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单独招生文化水平考试试卷

往年单独招生文化水平考试试卷
往年单独招生文化水平考试试卷

往年单独招生文化水平考试试卷

一、本试卷共10页,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部分。总分240分,

其中语文80分,数学80分,英语80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二、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语文部分

9969、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绚.烂嶙峋.询.问徇.情枉法

B.花圃.哺.养浦.口捕.风捉影

C.蓓.蕾培.训剖.析按部.就班

D.藤椅.绮.丽旖.旎倚.老卖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区区小事生死忧关为虎作伥

B.养尊处优挑拨事非妄费心机

C.兴高彩烈一枕黄粱修养生息

D.人才辈出委曲求全望风披靡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了。

②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的神气,还要陪出

许多眼泪来。

③尼采就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A.风致蔑视自诩 B.丰韵蔑视自命

C.风致鄙薄自诩 D.丰韵鄙薄自命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学生公寓到图书馆只有二三里,从图书馆到教学楼只有三四里,这段距离并不远。

B.考古学家对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C.为了防止这次大检查不走过场,中央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D.出现别里科夫这类人的主要原因,是沙皇反动专制的统治所造成的。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后,联接一根导线通向大地

②当雷电轰鸣时,天上的电就会被这个金属棒吸引

③这就是人们所称的“避雷针”

④富兰克林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设计将金属棒安装在屋顶

⑤顺着导线直通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①⑤③

C. ④②①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是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是因距离而诵的友情的高歌;“”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比喻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次,北京某礼堂,北京自修大学李燕杰校长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A.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B.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

C.“石缝里的草”早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

D.“石缝里的草”是说即使在“石缝”里,也可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

8下列诗句涉及的文化古迹所处的地理位置,正确的一项是()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②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武汉②扬州③南京④苏州

B.①武汉②扬州③苏州④南京。

C.①扬州②武汉③南京④苏州

D.①苏州②武汉③扬州④南京

9.下列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刘备

B.曹操-《短歌行》―孙权

C.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夏洛克

D.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0.“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二、小作文(40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250字的文章。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也有人说:“人生如果做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表达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字形正确、字迹工整。

数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M ={x |-3-3},则M N U 等于( )

A .{x |x <-5,或x >-3}

B .{x |-5

C .{x |-3

D .{x |x <-3,或x >5}

2. α是第四象限的角,cos α=

1213,sin α=( ) A.512 B .-513 C.513 D .-512

3.若AB u u u r =(2,4),AC u u u r =(1,3),则BC uuu r =( )

A .(1,1)

B .(-1,-1)

C .(3,7)

D .(-3,-7)

4.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不是R 的是( )

A .y ax b =+

B .2

k y x =+ (k 为常数) C .21y x x =+- D .211y x x =

++ 5. 已知直线a ∥平面β,直线b ?β,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6.若函数2()2f x x x a =++没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7.圆2x +2y -2x =0和圆2x +2y +4y =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8.在△ABC 中,已知2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A B C +-=,且满足4ab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1

B .2 C. 2 D. 3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9. 2+3与2-3的等比中项是________.

10. 某校有40个班,每班50人,每班选派3人参加“学代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

11.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 4.5x =,则输出的数i =__________.

1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1,b=7,c =3,则B=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16分)

13.等差数列{}n a的前n项和记为n S,已知10a=30,20a=50.

a;

(1)求通项

n

(2)若

S=242,求n.

n

英语部分

9969、单项填空(共计16小题,每题1.5分,共 24分)

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写在答题纸上。

1. Look at eraser on the floor. Whose is it?

A. a

B. an

C. the

D. /

2. —Who did you go to the movie ?

—Nobody. I went alone.

A. with

B. about

C. for

D. from

3. —can I get the book if I order it today?

— In a week.

A. How soon

B. How long

C. How much

D. How many

4. I a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some this afternoon.

A. paper and pencil

B. apples and banana

C. milk and eggs

D. bowl and spoons

5. The workers in the Huashan Mountains have to rubbish to keep the mountains

clean.

A. turn up

B. pick up

C. mix up

D. give up

6. —Sam, come downstairs, please. I need your help.

—Sorry,mum. I on the phone.

A. am talking

B. talked

C. was talking

D. have talked

7. Ten years had passed the CCTV event People Who Moved China took place in

2002.

