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工务系统高速铁路专业知识网络培训思考题.

2015年春季工务系统高速铁路专业知识网络培训思考题.
2015年春季工务系统高速铁路专业知识网络培训思考题.

2015年春季工务系统高速铁路专业知识网络培训思考题

1.什么是周期检修?(《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二章)

答:周期检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钢轨、道岔、扣件、道床、无缝线路及轨道几何形位等按相应周期进行的全面检查和修理,

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2.周期检修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第二章)

答:(1)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

(2)轨道几何尺寸静态检查。

(3)扣件、轨枕、道床状态检查。

(4)钢轨探伤。

(5)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期观测和分析。

(6)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

(7)精测网检查、复测。

(8)根据线路、道岔、调节器状态,对线路平面、纵断面进行测设和

优化,全面起道、拨道、改道、捣固、稳定,调整几何形位,清筛枕盒不洁

道床和边坡,改善轨道弹性。

(9)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10)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

(11)其他周期性检测的工作。

3.什么是经常保养?(《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二章)

答: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4.经常保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第二章)

答:(1)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或成段轨道几何尺寸超过

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区段进行修理。

(2)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

(3)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

(4)整修焊缝。

(5)整修伤损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6)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

(7)整治道床翻浆冒泥,补充道砟,整理道床。

(8)疏通排水,清除道床杂草。

(9)整治冻害。

(10)精测网维护。

(11)修理、补充和刷新线路标志、标识。

(12)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13)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

5.什么是临时补修?(《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二章)

答: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

备伤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

适。

6.临时补修主要内容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

二章)

答:(1)及时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2)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

(3)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4)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

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等。

(5)处理线路故障。

(6)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

长度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下不

应小于0.8v 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0.6v max。

8.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0.6v 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0.5v max。

9.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在设计行车速度200km/h、250km/h、300km/h条件下,区间及站内正线最小线间距分别为多少?(《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区间及站内正线最小线间距 4.4m;设计行车速度250km/h,区间及站内正线最小线间距 4.6m;设计行车速度300km/h

时,区间及站内正线最小线间距 4.8m。

10.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行车速度200~250km/h(不含)、250~300km/h,区间正线最大坡度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设计行车速度200~250km/h(不含)时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应大于20‰;设计行车速度250~300km/h时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0‰。

1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在设计行车速度200km/h、250km/h、300km/h在困难条件下,正线最小坡段长度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在困难条件下正线最小坡段长度600m;设计行车速度250km/h在困难条件下正线最小坡段长度900m;设计行车速度300km/h在困难条件下正线最小坡段长度900m。

12.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

长度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下不

应小于0.8v 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0.6v max。

1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行车速度为250km/h、300km/h时,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平面圆曲线半径最小值分别为多少?(《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设计行车速度为250km/h时,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平面圆曲线半径最小值3500m;设计行车速度为300km/h时,竖曲线与平面圆曲

线重叠设置的平面圆曲线半径最小值5000m。

14.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速度等级为200~250km/h(不含)正线道床的砟肩宽度、厚度、边坡有何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砟间宽度不小于0.5m,厚度350mm,边坡1:1.75。

1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速度等级为250~300km/h(不含)正线道床的砟肩宽度、厚度、边坡有何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砟间宽度不小于0.5m,厚度350mm,边坡1:1.75。

16.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速度等级200~250km/h(不含)、250~300km/h (不含)正线道床砟肩堆高分别有何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速度等级200~250km/h(不含)砟肩堆高150mm、250~300km/h(不含)砟肩堆高100mm。

1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曲线未被平衡的超高一般要求是什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欠超高一般不应大于4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60mm。

(2)仅运行客车的线路过超高不应大于70mm;客货共线线路货物列车按80km/h速度检算时,过超高不应大于50mm;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列车按80km/h速度检算时,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90mm。

18.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小竖曲线半径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

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时最小竖曲线半径15000m;设计行车速度为250km/h时最小竖曲线半径20000m;设计行车速度为300km/h时最小竖曲线半径25000m。

19.混凝土枕严重伤损的判定标准是什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轨枕横裂或斜裂的裂缝长度为枕高1/2~2/3;

(2)轨枕纵裂: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裂缝宽不大于 1.5mm;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裂缝宽不大于0.5mm);

(3)挡肩缺损长度为总长度的1/3~1/2;

(4)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

(5)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2mm;

(6)钢筋(或钢丝)外露(长度超过100mm)。

20.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哪几类?(《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轻伤、重伤、折断。

2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区间钢轨头部磨耗重伤标准如何规定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垂直磨耗10mm,侧面磨耗12mm。

22.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总磨耗如何计算?(《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

2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扣件出现什么情况需进行修理或更换?(《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零部件损坏;顶埋套管损坏;有螺栓弹条(弹条Ⅴ型)紧固状态弹

