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专篇包含的内容

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专篇包含的内容
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专篇包含的内容

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专篇包含的容

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和其他设置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编制消防设计专篇。该专篇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说明和工程项目中涉及的下列容:

(1)总平面布局如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

(2)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

(3)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4)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5)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

(6)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

(7)消防电源及配电;

(8)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

(10)建筑部装修的防火设计;

(11)建筑灭火器配置;

(1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设计;

(13)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消防设计的其他容。

注:对于消防用水量、水池容量、排烟量、送风量等需要计算的数据应附计算过程。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容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容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应编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应包括如下容(注:带*号的为必须说明事项,其他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说明):一、土建(民用建筑)

(一)概况:

*1、列举设计所依据的消防技术规。

*2、概述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总建筑面积、各层的具体使用功能。

*3、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按《高规》第3.0.1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分类:商住楼、住宅楼、综合楼、医院、教学楼、办公楼等等。说明建筑物是否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确定建筑物是否属于高级旅馆、高级住宅,是否属于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划分建筑类别:一类高层、二类高层、多层。

*4、说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级至四级),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

5、建筑物外墙设置玻璃幕墙时,应说明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

*1、概述建筑物四周(具体到东、西、南、北面)其他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高度、层数、功能等),四周有厂房、仓库、储罐时,应明确厂房、仓库、储罐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仓库及储罐应进一步明确储量等技术参数,说明拟建建筑与四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不足时,应说明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2、说明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设置情况,消防车道的形式属于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物某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设有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应说明车道的位置;说明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如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等参数。设置回车场时应说明回车场的具体位置及回车场的大小;说明中应确定某一个面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说明登高面的地面承重及路面平整情况等。

(三)平面布置

*1、说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设置部位,明确消防水泵房是否直通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是否设有直通室外的门。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在其他已建建筑应予以说明并应符合现行消防规的要求。

2、当建筑物设有柴油发电机、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等特殊房间,应说明上述设备用房的设置部位,说明具体的防火措施,如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锅炉房的单台容量及总容量是多少等等,对比规是否符合要求。

3、如设有歌舞娱乐场所、多功能厅等特殊功能用房,应说明其设置楼层及具体的特殊防火措施,设有何种自动消防系统,是否设有发光疏散指示标志等。

4、如建筑物使用丙类液体燃料或设置液化石油气瓶组间,应说明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瓶组间的储量及设置部位,采取了哪些防火保护措施。

5、如建筑物设有汽车库,应说明汽车库的设计停车数量,并据此确定汽车库类别(一、二、

三、四类);按汽车库的汽车疏散方式对车库分类(坡道式疏散汽车库、电梯疏散出口汽车库、机械立体汽车库、复式汽车库),说明汽车库汽车疏散出口的数量及宽度,如采用电梯传送,应说明电梯数量。

*6、提供各楼层的防火分区原则,应说明各部位是否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其他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如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还需明确是否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采用不燃(难燃)材料装修。提供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

*7、说明各部位防烟分区的面积及防烟分隔物的情况。

(四)安全疏散及消防电梯

*1、提供各楼层(住宅除外)疏散人数计算公式及结果,商场应分别明确商业营业厅、仓储、为顾客服务用房等的面积并应符合《商店设计规》的相关要求;餐厅应根据档次确定每个餐位占用的建筑面积。根据各层需疏散人数和疏散宽度指标确定各层需设置的疏散楼梯宽度。

*2、说明建筑物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及数量,每个疏散楼梯、前室的疏散门的有效宽度,疏散门的选型及开启方向。应说明各楼梯在首层是否设置直接对外出口或采取其他特殊措施;如地下层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应说明楼梯间在首层的分隔措施;剪刀楼梯应明确两座防烟楼梯的分隔措施;明确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形式,采用自然排烟还是正压送风或其他特殊措施。如果设有室外疏散楼梯,应说明楼梯的宽度、扶手的高度及采取的其他防火措施。

3、提供建筑物设计消防电梯数量及分布情况,提供消防电梯的前室面积、电梯载重量、行驶速度、排水设施的排水井容量及排水泵的排水量等技术参数。

*4、提供疏散走道的净宽,对比相关规是否满足相关要求。说明各房间门距离安全出口、房间任何一点至房间门的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规要求。

(五)其他要求

*1、提供建筑物消防供电设计负荷等级(一、二、三级),明确保证相应负荷的措施(或设施)。

*2、提供管道井的设置情况:井壁的耐火极限、管井门的选型、管井的封堵等防火措施。*3、说明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部位,设置机械排烟、机械防烟的部位,其他自动消防系统的设置部位。

(六)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二、土建(工业建筑)

(一)概况:

*1、列举设计所依据的消防技术规。

*2、概述厂房、仓库的层数、建筑高度、各层建筑面积及具体使用功能,说明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采用钢结构,应明确各建筑构件采用何种防火保护措施,各构件耐火极限是否满足规的要求。

*3、简单介绍厂房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使用部位、数量及火灾危险性类别,据此确定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介绍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并据此确定仓库的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对于甲、乙、丙类仓库,应说明属于哪一类哪一项。

4、一座厂房、仓库有不同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部位时,应按生产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如厂房按危险性小的部位确定,应提供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及其占厂房(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及采取何种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