A. when

B. while

C. before

D. since

8. This place is not big enough for Lu cy’s birthday party. We should find a

______one.

A. big

B. small

C. bigger

D. smaller

9. A new club in our school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and now it has many members.

A. starts

B. is started

C. has started

D. was started

10. Tomorrow is Father’s Day. I don’t know .

A. what can I do for my father

B. what I will get for my father

C. where I went with my father

D. where will I go with my father

11. —What would you like, tea or coffee?

—________

A. A cup of tea, please.

B. It’s so delicious. Thank you.

C.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D. Yes, please. Thank you.

12. You can use English or Chinese ________ you travel in Singapore.

A. whether

B. whatever

C. where

D. if

13. ________ exciting sport it is to go bi ke riding!

A. What a

B. What an

C. What

D. How

14. You don’t have to _______ every new word in the dictionary while reading.

A. look for

B. look up

C. look at

D. look after

15. The Chinese ______ 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文学), and it

cheers us up.

A. artist

B. scientist

C. writer

D. singer

16. Cars make our life easier, _________ they bring environment problems.

A. as

B. or

C. but

D. so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从17―26各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A

Wang Yani was born in 1975. Even as a baby she loved to draw. Her father was an 17 . Yani wanted to be like him. So she tried to stand like her father as she painted, which made him laugh.

One day, Yani painted lines on her fat her’s painting. He got18 . At the time she was only two and a half years old. She cried and said, “I want to 19 like you!” Her father looked at her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He 20 remembered his childhood(童年). He also wanted to draw and paint, but his parents didn’t understand. They just got angry. He didn’t want to see the same thing happen to his daughter. So he decided to 21 her.

With her father’s help,Yani soon 22 . Her lines became flowers, trees, and animals. Her father took her to parks and zoos to get 23 for her paintings. By the end of six, Yani had made over 4,000 works. Her paintings were very special. People 24 her works. When she was eight, one of her paintings was made into a Chinese postage stamp.

Yani became famous when she was young. Her works were 25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As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26 her parents never sold her paintings. She is well-known in the world, and art is still a great joy in her life.

17. A. actor B. athlete C. artist D. engineer

18. A. angryB. excited C. sad D. interested

19. A. laugh B. speak C. stand D. paint

20. A. happily B. clearly C. hardly D. usually

21. A. help B. stop C. refuse D. miss

22. A. did homework B. made money C. did sports D. made progress

23. A. news B. time C. ideas D. luck

24. A. hated B. loved C. found D. forget

25. A. lost B. sold C. bought D. shown

26. A. and B. but C. so D. or

三、阅读理解(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最出佳选项,并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上。

A

I never wanted a dog, but now I’m so glad I have one.

About two years ago, my wife Cathy got a little dog with a face only a mother

could love. We named her Gertie.

Gertie is the kind of dog that has to grow on you. So I decided that the dog would be trained. This didn’t quite go as planned. At 15 weeks old, she was nearly made to leave the Petsmart Training School. She spent every night lying in our bed—snoring (打鼾)so loudly that I hardly got a good night’s sleep.

Then, about six months after she arrived, I felt that something in my heart was taking place, and I was unable to stop it. My behavior(行为方式)began to change. I began to smile at people when passing them in a street. I returned(招手)from neighbors. I started calling my kids and, to my surprise, they started calling me. I even tried to speak to my grandchildren over the phone once. I even was glad to listen to laughter from a 10-month-old granddaughter. The point is that I was changing.

My wife and I both agree that it is Gertie who has changed my behavior.

Gertie is now nearly two years old and almost fully grown. I have come to like the pet little by little, though she is my wife’s dog.

27. 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dog at the beginning?

A. It looked very beautiful.

B. It wasn’t very lovely.

C. It wasn’t necessary to be trained.

D. It could change his life.

28. When did the man’s beha vior begin to change?

A. About two years ago.

B. When Gertie was nearly two years old.

C. When Gertie was 15 weeks old.

D About six months after Gertie arrived.

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bout the man’s change?

A. He began to smile at people

B. He liked helping his neighbours.

C. He started calling his kids.

D. He spoke to his grandchildren over the phone.

30.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A. The dog has been trained very well.

