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测试

高一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测试
高一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测试

《酶的作用和本质》专题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相同的物质是 ( )

A. 性激素

B. 载体

C. 胰岛素

D. 抗体

2.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氨基酸 B.核苷酸

C. 氨基酸或核苷酸

D.甘油和脂肪酸

3.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4. 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需要酶参与的是

A.O2进出细胞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C.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D.CO2进入叶绿体

5.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 ( )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 )

A.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

C.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D.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7.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 )

A.全部肽键

B.空间结构

C.氨基酸

D.双螺旋结构

8. 胰蛋白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 )

A.胰蛋白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胰蛋白酶是生物催化剂

C.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胰蛋白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9. 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 )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

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10.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 )

A. 增强免疫力

B. 提供能量

C. 减肥

D. 助消化

11.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12. 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 )

A. 多肽

B. 氨基酸

C. 核苷酸

D. 核糖核苷酸

13. 下列有酶的产生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内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

B.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

C.内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D.所有细胞都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14. 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

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同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不变

D.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

15.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

A.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

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

16. 同一个体不同活的体细胞中所含酶的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C.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17. 下图表示一个有酶起作用的化学反应,则A、B、C最可能代表 ( )

A.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B.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C.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D.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18. 17题所示的生理反应主要发生在 ( )

A. 口腔

B. 胃

C.小肠

D.大肠

19. 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 最先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A. 巴斯德

B. 毕希纳

C. 萨姆纳

D.斯帕兰札尼

20. 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发现少数RNA也具具

有生物催化功能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

A. ①⑤④②③

B. ③④⑤②①

C. ⑤③④①②

D. ④②⑤①③

21. 关于的酶的化学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B. 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C.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证明酶是一种蛋白质

D. 巴斯德证明少部分酶属于RNA

22. 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B.德国化学家毕希纳证明酶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

C.酶和部分激素都可以起催化作用

D.B和C都正确

23. 用淀粉酶处理该物质时,断裂的化学键为 ( )

A. 1 B. 2 C. 1和3和5 D. 2和4

24. 用蛋白酶和肽酶处理一分子由571个氨基酸形成的四条肽链的蛋白质时,需要消耗( )

个水分子.

A. 575

B. 571

C. 570

D. 568

25. 下列有关蛋白质(1)、酶(2)、核酸(3)、RNA(4)、DNA(5)的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共50分)

26. (10分)小明同学对妈妈刚买来的“白猫”牌洗衣粉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后,发现说明部

分有“含有一种活性物质”,为了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的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洗衣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

(2)实验甲中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

(3)实验乙中纱布上蛋白膜没有消失的原因是

(4)该洗衣粉能否洗丝物和毛制品,为什么?,

27. (10分)在城镇居民的家庭生活中,常用买来的“酵母粉”作为发面物质,请根据你所

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

(2)能使面蓬松的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该物质的主要来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能否用冷水或开水和面,为什么?,

28. (12分)根据下列实验,填写有关内容:

(1)在上述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蓝的有

(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2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

(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3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

(4)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4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

29. (6分)在淀粉分解实验中,仅向你提供分别装于试管中的唾液5毫升和1%淀粉液10毫

升,滴瓶中的碘液若干,滴管1支,白瓷板10块,手表一块,室温250C。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约需要多长时间能完全消化淀粉。

实验步骤

30. (12分)人的唾液中99.4%是水,其余的为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和少量的无机盐.请你设计

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为蛋白质.

实验材料: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酶),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试题解析:

1. A 本题从识记层次考查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兼顾考查其它物质的分类。性激素的化学本质

是固醇,其它三项均为蛋白质。

2. C 本题从理解层次考查蛋白质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此题

具有很大的区分度,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3. C 本题从思维的反面来考查学生对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酶在体外也可以起作用;酶

不一定都具有消化作用,并且消化作用只是极少一部分酶的作用;激素也具有调节作用;

只有蛋白质类的酶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4. B 小分子物质如CO2、H2O、O2等进出细胞是扩散作用,不需要酶的帮助。

5. 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在知道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的前提下,看清题目要求,