*1、厂房、仓库四周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层数、高度、面积、使用功能等,甲、乙类仓库等按储量确定防火间距的应提供其储量),厂房与四周建筑的防火间间距。

2、如采取特殊措施以减少防火间距应予以说明。

3、如厂房之间采用成组布置应予以说明。

4、如厂房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应予以说明。

*5、厂房、仓库是否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两个长边设计消防车道,是否设有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提供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

(三)平面布置

*1、防火分区的基本原则: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防火分区的分隔措施等。

2、有爆炸危险的甲类生产部位,宜设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最上一层靠外墙处。

3、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确定泄压部位(门、窗、轻质墙体等),应提供泄压设施情况并提供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及其计算书。

4、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宜采用全部或局部轻质屋盖作为泄压设施,顶棚应尽量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

5、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应明确全体的防护措施。

6、说明甲、乙类厂房、仓库所用电器防爆等级。

7、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说明不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如必须毗邻厂房设置时,应对采取特殊的特殊措施予以说明: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

8、多功能的多层或高层厂房,是否设丙、丁、戊类物品库房,如设置,采取何种特殊防火

措施,仓库的占地面积、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等是否符合规的要求。

9、如厂房设置甲、乙类物品的中间仓库时,应说明其储量不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

10、如有甲、乙、丙类液体库房,应说明设置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遇水燃烧爆炸的物品库房,应设有防止水浸渍损失的设施。具体说明措施的施工方法。

11、说明甲、乙类库房不设置办公室、休息室,设在丙、丁类库房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分隔开,其出口应直通室外或疏散走道。

(四)安全疏散

*1、说明厂房、仓库疏散楼梯的数量、各楼梯设置形式及楼梯宽度等情况。

*2、每个防火分区是否均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如按规要求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的情况应按规说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面积、同一时间工作人数。

*3、说明厂房安全疏散的距离是否符合规的要求。

(五)其他要求

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如屋顶采用燃烧体不难燃烧体结构,防火墙应截断屋顶结构且应高出非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c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 cm,如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非燃烧体(高层工业建筑为1h)时,应予以说明。

2、建筑物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如设在转角附近,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如装有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非燃烧体固定窗扇时应予以说明。

3、对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提供各储罐的容积、储存的主要物品及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以及储罐区的防护堤设置情况。

*4、说明建筑物消防供电负荷等级,和保证相应负荷的措施(或设施)。

*5、说明建筑物设有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如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其他自动来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说明各系统的保护部位。

三、自动消防系统

(一)室外消火栓系统

*1、说明室外消火栓的消防用水供给方式(市政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说明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

*2、说明室外消防用水的设计用水量(L/S)、及室外消火栓数量,说明室外消火栓的布置要求。如室外消火栓由消防泵供水,说明消防水泵的扬程、流量及水泵数量,说明消防水泵的主、备关系,说明设计火灾延续时间用水量及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

*3、说明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是否布置成环状,说明环状进水管的数量,说明室外消防给水

管道的最低工作压力。

4、如需考虑冷却用水,应按规要求计算冷却用水量。

5、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二)、室消火栓系统

*1、说明室消火栓系统的给水方式(市政消防给水管网或消防水池),说明系统是否设置环状管网及环状管网的进水管数量。说明系统采用常高压或临时高压。

*2、说明室消火栓的竖向分区情况,提供各分区最有利点压力(减压阀后压力)、最有利点消火栓出水压力和最不利点消火栓出水压力。说明“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大于0.8Mpa时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消火栓处设减压装置”,如消火栓采用减压恒压消火栓或消火栓口采用减压阀应予以说明。

*3、说明室消火栓系统设计用水量(L/S)、火灾延续时间,提供消防用水量计算公式及火灾延续时间室设计消防用水量,说明消防水池有效容量。如室消火栓由消防泵供水,说明消防水泵的扬程、流量及水泵数量,说明水泵的主、备关系,

*4、说明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水箱的设置高度和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未能满足规的要求时应说明采取了何用增压设施。

*5、说明消火栓布置的间距及最少充实水柱,说明室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同层两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围的任何部位,说明消防竖管的直径。

*6、说明室消火栓的安装要求: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1m,栓口出水方向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

*7、说明室消火栓系统的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及设置位置。

*8、说明消防水泵采用自灌式吸水,提供消防水泵吸水管的数量。

9、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提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选型,提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部位,各部位的火灾危险等级;提供各部位的设计喷水强度和作用面积以及喷头的工作压力。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竖向分区情况各分区,提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泵的数量、扬程、流量,提供各分区最有利点压力(减压阀后压力)、最有利点喷头工作压力和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

3、对于仓库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应明确仓库最大净空高度、货品最大堆积高度、系统喷头的选型(包括流量系统和安装形式),喷头的喷水强度和作用面积以及工作压力。

*4、说明喷头布置的最大间距。

5、提供闷顶和技术夹层是否设有喷头。

*6、提供配水管的选型、连接方式。

7*、提供高位消防水箱的高度、储水量,提供消防水箱的供水保证系统最不利点喷头的最低工作压力和喷水强度是多少。

*8、提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

*9、提供消防水泵的联动方式,提供消防控制室的控制功能。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列出执行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和地方标准。

*2、概括说明设置建筑物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具体部位。

*3、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的分级:特级、一级、二级;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简述系统的组成。

