面的绝对压强,为什么?

实验二能量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定性分析实验,提高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能力;

2.通过定量测量实验,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伯努利

方程,掌握测压管水头线的实验测量技能与绘制方法;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装置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图1 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装置图

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3. 溢流板 5. 稳水孔板

6. 恒压水箱

7. 实验管道

8. 测压点①~○19

9. 弯针毕托管10. 测压计

11. 滑动测量尺12. 测压管①~○1913. 实验流量调节阀14.回水漏斗

15. 稳压筒16.传感器17. 智能化数显流量仪

2.装置说明

(1) 流量测量——智能化数显流量仪

智能化数显流量仪系统包括实验管道内配套流量计、稳压筒15、高精密传感器16和智能化数显流量仪17(含数字面板表及A/D转换器)。该流量仪为管道式瞬时流量仪,测量精度一级。

流量仪的使用方法,需先排气调零,待水箱溢流后,间歇性全开、全关管道出水阀13数次,排除连通

管内气泡。再全关阀13,待稳定后将流量仪调零。测流量时,水流稳定后,流量仪所显示的数值即为瞬时流量值(以下实验类同)。若需详细了解流量仪性能请见说明书。

(2) 测流速——弯针管毕托管

弯针管毕托管用于测量管道内的点流速, 原理见教材。为减小对流场的干扰,本装置中的 弯针直径为φ1.6?1.2 mm (外径?内径)。实验 表明只要开孔的切平面与来流方向垂直,弯针 管毕托管的弯角从90?~180?均不影响测流速精

度,如图2所示。

(3) 本仪器测压点有两种:

1) 毕托管测压点,图1中标号为①、⑥、⑧、○12、○14、○16、○18(后述加*表示),与测压计的测压管连接后,用以测量毕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值,近似替代所在断面的平均总水头值,可用于定性分析,但不能用于定量计算;

2) 普通测压点,图1中标号为②、③、④、⑤、⑦、⑨、⑩、○11、○13、○15、○17、○19,与测压计的测压管连接后,用以测量相应测点的测压管水头值。

(4) 测点⑥*、⑦所在喉管段直径为d 2,测点○16*、○17所在扩管段直径为d 3,其余直径均为d 1。

3.基本操作方法

(1)测压管与稳压筒的连通管排气。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间歇性全开、全关管道出水阀13数次,直至连通管及实验管道中无气泡滞留即可。再检查调节阀关闭后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如不平则需查明故障原因(例连通管受阻、漏气或夹气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

(2)恒定流操作。全开调速器,此时水箱保持溢流,阀门13开度不变情况下,实验管道出流为恒定流。 (3)非恒定流操作。调速器开、关过程中,水箱6无溢流情况下,实验管道出流为非恒定流。 (4)流量测量。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记录智能化数显流量仪的流量值。

三、实验原理

1.伯努利方程。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过水断面,在恒定流动时,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 )的伯努利方程式(i =2,3…,n )

90~180

图2 弯针管毕托管类型

22

1111w122i i i i i p p z z h g g g g

ααρρ-++=+++v v

取α1=α2=αn …=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p

z g

ρ+

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 及2

2g

αv ,从而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2.过流断面性质。均匀流或渐变流断面流体动压强符合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即在同一断面上

p z C g ρ+

=,但在不同过流断面上的测压管水头不同,1212p p z z g g ρρ+≠+;急变流断面上p

z C g

ρ+≠。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定性分析实验

(1) 验证同一静止液体的测压管水头线是根水平线。

阀门全关,稳定后,实验显示各测压管的液面连线是一根水平线。而这时的滑尺读数值就是水体在流动前所具有的总能头。

(2) 观察不同流速下,某一断面上水力要素变化规律。

以测点⑧*、⑨所在的断面为例,测管⑨的液面读数为该断面的测压管水头。测管⑧*连通毕托管,显示测点的总水头。实验表明,流速越大,水头损失越大,水流流到该断面时的总水头越小,断面上的势能亦越小。

(3) 验证均匀流断面上,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观察测点②和③,尽管位置高度不同,但其测压管的液面高度相同,表明p

z C g

ρ+=。 (4) 观察沿流程总能坡线的变化规律。

加大开度,使接近最大流量,若稳定后各测管水位如图3所示,图中A-A 为管轴线。

图3 测压管水位示例

纵观带毕托管的测点①*、⑥*、⑧*、○12*、○14*、○16*、○18*的测管水位(实验时可加入雷诺实验用的红色水,使这些管呈红色,如图3中以较深颜色表示的测压管),可见各测管的液面沿流程是逐渐降低而没有升高的,表明总能量沿流程只会减少,不会增加,能量损失是不可能逆转的。

(5) 观察测压管水头线的变化规律。

总变化规律:纵观测压点②、④、⑤、⑦、⑨、○13、○15、○17、○19的测压管水位,可见沿流程有升也有降,表明测压管水头线沿流程可升也可降。

沿程水头损失:从②、④、⑤点可看出沿程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等径管道上,距离相等,沿程损失相同。

势能与动能的转换:以测点⑤、⑦、⑨为例,测点所在流段上高程相等,管径先收缩后扩大,流速由小增大再减小。测管⑤到测管⑦的液位发生了陡降,表明水流从测点⑤断面流到测点⑦断面时有部分压力势能转化成了流速动能。而测管⑦到测管⑨测管水位回升了,这正和前面相反,说明有部分动能又转化成了压力势能。这就清楚验证了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而是可逆的。

位能和压能的转换:以测点⑨与○15所在的两断面为例,由于二断面的流速水头相等,测点⑨的位能较大,压能(测管液位离管轴线的高度)很小,而测点○15的位能很小,压能却比⑨点大,这就说明了水流从测点⑨断面流到测点○15断面的过程中,部分位能转换成了压能。

(6) 利用测压管水头线判断管道沿程压力分布。

测压管水头线高于管轴线,表明该处管道处于正压下;测压管水头线低于管轴线,表明该处管道处于负压下,出现了真空。高压和真空状态都容易使管道破坏。实验显示(参图3),测点⑦的测管液面低于管轴线,说明该处管段承受负压(真空);测压管⑨的液位高出管轴线,说明该处管段承受正压。

