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济宁市教师招聘教基真题及答案

2019年山东济宁市教师招聘教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三个方面:“闻知”“推知”和“亲知”。“闻知”分为传闻和亲闻两种;“推知”包含推论、考案;“亲知”的过程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案是D

2.夸美纽斯说:“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一个人”。这句话说明教育是( )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B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C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答案是A

3.下面的各种方法中,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效果的是()。

A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B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

C使知识抽象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D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答案是C 4.19世纪中期,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主要的教学形式。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与个别教学相比,班级授课制的缺陷是()。

A不利于因材施教 B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C不利于组织管理 D不利于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精神案是A

5.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数学教师经常在黑板.上清楚而细致的演算例题,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

A原型操作 B原型模型 C原型定向 D原型内化答案是C

6.硕硕在背诵一篇英语课文时,由于篇幅较长,背了很多遍,总是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 ) 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答案是D

7.法国小说家家巴尔扎克说: 人世间的事情永远不会有绝对结果,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这句话表明了( )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个体主观能动性 B学校教育 C环境 D遗传答案是A

8.( )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者的个人价值。

A社会本位论 B教师中心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是C, 9.教师在直观教学时,经常会运用变式的方法,其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B分化概念 C丰富想象力 D引起注意答案是B

10.( ) 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危害了教育机会均等,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中间型学制 D“Y”型学制答案是B

11.《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在“吃动平衡行动”中提出广宽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目前我国健康成人每天适宜的烹调油摄入量为( ) 。

12.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月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就该负责他的所有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这些父母的说法()。

A正确,学校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 B正确,父母没有承担法治教育的责任

C不正确,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治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D不正确,学校对学生负有全部责任答案是C

13.在鲜花盛开,草木葱茏的杨青季节,人们常有“花在微笑,草在点头”的愉悦,这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答案是A

14.( ) 是当今课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既体现了科学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及现代化社会信息膨胀的必然要求,也反映了科学知识自身发展经历的过程。

A课程简单化 B课程复杂化 C课程分科化 D课程综合化答案是D

15.物理课上,一位教师在讲“摩擦力”时,向学生提问:“一吨重的铜球放在光滑的地板.上,蚂蚁能不能推动它呢?”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说,我们今天就学习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位教师的课堂导入体现了( ) 教学原则。

A有序性 B巩固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答案是C,

16.在教育研究的各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

取决于( )。

A研究时间 B研究对象 C研究内容 D研究目的答案是D

17.“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这是组委会给《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之一()”的颁奖词。A钟扬 B吕宝民 C其美多吉张玉滚答案是D

18.新学年开始,班主任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的的图画,窗台上摆放了花草盆果。学生一般会先知觉教室中生动有趣的图画,这体现了知觉的()。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答案是C

19.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_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A群众路线 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C三严三实 D两学一做答案是B 20.2018年12月18日,我国庆祝改革开放( )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A40年 B50年 C60年 D70年答案是A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属于当代教育的特点()

A教育的世俗化 B教育的义务化 C教育的终身化 D教育的全民化

答案是CD,

2.下列陈述中,是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观点的是( ) 。

A强调直觉的重要性 B认为学习是一个被动认知的过程

C重视学习过程 D强调学科学习结构答案是ACD

3.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大量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学生( )的影响。

A学习态度 B学习成绩 C活动效率 D心理健康答案是ABD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任务,下面有关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 B智能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C知识多,智能一-定高 D智能会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自行形成与发展

答案是AC

5.下面表述属于负强化的是()

A能背好语文词语的学生就不用重复抄写词语了

B小王这一星期表现好活动课不用在教室里写作业了,可以与同学一起活动

C体育老师对小凤说:如果你课上表现好一点就不让你罚站了

D某小学教师对努力学习的学生奖励小红花答案是ABC

6.为了搞清楚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缺点,班主任可以采用( ) 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了解和研究。

A观察 B谈话 C研究书面材料 D调查访问答案是ABCD,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 -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的话深刻地诠释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目标方向。以下属于家庭教育特点的是( )

A教育活动的专门化 B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C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D教育方式的多样化答案是BCD

8.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好的习惯态度和方式。对以下几位学生认知风格,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偏好合作学习易受暗示,认真风格属于冲动型

B乙同学喜欢独立学习,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

C丙同学回答问题时很快作出反应,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

D丁同学回答问题前倾向深思熟虑,认知风格属于沉思型答案是BD

9.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C维护社会稳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案是AD

10.获得2018年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吴良镛 B钱七虎 C刘永坦 D程开甲答案是BC

三、判断题

1.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可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A

2.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有阶级性。()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3.“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4.教育必然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A

5.随着儿童逐渐长大,他们往往在不考虑行为的外部结果的情况下,采纳身边他人优先考虑的事情和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接受他人所推崇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动机的外化。( )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6.智力被认为是学习能力有关的一个重要心理变量,它可以被精准测量。()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7.教师职业是普通职业。( )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A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称未成年人是未满16周岁的公民。()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A正确 B错误答案是B