*4、说明报警系统是否设有火灾应急广播和火灾警报装置;如设火灾应急广播,应说明扬声器的设置要求;如设火灾警报装置,应说明警报装置的设置要求。

*5、说明消防专用的设置要求:

(1)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2)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专用总机;

(3)设置消防电分机的特殊房间;

(4)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塞孔;

(5)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应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

*6、说明探测区域的划分原则,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敞开或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建筑物的闷顶和夹层。

*7、详细说明各部位火灾探测器的选型;说明点型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说明线型探测器的设置技术要求。

*8、说明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要求: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9、说明消防控制室的设置部位,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对消防设备的控制及显示功能:(1)控制消防设备的启、停,并应显示其工作状态;

(2)控制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手动直接控制;(3)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

(4)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

(5)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

(6)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程序。

10、根据系统配备的子系统种类,分别说明消防控制设备对室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防排烟设施的控制、显示功能。

*11、说明系统的供电要求: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采用火灾报警控制或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12、对照规要求,说明系统接地和布线的要求。

13、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五)防排烟系统

*1、分别说明各楼梯间、前室(含合用前室)、走道、地上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房间、地下室房间(含汽车库)设置的防烟、排烟措施,说明中楼梯和前室(合用前室)应具体到楼层和(或)轴位,房间应具体到楼层和房间号;防烟措施包括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可开启外窗,排烟措施包括机械排烟系统和可开启外窗。

2、设置可开启外窗的,应明确楼梯间、前室、走道、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前室(含合用前室)应明确送风风量,计算楼梯间、前室的余压;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应说明最大防烟分区面积,说明防烟分区单位面积(m2)排烟量的取值(m3/h)(中庭及地下室汽车库按每小时次数计算),说明选用排烟风机的风量。应对照规,开启外窗面积和风机风量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3、说明防烟分区的措施、面积,防烟分区是否跨越防火分区,说明防烟分隔物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4、说明防烟分区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排烟口设置的部位(是否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的最小水平距离是否大于1.5m)。

5、说明排烟系统的排烟防火阀的设置部位,排烟管道的选材(特别是燃烧性能)。

6、说明机械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的启动方式:1、系统联动;2、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3、消防控制中心手动开启;4、现场手动开启。

7、说明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系统的风道的材料,管道、风口的风速。

8、地下室的机械排烟系统,应说明补风量。

9、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六)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

1、说明系统设置部位,所在部位的净空高度、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等情况。

2、介绍大空间的建筑高度,说明系统的选型:大空间智能灭火装置、自动扫描射水灭火装置、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装置。

3、说明系统的配置组件包括哪些。

4、说明系统的设计流量,对照规是否满足要求。

5、说明系统配套的智能红外探测组件的安装情况。

6、说明喷头及水炮的平面布置间距、喷头与边墙的间距。

7、说明系统选用配水管的材质、配水管最大工作压力情况。

8、说明系统的水源类型(市政给水、消防水池等),计算1小时的供水量,核对消防水池用水量是否符合规要求。

9、说明消防水泵(含稳压泵)的数量、扬程、流量等技术参数,水泵的自灌式吸水、水泵的吸水管根数等情况。

10、说明系统的高位消防水箱及气压稳压装置。

11、说明系统水泵接合器的数量等情况。

12、说明系统的控制方式。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三、电气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97;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2、消防负荷 本工程的应急照明、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消防泵、喷淋泵及消防电梯潜水泵为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进行切换。 消防负荷的电源设置在科研楼地下室的专变提供,地下室专变配电房的两路~10kV电源由供电部门的不同区域变电站引来,当其中一路~10kV电源故障时另一路不应同时受到破坏,互为备用,满足所有消防负荷双电源供电的要求。 3、应急照明 在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通道等处设置疏散通道及疏散指示照明;在安全出口处设置"安全出口”指示标志灯;在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等处设置备用照明。一般疏散平面区域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1.0IX,竖向疏散 区域及地下疏散区域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5.0IX,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的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正常照明照度。疏散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备用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 n。火灾时,疏散通道照明强制点亮;疏散指示照明常亮。各类应急灯具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并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 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消防应急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 综合楼一、二,库房一、二,生产车间一~四 消 防 设 计 说 明 书 *****有限公司 2012-10

法定代表人: 总建筑师: 设计总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 结构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设计文件目录 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说明 第二章消防给水设计说明 第三章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第四章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经新都区规划委员会通过审查通过的成都市新都区梦迪嘉沙发厂总平图。 (2)由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 (3)设计任务书,即,设计合同 (4)该项目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即,地勘报告 (5)主要国家及地方规范

建筑专业: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3、项目组成:综合楼一、二,库房一、二,生产车间一~四 设计范围:单体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四个专业的方案图及施工图设计。 4、总指标 用地面积:35 亩;净用地面积:31.3亩合2088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2.597平方米;容积率:0.996 5、采用新技术新结构 生产车间采用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形式 6、总平面 建设地点:本工程用地位于四川省新都新繁家具工业园 竖向布置为:平坡式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2013版)