就很容易做对此题。

6. C 本题综合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所有的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只有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才可以产生激素;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从食物中获得;酶的作用只有催化功能一项。

7. B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使其失去生物活性,只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8. C 本题主要是借助于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过程的严密性。某物

质经彻底水解后能得到氨基酸,只能证明该物质是蛋白质。

9. C 本题主要考查酶(蛋白质和RNA)的共性。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管是蛋白

质还是RNA其合成都要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10.D 本题联系生活实际,从识记层次考查部分酶的作用。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它们的

作用都是用来促进食物消化的。

11.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反应

两个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审题能力。将蛋白质隐藏在了过氧氢酶中。

12. B 本题从水解角度考查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

13. D 本题主要从酶的产生和起作用的部位两个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

14. C 此题从催化剂角度考查酶的作用,空出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A错在使所有反应都能进

行;B错在和一般无机催化剂相同;D错在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不是不受影响,而是体内条件基本稳定。

15.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酶的作用本质的理解程度。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

的活化能,而不是降低底物分子的活化能,也不是增加反应物的活化能。

16. C 本题结合酶的作用来分析酶的分布,较好地落实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酶的功能不同,不同细胞的功能也不同,所以酶的分布也不同。

17. B 此题以图表的形式给出信息,要求学生要有较好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认真审题,可

以发现,A的反应前后结构不变,应该是酶,把B物质分解成了C,C的特点是由两个相

同的某一结构组成,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推测出应该是二糖。

18. C 要求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的消化系统的有关知识,还要加上较强的审题能力,注意到“主

要”两字。

19. D 本题主要从识记水平来考查学生对酶发现过程的了解。

20. D 本题从深一步综合考查学生对酶的发现过程的了解程度。学生也可以记准课本内容,

但这不是命题点,是想考查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测的能力,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这应该是最后的成果,最初的是④还是②呢,学生经过推理是可以得知的。

21. A 本题直接在识记层次考查酶的化学本质。C、D都是错误的干扰项。

22. D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酶只是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B和C都对,所以选D。

23. D 根据淀粉酶的作用,只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二糖,因此,根据图示可

知,应该先D。

24. D 本题结合蛋白质的结构,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氨基酸个数=肽链数+肽键数

25. D 本题从理解和应用层次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用的知识点:

绝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其余的都属于RNA,核酸包括DNA和RNA。加上学生较强的识图能力。应该选D。

二、填空题

26. 解析:本题利用生活中的常用物质作为命题素材,运用图表给出信息,来考查学生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多为蛋白酶,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膜消失,说明蛋白质被分解了,煮沸后,酶的活性丧失,所以蛋白膜没有消失。

答案:

(1)蛋白酶

(2)蛋白膜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了

(3)高温使蛋白酶失去活性,蛋白质不能被分解

(4)不能因为丝织物和毛制品的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被分解27. 本题利用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为命题素材,考查学生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

答案:

(1)酵母菌(2)二氧化碳 C6H12O6+6O2+6H2O――6CO2+12H2O

(3)不能温度过低酶的活性太低,催化作用弱;温度过高,又会使酶失去活性,这样都会使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8. 本题主要查考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此题属于较易的题目。

答案:

(1)2和4

(2)唾液中有淀粉酶,可以促进分解

(3)温度过高,酶失去活性

(4)酸性过强,酶失去活性

29.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和严

密性。

答案:

㈠将唾液加入到淀粉液的试管中,并加入少许碘液,振荡均匀,出现蓝色开始计时。㈡每隔相同时间取样液滴于白瓷板上,观察其颜色,至到蓝色完全消失为止。

㈢若10次均为蓝色,则延长计时单位,重新再做一遍。

30. 本题要求学生能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迁移,考查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要特别注意对

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

实验原理: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紫色物质,也就是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唾液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出现紫色,则可以证明唾液中含有蛋白质,也就是说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是蛋白质.

实验步骤:

1.制备蛋清液:取生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要破坏蛋黄.取少许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

入30毫升的清水,用玻璃棒调匀,备用.