条中肢前端离缝超过1mm;无螺栓弹条(弹条Ⅳ型、FC型)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10mm的橡胶垫板超过20mm)丧失作用,橡胶垫板损坏时,应进行更换。

24.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折断标准指的是?(《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钢轨全截面断裂;裂纹贯通整个轨头截面;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2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裂纹贯通整个轨底截面属于哪类伤损?(《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折断。

26.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顶面伤损什么情况下属于折断?(《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mm且深度大于5mm的掉块。

27.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轨头磨耗、轨头剥离裂纹及掉块、轨顶面擦伤、波形磨耗、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和锈蚀等。

28.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上临时插入的短轨有何要求?(《高速铁路有

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上临时插入的短轨不得短于6m,不得连续插入,且必须尽快焊复。临时插入短轨的线路允许速度不得大于160km/h。

29.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尖轨、心轨、叉跟尖轨出现什么不良状态或伤损,应进行修理或更换?(《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答:(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间隙大于1mm,短心轨与叉跟尖轨尖端间隙大于 1.5mm。(2)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

符合要求,或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隙超过2mm。(3)尖轨、可动心轨拱腰,造成与滑床台间隙超过2mm。(4)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

心轨相对于翼轨降低值偏差超过1mm,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5)尖轨与心轨因扭转或磨耗等原因造成光带异常,且对行车平稳性有影响。(6)尖轨、心轨、叉跟尖轨肥边大于1mm。(7)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30.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扣件按轨下基础形式分为哪几种,分别是什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扣件按轨下基础形式分为有挡肩和无挡肩扣件。

3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寒冷地区路基地段应采用具有什么功能的扣件?(《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寒冷地区路基地段应采用具有调高功能的扣件。

32.设计行车速度200-250km/h有砟道床纵向阻力、横向阻力、道床密

实度等状态参数分别应符合什么技术要求?

答:纵向阻力≥12kN/枕、横向阻力≥10kN/枕、道床密实度≥1.75g/cm3。

3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Ⅳ型扣件绝缘轨距块分为几种,分别是什

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一般地段使用的绝缘轨距块和夹板处使用绝缘轨距块。

34.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Ⅳ型扣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弹条Ⅵ型扣件系统由弹条、绝缘轨距块、橡胶垫板和预埋铁座等组成。

3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Ⅳ型扣件弹条分为哪几种,直径分别为多

少?(《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弹条分为两种,即:一般地段安装的弹条,直径为20mm;夹板处安装的弹条,直径为18mm。

36.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Ⅳ型扣件绝缘轨距块分为哪几种哪几个规

格?(《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绝缘轨距块分为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绝缘轨距块和夹板处使

用绝缘轨距块,每种绝缘轨距块有7号~13号七个规格。

3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Ⅳ型扣件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钢轨与绝缘轨距块、绝缘轨距块与预埋铁座间缝隙之和不应大

于1mm。

(2)扣压力不应小于9kN(夹板位置弹条除外)。

(3)轨距调整量:-8~+4mm,通过更换不用号码的绝缘轨距块实现轨距和轨向的调整。

(4)高低调整:扣件不能进行高低调整,不得垫入调高垫板。

38.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Ⅴ型扣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弹性Ⅴ型扣件系统由螺旋道钉、平垫圈、弹条、轨距挡板、轨下垫

板和预埋套管等组成。此外,为高低调整需要,还包括调高垫板。

39.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Ⅴ型扣件弹条分为哪几种,直径分别为多

少?(《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Ⅴ型扣件弹条分为两种,即:一般地段使用的W2型弹条,直径为14mm;桥上可能使用的X3型弹条(直径为13mm)。

40.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弹条Ⅴ型扣件调高垫板分为哪几种规格,放置在

什么位置?(《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调高垫板按厚度分为1mm、2mm、5mm和8mm四种规格,放置于轨下垫板与轨枕承轨面之间。

4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FC型扣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FC型扣件系统由弹条、绝缘帽、预埋底座、绝缘轨距块和橡胶垫板

等组成。

42.高速铁路有砟轨道FC型扣件绝缘轨距块有哪几种规格?(《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绝缘轨距块共有10种规格,按厚度分为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和15mm。

4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FC型扣件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钢轨与绝缘轨距块、绝缘轨距块与预埋铁座间缝隙之和不应

大于1mm。

(2)扣压力不应小于9kN(小阻力弹条不应小于3kN)。

(3)轨距调整量:-8~+8mm,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的绝缘轨距块进行

轨距和轨向调整。

(4)高低调整:扣件不能进行高低调整,不得垫入调高垫板。

44.无缝线路绝缘接头应满足的技术要求有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绝缘接头应符合《铁路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条件》(TB/2975)的规定。