2. 定量分析实验——伯努利方程验证与测压管水头线测量分析实验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恒定流条件下改变流量2次,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19号测管液面接近可读数范围的最低点,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毕托管测点供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参考第五部分内容。

五、数据处理及成果要求

1.记录有关信息及实验常数(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实验设备名称:实验台号:_________

实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

均匀段d1= ?10-2m 喉管段d2= ?10-2m 扩管段d3= ?10-2m

水箱液面高程?0= ?10-2m 上管道轴线高程?z= ?10-2m

2.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表1 管径记录表

表2 测压管水头h i ,流量测记表(其中i

i i h z g

ρ=+,单位10-2

m ,i 为测点编号)

表3 计算数值表

(1) 流速水头

(2) 总水头H i (其中2i i i i p H z g g

ρ=++,单位10-2m ,i 为测点编号) 3(1) 回答定性分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2) 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见表3

(3) 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轴向尺寸参见图5,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可以绘在图5上)。如图6所示

/mm

图5 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坐标图

(4)完成设计性实验

六、分析思考题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2.阀门开大,使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3.由毕托管测量的总水头线与按实测断面平均流速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4.为什么急变流断面不能被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七、注意事项

1.各自循环供水实验均需注意:计量后的水必须倒回原实验装置的水斗内,以保持自循环供水(此注意事项后述实验不再提示)。

2. 稳压筒内气腔越大,稳压效果越好。但稳压筒的水位必须淹没连通管的进口,以免连通管进气,否则需拧开稳压筒排气螺丝提高筒内水位;若稳压筒的水位高于排气螺丝口,说明有漏气,需检查处理。

3.传感器与稳压筒的连接管要确保气路通畅,接管及进气口均不得有水体进入,否则需清除。

4.智能化数显流量仪开机后需预热3~5分钟。

实验三动量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定性分析实验,加深动量与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矩等因素间相关关系的了解;

2.通过定量测量实验,进一步掌握流体动力学的动量守恒定理,验证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测定管嘴射流的动量修正因数;

3.了解活塞式动量定律实验仪原理、构造,启发创新思维。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装置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图1 动量定律综合型实验装置图

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水泵电源开关

4. 水位调节阀

5. 恒压水箱

6. 喇叭型进口管嘴

7. 集水箱

8. 带活塞套的测压管

9. 带活塞和翼片的抗冲平板10. 上回水管11. 内置式稳压筒12.传感器

13. 智能化数显流量仪

2.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1)智能化数显流量仪。

配置最新发明的水头式瞬时智能化数显流量仪,测量精度一级。

使用方法:先调零,将水泵关闭,确保传感器联通大气时,将显示值调零。水泵开启后,流量将随水箱水位淹没管嘴的高度而变,此时流量仪显示的数值即为管嘴出流的瞬时流量值。

(2)测力机构。测力机构由带活塞套并附有标尺的测压管8和带活塞及翼片的抗冲平板9组成。分部件示意图如图2(a)所示。活塞中心设有一细导水管a ,进口端位于平板中心,出口端伸出活塞头部,出口方向与轴向垂直。在平板上设有翼片b ,活塞套上设有泄水窄槽c 。

泄水窄槽c

(a) (b)

图2 活塞构造与受力分析

(2)工作原理。为了精确测量动量修正因数 ,本实验装置应用了自动控制的反馈原理和动摩擦减阻技术。工作时,活塞置于活塞套内,沿轴向可以自由滑移。在射流冲击力作用下,水流经导水管a 向测压管8加水。当射流冲击力大于测压管内水柱对活塞的压力时,活塞内移,窄槽c 关小,水流外溢减少,使测压管8水位升高,活塞所受的水压力增大。反之,活塞外移,窄槽开大,水流外溢增多,测压管8水位降低,水压力减小。在恒定射流冲击下,经短时段的自动调整后,活塞处在半进半出、窄槽部分开启的位置上,过a 流进测压管的水量和过c 外溢的水量相等,测压管中的液位达到稳定。此时,射流对平板的冲击力和测压管中水柱对活塞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b)所示。活塞形心处水深h c 可由测压管8的标尺测得,由此可求得活塞的水压力,此力即为射流冲击平板的动量力F 。

由于在平衡过程中,活塞需要做轴向移动,为此平板上设有翼片b 。翼片在水流冲击下带动活塞旋转,因而克服了活塞在沿轴向滑移时的静摩擦力,提高了测力机构的灵敏度。本装置还采用了双平板狭缝出流方式,精确地引导射流的出流方向垂直于来流方向,以确保v 2x =0。

3.基本操作方法

(1)测压管定位。待恒压水箱满顶溢流后,松开测压管固定螺丝,调整方位,要求测压管垂直、螺丝对准十字中心,使活塞转动松快。然后旋转螺丝固定好。

(2)恒压水箱水位调节。旋转水位调节阀4,可打开不同高度上的溢水孔盖,调节恒压水箱5水位,管嘴的作用水头改变。调节调速器,使溢流量适中,待水头稳定后,即可进行实验。

(3)活塞形心处水深h c 测量。标尺的零点已固定在活塞园心的高程上。当测压管内液面稳定后,记下测压管内液面的标尺读数,即为作用在活塞形心处的水深h c 值。

(4)管嘴作用水头测量。管嘴作用水头是指水箱液面至管嘴中心的垂直深度。在水箱的侧面上刻有管嘴中心线,用直尺测读水箱液面及中心线的值,其差值即为管嘴作用水头值。

(5)测量流量。记录智能化数显流量仪的流量值。

三、 实验原理

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为

2211

()V F q ρββ=-v v 取控制体如图2(b),因滑动摩擦阻力水平分力 F f < 0.5%F x ,可忽略不计,故x 方向的动量方程可化为

2

11π(0)4

x c c

V x F p A gh D q ρρβ=-=-=-v 即 211π

04

V x c q gh D βρρ-

=v 式中:h c —— 作用在活塞形心处的水深;