2.取唾液: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含块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唾液挤到

不烧杯中,备用.

3.对比实验:取2支试管,编号1和2,在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蛋清液,2号试管中注入

等量的唾液,然后各加入1毫升双缩脲试剂A液,振荡,再各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

4.观察并记录结果:可以看到两支试管均出现紫色反应.

实验预期:两支试管均出现紫色反应

实验结论:该实验可以直接证明唾液中有与蛋清成分相同的物质,也就是蛋白质,而唾液中除水外主要成分是酶,所以唾液中的酶是蛋白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课后练习(含答案)

必修1课时15 酶的作用和本质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 2.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3.下列试管中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滴入图中所示溶液2滴,其中产生气泡最多的是 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是小分子 C.脲酶的本质为蛋白质 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5.如图所示,分别向4支盛有5 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内加入肝或沙子。在这个实验中,试管A放氧相对缓慢,试管C和D不放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中有________,能引起过氧化氢释放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用煮熟并冷却的肝作对照要比用沙子作对照更好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试管B放氧速度比试管A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 B.参与蛋白酶合成与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2.溶菌酶能催化细菌细胞壁的分解,并因此起到杀菌的作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设计:①配制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平均分成甲、乙两份;②向甲中加入适量溶菌酶; ③观察并测量甲、乙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是验证溶菌酶是否对大肠杆菌起作用 B.实验设计中没有设置对照组 C.大肠杆菌的数量变化为因变量 D.有无溶菌酶为自变量 3.已知2H 2O2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质量分数为0.01%的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脂肪都能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磷脂 3.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球形便于观察 B.实验前需“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淀粉 C.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来确定氧气产生的位置 D.实验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4种色素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才能用于光合作用 5.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 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核膜核仁形成 D.赤道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6.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鉴别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别 B.细胞中的脂质都能被苏丹Ⅳ染成红色,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但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以鉴定其分布 7.下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和图乙中的f点对应 D.图乙中,eg段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因主要是光照强度 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坏死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D.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就是一回事 10.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鲜肝匀浆和FeCl3研究酶的高效性 C.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1.阴暗环境中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的根本原因是 A.加快CO2的固定过程B.光反应速率加快 C.使叶绿体中C5含量增加D.提高暗反应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能力目标:进行有关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科技发展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1. 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 2.难点:酶的特性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1.导入让学生观看视频:“生物酶牙膏”的广告,并展示课前找到的生活中所用的加酶产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酶已悄悄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的应用如此广泛肯定跟其特性有密切联系。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性呢?让我们来一起研究吧。 2.新课 (一)酶具有高效性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从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3+高许多,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教师: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正是因为酶的这一特性才使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在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成合成洗涤剂——加酶洗衣粉,其去污能力大大增强。设疑:酶还有什么特点呢? (二)酶具有专一性教师出示资料: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的范围比较广,比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多酶片是消化酶制剂,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每片含胃蛋白酶不得少于48单位,含胰蛋白酶不得少于160单位,含胰淀粉酶不得少于1900单位,含胰脂肪酶不得少于200单位。学生阅读后,讨论回答:为什么许多加酶产品中的酶有多种类型?这说明酶还有什么特性?学生:酶还具有专一性。教师:专一性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举例解释酶的专一性。知识应用:小方早晨起来发现昨晚塞进牙缝里的.瘦肉丝依然存在,为什么瘦肉丝还没被分解呢?学生:……。教师进一步设疑: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者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引入探究课题:“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酶活性就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三)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由学生阅读加酶洗衣粉背面的使用说

