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和法国大革命

卢梭和法国大革命
卢梭和法国大革命

卢梭和法国大革命

“我无罪啊——!” 晚年的卢梭,向着广袤星空下的黑暗大地,发出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呐喊。

“整个欧洲针对我响起一片诅咒的声音,气焰之高无与伦比。我是一个异教徒,一个无神论者,一个疯子,一只凶猛的野兽,一只狼。“(卢梭:《忏悔录》)

近乎疯狂的呐喊,穿越时空,与鲁迅笔下狂人的嘶叫共鸣。

被封建君主和宗教势力的通缉追捕,奔逃的卢梭,还不得不与来自友军的明枪暗箭搏杀。“横着站”——这与鲁迅的悲怆何其相似!

旷野上两只嚎叫的狼!东方与西方,鲁迅与卢梭。

卢梭于1778年逝世,但他灵魂的强音,吹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

鲁迅于1936年逝世,但他思想的狂飙,卷动起1966年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第一面旗。

“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权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这只有当主权者和人民是同一的时候才能做到。”(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人民主权!

在法国巴黎图书馆,保存着一幅18世纪的版画:画面上,一位贫苦老农弯腰驼背,背着一个脑满肠肥的高级教士和一位衣着华丽的贵族。版画以浪漫的典型,刻画了法国大革命前夕,在统治者们的剥削与压迫下,人民的生存权几乎丧失,更遑论人民主权?

被理想的呼唤,却挣扎于现实的困扰。卢梭将攻击矛头指向私有制:“把保

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取消的权力。从此以后,便为少数野心家的利益,驱使整个人类忍受劳苦、奴役和贫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卢梭来自“下流社会”,有着与广大劳动人民休戚与共的感情;虽然经过艰苦打拚,他跻身“上流社会”,但“人民之子”的本色使他无法忍受“上流社会”的虚伪与腐化,他很快反戈一击,成为“上流社会”的叛逆。

昂然置身于“下流社会”中的卢梭,由衷地礼赞他的同类:“当发生骚乱时,或当街头发生争吵时,贱民们蜂拥而至,谨慎的人们则匆匆走避;把厮打着的人劝开,阻止上流人互相伤害的,正是群氓,正是市井妇女。”(《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鲜明的阶级立场,决不妥协的对立,使反动势力对卢梭恨之入骨,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在卢梭被追缉得东逃西躲,避居于山村小屋时,曾于夜半,陷入九死一生的险境:“冰雹似的石头扔向面对长廊的门窗,哗啦啦地飞到长廊里来……一只有力的手扔来的一块石头,打破了窗户,穿过厨房,撞开我的房门,直落到我的床脚下,如果我走快一秒钟,石头就能打到我的肚子了。”(卢梭:《忏悔录》)

但卢梭却绝不肯低下“卑贱者”的头。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毛泽东)卢梭没有找到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决裂的办法,但以彻底落实私有制的辩证思维,重张内置于私有制中的公有精神。把从霍布斯直到洛克、休谟、伏尔泰维护私有制的“上等人的高尚”,升华到“人民神圣”的高度。

“集体在接受个人财富时远不是剥夺个人的财富,而只是保证他们自己对财富的合法享有……享有者便由于一种既对公众有利、但更对自身有利的割让行为而被人认为是公共财富的保管者,他们的权利受到国家全体成员的尊重。” (卢梭:《社会契约论》)这样一种私有制或个人财产所有权,难道不就是公有制的实现吗?不就是公有制的目的吗?

套用历史形成的“国家”这一概念,赋予其“社会管理机构”的新含义,从而将每一个个体及个体利益融会于社会整体及整体利益,同时也就实现了个体价值及个体利益,这是个体与整体的对立统一,也是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对立统一。

孔子的“井田”主张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得到自己的一份,卢梭则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方式表达了这一主张。他没有提出共产主义的概念,但是,像孔子一样,卢梭思想的核心,难道不是人类共产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吗?进而言之,被卢梭思想塑造的法国大革命,在为资产阶级赢得荣誉的眩目辉煌里,就看不到共产主义精神的光源吗?

卢梭的“社会契约”强调每一个人的私有权,通过对整个公民权的奉献,最终使每一个人的私有权彻底回归自身。他明确地提出“公有”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有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社会契约论》)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更多地寄望于道德伦理,卢梭则寄望于社会制度。“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方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

这是寄望立法来保障社会契约的实施,这是以精辟的辩证思维对社会主义的诉求。私有制与私有观念,因为卢梭而大放异彩。

对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基督教思想体系,托马斯是为了肯定的否定,路德是为了否定的肯定,而卢梭则是革命。

卢梭出,上帝亡!

然而,卢梭是信仰上帝的。

“他比任何西方人更理解东方观念中的完全忘我的境界,…那种剥光了任何其他感情的感情?,是集中在上帝的深渊里。“(罗曼?罗兰:《卢梭简介》)

上帝之灵挣脱基督教思想体系的束缚,借助自由意志的双翅,充分张扬自我:“一颗正直的心,就是上帝的真正殿堂。”(卢梭:《爱弥儿》)

这个上帝,是人类公有制和公有观念的象征。面对法国的君王贵族,以及伏尔泰和《百科全书》的战友阵营,统统对私有制的顶礼膜拜,孤傲的卢梭有足够的理由称自己是“法国唯一信仰上帝的人”。