电气防火设计专篇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消防电源和配电 1. 在地下一层设一变、配电房及发电机房,内设台KV A变压器及台KW 应急发电机组。 高压从市政引入一路10KV电源,采用环网供电的结线方式,在市电停电时,从市电开关辅助触点取发电机启动信号,发电机自启动,30秒内恢复对重要负荷的供电。 高压采用环网柜,低压采用型配电柜,变压器选用型干式环保低损耗变压器。 所有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室、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防火卷帘、消防电梯排水井及备用照明、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弱电机房)均为一级负荷。 2.本建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用电由两个电源供电。且在最末端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 3.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设明显标志。 4.消防用电配电线路采用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和电线,控制电缆采用低烟无卤耐火电缆。消防用电配电线路暗敷时穿管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三).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 1.本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采用集中式报警控制系统。在首层通往室外出入口附近设置消防控制室,控制室内设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系统和综合手动控制台、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具有向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传输这些系统信息的功能。 消防控制室接受火灾报警后,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联动消防水泵、灭火装置、非消防电源断电、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防排烟装置、电梯等设施。启动相关楼层警报装置或消防广播,强制点亮应急疏散照明。并显示、记录各种报警及联动状态。消防泵、防排烟风机除自动控制外,尚可在综合手动控制台上手动控制(通过硬线控制电缆)。 2.按火灾自动报警规范的要求,在不同场所设置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或它们的组合。在散发可燃气体的场所设可燃气体探测器。 3. 按火灾自动报警规范的要求,在不同场所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警铃。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250V的铜芯电缆,控制线路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500V的铜芯电缆。各分支线路均穿钢管或PVC管暗敷。主干线路在地下室平面、裙房平面、标准层平面或楼层竖井穿钢管或用金属线槽明敷。暗敷时穿管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doc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应编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应包括如下内容(注:带*号的为必须说明事项,其他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说明): 一、土建(民用建筑) (一)概况: *1、列举设计所依据的消防技术规范。 *2、概述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总建筑面积、各层的具体使用功能。 *3、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按《高规》第3.0.1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分类:商住楼、住宅楼、综合楼、医院、教学楼、办公楼等等。说明建筑物是否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确定建筑物是否属于高级旅馆、高级住宅,是否属于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划分建筑类别:一类高层、二类高层、多层。 *4、说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级至四级),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 5、建筑物外墙设置玻璃幕墙时,应说明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 *1、概述建筑物四周(具体到东、西、南、北面)其他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高度、层数、功能等),四周有厂房、仓库、储罐时,应明确厂房、仓库、储罐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仓库及储罐应进一步明确储量等技术参数,说明拟建建筑与四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不足时,应说明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2、说明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设置情况,消防车道的形式属于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物某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设有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应说明车道的位置;说明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如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等参数。设置回车场时应说明回车场的具体位置及回车场的大小;说明中应确定某一个面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说明登高面的地面承重及路面平整情况等。(三)平面布置 *1、说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设置部位,明确消防水泵房是否直通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是否设有直通室外的门。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在其他已建建筑内应予以说明并应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当建筑物内设有柴油发电机、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等特殊房间,应说明上述设备用房的设置部位,说明具体的防火措施,如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锅炉房的单台容量及总容量是多少等等,对比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3、如设有歌舞娱乐场所、多功能厅等特殊功能用房,应说明其设置楼层及具体的特殊防火措施,设有何种自动消防系统,是否设有发光疏散指示标志等。 4、如建筑物内使用丙类液体燃料或设置液化石油气瓶组间,应说明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瓶组间的储量及设置部位,采取了哪些防火保护措施。 5、如建筑物内设有汽车库,应说明汽车库的设计停车数量,并据此确定汽车库类别(一、二、三、四类);按汽车库的汽车疏散方式对车库分类(坡道式疏散汽车库、电梯疏散出口汽车库、机械立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太康县金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万鹤赉天宁购物公园6#、10#、15#楼消防设计说明书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二O 一二年五月

太康县金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万鹤赉天宁购物公园6#、10#、15#楼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二O一二年五月

各专业负责人

目录 1、工程设依据。 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3、消防设计。

1、工程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 GB 50015-200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 JGJ 16-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GB 50116-98) 《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DBJ41/T085-2008 )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防火设计规范及技术法规。 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太康县金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万鹤赉天宁旅游购物公园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于宁寺坑,近邻建设路,北接支家路,东面接团结路。建成后的天宁旅游购物公园集商业、住宅、酒店、影院、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全功能性的综合性的商业服务区。项目建设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 本次建设范围为6#、10#、15#楼,均为商业建筑,构成如下: m2,为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三层,建6#楼总建筑面积为筑 高度米,耐火等级二级。 m2,为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三层,建10#楼总建筑面积为筑 高度米,耐火等级二级。 15#楼总建筑面积为m2,为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三层,建 筑高度米,耐火等级二级。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6#、10#、15#楼的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专业的施工图设计。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范文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专篇

电气施工图消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建筑概况 1.1.1工程位于省市区。 1.1.2(对于建筑群的工程概况,由我院总体负责工程) ·总建筑面积㎡,一、二类建筑面积㎡。 ·工程由个单体组成,单体性质。 ·工程供电电压。电源为路(回)。 ·消防控制室设在。 ·消防水泵房设在。 1.1.3对单项工程(本单体工程为建筑群的一个子项) ·总建筑面积㎡。地下层,主要功能。地上层,主要功能。 ·消防控制室设在。 ·本工程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 m,裙房建筑高度 m。耐火等级为级,按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 1.2 消防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3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1.4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1.5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 等。 2、设计范围 本项目设计包括红线以内的以下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火灾警报及应急广播系统。 (3)消防电话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3.1.消防控制室 3.1.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层,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且门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3.1.2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