D —— 活塞的直径;

V q —— 射流的流量;

v 1x —— 射流的速度;

β1 —— 动量修正因数。

实验中,在平衡状态下,只要测得流量V q 和活塞形心水深h c ,由给定的管嘴直径d 和活塞直径D ,代入上式,便可验证动量方程,并测定射流的动量修正因数 β1值。

四、 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定性分析实验

(1)观察、分析本实验装置中测力机构的结构创新点。

测射流冲击力的方法很多,装置各不相同,相比之下,本装置的测力机构测量方法简便,精度最高。本装置曾获国家发明专利,主要创新点有:

1) 将射流冲击力转变为活塞所受的静水总压力,用测压管进行测量。 2) 用双平板狭缝方式精确导流,确保v 2x =0。

3) 采用动摩擦减阻减少活塞轴向位移的摩擦阻力。带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获得力矩,使活塞在旋转中作轴向位移,到达平衡位置。活塞采用石墨润滑。

4) 利用导水管a 和窄槽c 的自动反馈功能,自动调节受力平衡状态下的测压管水位。

5) 利用大口径测压管内设置阻尼孔板的方法,减小测压管液位的振荡。 (2) 测定本实验装置的灵敏度。

为验证本装置的灵敏度, 只要在实验中的恒定流受力平衡状态下, 人为地增、减测压管中的液位高度,可发现即使改变量不足总液柱高度的 5‰(约0.5~1mm ),活塞在旋转下亦能有效地克服动摩擦力而作轴向位移,开大或减小窄槽c ,使过高的水位降低或过低的水位提高,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这表明该装置的灵敏度高达0.5%(此量值越小,灵敏度越高),亦即活塞轴向动摩擦力不足总动量力的5‰。

(3) 验证v 2x ≠ 0对F x 的影响。

取下平板活塞9,使水流冲击到活塞套内,便可呈现出回流与x 方向的夹角α >90?(即v 2x ≠ 0)的水力现象[参图3(a)]。调整好位置,使反射水流的回射角度一致。以某动量实验台为例,某次实验测得作用于活塞套园心处的水深 c h '=292mm ,管嘴作用水头H 0=293.5 mm ,而相应水流条件下,在取下带翼轮的活塞前,v 2x =0,h c =196mm 。表明v 2x 若不为零,对动量力影响甚大。因为v 2x 不为零,则动量方程变为[参图3(b)]

p

测压管8

(a) (b)

图3 射流对活塞套的冲击与受力分析

222111122π

'cos 1804c V x x V x gh D q q ρρββρββα-=-=-+?-v v v v ()[()]

就是说 c h '随 v 2 及 α 递增。故实验中 c h '> h c 。

2. 定量分析实验——恒定总流动量方程验证与射流动量修正因数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与步骤:参照基本操作方法,分别测量高、中、低三个恒定水位下的流量、活塞作用水头等有关实验参数,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参考第五部分内容。

五、数据处理及成果要求

1.记录有关信息及实验常数

实验设备名称: 实验台号:_________ 实 验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 管嘴内径d = ?10-2m 活塞直径D = ?10-2m 2.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表1 测量记录及计算表

3.成果要求

(1)回答定性分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2)测定管嘴射流的动量修正因数β。如表1所示。

(3)取某一流量,绘出控制体图,阐明分析计算的过程。

六、分析思考题

1.实测β与公认值(β=1.02~1.05)符合与否?如不符合,试分析原因。

2.带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获得力矩,这对分析射流冲击无翼片的平板沿x方向的动量方程有无影响?为什么?

3.如图2,通过细导水管a的分流,其出流角度为什么需使之垂直于v1x?

七、注意事项

若活塞转动不灵活,会影响实验精度,需在活塞与活塞套的接触面上涂抹4B铅笔芯。

实验四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观察层流、湍流的流态及其转换过程;

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园管流态判别准则;

3. 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确定非圆管流的流态判别准数。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装置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图1 雷诺实验装置图

1. 自循环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 恒压水箱

5. 有色水水管

6. 稳水孔板

7. 溢流板

8. 实验管道

9. 实验流量调节阀

10. 稳压筒11.传感器12. 智能化数显流量仪

2. 装置说明与操作方法

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有色水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实验流量由调节阀9调

节。流量由智能化数显流量仪测量,使用时须先排气调零,所显示为一级精度瞬时流量值,详见伯努利方程实验。水温由数显温度计测量显示。

三、 实验原理

1883年, 雷诺(Osborne Reynolds)采用类似于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到液流中存在着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流速较小时,水流有条不紊地呈层状有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没有质点混掺,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当流速增大时,流体质点作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质点混掺,这种流态称为湍流。雷诺实验还发现存在着湍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c v ,c v 与流体的粘性ν、园管的直径d 有关。若要判别流态,就要确定各种情况下的c v 值,需要对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量值作出排列组合再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工作量巨大。雷诺实验的贡献不仅在于发现了两种流态,还在于运用量纲分析的原理,得出了量纲为一的判据——雷诺数Re ,使问题得以简化。量纲分析如下: 因 c (,)f d ν=v

根据量纲分析法有

12

c c k d

α

αν=v

其中k c 是量纲为一的数。 写成量纲关系为

121

2

1[LT ][L T ][L]α

α

--= 由量纲和谐原理,得α1 = 1 ,α2 = -1 。 即 c c

k d

ν

=v 或 c c d

k ν

=

v

雷诺实验完成了管流的流态从湍流过度到层流时的临界值k c 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表明k c 值为常数。于是,量纲为一的数d

ν

v 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由湍流转变为层流的

判据。由于雷诺的贡献,

d

ν

v 定名为雷诺数Re 。于是有

4πV

V q d

Re Kq d

ν

ν=

=

=v 式中:v 为流体流速;ν 为流体运动粘度;d 为圆管直径;V q 为圆管内过流流量;K 为计算常数,

4πK d

ν=

当流量由大逐渐变小,流态从湍流变为层流,对应一个下临界雷诺数Re c ,当流量由零逐渐增大,流态

从层流变为湍流,对应一个上临界雷诺数c

Re '。上临界雷数受外界干扰,数值不稳定,而下临雷诺数Re c 值比较稳定,因此一般以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雷诺经反复测试,得出圆管流动的下临界雷诺数Re c 值为2300。工程上,一般取Re c =2000。当Re

