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中心设备管理概论

动漫中心设备管理概论
动漫中心设备管理概论

商丘师范学院动漫研创意研发中心

动漫中心设备管理

2017年09月14日

动漫中心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

摄影摄像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在出借设备时,管理员要督促借用人认真阅读本《动漫中心设备管理》,填写《设备领用记录表》。对于因私用途,除个别特殊情况(须借用人详细说明情况,并经设备管理人员核实,领导批准),均不予批准。设备借出前,管理员

应仔细检查设备、核实附件数目,并记录设备状态。

保存

管理员应将设备妥善保存,防止设备被违规占用甚至丢失。保存时,要注意环境的维护,保持设备储存地的干净、整洁。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应在保证其能够随时投入使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松弛保存。

检查与维护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检查,并记录备案。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状态,损耗情况,附件情况等。

管理员应保证设备随时可用,在设备回收时,除常规检查外,还要测试设备的续航能力,如有下降,则应采取维护措施以保证设备能够持续使用。

借用

设备使用者需了解设备性能并能熟练、正确使用设备。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毁坏。在借用设备前,应确保已具备正确使用设备的知识,并接受相关人员的考核。具体借用程序参阅《摄影摄像设备借用流程》。设备管理员不在时,须由技术部其他人员代办,程序不变。

使用

使用者要爱惜设备,谨慎使用设备。严禁磕碰、敲打设备。尽量避免在恶劣环境(严寒、暴晒、多尘、潮湿等)下使用设备。要保持设备清洁,严禁触摸光学仪器镜头,严禁接触腐蚀性物质。使用时尽量保持双手干燥清洁。

操作设备时禁止使用拙力。

不得使用除提供电池之外的任何电池及外接电源;对电池充电需规范。

电池安装必须正确,不得改装(包括短接、串联等)、分解电池,不得混用新旧电池和不同类型电池;若电量耗尽需紧急更换电池,要使用相同型号的镍氢(Ni-MH)电池或高能碱性电池(严禁使用镍镉(Ni-Cd)电池、碳性电池及锌锰电池),并在归还设备时告知管理员。

未经允许不得更改设备设置,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更改,则需在归还设备时详细告知管理员。

不得私自对设备进行拆卸、改装。

不得将镜头长时间暴露在灰尘下。

归还

归还设备时,管理员应认真检查设备,如有损坏要及时建档,并责成使用人进行相关赔偿。借用人归还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

赔偿

公务用途:借用人违反上述设备操作及使用规定造成设备过度损耗甚至损坏,将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进行相应赔偿,具体办法与赔偿额度依情节轻重和设备损坏程度,由设备管理人员提出并报呈领导批准。因正确操作(正常使用)或不可抗意外导致的设备损坏,借用人不承担责任。

私人用途:借用人借用设备用于非采访、拍摄任务或私人用途,因违反管理办法或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将承担全部责任及赔偿。因正确操作(正常使用)或不可抗意外导致的设备损坏,借用人将承担部分责任并进行相应赔偿。

动漫中心设备明细记录表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1、概况 本项目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AS是对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从而管理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设置,最终达到设备管理、环境温湿度的舒适性控制、节能管理等功能。 在消防控制室设BAS中央工作站,并作为整个楼的智能管理中心。 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实现集中监控管理和分散控制,中央工作站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的采集、控制和通讯; 支持图形功能,图形界面上显示必要参数,并执行修改和操作命令; 人机界面友好,便于操作; 支持及时打印和定时打印; 可以对主要的监视、控制参数进行历史数据和趋势情况查询; 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计划定时启/停设备; 采用标准接口或网关和系统集成通讯。 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的配置满足本工程使用的实际需要,采用结构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产品,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可扩性和开放性。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控制内容 在中央控制中心可以对空调机组实现监控;空调机组:6台 监控主要内容: 新风阀控制、排风阀控制、回风阀控制、新风温度、新风湿度、送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温度、回风CO2浓度、防冻报警、水阀控制、加湿控制、送风过滤网堵塞报警、送风机压差状态、送风机运行状态反馈、送风机手自动状态、送风机故障报警、送风机起停控制、排风机压差状态、排风机运行状态反馈、排风机手自动状态、排风机故障报警、排风机启停控制。 3、工作范围 1)系统深化设计(产品定型设计)