消防设计专篇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工程设计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2008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4-95)(2005年版);(4)、《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45-2009);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1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20)、《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 (21)、其他有关国家消防设计规范及标准; (22)、供电部门、电信部门等上级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面临多方面的难题和许多需要攻克的难关。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直接关系到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能。安全问题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需确保建筑物安全平稳运行,对建筑消防电气系统的实际运用和价值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安全设计至关重要,要求提升设计的专业性能,保证消防配电发挥出重要效果,确保建筑消防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故文章重点研究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消防配电设计 1、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重要价值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当中的建筑设施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设施的性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合理的设计消防配电可以有效的保证建筑设施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有效的减小建筑设施出现火灾的概率,及时的抑制火灾,防止火势进一步的蔓延,尽可能的降低火灾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常见的问题 2.1、消防设备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 首先,在电气设备标准保护对象的设计中,要考虑电气设备的使用水平。受影响建筑物及最大火灾面积内的灭火器,配电系统优化设计保证消防设备及消防车安全工作能源需求。 2.2、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设计要求 自动消防设备的设计和消防设备的报告应严格执行有关消防规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布置和设计,通过设置火灾报警门和监控设备,科学合理地运行计算机网络实时火灾报警,监控和连接设备,实现消防设备的功能明确,实现消防设备的自动化管理。 2.3、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 消防联动控制严格遵循相关标识设计,消防设备、控制逻辑和接收反馈。不仅如此,房间内应安装直接控制装置。 3、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供电设备选择不科学 一般状况下,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都会选择应用复式脱扣器保护消防配电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线路过载等的问题,使得其消防设施无法正常的运行,甚至还会产生消防设施瘫痪的现象,进而引发火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施工范围不会依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标准合理的使用共同电源,让其设备供电状态受到影响,拉低了相关装置设施的使用性能,并给其埋设下了安全隐患。

施工图消防设计专篇

消防设计说明项目名称: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日期:2011年1月10日 XX.XXX消防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5) 年版)2005()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GJ48-88) (7)、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项目为XXX,建设用地西临XXX、东临XX路,用地被X米规划路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块。规划净用地面积: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2.建筑种类为办公、多层商业、高层住宅及带商业网点的高层住宅楼;地下为地下商业、地下车库及平战结合的地下车库。 1、地上部分建筑定性 (1)XX为一类高层综合楼(商业+公寓式办公) (2)X#为多层综合楼(商业+办公) (3)X#为一类高层塔式住宅(带两层底层商业网点) (4)X#为二类高层塔式住宅(8#、12#带两层底层商业网点)(5)X#为多层内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带两层商业网点) (6)X#为多层商业楼 2、地下为地下商业、地下车库及平战结合的地下车库。 三、总图消防设计. 1.总平面图严格按《XX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进行设计,每单元均可通达机动车。高层建筑均设有不小于4米的环形消防车道,并保证1/4周长的扑救面。 2.道路为X米宽道路,为一块板结构;小区主要道路为X米宽,支路为X米宽,住宅单元入楼道宽为X米。主要道路和支路均可通行消防车辆,另外还设置X米宽的隐形消防道路,车辆转弯半径X米,道路

电气消防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Y/5067-2003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照明设计规范》 GY/T5061-9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二、供电设计 本工程根据规范有关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负荷。 本工程由供电局提供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专线,变配电室设在大楼的二层,设置一台800kvA,一台1250kvA连接组别为Dyn11形式的SCB13干式变压器。其中1250kvA变压器消防负荷热备用;800kvA变压器消防负荷常用。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母联开关,电气加机械联锁。当其中因一路 高压停电或变压器故障停电时,合上母联开关,由另一台变压器供电,确保全 部消防负荷用电。 三、供电系统 消防负荷估算:Pe=330KW(包括排烟风机,消防泵,事故照明等)。 根据工程性质及负荷等级,本工程二路消防电源分别引自变配电所的不同变压 器的0.4K母线段。 四、配电设计: 1).消防设备,事故照明,重要机房等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投自复。 2).消防设备配电线路:

