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主要问题研究综述

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主要问题研究综述
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主要问题研究综述

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主要问题研究综述摘要:国学论争作为中国学术界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伴随社会转型时断时续被学界反复提及。国学论争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概念、内涵之争,二是定位、价值之争。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国学”的研究与争论不断提出新问题,呈现新内容。九十年代至今,“国学热”持续升温。对于当前国学论争的研究,应该以史料为支撑,通过追本溯源,才能使研究更有厚度与说服力。从晚清民国时期这个国学论争的起源与发展的特殊时段,梳理“国学”概念的源起与含义、定位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学;国学论争;概念;价值

一、对“国学”概念的源起及内涵的争论

“国学”分古今二义,从知识论的角度考证,有明确文献记载始于西周,《礼记·学记》有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1]这里的“国学”指的是国家具有教育职能的最高学术机构,这一概念的界定偏重于古代教育体制如教育机构、人才培育等方面,在之后得以保留和延续,如“太学”、“国子监”。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代的“国学”概念界定,当前学界大致认同“国学”一词是由日本传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社会出现抵制全盘欧化的国粹主义思潮。在此背景下,1902年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在日本创办《国学报》。标题鲜明的以国学创刊。同年八月在黄遵宪的《致梁启超函》中,针对梁启超创办报刊之事给予答复,“公谓养成国民,当以保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至哉斯言!恃此足以立国矣。”[2]这里体现梁启超创办报刊的意图是以保存国粹,复兴旧学作为培养新国民之路径。此处的“旧学”与“国学”意义大体一致,但“国学”更突出了民族性。此信中也可看出,黄遵宪对于“国学”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虽然对梁启超创办报刊持肯定立场,但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引入新学,“国学”不会被掠夺和消亡而是在新旧碰撞中使“旧学之精神乃愈出,真道理乃益明”。[3]

“国粹派”的黄节主张国粹保存主义,提出“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4]同时强调国粹是蕴藏于国民精神原质中的独立的思想,是一种积极开明的文化。虽此时国力贫弱但中国文化仍是一片沃土,择良田育优种就要保存国粹,去芜存菁。同时他认为国粹不仅囊括本国固有文化,还应包含国外流传过来适合本国实际的文化,主张学习西学应该兼顾本国国情。这些论点被国粹论者普遍认同。国粹派另一代表人物邓实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5]这是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尝试对国学概念的界定。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学”究竟是指中国古代固有学术还是泛指中国学术,即“国学”这一概念是否囊括古代、近代、现代学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这一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而民国时期对于“国学”概念界定的争论集中在“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还是特指中国学术,恰恰体现了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具有纠结性和争议性。1919年毛子水受章太炎《国故论衡》的启发,论证出“国故”的定义,即“国故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中国民族过去的历史”。

[6]进而又阐发了“国故”与“国故学”的关系:“古人的学术思想,是国故;我们现在研究古人的学术思想,这个学问,亦就是我们的国新了。这个学问应该叫做国故学:他自己并不是国新,他的材料是国故”。[7]这篇文章发表后张煊对此进行了驳斥,对“国”与“故”进行了新的定位。作为回应,毛子水在《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精神”篇订误》中对张煊提到的“补苴罅漏”和“张皇幽眇”进行了定性:“所谓‘补苴罅漏’,纯粹是国新;所谓‘张皇幽渺’,纯粹是国故学,亦就是国新的一种。”[8]在胡适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有了明确的定义:“’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9]在此之后在吴文祺、曹聚仁等学者的文章中对“国故”和“国故学”作了阐述。

由于胡适在学界的地位以及“整理国故”运动的影响力,“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一概念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行其道。从这一观点的问世为开端,后来的学术文章大多沿用了这一定义,或者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一概念影响深远,往往直接拿来使用,而忽略了对这一概念缘起的追问,以及与清末“国粹派”等学者标榜的国学概念之间的异同。胡适认为“国故”一词无褒贬之意,是一个中立词,囊括了“国粹”与“国渣”。若不认清“国渣”,“国粹”就无从谈起。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整理国故”,着眼于整个中国全部的历史文化,即扩充“国学”研究的范围,以公正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历史文化,消除门户之见。不难看出,胡适提倡“整理国故”,提出“国故”、“国故学”继而简化为“国学”这一系列概念是为了涵盖“国粹派”所作的研究,继而开拓出“国学”研究的新思路。“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这一概念在二十年代得到了大批学者的支持与呼应,如曹聚仁、顾颉刚、钱玄同、郭绍虞等学者。当然也有学者如陈西滢、成仿吾等存有忧虑与质疑,他们认为过于激进,同时忧虑在学界研究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会被曲解进而混淆视听。但在曹聚仁、吴文祺等学者的努力下,这一概念在当时一统天下,成为主流。民国时期,对于“国学”概念的界定,还有一种论点比较常见,即“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蔡尚思认为:“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是中国的学术。”[10]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谭正璧:“所谓’国学’,不过是指’中国的学术’而言,以示和’西洋的学术’不同,并无什么费解,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1]胡怀琛的解释直截了当:“’国学’二字,就字面说,很容易解释,’国’就是中国的简称,’学’就是’学术’的简称。’国学就是中国学术’的简称。”[12]他们反对“国故学”的说法,认为既无亡国,何来“故”字一说?文化尚无绝种,“国故学”一说无从谈起。朱自清则认为“国学”一词过于含混模糊,对其使用与否值得商榷,同时他认为“国学”不应该仅局限于古代,研究对象仅为“国故”,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现代正在发展的学术也应该纳入其中。

