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会走

宝宝几个月会走
宝宝几个月会走

宝宝几个月会走

1、5-6个月:弹跳的皮球。如果你抱着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他会像一个皮球一样在你腿上跳上跳下,而且在大约两个月中,这都是他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

2、7-8个月:努力扶物站立。他会抓着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站起来。一旦第一次站立成功了,他就不再满足于规规矩矩地坐着了。随后,他开始练习爬行,练习扶物行走,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去够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了。

3、宝宝10-11个月时,可以练习宝宝站立的能力,这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在放手能宝宝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4、宝宝11-12个月时,学习蹲是宝宝的必修课,父母应要注重宝宝“站蹲站”这一连贯动作的训练,这么做是为了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宝宝身体的协调度。

5、宝宝12-13个月时,宝宝要学会扶着东西行走,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照顾好宝宝哦!慢慢的让宝宝学习放开扶手也能走二至三步,但是同样要宝宝练习蹲和站加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6、宝宝13-15个月时,宝宝基本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爸爸妈妈应该多带宝宝到陌生的地方行走,既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又能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当然,宝宝要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

很多宝宝练习走路的时候由于没有安全感,对学走路一点积极性也没有,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1、从爬行开始

爬行可以锻炼宝宝腿部肌肉的张力和力量,有利于学步。经常让宝宝在地板或硬的垫子太软的平面不利于宝宝练习爬行,可利用玩具进行诱导。

2、做仰卧起坐

要练习宝宝的肌力,还可以与宝宝做仰卧起坐运动。宝宝仰卧,妈妈拉着他的双手做以下动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复几次。注意、拉宝宝的双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当造成宝宝脱臼。

3、蹬蹬腿脚

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托起宝宝,让他做蹬腿弹跳动作,练习宝宝腿部的伸展能力。

4、抓拿玩具,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与宝宝高度差不多的沙发或茶几上,鼓励他扶着站起来抓取玩具,还可以把玩具放在沙发上或拿在爸妈的手里,鼓励宝宝攀爬。

5、练习放手站立

宝宝开始会因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爸妈可以递给宝宝单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

布娃娃等,让宝宝不知不觉放开双手,独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边,逗引宝宝转动

身体,独自站立。

两手扶站:训练婴宝宝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宝宝

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当宝宝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让宝宝一手扶站,另一只

手去取玩具。

练习独站:成人可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

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宝宝独站。

起立练习: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6、扶走训练

让宝宝在可以扶走的环境里活动,如让他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栏杆、学步

的推车、轻巧的凳子移步。爸妈还可以在宝宝身后,扶住宝宝的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走,

慢慢地过渡到握住宝宝的一只胳膊让他自己走,可以配合口令,以调动宝宝的兴趣。注意不

能牵拉或提起宝宝的前臂让他行走,这样容易造成宝宝脱臼。

1、尽量不穿袜子或鞋子。在宝宝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如果当时的气候允许的话,那

么尽量不要给宝宝穿上袜子或者是鞋子哦,这样会限制宝宝足部肌肉的发育,从而影响了身

体的平衡性。如果实在担心宝宝因为脚冷而受凉的话,那就可以给宝宝选穿一双比较宽松

且防滑的布袜。

2、学步前想办法先排尿。在每次训练宝宝走步的时候,妈妈们都要先想办法让宝宝可

以排完尿,然后把宝宝的纸尿布撤掉,这样可以减轻宝宝下半身的负担,并且可以轻松的练

习走路。

4、选择平稳不滑的地面。训练宝宝走步的环境,父母要选择地面要平稳,不滑,及时是

摔倒了也不会受伤的地方。特别是要注意避开家里有棱角,有危险性的东西,防止宝宝磕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亲身经历告诉你备孕多久能怀上,备孕过程中的弯路可以不用走了

亲身经历告诉你备孕多久能怀上,备孕过程中的弯路可以不用走了 Hi宝宝们,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备孕和怀孕的事情。因为最近有个好朋友和我聊起备孕的经验,想起来我备孕的时候还是挺曲折的,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孕经历和FOBOC和ENlivEN21助我怀孕经验吧。 开始漫长的备孕路 我和果爸14年结完婚一直没想要孩子,后来到17年因为都奔三了,家里是各种催,婆婆催,妈妈催,所以才把生孩子提上了日程。然后就去医院做了孕前体检,我是建议想备孕的话一定要去做哦,男生女生都要检查。有问题建议一定要治好了再怀孕。如果不治好,可

能直接导致胎停,所以无论是会对胎儿有伤害的病,还是仅是孕妇自己会不舒服的病,都希望大家一定要治好再怀,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当时妇科有炎症:霉菌性的阴道炎,备孕体检之后医生就告诉我妇科炎症一定要治好再备孕的,霉菌性阴道炎会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而致畸形,流产等好多危害。当时听了医生说的就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就去赶紧治疗。我当时是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一起的,药物治疗就是使用碱性清洗液清洗私处。物理治疗这个方法就是采用微波、短波等非接触式方法进行消除炎症的目的。 然后医生就是嘱咐我平时注意卫生啥的,推荐我吃FOBOC植物消炎抑菌剂,医生告诉我它结合七项天然植物修复因子,其中包括:抗炎因子、止痒果多酚、抗有害菌因子、粘膜保护因子、感染隔离因

子、抗病毒酶、伤口愈合因子消除体内炎症,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卵子、精子的质量等等,孕、产期都可以吃的。医生说普通的药物抗生素在杀菌消炎同时破坏体内正常微生物菌群,造成微生态平衡失调,引发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从炎症型增加为细菌型,延长治疗时间和难度,而且反复性强,每次复发都会促进耐药菌株增加,耐药性使治疗用药更加困难。 就这样治疗大半个月已经基本康复了,没什么大问题了,现在可以安心备孕了。 我和果爸算是生活很健康很自律的人,果爸只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吸烟,但是从来不会在我面前抽烟。(当然我建议是最好不要吸烟,

