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蛋白质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蛋白质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教研组长审阅

年月日

日期: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

班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902 章节:蛋白质分析与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的营养学意义

能力目标:

掌握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能评价膳食蛋白的营养。

情感目标:

能识别膳食营蛋白缺乏症并指导相应人群合理摄入蛋白为人类健康作指导【教学重点】

蛋白质的营养意义

【教学难点】

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

【课时安排】

一、蛋白质基础知识 40分钟

二、食物蛋白质评价 45

(作业) 5

【教学过程】

蛋白质分析、评价与饮食指导

一、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1)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性氨基酸

(4)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所组成。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它们所组成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划分,可将蛋白质分为三种。

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的特点是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在膳

食中用这类蛋白质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可以维持成年人健康,并可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

发育,完全蛋白质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质,如乳类、蛋类以及瘦肉和大豆中的蛋白质均属于这

种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够齐全,数量多少不均,比例不太

合适。食之虽然健康有益,但不够理想。如果将半完全蛋白质在膳食中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属于半完全蛋白质的食物如米、面粉、土豆、干果

中的蛋白质等。

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中缺少若干种必需氨基酸,更谈不上合适的比例。如果膳食中

用这类蛋白质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既不能维持生命,更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玉米、豌豆、肉皮、蹄筋中的蛋白质均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总的说来,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完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大多数是

不完全蛋白质。

(5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多种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其所含的氨基酸之间可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了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食物混合食用时,为使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得以

发挥,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食物的生物学属性愈远愈好。如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混食时蛋白

质的生物价值超过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搭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并且各种食物要同

时食用。因为单个氨基酸吸收到体内之后,一般要在血液中停留约4 小时,然后到达各组织

器官,再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而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到达,才

能发挥氨基酸的互补作用,装配成组织器官蛋白质。

(6)蛋白质的混合作用。两种以上非优质蛋白质混合食用,或在非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中加入少量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可提高。

2、蛋白质营养学意义

(1)构成机体,建造或修补、更新组织。食物中蛋白质最主要的作用是供给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由于糖类和脂肪只含碳、氢、氧,不含氮,所以蛋白质是人体中唯一的氮

来源,这是糖类和脂肪不能代替的作用。

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总体重的16. 3%,亦即一个体重60 kg的人约有9.8 kg蛋白质。人体蛋白质处在不断合成与分解的动态过程中,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参与更新,但不同年龄的

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率不同,新生儿、婴儿合成率高。摄入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成人主要用于

组织蛋白更新;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除维持组织蛋白质等外,还要合成新组织。食物

只有提供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的蛋白质,才能保证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2)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生命现象总是和蛋白质同时存在的。如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变化绝大多数是借助酶的催化作用迅速进行的;激素对机体的繁殖、生长、发育及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氧在血液中的运输就是靠

血红蛋白完成的;机体的一切机械活动及各脏器的主要生理功能的完成,如肢体的运动、心脏

的跳动、胃肠运动、肺的呼吸等都是靠肌肉中肌纤凝蛋白的收缩与舒张来实现的;机体免疫物

质的合成需要蛋白质;蛋白质是两性物质,能与酸或碱进行化学反应,维持血液酸碱平衡;核

蛋白及其相应的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3)氧化供应能量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并非供给能量,但它也是一种能源物质,特别是当糖类与脂肪供给量不足时,蛋白质可代之供能。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供能约16.7

kJ(4 kcal)。通常蛋白质的供能是由体内旧的或已破损的组织细胞中蛋白质分解,以及由食物

中一些不符合机体需要的或摄入量过多的蛋白质燃烧时所放出的,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能量约有11%~14%来自蛋白质。

需要指出的是,利用蛋白质作为热能来源是不经济和不科学的,一方面,它使膳食中的蛋

白质不能被有效地合成人体组织蛋白质,甚至不能维持人体组织蛋白质的平衡而需要消耗组织

蛋白;另一方面,氨基酸在分解放出热能过程中,首先经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有毒产物氨需经肝

脏的代谢作用将其转化成尿素和尿酸从尿中排出,因此,氨基酸的分解、排泄,将给肝、肾等

器官增加负担。假如人体每天膳食中含有充足的糖类和脂肪用以提供能量,则膳食中的蛋白质

就可以不被用以热能消耗,从而发挥其构成机体、修补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肝、肾等

器官也不会因为过多氨基酸的分解而负担过重。

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膳食参考量

(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人类摄食蛋白质的最终目标,是取得机体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人体不能直接利用人体以外的异性蛋白质,需要将食物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并利用它们

作为原料来合成机体的各种蛋白质。蛋白质未经消化不易吸收,有时某些抗原、毒素蛋白可少量通过黏膜细胞进入体内,会产生过敏、毒性反应。一般情况下,食物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及

小肽后方能被吸收。由于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所以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

要在小肠。人类从食物中取得所需要的蛋白质,膳食蛋白是来源于不同食物的混合蛋白。人们

生活中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以肉类、豆类、硬果类、蛋及奶制品类较高,而根茎和蔬菜类较低,谷类居中。不同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各有特点。

1.蛋类和奶类蛋类含蛋白质为11%,14%,是常见食物中蛋白质较优的食物,生物价较高。

鸡蛋的组成较为复杂,蛋黄的蛋白质中含有低密度蛋白、卵黄蛋白、卵黄高磷蛋白和卵黄脂磷

蛋白等。卵白的蛋白质大部分为卵清蛋白,还有卵运铁蛋白、卵黏蛋白等。卵黏蛋白中存在能

抑制蛋白水解酶的卵黏蛋白酶、卵抑制因子和抗无花果蛋白酶,三者都有抑制一些蛋白水解酶

的作用。卵白中还含有溶菌酶、卵黄素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等。食用未煮熟的鸡蛋,可以影响

动物对生物素的利用。牛奶含蛋白质3%,5%,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其营养价值远低于

人奶。牛奶蛋白质含酪蛋白、乳清蛋白、乳白蛋白以及乳球蛋白等,是成人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2.肉类新鲜肌肉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22%,肌肉的蛋白质有较高的优质蛋白。肌肉

内含有肌浆蛋白、肌纤蛋白和基质蛋白三类主要蛋白质,肌肉内还有一定量的肌红蛋白,为含

铁的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的铁质。

3.谷类谷类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均低于肉类,但食用量大,是人类食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小麦蛋白质含量约8%,小麦的蛋白质主要为谷蛋白及麦醇溶蛋白,其氨基酸构成中赖氨