对晚清民国时期对于“国学”概念的论争进行梳理和解读,不难看出,晚清“国粹派”邓实等人将“国学”定义为“一国自有之学”,是针对“西学”而言,强调的是“国”,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出于对本国文化存亡的忧思,体现的是中西文化的矛盾;而胡适等人“国故学”的主张的侧重点是“故”,着眼于“国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故学”简称“国学”的说法实际上是将复杂的“国学“概念简化为单一向度来使用,用“国故”置换“国粹”,在囊括了“国粹派”的研究之上,另辟蹊径,在研究“国故”的基础上发展新学,体现了古今文化的矛盾;而将“国学”视作“中国学术”,是针对西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晚清对于中西文化碰撞中本国文化的重视与反思,同时也是对重“国”和重“故”的一种调和,比之之前的概念,体现出了一种包容与开放的姿态,也是“国学”研究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对“国学”的定位与价值的论争

对“国学”进行价值定位首推晚清“国粹派”,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来势汹汹,中国本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灭种的危局。黄节、邓实等人成立国学保存会,创办《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呼吁重视“国学”,保存国粹。1902年黄节指出:“夫粹者,人人之所欲也。我不保存之,则人将攘夺之,还以我之粹而攻我之不粹,则国不成其为国矣。”[13]而后进一步提出“学亡则亡国,国亡则亡族”。[14]邓实在1904年提出“国必有学而始立”[15]的观点,其在《国粹学报》发表的多篇文章都谈及了这个观点,具体概括为,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亡国之事时有发生,因文化的火种未灭,因此国家得以延续和复兴,如今之势在于国家未灭亡而学先亡,比之古代亡国之祸更甚,国家前途堪忧,因此强调存学、保种的重要性。可以看出,他们将“国学”上升到事关国运的高度,保存“国学”与爱国、保种相联系。这一论点在当时被许多学者所认同,在不少文章中被反复提及。如在许守微的《论国粹无阻于欧化》中在呼应黄节的观点时又提出了国有学

即使国家灭亡也会复兴,反之则复兴无望。

1906年章太炎在《国学讲习会序》中提到:“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16]由此可见“国学”的兴衰与此时国家前途命运休戚相关,“国学”的价值定位与民族国家危亡紧密相连,这也可看作晚清时期研究“国学”的初衷。

民国初年,曾学传在《国学钩元》中为“国学”正名,提出“国学”关乎国命,在他看来中国是礼义文明之邦,“国学”应该是礼义的载体,复兴“国学”是培植国命的基础。他将孔学视为“国学”正宗,并将道家、墨家和佛学纳入其中。反对忽视礼教以欧化治理国家,在变革之际,国学论争群言蜂起之时,为“国学”钩元。在萧公弼的《科学国学并重论》中将“国学”定位为唯心之学,按当前语境相当于人文社会科学,而科学则属于西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的范畴。针对当时重西方科学的倾向他提出科学与“国学”应当并重,共同发展。此二者,与人生社会关系紧密,各有所长,并行不悖。萧公弼在文章中实际是强调“国学”作为发展精神之学的价值,精神世界得到满足才能扩张智能,有远大的思想才能成就伟大的科学事业。他将国学定位成经国济世之学,是国性、国魂的载体。闻一多的《论振兴国学》指出:“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文字是也。文字者,文明之所寄,而国粹之所凭也。”[17]文兴则国盛,当今之势,古学式微,新学盛行,长此以往,国势衰微,这与提倡维新主张背道而驰。如今,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国学”依然大有可为,振兴“国学”,发扬国粹,新兴文字,国家才有希望。

晚清民国初,“国学”事关国运、国势、国命的价值定位十分普及,“国学”在中西文化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越来越被重视,“国学”的兴衰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之间关系的讨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毫无疑问,“国学”与爱国密不可分,对“国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对于“国学”促进爱国的内在机制研究较少。1920年恽震的《爱国与国粹》,对于爱国与国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少观点在今天看来仍具启发意义。他认为合理的爱国之心的发生机制应归因于互助生活、防御公敌、满足信仰。爱国是把爱全人类之心限定在一国之中,实际上是一种范围的限制与缩小,曲解爱国之心,盲从爱国,往往会酿成惨剧。对于国粹,他认为,国粹非特别独有的东西,而是一个国家民族创造的能促进世界文明的聪明智慧的结晶,无国界之分,不能局限于本国范围内虚荣争胜,而是要面向全人类,最终成为世界粹。国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洗练陶冶的文化。最后他提出了爱国是生存手段,国粹则是为了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爱国与国粹没有绝对关联性。单从两者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结论有其独到和新颖之处,但如果因此机械地割裂两者关系,在今天看来,不甚妥帖。