1-22月宝宝大动作发展全记录

1-22个月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全记录 大动作能力训练(1个月) ○抬头 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不要扶住头部,让头部自然立直片刻,每日4~5次,以促进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俯腹抬头:小儿空腹时,将他放在母亲(或父亲)胸腹前,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卧在母亲(或父亲)的腹部,把双手放在宝宝脊部按摩,逗引小儿抬头,宝宝不但能抬头,而且十分高兴抓足心。 俯卧抬头:两次喂奶中间,让小儿俯卧,抚摩小儿背部,用哗铃棒逗引小儿抬头并左右侧转动。 ○四肢运动 体操运动:小儿清醒状态时,给小儿做四肢被动体操。将小儿臵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室内空气新鲜,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和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使小儿感到舒适、愉快。如果小儿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练“走路”:体操后,托住小儿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其光脚板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宝宝会做出踏步的动作。 大动作能力训练(2个月) ○抬头抬头训练练习,即竖抱抬头、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经过训练,婴儿不但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哗铃棒,而且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抬起来。这样就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转头练习将婴儿背靠妈妈胸腹部,面冲前方,爸爸在妈妈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呼唤宝宝的名字或和他说话,或摇动带响玩具,逗引宝宝左右转头。 ○天生“会爬”在俯卧练习抬头的同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他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婴儿会用全身力量向头方窜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时爬行不同,练的目的也不是让宝宝马上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有些婴儿到11~12个月时才能爬,或者就根本不会爬,就直立行走,这将会导致大脑统合失调症。 大动作能力训练(3个月) ○俯卧抬头继续训练俯腹、俯卧抬头,方法同2个月。要使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45°~90°,用前臂和肘能支撑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胸部抬起,脸正视前方。不要忘记用手抵住足底练习爬行,观察何时由窜行变为匍行,并记录。 ○翻身两次喂奶中间,宝宝处于觉醒状态时,进行翻身练习。将宝宝放臵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衣服不要太厚,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以你左手握宝宝左手,宝宝产生翻身动作。以你右手指轻轻刺激小儿背部,使孩子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至俯卧位;还可配合用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其翻身,并稍稍给予帮助。每日数次,3个月末孩子就会自己翻身了。 ○四肢运动每天坚持做婴儿被动操,每日数次 大动作能力训练(4个月) ○前臂支撑在原基础上继续训练小孩俯卧抬头,如站在孩子头前与他讲话,使其前臂支撑全身,将胸部抬起,抬头看你。还可在前方用玩具逗引,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移动玩具,观察孩子的反应,并记录。 ○翻身继续按前面方法训练翻身。也可以在他的一侧放一个玩具,逗引他翻身去取,此时,你可握住宝宝一侧的手,宝宝自然而然就握着你的手,做出翻身动作,并由仰卧到侧卧再到俯卧。 ○拉坐小儿在仰卧位时,家长握住小儿的手,将其拉坐起来,注意让小儿自己用力,家长仅

各月龄宝宝玩具

-2个月 也许有些父母认为这么小的宝宝不需要什么玩具,他们根本不懂得玩耍。研究表明,即使新生儿也有很强地学习能力,从一出生,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不到一个月的宝宝,吃饱睡足后也能积极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信息。 适合0-2个月宝宝的玩具有: 0-2个月摇响玩具(拨浪鼓、花铃 棒等) 摇动拨浪鼓,让宝宝寻找声 源 听觉能力 让宝宝抓握拨浪鼓,摇动 精细动作、因 果关系 音乐玩具让宝宝倾听声音 听觉能力愉 悦情绪 活动玩具 吸引宝宝的视线,追随玩具 的活动 视觉能力 镜子让宝宝照镜子,观察自己自我意识 悬挂玩具 悬挂在床头,能吸引宝宝的 视线,发出声音 视觉、听觉能 力 图片(人像、有一定模式 的黑白图片) 悬挂在床头或贴在墙上让宝 宝观看 视觉能力 3-4个月 给这个年龄段宝宝提供的玩具要特别注意安全。首先,油漆和材质要无毒,以免宝宝把玩具放入嘴里时发生危险;其次,玩具里的小珠子和缝上去的装饰品要不易脱落,玩具的大小不能小于宝宝的拳头,以免被宝宝误食引起窒息。 从3个月开始,宝宝可以初步分辨各种颜色,对彩色(特别是黄色和红色)感兴趣。给宝宝提供色彩鲜艳的玩具,可以促进宝宝辨色能力的发展。 适合3-4个月宝宝的玩具有: 3-4个月家庭像册让宝宝认识自己、父母 视觉能力社会情 绪 婴儿床拱架 悬挂各种玩具,便于宝宝抓握、 踢打 全身的动作手 眼协调能力 抓握类玩具抓握、摇响 手眼协调能力 因果关系 能发出声音的手 镯、脚环 带在宝宝的手腕、脚腕上,增加 宝宝活动的兴趣 全身的动作因 果关系 适合宝宝特点的 图书 读书 对书的认识阅 读的兴趣 5-6个月 在这一阶段,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宝宝可以准确地把手伸向玩具,不像前一阶段手要

宝宝大运动发展时间表,揭秘宝什么时候会站,会走,会跳!

宝宝大运动发展时间表,揭秘宝什么时候会站,会走,会跳! 什么是宝宝大动作? 大动作(又叫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父母们需要了解,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是宝宝大动作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 每一项大动作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关,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内就能基本实现对头部的控制,家有儿女早教:随着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翻滚、坐、爬、站立和走路。 抬头 【半月龄后】: 可以开始尝试在两餐奶之间让宝宝俯卧着玩一会儿,家长可以用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在宝宝头部上方引逗其抬头,也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胸腹部,按摩他的颈背引逗其抬头。 【满月前后】: 可以尝试握住宝宝的手腕,轻轻缓慢地将他拉起片刻,也可以在拍背防溢奶之后,尝试不扶住宝宝的头,让其自然竖立片刻,以此来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力量。家有儿女早教:随着颈肩背部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宝宝开始学习保持头部的平衡,一些轻微摇摆和缓慢晃动的游戏如“躲猫猫”能帮助他练习控制自己的头部。 【4月龄前后】: 宝宝能够对头部控制自如。 翻滚 【宝宝出生后】: 可以给宝宝做抚触和被动体操。