对于非圆管流动,雷诺数可以表示为

R Re

ν

=

v

式中R Aχ

=;R为过流断面的水力半径;A为过流断面面积;χ为湿周(过流断面上液体与固体边界接触的长度)。

以水力半径作为特征长度表示的雷诺数也称为广义雷诺数。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定性观察两种流态。

启动水泵供水,使水箱溢流,经稳定后,微开流量调节阀,打开颜色水管道的阀门,注入颜色水,可以看到圆管中颜色水随水流流动形成一直线状,这时的流态即为层流。进一步开大流量调节阀,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见管中颜色水发生混掺,直至消色。表明流体质点已经发生无序的杂乱运动,这时的流态即为湍流。

2.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先调节管中流态呈湍流状,再逐步关小调节阀,每调节一次流量后,稳定一段时间并观察其形态,当颜色水开始形成一直线时,表明由湍流刚好转为层流,此时管流即为下临界流动状态。测定流量,记录数显温度计所显示的水温值,即可得出下临界雷诺数。注意,接近下临界流动状态时,流量应微调,调节过程中流量调节阀只可关小、不可开大。

3.测定上临界雷诺数

先调节管中流态呈层流状,再逐步开大调节阀,每调节一次流量后,稳定一段时间并观察其形态,当颜色水开始散开混掺时,表明由层流刚好转为湍流,此时管流即为上临界流动状态。记录智能化数显流量仪的流量值和水温,即可得出上临界雷诺数。注意,流量应微调,调节过程中流量调节阀只可开大、不可关小。

五、数据处理及成果要求

1.记录有关信息及实验常数

实验设备名称:实验台号:_________

实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

管径d = __ ___×10-2 m,水温t = ____ __ o C

运动粘度

4

2

0.0177510

10.03370.000221

t t

ν

-

?

=

++

(m2/s)= ×10-4 m2/s

计算常数K = ×106 s/m3 2.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表1 雷诺实验记录计算表

3.成果要求

(1) 测定下临界雷诺数(测量2~4次,取平均值);见表.1

(2) 测定上临界雷诺数(测量1~2次,分别记录);见表1

(3) 确定广义雷诺数表达式及其圆管流的广义下临界雷诺数实测数值。

六、分析思考题

1.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湍流的判据?

2.试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渡到湍流的机理。

七、注意事项

1.为使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压水箱内水流处于微溢流状态,应在调节流量调节阀后,相应调节可控硅调速器,改变水泵的供水流量。

2.实验中不要推、压实验台,以防水体受到扰动。

实验五管道沿程阻力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测定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因数λ和管壁粗糙度?的方法;

2.分析园管恒定流动的水头损失规律、λ随雷诺数Re变化的规律,验证沿程水头损失h f与平均流速v的关系。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装置及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1. 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

2. 实验台

3. 回水管

4. 压差计

5. 滑动测量尺

6. 稳压筒1

7. 实验管道

8. 压差数显仪

9. 压差传感器

10. 测压点11. 实验流量调节阀12. 供水管及供水阀13. 旁通管及旁通阀

14. 稳压筒15.流量传感器16. 智能流量数显仪

2.装置说明

(1)水泵与稳压器。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1由水泵、压力自动限制开关、气—水压力罐式稳压器等组成。压力超高时能自动停机,过低时能自动开机。为避免因水泵直接向实验管道供水而造成的压力波动等影响,水泵的供水是先进入稳压器的压力罐,经稳压后再送向实验管道。

(2) 旁通管与旁通阀。由于供水泵设有压力自动限制开关,在供小流量时因压力过高,水泵可能出现断续关闭的现象,为此设有旁通管与旁通阀13,在小流量实验时,通过旁通管分流可使水泵持续稳定运行。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 试题2015.5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1.下列关于ATP和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葡萄糖中 C.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2.下列选项符合右图示含义的是() A.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3.右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 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最弱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1.5倍 D.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强度相等 4.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①葡萄糖彻底氧化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③葡萄糖脱水缩合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右图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都分布在3上 C.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 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 6.下列关于[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 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H]可产生于叶肉细胞以及植物根的分生区细胞中

C.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生成[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 D.光合作用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用于还原C3 7.关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异养生物有关②都将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③都属自养生物的营养方式④合成有机物所利用能量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下列有关生物体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体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体积的大小 B.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的效率越大 C.细胞核中的DNA一般不会随细胞体积增大而增多 D.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只依赖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衰老,细胞内的色素逐渐减少 B.细胞分化,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10.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物质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 C.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11.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12.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都只含一个DNA分子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就成为两个染色体 C.一对染色体复制以后的结果是四条染色体 D.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染色体:DNA=2:1:2