B. The man has become more confident.

C. The man has become more friendly.

D. The man likes the dog better than his wife.

B

“Why does the chicken cross the road? To get to the other side!”

That’s an old joke in the west, but it came to my mind again when I saw people crossing the roa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hanxi Road and Huaihai Road in Shanghai.

When the traffic light was red, a group of people were waiting for the light to change. Suddenly one man began rushing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Soon others followed him at the crossing and more people did the same. Just like chickens, they didn’t mind the honking horns(喇叭声) and kept crossing the road in a mess.

Every year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re either killed or hurt on the roads in Shanghai. And at least one third of them were jaywalking(乱穿马路). Jaywalking is

very common in Shanghai. It seems that jaywalkers are not afraid of the danger to themselves.

Traffic laws are to keep people safe. So we should obey them, and have good road-crossing habits. When someone starts to jaywalk, we should stop him, and never follow him. That way we can avoid the traffic accidents.

31. The underlined word “intersection” here probably means “”.

A. road

B. bridge

C. crossing

D. traffic

32. The writer saw people in Shanghai that day.

A. crossing the road in a mess(乱哄哄)

B. waiting for the green light patiently

C. crossing the road with chickens

D. hurting each other in the street

33. How does the writer like what he saw in Shanghai that day?

A. He thinks it’s OK.

B. He thinks it’s wrong.

C. He has no idea of it.

D. He doesn’t mention it

C

Michelle, a famous lady, has found that more than 25% students are too fat in her country. It is a very serious problem. So she starts a health program to deal with it. The health program is to reduce(减少) the amount (数量)of fat students today and in the future.

The program will get families, school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TVs to join together and deal with the students’ obesity so th at students will be at a healthier weight. The program includes: Food stores should sell healthier foods. Schools should serve healthier meals with less fat and should also offer gym classes.

The lady is trying to fight the students’ obesity all over the country because it can cause illnesses and higher health cost. She wants the students to eat right, exercise more and control (控制) their weight. She also wants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less sweet food, and drink water, milk and fresh juices, but not to choose cokes. At the same time she has also set a good example by planting a vegetable garden. She hopes that the garden will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plant one too, thus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eat more vegetables..

The health program is really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today and in the future. As she says, we cannot always build the future for youth, but we can build our youth for the future.

34. In Michelle’s country over _______ of the students are too fat.

A. 75%

B. a quarter

C. a half

D. 15%

35. The word “obesit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in Chinese.

A. 厌食症

B. 抑郁症

C. 肥胖症

D. 强迫症

36. What does the lady want the shops to do?

A. To offer gym classes.

B. To plant a vegetable garden.

C. To serve meals with less fat.

D. To sell healthier foods.

37. It’s a good way for fat student to have ______ every day.

A. more vegetables

B. sweet foods

C. many cokes

D. much fat

38.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he lady introduces healthy drinks.

B. The lady cares about food cost.

C. The lady fights obesity in students.

D. The lady feel worried about the height.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a卷答案)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大题得() 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1765年英国人(A )发明了蒸汽机。 A.瓦特 B. 福特 C ?卡尔?本茨 D.古诺 2. 属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是:(A ) A.红旗 B. 福特C .大众D. 起亚 3. 采用人字齿轮形状作为公司标志的汽车公司是:(C ) A.法国标致 B. 德国大众 C .法国雪铁龙 D.韩国现代 4. 第一家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的汽车企业是(B )。 A.奔驰 B. 福特 C .法拉利 D.丰田 5. 活塞位于(A )内 A.气缸 B. 曲轴箱 C .空气滤清器 D.飞轮 6. VIN 车辆识别代码共有(B )位 A. 15 B. 17 C . 20 D. 25 7. 柴油机是由(B )发明的 A.奥托 B. 狄塞尔 C .雷诺尔 D. 古诺 8. “多功能汽车”的英文简写是(B ) A. SUV B. MPV C . 4WD D. RV 9. 斯巴鲁SUBAR 的含义是(A ) A.昂星宿 B. 龙卷风 C .流星 D.银河系 10. 东风汽车标记是一对(B ) A.树叶 B. 飞燕 C .鱼鳍 D.羽毛 : 号位座 :名姓 :号学 :级班 ? ? 业专《汽车文化》期末考试(A ) 试卷命题人:王丰 任课老师:王丰