可以悬挂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引逗宝宝伸手踢腿,以此锻炼宝宝四肢和全身肌肉的力量。 【3~4月龄】: 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小宝宝,已经能在家长用玩具的引逗下,从仰卧位完成侧翻90度甚至偶尔翻身180度。 【5月龄前后】: 随着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些宝宝已经可以以腹部为支点,连续翻身打滚。 坐 【4月龄前后】: 宝宝竖抱抬头已稳,家长可以握住宝宝的手,用很小的力气将他从仰卧位逐渐拉至坐位,以后逐渐减力,直至宝宝能握住大人的手指将自己拉坐起来。 【5月龄前后】: 可以在拉坐起来后让宝宝扶坐片刻。 【6月龄前后】: 可以让宝宝靠坐,然后逐渐减少背后的支撑物,尝试让宝宝用自己的双臂支撑起身体的一部分重量。 【7~8月龄】: 宝宝已经能坐得很稳了。 【8~9月龄】: 宝宝可以自发从卧位转变成坐位又从坐位转变成卧位。 爬 宝宝在学习爬行之前,可能先会有一些自己独创的移动方式,应该鼓励他的这些尝试,这有助于发展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并且能满足他探索的好奇心。宝宝俯卧时,大人可以用手抵住他的足底,让他借助全身的力量向前蹿行,也可以用玩具引导他,让他尝试向前移动。 通常6~7月龄的宝宝开始匍匐移动,7~8月龄的宝宝开始膝手爬行,9~10月龄的宝宝开始手足爬行,10~11月龄的宝宝开始能手足爬行上下台阶。 我们确实无法预计宝宝各个阶段爬行发生的准确月龄,因为有些孩子热衷于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家有儿女早教:所以爬行动作可能出现得比较早,动作也发展得比较协调;而有些孩子相比趴着更愿意躺着,所以爬行动作可能出现得相对较晚,甚至有些孩子会直接跳过爬行阶段,走得很好。 站 在学会真正站立之前,宝宝必须具备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小宝宝如果已经做好了站立的准备,你只要保护好他的头颈部,他会非常乐意被你扶着腋下站起来。 【4~6月龄】: 可以扶住宝宝腋下,让他在大人的腿上练习站立跳蹲,这样可以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 【7~8月龄】: 宝宝开始尝试扶物站起。

科学育儿:宝宝学步时的安全措施

科学育儿:xx学步时的xx 一、宝宝学步需经过三个阶段,妈妈如何做好保护 宝宝长到10-11个月大,就开始跃跃欲试地站起来,摇摇晃晃自发地要走路了,兴奋的妈妈往往迫不及待地就拉着他的手想让他快快走,而这样做对宝宝学步不仅没有好处,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专家表示:宝宝学步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妈妈应学会不同的保护措施。 1、摇晃期 有时候妈妈拉着宝宝学走路,宝宝却突然大哭起来,手臂也不能动了。专家说,这种现象在宝宝刚开始摇摆着走的时候很普遍,是因为牵拉的时候,手臂关节脱臼了。 专家提醒:宝宝手臂要是脱臼了千万别转,也别揉,找专科医生将关节复位,很快就好。但是,如果一直采取这种牵拉的保护方法,造成手臂习惯性脱臼,就会严重影响宝宝肘关节的发育。 正确保护:妈妈对宝宝学走时的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其实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宝宝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但这样半蹲着你会很辛苦,所以不妨用一块布围住宝宝的前胸,你从后面提着布来帮他找平衡,这样就省力多了。或者,在宝宝初学步的时候,让他在学步车里练习,车的四面都有保护,他想走想坐都可以,大人不但可以把自己解脱出来专心守着他,而且还不用担心他会摔倒。 2、扶物行走期 宝宝慢慢找到了走的“感觉”,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 专家提醒:宝宝能这样走的时候,你可以把学步车撤掉,让宝宝练着扶着床沿或扒着小车走,大人在边上看着别让他摔了就成。正确保护:如果你不放心让他扶着东西走,还可以把双手放在他掖下,但要让他独立走,手劲儿慢慢变虚,直到慢慢松手。

3、独立行走期 宝宝开始下意识地挣脱妈妈保护的手臂,自己独自摇晃着走了。 虽然走起来有点深一脚、浅一脚,但你完全不必担心。 专家提醒:宝宝自己走需要一个心理过程,一开始有玩具逗他,他会很感兴趣,但最怕的就是摔倒。倘若只是没站稳坐在地上,那妈妈一定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这样他就会很勇敢地接着走,而且会很爱走;倘若摔得很严重,甚至受伤,他就会害怕,很长时间不敢走,这是很正常的防御反应,最好是慢慢鼓励他,缓一段时间再走。 正确保护:宝宝自己走也需要父母的保护,比如父母面对面蹲下,让宝宝在中间来回走,距离要从近到远一点点调整。或者,给他定个距离,像是从床走到沙发,父母最好跟着。一般,宝宝到2岁左右就都会独立行走了,所以妈妈们不要着急,别强迫他走,但如果2岁还走不稳或不会走,就要带他去医院检查了。 二、不学爬就学走两大影响 “宝宝真聪明,没学爬就开始学走了。”很多妈妈都把宝宝过早学走路看成是聪明健康的表现,不等经历爬的过程就直接教他走路了。 专家解释说,宝宝的脑神经及骨骼、肌肉发育都需要一个过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这一过程的相应表现。之所以先让宝宝学爬是因为这时候他的骨头特别柔软,很难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爬可以让脊椎、骨骼和韧带逐渐受力,慢慢增强各部分的力量。如果太早就让他站起来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弯腰,腿的负重又太大,脊椎、骨骼就跟着弯曲,脆弱的小腿骨还会变形,长大了就会变成X形或O形腿。 除了骨骼、脊椎变形,不学爬就学走还影响宝宝视力呢。几个月大的宝宝视力发育还不健全,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都是小“近视眼”,而爬可以让他看清有限范围内的东西,慢慢调整,让视力正常发育。但走路的时候就需要看较远的地方,宝宝看不清,只能眯着眼睛努力调整屈光度和焦距,无疑会损伤眼睛和视力,严重的还会患上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上眼睑下垂和近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精品教案