#(16课时)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 (适用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热风器4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 2011年12月 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库原理是计算科学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使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建立和数据的更新;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包括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事务的概念及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简单数据库使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⒊实验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重点包括: ⑴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建立和数据的更新; ⑵SQL的数据查询; 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 ⑷简单数据库使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4教材的选用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实验1创建数据库(2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会数据表的创建; 2.加深对表间关系的理解; 3.理解数据库中数据的简单查询方法和使用。 实验内容 一、给定一个实际问题,实际使用问题的模式设计中至少要包括3个基本表。使用问题是供应商给工程供应零件(课本P74)。 1.按照下面的要求建立数据库: 创建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名称可以自己命名,其包含一个主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注意主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的逻辑名和操作系统文件名,初始容量大小为5MB,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生物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生物试题 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李洋审核人:刘佳菊总分:90分2012.0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目的基因、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受体细胞 B.重组DNA、RNA聚合酶、内切酶、连接酶 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受体细胞 2.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使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质粒都可作为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3.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4.目前,科学家把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合成了兔子的血红蛋白。下列那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兔子的血红蛋白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兔子与大肠杆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B.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6.下列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能在特殊位点切割DNA分子 B.同一种酶切割不同的DNA产生的黏性末端能够很好地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它能任意切割DNA,从而产生大量的DNA片段 D.每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7.质粒作为“分子运输车”的条件是() ①能自我复制②双链环状DNA分子③有多个限制酶切点④有标记基因⑤真核细胞中没有A.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⑤ 8.右图中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④在DNA中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某限制性内切酶可选择⑤作为切点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9.限制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及BglⅡ的辨识序列及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切割出来的DNA 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结合,其末端互补序列是() A.BamHⅠ和EcoRⅠ;末端互补序列:—AA TT— B.Bam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Bam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 D.Eco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10.下列DNA片段能够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的是() —GC G—GT——CTGCA GC——G —CG TGCAC——G CG——CTTAA ①②③④⑤⑥ A.①和⑤B.①和⑤、②和④ C.①和③D.①和③、④和⑥ 11.正确表示基因操作“四步曲”的是() A.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B.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提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C.提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12.提高农作物抗盐碱和抗干旱能力的目的基因是() A.抗除草剂基因B.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 C.抗冻蛋白基因D.Bt毒蛋白基因 13.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 14.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 15.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 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2013《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资料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实验环境 1.软件需求 (1)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者Windows XP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0 (3)应用开发工具:Delphi7.0 (4)其它工具:Word 2.硬件需求 (1)PC机 (2)网络环境

基本需求信息 一、对某商场采购销售管理进行调研后,得到如下基本需求信息: 该商场有多名工作人员(主要是采购员和销售员),主要负责从供应商处采购商品,而后将商品销售给客户。采购员主要负责根据商场的销售情况确定要采购的商品,并与供应商联系,签订采购单。销售员主要负责将采购来的商品销售给客户,显然一个客户一次可能购买多种商品。一个供应商可以向该商场供应多种商品,而一种商品也可以由多个供应商供应。 商场的管理者每个月需要对该月已采购的商品和已销售的商品进行分类统计,对采购员和销售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等级评定,并计算商场利润。 二、E-R图 三、需要建立的数据表如下 1.供应商表:供应商ID,供应商名称,地区,信誉等级 2.供应表:供应商ID,商品ID,商品单价 3.商品表:商品ID,商品名称,商品库存量,商品均价 4.采购单表:采购单ID,采购员ID,供应商ID,采购总金额,签订日期 5.采购明细表:采购单ID,商品ID,采购数量,商品单价 6.销售单表:销售单ID,销售员ID,客户ID,销售总金额,签订日期 7.销售明细表:销售ID,商品ID,销售数量,商品单价,单价折扣 8.客户表:客户ID,客户名称,联系电话,客户等级 9.职员表:职员ID,职员姓名,职员类型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2015.11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1.设全集* {6}U x x x N =<∈且,集合{1,3}A =,{3,5}B =,则()U C A B ?=( ) .A {1,4} .B {1,5} .C {2,4} .D {2,5} 2.设集合M ={Z k k x x ∈+=,459000}N ={Z k k x x ∈±=,4518000},则M 、N 的关系是( ) .A M N = .B M N ≠ .C M N .D N M 3.函数()x x y --= 21ln 的定义域为 ( ) .A ()2,∞- .B ()2,1- .C ()2,1 .D ()+∞,2 4.函数2 ()ln(1)f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0,1) .B (1,2) .C (2,)e .D (3,4) 5.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 3x y = .B ||2x y -= .C 12+-=x y .D 1||+=x y 6.函数()x f y =的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知函 数()x f y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 ) .A [][)6,20,5?-,[]5,0; .B [)[)+∞-,0,6,5 .C [][)6,20,5?-,[)+∞,0;.D [)[]5,2,,5+∞- 7.设函数?????<+≥?? ? ??=)4(),3()4(,21)(x x f x x f x 则=)3(log 2f ( ) .A 823- .B 111 .C 481 .D 24 1 8. 设3log 2 1=a ,2 .0)31(=b ,31 2=c ,则( ) .A c b a << .B a b c << .C b a c << .D c a b <<

2015网络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网络数据库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2015年3月

目录 实验一数据库和数据库表操作 (1) 实验二数据库单表查询 (5) 实验三数据库多表连接查询 (9) 实验四数据库嵌套查询和组合查询 (11) 实验五数据的更新 (17) 实验六 T-SQL语言 (19) 实验七视图与索引 (24) 实验八存储过程的实现 (27) 实验九触发器的实现 (32) 实验十数据库的安全性 (36) 实验十一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 (37) 实验十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38) 参考资料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方风波. 网络数据库项目教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吴德胜. SQL Server入门经典.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公共邮箱:fosucomputer@https://www.360docs.net/doc/ee4361785.html, 邮箱密码:computer

学生-课程数据库xscj中用到的四个表文件如下: 1.学生表(Student表) Student表(学生表)结构 Student表(学生表)记录 2.课程表(Course表) Course表(课程表)结构 Course表(课程表)记录

3.成绩表(SC表) SC表(成绩表)结构 SC表(成绩表)记录 4.系表(Department表) Department表(系表)结构 Department表(系表)结构