本大题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汽车史上的四次大变革是:第一次流水线生产方式_______ 、第二次汽车产品多样 性 _____ 、第三次精益的生产方式、第四次汽车工业走向世界。 2.至1966年,我国汽车工业已形成第一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北京汽车制造厂五个汽车生产基地,基本填补了汽车类型的空白。 3.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 排放污染物和噪声。 4.汽车主要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件组成。 5.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行程,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6.按传动介质分,汽车传动系的形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 7.两位德国人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 8.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包括机械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 本大题得()分 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在我国,拖拉机和摩托车属于汽车的范畴。(x ) 2.按我国规定,中型客车的车长划分为 3.5米v L V 7米。(x ) 3.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T型车,又在世界上首推流水线装配汽车的方式。(V ) 4.发动机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传动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 成。(x ) 5.宝马的英文缩写是BMU (X )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绝密★启用前《文化生活》期末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单选题 1、“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片洁净;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文化的传承延续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它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功能 B、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强大功能 C、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据此回答下题。 3、快城市,主要是指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快。慢生活,主要是指成都市民有安逸的心态、休闲的生活节奏、快乐的生活质量。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这种理念,并加入到休闲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反映了①文化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品茶是成都慢生活最具典型象征的生活方式。 四川人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包括茶俗、茶礼、茶艺和茶理等在内的茶文化。成都市民在茶舍里品茗、看报、聊天,享受休闲安逸的生活。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2015文化生活期中考试题

高二政治试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没小题1.5分,共75分) 1.“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观点说明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塑造人生 C .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文化是人们 的产物 A .生产劳动 B .科学实验 C .社会实践 D .精神活动 3.“公益广告是一盏灯”,这主要表明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B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是潜移默化的 C .文化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D .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4.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影响的主要来源是 ①文化环境 ②文化活动 ③文化观念 ④文化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下图是著名作家刘墉在微博上发起的“老顽童猜字”游戏的谜面和谜底,网友从这个猜字游戏中可以体验到 A .文化创新源于想象力 B .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 .中华文化长期在世界的领先位置 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 .遗传因素决定的 C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 .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7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 谜底 谜面