《家人的爱》名师教案 教材分析: 《家人的爱》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家人的爱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三个教学版块。 课标指出,儿童应该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人之爱是儿童获得爱的最直接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 本课教学设计就力求将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家庭意识缺失的部分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补充提升。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 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使很多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是男孩子们容易得到来自家人的过多关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单亲、留守、再组家庭,一些孩子容易因为亲情的不完整怀疑家人对自己的爱,因此让学生了解家庭类型的不同,就会感受来自父母家人的爱,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孩子们生活急需的。 2、学生年段特征 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少能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辛劳,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是对家人爱的表现,让学生理解这些,是这堂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知识、能力: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 1、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2、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 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课前准备: 1、制作课堂填写的图表。 2、跟家长联系,了解孩子们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情况,发现典型事例用于课程推进。 教学方法: 1、激趣导入,把握教学先机。 2、活动体会,突破教学重难点。 3、调查问卷,找准教学契机。 4、故事讲述、视频激趣。 教学环节: 1、激趣导入,回忆“爱” 2、回忆“爱”感受“爱” 3、感受“爱”,辨析“爱” 4、辨析“爱”表达“爱”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回忆“爱” 1、(出示运动会上“亲子运动”组图)上课前,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组图片。大家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很快乐②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师:看来和家人在一起,满满都是快乐,满满都是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板书)家人的爱 2、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家里的主要成员有哪些呢?(生说,师板书) 【设计意图】亲子运动会是孩子们刚刚经历过的,用亲身经历作为切入点导入,利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本次的课题和主旨,让孩子细细品味这些日常所发生的简单的小事,先对家人的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二、回忆“爱”感受“爱” 1、在生活中,家人们陪伴我们长大,他们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呢?老师在每个小朋

《认识19-21个月的宝宝》

《认识19-21个月的宝宝》 孩子在19-21个月时,除了会稳稳地向前走以外,还能稳定地倒退走和向侧方向走;现在,他会背数了,可以从1到5或者数到10,并且能指认2个数字;要吃、玩或要大小便时会说出来,可以拉着成人找需要的东西。看来我们的宝宝比起前几个月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宝宝各项能力的发展也都有明显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仔细了解一下19-21个月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 大肢体运动 宝宝现在学会了较好的控制身体,能平稳地走路了,这时他开始要学跑。刚开始他可能动作较僵硬,速度可能慢一些,经常鼓励孩子练习,逐渐地使孩子能较稳定地、协调地跑,速度可逐渐加快。同时可以教孩子学习转弯,绕障碍物跑等。孩子能倒退着走也是运动稳定、协调的表现,可经常与孩子一起玩拖拉玩具或做一些游戏,让孩子持续地倒退走。 运动发展:学跑、倒退走 认知 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达到了感知运动阶段发展的最高水平,孩子已经能将自己的行为图式内化成心理符号或表象,并能以此指导后来的行为。也就是说,孩子已能进行心理操作,而不仅仅是观察简单动作的结果或将几个动作结合起来,这时的宝宝对如何解决问题表现出了一定的“洞察力”。比如,孩子坐在桌前,想要拿离他较远的面包,离他较近的地方放着一根长木棍。宝宝几次去够面包,都够不着就放

弃了,最后这一次他又看了看面包,却没动手,他迅速看了一眼木棍,接着就抓起木棍够到了面包。再如,宝宝想拿高处的东西怎么办?他不会再去找妈妈寻求帮助,而是自己就拿小凳子踩上去拿到东西了。如果球滚到沙发下面宝宝会怎么办呢?宝宝已经不需要再趴下来先伸出小胳膊试试看能不能够到,而是直接就跑去拿小棍了。显然,孩子对于问题的解决已经出现在内在的符号水平上了,他可以把木棍作为手臂从而够到了远处的物体。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思维的显著飞跃。(家长要注意的是,一旦问题出现,要给宝宝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要剥夺培养这个重要能力的机会哦) 认知发展: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迅速有效 语言 孩子在这个时期主要说双词句,也就是有2个词组成的不完整的句子,既有名词又有动词,能较完整表达一定意思的词,有时也会是3个词组成,又称为电报句。比如,“妈妈抱”、“拿来”、“爸爸班班”等等。家长要多教孩子学会这类词句,多鼓励孩子表达,使宝宝能够较准确地使用一些词语。语言发展:双词句 生活与交往 孩子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自我服务学习,现在已经能较熟练地用杯子及小勺了。所以在吃一些简单的饭菜时尽量让孩子自己吃,或至少让他自己用勺吃掉一半,然后由家长再喂饱他。喝水时要给孩子选择好合适的杯子,每天定时帮宝宝准备好水,让他自己喝完水并将杯子放好。(技巧:熟练用勺、杯子,强调三指握勺为握笔书写做准备,是对手腕的练习,大把攥着握勺的方式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在使用时是训练手臂,而不是手腕的灵活性。)

发现宝宝有这三个表现,说明知道谁是妈妈,别人想抱走都难!

以前总感觉母子连心是为了给十月怀胎的妈妈一个安慰而发明的词,毕竟这个词那么虚无缥缈。其实这个想法也没什么错,事实上宝宝认识妈妈确实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一旦宝宝认识了妈妈,妈妈就成了宝宝依赖的对象,那都意味着妈妈未来的日子不会轻松。 那么宝宝知道谁是妈妈的表现有哪些呢? 1、当宝宝被别人抱的时候,如果宝宝东张西望的找妈妈,说明宝宝已经知道谁是妈妈了。常言道:三月认母。大多数宝宝子出生后与妈妈相处时间最多,基本在三个月时脑海里就能清晰地记得妈妈的面部特征。

2、有时候你把宝宝交给别人照看,宝宝虽然会和别人玩,但是只要你一开口说话,他们的小脑袋就会像拨浪鼓似的转向你,这也是他们认识妈妈的表现,说明他们已经记住了妈妈的声音。 3、很多妈妈都会抱怨孩子难带,只要宝宝醒着,妈妈一走,宝宝就好像心里有反应一样立马就知道,随即大哭,等到妈妈回来了告诉他妈妈回来了,他才停止闹。其实这个真是幸福的甜蜜,因为这意味着宝宝知道你是他的妈妈了哦。 那么宝宝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一步一步认识自己的妈妈的呢? 1、通过心跳:这事听起来很神奇,但是新生儿就是通过心跳来辨认自己妈妈的。他们在妈妈体内生活了十个月,对妈妈的心跳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宝宝来说,