对于“国学”之价值,大多学者对其定位时都持肯定乐观的态度,但陈独秀对此提出质疑,在《寸铁·国学》中,针对胡适、曹聚仁等学者致力于“国学”价值的发掘,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妙想天开,要在粪秽里寻找香水”。[18]陈独秀承认文史哲等分科,但不认同“国学”一说,进一步指出“就是再审订一百年也未必能得到明确的观念,因为’国学’本来是含混糊涂不成一个名词”。[19]这首先是对胡适等人“国学”概念的质疑(见前文),由此产生对“国学”价值定位的否定。同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陈独秀认为当务之急是用引进新学革新社会风气,而不是像胡适这样在故纸堆中创造新学,在他看来这种做法毫无价值。之后吴文祺和曹聚仁分别在《重新估定国学之价值》和《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中重新厘清了“国学”、“国故学”的相关概念,对当时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吴文祺认为“国学”的价值蕴藏在国故材料本身。国故研究的价值体现在满足求知欲;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寻找病源,对症下药;明晰古人学说思想的本来面目;克服迷信附会前人的弊端。曹聚仁认为“国故学”本身具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虽然根据现代分科分为不同的门类,但国故中蕴含着中

华民族独特之精神,“国故学”应暂居统摄地位。在刘孟纯的《恢复民族道德与整理国粹》中认为,民族道德体现在国粹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恢复的起点在于整理国粹。他强调了国粹对于恢复民族道德和民族性改造的重要价值,“国学”整理和研究的价值在于它是恢复民族精神从而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基础。还有学者如觉是在1936年探讨了建设本位文化与国故的问题,他提出国故是中国旧时文化,随着时代变迁,不再适应中国现状。整理国故的价值在于明晰中国本位文化的特性,通过整理国故克服旧有文化的缺陷,从而建设适应中国现状的新的本位文化。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国学论争渐趋平静,这一阶段的学者主要总结与反思为主,如曹恭、曹朴、舒芜、马一浮等人,他们对之前的“国学”的概念、范围、研究方法等进行总结与反思,加之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学”的民族性进一步凸显,“国学”的价值再次与国性、国命联系到一起。

总的来看,晚清民国时期“国学”价值的论争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是“国学”概念论争的延续和深层思考。“国学”的价值定位涉及到国家前途,民族危亡以及文化建设问题。在中西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中,“国学”价值的论争也是古今中西文化矛盾的集中体现。

三、对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思潮的感想

纵观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论争历程,“国学”概念之争是论争的中心与基础,恰如哲学中常提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问题,学者们对于“国学”概念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他们对其进行价值定位与研究方法上的异同。“国学”之概念引发的论争,首先在于“国学”一词在使用时的含混不清,“国学”概念尚未明确,学者们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也有人借“国学”之名,鱼目混珠,进一步混淆了“国学”概念;其次是由“国学”概念出发对于“国学”范围的圈定存有争议,“国学”是仅包含古代还是应该涵盖现代,是中国固有学术,争论不休;还有对“国学”价值定位的论争,这既包含了对“国学”本身的价值思考,也包含了对“国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在对晚清民国时期国学论争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观点在当时富有争议,甚至遭到口诛笔伐,后来却被不少学者再次提及并得到认同,也会发现很多在当时不被重视的观点如今成为热点。现在的国学论争早已超出那时所讨论的范畴,不断出现新问题,呈现新内容,“国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中国文化建构理论不断丰富,国学论争蕴含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更加凸显。“国学”的概念也远远不是一个“国故学”所能涵盖的。“国学”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单一向度进行界定往往会使研究的范围缩小,在特定范围内可能会独当一面,但从全局来看,其结论往往是以偏概全。

国学论争一个多世纪以来悬而未决,这一问题的未完成性在当时可见端倪,即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国学论争趋于平静,学者们在进行总结梳理时,其侧重点也存在差异,观点也是各有千秋。国学论争的延续既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同时这也说明“国学”本身具有生命力,因此“国学”概念地厘清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在某个时代划上句点,不同时代,对于“国学”的界定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时代,也会不断引发争论与修正,因此“国学”的相关问题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提及并引发新的争论与思考。百年来国学论争时断时续反复出现,而每一次的出现都被赋予新的内容,这说明这一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随历史时代发展而呈现出多元复杂,不断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可孤立地看待,忽视对其进行历史语境的考察,只有以史料为支撑,把握其发展脉络,追本溯源,才能使研究更具厚度和说服力。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论争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思想,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挖掘其发生、发展的深层原因,明晰理论动向和时代指向,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当前的国学论争研究提供有益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全盘吸收或者全盘否定。学理层面的历史语境考察应是当前国学论争的研究一项基础