酸偏低。小麦胚芽则含25%,30%的蛋白质。大米是最常用的食物之一,蛋白质含量一般为6%,8%,赖氨酸为限制氨基酸。玉米含蛋白质10%左右,主要以玉米醇溶蛋白为主,含赖氨酸和色氨酸

较低。

4.豆类豆类可作为谷类蛋白的补充,大豆含蛋白质最高的可达36%,40%,大豆的氨基

酸组成也比较合理,赖氨酸含量高。

5.蔬菜和根茎类以及水果这是一大类含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食物,为1%左右。薯类所

含的蛋白质相对多些,其中包括马铃薯和甜薯,蛋白质为1%,2%。马铃薯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

比较齐全,与谷类蛋白接近,但蛋白质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1/5,1/4。

(2)蛋白质的需要量及推荐供给量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0%,14%为宜,儿童

及青少年可为12%,14%,成人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为准,通常10%,12%即可。婴儿的生长速度是人一生中最快的。对于婴儿来说,满足其生长率是过去唯一的需要量的依据。出生2,3个月母

乳喂养的婴儿在能量足够的条件下,蛋白质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初生至6个月及其后的蛋白质

供给为1.5,3.0g/kg.d。虽然婴儿的肾脏及消化器官仍未发育完全,过高供给可能引起负面的

影响,当前没有确定蛋白质的UL,但高于3g/kg.d是不必要的。

二、食物蛋白质评价

食物的种类千差万别,各种食物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都不一样,人体对它的消化、

吸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其营养价值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优于植

物蛋白质。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依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设计了多种评价指标,但就某一种评价方法而言,因其只能以某一种现象作为观察评定指标,所以都有一定局限性。综合说来,营养学上主要从

食物蛋白质的“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即一方面要从“量”的角度考察食物中蛋白质

含量的多少,另一方面则要从“质”的角度考察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以及机体对该食物

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所使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总的可概括为生物学法和化学分析法。

2. 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食物蛋白质含量是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蛋白质的含量是蛋白质发挥其营养价值的物质基础,食物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尽管不能决定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但

是没有一定的数量,再好的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有限。

食物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含氮量,然后再换算成蛋白质含量。食物蛋白质的含氮量取决于其氨基酸的组成以及非蛋白含氮物质的多少,可在15%~18%变动。食物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故常以含氮量乘以系数6.25测得其粗蛋白含量。若要准确计算

则可以用不同的系数求得。

2. 2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的消化率(digestibility)是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吸收的程度。消化率

愈高,被机体利用的可能性就愈大。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用该蛋白质中被消化、吸收的氮量与

其蛋白质含氮总量的比值表示。一般采用动物或人体实验测定,根据是否考虑内源粪代谢氮因素,可有表观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和真消化率(true digestibility)之分。

2. 2.1表观消化率

表观消化率即不考虑内源粪代谢氮的蛋白质消化率。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在实

验期内,测定实验对象摄入的食物氮和从粪便中排出的粪氮,然后按下式计算:表观消化率(%)=食物氮-粪氮/食物氮×100

2.2.2真消化率真消化率(%)=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食物氮×100

表观消化率模糊了两个要点:①粪氮主要由细菌蛋白质组成,其氨基酸组成对了解不同

氨基酸的消化率帮助不大;②粪氮至少有3个来源:未消化的膳食蛋白质、由小肠黏膜脱落

的蛋白质和由血液扩散到肠腔中的尿素氮。

粪代谢氮是受试者在完全不吃含蛋白质食物时粪便中的含氮量。实验首先设置无氮膳食期,并收集无氮膳食期中的粪便,测定其氮含量即粪代谢氮;然后再设置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实验期,再分别测定摄入氮和粪氮。以粪氮减去无氮膳食期的粪代谢氮,才是摄入蛋白质中真正未消化

吸收的部分,据此测定的才是该食物蛋白质的真消化率。显然,表观消化率要比真消化率(即消化率)低。

由于粪代谢氮测定十分繁琐,且难以准确测定,故在实际工作中常不考虑粪代谢氮。最近,WHO提出,当膳食中仅含少量纤维时不必测定粪代谢氮;当膳食中含有多量膳食纤维时,对成

人可按每天12mg/kg的数值进行计算。

蛋白质的消化率受人体和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前者如全身状态、消化功能、精神情绪、饮食习惯和对该食物感官状态是否适应等;后者有蛋白质在食物中存在形式、结构、食物纤维

素含量、烹调加工方式、共同进食的其他食物的影响等。

通常,动物性蛋白质的消化率比植物性的高。如鸡蛋和牛奶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97%和95%,而玉米和大米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85%和88%。这是因为植物蛋白质被纤维素包围不易被消化酶作用。经过加工烹调后,包裹植物蛋白质的纤维素可被去除、破坏或软化;可以提

高其蛋白质的消化率。例如食用整粒大豆时,其蛋白质消化率仅约60%,若将其加工成豆腐,

则可提高到90%。

2.4.3蛋白质的利用率

蛋白质的利用率是指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测定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和方法很多,各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现扼要介

绍如下。

2.4.

3.1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BV)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简称生物价,是机体的氮储留量与氮吸收量之比。某种蛋白质的生物

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的生物价

=氮储留量/氮吸收量×100=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尿氮-尿内源氮)/食物氮-(粪

氮-粪代谢氮)×100式中,尿内源氮是机体在无氮膳食条件下尿中所含有的氮。它们来自体内

组织蛋白质的分解。尿氮和尿内源氮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与粪氮和粪代谢氮一样。

蛋白质的生物价可受很多因素影响,同一食物蛋白质可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故对不同蛋白质的生物价进行比较时应将实验条件统一。此外,在测定时多用初断乳的大鼠,

饲料蛋白质的含量为100g/kg(10%)。将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固定在10%,目的是便于对不同蛋白

质进行比较。因为饲料蛋白质含量低时,蛋白质的利用率较高。常见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见表

2-7。

表2-7常见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

鸡蛋蛋白质94、大米77、小米57、鸡蛋白83、小麦67、玉米60、鸡蛋黄96、生大豆57、白菜76、脱脂牛奶85、熟大豆64、红薯72、鱼83、扁豆72、马铃薯67、牛肉76、蚕豆58、

花生59、猪肉74、白面粉52。

生物价对指导蛋白质互补以及制定肝、肾病人的膳食很有意义。对肝、肾病人来讲,生物

价高,表明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主要用来合成人体蛋白,极少有过多的氨基酸经肝、肾代谢而

释放能量或由尿排出多余的氮,从而大大减少肝肾的负担,有利其恢复。

2.4.