(2)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

轨枕边不宜小于100mm。

(3)胶接绝缘接头宜采用现场胶接。胶接绝缘接头与焊接接头间距不

应小于20m,道岔间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12m。

4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

温之差、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分别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

温之差不应大于10℃;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3℃。

46.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绝缘接头应满足什么技术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绝缘接头应符合《铁路钢轨胶结绝缘接头技术条件》(TB/T2975)

的规定。

(2)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

轨枕边不宜小于100mm。

(3)胶接绝缘接头宜采用现场胶接。胶接绝缘接头与焊接接头间距不

应小于20m,道岔间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12m。

4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现场焊接应采用什么方式?(《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现场焊接应采用移动闪光焊。

48.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焊接道岔、调节器焊接及伤损钢轨

处理应采用什么方式?(《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答: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焊接道岔、调节器焊接及伤损钢轨

处理应采用铝热焊。

49.调节器应满足什么技术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平面曲线和竖曲线地段不得设置调节器。

(2)在桥梁中部设置双向调节器时,温度跨度不宜超过200m,宜将双向尖轨的对称中心设置在连续梁中部固定支座上方。

(3)调节器基本轨始端和尖轨跟端焊接接头位置距梁缝不应小于2m。

(4)连续线钻孔位置应避开基本轨伸缩范围。

(5)单向调节器应加强尖轨及其后100-150m范围内钢轨锁定。双向调节器应加强尖轨范围锁定。

(6)调节器及其前后线路扣件类型和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50.允许速度200km/h线路钢轨焊接接头轨头内侧工作面平直度、轨底

面平直度分别有何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答:轨头内侧工作面平直度应在(+0.3~-0.3)mm/1m范围内;轨底面平直度应在(+0.5~0)mm范围内。

5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联合接头应满足什么技术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联合接头焊接质量应符合《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 1632.1)规定。

(2)联合接头位置不得设置在桥墩上和钢桁梁伸缩纵梁上,并要求桥

台边墙或桥墩不小于2m。

52.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焊接接头位置应符合什么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左右股单元轨节锁定焊接头相错量不宜超过100mm;

(2)由道岔前端和辙叉跟端接头焊缝确定的道岔全长偏差不得超过±

20mm;

(3)铝热焊焊缝距轨边不得小于100mm;

(4)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或不同线下基础

过渡段范围。

5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道岔维修管理应以什么作为管理单元?(《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前后200m线路。

54.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什么情况下

需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答:(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

(2)锁定轨温不明、不准确。

(3)两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温差超过5℃,或左右股钢轨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3℃,或同一区间单元轨节最高、最低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

(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轨条产生不正常伸缩。

(5)出现严重不均匀位移。

(6)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

(7)通过位移观测或测试分析,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

55.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无缝线路钢轨位移观测桩设置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钢轨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均匀布置,内侧应距线路

中心不小于 3.1m,桥梁地段应在固定支座上方设置。

(2)区间钢轨位移观测桩间距不应大于500m。

(3)道岔及其前后设置7对钢轨位移观测桩:岔头、限位器(或间隔铁)、岔尾(含直、曲股)、道岔前后50m和200m处。岔区道岔间距大于50m 时设一对钢轨位移观测桩。

(4)调节器及其前后设置6对钢轨位移观测桩:调节器两端及前后50m 和200m处,双向调节器在中间增设1对。

56.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有何技术要求?(《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技术要求。①应按设计要求,保持扣

件布置方式和扣件紧固程度,尤其应加强温度跨度大的桥上无缝线路小阻

力扣件养护。②在高温和低温季节,应加强温度跨度大的桥上无缝线路结

构和状态检查,加强连续梁活动端或桥台附近的线路状态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对大坡道地段、列车制动地段无缝线路应加强检查和锁定,防止

钢轨爬行和轨向变化。

(3)应加强隧道口前后100m线路检查,采取措施防止线路出现碎弯。

57.扣件系统静态检查内容和周期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四章)

答:(1)扣件系统静态检查内容和周期见下表:

(2)线路开通前,应对扣件安装状态、部件缺损、预埋套管等全面检查,对弹条紧固状态全面查看、重点检测。

58.当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300km/h时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分别有何规定?(《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当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时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最小线间距不应小于4.4m,曲线地段可不加宽;当设计行车速度为300km/h时区间及站内正线最小线间距不应小于 4.8m,曲线地段可不加宽。

59.扣件出现什么情况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

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零部件损坏。

(2)预埋套管损坏。

(3)有螺栓弹条(弹条V型)紧固状态弹条中肢前离缝超过1mm。

(4)无螺栓弹条(弹条Ⅵ型、FC型)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5)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10mm的橡胶垫板超过20mm)丧失作用,橡胶垫片损坏时,应进行更换。