伏尔泰否定上帝,他自己却成了18世纪私有观念的“上帝”;卢梭赞美上帝,上帝却消融在人民中。

伏尔泰嘲讽耶稣,却没有挣脱基督教思想体系的世俗之网。伏尔泰时代,只是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私有制及私有观念褪去基督教思想体系的外衣,把“神圣”的冠冕戴在自己的头上;伏尔泰对私有财产的醉心,使他只能在私有制及私有观念的范围内,进行启蒙的呼唤;他对“开明君主”的幻想,也使他几乎为私有制殉葬。好在他的晚年,终于转而期盼革命,给自己划了一个光明的句号。

卢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教皇的、等级制的上帝,而是与大自然一体的自由、平等、博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灵灵的耶稣。他高擎着从耶稣到路德整个中世纪的伟大基督教思想家所共同接力的火炬——人类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学者达朗贝尔把卢梭比作路德。

在反封建、反君主的斗争中,伏尔泰为金钱的追求,时时向后看,希冀君主的“圣眷”,向封建势力妥协。

卢梭则近于苛刻地对原则的执着,时时向前看,寻求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支持。他那残疾躯体拖动的蹒跚步履,追逐生存和自由,追逐乡野的风和上帝之灵。

卢梭也寄望“开明君主”,这是历史条件的限制。但卢梭的“开明君主”是一个理想的抽象;伏尔泰的“开明君主”则是一个现实的具体。为了现实的妥协,伏尔泰寄望君主维护私有制;为了理想的决裂,卢梭寄望君主粉碎私有制。伏尔泰自缚于私有观念中;卢梭则正视私有观念,寻求对私有观念的突破。伏尔泰立足于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立场,表现出人类思想家的深邃;卢梭则立足于人类思想家的

立场,表现出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局限。

卢梭、伏尔泰,一个阶级内两条路线的斗争,激进还是渐进?诉诸人民还是祈求“君主”?

伏尔泰也激进,但他的激进不断地屈服于对统治者的妥协;卢梭的激进则是彻底的不妥协。

卢梭没有像伏尔泰那样期待革命,但卢梭却“制造”了革命。

不同于伏尔泰“倡导的开明君主政治和否定人民的平等要求,卢梭开辟了启蒙运动和启蒙思想转向革命的一条新径,正如赫尔岑所说:…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跟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了。?”(转引自唐少杰:《世界圣哲全传?卢梭》)

然而,伏尔泰的世纪,怎容得卢梭咆哮?像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被中国人抵制一样,激进的卢梭,遭到几乎全欧洲人的反对。然而,被残酷“迫害”郁郁离世的卢梭,仅仅两年之后,便成了全欧洲人蜂拥朝拜的圣灵。苏格拉底、耶酥、卢梭……,这是一切前驱者的命运吗?

伏尔泰有着“上等人的高尚”。他满怀真挚的同情不求报酬地帮助穷人。但他的先决条件是:他首先要做一个有钱的上等人。就像过去的和现在的“青天大老爷”们,高踞于“下流社会”之上,对“下流社会”释以慈悲。

而卢梭有着“下等人的卑鄙”,他偷过东西,说过假话,甚至不养育自己的亲生孩子,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然而他却绝不接受国王的大笔赠金,并最终从“上流社会”金碧辉煌殿堂里的相互吹捧和勾心斗角中逃离。

在《忏悔录》中,卢梭无情地解剖自己。“他把自己剥得精光,并把他那时代成千上万人所被迫忍受的一切都暴露了出来。他解放了时代的灵魂,他教它打碎了它的枷锁,教它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罗曼?罗兰:《卢梭简介》)

狄德罗、霍尔巴赫、伏尔泰……一个个伟大思想家内心深处的卑鄙,在卢梭对“丑陋小我”的自我鞭挞的催逼下,被尴尬地曝光。

“没有可憎之处的人是决不存在的。”(卢梭:《〈忏悔录〉讷沙泰尔手稿本序言》)贪欲、自私、忌妒……,人心之同,各如其面。所以才有耶稣、保罗、奥古斯丁、路德为追求圣灵,进行痛苦的自我改造。

卢梭以自我解剖的示范,释放着人性中渴望自由与实现自我的激情,也完成着人类对私欲与丑陋的自省。

马克思说,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可是,在文过饰非和自鸣得意的“上流社会”们眼中,丑陋与卑鄙只属于“下流社会”;“精英们”宁可捂臭了内心的阴暗,也要用浓墨重彩把自己裹严。

“我的忏悔必然和许多别人的忏悔连在一起,凡是与我有关的事,我都以同样的坦率做这两种忏悔,虽然我想对别人多加照顾,但是我不认为我应该对任何别人比对我自己要照顾得多些.”(卢梭:《忏悔录》)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卢梭的解剖刀,剥去了“上流社会”雍容大度的画皮和温文尔雅的面具,使“上流社会”的神圣荡然无存。

毛泽东认同这个藐视:一场文化大革命,他撕裂了自己亲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的“神圣”,只留下了他自己的“神圣”;然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失败,毛泽东黯然走下神坛,一切神圣都不存在了。

“灵台无计逃神矢”。(鲁迅)消失了的毛泽东和他的神圣,融会在人民的心中。

人民心中的毛泽东,重新走上神坛,那是人民心灵的神坛。

从卢梭到毛泽东,我们可以听见“人民之子”的心语:让上流社会的虚假神圣让位于人民神圣。人民从被压抑的自卑中挺起了胸,“黑手高悬霸主鞭”;从理所

当然的被鞭打,到充满自信地夺过鞭子,向“上流社会”甩去。

鞭子能够砸烂束缚“上流社会”的枷锁吗?