妈妈的心跳就是定心丸,只要听到这熟悉的心跳声,宝宝就知道抱着自己的人是妈妈啦。 2、味道:在心跳辨认的同时,吃母乳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通过妈妈身上特有的味道来分辨身边的人是否是自己的妈妈,因为这个味道是他最熟悉的,这也是宝宝对母乳喂养的妈妈有更强依赖性的原因。 3、眼睛:上文已经说过三月认母,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刚出生的婴儿视力还很弱,几乎看不到人,他们的视力要到出生3个月左右才会发育到能够分辨一些东西。此时,如果家中其他人抱着宝宝,他可能会号啕大哭,四处张望,寻找妈妈的身影,渴求回到妈咪怀中。

对于小孩子来说学步车不一定是好东西哦-小孩子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

对于小孩子来说学步车不一定是好东西哦:小孩子几个月可以坐学步车 每一个宝宝走路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家宝宝如果走路早的话就比别的小孩子聪明,其实这个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且小孩子走路早一点的话,腿比较容易弯,因为他的腿还没有足够力量去支撑他的整个身体,所以走路的时候腿都会一弯弯的。不过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等到宝宝大一点的话,腿自然就会正常了。 我家大宝走路就是属于比较晚的那一种,一周零两个月的时候才会走路,姑姐家儿子在九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走路了,这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差了几个月的时间,当时看着也是蛮着急的。就在心里想着宝宝怎么还不会走路呀?他们家宝宝都已经满地跑了,所以当时他们家孩子是值得炫耀的那种,我家孩子就是我一直揪心的那一种。不过还好,最终我家宝宝在一岁两个月的时候成功的脱离了我,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个体,再也不用走到哪里?都要人拉着了。也不知道我家二宝到什么时候能脱离我变成一个独立的小个体,我家二宝已经九个半月了,到现在她扶着东西还站不稳,家里的人都提议我说给宝宝去买一个学步车,这样他就能够早一点学会走路了,学步车对她的帮助很大,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学步车对宝宝的学步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宝宝在不会走路的时候,说明他的腿部力量还不能完全支撑他的身体,如果执意让宝宝坐学步车的话,对宝宝的腿部是有一定的损伤的。很多宝宝也会从学步车里面摔出来,这些情况也都是常见的,所以我不愿意我家宝宝去坐学步车。 我对二宝的计划就是不管他走路早也好,晚也好,我都会很认真的陪在她身边,慢慢的陪着她一步一步的向前迈,虽然我知道这样我会累一点,可是我也情愿,已经知道了,学步车对孩子的危害,所以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让我家二宝去用学步车来学步。我家宝宝学走路的时候我一定会手把手的扶着她一步一步的慢慢走。 感谢您的阅读!

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和我们讲。”而孩子却诉苦说:“爸爸妈妈不理解我的需要,他们想对我说的时候就说个没完,可是我想说的时候,他们却心不在焉。”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许多事情、感受和小秘密,他们很希望爸爸妈妈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小世界里的所有欢乐和烦忧。当父母对他们的小世界漠不关心的时候,孩子就会很失望,甚至出现一些问题行为,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表现出热情、有兴趣的神情;父母应当高高兴兴地与孩子交谈,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正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讲话的时候,父母不要打断他、不要指责他,并能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觉得他是被理解、被重视和被接纳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 二、经常和孩子交流思想 父母与孩子间多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内心吐界,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苦衷,逐步学会为父母排忧解难,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话态、动作或多或少都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内心此界,家长应注意在乎常的一言一行中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同时,孩子的作业本、笔记本上的小小涂鸦也是他们心灵独白的一部分,从中也可以了解到不少信息,父母们也可从这些地方人手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最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观察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看待。 三、扩大信息来源

宝宝走路和说话早晚跟聪明有必然联系吗

宝宝走路说话早晚跟聪明有必然联系吗?-育儿心得 刚刚为人父母,特别是现在孩子少,晚婚晚育的也多,尤其是头一胎,父母们都特别期待自己的小孩能是神童,是天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所以有些父母从一出生就进行攀比,常常会听到说我的孩子几个月就会说话就会识字就会走路就会喊人等等,似乎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早那么一两个月就认为自己的小孩长大一定比其他孩子聪明。其实这些能力,只要小孩没什么硬件缺陷,早晚会学会。只要时间上不要和标准对照表差的太离谱,一般都没问题。 我要讲的是我们对孩子培养注意力的投放问题,怎样使平日工作繁忙的父母用较少的时间培养出较优秀的孩子:一个孩子将来是否聪明,一要有好的硬件,二要对事物有充足的学习兴趣。 1. 关于好的硬件的培养:首先要培养优良的神经系统,a. 从备孕期就要开始喝孕妇奶粉及常吃有利于神经系统发育的事物,如富含DHA的深海鱼,富含叶酸的绿色蔬菜,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水果苹果,因为从细胞繁殖到生命体,神经最先发展,通常从受精之后第二周到第四周脑组织、脊髓及神经系统就具有一定的雏形并且重量快速增加,通常第二周你还不知道怀孕了,如果不事先准备,怎能保证胚胎发育早期提供了合适营养,要知道,生命形式越早期越关键。b. 胚胎期:每天吃一个苹果和橘子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一个鸡蛋补充卵磷脂优质蛋白,每天必须吃青菜补充叶酸,这是每日必须,当然再吃一些其它有益食物是更好了,比如鱼,红枣,核桃,花生,西红柿等。孕晚期补铁比较重要,据研究称,孕期缺铁后,婴儿智力落差很难追平铁充足的婴儿。 2. 宝宝出生后,奶粉质量非常重要。大部分人推荐母乳喂养,当然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但是对于母乳不足的人,就只能吃奶粉,这里要说的是很多厂家为节约成本,虽然标签上营养物质的种类基本相同,但不同厂家对比后你就会发现,有些厂家所给的各个成分明显较低,通常不知名的品牌成分都大幅缩水,我宝宝从孕期到出生后六个月都一直喝贝因美的,但是后来发现雅培的量更足,所以从六个月到现在2岁半一直喝雅培。很后悔当时没比较,不然从孕期就喝雅培的了。贝因美和雅培应该是除去了大分子脂质的,容易吸收,宝宝不胀肚。我曾经买过雅士利的,小孩子喝了胀肚,可能就是因为没除去大分子脂质,堆积在肠胃没法吸收的缘故。还有睡眠,我宝宝一个月之内,我因为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希望宝宝睡眠时间也能利用起来,所以晚上一直放着音乐,这样宝宝晚上休息不好,总是哭闹,第一个月去量身高只长了2厘米,第二个月我晚上睡觉时就不敢再放了,而且查了资料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是晚上9点到10点和早上4点左右,我把家里的窗户换上了最挡光的镀银窗帘,灯一关一点光都没有,小孩子很快晚上就不哭闹了,从半夜12点需喝一次奶粉很快就过度到晚上不再哭喊喝奶了,一觉睡到天亮。第二个月去测已经基本追上平均水平了。后来我对哪种品牌的奶粉更有利于长高比较,发现雅培比贝因美长的更快,可能因为雅培的钙含量更高的缘故吧。头两个月因为怕孩子骨头还软,不敢带她长时间出去,怕影响脊椎发育,从三个月开始,我每天领她到附近到处玩,但是不敢玩太远,怕她还不能适应长时间的外出。但是因为人在上海,上海的城隍庙,人民广场,游乐场是经常去的。重点是她喜欢这些五彩斑斓的世界。 3. 现在小孩子两岁半了,日常用语基本懂了,我一放假就拉着她去各地亲子游,因为6岁前神经突触发育还有可塑空间,尤其是3岁之前大部分没有用过的突触会消失,我认为多见见世面有利于减少突触的消失数量,突触数量更多,记忆力和行动能力才会更好。很多有成就的人往往小时候都常常到大自然中去,自然界能让他们领悟很多东西,比如爱因斯坦就是因为小时候叔叔送的一个罗盘让他产生了对科学的强烈兴趣,牛顿也是因为一个苹果引发了他的好奇心,居里夫人小时候家长总是督促他们去田野里玩。爱迪生