工作,通过总结梳理,沉思明辨,从更高起点上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21页。

[2][3]郑海麟、张伟雄编校:《黄遵宪文集》[M],中文出版社,1991年,第199-200页。

[4]黄节:《国粹保存主义》,载《政艺通报》[J],1902年第22期。

[5]邓实:《国学讲习记》,载《国粹学报》[J],1905年第19期。

[6][7]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载《新潮》[J]第一卷第五号,1919年5月。

[8]毛子水:《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精神”篇订误》,载《新潮》[J]第二卷第一号,1919年10月。

[9]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载《国学季刊》[J]第一卷第一号,1923年1月。

[10]蔡尚思:《国学之定义及分类》,《中国学术大纲》[M],上海启智书局,1931年,第5页。

[11]谭正璧:《国学概论讲话》[M],上海光明书局,1935年,第1页。

[12]胡怀琛:《国学概论》[M] ,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5年,第1页。

[13][14]黄节:《社说》,载《国粹学报》[J]第一年乙巳第一号,1905年1月。

[15]邓实:《国粹学》,载《政艺通报》[J]第三年甲辰十三号,1904年8月。

[16]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M]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215-216页

[17]闻一多:《论振兴国学》,《闻一多全集》[M]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页。

[18][19]陈独秀:《寸铁·国学》,《陈独秀著作选》[M]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6-517页。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Sinology Debate

Summary of the main issues

Author,Wang Wenshuai

(Qufu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Marxism,Shandong,Qufu,273165,China.) Abstract:Sinology Debate as Chinese academics debate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repeatedly mentioned intermittent circles.Sinology debates generally includes two aspects: First, the concep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ispute, the second is positioned, the value of the dispute. More than a century, the "National" research and debate constantly asking new questions, present new content.Since the nineties, "Chinese Literature" continues to heat up.For the study Sinology current debate should be supported with historical data, by bent over backwards to make research more thickness and convincing.The Sinology Debate from the late Qing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Debate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period, carding "National" concept of origin and meaning, location and valu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Sinology;Sinology Debate;Concept;Value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 1.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 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 (一)常识 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P4 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P30 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P41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P41 5.《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P52 6.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60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P60 9.《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P58 10.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P70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P87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P92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P95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P118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P128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P135 18.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P142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P160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P165 21.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P173 22. 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P178 23. 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P181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重新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 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

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做起。有资料表明: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先后开展,有地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时至今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考验而依然生机勃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都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博大精深的“国学”所产生的文化张力永远能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

电大在线考试国学经典选读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0.6 A.那个仁厚的人就是自己想帮助别人树立起来,自己想帮助别人达成目标。能够就近舍远,由近及 B.那个仁爱的人,就是自己想要树立起来,也想帮助别人树立形象,自己想要达成目标,也想要帮 C.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 D.夫子之仁德,就是自己欲立而且也要立人,自己欲通达,也要助人通达。能够就近取得帮助, A.孔子答道:“未来知道长生,现在怎么能够知道呢?” B.孔子答道:“不知道生人是谁,怎么能够知道死人是谁呢?” 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 D.孔子答道:“生的道理弄清楚了之后,才能够懂得死的道理。” 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C.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A.孔子说: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 B.孔子说: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C.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

D.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 5.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0.6 分) A.畏惧 B.畏缩 C.敬畏 D.崇敬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A.“孩子们进入家里,就要孝顺,出门在外就要遵纪守法。谨慎地对待事情,泛泛地关心别人,而 B.“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 C.大人孩子都要关心诚信问题。 D.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A.孔子教授学生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爱好等。 B.“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不知厌烦,循循善诱不知疲倦,有谁会让我做比这更多的事情呢?” C.“默默地去做好事,学习不知厌烦,教案不知疲倦,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情 D.“默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遗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文章对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综述了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张之洞与百日维新;张之洞与清末新政;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界更好的了解研究的不足,推动对张之洞其人及思想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标签: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研究綜述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清末名臣,晚晴洋务派代表人物。近年来随着史学界思想的不断解放,对张之洞的研究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近三年来,关于张之洞研究的文章近百篇,另有5本专著出版。 一、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 关于张之洞其人综合性研究的主要有:胡克夫、陈旭霞、戴逸、吴剑杰等等,各有侧重。 胡克夫,陈旭霞的著作《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变迁,文化结构变迁,教育制度变迁,军事制度变迁,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思想领域变迁等这些方面为经,以燕赵近代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过程中的路径抉择与约束条件为纬,分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实践,以此揭示引发近代燕赵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由裂变向质变的主因。[1] 在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戴逸《清代人物研究》的书中,从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张之洞的历史功绩,张之洞从官脉络清晰,基本按时段分,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2]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研究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研究张之洞其人的一个侧重点,许多学者如蔡红、石文玉等等进行了关于其中体西用思想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有期刊和学位论文等。近三年来,一些学者也尝试从一些侧面挖掘其更深刻的内涵。 学者谢放从学术与政治文化层面比较梁启超与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异同,并认为不应过分强调两者思想的分野和对立。[3] 张勇从《劝学篇》这个角度认为,其主旨思想“中体西用”起到了汇通中西、平衡新旧的作用。张之洞所建构的“兼采中西而又调和新旧”的文化结构,在近代中国社会实际上演绎成一种文化实践,其重要价值在于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转型