其实,枷锁并不仅仅束缚着“上流社会”。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

这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枷锁,是金钱和物欲下的奴隶。

与卢梭同时代的狄德罗、伏尔泰、洛克、休谟等一大串光辉的名字相比,卢梭,只有卢梭,追求着与私有制及私有观念的彻底绝裂。这就是为什么卢梭最终与他的战友分裂而陷入孤独与疯狂的原因。

被伏尔泰视为最高荣誉并绞尽脑汁企图获取的法兰西学院院士这一头衔,卢梭却嗤之以鼻。高贵的卢森堡夫人盛情地为他争取这一荣誉,他拒绝了;著名思想家休谟为贫穷的他争取国王年金,他又拒绝了。不仅拒绝,卢梭甚至神经质地认为卢森堡夫人和休模是在陷害他。卢梭真的疯了吗?

“我既决定在独立和贫穷中度过我的余生,我就竭尽我灵魂的全力去挣断时论的枷锁,勇敢地做着我所以为善的一切,毫不顾忌别人的毁誉。”(卢梭;《忏悔录》)

彻底挣脱枷锁和奴役的决心,使卢梭变得“乖僻”。

不应怀疑卢梭的绝大多数朋友(包括贵族和贵妇人)的真诚与高尚,卢森堡夫人和休谟,还有卢森堡元帅、伏尔泰、狄德罗、达朗贝尔等等,已经是整个社会中最优秀的部分。然而,不可否认,这只是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中最优秀的部分,他们真诚地以自己的心胸和见解来帮助甚至要求卢梭,却让卢梭不能容忍。“如果我又开始在某一件事情上向世俗的见解低头,不久就会事事都要重新受到世俗见解的奴役了。”(卢梭:《忏悔录》)

“世俗见解”的共识:一个可以不穷的人,怎么能甘心做一个穷人呢?

朋友们以富人的怜悯和公正,要帮助卢梭摆脱物质的贫乏,回到卢梭在“上流社会”本来的位置。

人生在世,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该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然而,卢梭不是平原上的丘陵,而是世界之脊珠穆朗玛峰。于是,伏尔泰、休模式的高尚立刻变得猥琐甚至卑鄙。“诚然,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丢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会加到我身上的那副枷锁。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一接受这笔年金,我就只能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卢梭:《忏悔录》)

尽管卢梭不得不正视私有制及私有观念的存在,但在他的灵魂深处,已经毅然决然地决定“摆脱物欲的束缚”(《忏悔录》),与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决裂。朋友们的帮助,等于硬拽他向私有制投降,所以导致卢梭的愤怒,以至绝交。这种“忘恩负义”,这种“不近人情”,怎能不极大地伤害他的诸多朋友真诚的心。

然而,这些朋友就不能反躬自责吗?真诚,将陷卢梭于不义。

当卢梭脱去上层社会的装束,解下高贵标志的佩剑和手表,决心过贫穷日子时,他的心灵,已经向着公有观念的太阳狂奔。这时,让他背叛自我,俯首帖耳地拜倒在国王和贵族的脚下,乞求一份维持上等生活的年金和一顶法兰西院士的荣誉帽,这难道不是对卢梭最大的人身侮辱与品格伤害吗?

中国的庄子曾设喻:“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逍遥游》)五百岁春秋与八千岁春秋之比,其伏尔泰与卢梭与?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不是卢梭的世纪。

伏尔泰属于一个世纪,卢梭属于整个人类。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中说过:“真诚的”机会主义比一切机会主义更可恶。这句话或可注解卢梭和他的朋友们。

“我们所有的智慧,都脱不了奴隶的偏见。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在奴役我们,束缚我们,压制我们。文明人从生到死都脱不了奴隶的羁绊。”(卢梭:《爱弥儿》)

正在奋力挣脱“羁绊”的卢梭,还要让朋友们再套上“羁绊”吗?

不!为心灵的革命,卢梭大步甩开了他的朋友,呐喊着朝着“羁绊”冲决。他一头扎进“卑贱者”的群体中,将精神的冲决诉诸物质的冲决,一任自由之灵的翔飞,为“自我”的孤独辩护,并导引人民革命的前行,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卢梭:《社会契约论》)

挣脱奴隶的枷锁,欢呼心灵的解放。“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国家,是人民契约的产物,如果特权阶层剥夺人民的自由,人民就有造反的权力。尽管卢梭不愿看到造反所带来的动乱,但他却从法理上论证了人民革命的合理性。

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卢梭不仅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等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搭构了理论框架,为建设未来民主共和国绘制了行动蓝图。还亲自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进军号角:“首先扫清地面并抛弃一切陈旧的材料,以便重新建造一座美好的大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法国大革命成为卢梭灵魂的诉说。罗曼?罗兰赞道:“他是共和国的宣布人,法国革命宣称他是革命的肇始人。”(《卢梭简介》)

并不是年青的罗伯斯庇尔拜谒老年卢梭时所许心愿的兑现,而是整个欧洲对卢梭的认同在法兰西这个激情民族的爆发。

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对旧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颠覆。

从巴黎蔓延至法国全国那摄人心魄的冲天火焰,:“是不是一次辉煌的日出?黑格尔说,是。康德说,是。歌德还说,是!”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转引自唐少杰:《世界圣哲全传?卢梭》)

法国革命是对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革命的升华。不彻底的英国革命,凭借高卢雄鸡的鸣唱,提升着人类的精神;不彻底的美国革命,依赖法国精神的指引,最终沐浴在自由女神的光辉下。

英国革命“光荣”地盖着封建的印章,法国革命激昂地喊出社会主义的强音。

被卢梭精神的规定,法国大革命不同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她以维护私有权的“平等”要求,呐喊出彻底挖掘私有制根基的宣言;她以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抒发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公有”的心声;她以资本主义的胜利,迸发出社会主义精神的辉煌。

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就不是资产阶级一家独立完成的。而是联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的。

这个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四个字,涵盖得了吗?