四、材料分析题

1.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教师奇缺,时年只有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里的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同的澡下镇泥阳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2017年他被评选为感动中国10大人物之一。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是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36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结合以_上案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谈谈你对支月英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解析]案例中支月英老师的行为充分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支月英老师遵循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案例中,支月英老师在山区艰苦的环境下依旧能够全身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带去知识。其次,支月英老师遵循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支月英老师为了学生只身一人来到道路不通条件艰苦的学校,帮助孩子们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最后,支月英老师遵循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案例中,支月英老师来到山区,既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文化知识,又对学生的品德各方面进行了教育。综上所述,支月英老师在充分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者的含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普遍存在的“满堂灌”状况。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限定教师每节课讲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这遭到了张哲老师的带头抵制,张哲老师是学校公认的骨干教师,为人正直、讲课活泼,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师生中很有威信。他说:“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让老师各尽所长,有的老师擅长讲课,为什么不要他讲呢,15分钟的规定是有科学依据吗?是不是搞形式主义。”教学改革首先遭到学校骨干教师的反对,让学校领导始:料未及。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上述现象,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认知(不少于200字)。[解析] 说明:此题考查各位考生对于教育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针对一节课是否可以采用“定时限讲”,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本题的得分要点不在于支持还是反对,而在于给出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渗透着专业化的思考。故参考答案会给出两种说法,供各位考生参考。参考答案- - :我支持15分钟“定时限讲”的做法,硬性规定讲授时间是一种强行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改革,这种改革可能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阻碍,但长期执行,课堂一定会出现可喜的变化。从当前教学的问题来看,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但是教师讲得

过多、学生学得被动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不少教师总认为不多讲学生就不懂,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细,讲了还不会那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了。于是,常态的课堂上弥漫的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讲授之风。面对如此的课堂教学现状,只有“定时限讲”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课堂教学效果低迷、改革徘徊不前的状况。我认为“定时限讲”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老师要考虑如何在15分钟之内高质量地完成讲授任务,变“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动思考教学”。二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对“定时限讲”,老师不得不考虑剩下的时间要做什么,是要组织学生巩固?还是讨论?还是答疑?总之,教师走下了讲台,学生变成了主角;讲授的色彩被淡化,引导的作用得到了强化。三是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堂是教师、学生共同耕种的沃野,如果课堂有了自由开放的空气,那我们的教育也不再是墨守成规,而是真正自由、智慧碰撞、充满激情的“运动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教师讲授时间的硬性规定,尽管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它所传导的对课程改革的信息是不言而喻的。参考答案二:我对15分钟“定时限讲”的做法持保留意见。虽然,15分钟“定时限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是否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科都能采用这种方式,还是需要慎重思考。首先,不同老师在个性、气质、观念和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他们在解读教材、设计课堂时也很难整齐划一。比如,同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可能有的老师能在5分钟之内讲完,,有的老师则要在8分钟才能完成。所以,在选项教学方法与确定教学时间上,不存在适合所有老师的最优方法。其次,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讲课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到底讲多长时间,理应由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等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如果教师缺少一颗向课堂要效益的真心,即使把整堂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彻底唱主角,也未必就是“生本”的体现。最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同。有的课型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有的课型适合采用讲授法。不分学科、不分课型,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定教师的讲授时间,显然有违教学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情、学情来确定具体的讲课时间。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确实应该让少而精的教师讲解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和课堂改革的发展方向,多而有效的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活动成为课堂主旋律,但是在贯彻该理念的时候万不可剑走偏锋,用硬性规定去约束每一-个课堂、

每一个学科。

3.王老师去年刚入职,担任初一二班的班主任。他近期发现学生李某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王老师找他谈话,李某说在小学时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都非常羡慕他,老师也对他寄予厚望,到了初中他感觉同学们都很优秀,自己学习成绩优势不太明显,近几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其他班级活动中也表现一般,彻底打破了他入学时的美好期望,情绪一落千丈,他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退学。假如你是王老师你将如何帮助李某改变学习现状,增强学习动机(不少于200字)。请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解析] 针对李某的现状,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帮助李某改变现状,增强动机。首先,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材料中,学生李某成绩主要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期望效应。其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通过立志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材料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而不是消极的怀疑自己的能力。再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从培养正确的自我概念入手,方法包括:①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②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材料中,李某的成绩不理想导致.上课无精打采,因此应该创造条件,使其获得成功体验。最后,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教师训练学生的步骤:①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②)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功体验;③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材料中,学生李某想不通为什么会成绩下滑,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退学,这时老师需要引导他进行积极的归因。总之,教师应该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变学习现状,增强学习动机。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取启发,为我所用。结合上述材料以教育功能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600字)。

[解析] 材料所述主要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一-方面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另一方面其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繁荣,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教育的文化功能也就更加的突出。①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纵向的文化传承,即文化在时间_上的延续。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学习都是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体现。材料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实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所积累的知识不可胜计,而文化的传承就必须依赖传统的教育。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横向的文化传播,即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材料中提到“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这句话正是体现了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体现了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所谓文化的选择,是指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文化的糟粕必须摒弃,精华则有待发扬,这就需要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过滤了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材料中提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体现的是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创造人类没有的文化,即生产新的文化。材料最后一句的为我所用,正是体现的对文化的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