国学经典选读 第1、2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1、学习“国学”的意义: 第一,重振国学,对于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第三,对于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四,对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国学热”的原因 第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热”。 一百多年来,中国从一个曾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大国,沦落为在西方的洋枪洋炮前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巨大的反差,使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时,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沦落成这个样子,全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惹的祸。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社会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需要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自己民族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第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引发了“国学热” 七十年代,欧洲经济不景气,而属于儒家文化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奇迹。 二、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 请选择,可多选:() A 读经典 B 观看视频讲座 C 听老师讲解经典 D上网浏览相关知识 E 其他:() 三、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 (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请选择,可多选:()第一章信仰,第二章仁德,第三章中庸,第四章知识,第五章学而,第六章择业,第七章顺逆,第八章人事,第九章为政,第十章理想 (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 我认为国学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多启发。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展开说说 四、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123句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三句。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 从书中挑选。

诵读国学经典的研究报告(简单)

“诵读国学经典的研究”开题报告(大家好!我代表课题组做开题报告,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经典是指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尤其是那些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位居群经之首。中华古诗文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民族精神是一个同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将诵读中华古诗文活动作为学校一项特色进行创建,符合现实背景。 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大潮冲击下,部分小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精神空虚,沉迷网络,厌学情绪严重;自私自利自我意识严重;尊老爱幼、文明节俭等社会公德意识滑坡。这些问题使许多老师和家长处于迷茫无奈徘徊中。原因何在?因为现行教育中缺失了中国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思想,口头上提出德育为本的方针,但实际上还是实行中考统考、高考统考等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的策略,成绩大于素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把孔孟学说的教育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造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断层的局面。“教育为本,德育先行”成了一句空话。中华民族本是礼仪之邦,可如今孝敬父母、礼貌谦让这些传统美德却逐步被人们遗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圣贤的良好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就受到各种污染,于是做出各种错事来。 二、课题的界定:

国学研究获重大突破,《易经》千古之谜终于被解开

《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首,它是我国文明的源头,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地位至高无上。《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通过它可知过去,可知现在,更可知未来,真是奇哉怪也。《易经》区区五千多字,却包罗万象,整个世界都在其中。其深不可测,其奥妙无穷尽。自《易经》产生之后,多少人皓首穷经,首皓了,《易经》未穷。《易经》从产生到现在,还未有人真正懂。 《易经》为什么那么难呢?《易经》是古代卜官写的,与文王、周公无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易经》连帝、王、诸侯等用某一爻做某事,如帝乙用《泰》六五爻来嫁妹,作者都知道,一定是帝王身边的卜官才那么清楚。《易经》为什么写得那么隐晦呢?卜官为了世世代代垄断占卜,保住饭碗,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使占卜之法秘不外传,所以写得晦涩难懂。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占卜古法失传了,《易经》就成了千古之谜。我们看到的《易经》,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占断的结果,至于占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推理的过程,作者只字未提。所以,单凭《易经》提供的文字,是无法解开《易经》的,这就是许多人错解《易经》的原因。《易经》只是易学冰山之一角,在一角的下面,还隐藏着大量的易学知识。我们必须把隐藏的易学知识整理出来,找回上古占卜之法,才能解开《易经》千古之谜。 上古占卜之法到哪里找呢?我们还是回到故纸堆里找吧。《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尚书·洪范·九畴》记述了上古时代占卜的基本情况,虽然简略,但仍可窥一二。《尚书·洪范·九畴》说:“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