3.2蛋白质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

蛋白质净利用率是机体的氮储留量与氮食入量之比,表示蛋白质实际被利用的程度。因为考虑了蛋白质在消化、利用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更为全面。NPU=氮储留量氮食入量=生物价×消化率除上述用氮平衡法进行动物试验外,还可以分别用受试蛋白质(占热能的10%)和无蛋白质的饲料喂养动物7~10天,记录其摄食的总氮量。试验结束时测定动物体内总氮量,以试验前动物尸体总氮量作为对照进行计算。NPU=受试动物尸体增加氮量+无蛋白饲料组动物尸体减少氮量摄取食物氮量×1002.4.3.3蛋白质净比值(net protein ratio,NPR) 这是将大鼠分成两组,分别饲以受试食物蛋白质和等热量的无蛋白质膳食7~10天,记录其增加体重和降低体重的克数,求出蛋白质净比值:

NPR=平均增加体重(g)+平均降低体重(g)摄入的食物蛋白质(g)

2.4.

3.4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PER)

蛋白质功效比值是用幼小动物体重的增加与所摄食的蛋白质之比来表示将蛋白质用于生长的效率。出于所测蛋白质主要被用来提供生长之需要,所以该指标被广泛用作婴儿食品中蛋白质的评价。PER=实验期内动物体重增加量(g)实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此法通常用生后21~28天刚断乳的大鼠(体重50~60g),以含受试蛋白质10%的合成饲料喂养28天,计算动物每摄食1g蛋白质所增加体重的克数。此法简便实用,已被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推荐为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必测指标,其他国家也广泛应用。

由于同一种食物蛋白质,在不同的实验室所测得的PER值重复性不佳,故通常设酪蛋白对照组,并将酪蛋白对照组的PER值换算为2.5,然后进行校正。被测蛋白质PER=实验组蛋白质PER/对照组蛋白质PER×2.5

几种常见食物蛋白质的PER为:

全鸡蛋3.92,牛奶3.09,鱼4.55,牛肉2.30,大豆2.32,精制面粉0.60,大米2.16。

2.4.

3.5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和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也可根据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评价。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构成模式越接近,其营养价值就越高。氨基酸评分则能评价其接近程度,是一种广为采用的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氨基酸评分也可称为蛋白质评分和化学评分。

氨基酸评分不仅适用于单一食物蛋白质的评价,还可用于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评价。该法的基本步骤是将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或参考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

为了便于评定,最初将鸡蛋或人奶蛋白质中所含氨基酸作为参考标准,因为它们是已知营养价值最好的蛋白质,并称为参考蛋白质;1957年FAO提出人的暂订氨基酸需要量模式,并以此代替鸡蛋蛋白质标准;1973年FAO/WHO有关专家委员会再次对人体氨基酸需要量进行评价而制定新的计分模式,并且认为尽管尚无实验证据表明其是否优于乳与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模式,但是一般认为比全蛋或乳蛋白质的模式更为合适,并被广泛采用;1981年联合专家会议,根据新近资料分别对婴儿、学龄前儿童(2~5岁)、学龄儿童(10~12岁)和成人提出了新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与此同时再次修订了氨基酸计分模式如下: AAS(%)=1g受试蛋白质中限制性氨基酸的毫克数需要量模式中该氨基酸的毫克数×10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评分值即为该食物蛋白质的最终氨基酸评分。

显然,由于婴儿、儿童和成人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不同,对于同一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亦不相同。婴儿和儿童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远比成人高。故对婴儿和儿童来说,受试蛋白质中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的最低分(第一限制氨基酸),对成人而言,其蛋白质质量并不一定很低。氨基酸评分的方法比较简单,但对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没有考虑。因此,1990年由蛋白质评价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这种方法可替代蛋白质功效比值PER对除孕妇和1岁以下婴儿以外的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质进行评价,并认为是简单、科学、合理的常规评价食物蛋白质质量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PDCAAS=AAS×蛋白质真消化率

几种食物蛋白质的PDCAAS

酪蛋白1.00、青斑豆0.63、鸡蛋1.00、燕麦粉0.57、大豆分离蛋白0.99、花生粉0.52、牛肉0.92、小扁豆0.52、豌豆0.69、全麦0.40、菜豆0.68、面筋0.25。

从氨基酸评分可以说明鸡蛋、牛乳的蛋白质构成最接近人体蛋白质需要量模式,故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而植物性的食物往往缺少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采用PDCAAS对大豆分离蛋白的评价可与酪蛋白和鸡卵蛋白媲美。从经济和营养价值方面考虑,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或大豆浓缩蛋白来替代或补充动物蛋白质,或者将其与其他植物蛋白质混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蛋白质的质量。

近来,人们常用梨形四膜虫来进行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之,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对于食品品质的鉴定、新的食品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指导人群膳食等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对食物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时,特别是对蛋白质作系统研究或者探索一个新蛋白质资源时,应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并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模式,计算蛋白质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分。

(2) 若测定结果表明此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新资源时,可进一步测定其蛋白质(氨基酸)的利用率,用生物学试验评价蛋白质的质量。

(3) 注意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这通常是通过测定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来判断,因为它们在食品加工时最易破坏。而这也可能是生物学评价低于化学评价的原因。