高二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解析: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 答案:A 2.如下图所示,下列4支试管内加入3 mL浆糊。另外A、C内分别注入2 mL清水,B、D内分别注入2 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甲、乙两水槽水温分别为35 ℃、55 ℃。保温5 min,再向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 )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利用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来鉴定酶是否将淀粉水解。A、C两支试管中没有淀粉酶,所以淀粉还存在,加碘后会变蓝色;D试管中虽然有酶,但由于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佳温度在35 ℃左右,温度55 ℃太高,已经使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不能水解淀粉,所以D试管也会变蓝色;只有B 试管中的酶能将淀粉水解,所以加入碘液不变蓝色。 答案:B 3.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需要适宜的( ) ①温度②酸碱度③水分④营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固定化酶的条件。大肠杆菌中的三酯磷酸酶可以催化有机磷农药分解,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同时反应离不开水,但是不需要提供营养。 答案:A 4.下列关于酶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依次经过提纯、沉淀、过滤等过程 B.经过固定化的酶才能称为酶制剂 C.酶制剂活性的维持需要提供营养物质 D.酶制剂中的酶最终来源于活细胞 解析:获取酶制剂要将细胞破碎,释放出细胞内的酶分子;提取到的酶即可称为酶制剂;酶不是活细胞,活性的维持不需提供营养物质。 答案:D 5.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变量 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果胶酶及其相关实验,探究果胶酶用量时,pH、温度会影响实验结果;葡萄糖异构酶不属于果胶酶;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为单一变量,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5.1《酶的作用和本质》word同步测试题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专题测试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 分) 1.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相同的物质是 () A.性激素 B.载体 C.胰岛素 D.抗体 2.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 3.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4. 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需要酶参与的是 B. 光合作用中CQ 的固定 C. 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5.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 () A.肽酶 B. 蛋白酶 C.脂肪酶 D. 淀粉酶 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 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 C.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D.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 7.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 质的 () A.全部肽键 B. 空间结构 C.氨基酸 D. 双螺旋结构 8. 胰蛋白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A.氨基酸 B.核苷酸 C. 氨基酸或核苷酸 D.甘油和脂肪酸 A. O 2进出细胞 D. C02进入叶绿体

A.胰蛋白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B.胰蛋白酶是生物催化剂 C.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胰蛋白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 9.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 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10.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A. 增强免疫力 B.提供能量 C.减肥 D.助消化 11.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12.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A.多肽 B. 氨基酸 C. 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 13.下列有酶的产生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 B.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 C.内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D.所有细胞都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14.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 B.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同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不变 D.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 15.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 C.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 16.同一个体不同活的体细胞中所含酶的

南京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模拟测试试题

南京市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选择题专项模拟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应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B.若物像偏于左上方,需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方能在视野中央看清物像 C.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换高倍镜观察,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D.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应调大光圈,换凹面反光镜 2.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用层析液分离色素 B.加入的碳酸钙可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 C.层析时,滤液细线要浸入层析液的液面以下 D.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可以得到4个色素带 3.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C.利用层析法可分离4种光合色素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5.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与结论均相符合的是 实验名称结论 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的肤色不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②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蝾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③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 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只与细胞核有关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ān rán zhàng peng tān tāqián yǎng hòu hé yíhàn jiǎo jiàn límíng yǎo wúyīn xìn 二、辨别形近字,组词。(8分) 偶()杳()厉()瞎() 藕()查()历()割()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泪如泉()毫不气()阳光明() 悲()欲绝兴奋不()赏心()目 四、用所要求的修辞手法造句。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改为肯定句) 2.儿子收到一个信封,信封上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把这两句话改成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词语接龙。(8分) 例:药方→方法→法律→律师→师长 黎明→→→→ 兴奋→→→→ 七、阅读课文《生命的药方》7-9段,回答下列问题。 冬天的一个下午,德诺的妈妈上街买东西,艾迪在病房陪着德诺。夕阳照着德诺瘦弱苍白的脸,德诺对着夕阳笑了。然后,他对艾迪说他还想玩装死的游戏。艾迪像往常一样,让德诺躺好,自己去找医生。可是,当医生赶来为德诺摸脉的时候,德诺却没有睁开眼笑。这次,他真的死了。 那天,艾迪陪着德诺的妈妈回家。两人一路无语,直到分手的时候,艾迪才抽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患病以后,最怕的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 1.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她的泪水中包含什么意义?(3分)