实验一数据库和数据库表操作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利用查询窗口和对象资源管理器进行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2.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建立数据库 【SY1-01】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xskc。 CREATE DATABASE xscj ON PRIMARY (NAME='xscj_data',FILENAME='E:\sjk2015\xscj.mdf') LOG ON (NAME='xscj_log',FILENAME='E:\sjk2015\xscj.ldf') 【注】先在E:盘上建立一个文件夹(例如:E:\sjk2015),数据库文件保存到自建的文件夹中。 (二)基本表的定义、修改与删除 1.定义基本表 利用查询窗口和对象资源管理器创建基本表,并输入数据。 【SY1-02】建立一个学生表Student,它由学号Sno、姓名Sname、性别Ssex、出生日期Sbirth、年龄Sage、系代号Dno五个属性组成。要求“学号”为主键,“姓名”不能为空,“性别”默认值为“男”。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10)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8)NOT NULL, Ssex char(2)DEFAULT'男'CHECK(Ssex in('男','女')), Sbirth smalldatetime NULL, Sage int null, Dno char(4)NULL ) 【SY1-03】建立课程表Course,它由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修课Cpno、Ccredit学分四个属性组成。要求“课程号”为主键,“课程名”属性不能为空。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 Dno char(4)PRIMARY KEY, Dname Varchar(20)NOT NULL, College Varchar(20) ) 【SY1-04】建立学生成绩表SC,包含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三个字段。要求建立主键及与student、sc表联接的外键,并创建检查约束(Grade>=0 and Grade<=100)。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10)NOT NULL, Cno char(6)NOT NULL, Grade int CHECK(Grade BETWEEN 0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 )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第1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铁人中学2019级高一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BCBCA BCBAC DD 二.填空题(共20分) 13.5 14.(,5)-∞- 15.3 1- 16.2 π 三、解答题 (共70分) 17.(1)解:原式11 sin cos tan 10634 22 π π π =+-= +-= (2)解:原式() 1lg 9 2lg 211lg 2lg 2lg 1091lg 0.6log 100.6+-= =+? () 2 lg 29lg36 2lg 6 lg 6 ?= = = 18. {}[][][]1(1).A 013......(1);A ,1,4, 3,1,3.....x x x x a b x a b a ?+? =≤=-≤<=-??-?? ∴∈-Q U 分由数形结合知:满足的条件:b=4...(2分),(4分) {}[]{}2(2).B (1)20(1)(2)0.21 .....(6)21,313;....2121,3,23 21,335,3 5 (1121) x x m x m x x x m A B A m B A m m m m m m B m m m m m m =--+-≤=---≤=-≥-?∴?∴-<<≤><<∴<?Q U 分分情况讨论:若即时得(8分) 若即中只有一个元素1符合题意;........(9分)若即时得③(①②{}5...................... 12m m m ≤<分)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1(分) 19.(1)2331m m -+=,即2320m m -+=,则()()120m m --=,解得1m =或2m =, 当1m =时,()311122x f x x ---==, 当2m =时,()211232 2 x x f x -- ==, ∵()f x 在()0,∞+上为增函数,∴()12f x x = (2)由(1)得)(x f 定义域为[)∞+, 0且()f x 在()0,∞+上为增函数 ?? ???-<+≥-≥+∴a a a a 2310230 1,解得:321<≤-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 -32,1 20.(1)∵f (x )=2sin (2x 6 π -)+a , ∴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2 π==π. 令解得,,6 2Z k k x ∈=- ππ Z k k x ∈+ = ,2 12 π π Z k a k x f ∈+∴),,212)(π π的对称中心为:( (2)当x ∈[0,2 π ]时,2x 6π-∈[6π-, 56π], 故当2x 66ππ-=-时,函数f (x )取得最小值,即sin (6π-)1 2 =-, ∴f (x )取得最小值为﹣1+a =﹣2, ∴a =﹣1. 21.(1)∵)(x f 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2 π ∴f (x )的最小正周期T =π.∴2=ω ∵直线x =是函数y =f (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sin (2× +φ)=±1.∴ +φ=k π+ ,k ∈Z .

数据库实验报告

合肥师范学院实验报告册 2014 / 2015 学年第2学期 系别计算机学院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一——数据库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 SQL SERVER运行界面,掌握服务器的基本操作。 2.掌握界面操作方法完成用户数据库建立、备份和还原。 3.建立两个实验用的数据库,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对数据库和表进行基本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熟悉SQL SERVER 2000 的运行环境,练习服务器基本操作:打开、停止、关闭。 2.使用SQL SERVER 2000 中的企业管理器完成以下任务。 数据库名称:STC 表:STU(sno char(9), sname varchar(50), ssex char(2) , sage int, sdept char(2) ); COUTSES(cno char(3), cname varchar(50), cpno char(3), credit int ); SC(sno char(9), cno char(3), grade int ); 说明:以上为表结构,以sno char(9)为例,说明sno属性设置为字符类型,宽度为9,int指整型数据。 1)建立数据库STC,分别建立以上三张表,并完成数据录入。(表结构及数据参见教材)2)分析并建立各表的主码,用下划线在上面表结构中标出主码。 3)建立各表之间的关联,请简述操作步骤。 (1)CREATE TABLE Stu ( sno char(9), sname varchar(50), ssex char(2), sage int, sdept char(2)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3), cname varchar(50), cpno char(3), credit int);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9), cno char(3), grade int); 4)参考实验指导书的【第5章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使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STC 进行备份,并尝试在个人电脑与机房电脑上进行还原,请简述备份、还原操作的步骤。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2015级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出题人:审核人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在下列各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商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朋友间互赠的生日礼物属于商品 ③商品是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④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为贯彻落实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继续深入做好2015年第二季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工作。之所以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是因为() ①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不能作为商品出售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③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可以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 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 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 D.生产优质、低价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4.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能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所以,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反映了() ①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需求决定生产,有需求才可能实现这一惊险跳跃③此处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足值的现实的货币④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

数据库实验二

数据库实验二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报告册 2014 / 2015 学年第2 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二——SQL语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的数据查询语言,能使用SQL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 合查询和统计查询,能理解空值的处理;