(6)轨距挡板严重磨损,钢轨与轨距挡板、轨距挡板与承轨槽挡肩离

缝超过2mm。

60.基本轨、翼轨、导轨和护轨出现什么情况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三章)

答:(1)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

(2)高锰钢摇篮出现裂纹。

(3)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61.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道岔静态检查内容和周期?(《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四章)

62.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钢轨检查包括哪些?(《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四章)

答:探伤和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

63.线路标志包括哪些内容?(《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第四章)

答:线路标志包括公里标,半公里标,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包括

警冲标。

64.铁路桥梁在什么情况下桥上线路需设置上拱度?(《铁路桥隧建筑物

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跨度在30m及以上的钢梁,桥上线路应设置上拱度;对实测或计算

挠度小于跨度1/1600或≤15mm时及连续梁的中孔,可不设上拱度。

65.铁路桥梁桥上线路上拱度按什么规定设置?(《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1)现行最大活载(包括冲击)作用下实测弹性挠度的1/2;开行动车组区段,按动车组和普通客车实测平均挠度之和的1/2。

(2)中一活载作用下计算静挠度的1/2;

(3)悬臂梁端部的上拱度可采用按2倍悬臂梁长度的简支梁计算挠度

的1/2,自由梁(挂孔)的上拱度值,按简支梁设置;

(4)连续梁的边跨按简支梁设置。

66.铁路桥梁桥上线路中线与梁跨设计中线的偏差有何要求?(《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钢梁不应大于50mm,圬工梁不应大于70mm,行车速度大于120km/h 区段,钢梁、圬工梁均不应大于50mm。超过偏差限值时应进行检算,如影响承载能力(即K<l)或侵入限界时,必须进行调整。

67.铁路桥梁按长度如何分类?(《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一章)

答:按长度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特大桥-桥长500m以上,大桥-桥长100m以上至500m,中桥-桥长20m以上至100m,小桥-桥长20m 及以下。

68.铁路隧道按长度如何分类?(《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一章)

答:特长隧道—隧长10000m 以上;长隧道—隧长3000m 以上至10000m;

中长隧道—隧长500m 以上至3000m;短隧道—隧长500m 及以下。

69.明桥面两端桥头线路用木枕过渡时对锁定长度有何要求?(《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锁定长度至少为75m。

70.有砟桥面桥梁什么条件下需安装护轨?(《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1)桥长大于50m的有砟桥面及无砟无枕桥梁;桥长大于20m的明桥面钢梁桥。

(2)跨越铁路、重要公路、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桥。

(3)多线桥上的各线按上述第1、2项办理,多线框构桥可只在两外侧

线路上铺设。

71.桥梁护轨的安装,护轨顶面与基本轨顶面有何要求?(《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72.对于桥梁护轨的安装,护轨的直轨部分长度有何规定?(《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答:护轨应伸出桥台挡砟墙以外,护轨的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

73.对既有明桥面,护轨下垫板厚度有何要求?(《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可加垫总厚度不大于30mm的垫板。

74.铁路桥梁墩台上相邻钢筋混凝土梁间、梁端与墩台挡砟墙间的间距

有何要求?(《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墩台上相邻钢筋混凝土梁间、梁端与墩台挡砟墙间的间距,应能保

持梁体自由伸缩,一般梁跨小于等于16m时为6cm,梁跨大于16m时为10cm。

75.木桥枕失效的判定标准?(《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木桥枕有下列状态之一时,即为失效木桥枕:(1)标准断面木桥枕因腐朽、挖补、削平和挖槽累计深度超过80mm。(2)钉孔周围腐朽严重,无处改孔,不能满足持钉及保持轨距的需要。(3)木桥枕内部严重腐朽。(4)通裂严重,影响共同受力。

76.直线、曲线半径600m≤R≤3000m、曲线半径R<600m的区间内道砟桥面特大桥,桥上线路中心至人行道栏杆内侧净距分别应符合什么要求?

(《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直线地段特大桥桥上线路中心至人行道栏杆内侧净距不小于 3.00m;曲线半径600m≤R≤3000m特大桥桥上线路中心至人行道栏杆内侧净距不小

于3.25m;曲线半径R<600m的区间内道砟桥面特大桥桥上线路中心至人行

道栏杆内侧净距不小于 3.50m。

77.混凝土抗渗等级在寒冷地区有冻害地段和严寒地区有何规定?(《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混凝土抗渗等级在寒冷地区有冻害地段和严寒地区不应低于P10。

78.板式橡胶支座,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允许偏差值有何规定?(《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答:板式橡胶支座,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允许偏差值是1mm。