2) 系统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及其运输、包装、现场存储。 3)系统软件开发、设备安装、布线施工和电气接线。 4) 所有该系统的桥架、明敷管的材料供应及安装。 5)系统端接、测试和调试以及相关系统的联调。 6)系统正式移交招标人之前的试运行和系统维护。 7)技术培训和系统正式移交后的技术服务与支持。 8)竣工图及竣工资料。 9)系统深化设计在全面理解其它相关专业图纸的基础上进行。 10)上述工作所需的附件、工具、备品备件、资料的提供。 11) 凡涉及到与BA系统有关的机电设备,投标单位有责任进行专业技术配合。与强电关系: 与强电箱发生监控关系时,弱电线缆(包括DDC电源线)的供应、安装、接线由弱电单位完成,强电箱供货商负责将强电箱内所有与外界有联系的线引至接线端子。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空调机组设备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控制设备的起停须从强电控制箱取以下信号: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的设备的运行(开关)状态信号应由接触器的无源 辅助触点引出(此接点为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测的设备的故障报警信号均应由热保护继电器的无 源辅助触点引出(此接点为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的设备的控制箱内应设置手/自动转换开关;若在 手动状态由现场手动控制,自动状态由远程控制;手/自动状态信号应为 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提供无源干触电信号控制设备启/停(开/关),应由接 触器的无源辅助触点引出(此接点为无源常开接点)。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电源要求:所有与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的设备的配 电盘、柜内均应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留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电源接线端 子(火线,零线,地线),且供给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使用的电源应取自同 一相(比如A相)。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系统简介 此套系统是一套基于成本分析的计算机资产与设备全面质量维修管理软件,该系统为任何规模的作业提供经济快捷的维修管理; 此套系统结合了国外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维修与资产管理思路,采用三层系统开发模式以及开放式系统体系结构,易于用户进行二次开发与修改;此套系统全面支持Internet、Intranet,为用户提供先进、功能强大、实用、易用、美观的MIS管理系统!它既能独立存在于MIS管理体系中,又能同ERP 中的供应链(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生产制造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数据管理(PDM),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系统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全面集成。 设备管理系统支持WEB查询: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很方便地通过BOM查询设备的零配件资料,在库存管理系统的支持下,根据维护计划,按照一定的采购方案采购所需要的零部件,满足维护与维修的需要;对设备检测仪表资料、设备设计图资料、设备参考文件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可以方便维修人员的在线查询。

自我服务也体现在设备管理中。虽然生产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初来乍到者可以根据设备的技术文档(设备检测仪表资料、设备设计图资料,设备参考文件,设备维修中的典型案例等)在线查询,快速找出问题的症结,无须反复地从外面聘请专家解决问题,从而节省维修时间,节约成本;除此之外通过相关资料的学习,还可以针对自己产品的特点来改造设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操作工人的自我培训可以减少误操作带来的紧急维修申请工作单,减少人为的生产计划延误和生产成本增加。 由于某种原因,例如由于操作工人误操作,产生一项紧急维修申请工作单,在这个系统中可以直接快速地给予反应,相关维修资源与审批程序能及时到位,责任事故能准确分析,事故报告准确属实,同时可以提醒以后的操作工人免于再次的误操作,从而防止意外的停工事件;维修人员借助设备维护系统,可以按每项维修申请单的紧急程度安排计划,从被动性维修进入预防性维护。 设备管理部门还需要管理预防/状态性维修工作,准确的数据存储和计算,易损配件的更换或维修恰好在需要之前,确定设备最佳维护点和报废点,制定设备维修计划;整理设备维修记录,对设备维修成本进行统计,在需要的时候将统计信息提交人事,财务或工程技术等相关负责部门;对停机/故障性维护管理,维护工作排程,维修工作报告管理,项目性维修,维修计划,维修资料记录,维修资料统计信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知识点复习,梁光祥