婴儿学步期的7项注意事项

婴儿学步期的7项注意事项 宝宝到10个月左右的时候,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就是宝宝学走的开始,但从扶走到独自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一、发展状况 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0-11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二阶段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阶段13-15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二、意义 当宝宝开始走路时,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以下三项能力: 1、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

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 3、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三、骨骼的问题 一些宝宝在学步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专家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如果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不必过于担忧。。 许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专家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四、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育儿大全

1、十月内不加盐。 2、周岁内不喝蜜。 3、三月内只吃奶(纯母乳的四个月内不加果汁)。 4、牛奶最好在2周岁后喝,2岁前可吃酸奶。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对孩子更健康。 5、三岁前孩子的用盐量为成人的1/5-----1/3,吃盐多会导致钙流失。 6、喝可乐等碳酸饮料会影响钙吸收。 7、爸爸的情绪不好会使婴儿的哭闹增加2层。 8、爸爸遗传身高,妈妈遗传体形。 9、爸爸带孩子,孩子智商高;妈妈带孩子,孩子学习成绩好。(智商不高的孩子要学习好,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10、结束开裆裤最好不要晚于一岁半,尿路感染也会发烧,治疗不及时会上行导致感染型肾炎。 11、纯母乳的4月内不用刻意喝水,只在喝奶后给点,当漱口了。6个月内不要多喝水,因为无论母乳还是奶粉都含大量的水,多喝水会增加孩子肝肾负担。 12、周岁内忌久坐(1个小时),研究表明,周岁内久坐超过1个小时的孩子会增加瘁死率。 13、孩子放在沙发上的瘁死率是放在床上的4倍。 14、夜晚开灯睡觉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15、拍孩子胸部会诱发瘁死。 16、太阳直晒脚心、妈妈的微笑会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17、若保四时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黄帝内经)。 18、10月内的孩子禁止摇晃,伤害大脑,最重可致颅内出血和轻微脑震荡。 19、打孩子屁股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性健康。 20、2周岁以下禁看电视。 21、首先婴儿背带 (一般家庭在孩子走路前常会用婴儿推车,婴儿背带做为外来品,仅近些年使用。我当初选择婴儿背带,仅仅因为是自己不能又抱孩子,又从楼上往下拿车子。没想到歪打正着做了件对事。 婴儿推车有以下缺点: 1、孩子的肺成了汽车尾气的吸尘器 婴儿推车的高度是汽车尾气浓度最大的位置。 2、婴儿推车使孩子吸进更多的灰尘 3、孩子在婴儿推车坐时,其视线大多是大人的腿、鞋,而仰头看事物,容易使阳光直射眼内,而阳光中的青光对孩子的眼睛伤害极大 4、坐惯车的孩子在会走路后会偷懒,让大人抱、推着走。) 22、婴儿餐桌椅---妈妈的好帮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买二手的)。 23 、慎用加湿气 (一、加湿气要放在离地面1米的高度,这样加湿的效果才好。 二、加湿气只能用纯净水和凉白开。 三、加湿气的水必须24小时更换一次。 四、加湿气装水的瓶需每周清洗一次,其他部位每月清洗一次。 五、将加湿气开到最大档,没有白雾为好的加湿气。 六、不能长时间使用加湿气,否则孩子会得过敏性**(好象是哮喘)。那就停停用用吧,反