79.明桥面两端桥头线路用木枕过渡时应采用什么锁定方式?(《铁路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第三章)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网络基础知识 .什么是局域网: 局部区域网络( )通常简称为"局域网",缩写为。局域网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仅是在同一地点上经网络连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局域网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网络。通常将具有如下特征的网称为局域网。 )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筑或一个房间内。 )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其范围自到,近来已达到。而广域网运行时的传输率一般为、或者、。专用线路也只能达到。 )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 .什么是广域网: 广域网( , )它是影响广泛的复杂网络系统。 由两个以上的构成,这些间的连接可以穿越*以上的距离。大型的可以由各大洲的许多和组成。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它由全球成千上万的和组成。 有时、和间的边界非常不明显,很难确定在何处终止、或在何处开始。但是可以通过四种网络特性通信介质、协议、拓扑以及私有网和公共网间的边界点来确定网络的类型。通信介质是指用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电缆、光纤电缆、无线电波或微波。通常结束在通信介质改变的地方,如从基于电线的电缆转变为光纤。电线电缆的通常通过光纤电缆与其他的连接。 .什么是网桥: 网桥这种设备看上去有点像中继器。它具有单个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网桥属于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够进行流控制、纠错处理以及地址分配。网桥能够解析它所接受的帧,并能指导如何把数据传送到目的地。特别是它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其他段转发(重发)数据包,而且,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与源地址位于同一段,就可以把它过滤掉。当节点通过网桥传输数据时,网桥就会根据已知的地址和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建立过滤数据库(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转发表)。网桥利用过滤数据库来决定是转发数据包还是把它过滤掉. .什么是网关: 网关不能完全归为一种网络硬件。用概括性的术语来讲,它们应该是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产品。特别地,它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通信协议或结构连接起两个系统。和本章前面讨论的不一样,网关实际上通过重新封装信息以使它们能被另一个系统读取。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网关必须能运行在模型的几个层上。网关必须同应用通信,建立和管理会话,传输已经编码的数据,并解析逻辑和物理地址数据。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1、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2、启动反病毒软件,并对整个硬盘进行扫描 3、发现病毒后,我们一般应利用反病毒软件清除文件中的病毒,如果可执行文件中的病毒不能被清除,一般应将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 4、某些病毒在Windows状态下无法完全清除,此时我们应采用事先准备的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引导系统,然后在DOS下运行相关杀毒软件进行清除 备注:可以随时随地防护任何病毒反病毒软件是不存在的、随着各种新病毒的不断出现,反病毒软件必须快速升级才能达到杀除病毒的目的、具体来说,我们在对抗病毒时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策略和一个完善的反病

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笔记讲义

网络基础知识整理

目录 1交换技术 (1) 1.1线路交换 (1) 1.2分组交换技术 (1) 1.3帧中继交换 (2) 1.4信元交换技术 (2) 2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3) 2.1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3) 2.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 2.3TCP/IP的分层 (4) 2.4IP协议 (4) 2.5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 2.6可靠的数据流传输TCP (6) 3局域网技术 (6) 3.1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7) 3.2以太网Ethernet IEEE802.3 (7) 3.3标记环网Toke Ring IEEE802.5 (8) 3.4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ISO9314 (8) 3.5局域网标准 (9) 3.6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10) 3.7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1) 3.8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1)

3.10基于交换技术的网络 (12) 3.11ATM局域网 (13) 3.12无线局域网 (13) 3.13城域网 (14) 4广域网技术 (14) 4.1电话网 (14) 4.2点到点通信 (15) 4.3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5) 4.4分组交换网 (16) 4.5帧中继网 (18) 4.6ATM网 (19) 4.7数据数据网DDN (20) 4.8移动通信 (21) 4.9卫星通信系统 (21) 4.10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 (22) 4.11数字用户线 (22) 5网络互连技术 (23) 5.1局域网互连 (23) 5.2网络互连原理 (24) 5.3无连接网络互连 (24) 5.4IP数据报的路由选择 (25)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学习

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1、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学习课程: e-Learning基础知识