目录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2) 1.1操作系统概念 (2)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2)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3) 1.4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运行模型 (3) 1.5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3) 1.6操作系统主要类型 (3) 第二章进程管理 (4) 2.1.进程概念 (4) (4) 2.2.进程控制 (5) 2.3.进程互斥与同步 (5) 2.4.进程通信 (5) 2.5.线程 (5) 第三章处理器调度与死锁 (6) 3.1.处理器调度 (6) 3.2.死锁 (7) 第四章存储管理 (8) 4.1.程序的链接和装入 (8) 4.2.分区式存储管理 (8) 4.3.分页式存储管理 (8) 4.4.分段式存储管理 (9) 4.5.段页式存储管理 (9) 4.6.虚拟存储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管理 (11) 5.1.输入输出系统 (11) 5.2.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1) 5.3.缓冲技术 (14) 5.4.分配策略: (14) 5.5.输入输出软件 (14) 5.6.虚拟设备 (14) 5.7.磁盘存储管理 (14) 第六章文件管理 (15) 6.1.概述 (15) 6.2文件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15) 6.3.文件目录 (15) 6.4.文件储存空间管理 (16)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概念 1.配备操作系统的目的 1)方便人们使用计算机 2)有效管理计算机 2.操作系统的目标 1)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提高系统效率 3)具有可扩充性 4)具有开放性 5)具有可靠性 6)具有可移植性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器管理功能 1)进程控制 2)进程同步 3)进程通信 4)调度 2.存储管理功能 1)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2)内存保护 3)地址映射 4)内存扩充 5)内存共享 3.设备管理功能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与回收 3)设备驱动 4)实现设备独立性 5)实现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功能 1)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的读写管理 4)文件保护 5.网络功能 1)网络资源管理 2)网络通信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5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确保安全生产,保证安全设施、装置,各种设备能随时发挥作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永恒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需要,特订立本制度。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一、范围 生产中的工艺指标超限报警装置、安全联锁装置、事故停车装置、安全阀、电器设备的过载保护装置、机械运转部分的防护装置、灭火装置以及事故照明疏散设施、静电和避雷防护装置、环保设备等均属于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 生产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如

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均属于防护器具。 二、管理分工 1.由安环部分工管理各种安全装置、设施和防护器具; 2.分工原则: 2.1凡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如受压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等由设备管理员管理; 2.2凡属电器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继电保护装置、仪器仪表均由电工负责管理; 2.3 凡生产区内的火警报警装置、灭火装置和其他固定装置均由消防专管员管理。 2.4由专职安全员随时巡查,确保安全设施具有完好性能。 三、维修与检验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设备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人工处理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外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适用对象 电力、冶金、石化等设备量大、设备管理复杂的企业 系统简介 太极设备管理系统以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协助企业建立综合维修模式下的科学管理体系,对设备档案及设备检修的信息共享,实现设备检修工单等网上流转,为设备管理人员节约送单时间,提高设备管理的办公效率,使设备管理人员更多地关注设备运行和设备检修工作。 功能描述 1、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是整个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为保证信息的正确、统一和权威性,信息内容应机动部统一编制,并由机动部有关人员或指定的系统管理员统一输入。 1.1组织机构管理 依据企业的管理部门信息,在系统内把企业与设备管理相关的部门输入系统。并按管理的层次结构建立组织机构,体现各组织机构的上下级关系。依据编码原则,录入部门的编码和名称。 1.2岗位管理 依据企业的岗位信息,在系统内把岗位信息输入系统。并把岗位分配到相关的部门。 1.3用户管理 把系统的用户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并把用户分配到相关的岗位下。并分配功能权限。 1.4功能权限管理 灵活的功能权限分配。系统可以分配功能到部门,也可以分配功能权限到用户。 1.5设备信息管理 单位名录、装置名录和设备名录的建立。设备标准分类信息的录入。 2、设备档案管理 设备档案依据设备标准分类信息建立档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定制档案的内容和类别。现有炉类、塔类、反应器类、贮罐类、热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设备类、仪器仪表类和起重运输设备类档案。 3、设备更新及大修计划管理 设备更新和大修计划是企业的年度设备维修计划。确定设备维修费用总数,按检修周期、及设备运行情况预先列入设备更新和大修计划,并完成计划的编制。 系统实现设备更新立项审批表的录入、上报审批和打印。实现设备更新计划的编制、上报、汇总、整理和打印。实现设备大修立项审批表的录入、上报审批和打印。实现设备大修计划的编制、上报、汇总、整理和打印。 4、压力容器检验管理 压力容器检验计划生成。从压力容器档案中按压力容器检验周期和压力容器检验时间确定需要检验是压力容器,形成压力容器检验计划。供设备管理人员使用,送设备检测中心检验。压力容器检验报告生成。把压力容器档案数据和设备检测中心检验结果,按国家规定报告格式可以形成压力容器检验报告。可以查询和打印。