2.熟悉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操作,能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插入、更新、 删除操作; 3.熟悉SQL支持的有关视图的操作,能创建、查询及取消视图; 4.了解NULL在数据库中的特殊含义,掌握使用SQL进行与空值相关的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实验1.2 数据查询】、【实验1.3 数据更新】、【实验1.4 视图】和【实验1.6 空值和空集的处理】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使用SCHOOL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言完成以 下操作。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SQL命令。 1)查询年级为2001的所有学生的名称,按编号顺序排列; 2)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data的课程编号; 3)统计所有老师的平均工资; 4)查询至少选了3门课的学生编号; 5) 6)查询没有学生选的课程编号; 7)查询既选了C++又选了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8)查询选了C++但没选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9)向STUDENTS表中插入“LiMing”的个人信息); 10)将“LiMing”的年级改为2002; 11)删除所有选了Java课程的学生选课记录; 12)求出每门课的课程号、选课人数,结果存入数据库表T1中。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大庆铁人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1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5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D .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2、如图所示,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 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4 3,如果要使汽车在粗糙的桥面行驶至桥顶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g = 10m/s 2) ( ) A .15m/s B .20m/s C. 25m/s D .30m/s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轻弹簧,用手 拉住弹簧上端上移H ,将物体缓缓提高h ,拉力F 做功W F ,不计弹簧的质量,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做功-mgh ,重力势能减少mgh B .弹力做功-W F ,弹性势能增加W F C .重力势能增加mgh ,弹性势能增加FH D .重力势能增加mgh ,弹性势能增加W F -mgh 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被起重机拉着向上做匀速运动的货物 B .一个做平抛运动的铁球 C .沿粗糙的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的木块 D .在空中向上做加速运动的氢气球 5.对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同步卫星可在我国北京上空运行,常用于我国的电视转播 B .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角速度 C .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它们均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 .相同质量的同步卫星比近地卫星机械能大 6.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 A. R A :R B =1:4 ; v A :v B =4:1 B. R A :R B =1:2 ; v A :v B =2:1 C. R A :R B =1:4 ; v A :v B =2:1 D. R A :R B =1:2 ; v A :v B =4:1 7. 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 1和v 2,则( ) A .v 2=k 1v 1 B .v 2=k 1k 2v 1 C .v 2=k 2k 1v 1 D .v 2=k 2v 1 8.张飞同学体重60kg ,参加学校运动会立定跳远项目比赛,起跳直至着地过程如图,测量得到比赛成绩是2.4m ,目测空中脚离地最大高度约0.8m ,忽略空气阻力,则起跳过程该同学所做功最接近 A . 65J B .750J C . 1025J D .1650J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5分) A B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数 学 试 题 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πθ<<0,若 51 cos sin = +θθ,则θtan 的值为 ( ) A .34 B .43 C .34 - D .43 - 2、若函数3 2 )32()(-+=m x m x f 是幂函数,则m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2 3、已知函数)2sin()(?+=x 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 8π = x 对称,则?可能是( ) A . 2π B . 4π C .4π D .43π 4、将函数x y 2sin =的图象向左平移4π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x y 2 cos 2= B .x y 2 sin 2= C . ) 42sin(1π + -=x y D .x y 2cos = 5、已知函数)(x f 是R 上的增函数,A (0,1-),B (3,1)是其图像上的两点,那么1 |)1(|<+x f 的解集的补集.. 为( ) A .()2,1 B .()4,1 C .[)+∞--∞,4)1,( D .(][)+∞-∞-,21, 6、一种放射性元素,最初的质量为500 g ,按每年10%衰减.则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 期为(注:剩留量为最初质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做半衰期).(精确到0.1.已知lg2=0.3010,lg3=0.4771)( ) A .5.2 B .6.6 C .7.1 D .8.3 7、对于任意的x R ∈,不等式0 3sin sin 2 2 ≤-+ +m m x m x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23 - ≤m B .10≤

数据库实验指导及报告-2015正式版

编号:2015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作者(姓名及学号): 实验指导教师:鲍芳 实验时间:2015-2016 秋季实验班级:自动化电气13级班 实验中心三号楼 广东工业大学

(MS SQL SERVER 2005) 第一次实验注意事项: 1.携带U盘;本实验使用MS SQL SERVER 2005; 2.在“我的电脑\|管理\服务及应用\SQLSERVER配置管理器\SQLSERVER2005服务” 菜单下启动“SQL SERVER(MSSQLSERVER)”服务,双击应用程序“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注意“服务器名称”不要使用缺省设置,通过“浏览更多” 及展开“数据库引擎”选择本机号码,点击“连接”; 3.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显示有绿色箭头;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附加myCapeCodd 数据库:鼠标右键点击“数据库”选择“附加”,指明数据文件.mdf的位置(均指向U盘的某个文件夹);附加成功后在数据库目录下可见myCapeCodd; 4.点击“新建查询”即可在窗口输入相关SQL语句,可以用截图软件保存查询结果。(注意MS SQL SERVER 2008 不支持数据库.mdf.及log文件指向U盘。) 2015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安排(实验一至实验七) 在实验四至实验七中,务必对提交的SQL语句返回的查询结果与人工检索的结果相对比,以此方式验证SQL语句的正确性。 以下实验内容涉及学生自己创建数据库。 5.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创建自己的数据库:鼠标右键点击“数据库”选择“新建数据 库”,名称取为“电气X班XXX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在“新建数据库”时要指明数据文件及事务日志的位置(均指向U盘的某个文件夹),不要使用缺省设置; 6.在“新建查询”下输入SQL语句,注意先选择对应的“电气X班XXX学生成绩管 理数据库”,而不是缺省的master数据库;检查及执行该语句,注意每次输入新的SQL语句时先清空输入界面;注意在半角状态输入空格,若在全角状态输入空格容易导致出错; 7.创建数据库中的表后(注意刷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可见该表及其所拥有的 键及约束:学生:键:1,约束:1;课程:键:1;选课:键:3,约束:1 8.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数据库”子菜单使用“附加”命令选中.mdf文件(对应的.log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 .炼丹术 C .湿法炼铜 D .黑火药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态钠可做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B .考古时利用 C 14 6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C .镁、铝、铁在空气中均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性 D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3.钚(Pu)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Pu 23994 是原子能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 的裂变剂。下列关于Pu-23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u 23994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元素 B .Pu 23994与Pu 23894互为同位素,且为两种不同的核素 C .Pu 23994与U 2399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 . Pu 23994 原子核中有145个中子 4.FeC1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不含Cu 2+ B .溶液中一定含Fe 2+