e-Learning基本知识(2008) 一、e-Learning概念及定义 E-learning又称电子化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方法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IT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1)广义地讲,E-learning指电子化、数字化或互联网化学习。 (2)狭义地讲,E-learning指互联网化学习,因为互联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巨大,特别是在学习方面,日益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 (3)从企业角度讲,E-learning是一种学习与绩效提升的解决方案,它通过网络等技术实现学习的全过程管理(设计、实施、评估等),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提升绩效,最终使企业提升竞争力。] 综上,E-learning是由网络电子技术支撑或主导实施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它是网络与信息科技(指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教学内容和学习技术的完美结合。包括因特网在线学习和内部网在线学习两种基本方式。 二、e-learning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1、在E-learning已经得到了重视和较为广泛的运用: (1)在E-learning的发源地美国,自从1999年,在美国加州的online Learning大会上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化学习的应用一直保持了一个很高的增长速度; (2)美国92%的大型企业已经或开始采用在线学习,其中60%的企业已经将e-Learning 作为企业实施培训的主要辅助工具。 (3)截止到2004年,全球20%的企业运用了在线学习模式; (4)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估计,E-learning将达到占企业总训练量的40%,而传统的教室训练将下降至60%; (5)据ASTD(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人的公司中90%都将采用E-learning进行培训。 2、在中国,E-leaning经历了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 (1)从1999年已经有人开始研究E-learning的企业应用; (2)2001年国外在线学习公司开始进入中国 (3)2002年开始,很多中国大型的金融、通讯企业开始采用在线学习,如工行、太保、中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但由于发展阶段和需求的不同,国外的系统在中国无法大规模地推广和有效使用,市场呼唤国内的专业化企业能够开发出有效的系统和内容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4)04、05年在线学习以各种方式在中小企业开始运用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E-learning 在加速发展之中,企业的HR部门逐渐看到了应用E-learning能为企业带来的优势,不但节省经费、时间、人力,而且使企业内部知识得到快速的更新,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另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能够提供很好内容和服务的供应商,如以时代光华为代表的e-learning提供商。 2001年e-learning的市场总额为52亿美元,预计2006年市场总额将达到23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5.6%。这主要是由于这种新的学习培训模式确实能够大幅降低培训的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培训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 如何防止QQ 密码被盗 ?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 ( 一) 网络安全概述 ? ( 二)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 ( 三) 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 ( 四) 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 ( 五) 网络入侵 ? ( 六) 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 ( 七)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 ( 八)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 ( 九)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 1、安装杀毒软件 ?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 ? 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 4、最好下网并关机 ? 5、尽量少使用BT 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 建议: ? 1 、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 2 、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 3 、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 4 、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 、Email 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 5 、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IP基本原理 第一节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概述 Internet网又称国际互连网,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通过INTERNET网,我们可以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进行交流,检索各种信息资料。我国已连通INTERNET网,并向全社会开放。 INTERNET网是由美国军用计算机网络发展起来的,1968年美国国防部研究局主持研制用于支持军用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络(ARPANET)。该网络的设计思想是:要求网络能够经受住故障而维持正常工作。为此,ARPA使用了国际互连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实现网络互连,1969年ARPANET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INTERNET 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69~1984年,为军用实验阶段。 2、1984~1992年,学术应用阶段。 3、1992~1995年,向商业应用过度阶段。 1995年以后,INTERNET网进入商用阶段。 I NTERNET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它是以TCP/IP协议把各个国家、各个部门、各种机构的内部网络连接起来的数据通信网,从信息资源的观点看,INTERNET网是一个集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内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网。它提供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单独网络。 INTERNET实质是物理网络和信息资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实体。具有以下特点: 1.TCP/IP协议是INTERNET网的基础和核心。INTERNET网中,依靠该协议实现各种网络的互连。