2.艾迪迪泣着说:“我很难过,没能为德诺找到治疗的药。”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德诺妈妈所说的药方和艾迪说的含义一样吗?(3分) 3.什么是友谊?艾迪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请用“友谊”开头依照例句造一个句子。(2分)例句:友谊是咱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八、阅读文章《绿的歌》,回答问题。(13分) 这“绿”—— 虽然, 没有烈火般的激情, 没有疾风般的气魄; 然而, 却能装点山河以秀美, 却能打扮草原以壮阔, 编织一派春意, 捧出满园花朵。 啊! 绿色,绿色呀, 你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同阳光空气合作, 尽意地为人类—— 送来了春的喜悦, 秋的收获。 就是这“绿”, 在亿万年以前, 已在地球上辛勤劳作;繁衍在水面, 扎根在原野, 攀登在峰峦, 奔驰在荒漠, 为迎接生命衍进, 布置了温馨的帷幄。 春天来了! 绿挺着胸,昂着头, 偕着和风甘霖, 装点着绵绵山河。 把一滴滴汗,一滴滴“血”,溶入广袤的大地, 注入人类生命的脉搏。 林荫、飞鸟、泉水, 草坪、曲径、小河, 松柏挺拔隽秀, 杨柳舞姿婆娑。 这绿的遨游, 驱散了多少疲劳和烦恼,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 谷氨酸的R 基为GHQ,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 N 原子数 依次是 ( ) A. 5、9、4、1 B . 4、8、5、1 C . 5、8、4、1 D . 4、9、4、1 5.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6. 科 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 .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 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 .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l )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 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 A.N S 、O Mg B.H 、O K 、B C.P 、N 、C Mo D. Ca 、C O Mn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二下册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检测题

2019高二下册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检 测题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下册生物酶的研究与应用单元检测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下列不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 A.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 B.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减少量 C.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酶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产物的增加量 解析:选C。酶活性的高低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减少量或产物增加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酶的变化量可以影响反应速度,却不能表示酶活性的高低。 2.某同学为了验证果胶酶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1)取两个100 mL的洁净烧杯,编号为1号、2号。 (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mL的苹果泥,向1号烧杯内加入2 mL的蒸馏水,向2号烧杯内加入2 mL的果胶酶。(3)把这两个烧杯放在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搅拌。下面分

析中正确的是( ) A.1号烧杯为实验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B.2号烧杯为实验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C.1号烧杯为对照组,2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D.2号烧杯为对照组,1号烧杯果汁变澄清 解析:选C。由于该实验是研究果胶酶的作用,所以加入果胶酶的烧杯为实验组,加入蒸馏水的烧杯为对照组;果胶酶能够把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溶液变澄清。 3.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B.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 C.果胶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D.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 解析:选A。本题考查果胶和果胶酶的组成及其作用,同时考查学生对果胶酶作用原理的理解。本知识点常和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酶等知识相联系。本题中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被果胶酶水解后的产物是半乳糖醛酸,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混为一谈。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5.1酶的作用和本质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191008185

酶的作用和本质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取,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 【解析】选B。酶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①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从食物中获取,②错误;活细胞在其生命历程中,一定有酶存在,③正确;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④正确;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⑤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功能,⑥正确。 【补偿训练】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吐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根据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可知该酶属于分泌蛋白,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 2.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对该酶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B.该酶应该存在于核糖体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不会含有该酶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解析】选C。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即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所以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蛋白质合成,含有该酶,C错误;肽酰转移酶对RNA酶敏感,其本质是RNA,所以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D 正确。 3.下列有关酶的作用及本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离开胃腺上皮细胞就不能起作用 B.从刀豆种子中提取的脲酶能被蛋白酶降解 C.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细胞中的多种酶引起 D.酶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解析】选A。胃蛋白酶由胃腺上皮细胞分泌,在胃中对蛋白质进行分解,在细胞外可以起作用,A错误;脲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降解,B正确;酵母菌细胞的发酵是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多种酶的参与,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故催化效率更高,D正确。 【补偿训练】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关于变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催化剂是自变量 B.H2O2分解速率是因变量 C.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的体积是自变量 D.H2O2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 【解析】选C。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酶和氯化铁属于不同的催化剂,酶、氯化铁和温度在实验中都属于自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综上所述C错误。 4.吸能反应指产物分子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分子,放能反应是产物分子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分子。如图为某反应在有酶和无酶催化两种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高中生物常见酶