资产阶级革命,内涵着无产阶级的使命;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同时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

如果说,中国孙中山的革命不同于以往历次革命,是因为从改朝换代的造反,升华为对整个私有制的颠覆;那么孙中山的前驱,正是卢梭和法国大革命。

这个革命的性质,是人类文明史上,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被公有制和公有观念第一次猛烈的冲击。

两个制度、两种观念的斗争,你死我活。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反对死刑的罗伯斯庇尔违心地走向血腥专政的极端;为什么被一些“知识精英”阴毒咒骂的雅各宾党,却被马克思和列宁热情地讴歌,并自诩为雅各宾事业的继承人。

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民自决权原则为整个欧洲树立了榜样。

革命的直接目标是自由,然而为人民自由的成果,法国革命政权却迅速走向恐怖。因为,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联合起来了,贵族、僧侣、教会和面临失去财产的有钱人联合起来了。他们以满腔仇恨和必死的决心保卫他们的地位和财产,他们以血腥的复仇成了无畏的战士。

生与死的搏斗!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双手血腥,成千上万地屠杀贵族、教士、保王党,直至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人民自觉”原则猛烈冲击欧洲封建势力。

路易十六的被处死,震惊了各国君主。恐慌于革命的传播,几乎欧洲所有国家参加了联盟,杀向雄起的法国。

共和国危机!

内部敌人响应外国联军的包围和进攻,使革命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继续革命还是妥协让步?势成骑虎。如果妥协,在强敌包围中无异于跪地投降,不但丧失革命成果与原则,更丧失了气节与精神;继续革命,则是生路渺茫。但即使牺牲了也能留下革命的火种。法国人民选择了后者。

为捍卫脆弱的革命政权,罗伯斯庇尔以坚定的信念,开始了救国专政。他和他的战友“必须对付全部边界线上的外国军队,对付内战,还要对付不同意清除吉伦特派的外省城市……最后还要对付财政与经济困难以及饥荒的威胁。”(加亚尔等:《欧洲史》)

罗伯斯庇尔几乎失去理性,只剩下为革命激情的疲于奔命。屠杀在继续,一批批反对者成为血祭革命的牺牲,曾经的同盟者甚至战友,也一个个被押上断头台。这并不是罗伯斯庇尔一个人的过错,而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和危在旦夕的

共和国迫切需要的为自由的畸变,也就是罗伯斯庇尔为自己的偏激所辩护的:“为美德的恐怖”。

谁也无法否认罗伯斯庇尔对美德的真诚追求,但是当被捍卫的美德日益处于“四面楚歌”的包围中时,罗伯斯庇尔便沦为犹斗的困兽。屠杀与专制只是内心空虚的表象。罗伯斯庇尔被沉重的罪恶感压倒,畸变的刚强掩盖不了内心崇高信仰的失落。为自由与平等的心灵悲歌,成为他被押上断头台的前曲。

无庸讳言雅各宾党人和罗伯斯庇尔的残酷,可是不能淡忘,更不容抹杀,与罗伯斯庇尔相对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反动势力对人民的残酷,

从来都是剥削者对广大被剥削者的残忍,这是天经地义的;人民革命对剥削者的残忍,从来大逆不道。所以,对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文化大革命,至今犹闻控诉声。

要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血腥气,绝不是罗伯斯庇尔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人民大众与剥削者斗争尖锐化甚至畸形化的表现。人民大众的义无反顾表现为视死如归的英勇,反动势力同样义无反顾表现为视死如归的英勇,两个阶级被你死我活的残酷搏杀激发出全部的英雄气概。

不看到这一点,沉溺于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多愁善感,怎能不被血色的铺染吓昏了头?

所以,罗伯斯庇尔魂断巴黎,只是结束了他个人的极端,人民的极端情绪并不因此消失。当热月党人放弃专政的手段,寻求中庸,便很快使自己陷入软弱可欺的境地。保皇派趁机反攻倒算,竭力恢复君主制,共和国面临失败的危险。

“将出现凯撒”。这是罗伯斯庇尔死前的预言。这预言也许有着对自身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企盼——革命的“暴君”。

当人民的伟力浓缩成军队的伟力时,被人民情緒锻铸的拿破仑,便具有了超越罗伯斯庇尔的能量。

革命的法国,在拿破仑的旗帜下,所向披靡。拿破仑的暴力之剑,横扫欧洲封建势力,甚至活捉教皇。被他扫荡的封建国家转变为民主共和国。他成为欧洲各国封建君主和反动贵族眼中的魔鬼。

拿破仑的伟大地位,迫使整个欧洲承认。

于是,“革命被加冕为帝”。(加亚尔等:《欧洲史》)

法国全民投票,350万张票赞成,0,25万票反对——1400:1。几乎全民一致通过拿破仑称帝。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法国大革命,是不成熟的资产阶级联合不成熟的无产阶级,在深厚的封建土壤上进行的革命,不成熟的资产阶级理论无法将革命进行到底,广阔的小农经济期盼救世主——一个好皇帝。

拿破仑应运而出,帝制复辟!