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 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 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8.“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罩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B.民族性 C.地域性D.包容性 11.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 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 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 A.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2.《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④继承传统习俗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13.如右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 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 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井冈山经贸学校2014—2015第二学期 15汽修(3)班《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得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答题。 2、考生拿到试卷后应首先填写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考证号、姓名、学校),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右上角座位号栏内。 3、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4、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5、考试结束将试卷放在桌上,不得带走。待监考人员收毕清点后,方可离场。 一、填空题 :(每小题 1 分,共计 20 分) 1、 汽车诞生在 年。 2、 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是在 国。 3、 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是 。 4、 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原来是由 家公司合并而成。 5、 发明子午线轮胎的公司是 。 6、 中国唯一符合FIA 国际标准的F1赛道在 。 7、 世界上最著名的勒曼24小时汽车耐力赛举办地点是在 。 8、 世界上累计产量最高的汽车是 。 9、 SUV 是 汽车。 10、 现代汽车鼻祖是本茨及 。 11、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城是美国的 。 12、 宝马的英文缩写名称是 。 13、 客车的车辆类别代号是 。 14、 我国汽车报废标准规定,家用轿车的使用年限为 年。 15、 VIN 车辆识别代码共有 位。 16、 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 越好。 17、 自动变速器上N 代表 。 18、 排气管“放炮”的主要原因有 。 19、 电控汽油机大多采用 点喷射。 20、 最新的汽车分类标准将汽车分成 商用车和 车两大类。 二、单选题 :(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 1的驱动形式是 。 A 、FR B 、FF C 、RR 2、 兰博基尼在创建初期生产什么 。 A 、飞机 B 、农用机械 C 、自行车 3、 最注重汽车安全性的汽车厂商是 汽车公司 。 A 、沃尔沃 B 、奔驰 C 、通用 4、 ABS 是 的缩写。 A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B 、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 C 、汽车驱动防滑驱动系统 5、 GPS 是 A 的缩写。 A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B 、全球监测系统 C 、全球导航系统 6、 保时捷的创立者,甲壳虫的设计者是 。 A 、 菲迪南德.波尔舍 B 、菲迪南德.雷诺 C 、菲迪南德.费雷 7、 舒马赫夺得过 F1冠军 。 A 、 6 B 、5 C 、7 8、 转子发动机的发明人的国籍是 。 A 、日本 B 、德国 C 、 美国 9、 F1大奖赛全年共有 站。 A 、17 B 、16 C 、15 10、 ESP 是 的缩写。 A 、主动式车身悬挂系统 B 、电子动态稳定系统 C 、电子感应刹车控制系统 11、“MPV ”是 的英文缩写。 A 、高级房车 B 、运动型多用途车 C 、多用途厢式车 12、奥兹莫比尔是 汽车公司的品牌。 A 、克莱斯勒 B 、通用 C 、奥迪 13、Seat 品牌属于 国家。 A 、美国 B 、意大利 C 、西班牙 14、第一个ABS 系统的制造商是 。 A 、博世 B 、西门子 C 、德尔福 15、最早的电动汽车 。 A 、1847年,美国的法莫(M.Farmer)制造了第一辆无导轨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 B 、1880年,法国的卡米?福尔最先制造出利用蓄电池作动力的、实用的电动汽车、 C 、 ,中国武汉理工大学研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6、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叫 。 A 、民生牌 B 、 民族牌 C 、民权牌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身份证号: ……………………………装………………………订………………………线…………………………………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民刑有分、重刑轻民,礼法结合、以礼代法和行政监理司法的主要特点以及类推裁判、无讼是求、以法治吏等的特征。其形成主要受到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政治模式和思想意识四个方面的影响,因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在体系结构、价值取向和法律观念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社会成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德”、“礼”为基石的法律理念。以“德”、“礼”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更是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有着深远的 影响。首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贵严明”思想强调了君臣共同守法以及执法严明的重要性,这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其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预防犯罪和犯罪分子的改造。最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也对今天的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董仲舒“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观。特别值得提出的就是“特权原则”的应用,统治者制定出了一系列保护贵族、官僚的利益的刑罚原则。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夫之刑,不著刑书”等等,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广泛存在。一方面助长了社会上层权力拥有者对法的蔑视心理,另一方面也使普通大众产生了对法律公正实施的不信任和对权利 拥有者的仇视心理。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法律内容方面来看有“民刑不分,重刑轻民”和“礼法结合、重礼轻法”的特点;从司法制度方面来看主要是“行政监理司法”。 (一)民刑不分,重刑轻民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内容为刑法,同时也针对民事法律做了相关规定,而对于违反民事法律的行为施以刑罚。夏、商时期,中国古代的刑法制度开始出现。在夏朝时,统治者规定了最基本的罪名和刑种。到了商朝,在夏朝法律的基础上对最基本的有关所有权、婚姻、以及继承的民事法律制度做了简单的规定。同时,民事法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婚姻制度中规定了“六礼”以及“七出”、“三不去”。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使得古代法律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而这一时期也进行了大量的法制改革,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新罪名和新刑种,如岁刑、迁放之刑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技术不断提高。刑事法律方面规定了重罪十条,并且出现了“八议”和“官当”的特权原则。 隋、唐朝是中国传统法制的定型阶段。隋朝确立了刑部,并且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首创十恶制度。《唐律疏议》的制定标志着中国法律与道德的相结合。民事法律方面,唐朝统治者对于财产权、婚姻等在前朝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的规范;在刑事法律方面,确立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并且设立了“加役流”的罪名,用以惩罚流刑以上而死刑以下的犯罪。。

2016年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高二《文化生活》期末复习综合练习(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的现象 ④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可以是天生的 ⑤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⑤ 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可以分开,两者互不影响 3、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 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 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的 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5、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赞赏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

文化生活期中考试测试题(好题)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既不同于“人类文明”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也不同于“文化知识”意义上的狭义文化,而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下面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思维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文化既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⑤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才能逐步培养出来 ⑥文化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等都属于文化 A.①④⑥ B.①④⑤⑥ C.①⑥ D.①④ 2、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周”曾在香港特区举行。文化周通过100块展板、500幅西藏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和60件文物,全方位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文化与风貌。这说明 A.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支持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 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5.《唐山大地震》上映不足半个月,票房已经超过3亿。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是这个时代的阳光,永远温暖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优秀作品的这种作用来自于() A.作品本身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B.人的心灵震撼和感知 C.作者的凭空想象 D.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 6、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11月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会不由自主地被运动员那种“拼搏、进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