1,消防动力负荷配电干线电缆在消防电井单独敷设,采用交联低烟无卤聚乙烯绝缘铜芯耐火电缆走防火桥架敷设(750°C,90分钟)。 2,消防配电支线要求穿金属管或在消防防火桥架内敷设。穿管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要求在金属管、线槽上采取喷涂防火涂料。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的金属软管也需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本工程采用TN-S保护系统。 消防控制室接地采用BV-32mm2专用接地引下线至基础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五、火灾事故应急照明: 1).在消防控制室,配电室,演播室,重要机房等场所设置备用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分钟 2).在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设置疏散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0分钟。其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1Lx,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3Lx。 3).应急照明灯应满足《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的相关要求。 4). 应急照明系统采用接触器强制点亮方式,应急配电箱内除疏散指示灯外的每一疏散照明回路设置接触器,强电井内集中设计控制模块。火灾时,消控中心按照编程逻辑发出控制信号给控制模块,接触器得电,疏散回路强启相线得电,末端应急照明灯开关采用单联双控开关,开关无论于什么状态灯均点亮。 六、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 本工程设置集中报警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总线制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控中心集中设在一层,有直通室外的入口。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台火灾报警器(联动型)以及消防电话,广播功放,手动盘,图形显示装置,119直通电话等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备用电源设备由承包商负责提供。 系统每一总线回路连接探测设备总数不超过180点,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联动设备总数不超过90点。并在系统总线设置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电气消防设计专篇 一、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 系统组成及保护等级的确定 本建筑按一级保护对象设防,消防控制室设于1#楼北侧首层,采用控制中心报警控制系统。本工程消防控制系统拟选用一套高性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在消防控制室设有集中火灾报警控制主机、专用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柜、消防广播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盘及消防专用电话总机、中央电脑、CRT显示器、实时记录打印机、备用电池和数据传输接口等设备。系统信号线采用总线传输方式;联动系统采用总线和多线控制方式。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2 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及手动报警按钮设置 建筑物内在展厅、商业营业厅、多功能厅、商铺、办公室、会议室、其它活动空间、公共通道、走廊、门厅和休息厅和其它公共场所、各设备机房、泵房、空调机房、电梯机房、变电所、强弱电间等处均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在重要的消防通道及楼梯口附近及大空间公共场所均设有手动报警按钮与消防电话插孔,各层的消防插孔电话能与消防中心直接通话。 各型探测器的设置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的要求。 对于每防火分区的水喷淋系统的水流指示器、水流监控阀配有独立的报警模块,能及时在火灾报警设备上显示各层喷洒信号并报警。 3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湿式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还可接收排烟阀、加压阀的动作信号。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室可直接显示出其报警部位的楼层号、区域号及编码地址并声光报警。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手动多线直接控制。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防火卷帘门、防火门、电梯运行、气体灭火、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照明等的监视及控制。火灾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断空调机组、通风机及其它非消防电源。 消防控制室的联动系统当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并经过确认,将发出以下控制指令: (1)切断火灾层本层以及相邻两层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点亮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 (2)开启火灾层及相应上下两层的疏散广播系统,关闭背景音乐广播。 (3)自动或通过多线手动直接起动正压风机和排烟风机,并反馈运行状态和故障信号;控制排烟阀的开启及状态显示。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所有排烟阀、排烟口、正压送风阀、正压送风口的动作信号。 (4)向电梯控制器发出信号,使电梯都迫降到底层,并停止运行。 (5)消火栓系统的监视与控制: 消火栓加压泵的启、停控制;运行状态和故障显示; 消火栓加压泵、消火栓稳压泵均可由压力开关自动/手动控制; 消火栓按钮动作直接启动消火栓加压泵;消火栓启泵按钮的位置显示; 通过硬线手动直接启动消火栓加压泵; 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加压泵; 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消火栓加压泵的电源状况; 监视消防水池、水箱的水位。

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专篇包含的内容

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专篇包含的内容 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和其他设置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编制消防设计专篇。该专篇包括设计依据、工程概况说明和工程项目中涉及的下列内容: (1)总平面布局如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 (2)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 (3)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 (4)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5)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 (6)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 (7)消防电源及配电; (8)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 (10)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设计; (11)建筑灭火器配置; (1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设计; (13)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消防设计的其他内容。 注:对于消防用水量、水池容量、排烟量、送风量等需要计算的数据应附计算过程。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应编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应包括如下内容(注:带*号的为必须说明事项,其他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说明): 一、土建(民用建筑) (一)概况: *1、列举设计所依据的消防技术规范。 *2、概述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总建筑面积、各层的具体使用功能。 *3、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按《高规》第3.0.1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分类:商住楼、住宅楼、综合楼、医院、教学楼、办公楼等等。说明建筑物是否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确定建筑物是否属于高级旅馆、高级住宅,是否属于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划分建筑类别:一类高层、二类高层、多层。 *4、说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级至四级),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 5、建筑物外墙设置玻璃幕墙时,应说明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 *1、概述建筑物四周(具体到东、西、南、北面)其他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高度、层数、功能等),四周有厂房、仓库、储罐时,应明确厂房、仓库、储罐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仓库及储罐应进一步明确储量等技术参数,说明拟建建筑与四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不足时,应说明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2、说明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设置情况,消防车道的形式属于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物某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设有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应说明车道的位置;说明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如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等参数。设置回车场时应说明回车场的具体位置及回车场的大小;说明中应确定某一个面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说明登高面的地面承重及路面平整情况等。 (三)平面布置 *1、说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设置部位,明确消防水泵房是否直通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是否设有直通室外的门。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在其他已建建筑内应予以说明并应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当建筑物内设有柴油发电机、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等特殊房间,应说明上述设备用房的设置部位,说明具体的防火措施,如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用防火墙和防火