操作系统概论复习大纲

操作系统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引论 (一)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学习操作系统必须先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计算机系统 2.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形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4.操作系统的发展 5.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6.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用户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和系统功能调用的作用。 重点是: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程序状态字的作用;系统功能调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该章考核可以出以下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特权指令 问答题: 1. 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有哪些功能? 3. 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 4. 操作系统为什么要提供“系统功能调用”? 第二章处理器管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处理器管理部分的实现,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概念 3.进程控制块 4.进程队列 5.中断与中断处理 6.处理器调度 7.线程的概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时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的;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进程的基本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处理器调度策略;中断的作用。

重点是:多道程序设计,进程,处理器调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该章考核可以出以下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综合题。 名词解释:多道程序设计,进程,中断,线程 问答题: 1.进程有哪些基本状态,画出进程基本状态变化图。 2.进程控制块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3.简述中断响应的过程。 4.设计调度算法的原则有哪些? 5.有哪些作业调度策略,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有哪些进程调度策略,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在分时系统中采用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策略有哪些优越性? 8.采用多线程技术有哪些优越性? 综合题(辅导时可以修改下时间) 1.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四个作业到达输入井和需要的计算时间如表所示,现采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忽略作业调度所需的时间。当第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后就可开始调度。 (1)填充表中空白处 (2)四个作业的执行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计算中心的一道单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A、B、C三个作业在等待处理,它们到达系统的时间和估计需计算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法调度时各自的等待时间和完成时间。

设备管理体系概述

设备管理体系(概要) 设备管理对是设备的购、管、用、养、修等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保持设备的生产能力,满足生产需要和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要求。设备管理可分为两大部分: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 前期管理 一、评估 技术评估(对文献、型号、技术参数、配套性、供应商资质、售服、货期进行研究);(或自主开发的技术能力、货期进行预估) 经济评估(评估投资效益、价格、投资回报期) 配套分析(场地、配套设施——水、电、气等) 二、选型(确定品名、规格型号、技术要求、选样) 三、购置(确定供应商、签的购买合同、价格、货期、付款方式等) 四、安装(安装日程计划、跟进、实施) 五、调试(试运行记录、验收) 后期管理 一、组织建设 1、组织职能:以确定的安全要求(国家法规、公司规则、设备设施特点)和合理的成本 保障生产工具处于良好状态——对设备设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效率最高,性能最好,成本最低,故障最少,安全可靠。 2、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生产能力。 3、工作内容: 1.运用已有资源进行纠错性和预防性维修工作(局部或全局保养、预防性检查、修 理、设备改进等)

2.确定工作方法、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 3.参与新设备选购和安装投产工作 4.制定合理的操作指南,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设施 5.将设备保持高度安全状态,杜绝人身及公司财产的损伤 4、工作守则:略 5、组织架构:略 6、岗位职责:略 7、设备管理程序:略 二、文档管理 1、公司一、二、三、四级及部门三、四级文件管理 2、设备台帐——清晰反映设备设施的名称、品名、生产编号、资产号、设备管理号、型 号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商、购入日期、采购金额、使用部门、体积、功率等 3、技术资料——使用说明、维修手册、总图、原理图、功能图、安装手册、配件手册等 4、记录资料——使用记录、润滑记录、能耗记录、保养记录、检修记录、整改记录、培 训记录、会议记录等 三、使用管理 操作指南编制与执行督导 1、操作指南编制——重点规范操作资格认定程序、基本操作程序(使用前点检及确认、 开机程序、安全事项等)。 2、执行督导——实行点检确认制,由设备管理员于作业前用数分钟时间,按照点检规定 项目对设备进行随机抽查,检查操作员的点检实施情况并记录,以确保点检制度的落实,并为设备的预知维修提供依据。 四、维修维护管理