宝宝应该几个月开始学走路

宝宝应该几个月开始学走路? [ 标签:宝宝 ] 我儿子快九个月了,现在会坐会爬,就是还没锻炼他走路,怕早了对腿型不好,请问一般宝宝几个月开始让他练习走路? SOSO用户回答:6 人气:162 解决时间:2010-03-03 10:11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有些年轻的父母,育儿心切,总想尽早让小儿学会走路,当婴儿出生7~8个月就让其学走路。一般来讲,过早地让婴儿行走,对他的身体生长发育是很不利的。应该按婴儿发育生长的规律,适时的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正常情况下,6个月的孩子,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会儿,大人扶着腋下有迈步的动作;到7个月时,小儿开始会爬行;8个月时小儿爬行已较灵活;9~10个月的小儿逐步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不要过早地学走路。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如果过早地让小儿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必然会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变形,形成驼背、“x型腿”和“0”型腿,影响了体形的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 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评价答案 好:0 不好:0 原创:0 非原创:0 ︷向日葵ミ 回答采纳率:29.5% 2010-03-02 09:03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知识 ??宝宝几岁可以走路呀··我家宝宝都快一岁了还不会走!!?5回答2011-05-29 ??13个月宝宝不会走路1回答2011-05-23 ??我宝宝15个月大了还不会自己走路,正常吗?1回答2011-04-19 ??宝宝11个月,让学走路就怕得哭,怎么办?3回答2011-05-30 ??宝宝一岁了还不会说不会走路6回答2011-05-12 更多宝宝几个月大时可以锻炼行走?相关知识>> ?宝宝几个月最适合锻炼 ?三个月宝宝要怎么锻炼 ?宝宝0-56天行走反射 ?宝宝1岁怎么身体锻炼 ?宝宝宝宝鸡胸怎么锻炼 ?宝宝怎么体育锻炼 ?宝宝怎么身体锻炼 ?1岁宝宝怎样锻炼走路 其他答案 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表现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独自走路当然也不例外。当这一天到来时,与宝宝的智能、体位大小以及父母的亲职能力都没有关系。孩子们不会「故意」晚学会走路,而父母亲也不能改变成加速宝宝学走路的速度。因此,我们首先提醒的是,不必过於心急,但是要保持密切注意,看宝宝是否有合宜的独自行走反应表现。 大部分宝宝在12~14月大时学会走路 根据过去的婴儿发展研究文献,以及粗动作发展专书“Motor Assessment of the Developing infant”,绝大多数学者专家都同意,约50%宝宝在11.5个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个月大独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走路。 当然在这长达半年之久的期间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差异甚大,有的在前一天还是「爬虫类」,隔一天就变成「北京猿人」;有的则虽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会走的自由与乐趣,老是要大人带他出去走动。 父母们要牢牢记得,这一范围并非金科玉律,因为每一位宝宝仍有其独特发展时程表,只是仍然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范围罢了!只要没有不当的外因阻碍宝宝独自行走,便不必过份担心;但若已过18个月大,而无法独自走路,也应尽速和专家医师们谘商,确认有无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碍因素需予以调整。

第13-14个月宝宝早教计划

第13-14个月宝宝早教计划 能力培养 月龄概述: 1这个月的宝宝动作、语言、自理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家长仍要继续加强对他的锻炼。 2宝宝对颜色、图形、数字等也有了很强的认知能力,家长要多带宝宝参与外界活动,开拓他的视野,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玩、教具 1、给宝宝翻阅方便的硬纸书或用塑料薄膜保护的故事书。 2、家长还要给宝宝准备积木、套碗、拖拉玩具、娃娃用具。 3、家长尽可能带宝宝找矮滑梯,让宝宝练习上楼梯。 4、家长还要准备积木、套塔、球、可插的玩具或惯性小车等玩具。 5、家中一面墙上要设一个“某某(小名)好宝宝第一”的记载表扬栏,凡是宝宝第一次学会做的事都要记载并缀上一颗小星星(如某年某月某日,学会帮妈妈做事,某月某日,会讲故事),培养宝宝上进心、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直到以后一面墙上“满天星斗”。 育儿要点: 1、这个月宝宝已经断奶,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 2、加强行走等练习。 3加强宝宝对颜色、图形、数字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4继续培养宝宝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排大小便的能力。 具体做法 1、这个月宝宝已经断奶,家长要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保证宝宝的营养,平衡膳食。 2、家长要教宝宝多方向行走,来发展他的动作协调能力。 3、家长还可以通过搭积木、玩套塔、形板,促进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4、家长要继续教宝宝认识颜色、形状、图片、学涂鸦,辨大小,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5、家长仍要坚持给宝宝听故事、儿歌、数字歌等。 6、平时宝宝要东西时,家长要让他说出来,然后再给他,启发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7、家长要常带宝宝外出,提供宝宝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促进他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8、家长要理解宝宝的语言和动作,满足宝宝的正当要求。 9、继续培养宝宝独自吃饭、独自睡眠、独自排便等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 喂养指导: 宝宝处于以乳类为主食向普通食物转化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喂哺原则是营养全面需要,以保证身体生长需要。三餐热量要根据宝宝活动的规律合理分配。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一周内的食谱尽量不重复,以保证宝宝良好的食欲。 饮食安排: 上午8:00母乳或配方奶250毫升,肉松粥1小碗,鸡蛋1个 10:00 3~4片饼干,50毫升酸奶 12:00 软饭1小碗,碎肝炒青椒1小盘,菜叶汤半碗 下午15:00香蕉1跟,蛋糕1块 18:00 肉末胡萝卜饺子1小盘 晚上21:00母乳或配方奶250毫升 语言能力可达水平: 1当要东西时会说我要,我吃等。 2会学两种以上的小动物叫。 3会背两着以上的儿歌或童谣。 4会学三种以上的小动物叫。 具体做法

怎样纠正孩子走路的“内八字

内八字形成原因: 通常人们走路和跑步脚尖都是朝前的。但有些人走步和跑步却表现出内、外八字脚。内、外八字脚,是指在走和跑时脚尖是向内或向外的。它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内、外八字脚。前脚掌内、外侧缘与纵轴形成的夹角不超过5度,为轻度,5度以上是中度,10度以上是重度,引起内、外八字脚的原因有: 一、先天遗传因素。 二、腿部和踝关节的力量不足。在短跑中,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有的同学为了跑得快,就拼命后蹬,两脚不由自主地向内或向外翻。 三、没有掌握跑或走的正确姿势。 四、生活环境的影响。 五、参加过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同学,也存在着外八字脚。 六、八字脚的形成原因还要从幼儿开始学步时谈起。有的妈妈拿会走路的早晚来衡量宝宝的聪明与否,于是就急于让宝宝学走路。由于宝宝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脚部力量不够,学步及站立时,双脚便自然地分开,使脚底面积加宽以增加力度来防止跌倒,结果产生双脚自然分开的姿势。 七、让学步期间的宝宝穿硬质皮鞋就不科学了。由于小儿足部骨骼软,脚踝部力量弱,皮鞋又硬又重,宝宝有一种“带不动”鞋的感觉,久而久之,便扭曲了步态。提醒妈妈们,学步期,穿布鞋是最佳选择。 八、由于宝宝体内缺钙,骨骼本身的含钙成分就低,再加上行走和站立时对骨骼的压力,容易使双侧骨髋关节出现向外分的现象,形成“外八字”脚。