1. 淀粉酶:作用是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按其产生部位分为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植物淀粉酶。 2. 麦芽糖酶:作用是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主要分布在发芽的大麦中。 3. 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 4. 脂肪酶:作用是催化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在动物体内分为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等。在动物的胰液、血浆和植物的种子中均有分布。 5. 蛋白酶:作用是催化蛋白质水解为短肽。在动物体内分为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等。在动物的胰液、胃液,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都有分布。 6. 纤维素酶:作用是催化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在真菌、细菌和高等植物中含有。 7. 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内酮酸之间的氨基转换作用。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常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8. 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 9. 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皮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10. 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换作用。 11. 解旋酶:在DNA复制时,首先要将两条链解开形成单链,此过程依赖于DNA 解旋酶。 12.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 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13. DNA连接酶:使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4. 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 15.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能溶解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16. 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种为铁蛋白,另一种为钼铁蛋白。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含有此酶。

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甘肃农业大学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李红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A )A发酵工程 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 D酶工程 2 ()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B) A微生物学 B食品生物技术 C生物技术 D绿色食品 3 在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A虫害 B物理因素 C微生物 D化学因素 4下列哪些食品保藏方法不属于物理保藏法(B) A脱水干燥保藏法 B熏制保藏法 C冷藏保藏法 D罐藏法 5 细胞工程包括动植物题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反应技术。 A细胞改造 B细胞修饰 C细胞杂交 D细胞衰老 6 自然选育过程中采取土样时主要选择()之间的土壤(B) A 3-10cm B 5-15cm C10-15cm D 10-20cm 7 下列不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法中冷冻干燥的步骤是(B) A制冷 B高压 C供热 D抽真空 8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D) A GMP B ISO C CCP D HACCP 9 下列不属于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的是(B) A 组织分离法 B 单孢分离法 C 划线分离法 D 稀释分离法 10 下列分离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的是(B) A稀释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组织分离法 D 单孢分离法11()是采样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C) A 培养 B 分离 C 筛选 D 鉴定 12 诱变育种是以(C)为基础的育种 A自然突变 B 基因突变 C 诱发突变 D 基因重组 13 在整个诱变育种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是(A) A 筛选 B 分离 C 鉴定 D 培养 14 分子育种是应用()来进行的育种方式(B) A 酶工程 B 基因工程 C 蛋白质工程 D 细胞工程 15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菌株被称为(B) A“蛋白菌” B“工程菌” C “酶菌” D“细胞菌” 16冷冻保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 C )摄氏度 A 1 B-10 C -20 D-5 17 发酵工业中培养基所使用的碳源中最易利用的糖是(A)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乳糖 18(A)是人工配制的提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 A培养基 B人工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19 在引起肉腐败的细菌中,温度较高时(B)容易发育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线粒体供能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酶的特性习题

上学期高一生物限时练习 命题人:做题人:满分:90分时间:45分钟201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5上升到12的过程中,酶的催化速率将() A.先升后降 B.不断上升C?不断下降 D ?先降后升 2?进入冬眠的动物体,代谢极为缓慢,最根本的原因是() A、体内酶活性降低 B、气温低 C、进食少 D、消耗能量少 3 ?下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 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5.在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的试验中,将唾液稀释果 一样,这表明酶具有() A.专一性B高效性 C多样性D稳定性 6?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 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 B.停止催化淀粉水解 C.自身被其他酶催化水解 D.受胃液保护不被水解 7.将乳清蛋白、淀粉、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调节PH=2, 保存于37E C曲线C D曲线D 10倍与用唾液原液的效4.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 Q—R。下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 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 P、Q、R的浓度)