汽车文化试卷及答案

2017—2018第一学期 17春汽修班《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得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答题。 2、考生拿到试卷后应首先填写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考证号、姓名、学校),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右上角座位号栏内。 3、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写在表格里。 4、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5、考试结束将试卷放在桌上,不得带走。考试时间90分钟。 判断题: 选择题: 一、判断题 :(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 1、F1赛车发动机的冷却是靠水来冷却的。 ( ) 2、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建于1908,创建人是威廉.C 杜兰特 ( ) 3、大众汽车公司主要有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 ( ) 4、本次和戴姆勒发明的汽车都采用柴油机 ( ) 5、1895年,法国的米其林兄弟制造出了用于汽车的充气轮胎 ( ) 6、美国第一大汽车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 ( ) 7、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 型汽车是世界第一条流水线装配而成的汽车。 ( ) 8、爬坡试验包括最大爬坡度与爬长坡以及动力三项试验。 ( ) 9、德国工程师卡尔本次发明了在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 ( ) 10、世界上第一辆吉普车是由美国班特姆公司制造。 ( ) 11、汽车是用内燃机作为动力,主要在公路上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4个或4个以上的橡胶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 ( ) 12、汽车电气设备由车身和发动机组成。 ( ) 13、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t 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一汽”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 ) 14、所有的宝马轿车都是后轮驱动。 ( ) 15、马自达以其辉煌的技术创新历史而自豪,尤其以转子发动机为代表。 ( ) 16、汽车噪音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机,另一个是喇叭。 ( ) 17、太阳能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用蓄电池来推动汽车。( ) 18、白色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远高于黑色汽车。 ( ) 19、未来小客车的造型必然是在鱼形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 ) 20、方程式汽车赛项目只有F1。 ( )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40 分) ( )。 A 、凯迪拉克 B 、地球 C 、水星 D 、 雪佛兰 2.( )成功地创造了一整套现代公司组织管理体系。 A 、 阿尔佛雷德 斯隆 B 、 丰田喜一郎 C 、 威廉 杜兰特 D 、威廉姆 迈巴赫 3.我国第一辆轿车是( )。 A 、红旗CA770高级轿车 B 、解放牌轿车 C 、SH760中级轿车 D 、东风牌轿车 年一级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大奖赛在( )赛道举行。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大连 5.世界上最早组织汽车比赛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年美国克莱斯勒的( )小客车,首次采用流线形车身。 A 、气流牌 B 、和风牌 C 、甲壳虫 D 、顺风牌 7.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会破坏( ),从而造成太阳辐射过强,也会导致出现高温天气。 A 、臭氧层 B 、对流层 C 、大气层 D 、电离层 8.氢气汽车指用( )的汽车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身份证号: ……………………………装………………………订………………………线…………………………………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意义 [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宝贵的法律文化资源。中国在当前学习西方法律的浪潮中,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西方法律制度在中国的传播和有效实施培育适合的土壤,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关键词] 法律文化法治本土资源 法律文化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人类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法律所持有的思想观念、感情模式及行为模式的总和。一个社会法律文化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本土法律文化,同时借鉴和吸收外来法律文化,并对二者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整合,进而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符合本土国情的法律文化。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法律文化,这些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