所以,妈妈要注意,不要让缺钙的宝宝早学步,及时供给孩子充足的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多去户外活动,预防佝偻病。 本段内八字疾病介绍 内八字通俗的讲就是儿童步行时,小腿向内旋转,看上去呈“O”型的状态,脚尖相向、相内。按住孩子的膝盖骨会发现从外上斜向内下。小腿有一种旋转的趋势。造成内八字 的一个原因是膝内翻,就是下肢在膝盖并拢的情况下,脚关节并不能并拢。即人们常说的“X”型腿。此外,如果小朋友是扁平足脚,也是导致内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出现内外八字,家长担心一定要上心,最好在5岁前进行矫正治疗,过了5岁后矫正难度会逐渐加大。造成“八字脚”的主要原因是幼年时过早站立学走路,腿的力量弱,很难保持身体平衡,脚尖就自然地向左右分开,以扩大脚底面积,增加稳度,防止跌倒,慢慢形成习惯所致。内八字注意事项:儿童在3-12岁年龄段,足弓骨骼正处于发育期,是足弓形成的黄金时期,如果穿鞋不当或过于肥胖和坐姿不良,影响肌肉,韧带个骨骼的正常发育,最为导致扁平足、内八字、后足内外翻、X 腿等足部疾病。足之友儿童骨骼步态矫正垫,利用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将足弓科学承托,让肌肉、韧带、骨骼正常发育,使足弓骨骼有序排列,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旦发现内或外八字脚,应注意及时进行纠正,如果父母某方本身就是内或外八字脚,必须密切注意孩子的走、跑姿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首先要加强腿部、脚弓和踝关节的力量练习。例如:原地双脚并拢向上提蹬练习,原地或行进间高抬腿跑练习(幅度、速度自己掌握)。 2、掌握跑的正确技术动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正确技术动作,使动作达到动力定型 3、因生活环境影响而产生内、外八字脚的学生,要注意发展相应的肌肉。例如做一些内旋、外旋大腿的练习和勾脚背做由内旋、外旋脚踝的练习。

我的育儿心得 ——不用学步车,不用学步带,让宝贝自己走起来(...

我的育儿心得 --不用学步车,不用学步带,让宝贝自己走起来 现在的宝贝们真是幸福,各种针对于婴幼儿的玩具应有尽有。学步车、学步带似乎已经成了每一个小盆友成长必备品了。好像妈妈们都认为学习走路一定要用到学步车、学步带。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和小彬彬的经历吧。彬彬没有用到学步车和学步带,在他11个多月的时候成功学会了行走,并且走的很稳很扎实。 彬彬在五个月的时候无意中教了他一次迈步动作,从此只要一立起来就会做迈步动作。不过,那个时候我没有让彬彬过多的站立,因为站立和行走还不是他那个年龄组可以做的。不过彬彬自从七个月左右学会站立之后,就自然进入了下一发育敏感期--行走。他最开始只是扶着小床的栅栏站起来来回的挪步。这个动作我没有特别的教过他,但是他却自己摸索着做的很好。估计可能和之前爬行、做操锻炼的腿部肌肉和腰背肌力量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关,双腿很自然协调的进行迈步动作。虽然,那个时候看起来还有点笨笨的,总是被被子绊倒,但是他在每一次摔倒、爬起来、再摔倒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包括如何躲避障碍物、如何迈过障碍物等等。 后来彬彬扶着东西已经可以走的很好了,在家里经常围着沙发、茶几、电视柜走来走去的。在小区里,很多孩子的家长都在说自家的宝宝坐着学步车如何走的飞快,说该给彬彬也买一个学步车了。可我坚持说不需要买那个东西,而且用学步车走路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好的。可那个时候彬彬还没有学会自己独立行走,所以我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我所能够做的只是按照我的方法,陪着彬彬学习走路,等待着他独立的迈出第一步。 陪彬彬学习走路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小家伙自从发现扶着东西可以到处行走了之后,很惊异于自己还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并且与爬行不同的是,行走的高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更加丰富了。这样就更激发了他行走的兴趣。可是这也累坏了我和奶奶。可这个阶段也并不是很长,因为我是完全按照彬彬的发育情况让他自主选择学习走路还是爬行的。 前面已经说了彬彬是没有用到学步车和学步带就会走路的,这里先买个关子,最后再说教彬彬走路的方法,先说说学步车的危害吧。 罪行一:让宝宝走路爱依赖 案例回放:有学者做过试验,有一个5个月大的宝宝小雨,在一批同龄出生的婴儿中,明显显示出比其他孩子优异的直腰坐稳能力,大运动能力属于他的强项。奇怪的是,1岁以后小雨再次接受区老师测试时,却发现他的爬行、走路能力竟然落后同批孩子一个月。 原来,小雨的母亲认为孩子坐得早学步也会更快,急于求成地给小雨买来学步车,将小雨"困"在四面包围的学步车之内学走步,孩子因为腰部、胯部均被保护得无需用力并且错过了1周岁前的爬行期,导致出现"不用则废"的功能减弱。 专家分析:学步车将婴儿固定在其内,使婴儿失去了大运动锻炼的机会。大运动锻炼包括爬、站立、弯腰、行走等,能加强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协调性。因为学步是需要力气的,而坐在学步车里的孩子需要活动时,可以借助车轮毫不费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锻炼。 对比:很庆幸我没有买学步车和学步带,彬彬在爬行敏感期充分的享受了爬行带给他的乐趣和自由。充分的锻炼了腰背肌力量和手臂的力量,彬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性格方面不会依赖人,能够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事情,实在做不到才会向我求助。 罪行二:致宝宝骨骼畸形 案例回放:佳佳6个多月时,妈妈为她选购了一辆漂亮的学步车。一坐上学步车,佳佳就在车内独自玩挂在车上的玩具,很乖。但让妈妈百思不解的是,整天呆在学步车里的佳佳,学会走路却比别人家的孩子晚,3岁了走路还不稳,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佳佳患了扁平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