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又说:“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复杂的占卜,简单的记载,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占卜也是不甚了解。从上面我们得到两个有用信息,“曰克”是指五行的相克;“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意思是卦体强旺,逢子孙则吉。此处的“身”是指卦身、卦体,不是指人的身体。如《诗经·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卜龟占卦,卦体没有灾祸。此处的“子孙”是指卦的子孙,不是指人的子孙后代。何为子孙?我生者为子孙。如水生木,木是水的子孙;木生火,火是木的子孙;火生土,土是火的子孙;土生金,金是土的子孙;金生水,水是金的子孙。《尚书·洪范·九畴》记述的是大禹时代的事,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是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占卜的。阴阳五行的思想最迟在黄帝时已产生。黄帝姓轩辕,之所以被尊称为黄帝,是因为轩辕禀有土德的瑞征,土色黄,所以轩辕被称为黄帝。金德主义,木德主仁,水德主智,火德主礼,土德主信,所谓“五常”观念,在黄帝时已非常流行。所以在大禹时代,用阴阳五行占卜是完全可能的。 用五行进行占卜的方法是怎样的呢?五行和八卦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其方法是:八卦有八卦的五行,爻有爻的五行。如乾、兑居西北,五行属金;震、巽居东,五行属木;离卦在南方,五行属火;坎卦居北方,五行属水;艮、坤在中央兼西南,五行属土。这是卦的五行所属;每卦的爻,也分属不同的五行。乾卦初爻是子水,二爻是寅木,三爻是辰土,四爻是午火,五爻是申金,上爻是戌土。离卦初爻的五行是卯木,二爻是丑土,三爻是亥水,四爻是酉金,五爻是未土,上爻是巳火。这就是“纳甲”,把花甲纳入八卦中。这样,卦的五行和爻的五行就构成或生或克或比和的关系,克我的叫官鬼,如金克木,金是木的官鬼;我克的

最新电大作业《国学经典选读》教学大纲

《国学经典选读》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基本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国学经典选读》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为开放教育各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性质的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与经典普遍疏离的时代,尽量多地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史上从先秦至民国漫长的历史时段中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的一批经典巨著。给他们一个引导进入经典世界的门径,从而使之亲近经典、接受经典、传承经典。本课程以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践行河北电大“文化塑校”理念为导向,通过修身养性为主的国学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之人格,并达到整塑校园文化、服务社会,实现学校国学教育与社会道德建设良性互动的目的。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学作为“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汉语大词典》)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国学典籍是指中国古籍传统的“经、史、子、集”及其解读和传播的著作。国学经典选读只能是选择其中最为典范名的部分代表性著作,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产生和培养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阅读所选作品。由于篇幅所限,许多作品只是节选,有条件的学生应阅读所选作品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媒体的配置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覃碧卿、王之方、王光华、王亚生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学经典导读》为基本教材。 教材注重打通传统与现代,实现国学经典与现代汉语的自由对话,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和香火。在编写体例上,注释译释部分非常细致全面,学生自学完全能够看懂。析论导读部分,朴素简练、明白晓畅,是站在时代高度上与国学经典对话。 《导读》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基本范围和主要依据。 (二)音像教材 本课程录像课为重点辅导型,主要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录像进行知识扩展的内容。省校拟建10讲录像教材。 (二)其他资源 本课程由于是新开课程,其他一些资源会陆续建设完成,并随时在省校教学平台上发布。 四、教学环节 1、河北电大在线 教学平台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主要媒体之一。在线平台一定要用好、学好。

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 2011年第1期 论王夫之的中医哲学思想……………………………………………………………徐仪明 董仲舒“王道教化论”理路透析……………………………………………………张韶宇 简评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韩超 2011年第5期 王阳明“四句教”与佛学关系新解――兼论“无善无恶”非境界论………王黎芳,刘聪(30)再论《易经》的预测术……………………………………………………王军,包巧英(35)2012年第1期 先秦儒学的两个路向――浅析孟子与荀子哲学思想之异同…………………………罗久(67)“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释义辨正………………………………………………张韶宇(71)论老庄“天人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王雷松(75)韦政通与中国思想史研究…………………………………………………………周良发(79)2012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儒学复兴的可能与路径…………………………朱荣英(3) 西医和中医:两种哲学和两种医学文化……………………………………余谋昌(7) 老子道论的过程性特征及其文化影响……………………………………张亮亮(13) 2012年第4期 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王军(26) 王阳明的实学思想及其对新实学研究的启示………………………胡海桃(30) 2012年第6期 张载礼理关系问题辨正………………………………………………………………魏涛(54)王阳明《药王菩萨化珠保命真经序》及其价值…………………………王黎芳,刘聪(58)2013年第1期 刍议郭象的“寄言出意”及其独化论的建立…………沈伟华(42) 儒学展开的新向度 ——评陈明的“文化儒学”………………………周良发,杨阳(46) 从汉字结构感悟公德修养…………………………………陈从志(51) 2013年第3期 《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探析…………………………王巧慧(40) 张载《东铭》思想探析………………………………刘兆玉,魏涛(44)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国学经典选读模拟试题二 02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单项选择(共1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4分)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 A、宋祁 B、欧阳修 C、昫 D、脱脱 2.(4分)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A、编年体史书 B、纪传体史书 C、政书 D、纪事本末体史书 3.(4分)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尚书》。” A、《国语》 B、《左传》 C、《公羊传》 D、《春秋》 4.(4分) 《资治通鉴》是一部()。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史书 D、纪事本末体史书 5.(4分)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出自《诗经》的()。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雎》 C、《风?蒹葭》 D、《王风?黍离》 6.(4分)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A、《唐六典》 B、《会要》 C、《续会要》 D、《唐会要》 7.(4分) 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 A、班固 B、司马迁 C、袁枢 D、司马光 8.(4分)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这一部分。 A、本纪 B、志 C、表 D、列传