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8.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沉淀就能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沉淀是氨基酸 9?向蔗糖滞液中注入适量的新鲜a 一淀粉酶溶液,放在60C下保温5 min,然后用斐林试剂检测发现() A.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B.混合溶液变成了紫色 C.混合溶液的颜色不变 D ?生成了橘红色的小颗粒 10.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 () A蛋白酶B盐酸C纤维素酶D淀粉酶 11分别用0C和100C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 () A经过0C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C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C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能够恢复 D经过100 °C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 12?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 13、将可溶性淀粉酶溶液与某液体混合后,再分别滴加适量的新鲜淀粉溶液,在适宜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再滴入碘液不变蓝,该液体是() A.蒸馏水 B.、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浓石灰水 14?根据下图依次指出每一图形最可能代表了什么因素对酶的作用的影响。曲线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则a、b、c、d四曲线分别表示 ①酶浓度②底物的浓度③温度④pH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15.人在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 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 C?体温超过37C,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胃没有排空 16.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最后阶段,加碘液不变蓝的试管是() A. 37C温水中放置的试管 B.沸水中放置的试管 C.冰块中放置的试管 D. A、B、C三项均可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1.各种水解酶 2.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属于转移酶。 3.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属于裂解酶。 4.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属于异构酶。 5.PEP羧化酶: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羧化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这是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的反应。属于合成酶。 6.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移作用。属于氧化还原酶。此外,在“遗传及基因工程”内容中还有。 7.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的双链解开。

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9.DNA连接酶:在具有游离5'磷酸基团和3'羟基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0.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在“免疫”内容中还有。 11.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因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多糖上的糖苷键而得名。在医药上,它是—个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生物固氮部分还有: 12.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为铁蛋白,一为钼铁蛋白。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有此酶。 13.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14.RNA聚合酶:结合DNA双链,延长RNA链,用于转录RNA。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16.DNA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它在脱氧核糖核酸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核糖上3’-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之间形成的二酯键,其降解产物为5’-脱氧核苷酸。 要得到上述某种酶,我们可以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活细胞中提取,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获得大量的酶制剂。

食品检验工题库答案版汇总

食品检验工题库+答案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 1、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 D )Hz。 A、220 B、110 C、 60 D、50 2、标准是对( D )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A、单一 B、复杂性 C、综合性 D、重复性 3、实验室安全守则中规定,严格任何( B )入口或接触伤口,不能用( B )代替餐具。 A、食品,烧杯 B、药品,玻璃仪器 C、药品,烧杯 D、食品,玻璃仪器 4、若样品中脂肪含量超过10%,需用( C )提取3次。 A、酒精 B、丙酮 C、石油醚 D、CCl 4 5、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B )。 A、0.1ml B、0.01ml C、1ml D、0.02ml 6、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7、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A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8、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B )。 A、CH 4B、CHCl 3 C、CH 2 Cl 2 D、 CH 3 Cl 9、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D )。 A、碘水溶液 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10、仪器中的光源基本功能是( C ) A、发光 B、发热 C、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辐射 D、无很大的作用 11、预包装商品是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并有预先确定的( C )的商品。 A、使用方法; B、产品的性质; C、量值(或者数量) D、内容物种类 12、标注净含量为50g<Q n≤200g的产品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不得低于( B )m m A、2 B、3 C、 4 D、6 13、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是( B )。 A、固定时间 B、死时间 C、保留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第一课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问题诊断 在教材中,“酶的本质”的科学探究历程中,大段的文字有时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成一则短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酶的作用”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的,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的设置往往顾此失彼。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恰当的“诱”(如:事先制作好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的表格,清晰明了,就不容易出错了。),学生积极地“思”,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实验技能,通过合作、交流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建构教学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经历与科学家研究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

4.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4.2能力目标学会实验探究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5.1教学重点 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是高中生物诸多实验的核心部分) 5.2教学难点 1.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虽然高一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对于试管中的纯化学反应已很熟悉,但是对于活化能的概念首次接触,并且比较抽象,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对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 6 教学过程 6.1 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展示榨好的浓稠新鲜果汁,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状态,随后添加果胶酶,让学生观察果汁的变化,学生会发现果汁变澄清。问:那这是一种什么物质,能起到这种神奇的效果呢?从而引入本节——“酶”。那酶的作用是什么?酶的本质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