2.用户在使用INTERNET网时,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底层的物理结构,这种透明性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十分方便。 3.由于INTERNET网也“互连”了公用电话网,因此,对一般用户,只要具备一部电话机、一台微机和一台调制解调器,就可以接入INTERNET网。 4.没有对INTERNET网上的通信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INTERNET网上的许多服务和功能都是由用户来开发、经营和管理的。可以说,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讲,INTERNET网是一个用户的网络。 目前,连接到INTERNET网上的大型网络包括有NSINET(美国宇航局NASA的网络)、ESNET (美国能源部的网络)、CREN(由美国BITNET和CSNET合并的网络,提供电子邮件及专题讨论等服务)、UUNET(基于UNIX的UUCP协议)、NCSANET(美国超级计算机网络)、USAN (美国院校卫星网)、EBONE(欧洲骨干网)、SWITH(瑞士院校网)、SUNET(瑞士院校网)、ILAN(以色列科技网)、AARNNT(澳大利亚科研网)等等。我国接入INTERNET网的骨干网是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 第二节TCP/IP网络协议 IP协议提供一种全网间网通用的地址格式,并在统一的管理下进行地址分配,使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网间网地址(即IP地址)与它相对应。而原来的物理地址保持不变。这样,物理地址的差异就被IP地址所屏蔽。 IP地址结构与表示 (一)IP地址的结构 IP地址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它的组成如下: 网络号+主机号 其中,网络号确定计算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确定计算机在该网络中的所处的位置。在INTERNET网中,根据TCP/IP协议规定,每个IP地址是由32bit的二进制数组成的。主要分为三类: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网络基础知识 1.什么是局域网: 局部区域网络(local areanetwork)通常简称为"局域网",缩写为LAN。局域网是结构复杂程度最低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仅是在同一地点上经网络连在一起的一组计算机.局域网通常挨得很近,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网络。通常将具有如下特征的网称为局域网。 1)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公里,甚至只在一幢建筑或一个房间内. 2)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其范围自1Mbps到10Mbps,近来已达到100Mbps .而广域网运行时的传输率一般为2400bps 、9600bps或者38.4kbps 、56.64kbps 。专用线路也只能达到1.544Mbps。3)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 2。什么是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 WA N )它是影响广泛的复杂网络系统. WAN由两个以上的LAN构成,这些LAN间的连接可以穿越30mile *以上的距离.大型的WAN可以由各大洲的许多LAN和MAN组成.最广为人知的WA N 就是Internet,它由全球成千上万的LAN和W AN 组成。有时LAN、MAN和WAN间的边界非常不明显,很难确定LAN在何处终止、MAN或W AN在何处开始.但是可以通过四种网络特性—通信介质、协议、拓扑以及私有网和公共网间的边界点来确定网络的类型。通信介质是指用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的电缆、光纤电缆、无线电波或微波。通常LAN结束在通信介质改变的地方,如从基于电线的电缆转变为光纤。电线电缆的LAN通常通过光纤电缆与其他的LAN连接。 3.什么是网桥: 网桥这种设备看上去有点像中继器.它具有单个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它与中继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解析它收发的数据。网桥属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能够进行流控制、纠错处理以及地址分配。网桥能够解析它所接受的帧,并能指导如何把数据传送到目的地.特别是它能够读取目标地址信息(MAC),并决定是否向网络的其他段转发(重发)数据包,而且,如果数据包的目标地址与源地址位于同一段,就可以把它过滤掉。当节点通过网桥传输数据时,网桥就会根据已知的MAC 地址和它们在网络中的位置建立过滤数据库(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转发表)。网桥利用过滤数据库来决定是转发数据包还是把它过滤掉. 4。什么是网关: 网关不能完全归为一种网络硬件。用概括性的术语来讲,它们应该是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产品.特别地,它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通信协议或结构连接起两个系统。和本章前面讨论的不一样,网关实际上通过重新封装信息以使它们能被另一个系统读取。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网关必须能运行在OSI模型的几个层上.网关必须同应用通信,建立和管理会话,传输已经编码的数据,并解析逻辑和物理地址数据。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所组成的。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①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网络通信协议 ②网络硬件=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网络服务器应是一台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般用高档微型机或小型机作服务器。与一般计算机相比主要区别:一是运算速度快;二是存储容量(包括内存和硬盘)大;三是可靠性、稳定性好。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一般服务器应装两套完全相同的硬盘,且处于热备份状态。服务器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现类。 █网络工作站(客户机):是指供用户直接使用入网的计算机,只要求一般的

计算机即可。但在硬件上应配备网卡,软件上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 █通信处理机: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 █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网卡:网络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电路。网卡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硬件设备。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 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由于网卡类型的不同,使用的网卡也有很多种。如以太网、FDDI、AIM、无线网络等,但都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网卡才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都是以太网连接形式,使用的便是与之配套的以太网网卡。 网卡虽然有多种,不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块网卡都拥有唯一的ID号,也叫做MAC地址(48位),MAC地址被烧录在网卡上的ROM中。安装网卡后,还要进行协议的配置。例如,IPX/SPX协议、TCP/IP协议。 网卡的功能: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计算机的数据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线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二是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并发到计算机中。 网卡的分类:按总线分类:ISA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 按端口分类:RJ-45端口、AUI粗缆端口、BNC细缆端口。 按带宽分类:10Mb/s、1000Mb/s、10/100Mb/s、1000Mb/s █传输介质:是指连接计算机网络的信号线,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载体。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常用的介质有同轴电览、双绞线和光览等:

基础知识图文教程入门知识学习

AI基础知识图文教程 --入门知识学习 第一节:Illustrator简介 知识点: ?Illustrator简介及应用领域 ?Illustrator发展史 ?Illustrator高手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Illustrator简介及应用领域 Illustrator是美国Adobe(奥多比)公司出品的重量级矢量绘图软件,是出版、多媒体和网络图像的工业标准插画软件。 Adobe(公司):始于1982年,目前是广告,印刷、出版和Web领域首屈一指的图形设计,出版和成像软件设计公司,总部在美国加州圣何塞。 Illustrator将矢量插图,版面设计、位图编辑、图形编辑及绘图工具等多种元素合为一体,广泛地应用于广告平面设计,CI策划、网页设计、插图创作、产品包装设计、商标设计等多个领域。 具不完全统计全球有97%的设计师在使用Illustrator软件进行艺术设计。 Illustrator发展史 Adobe公司在1987年的时候就推出了Illustrator1.1版本。随后一年,又在Window平台上推出了2.0版本。Illustrator真正起步应该说是在1988年。 Adobe Illustrator6.0 1996年 Adobe Illustrator7.0日文版 1997年 Adobe Illustrator8.0 1998年 Adobe Illustrator 9 2000年 Adobe Illustrator 10 2001年 Adobe Illustrator 11 2002年 Adobe Illustrator CS2 2003年 Adobe Illustrator CS3 Adobe Illustrator CS4 2008年 Adobe Illustrator CS4软件是一个完善的矢量图形环境。 Illustrator高手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Illustrator工具,面板总结归纳徒手绘制人物,卡漫,角色创意等 Illustraotr在装饰绘画中的运用及实例 Illustraotr制作产品实体及企业标志创意 Illustrator高级排版,海报制作技巧及实例 Illustrator各种印刷品制作技巧 Illustrator在CI策划中的应用技巧 AI与PS的结合使用及各种网页按钮的制作技巧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什么就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与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与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由网络硬件与网络软件所组成的。网络硬件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理实现,网络软件就是网络系统中的技术支持。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功能。 ①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网络通信协议 ②网络硬件=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网络服务器:就是网络的核心,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网络服务器应就是一台功能较强的计算机,一般用高档微型机或小型机作服务器。与一般计算机相比主要区别:一就是运算速度快;二就是存储容量(包括内存与硬盘)大;三就是可靠性、稳定性好。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一般服务器应装两套完全相同的硬盘,且处于热备份状态。服务器一般分为文件服务器与打印服务器现类。 █网络工作站(客户机):就是指供用户直接使用入网的计算机,只要求一般的

计算机即可。但在硬件上应配备网卡,软件上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 █通信处理机:一方面作为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连接的接口,将主机与终端连入网内;另一方面它又作为通信子网中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与转发等功能。 █信息变换设备:对信号进行变换,包括: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接收与发送器、用于光纤通信的编码解码器等。 █网卡:网络与计算机相连的接口电路。网卡就是连接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硬件设备。网卡插在计算机或服务器扩展槽中, 通过网络线(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与网络交换数据、共享资源。 由于网卡类型的不同,使用的网卡也有很多种。如以太网、FDDI、AIM、无线网络等,但都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网卡才行。目前,绝大多数网络都就是以太网连接形式,使用的便就是与之配套的以太网网卡。 网卡虽然有多种,不够有一个共同点就就是每块网卡都拥有唯一的ID号,也叫做MAC地址(48位),MAC地址被烧录在网卡上的ROM中。安装网卡后,还要进行协议的配置。例如,IPX/SPX协议、TCP/IP协议。 网卡的功能: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就是将计算机的数据进行封装,并通过网线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二就是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并发到计算机中。 网卡的分类:按总线分类:ISA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 按端口分类:RJ-45端口、AUI粗缆端口、BNC细缆端口。 按带宽分类:10Mb/s、1000Mb/s、10/100Mb/s、1000Mb/s █传输介质:就是指连接计算机网络的信号线,就是网络中信息传递的载体。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常用的介质有同轴电览、双绞线与光览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2、了解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 3、了解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4、掌握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5、了解因特网的工作方式; 6、了解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 2、因特网的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熟悉教材、准备教案、制作网络课件, 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讲解指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信息网络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未来信息化社会里,人们必须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工作、交流。

今天我们就通过因特网来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起走进网络世界,去发现、探索网络的奥秘。(教师讲述) 二、新课教学 1、指导学生进入学习网站。 教师演示:启动IE浏览器输入网址进入专题学习网站 2、布置学习任务 本节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因特网的产生和发展、因特网的功能、因特网的接入等知识。点击网页左侧的按钮即可进入学习页面(教师讲解)。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三、课堂在线测试 新授完毕,学生进入课堂测验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在线测验页面。学生进入测试页面,对所学知识进行测验,巩固提高。教师记录学生成绩,测试完毕,教师讲评测试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讨论交流,提高升华 通过论坛,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发帖子交流、共同讨论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升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课堂小节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世界,探索网络知识,感受到网络奥妙,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在网上学习的方法、技巧。培养自己在网上获取知识的兴趣和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 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 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 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 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 以及相应的介质就是看不见的电磁波)应用软件四部分。 1.1.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 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 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

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 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 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大大 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计算机在没有联网的条件下,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 在管理这些计算机时,必须分别管理。而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在 某个中心位置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 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5、均衡负荷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 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 1.1.3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可靠性 、|/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立即由系统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来代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样,当网络的一条链路出了故障时可选择其它的通信链路进行连接。 2、高效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摆脱了中心计算机控制结构数据传输的局限性,并且信息传递迅速,系统实时性强。网络系统中各相连的计算机能够相互传送数据信息,使相距很远的用户之间能够即时、快速、高效、直接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入门学习必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入门 今天的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我们从以下的12个目录中了解:?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

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 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