电气消防专篇

电气消防专篇 1.负荷等级: 1.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照明及设备用电、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应急照明、防火卷帘为一级负荷。 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大楼供电电源采用10kV二路供电,后送至各个10kV/0.4kV 变电所。消防设备的常用备用电源从变电室不同高压母线段的两台变压器低压母线取得,另外再增加一路柴油发电机低压电源作为消防负荷应急电源。 3.配电系统及线缆敷设: 3.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等消防用一级负荷均采用两个专用回路放射式供电,两路电源一用一备,至末端经自动切换后,配电至用电设备。 3.2.消防电源的主干线,消防水泵、消防控制室、防排烟设备及消防电梯的电源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消防联动控制线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总线以及消防疏散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其他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路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线电缆。 3.3.消防配电线路明敷时,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刻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分钟。 4.应急照明: 4.1.在各主要出入口、各层走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疏散照明灯具由防火分区内应急照明配电箱EPS集中供电,应急时间大于90分钟。消防控制室、自备发电机房、变配电室、消防设备机房、特别重要的医疗用房内均应设置备用照明,以保证事故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应急照明灯具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大于180分钟。 4.2.应急照明采用安全电压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照明平时可关闭,火灾时强启。 4.3.应急照明采用两个回路供电,一用一备,经双电源自动切换箱切换后,供本层应急照明用电;疏散照明和应急照明采用集中电源电池作为备用电源。 4.4.应急照明主干线采用耐火型矿物绝缘电缆沿电缆桥架在电气竖井内敷设,应急照

电气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电气施工图消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建筑概况 1.1.1工程位于省市区。 1.1.2(对于建筑群的工程概况,由我院总体负责工程) ·总建筑面积㎡,一、二类建筑面积㎡。 ·工程由个单体组成,单体性质。 ·工程供电电压。电源为路(回)。 ·消防控制室设在。 ·消防水泵房设在。 1.1.3对单项工程(本单体工程为建筑群的一个子项) ·总建筑面积㎡。地下层,主要功能。地上层,主要功能。 ·消防控制室设在。 ·本工程属于类建筑,建筑主体高度m,裙房建筑高度 m。耐火等级为级,按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 1.2 消防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1.3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1.4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1.5 国家现行的主要规、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 GB50054-201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GB50116-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 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JGJ 16-2008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 GB50370-2005等。 2、设计围 本项目设计包括红线以的以下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火灾警报及应急广播系统。 (3)消防系统。 (4)气体灭火系统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3.1.消防控制室 3.1.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层,设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口,且门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3.1.2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应急广播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监控盘、电源设备以及(其它设备)等组成。 3.1.3消防控制室可接受感烟、感温、、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报警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

电气消防设计文件

第二节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二、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 1、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等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均采用矿物绝缘电缆、耐火电缆(电线)在地下室或竖井内封闭式金属防火桥架敷设。 3、本工程电源引自一期已建一层变配电室低压屏。为保证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一期柴油发电机房设有200KW(250KV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一台。机组为自启动型,并能在30秒内供电。机组启动信号取变配电室变压器下出线开关的辅助与关系。 4、消防配电线路均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电线)暗敷时,应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硬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5、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具应选用设有玻璃保护罩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灯具,采用分散就地蓄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为90min。 6、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方式,火灾时由消控室自动控制点亮所有应急灯。 7、消防设备用房等的照明100%为应急照明,其它公共场所应急照明按不少于正常照明的15%设置。 8、在大空间用房、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在疏散走道、楼梯间及其转角处等部位设置疏散方向标志灯。 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控室 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型式。消防控制室设于二期教学楼地上一层,控制室设有一门可直拔119电话、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广播,警报及通讯设备等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由消防电源作主要电源外,另按产品规定设置配套的消防设备用蓄电池。 1、本工程消防联动控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消火栓泵控制 1)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

消防设计专篇说明(改造)930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 文件编号: 项目名称****装饰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日期2013年8月20日

****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负责人:

目录 一、工程设计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四、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 五、建筑电气 六、消防给水和灭火系统 七、消防排烟 八、防火分区 九、灭火器 十、装修专业

****装修改造工程消防设计说明 一、工程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 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08年版)JGJ16-2008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1版)GB50084-2001 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15-2003 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03 8、甲方提供的主要设计任务书以及相关原有竣工图纸 9、已审批的方案设计图 10、现场实际情况 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 J114-2001 1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 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6、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装修改造工程,项目位于****路,改造范围为****。总装修改造面积约****平方米。

消防报建-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广州市越秀区凯膳会餐厅室内装修工程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建设单位(盖章):广州港饮食有限公司 装修设计单位(盖章):广东省美术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消防设计单位(盖章):广州市东亚有限公司 2014 年 03月 03 日 建设单位(盖章):广州港饮食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装修设计单位(盖章):广东省美术设计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消防设计单位(盖章):广州市东亚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设计文件目录 一、施工图设计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图设计说明 四、施工用料说明

五、消防说明 六、电气编制说明 七、装修材料专业说明 广州港饮食有限公司室内装修工程 设计说明

一.施工图设计依据 1.原有建筑设计施工图(包括结构/设备施工图) 2.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⑴.《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⑵.《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222-1995) 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局部修订》(GB50045-1995<2005>) 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6).《内装修》(J502-1—3)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BJ57-2000) (9).《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10). 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广州港饮食有限公司室内装修工程 2.项目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东路一街418号第二层自编208-212铺 3.建设单位:广州港饮食有限公司 4.项目规模:建筑面积约__400_平方米。 5.设计内容:室内空间装修设计及机电设备、消防专业末端调整设计。 三.施工图设计说明 1.本工程图纸所注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2.施工图中的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等使用时应以所注尺寸为准, 不能直接以图纸比例量度测算。 3.设计标高: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为装饰完成面标高,吊顶标高相对于该层