然而,革命是帝制之敌。拿破仑一面被欧洲各国君主视为“革命之子”,一面被为他加冕帝制的法国人指责背叛自由。

拿破仑几乎用武力统一欧洲,法兰西帝国功败垂成。帝国崩溃是必然的。因为,专制的欧洲背离人民的愿望。欧洲人民支撑着法国革命的胜利,但欧洲人民不能接受在革命名义下的专制与奴役。

如果说,文艺复兴举起神学的号角,传达了世俗的声音;那么,法国大革命则举起世俗的号角,传达了上帝的声音:“社会的目标是为大众谋幸福。” “统治权属于人民。”(《人权宣言》)

卢梭曾经预言:“欧洲的大君主们已经没有多少日子好混下去了,一切都燃烧起来了,而整个燃烧中的国家正在促使他们衰亡。”(《爱弥儿》)

仅仅是欧洲的大君主们吗?——不!

“……他的预言,

像神秘的古代毕西亚洞的神,

把整个世界投进熊熊的火焰,

直到所有的王国化为灰烬。”

——拜伦

(转引自唐少杰:《世界圣哲全传?卢梭》)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考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摧毁了封建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何被称为法国大革命:(拓展点) 这场革命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易错微析 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制这种政治体制易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封建君主。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的总统共和制,保留了奴隶制。都没有法国大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彻底。 例题1 法国大革命高举反封建专制的旗帜,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影响了历史进程。下列属于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的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②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③传播了《人权宣言》思想④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又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大陆,故选D。 例题2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B.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答案:D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显然不正确,故选D。 1.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国支援美国独立战争②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 ③为此后许多国家的革命树立了榜样④奠定了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7世纪、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列宁说:“整个19世纪,即給予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概念下度过的”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 法国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C. 法国大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影响了世界 D.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4.下列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D.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5.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晚期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两次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两国乃至欧洲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

高级中学考试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doc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介绍 高考历史法国大革命的知识点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背景(1)国内:①革命前夕的法国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等级森严。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③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尖锐的阶级对立是直接原因)。④财政危机严重,国王路易卜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条件成熟)。⑤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2)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原因:路易十六准备武力解散制宪会议) 2、第一阶段: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制宪会议立法议会 (1)阶级属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2)措施: ①反封建的八月法令: A.内容: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B.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人权宣言》:

A.发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 C.意义: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对会君主专职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但实际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1791年宪法: A.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B.内容: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与《人权宣言》精神相违反 C.宪法颁布后,制宪会议让位于按宪法选举的立法议会 ④对外战争: A.原因:面临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等的武装干涉 B.概况:1792年4月,法国对外宣战,从而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对外战争。但战争开始时对法国不利,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境内。 C.战争性质:战争初期阶段,对法国而言是正义战争 (3)统治结束:①统治危机:普奥等国武装干涉,联军攻入法国境内,革命处于危机中 ②结束的标志: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君主制度 3、第二阶段:1792年8月1793年6月,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立法议会国民公会。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与意义 一、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 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 但从广义上说,法国大革命远远不止是五年时间,直至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才算真正结束。 对于法国大革命起于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点的质疑不多,顶多是有学者认为1789年6月17日国民会议宣布成立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而我认为,法国大革命还是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为起点比较合理,如果非得提前,那就提前一天好了,因为,巴黎人民于1789年7月13日就举行了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绝大部分城区,资产阶级接管了市政权,并决定组建国民自卫军。而巴士底狱是巴黎人民攻下的巴黎市最后一个堡垒。 那为什么说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在法国的确立意味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呢? 目前史学界已有人对把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下限提出质疑,因为热月党人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派别,所发动的政变只是退到当时已经成熟的基点上去,后来热月党人所推行的“秋千政策”,始终是在巩固一般资产阶级统治的范围内左右摆动,从广义上说,革命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中。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

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它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的这句话规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摧毁旧的制度;二是建立和巩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大革命是在1830年7月革命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才真正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连年战争(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战争),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经济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向资本主义的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它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还没有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当时,欧洲反法联盟军有16万人驻扎在法国境内,这些占领军时常劫掠和屠杀居民,直到1818年才撤走。因此,法国人民身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占领军的双重压迫,不得不为“自由、平等、博爱”而战,继续革命。在整个复辟时期,法国经济很糟糕,与同期英国相比,法国工业发展很缓慢。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大规模地展开。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的大工业在世界上仅次于英国而居于第二位,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七月革命所产生的七月王朝,废除了路易十八的宪章,制定了宪法,确立了最适合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把政权从地主手里夺来交给了资本家,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1830年,资产阶级终于实现了它在1789年的愿望。 所以,从广义上说,直到1830年7月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影响