《数据库概论》实验指导书(2015)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书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 实验日期 ] 年月日 [ 实验目的 ] 熟悉Oracle上机环境及Oracle客户端的配置;熟练掌握和使用DDL语言,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主键、外键约束关系和索引。 [ 实验内容 ] Oracle上机环境以及Oracle客户端的配置参见附录。 1. SQL数据定义语句: 例1-1: (建立数据库表) 建立教学数据库的四个数据库表,其中Student表中不包含SSEX(C,2) 字段,Sname 字段为Sname(C,8)且可为空。 例1-2: (修改数据库表) 在Student表中增加SEX(C,2) 字段。 例1-3: (修改列名) 将Student表中列名SEX修改为SSEX。 例1-4: (修改数据库表) 将Student表中把Sname 字段修改为Sname(C,10)且为非空。 例1-5: (建立索引) 为Score表按课程号升序、分数降序建立索引,索引名为SC_GRADE。 例1-6: (删除索引) 删除索引SC_GRADE。 例1-7: (建立数据库表) 建立数据库表S1(SNO,SNAME,SD,SA),其字段类型定义与Student表中的相应字段(SNO,SNAME,SDEPT,SAGE)的数据类型定义相同。 例1-8: (修改数据库表) 删除成绩表Score的参照完整性约束关系。 例1-9: (修改数据库表) 添加成绩表Score的参照完整性约束关系。 例1-10: (修改数据库表名) 将数据库表S1改名为Student_Temp。 [ 实验要求 ] ①熟悉Oracle上机环境,掌握Oracle客户端的配置; ②建立数据库表,修改数据库表结构,建立、删除索引; [ 实验方法 ] ①按照附录中的操作步骤进行客户端的配置; ②将实验需求用SQL语句表示; ③执行SQL语句; ④查看执行结果,如果结果不正确,进行修改,直到正确为止。 [实验总结 ] ① SQL语句以及执行结果; ②对重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③实验中的问题和提高; ④收获与体会。

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第二学期高三开学考试(3月)试卷与答案

{正文} 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第二学期高三开学考试(3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 郭军平 时下散文领域有一些学人喜欢把那些精短类的散文称为“快餐化散文”,我实在认为不妥。 散文就是散文,何来快餐化。在散文前面冠以“快餐化”总感觉是对精短类散文的蔑视。持这种观点的学人无非就是喜好那些长篇大论的三五千字以上或者洋洋万言的散文,总认为这样的散文就是大散文,就是厚重、有分量、有历史责任感、有生命感悟力的好散文,就是耐人寻味、耐人咀嚼、流传百世万世千古流芳的好散文;甚至有些学人还极力指责批评各类报纸副刊的散文,称为其大都是些快餐型散文。这种狭隘散文观的错误认识,其实是严重缺乏文学常识的,是对散文创作领域的错误指导。 散文创作和其他文学体裁创作一样,都要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指导生活,以其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为散文素材的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包罗万象的,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长里短,中到国家大事,人物春秋,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最有表现力的最能够表现生活真实的恐怕还是散文家族,散文其实就是所有文学体裁里的一个泱泱大国。自古及今,从中到外,几乎所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文学大师们都有散文著作,更不用说许许多多的无名之辈的散文作者了。

散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还不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灵活,不像诗歌那样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散文,名为散,顾名思义,放开之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所可写你自然可以洋洋万言,甚至几万言自由挥洒,无人嫌你长;无所可写你自然也可以几百字或者千把字来表现,也无人嫌你短。散文的质量高低好坏不能以长短来评定,评定散文质量的高低好坏最终还是以其是否有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表现形式为准的。 有些散文看起来短,但是却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打动着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以中国古代散文来看,无论是《论语》的简短的对话体,还是孟子的论辩体,或者是《老子》的格言体,以至于到《荀子》《韩非子》《庄子》的学者体,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是因为其内容的长和短来确定的,而是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决定的。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甚至包括影响较大的《古文观止》里所收录的所有散文,哪一个不是依照这样的标准。如果要按照有些学人的标准以字数来论短长,这些岂不都成了快餐散文,如果给它们加上快餐二字,岂不是对他们的亵渎和不尊吗? 古代散文是这样,那么现代散文呢?像鲁迅、郭沫若、巴金、胡适、周作人、冰心、郁达夫等他们的精美散文何尝是以长篇大论独领风骚的,恰恰相反,他们的散文大都很精短,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因此才成为后人们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范本。特别一提的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有一个观点就是“力求散文精和短”,并且他也是追求“散文精和短”艺术的实践者。那么外国散文家呢?像培根的哲理散文、蒙田的随笔哪一个是因为长篇大论而驰名中外的呢?因此,散文的长并不标志着思想容量大,艺术性强;散文的短也不标志着思想内容贫乏,艺术性弱。有些散文的长反而让人感到啰嗦、乏味、无聊;而有些短,反而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因此,散文的写作尽可以依照真情真性真识来写,没有必要以文字的长短来确定其艺术价值的高低。朱自清的《背影》既不华丽,内容也不长,但是却登上了散文的高峰,指引着散文的创作。如果以字数长短来评价,岂不是连朱自清这样的大家的文章也成了快餐化散文,这真是对散文的亵渎,对大师的污蔑。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本部)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刘颖 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适用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学时学分:共32,实验10学时,2.0分。 一、实验的目的 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紧密结合,数据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小到工资管理、人事管理,大到企业信息的管理等,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系统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同时,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也成为国内外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和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或选修内容。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的学习者,其中主要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SQL Server 2008是当今深受欢迎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杰出的数据库平台,它建立在成熟而强大的关系数据模型的基础之上,可以很好地支持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可用于大型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以及电子商务等,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构建网络数据库的要求,是目前各类学校学习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首选对象。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SQL Server 2008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具体内容包括SQL Server 2008的安装、服务器与客户端配置、Transact-SQL基础、数据库管理、表和视图管理、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管理、游标管理、维护数据库、SQL Server 安全管理和SQL Server 代理服务。本实验课程内容共设3个大的子实验项目。 四、指导教师要求 本实验课程教学指导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在人数较多时配1-2名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实验前阐述实验目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任务。 五、实验设备配置 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SQL Server 2008软件,并能访问Inter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