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工程管理领域,具体涉及到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包括显示装置、管理人员终端、施工人员终端等,显示装置上依次涉及若干阶段指示灯,每个阶段指示灯下方设置有人员指示灯、物料指示灯、技术指示灯、财务指示灯、设备指示灯,所述阶段指示灯、人员指示灯、物料指示灯、技术指示灯、财务指示灯、设备指示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与信号收发器连接,所述管理人员终端、施工人员终端、物料人员终端、技术人员终端、财务人员终端、设备管理终端、档案人员终端均设置有信号收发器与信号收发装置相匹配。其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且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能对多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

1.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人员终端、施工人员终端、物料人员终端、技术人员终端、财务人员终端、设备管理终端、档案人员终端、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上依次涉及若干阶段指示灯,每个阶段指示灯下方设置有人员指示灯、物料指示灯、技术指示灯、财务指示灯、设备指示灯,所述阶段指示灯、人员指示灯、物料指示灯、技术指示灯、财务指示灯、设备指示灯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与信号收发器连接,所述管理人员终端、施工人员终端、物料人员终端、技术人员终端、财务人员终端、设备管理终端、档案人员终端均设置有信号收发器与信号收发装置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人员终端、施工人员终端、物料人员终端、技术人员终端、财务人员终端、设备管理终端、档案人员终端均设置有GPS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工人员终端与管理人员终端上设置有对讲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终端设置在施工设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计划进度指示牌与实际进度指示牌为液晶显示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理显示终端和甲方显示终端,监理显示终端和甲方显示终端上设置有信号收发器与信号收发装置相匹配。

操作系统概论重点整理2017(2017年张琼声版)

操作系统概论-02323(2017年张琼声版本) 第1章操作系统简介 1.1什么是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操作系统是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并且通过这个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简单、高效。 接口是两个不同部分的交接面。接口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计算机的所有功能最终都是由硬件的操作来实现的,计算机屏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 (2)操作系统完成的两个目标: 1)与硬件相互作用,为包含在所有硬件平台上的所有底层可编程部件提供服务; 2)为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即用户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现代计算机特点是支持多任务,一方面保证用户程序的顺利执行,另一方面使计算机系统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保证计算机系统的高性能。 (3)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1.2操作系统的发展 1)无操作系统 2)单道批处理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 4)微机操作系统 5)实时操作系统 6)嵌入式操作系统 7)物联网操作系统 1.2.1无操作系统阶段: 电子管,无存储设备,第一台: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 单道批处理系统: 晶体管,磁性存储设备,内存中有一道批处理作业,计算机资源被用户作业独占。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作业量

1.2.2单道批处理系统 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优点:减少了等待人工操作的时间 缺点:CPU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1.2.3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集成电路芯片,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终端)。 特点: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复杂性。 优点:能够使CPU和内存IO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缺点:系统平均周转时间长,缺乏交互能力。 1.2.4微机操作系统: 第一台Intel公司顾问GaryKildall 编写的CP/M系统,是一台磁盘操作系统,用于Intel8080. 1.2.5操作系统特点 (1)分时系统: 特点:多路性、及时性、交互性、独立性。 优点:提供了人机交互,可以使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分享主机。 缺点:不能及时接收及时处理用户命令。 (2)实时操作系统(用户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 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的自动控制、海底探测、智能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 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采取多级容错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3)操作系统产品: 1)主机操作系统(批处理、事务处理(银行支票处理或航班预订)、分时处理) 2)微机操作系统 3)服务器操作系统 4)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 1.3操作系统的特征 现代操作系统都支持多任务,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特征。 (1)并发: 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资源共享两种方式:互斥共享,同时共享; (3)虚拟: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逻辑上的对应物;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设备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通过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设备管理的特点: 1、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2、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3、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 5、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6、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改变的一个飞跃。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⑴前期管理:设备在投入正常生产运行前的设备管理工作; ⑵计划检修管理:根据设备的检修周期制定的按计划检修的制度。 ⑶维护保养管理:在使用中根据设备性能、要求制定的维护、保养、润滑措施的管理。 ⑷备品、备件管理:对备件进行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和经济管理。 ⑸图纸资料管理:对设计资料、图纸和随机资料图纸的管理。 ⑹统计管理:对企业的设备状况实行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的手段,如设备“五率”(开工率、完好率、运转率、出力率、泄漏率),仪表“三率”(完好率、开表率、泄漏率)等,设备大修基金和折旧费的提取。 ⑺检查评级管理:根据检查评级的标准、范围、完好设备标准等进行管理。