涂装车间电气《消防》设计

涂装车间电气消防设计 (2010-01-16 11:53:27) 摘要:针对涂装车间消防电气设计的特殊性,提出各区域电气消防的设计做法。 关键词: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喷漆区域防爆火焰探测器防爆感温探测器气体浓度探测器 在汽车、摩托车等整车生产工厂中,涂装车间极其重要的一环,其生产工艺复杂,设备造价昂贵,且由于在涂装车间中喷漆工艺的存在,使得涂装车间成为正常四大工艺车间(冲压、焊接、涂装、总装车间)中最为危险的车间,近年来,涂装车间多次发生火灾事故,每次事故直接损失平均都大于200万元,特别是随着涂装技术在汽车、摩托车行业成功的运用,涂装工艺也正在往各行业如汽车配件、冰箱甚至手机等行业开始大量使用,因此正确认识涂装车间火灾的危险性,并采取适当的消防安全措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涂装车间以轿车涂装工艺最为复杂,也是最高端、最成功的应用,下面以轿车涂装车间为例进行分析。 下面为某工厂涂装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车身检查→大流量冲洗→ 预脱脂(喷)→脱脂(浸+喷) →第一水洗(喷) →第二水洗(浸+喷) →表面调整((浸+喷) →磷化((浸+喷) →第三水洗(喷) →第四水洗(浸+喷) →第一纯水洗(喷) →第二纯水洗(喷) → 高压喷淋(喷)→新鲜纯水洗(喷) →阴极电泳(0喷)→ 1水洗(喷)→2水洗((浸+喷) →3水洗(喷) →新鲜水洗(喷)→第三纯水洗(喷) →第四纯水洗(浸+喷) →新鲜纯水洗(喷)→沥水→转挂→吹水→电泳烘干→强冷→电泳检查→电泳打磨→涂焊缝密封胶、隔音垫→喷涂→手工擦净→静电除尘→喷中涂→烘干→强冷→中涂打磨→手工擦净→静电除尘→喷底漆→喷清漆→流平→烘干→强冷→ 检查→抛光、在线修补→喷蜡→送总装 返修、返工 上述工艺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为: 1、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 2、喷漆区域; 3、采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烘房区域; 4、晾干区、喷漆室和晾干室的静压区、文丘里室、烟道及烟囱、点修补室、洁净区等。 涂装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般均可以划分为丁类,但在我院的设计实践中发现我国有些城市消防主管部门对此的认识也不足,多次把本可定义为丁、戊类厂房的定义为丙类,这一点应特别注意。事实上新版<<建筑防火规范>>( 50016-2006)第3.1.2对此已有了明确规定。 对于国内绝大多数整车涂装车间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当然也有对于个别零部件涂装车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而被应定性为丙类(如保险杠等塑料件涂装车间),此时,整个车间按 50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应为二级保护对象,整个车间应设置火灾探测器,考虑到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这里不做讨论。 下面就涂装车间常见的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电气消防说明如下: 一、调输漆间、油漆贮存间电气消防设计 由于该区域储存油漆及调制油漆的场所,储漆间主要用于生产时储存少量桶装油漆(一昼夜的生产消耗量),调输漆间主要用于油漆的调配及管道压力输送。其主要危险物为二甲苯溶剂及少量苯和甲苯,均属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特性为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后,遇火燃烧爆炸。按照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该区域可划分为1区(国外与中国划分有所不同,如美国把该区划分为0区)。

消防设计专篇范本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专篇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盖章) 年月日

编制说明及填写表格注意事项 1. 本表为所有易燃易爆项目、设置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丙类厂房建筑工程在完成设计后由设计单位统一编写并经设计单位自审小组审查后,报送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对图纸设计进行专业审批时使用。 2. 设计单位在编写消防设计专篇(下称专篇)时必须结合本文格式和容进行编写,不得任意调整,对于工程设计中没有的部分可以填写“无本部分容”或用“/”划掉;本文中没有要求填写,设计单位可视需要增加;本文中提供的各类表格可以按需要增列容,但不得减少。 3. 专篇的容应完整、具体,专篇应真实完整的反映施工图或初步设计的容。以提高消防审批工作的效率,便于审批人员抓住要点,一目了然,专篇的容是图纸的提炼与完整的反映,不是对设计图纸的补充。 4. 编写时应采用规性专业用语及法定计量单位,紧扣现行国家消防设计规。 5. 本文本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建筑消防现行国家标准。 6. 自审小组应严格审核图纸,凡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工程设计不应当签发。 7. 自审小组由经消防主管部门认可的自审小组组长和自审员组成。 8. 文中附表应按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文字形式填写。 9. 本表的电子版可在市政务服务网中下载,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ef11569600.html,。

目录 一.自审承诺书……………………………………………( 3 ) 二.编制依据………………………………………………( 4 ) 三.工程基本概况…………………………………………( 4 ) 四.工艺设计 (4) 五.总平面设计……………………………………………( 7 ) 六.建筑设计………………………………………………( 7 ) 七.建筑构造………………………………………………( 9 ) 八.消防给水和灭火设计……………………………….( 9 ) 九.防排烟设计…………………………………………. ( 10 ) 十.电气设计…………………………………………… ( 15 ) 十一.燃气设计…………………………………………… (15) 十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 ( 1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