浅谈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读《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中是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事情,虽然对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可是一个世纪以后,却在中国掀起了惊涛大浪。本文将就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法国大革命正值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时期,虽然法国大革命轰动一时,对十九世纪的欧美国家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对这一影响世界的大革命没有丝毫的了解,中国就这样与这一大好的历史机缘擦肩而过。可若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就会发现这一切也实属历史的必然。大革命发生的时候在中国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这个以“十全武功”自称的皇帝此时正得意地统治着这个老朽的帝国。经过康雍乾三朝的文化高压以及诸多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整个朝野充满的是奴性与谄媚,整个国家也充斥着老气横秋的暮气,整个民族更是以天朝上国的臣民自居,妄自尊大。而当时的知识界也没有叫我们看到曙光,由于历经三朝的文字狱,加之皇权的淫威,当时的学人把精力放到了考据学上。清初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到这时候已经荡然无存了,知识界被严重的桎梏着,整个思想界万马齐喑,沉闷已极。“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要期待十八世纪末叶的中国思想界同法国启蒙思想界产生共鸣,从而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反应,当然是不切实际的。”①另外清政府还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封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故而有关于大革命的消息即使传入国内,也很难在普通民众和知识界普遍传播的。可以说,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并未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丝毫的波澜。 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实际上开始于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内忧外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像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已经开始关注法国大革命,他们试图通过对西方的革命和改良的探索获得教益,作为他们变革中国的借鉴。这其中尤属谭嗣同“对法国大革命评价最高而个人气质又最接近于法国革命志士”②,他在《仁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夫法人之学问, ①《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刘宗绪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9页 ②《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刘宗绪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67页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开始于一七八九年,是法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公平压迫的表现,是法国人民所参加的一次大革命,影响十分深远。那么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法国大革命的真正意义 法国大革命前后总共有五年的时间,这是人民坚持的体现,虽然大革命期间法国被不同的政党所执政,但是革命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革命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较长,参与的人民数量多,并且人民建立起了自卫军以及相关的团体;二是法国 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革命将封建阶级打垮了,这是人们对平等对待的向往以及期待;三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劳动人民的 思想开始得到解放,了解到了民主思想的存在,封建思想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四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革命取得的革 命成果十分明显,国家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五是法国大革命 的意义在于法国的经济因此得到发展,工业革命迅速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在法国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六是法国大革命的意 义在于大革命为欧洲其他各国做出了一个带头作用,法国大革命激励着其他各国革命的兴起;七是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在于大 革命使得法国的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机遇。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人民奋起的革命,革命的意义在于人民获得了平等的地位。 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叫做大革命 对于法国大革命可能多少有点听过,但是说到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可能就不那么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来总结一下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叫做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为什

么叫做大革命,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点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很显著,它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初步确立了要在法国实行共和体制,严重地打击了欧洲地区的封建君主专制。第二点就是它的影响很深渊,法国大革命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反抗君主专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法国大革命为工业革命扫清了障碍,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么第三点就是法国大革命彻底地扫清了法国的专制势力,历时41年,法国大革命的规模相当大,人民都踊跃参加革命,并在革命党在展现了人民的伟大的力量,人民是推动法国大革命前行的重要力量。第四点就是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正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大部分人民长期受到压制和迫害,所以才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被叫做是大革命就是因为它的规模大、影响广、程度深。这次的大革命顺应了民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所以人民都踊跃参加,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争取幸福和谐的美满生活而斗争。法国大革命的“大”体现在方方面面,规模大,影响大,成果大,所以法国大革命被叫作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时间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大革命的发生使得法国迈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那么法国大革命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又在什么时间结束了呢? 一七八九年七月,法国大革命由人们占领巴士底狱开始。当时法国处于一个困难阶段,下层的农民因为灾害天气收成不佳,可是位于上层的封建阶级不顾人民的安危,不仅不设法赈灾,甚至还因为财政困难提出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这使得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预学案16 一、预习要求 1、根据《教与学》在书上整理完整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2、《人权宣言》的内容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 1、法国国庆日是 A、7月4日 B、7月14日 C、9月20日 D、9月22日 2、法国革命期间,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A、查理一世 B、路易十六 C、詹姆士二世 D、路易十八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造成封建统治危机的因素有 (1)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冲破封建制度束缚 (2)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和压迫,仇恨封建统治 (3)国家财政入不敷出,面临破产(4)启蒙思想传播,极大的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A(1)(3)(4)B(2)(3)(4)C(1)(2)(3)D(1)(2)(3)(4) 4、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5、(2004河北)19世纪初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意义是 A、拓展了法国疆域 B、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统治 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封建统治阻碍 C、社会矛盾激化 D、革命思想的充分动员 7、法国大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A、资产阶级 B、人民群众 C、第三等级 D、雅各宾派专政 8、下列关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全是通过武装斗争完成的 B、美国大陆军攻克英军最后据点,宣布独立 C、法国革命胜利是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完成的 D、三个国家都以颁布宪法作为革命成功的标志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莱克星顿枪声 B、三级会议召开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新议会的召开 10、“天赋人权学说”产生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 法国大革命,法国特定历史时期,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下面是分享的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法国持续了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短短的三年就土崩瓦解,这段时期的法国经历着一个史诗级的转变。而今天我们便来说一说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点。法国大革命特点一,是法国资产阶级和底层的人民联手进行反封建的战斗。在法国的封建时期,资产阶级虽然赚取着大量的金钱开设工厂,却在政治上毫无权力因此在经济上受阻。而底层的劳动人民,同样不但要背负着沉重的税收,同时也毫无政治上的权力。所以法国的资产阶级就利用这点,将劳动人民拉到己方阵营,一同进行反抗。 特点二,完全的抛弃了宗教的外衣,光明正大的以政治路线进行斗争。当时以自由、平等作为旗帜进行反抗,开始提倡科学、无神论等思想一次打击当时属于法国社会最上层的天主教。 特点三,当时的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典型的革命;革命的爆发直到最后的结束,就像是一把扫帚,彻底扫除了封建主义的垃圾。它将封建主义的特权、贵族、制度完全废除,为法国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建立了广阔的前景,并且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的统