⑻更新管理:对老化、高耗能、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⑼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资产中单价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工具、劳动设施等。 ⑽防腐保温管理:对防腐保温工作的要求管理分工、执行措施进行管理。 ⑾技术档案管理:对主要设备运行全过程中的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 ⑿设备事故管理:对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和经济损失过大的为设备事故管理。 ⒀润滑管理: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搞好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⒁电气设备管理:对电气、仪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管理。 ⒂基础资料管理:建立建全设备的验收、交接、档案、台帐考核等资料,以及管理分工、完好标准。 ⒃密封管理;对设备的动、静密封点和“跑、冒、滴、漏”的管理。 ⒄工程预决算管理:在施工工作开始和结束时根据定额进行预决算的管理。 ⒅工程施工管理:在施工期间根据图纸规范、标准对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管理。 ⒆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对锅炉和压力容器的设计、制安、操作、维护、检修、改造和定期检验的管理。 ⒇起重机械管理;对起重设备特定管理措施执行和要求进行的管理。

操作系统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 OS)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的管理者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它使整个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且有效地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道操作系统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习操作系统,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操作系统的概念。本章主 要讲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当不同的用户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占用系统资源并且有不同的控制需求。 操作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一是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二是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早期没有操作系统→原始汇编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可以看到,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而形成的。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加亮) 1、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2、分时操作系统,这种系统中,一个计算机系统与许多终端设备连接,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为用户在测试、修改和控制程序执行方面提供了灵活性。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且给出反馈信号。它是较少有人为干预的监督和控制系统。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把若干计算机联合起来,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像我们现在使用的Windows ,UNIX和Linux等操作系统都是网络操作系统。 5、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网络中各台计算机没有主次之分,在任意两台计算机间的可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这一点上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差别不大,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使得各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操作系统功能可分为五大部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工作的,所以在研究操作系统之前,先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就是讲述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设备管理概论

第一章设备管理概论 设备是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决定企业生产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设备管理,对于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现代化设备与管理 一、现代化设备的待征 设备是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工业生产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在冶金企业中,根据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设备可分为两大类:—类为主体设备(工艺设备),如焦炉、烧结机、高炉、平炉、转炉、电炉及各类轧机等。主体设备一般是由一些单机设备有机组成的联动机组或作业线,并大多属于专用设备。另一类为辅助设备,如动力设备、起重和运输设备、机修设备、试验设备、仪器、电气和仪表等。辅助设备一般为单机设备,亦大多属于通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效、低耗的现代化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和推广,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迅速提高。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化设备。现代化设备在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越来越重要,这是由它的一系列特征所决定的。 1、设备大型化 设备大型化是指设备的容量和规模向大型化发展。例如,90年代巳投人生产的高炉,国外最大的有效客积达5500立方米,年产能力为450万吨铁,国内最大高炉为4063立方米,年产能力为300万吨铁;纯氧顶吹转炉

容量,国外最大为450吨,国内为300吨;国外电 炉容量已达400吨;初轧开坏机最大直径,国外已达1500毫米,国内为1300毫米;国外最大烧结机已达600立方米,国内最大为450立方米等等。设备大型化带来了生产上高效率和经济上的高效益。例如,—台年产600万吨的带钢轧机与两台年产300万吨的带钢轧机相比较,设备总重量减少30一40%,单位投资降低35%,劳动生产率提高60—70%。 还要指出的是,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设备大型化的同时,有些设备却朝着小型化、高效能方向发展,各类微型机、超小型设备相继问世,并迅速推广应用。 2、设备连续化 设备连续化是指设备连续生产作业。设备连续化是生产高效率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设备连续化迅速发展。现代化企业各类大型连续作业线不断出现,如汽车生产线、化工生产线、电视生产线以及冶金方面的连铸、连轧、高炉皮带连续上料和连续出铁等。连续化可以大大提高设备效率和减少中间环节的能量消耗,从而带来生产上的高效率和经济上的高效益。 3、设备高速化 设备高速化是指设备的运转速度、加工速度、化学反应速度和运算速度等大大加快。如线材轧机的终轧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20米,冷轧扳轧机终轧速度最高可达每秒31.6米,最新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l0亿次。设备高速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4、设备精密化