(4) 最好对样品中的氮、氨基酸和包括微生物毒素在内的各种毒素进行适当的分析检验,以除去非蛋白质物质的作用。

(5) 最后,应十分慎重地对受试蛋白质进行满足人体需要量方面的检验。

【教学小结】

由于本专业学生的蛋白质基础知识贮备不足,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

【课后要求】

学生能够掌握蛋白质的基础知识和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 1.食物蛋白质的含量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是否丰富是评定蛋白质食物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日常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以大豆最高(36.3%),肉类次之。对中国乃至亚洲人而言,谷粮类食物蛋白质亦很重要,如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中来自主食的蛋白质约占日摄入的总蛋白质量的 60~70%;而且豆制品、花生、核桃、杏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植物类食品亦是人体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故不宜作为主食。 2.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考{试大} 蛋白质消化率,不仅能反映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还能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其公式为:蛋白质消化率(%)=[氮吸收量÷氮食入量]×100 氮吸收量=I-(F-Fm) 氮食入量=I I、F分别代表食物氮和粪氮。Fm为粪代谢氮。 粪氮绝大部分来自未能消化、吸收的食物氮,但也含有消化道脱落的肠粘膜细胞和代谢废物中的氮。后两者称为粪代谢氮。粪代谢氮是在人体进食足够热量,但完全不摄取蛋白质的情况下在粪便中亦可测得。如果在测定粪氮时忽略粪代谢氮不计,所得的结果即称为“表观消化率”;若将粪代谢氮计算在内的结果则称为“真消化率”或“消化率”。 蛋白质的消化率会在人体、食物及其相关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变化。如人的全身状态、消化功能、精神情绪、饮食习惯及食物的感官性态等等;食物中诸如食物纤维素含量、烹调加工方式、食物与食物间的相互影响等等。再如整粒进食大豆时,其所含蛋白质的消化率仅为60%,若加工成豆腐,即可提高至90%;考试大 一般烹调中的蒸、煮等方法对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影响较小;若釆用高温煎炸的方法就可能破坏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还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1

食品营养与健康 2-1.2.2-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2-1.2.2-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我们日常摄入的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氨基酸模式都不一样,人体对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它们的营养价值不完全相同。 从营养学角度来考虑,主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衡量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量”指的是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质”指的是食物中蛋白质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下面,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如何评价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大家已经了解到,蛋白质中的含氮量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一般我们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出食物中氮的含量,再乘以蛋白质折算系数6.25,就可以得到蛋白质的量。 比如,我们测算出某食物中氮元素的含量是1g,那么它所含有的蛋白质就是6.25g了。 接着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如何计算。 消化率,是指在消化道内,能够被肠道中消化酶分解、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 所以消化率越高,被机体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养价值越高。 一般动物性蛋白的消化率比植物性高,一方面这是因为动物蛋白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的更为接近,利于机体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这是因为植物蛋白质被纤维素包围而不易被消化酶作用。所以大多数动物蛋白我们称之为“优质蛋白”。(可有图片或动画) 蛋白质的消化率,根据是否考虑内源粪氮,也就是粪代谢氮,可分为真消化率和表观消化率。 首先我们来看看,蛋白质真消化率的计算公式: 蛋白质真消化率(%)=[I-(F-Fk)]/I×100% 式中:I——摄入氮;F——粪氮;Fk——粪代谢氮。 I代表摄入氮,F代表粪中排出的氮,其中除了含有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摘要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的日新月异,食品蛋白质的使用出现当前的规模。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将蛋白质推上更高的台阶。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的结构和性状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复的主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的使用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人体很多营养,也可以帮助人体生长,而且人体的各部分都含有蛋白质,所以不能小觑了蛋白质的存在。 关键词:蛋白质凯氏定氮法营养价值好处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蛋白质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1) 1.2 蛋白质的组成及作用 (2) 1.3 蛋白质的性质 (3) 第二章蛋白质的测定................................................................................. .. (4) 2.1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 2.2 凯氏定氮法 (6) 2.3 测定步骤 (7) 第三章结论.............................................................................................. ........................ (8) 3.1 结论.................................................................................................... . (8) 3.2 建议......................................................................................... ..... ..... ..... ..... ... ........ .. (9) 参考文献................................................................................................................................. .... . (10) 致谢....................................................................................................................................... ..... . (11)

营养评价标准

营养评价(肥胖和营养不良评价):BMI 、肥胖评价指标:BMI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年龄岁男超重 Kg/m2 男肥胖 Kg/m2 女超重 Kg/m2 女肥胖 Kg/m2 7—17.4 19.2 17.2 18.9 8—18. 1 20. 3 18. 1 19.9 9—18.9 21.4 19.0 21.0 10—19.6 22.5 20.0 22. 1 11 —20. 3 23.6 21. 1 23.3 12—21. 0 24.7 21.9 24.5 13—21.9 25.7 22.6 25.6 14—22. 6 26.4 23.0 26. 3 15—23. 1 26.9 23.4 26.9 16—23.5 27.4 23. 7 27.4 17—23.8 27.8 23.8 27.7 18—24.0 28. 0 24.0 28. 0 二、营养不良评价:见表:中国6T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范围 本标准给出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方法(包括营养不良筛查的界值点范围判断、说明及技术要求)和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学龄儿童

青少年,即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而年龄在6-19岁范围的儿童少 年同样适用。对那些正处于各种急、慢性疾患状态的个体,本标准可成为判断其现时营养 状况的参照依据,但在未经诊断排除各种遗传、代谢性疾患情况下,不能简单将其病因归 结为“膳食性营养不良”。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343-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营养不良:专指因膳食缺乏导致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in utritio n, PEM 用以反映儿童膳食营养缺乏的宏量指标,不包括其他特异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性 营养不良。 2. 2 生长迟缓stu nti ng 主要起因于胎、婴、幼儿阶段的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身高( 3岁前身长) 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 stature-for-age )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2. 3 消瘦wasting 是组成“营养不良”的另一主要成分,属即时性营养不良,起因于现时性的膳食蛋白 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BMI ( Body mass index )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BMI界值范围。2.4 身材矮小short stautue 凡身高低于年龄别身高( stature-for-age )界值范围但高于“生长迟缓”界值范围 者,称“身材矮小”。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 (一)目的意义 使学生掌握营养评价中常用的人体形态、体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有关器械的使用和校正方法。 (二)原理 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营养因素的影响,所以常常把身长、体重、以及体形方面的测量参数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指标。 (三)测量工具 软尺、体重秤、身高测试仪、皮褶计、 (四)测量指标 1.体重 2.身长 3.胸围 4.上臂围、上臂肌围 5.皮褶厚度等。 (五)测量方法 1、体重:被测者在测量之前1小时内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脱去衣服、帽子和鞋袜,只着背心(或短袖衫)和短裤,安定地站(坐或卧)于秤盘中央。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2、身高:测量身高应当固定时间。一般在上年10时左右,此时身长为全日的中间值。 3、胸围:成人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平静呼吸时的中间数读至0.1厘米。 4、上臂围:左臂自然下垂,用软尺先测出上臂中点的位置,然后测上臂中点的周长。 5、皮脂厚度:测量一定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表示或计算体内脂肪量。脂肪的变动与热能供给十分密切。 (1)三头肌部: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厘米处。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后方,