实的基础。虽然其中的许多法律思想为今天的人们所摒弃,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甚至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而又是必需的法律文化,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所具有的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主义色彩浓重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一直把法律看成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法即刑”的思想是促成这种法律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古代的老百姓不愿意打官司,因为他们对官府有一种恐惧的心态,从而就不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时的社会从整体来看,“无讼”成了一种最佳的社会形态,“无讼即德”也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的法律观念。由此导致了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极为淡薄。 (二)“德主刑辅”的法律文化导向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基本精神在法律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西周时期周公制礼,倡导“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为后世的德治开创了典范。自汉武帝时期之后,儒家思想大一统,董仲舒倡导“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中国社会从此处于“礼”的统治之下。统治者用“礼”“德”来统治万民,“出礼则入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井冈山经贸学校2015—2016第二学期 16春汽修一班《汽车文化》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得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答题。 2、考生拿到试卷后应首先填写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考证号、姓名、学校),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右上角座位号栏内。 3、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写在表格里。 4、注意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5、考试结束将试卷放在桌上,不得带走。考试时间90分钟。 判断题: 选择题: 一、判断题 :(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 1、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居全球第八位。( ) 2、F1车赛的正式比赛是安排在星期六举行。( ) 3、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 4、SUV 汽车的出现是汽车发展史上第六座里程碑。( ) 5、甲壳虫汽车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费迪南德.波尔舍博士设计出来的。( ) 6、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是丰田汽车公司。( ) 7、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汽车是英国人瓦特发明的。( ) 8、中高级轿车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保有量也最大的轿车。( ) 9、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的车标是飞翔女神。( ) 10、现代化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 ) 11、全轮驱动的双轴汽车可用4*2来表示。( ) 12、“红旗法规”是1865年法国制定的。( ) 13、底特律是美国的汽车城。( ) 14、我国从1998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汽车一律停止使用含铅汽油,改用无铅汽油。( ) 15、与同等排量的汽油车相比,柴油轿车能够节油60%以上。( ) 16、除了内燃机汽车,二十一世纪占据重要地位的汽车将是太阳能汽车。( ) 17、世界方程式赛车最初级的形式是康巴斯赛车。( ) 18、“GT ”赛是汽车耐久赛的简称。(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身份证号: ……………………………装………………………订………………………线…………………………………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实际上是关于法律产生、发展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观念的总和。 首先,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被社会化的运行状 态。…… 其次,法律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物,表现为法律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标志着人类实现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特殊社会秩序的能力和对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控制、引导的水平。…… 第三,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与宏观、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的。其主要特点是,把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思维视为统一的整体或过程来把握和分析的,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性 三纲、五常语出西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但其思想内容则源于先秦诸子之学,如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韩非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为“天下之常道”。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有治人无治法: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他虽然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但在“人治”与“法治”的论争中,他仍然认为关键是“人”而不是“法”。理由是:法对于治理国家虽然很重要,但法毕竟是人制订的,仍然取决于“人”,即所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即使有了“良法”,也得靠“人”来掌握和贯彻,因此他强调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把“人治”、“法治”之争提到了法理学的高度。 克己复礼为仁: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为西周之礼。“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这种解释。因此,可以把克己复礼视为孔子早年对仁的定义。 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所谓“亲亲”,即亲其所亲,要按照血缘宗法关系来区别贵贱,使亲者贵,疏者贱;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尊亲属,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谓“尊尊”,即尊其所尊,凡居高位的都是尊者,居其下者应尊其上。奴隶和平民必须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必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臣民必须服从天子,不许违抗。 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谓“礼比下庶人”,就是说礼是用来调整奴隶主贵族内部关系的,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所谓“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刑罚的锋芒是指向奴隶和平民的,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 “亲亲”和“尊尊”既是周礼的基本原则,也是西周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此相应,孝和忠既是伦理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由于周礼出自宗法,西周的统治者主要依靠宗法来维持其内部秩序,所以最重宗法,待别强调“亲亲”。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重“尊尊”,而是因为“亲亲”中的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即已包含“尊尊”。况且“长长”与"男女有别"都是从“亲亲”派生的。由于西周极重宗法,所以“不孝不友”被看成是“元恶大憝”,罪大恶极,要“刑兹无赦”。后来的儒家继承了这种思想,在其《孝经》中开宗明义第一章便提出“孝”乃“德之本”,“不孝”则是“大乱之道”,因而宣称:“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西周“礼治”的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主要指礼所赋予各级贵族的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是享受。平民和奴隶毫无权利,却必须承担礼所加给的各种义务。特别是奴隶,只是权利的客体,可以由奴隶主贵族任意宰割。周孝王时的《曶鼎铭》记载,五个奴隶的价格仅值“匹马束丝”。“刑不上大夫”主要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劳动人民的。这种礼、刑的分野,充分说明西周实行的是一种公开不平等的特权法,即奴隶主享有特权的奴隶制法。西周的“等级划分”首先就表现在剥削者和劳动人民两大贵贱等级的区别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试题(文)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 格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 ④⑤D、①②③④⑤ 2、2005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关系的建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C、我们应该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志愿者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 3、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中国文化界的回应是 ①全盘西化论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封闭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陆游《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6、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7、2002年,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43.59亿美元,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这说明 A、先进、科学的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用 B、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8、2005年,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节拍”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奥运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奥运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9、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文化生活期中测试题