9.(4分)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A、《史通》《通典》《通志》 B、《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C、《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D、《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10.(4分)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A、《竹书纪年》 B、《春秋》 C、《国语》 D、《左传》 多项选择(共6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5分)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A、《后汉书》 B、《晋书》 C、《南齐书》 D、《梁书》 12.(5分)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A、《过论》 B、《汉书》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

清末新政:中国最伟大的政治革命 清末新政是自1901年开始,在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主持下,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清末新政的伟大和成就,在海外史学界已经得到承认,参见相关的综述论文,但是,在中国。或者在整个华人历史界,清末新政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是一个非常离奇的景象,但这类事并不是孤立的,比如,海峡两岸的个别历史学家引用中国第一档案馆的史料,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所谓康有为和梁起超的“公车上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是,绝大多数华人历史学者依旧在散布谎言,有的在相关专著中继续扯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化上,华人历史学者基本是儒教传人,而儒教华夷之分侵入骨髓,明明在撒谎也在所不惜,这是儒教的老传统了,儒教弟子们撒谎不认为是可耻的,而是认为在维护儒教的神圣,比如,孔子删诗,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书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也就是儒教把持的“历史”撰写很多是假的,但儒教弟子不脸红。二是政治上的,民国的建立,以摧捧明朝贬低清朝为其基本论调,而我党是几个阶段,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等等,也就是继承了孙文的革命。台湾和香港的更是维护民国的中国历史“定义”。因此,从文化和政治两方面看。今天的华人历史学界基本是在否定和丑化清代为目标。 清末新政是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最伟大的事件。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过是进行了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 清末新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彻底而迅速地对中国政治系统加以改造,在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传统向现代转移,从中国转向西方模式,造就了新旧两个中国的分野。 1840年,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将中国带入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历史,160年来,中国屡经变革,愈挫愈勇。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凡是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几乎无不试验过,中国成了各派政治理论的试验田。政权组织形式,是总统制还是内阁制?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是一党专政还是轮流坐庄?是虚君共和还是开明专制?等等,都经过实践的检验。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更新)最新河南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 通过 2016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国学经典选读》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说的“五者”为()(4.00分) A. 历史上五位奉行仁义的人 B. 金、木、水、火、土 C. 仁、义、礼、智、信 D. 恭、宽、信、敏、慧 2.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4.00分) A. 信仰 B. 天子 C. 圣人之言 D. 父母之命 3.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00分) A. 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C.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D. 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 4.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4.00分) A. 一家 B. 天下 C. 一国 D. 一人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4.00分) A. 德 B. 教 C. 礼 D. 仁 6.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4.00分) A.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4.00分) A. 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 B. 葸: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 C. 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D. 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8.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①)。何以聚人?曰(②)。(4.00分) A. ①仁②德 B. ①礼②信 C. ①仁②财 D. ①礼②义 9.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4.00分) A. 在明明德,在亲民 B. 在名名德,在亲民 C. 在明明德,在兴民 D. 在明名德,在亲民 10.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 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B. “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C. “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D. 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11.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4.00分) A.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 C. 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D.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12. 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对鬼神、生死的态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 A. 敬鬼神的目的是使人追怀往古,不忘记自己生命的由来 B.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开题报告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做起。有资料表明:13 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先后开展,有地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时至今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考验而依然生机勃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都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博大精深的“国学”所产生的文化张力永远能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又有了“寻根”热,九十年代至今再次掀起“国学”热,可是对于什么是“国学”,近百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国学”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也没有定论,既然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就意味着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 1. 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 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 (一)常识 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P4 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P30 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P41 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P41 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P52 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60 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P60 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P58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P70 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P87

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P92 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P95 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P118 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P128 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P135 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P142 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P160 20. 研究《楚辞》的代表性着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P165 21. 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P173 22. 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P178 23. 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P181 24. 诗和词在风格上有何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P187 (二)名词解释 1. 国学: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P11 2. 今古文经学:经学因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经学。所谓的今文,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这些经