使被测者上肢自然下垂,测定者以左手姆指及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然后从姆指下测量1厘米左右之皮脂厚度。 (2)肩胛下部:左肩胛骨下角下方约2厘米处。上肢自然下垂,与水平成45°角测量。 (3)腹部:用左手姆指及食指将距脐左方1厘米处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与正中线平行捏起呈皱褶,不要用力加压,在约距姆指1厘米处的皮肤皱褶根部,用皮褶计测量。一般要求在一个部位测定3次、取平均值。 (六)营养评价 可以根据体测量评价参考数值所列的正常参考值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测量的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然后进行评价。 1. 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身长(厘米)–105。 2. 体质指数(BMI) 体重(公斤) BMI(体质指数)= ———————— 身长(米)2 体质指数也是较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以体质量(kg)/身高(m)2表示。判断标准是: 消瘦正常超重肥胖 男<20 20~25 25~28 >28 女<19 19~24 24~27 >27 3. 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用来表示皮下脂肪的厚度,为防止误差应选择3个或3个以上测量的部位,多选择肩胛下、肱三头肌、脐旁3个测量点。以平均值作判断标准:消瘦正常肥胖 男<10mm 10~40mm >40mm 女<20mm 20~50mm >50mm (七)注意事项

蛋白质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蛋白质:成长的营养基石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人体各组织无一不含蛋白质。蛋白质在人类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中,起着特殊而又具有中心性的作用。 让孩子更高 身体的生长发育可视为蛋白质不断积累的过程,蛋白质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尤为重要。儿童正处于成长的时期,他们每一天的成长、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构成了他们成才的营养基础。如果说成长就像盖楼,那么蛋白质就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砖头。少年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除了保证自身细胞的正常更新外,还需要不断形成新的组织细胞以达成体格的增长变化,其每天生长及结构改变的细胞数以百亿计。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征用非常多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 蛋白质参与制造肌肉、骨骼、血液、皮肤,帮助身体制造新组织,构成体内如酶、激素、抗体等具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尤为重要的是,蛋白质为骨骼的构建提供了甘氨酸、脯氨酸、赖氨酸、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等营养成分,它们是骨胶原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 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营养有更高需求,而正是蛋白质为孩子身高的天天向上奠定了基石。所以,想让孩子长高,就需要及时满足孩子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 让孩子更聪明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脑细胞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物质基础。它对人的语言、思考、记忆、神经传导、运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脑发育,使神经传递受限,表现为反应迟钝。 儿童及少年期是智力发育的关键期。婴儿出生时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的1/4,长到6周岁时约有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余下10%的增长将在学龄期至青春期完成,各阶段均需注意蛋白质摄取的质与量。因此,每天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是维持少年儿童智力发育的必需条件。 儿童的免疫系统仍不完善,尤其是6岁前的幼儿正处于“生理免疫功能不全期”,相关免疫器官未被完全激活,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极易受病菌攻击,直至发育到12岁后,才能进入免疫功能的相对稳定期。而且,在儿童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常伴有细胞免疫的紊乱,甚至由此继发其他感染。另外,消炎药也会影响儿童免疫功能,不仅使耐药菌株增加,还会破坏菌群平衡,形成内源性感染。因此,儿童更需要从营养上来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为孩子免疫力提供保障 蛋白质是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的物质基础;也是与免疫力有所关联的许多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A、铁等)吸收及运转的载体;此外,蛋白质分解所提供的各种氨基酸也能通过不同作用机理来增强免疫力,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增强儿童免疫力,家长要注意在其膳食中搭配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怎样搭配补充蛋白质更科学 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其蛋白质需要量比成人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入量在2~3克/公 斤体重。例如4岁儿童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约为50克,以后将逐岁递增。那么儿童又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蛋白质呢? 蛋白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两大类。动物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16第五节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第五节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食物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成的差别,营养价值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动物蛋白质的 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 总的评价方法,可概括为生物学法和化学分析法。 一、食物蛋白质含量 食物蛋白质含量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 定,故测定食物中的总氮乘以蛋白质折算系数6.25,即得蛋白质含量。 二、食物蛋白质消化率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digestibility)是反映食物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和吸收的程度 的一项指标;是指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学方法之一。一般采用动物或人体实验测定,根据是否考虑内源粪代谢氮因素,可分为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两种方法。 (一)蛋白质(N)表观消化率[apparent protein(N)digestibilitvl 即不计内源粪氮的蛋白质消化率。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在实验期内,测定实验对象摄人的食物氮(摄入氮)和从粪便中排出的氮(粪氮),然后按下式计算:蛋白质(N)表观消化率(%)=(I-F)/I×100 式中l代表摄入氮,F 代表粪氮 (二)蛋白质(N)真消化率[true protein(N)digestibility] 考虑粪代谢时的消化率。粪中排出的氮实际上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二是来自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以及肠道细菌等所含的氮。通常以动物或人体为实验对象,首先设置无氮膳食期,即在实验期内给予无氮膳食,并收集无氮膳食期内的粪便,测定氮含量,无氮膳食期内的粪氮即粪代谢氮。成人24 小时内粪代谢氮一般为0.9~1.2g;然后再设置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实验期内摄取被测食物,再分别测定摄人氮和粪氮。从被测食物蛋白质实验期的粪氮中减去无氮膳食期的粪代谢氮,才是摄人食物蛋白质中真正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故称蛋白质(N)真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蛋白质(N)真消化率(%)=I-(F-Fk)/I×100 式中I代表摄入氮,F 代表粪氮,Fk 代表粪代谢氮 由于粪代谢氮测定十分繁琐,且难以准确测定,故在实际工作中常不考虑粪代谢氮,特别是当膳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少时,可不必计算Fk;当膳食中含有多量膳食纤维时,成年男子的Fk值,可按每天12mgN/kg 体重计算。 食物蛋白质消化率受到蛋白质性质、膳食纤维、多酚类物质和酶反应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的消化率高于植物性食物。如鸡蛋、牛奶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97%、95%,而玉米和大米蛋白质的消化率分别为85%和88%。 三、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 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是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常用的生物学方法。测定食物蛋白质利用率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体重增加为基础的方法;一类是以氮在体内储留为基础的方法。以下介绍两种常用方法。 (一)蛋白质功效比值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PER)是以体重增加为基础的方法;是指 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人1g 蛋白质时所增加的体重克数。例如,常作为参考蛋白质的酪蛋白的PER 2.5,即指每摄人1g 酪蛋白,可使动物体重增加 2.5g。一般选择初断乳的雄性大鼠,用含10%被测蛋白质饲料喂养28 天,逐日记录进食量,每周称量体重,然后按下式计算蛋白质功效比值。 PER=实验期内动物体重增加量(g)∕实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