文化生活期中测试题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文化生活》高二政治期中测试题 第工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50分) 年10月26日,以“书圣故里、魅力孝河”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临沂孝河文化节落下帷幕。该文化节深入挖掘孝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孝河文化品牌,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省内外客商,招商引资亿元。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加快文化发展③文化发展有助于增强地方综合实力④文化建设应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C.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16天的奥运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盛大节日。据此回答3~5题。 3北京奥运会得到我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奥运会开、闭幕式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诠释以及中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笑脸征服了世界。这表明 ①奥运会既是体育盛会,同时也是文化盛会②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③北京奥运会可以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④奥运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北京奥运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四幅作品的设计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民族特性寓于中华文化的共性之中 C.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繁荣民族文化的前提 D.实现文化发展和创新需要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6.齐白石先生是我国着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期,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

《汽车文化》期末考试试题BA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商贸管理学院《汽车文化》期末考试试题(B)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使用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汽车将燃料燃烧的转化为。 2、1949年至1965年,我国建成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零的突破 3、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既:、、 4、习惯上,常将汽车构造为、、、 四部分。 5、两位德国人、被誉为现代汽车之父。 6、底盘主要由、、、组成。 7、汽车噪声一般为 80dB-100dB。 二、选择题(单选部分1—15题每题1分,多选部分16—20题每题2分,共25分) 1、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是(D)。 A、大众 B、通用 C、福特 D、标致·雪铁龙 2、中国轿车按发动机排量,(C)升是属于高级轿车。

A、1.6-~2.5 B、2.5-~4 C、>4 D、1~1.6 3、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是(D)。 A、阿尔弗莱德·斯隆 B、凯迪拉克 C、亨利·利兰德 D、威廉·杜兰特 4、凌志汽车是日本( C)汽车公司于80年代推出的豪华轿车。 A、本田 B、日产 C、丰田 D、富士重工 5、世界上场地竞赛项目中级别最高的是( B)。 A、勒芒24小时耐久赛 B、一级方程式汽车赛 C、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 D、卡丁车赛 6、被誉为“中国汽车之父”的是( D)。 A、孟学农 B、胡信民 C、吴舜文 D、饶斌 7、世界五大车展中,以概念车为特色的是(A )车展。 A、北美车展 B、法兰克福 C、日内瓦 D、东京 8、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广化学烟雾危害的城市是(b )。 A、英国伦敦 B、美国洛杉矶 C、日本东京 D、德国柏林 9、三个椭圆是(D )汽车公司的商标。 A、雷诺 B、三菱 C、富士重工 D、丰田 10、标致汽车的商标图案是( A)。 A、站立的雄狮 B、一匹跃马 C、矫健勇猛的猎豹 D、强壮剽悍的公羊 11、林肯汽车是美国( C)汽车公司推出的豪华轿车。 A、克莱斯勒 B、通用 C、福特 D、别克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体,……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薪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建设,是因为它() 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③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④能够提高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青岛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岛和文化岛高度融合,对青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这体现了() A.政治推动经济的发展 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出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出国定居、留学等现象愈演愈烈。但是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的感慨“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5~6题。 5.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塑造人生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伦理思想。为弘扬“孝道”,2012 年8月13日,我国发布了包含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等充满鲜活时代元素的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②大力弘扬所有传统文化 ③传统孝道将被新的孝道标准取代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都可为我所用,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都不符合时代特点,要全部抛弃 C.否定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9.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2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年份,2月17日,2012伦敦时装周开幕,开场节目“山水·2012中国时装秀”惊艳亮相,成为最大亮点。2月22日,李云迪钢琴音乐会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4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伦敦国际书展,届时,更多的表演和展览将向英国民众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据此回答10—11题 10.英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 ①中英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②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④D.③④ 11.李云迪演奏会中特别献上了由中国作曲家专门改编的京剧《皮黄》和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京剧和民歌以钢琴曲的形式呈现,让现场的英国听众感到耳目一新。这说明,文化创新() ①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②应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③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④应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博采众长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深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3.有关部门给莫言的祝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说明() 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