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设备管理 管理规范、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目录 第1章安全管理 1.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1.2企业安全运营方针 1.3工程部安全管理概要 1.4工程部安全管理要素 1.5工程部安全管理规范 第2章设施管理 2.1设施管理概要 2.2设施管理要素 2.3设施管理规范 第3章设备管理 3.1设备管理概要 3.2设备管理要素

3.3设备管理规范 第4章运营管理4.1运营管理概要4.2运营管理要素4.3运营管理规范 第5章维保管理5.1维保管理概要5.2维保管理要素5.3维保管理规范 第6章外协管理6.1外协管理概要6.2外协管理要素6.3外协管理规范 第7章空间管理7.1空间管理概要7.2空间管理要素7.3空间管理规范

第8章综合管理8.1综合管理概要8.2综合管理要素8.3综合管理规范

第1章安全管理 1.1国家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企业安全运营方针:“” 1.3工程部安全管理概要 1.3.1工程部负责和管辖的设施有:道路、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及物业服务用房等。 1.3.2工程部负责和管辖的设备有:供配电系统,电梯与升降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弱电系统。 1.3.3工程部人员的组成有:工程总监、经理、主管、领班、电工(含高压电工)、电梯工、空调工、锅炉工、弱电工、万能工等。 1.3.4工程部负责和管理的其它事项有: 1.中、小型工程的招投标、评审 2.中、小型工程施工的跟进、监管和验收 3.电梯、消防等委外项目的招投标、评审、跟进、监管 4.工程工具的维保和送检;特殊器材的送检等。

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v2.0-20111208 VKKON

第一章技术方案 1.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 1.1系统概况 沈阳卷烟厂新厂址位于沈阳市苏家屯红椿路南,占地面积为435亩,此次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设计单位是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沈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联合工房、生产指挥中心及综合办公楼、原料仓储库、成品辅料库、香精香料库、锅炉房、水泵房、污水处理站、门卫等建筑,建筑总面积共计114392㎡。 随着各类工业生产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各类车间级生产实时控制系统如DCS、PLC、LCU等系统得到了逐步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各类监控系统如视频监控、电视电话会议、消防、安保系统及网络监控等系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沈阳卷烟厂目前的生产自动化以及IT信息化现状,从企业安全、经济运行,市场竞争和集约化管理的需要出发,更好的掌握生产企业的实时生产信息,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的智能设施系统管理,实时信息能够及时的给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提高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需要尽快建设企业整体信息化平台,解决各类系统信息孤岛的问题。 本次的方案目标是建立实用、可靠、扩展性好的一体化Vykon品牌的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平台。在管理信息域,将各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平台上,最终实现项目内辅助系统整体性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共享,对整个智能化系统实行综合统一的管理。本次方案的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平台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结构化布线技术,将机房环境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广播系统以及防盗报警系统等彼此隔离的系统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实现项目内各种设备信息、运行数据、设备维护的高水平管理。同时预留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接口实现数据交换和高级一体化业务流,满足该项目高层管理者、设备管理者、运维人员实现更高效管理的要求。 1.1.1系统主要内容 综合管理 1)沈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智能设施管理系统IFMS平台以网络为基础,将项目内的机房环境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综合安防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全