治。 法国大革命的最后一个特点,则是当时的法国大革命势头之猛,行动之迅速;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中的统治者,给予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的沉重的打击。 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一七八九年七月,法国大革命正式开始,法国大革命重创了当时的君主制,使得法国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形成了民主思想。那么法国大革命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是君主制度对穷苦人民的压迫,致使人民决定反抗,以推翻“吃人”的君主制度。法国大革命虽然经历了五年,但其所产生的影响却十分巨大。从对法国国内而言,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这次大革命中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推动了革命的发展;二是大革命使得法国的君主制度瓦解,人民形成了民主思想,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三是这是大革命是资本主义胜利的第一次起义。 从对世界而言,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次大革命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革命,共经历了五年的时间;而是这次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使得欧洲的封建主义地位受到威胁;三是这次大革命使得资本主义思想在欧洲其他国家得到传播,各国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思想;四是这次大革命为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一个引领性作用,鼓励了各国的劳动人民。因而这次大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下层阶级反抗君主以及贵族阶级压迫的表现,大革命也使得法国的封建主义的地位受到威胁。

1789年原则(法国大革命)

1789年原则 筱敏 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至今被认定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是因为其形式的激烈,赋有风暴的气势,符合“革命”一词内里的叛乱、摧毁一类的词义。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象征,人们为自己选择的象征物通常是明艳的、通俗的、戏剧化的。人们喜欢为历史虚设一个舞台,看历史被编撰成离奇惊险场景弘阔的情节剧在那里上演。1789年7月14日那些擂鼓呐喊的人们,摇旗冲锋的人们,砍断铁链放下吊桥的人们,一拥而上捣毁一座专制的罪恶象征物的人们……至今日,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人记得住埃利、于兰、杜里奥等等这些勇敢的名字了,尽管他们当初英雄一般在舞台中心穿过。然而稍纵即逝。一切都是无从把握的,没有个人的意义,他们的英勇因叠合在一起而构成一幕历史场景。这一突发事件本身,也并不具备改变整个社会内部生活的力量。使这一暴力场景具有了特殊意义,从而得以穿透历史的,是1789年的精神背景。 1789年留给人类真正的东西,是《人权宣言》。她值得我们用人类迄今所有的文字,书写在我们仰首可见的天空,无论这片天空是明媚还是阴黯。 但是,这种书写绝对不是1793年式的书写。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中描写过一种书写方式:国民公会会议大厅,这个“曾经是国王的舞台,现在变成了革命的舞台”的地方,在主席台的一边,站着一只黑色的木框,里面镶着《人权宣言》,宣言中上下分页的地方,绘的是一条模拟的王杖!台座后面矗立着一只高大的罗马仪仗钺,仿佛是言论自由的守卫者。……这样一种书写方式,自然离断头台就不远了。何况这个装饰权威的宣言,已经由1793年修改过了。 而第一代的革命者拉斐德门,在起草《人权宣言》的时候是绝不依凭王杖和罗马仪仗鉞的,也绝不可能把他们崇仰的天赋人权枷入具有威慑力的黑木框。 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反抗压迫,信仰、思想和表达的权利,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这些著名的1789年原则,为近代世界奠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新的普世价值铺设了基石,它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以致人们在言说现代社会的时候,只能把1789年作为起点。潘恩在为天赋人权辩护的时候,指出:阿基米德关于机械功率的话可以适用于理性和自由。他说,“如果我们有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把地球举起来。” 1789年原则就是这样一个支点。 我所理解的革命,是人类中的先驱者,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生存支点的过程。没有光,也没有上帝引路的云柱或者火柱,他们还带着世代承袭下来的枷锁。想到这种情形我不能不心生崇敬。那些启蒙思想家;那些在森严的等级制中申说平等,申说自然权利的社会哲学思辩;面对不可更易的王权,宣称人民主权;面对千年蒙味,诉诸理性;面对惯于免冠下跪的臣民,呼唤公民权利和公民意识。那个为托克维尔称之为“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一切都在沸腾;每时每刻都有一本政治小册子问世”。 多少个世纪以来,平民在公共事物的舞台上连片刻也没有出现过,假如说他们也还存在,那就是成群地聚在台下,充当仰望、欢呼、拥戴圣主的角色,只具有极粗略的统计学意义,没有个人的面孔。现在,他们自己走到舞台上来了。当皇上按数百年的礼仪登上王座,盛典开始,第三等级一反旧例,毫不迟疑地像皇上、僧侣、贵族们一样也戴上自己的帽子。当朝廷下令关闭三级会议的会场,并在那里布满了军队,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却列队转向露天的空地,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与评价 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1794年7月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共经历了5年历程。 一、背景:1、政治: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三个等级制度,社会不平等。 2、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导火线:财政危机导致三级会议召开。 4、思想宣传:法国启蒙运动。 5、爆发的标志: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二、特点1 、范围广:遍及全欧洲,影响全世界。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2、政治领域内作战,无宗教外衣,群众基础广泛,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资产阶级与人民结盟,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法国大革命是历时最长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3高潮)巴黎人民3次起义充分体现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3、革命彻底:相对于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革命更血腥,提出的主张更彻底,成果更显著、深刻。大革命沿上升路线,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4、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三、地位和历史意义 1)政治上,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拿破仑战争早期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经济上,法国在18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推动了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发展。 3)思想上,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思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引用了各种大革命前的进步思想作为其口号,并伪装成各种进步思想的弄潮儿实行专制。法国大革命除了结束法国的专制政治外,还带给欧洲人民两个重要信念,一、民族主义,二、自由主义,这两个信念成为引发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达到了文化的高潮,文学领域涌现出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社会学领域取得长足进展,科学领域提出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等理论综上所述,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正如列宁所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法国大革命代表着世界的改变,体现了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历史趋势。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19世纪政体变迁