食品营养与健康--蛋白质--复习题

. 知识点6 蛋白质 一、填空题 1.婴儿必需氨基酸除了成人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以外,还有(组基酸)。 2.评价食物蛋白质的好坏主要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蛋白质被消化吸收程度)、(蛋白质利用程度)三方面考虑。 3.谷类食品中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豆类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4.可以采用( 蛋白质互补 )的方法来提高粮谷类中蛋白质的生物价值。 5.老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差,同时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容易出现(负)氮平衡。 6.成人的8种必需氨基酸分别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 [ 7.人体内全部蛋白质每天约有( 3 )%左右须更新。 二、选择题 1.在下列食品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的是( C ) A 整粒大豆 B 豆腐 C 豆芽 D 豆浆 2.以下哪种氨基酸对于婴幼儿来说是必需氨基酸( B ) 3.A.精氨酸B.组氨酸 C.丝氨酸 D.胱氨酸 4.完全素食且不吃豆类者,最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C ) A 亮氨酸 B 异亮氨酸 C 赖氨酸 D 色氨酸 5.豆类与谷类蛋白质有互补作用,是因为豆类含有较多的( C )。 " A蛋白质B.必需氨基酸 C.赖氨酸 D.苏氨酸 6.测得某食物样品的含氮量为4g,则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 C )。 A.24g B.64g C.25g D.18g 7.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作为参考蛋白的是( B )。 A.牛乳蛋白质 B.鸡蛋蛋白质C.大豆蛋白质 D.大米蛋白质8.下面处于负氮平衡的是( C )。 A.正常成年人 B.青少年 C.烧伤病人 D.孕妇 9.人体每天约有多少蛋白质被更新( C )。 ~ A.9% B.26% C.3% D.36% 10.在人体内能够替代尼克酸,并发挥相同作用的氨基酸是( A )。 A色氨酸B赖氨酸C蛋氨酸D苏氨酸 11.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下列奶中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是( D )。 A牛奶 B酸奶 C奶粉 D乳饮料 12.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16%,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是( C )。 A C D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C ) . A.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物学价值的作用 B.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物学价值的作用 C.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物学价值的作用 D.糖,脂肪,蛋白质以维生素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物学价值的作用14.计算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时,以其含量为1的氨基酸是( A )A色氨酸 B.牛磺酸 C.赖氨酸 D.组氨酸

营养评价标准

营养评价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营养评价(肥胖和营养不良评价):B M I 一、肥胖评价指标:BMI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二、营养不良评价:见表:中国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范围 本标准给出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方法(包括营养不良筛查的界值点范围判断、说明及技术要求)和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即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而年龄在6~19岁范围的儿童少年同样适用。对那些正处于各种急、慢性疾患状态的个体,本标准可成为判断其现时营养状况的参照依据,但在未经诊断排除各种遗传、代谢性疾患情况下,不能简单将其病因归结为“膳食性营养不良”。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343-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营养不良:专指因膳食缺乏导致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 用以反映儿童膳食营养缺乏的宏量指标,不包括其他特异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stunting 主要起因于胎、婴、幼儿阶段的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身高(3岁前身长)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 消瘦 wasting 是组成“营养不良”的另一主要成分,属即时性营养不良,起因于现时性的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BMI(Body mass index)低于筛查标准的年龄别BMI界值范围。 身材矮小 short stautue 凡身高低于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但高于“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者,称“身材矮小”。 3 营养不良筛查方法 3.1 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 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见表,界值点曲线见图。 3.2 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见表,界值点曲线见图、图。 3.3 营养不良的判断 使用表界值范围进行生长迟缓判断。凡身高小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生长迟缓”界值点者为生长迟缓。 使用表界值范围进行消瘦判断。凡BMI小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中重度消瘦”界值点者为中重度消瘦;凡BMI处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轻度消瘦”界值范围者为轻度消瘦。 3.4 营养不良筛查说明及技术要求

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第六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一、填空 1、除8种必需氨基酸外,还有组氨酸是婴幼儿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2、营养学上,主要从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谷类食品中主要缺少的必需氨基酸是赖氨酸。 4、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是大豆蛋白。 5、谷类食品含蛋白质7.5-15% 。 6、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 7、人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乳清蛋白。 8、蛋白质和能量同时严重缺乏的后果可产生干瘦性营养不良。 9、蛋白质与糖类的反应是蛋白质或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与还原糖的羰基之间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该反应主要损害的氨基酸是赖氨酸,蛋白质消化性和营养价值也因此下降。 10、谷类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优质蛋白质含量较低。 11、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消化率*生物价。 12、氮平衡是指摄入氮和排出氮的差值。 二、选择 1、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A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 B.酪氨酸 C.精氨酸 D.丝氨酸 2、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D。 A.氮平衡 B. 负氮平衡 C.排出足够的尿素氮 D.正氮平衡 3、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B具有节约苯丙氨酸的作用。 A.半胱氨酸 B.酪氨酸 C.丙氨酸 D.丝氨酸 4、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是D。 A.15%-20% B.50%-60% C.10%-15% D.35%-40% 5、谷类食物中哪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低? B A.色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6、合理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占膳食总能量的适宜比例是B。 A. 8% B. 12% C.20% D.30% 7、在膳食质量评价内容中,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百分比应为D。 A. 15% B. 20% C.25% D.30% 8、以下含蛋白质相对较丰富的蔬菜是B。 A. 木耳菜 B. 香菇 C. 菠菜 D. 萝卜 9、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公式×100表示的是D。 A.蛋白质的消化率 B.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C.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D.蛋白质的生物价 10、限制氨基酸是指D。