一、单项选择题 1.MS-DOS管理常规存储区时,逻辑上将()作为一段。 A)16KB B)64KB C)640KB D)1024KB 2.以下的缩写是MS-DOS下的扩展内存的是()。 A)UMB B)EMS C)MEM D)XMS 3.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A)单用户系统B)实时系统C)分布式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4.用户使用操作系统通常有三种手段,它们是:控制命令、系统功能调用和()。 A)JA V A B)汇编语言C)宏命令D)作业控制语言 5.每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可以处于()个状态。 A)1B)2C)3D)4 6.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缩短每道作业的执行时间B)减少单位时间算题量 C)增加单位时间算题量D)增加平均周转时间 7.程序与和他有关进程的对应关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 8.存储器的段页式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或一个操作数,需要()次访问 主存。 A)1B)2C)3D)4 9.如果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字节。 A)2GB B)4GB C)640KB D)16MB 10.有一个长度为6000个字符的流式文件要存在磁盘上,磁盘的每块可以存放512字节,该文件至少占用()块。 A)5B)6C)12D)6000 11.有一个含有4个盘片的双面硬盘,盘片每面有150条磁道,则该硬盘的柱面数为()。 A)150B)300C)8D)1200 1 /9

12.SPOOL系统中,负责将数据从输入井读到正在执行的作业中的是()。 A)预输入程序B)缓输出程序C)输入井写程序D)输入井读程序 13.如果有4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每次允许3个进程进人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为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是()。 A)4,3,2,1,0B)3,2,1,0,-1 C)2,1,0,-1,-2D)1,0,-1,-2,-3 14.进程之间的同步是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 A)制约B)排斥C)调用D)转移 15.Windows95的桌面是指()。 A)整个屏幕B)全部窗口C)活动窗口D)非活动窗口 二、双项选择题 1.作业可分成若于个作业步执行,作业步的顺序可由()或()指定。 A)用户B)操作员C)系统自动D)程序中E)BAT文件 2.并发进程之间相互通信时两个基本的等待事件是()和()。 A)等消息B)等信件C)等发送原语D)等接收原语E)等信箱 3.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 C)进程推进顺序不当D)作业调度不当E)进程调度不当 4.在下面的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不利于大作业,()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响应比最高者优先 D)优先数E)均衡 5.下列各类中断中,可能要用户介入的是()和()。 A)硬件故障中断B)程序中断C)外部中断 D)输入/输出中断。E)访管中断 6.()和()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2 /9

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作者:-----------------------日期:

特种设备管理 四防及五大伤害都包括机械伤害,(四防包括高处坠落,施工坍塌、机械伤害、触电),根据国务院373号令,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渝建发[2003]184号文件规定,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电动吊兰等起重机械设备称为起重机械。 其中塔式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设备必须要走三步曲。 1、备案登记:产权单位在购回产品15日,带上产品的有关技术文件,向当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机构办理《备案登记》, 2、安装告知:安装前必须进行安装告知 3、使用登记证。验收合格使用之前30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JGJ88——92) 第一本资料P116. 适用于新建、整修、拆除等工程施工中,额定起重量在2000kg 以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沿导轨做垂直运行的高、低架物料提升机。 1、物料提升机的分类:

(1)按形状分类:a、龙门型;b、井字型; (2)按提升高度分类:a、低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0m);b、高架物料提升机(提升高度31m—— 150m); 2、安全装置及要求: 1、安全保护装置: (1)安全停靠装置。物料提升机的吊蓝运行到位时,必须停靠在架体上的停靠装置,严禁不安装停靠装置,用卷扬机钢丝绳拉住上人员进行上、下运货; (2)断绳保护装置。物料提升机在运行时,吊蓝升降的工作钢丝绳突然发生断绳时,该装置立即打开,可靠地将其固定在架体上。当吊蓝在满载时,其下滑行程不得超过1m; 2、限位装置: (1)超载限位器。根据该机械额定起重量安装合格的重量限位器,并在使用中保持灵敏、可靠;当荷载达到额定荷载的90%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荷载超过额定荷载时,切断提升电源。 (2)上极限限位器(高度限位器)。该装置应安装在吊蓝允许提升的最高工作位置(规要求吊蓝的最高位置与承重钢梁的距离不小于3m)。当吊蓝上升达到限定高度时,该装置立即动作,切断上行电源,防止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承重钢梁受冲击力(冲顶)而破坏,造成架体跨踏。 (3)下极限限位器。该限位器安装位置,应满足在吊篮碰到缓冲器之前限位器能动作。当吊篮下降到最低位置时,限位器自动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