国学经典选读-尝试名词简答全部

《国学经典》复习题 (一)常识 1.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P4 2.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P30 3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P41 4.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P41 5.《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P52 6.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P47 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P60 8.“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P60 9.《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P58 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P70 11.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P87 12.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P92 13.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P95 14.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P118 15.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P128 16.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P131 17.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P135 18.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P142 19.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P160 20.研究《楚辞》的代表性著作有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和朱熹的《楚辞集注》。这三本书是对《楚辞》进行研读的基本书目。P165 21.西方发达的史诗系统在中国古代没有,蒙古族和藏族的史诗也是后来才整理出来的。P173 22.四言诗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P178 23.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P181 24.诗和词在风格上有何区别?习惯的说法是“诗庄词媚”。P187 (二)名词解释 1. 国学: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P11 2.今古文经学:经学因为版本的不同,形成了今古文经学。所谓的今文,主要是汉初由老儒生口耳相传的经典,直接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这些经典多在文、景时期已经得到官方的认可,而古文经,则是在景帝晚期、武帝初期所发现的古本。P24 3.《尚书》:《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虞、夏、商、周时期“典”、“谟”、“训”、“诰”、“誓”、“命”的汇编,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夏、商、周文献中最完整的文献资料。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成熟的标志。P46 4.《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六义”是对《诗经》内容和诗法的概括,可分为“三体”、“三用”。“三体”是指风、雅、颂三种体式。“三用”是写诗的方法,即赋、比、兴三种方法。P50 5.《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今本《论语》共20篇,492章,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当时的诸葛侯、官僚、士人之间的对话,带有浓厚的语录体色彩,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P60 6.《竹书纪年》:也被称为《汲家纪年》、《汲家古文》或《汲家书》,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竹简长2尺4寸,每简40字,共13篇。它用魏国的文字书写而成。《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启到魏襄王期间的历史事件,其不仅年表详细,而且很多年记载与《史记》以及儒家经典的描述不同。P85 7.《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贯穿16个朝代,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共294卷。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这部书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由刘羲叟编订年历,

文献综述 国学对 小学教育影响

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 一、文献综述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好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那么习惯从哪里来?人的一生很多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能否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重视并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还影响其能力、性格、身体等各项素质的发展和塑造。我研究学生学习习惯问题,主要是想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研究现状 1.关于学习习惯包含内容的研究 学习习惯内容十分之泛,几乎涵盖学习的各个方面。涉及听课、记笔记、阅读、做作业等学习形式,涉及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考试等学习过程,它涉及注意、记忆、思考、情感、意志、动力等学习心理。所以,对学习习惯的分类标准及内容也持有很多不同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学习习惯包括三部分:基本学习习惯,拓展学习习惯,个性学习习惯。另一些人将以上习惯统称为学习习惯,创造性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也有人提出了更具体的学习习惯,如姿势

正确的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自学的习惯。 (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习惯培养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校也开始对于喜欢的培养方面的课题进行探索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与学习习惯培养相关的已有理论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我认为在以下问题研究上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致观念,需要进一步研究。 1.从研究内容上看 学习习惯的领域广阔,据我了解,目前没有对学习习惯一致的统一的分类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借鉴其他研究的分类方式,学习发生的时间上将小学生学习习惯分为课前行为习惯,课中学习习惯和课后学习习惯。 2.从研究重点上看 已有相关研究中,在理论解释,阐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方法的一般分析方面教育专家和研究者比较重视,但是对小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实际教育生活的研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弱。有很多习惯训练的方法并不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各种训练方法较孤立,操作性和实用性也有待实践检验。应针对小学低年级这一特定群体,研究考察适用和有效的发罚钱,并将这些孤立的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规划方案.docx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一、的提出 (一)背景 1.大的国学精神吸引、感染我 中古史源流,内涵丰富,言精,句式整,富有韵律,易于,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 不收。学生从小典文,不能拓展他的知面,培养文学的趣好,打下扎的文学功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激学生的国主情感,陶冶他的情操和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 吟古典活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比的的 作用。开展“ ”活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很适合我区学校。以最小的投入取学生身受益, 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气自”的少年君子。 2.“国学” 基教育生着极的影响力 近年来,在全国范内,以国学核心的学探、知普及、文化建、教育推广等工作,正在 波壮地广泛开展起来,涌着一股烈的思想文化潮流,就是所“国学”。从民到学,从大 众生活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日常行到主流意形,“国学”正浸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称之一种富于代特征的文化象,是毫不算分的。在山曲阜孔子的家,每年祭孔的次越 来越高、模越来越大;在 西西安, 2019 年了声浩大、人数众多的国《道德》;在上海 APEC(太)上推出的唐装盛极一,一度引装潮流;北京大学、武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等重点高校,已开了国学研究院、国学教育班等,成学新、教育改革的志;章太炎、 王国、寅恪、季羡林等近代国学大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在刊志,被奉道德文章的楷模;《三字》、《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物以及“四”、“五”、唐、宋等籍,量越来越大,影 响越来越广;“和”、“小康”、“民生”等文化意郁的,更已被确立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 根本指意的思想原??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国学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昌突出, 其精神影响力也愈加广泛了。 但是,由于有些具体的基性没有完全理清,人的有待一步深化,就不能不从理 到的各个面影响着国学的研究、教育、普及、推广等工作向着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空展开。 当然,践的展更多的是基于社会的内在,而往往是来不及等待理的充分完善以及此后 的引;但是,史的明,从践中汲取内在力、而形成其理性内涵的理一旦形成,就必然会 践起到巨大的引和推作用。因此,在当前遍及社会各的“国学”方未艾之,从一些似乎 的基性入手,行掘本的理探究和学理思考,于引“国学”的持健康展,而真正成推 民族文化复的建性工作,然具有重要的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