蛋白质的供给量、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供给量、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供给量 蛋白质的供给量与膳食蛋白质的质量有关。如果蛋白质主要来自奶、蛋等食品,则成年人不分男女均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75克。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 质质量较差,供给量需要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蛋白质供给量也可用占总 能量摄入的百分比来表示。在能量摄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由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在 成年人应占总能量的10%~12%,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则应占14%。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膳食中蛋白质来源不外是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如奶、蛋、鱼、瘦肉等。植物性食物主要是谷类和豆类。大豆含有丰 富的优质蛋白质。谷类是我们的主食,蛋白质含量居中(约10%),是我国人民膳食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蔬菜水果等食品蛋白质含量很低,在蛋白质营养中作用很小。几种食物蛋白质含量/100g 食物含量食物含量食物含量牛奶3.0 大米7.4 大白菜1.7 鸡蛋12.3 小米9.0 油菜1.8 瘦猪肉14.6 标准粉11.2 菠菜2.6 瘦牛肉20.2 玉米8.7 马铃薯2.0羊肉17.1 大豆35.1 苹果0.5 草鱼16.1 花生仁25.0 鸭梨0.2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 1.蛋白质的含量。 2.蛋白质的消化率也就是吸收率,是表示吸收氮占摄入氮的百分率。不仅反映了蛋白质在消化道被分解的程度.同时也反映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3.蛋白质的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4. 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计分(PDCAAS) 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有很多,PDCAAS(即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计分,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的正式公布和推荐)是其中的一个指标,满分为1(即100引它同时强调了氨基酸计分和消化率。得到的记分为1者,就表示该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基本上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和利用。纽崔莱营养蛋白质粉的PDCAAS分值为1。

营养评价标准

营养评价(肥胖与营养不良评价):BMI 一、肥胖评价指标:BMI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二、营养不良评价:见表:中国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范围 本标准给出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方法(包括营养不良筛查得界值点范围判断、说明及技术要求)与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包括各少数民族)得学龄儿童青少年,即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因各种原因不在学校而年龄在6~19岁范围得儿童少年同样适用。对那些正处于各种急、慢性疾患状态得个体,本标准可成为判断其现时营养状况得参照依据,但在未经诊断排除各种遗传、代谢性疾患情况下,不能简单将其病因归结为“膳食性营养不良"、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得应用就是必不可少得。凡就是注日期得引用文件,仅注日期得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得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343-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营养不良:专指因膳食缺乏导致得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 PEM 用以反映儿童膳食营养缺乏得宏量指标,不包括其她特异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stunting 主要起因于胎、婴、幼儿阶段得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身高(3岁前身长)低于筛查标准得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属长期性营养不良、消瘦 wasting 就是组成“营养不良”得另一主要成分,属即时性营养不良,起因于现时性得膳食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导致BMI(Body mass index)低于筛查标准得年龄别BMI界值范围、身材矮小 short stautue 凡身高低于年龄别身高(stature—for-age)界值范围但高于“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者,称“身材矮小”。 3 营养不良筛查方法 3.1 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 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见表A。1,界值点曲线见图A。1。 3.2 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 6~19岁男女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见表B。1,界值点曲线见图B。1、图B.2。 3.3 营养不良得判断 使用表A、1界值范围进行生长迟缓判断、凡身高小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生长迟缓”界值点者为生长迟缓。 使用表B。1界值范围进行消瘦判断。凡BMI小于或等于相应性别、年龄组“中重度消瘦”界值点者为中重度消瘦;凡BMI处于相应性别、年龄组“轻度消瘦"界值范围者为轻度消瘦。

蛋白质营养不良评价指标

临床营养评价 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前必需对病人的营养现状作出正确判断,以便合理地进行临床营养治疗。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测定身体组成为主(body compsition assessment BCA )的临床营养评价方法;另一种则是主观的全面评价方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 )。前者需要测定病人的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蛋白、氮平衡等客观资料;后者则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等资料。 (一)BCA 临床营养评价方法 1977年Blackburn 所研究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在临床得到应用,此后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新技术被用到身体组成的测定中,使BCA 法得到不断完善,如用稳定同位素测定身体中的各种元素,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等等。但上述新技术往往需要昂贵的设备,不适合临床医生对病人作简易快速的营养评价,本文作重介绍的BCA 营养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人体测量及生化检验等方面的资料,临床医生需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病人的营养状态作出正确判断。 1.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是简便易行的营养评价方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等,上述指标的意义及测定方法在本章第二节的居民营养状况评价中已有详细阐述,临床要注意的是:急性、饥饿性或消耗性疾病或创伤,体重下降达原来体重的30%时,是一个致死的界限,临床工作者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一点;而当慢性体重丧失时,病人可耐受大于30%的体重丧失。 临床称量病人体重后可通过计算三个参数来评定营养状况:①理想体重百分率(%),表示病人实际体重偏离总体标准的程度;②通常体重百分率(%),表示平常体重的改变;③近期体重改变率(%),表示短期内体重损失的程度。计算公式与评价标准如下(表1及表2): 100*%患者平时体重 患者现体重 患者平时体重)体重变化(-= 实际体重 理想体重百分率(%)= ?100 理想体重 实际体重 通常体重百分率(%)= ?100 通常体重 通常体重-实测体重 近期体重改变率(%)= ?100 通常体重 表1 依据体重对营养状态进行评定 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理想体重百分率(%) >90 80~90 60~80 <60 通常体重百分率(%) >95 85~95 75~85 <75

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 一、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评估 按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分。 (一)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标准: 1. 营养状况情况评分 ⑴严重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3分 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75%以上;或BMI<16.0,并且一般情况差,如血浆白蛋白<25g/L。 ⑵中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2分 一般情况差并2个月体重丢失>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量减少50%~75%;或BMI为16.0-16.9。 ⑶轻度营养状态受损:营养风险1分 3个月内体重减少>5%或近一周食物摄入比正常减少25%~50%;或BMI 为17.0-18.4。 ⑷正常营养状态:营养风险0分 营养摄入正常,体重无明显降低。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2.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 ⑴疾病对营养的摄入、吸收、利用和代谢影响严重:营养风险3分 如严重头颅部损伤、骨髓移植、重症监护病人、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烧伤面积>50%患者、严重多发伤、脑卒中、急性重症胰腺炎等。 ⑵中度影响:营养风险2分 如腹部大手术、重症肺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的炎性肠疾病、肝切除等; ⑶轻度影响:营养风险1分 如有并发症的慢性疾病患者、肝硬化、血液透析、糖尿病、股髋骨骨折、肿瘤患者(放、化疗)等。 (注:几项问题任一符合就按其分值,几项都有按照高分值为准) 3.年龄因素影响的评分: 年龄≥70岁,营养风险明显增加。因此,7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应增加营养风险1分。 4. 营养风险总评分: 总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评分+年龄评分 ㈡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意义:

蛋白质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教研组长审阅 年月日 日期: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 班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902 章节:蛋白质分析与评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蛋白质的基本概念蛋白质的营养学意义 能力目标: 掌握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参考摄入量,能评价膳食蛋白的营养。 情感目标: 能识别膳食营蛋白缺乏症并指导相应人群合理摄入蛋白为人类健康作指导【教学重点】 蛋白质的营养意义 【教学难点】 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 【课时安排】 一、蛋白质基础知识 40分钟 二、食物蛋白质评价 45 (作业) 5 【教学过程】 蛋白质分析、评价与饮食指导 一、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1)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性氨基酸 (4)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所组成。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它们所组成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各不相同,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划分,可将蛋白质分为三种。

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的特点是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在膳 食中用这类蛋白质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可以维持成年人健康,并可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 发育,完全蛋白质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质,如乳类、蛋类以及瘦肉和大豆中的蛋白质均属于这 种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够齐全,数量多少不均,比例不太 合适。食之虽然健康有益,但不够理想。如果将半完全蛋白质在膳食中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属于半完全蛋白质的食物如米、面粉、土豆、干果 中的蛋白质等。 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中缺少若干种必需氨基酸,更谈不上合适的比例。如果膳食中 用这类蛋白质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既不能维持生命,更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玉米、豌豆、肉皮、蹄筋中的蛋白质均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总的说来,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完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大多数是 不完全蛋白质。 (5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多种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其所含的氨基酸之间可取长补短,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了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食物混合食用时,为使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得以 发挥,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食物的生物学属性愈远愈好。如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混食时蛋白 质的生物价值超过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搭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并且各种食物要同 时食用。因为单个氨基酸吸收到体内之后,一般要在血液中停留约4 小时,然后到达各组织 器官,再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而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到达,才 能发挥氨基酸的互补作用,装配成组织器官蛋白质。 (6)蛋白质的混合作用。两种以上非优质蛋白质混合食用,或在非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中加入少量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也可提高。 2、蛋白质营养学意义 (1)构成机体,建造或修补、更新组织。食物中蛋白质最主要的作用是供给人体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由于糖类和脂肪只含碳、氢、氧,不含氮,所以蛋白质是人体中唯一的氮 来源,这是糖类和脂肪不能代替的作用。 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总体重的16. 3%,亦即一个体重60 kg的人约有9.8 kg蛋白质。人体蛋白质处在不断合成与分解的动态过程中,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参与更新,但不同年龄的 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率不同,新生儿、婴儿合成率高。摄入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成人主要用于 组织蛋白更新;婴幼儿、青少年、孕妇、乳母除维持组织蛋白质等外,还要合成新组织。食物 只有提供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的蛋白质,才能保证机体的生长和发育。 (2)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生命现象总是和蛋白质同时存在的。如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变化绝大多数是借助酶的催化作用迅速进行的;激素对机体的繁殖、生长、发育及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氧在血液中的运输就是靠 血红蛋白完成的;机体的一切机械活动及各脏器的主要生理功能的完成,如肢体的运动、心脏 的跳动、胃肠运动、肺的呼吸等都是靠肌肉中肌纤凝蛋白的收缩与舒张来实现的;机体免疫物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实验讲义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实验(查表计算法) (编写人: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甘露)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食物蛋白质氨基酸评分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对膳食中不同食物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评分,评价膳食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提出膳食改进建议。 (二)实验原理 1. 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 氨基酸模式(ami no acid pattern ):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为将该种食物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优质蛋白质(High Quality Protein):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 酸模式相近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越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这种蛋白质也被称为优质蛋白质,如动物性蛋白质中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均属于优质蛋白。 参考蛋白(reference protein ):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在实验中常以它作为参考蛋白。 表1 限制氨基酸(limiti ng ami no acid ,LAA):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 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 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为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者以此类推。 2. 氨基酸评分(Ami no Acid Score ,AAS):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与推荐 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计算出比值,比值最低者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即为该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 3.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的食物适当混合,这些食物蛋白质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加接近人体氨基酸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

日常饮食营养评估 标准

(红字表示正确结果) 饮食习惯调查: 1、您的主食结构是?__ a.大米白面为主,少量粗粮薯类 b.大米白面、粗粮、薯类三者基本等量 c.粗粮、薯类为主,少量大米白面 d.只吃大米白面,基本不吃粗粮、薯类(提示饮食增加粗粮) 2、您平均每天主食能吃多少(一个馒头约合二两,一碗米饭约合二两)?__ a、5-8两 b、8-10两(提示主食过多,造成热量过高,易肥胖,建议减少) c、2-4两 d、2两以下(主食过少,不足以提供身体必须热量,建议酌情增加) 3、您吃粗粮食品(玉米、小米、高梁、燕麦、荞麦等)的次数?__ a、天天吃 b、每周三次以上 c、每周两次以下 d、基本不吃(与1、一致) 4、您吃动物内脏(肝、肾、胃、肠)的情况__ a、基本不吃 b、每月3次以下 c、每周3次以上 d、基本上天天吃(提示减少内脏摄入,这会造成胆固醇升高) 5、您吃肥肉或荤油的情况__ a、基本不吃 b、每周三次以下 c、每周三次以上 d、天天吃(建议减少肥肉和荤油的摄入) 6、您吃鱼、虾、蟹等水产品的情况__ a、天天吃 b、每周三次以上 c、每周三次以下 d、基本不吃(若您不存在痛风,建议可多进食鱼类,特别是海鱼,可有效减低心血管病的发生) 7、您常吃深海中的鱼类(如金枪鱼、黄花鱼等)吗?_____ a、经常吃,每周4-5次 b、每周2-3次 c、很少吃 d、不吃(同6) 8、您每天新鲜蔬菜的食用量是多少?_____ a、300克以上 b、200-300克 c、100-200克 d、 100克以下(建议多吃蔬菜,尽量到达现在摄入量的2倍最好) 9、您每天新鲜水果的食用量是多少?_____ a、200克以上 b、100-200克 c、100克以下 d、不吃(建议多吃水果,尽量到达现在摄入量的2倍最好,若您患有糖尿病,可尽量选择低糖水果,但也应到达200g) 10、您每天的喝水量大约是多少?____ a、1000-1500毫升 b、1500毫升以上 c、500-1000毫升 d、500毫升以下 (根据病情决定,对于一般人群,若选d则提示您饮水过少,若为心衰患者,特别是评估存在水肿的患者,若选b则提示您饮水过多,请减少饮水量,避免水肿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