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一.背景 1.政治:18世纪的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 2.阶级:国王、教会教士和贵族为享有特权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 等被统治阶级深受压迫,矛盾尖锐 3.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思想的传播启发 了反抗意识,成为大革命的先导 二.过程 1.开端: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纲领: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3.1791年短暂君主立宪 4.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三.《人权宣言》 1.通过: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2.内容:1)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 2)承认人生而自由、权利平等 3)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可以担任一切公职 4)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3.影响:1)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揭示了人权、自由和平等原则;宣告了全新政治制度的诞生 2)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激发了法国民众的革命热

情 3)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的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 一.拿破仑崛起 1.大革命时期:1)支持雅各宾派革命2)1793年收复被保王党攻占 的土伦,展现杰出军事才能督政府时期: 2.督政府时期:1)1795年,平息保王党人的巴黎武装叛乱,被视为 “共和国的救星2)1796年拿破仑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击败反法同盟军3)1798年远征埃及 3.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任政府第一执政-实际 上进行军事独裁 4.《民法典》(《拿破仑法典》) 1)时间:1804年颁布 2)影响:a.法典宣告实行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的保护-维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b.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立法的蓝本和经典,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拿破仑称帝: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对外战争:1)背景: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俄国等欧洲君主国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又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89 年7 月14 日在法国爆发的 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1 法国大革命的直接起因18 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 现许多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者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 部分地区保留着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1st Estate)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2nd Estate),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其他公民如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 等级(3rd Estate),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8 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 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者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 导地位。 1789 年5 月5 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企图增税,并召开了国家级会议(stati generali)进行投票决定。投票一开始分为两种,一种为阶层投票(per ordine),即一个等级一票;另一种为选择出一些代表进行投票(per testa)。前者极其不公,共三票,国王基本相当于拥有两票,所以按第二种方式进行,所以第三等级(terzo stato)选举出代表和第一第二等级进行投票决定。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摘要】:法国大革命一直在中国史学界争论颇深,本文就对大革命的分期、大革命中各党派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做一个概述。希望能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做一个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革命分期地位作用经验教训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影响广泛深远,但是其争论也激烈异常,虽然它不像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不像美国建立自由民主政治,但它阐释了现代性的最重要主题即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而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关注了英美,却往往忽视了法国,因此本文就对中国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大革命分期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起祉时间及过程分期,中国学者的最初观点认为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结束于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但是在1977年以后,更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例如关于起祉时间,有人提出应以1787年贵族反叛为开始,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以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召开为起点,也有学者认为以1789年6月17日成立国民议会为标志①。但史学界多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作为大革命的开始。关于内中分期,传统观点将法国大革命的全过程分为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三个统治时期。当然王养冲学者的将大革命的全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立宪君主国时期、吉伦特共和国时期、雅各宾共和国时期、热月党的执政府共和国时期、督政府共和国时期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而这种分法反映了大革命曲折坎坷的全过程,并且为中国多数学者所认同。虽然拿破仑帝国时期破坏了大革命的民主成果,甚至践踏了大革命期间确定的民主、平等的原则,但是拿破仑毕竟继承和完成了大革命的事业,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政体,因此作为大革命的一部分也是有一定依据的。关于大革命的下限,有人认为1799年雾月政变是大革命的终点;但也有从现代化的观点出发,将大革命一直延至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认为七月革命才是法国大革命的终点。但多数学者同意把大革命终点定在1814年4月6日或1815年6月22日拿破仑两次退位,即法兰西第一帝国结束。因为拿破仑帝国的存在,表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初步完成并确立了一类影响深远的法典。总之,中国多数学者己经从传统的三个阶段分期法中走了出来,并且把拿破仑统治纳入了法国大革命之中,因为这样的分期不仅可以更加完整系统地反映出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和曲折①参见林贤报、程镇芳《略谈法国大革命的分期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廖士虎:《关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问题》,《西南民族学研学报》1983年第1期。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优秀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意义,罗伯斯庇尔专制统治的原因、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在法国历史上的贡献。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图片:卢浮宫、巴黎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 设问: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旧制度的危机(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背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 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路易十五 2.法国启蒙思想: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初中历史《1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 节的内容。法国大革命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ft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把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的能力。 (3)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4)掌握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后进生学生主要采用启发式。 (2)对于中等学生主要采用启发、讲解等方式。 (3)对于优秀学生主要通过讲授、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2)通过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观念。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不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课前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为学习做好准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1)《人权宣言》的颁布。(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 (1)雅各宾派专政。(2)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如,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等级的严重对立、法国的启蒙运动、严重的财政危机以及国际上的影响等一系列资料,让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探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经过介绍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经过介绍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并为以后的革命扫清了道路,那么你了解法国大革命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法国大革命的发生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法国大革命过程与结果纵观世界史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并且在法国大革命发生后,对整个欧洲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法国大革命过程。 1789年七月十四日,法国人民终于忍受不住当权者的贪得无厌而进行反抗攻占了巴士底狱。在十八世纪末,巴士底狱就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它象征着法国的高层,代表了贵族阶级对于平民的压迫。而攻占了巴士底狱也就宣告了法国大革命的正式爆发。攻占巴士底狱仿佛就是一个信号,在法国各地的人民得知这件事后都纷纷拿起了自己的武器开始反抗。之后在同年的八月二十六日颁布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它以美国当时的《独立宣言》为蓝本,宣布了自由、财产和反抗等是人类的天赋,是不可以剥夺的人权。 一七九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这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随后,在一七九三年国王路易十六倒台。路易十六成为了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死的国王,而处死路易十六的断头台正是路易十六为了快速处死犯人而改造的。在之后的罗伯斯庇尔当政这一事件将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然而之后却渐渐衰落。

终于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推上了断头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热月政变后,这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落下了帷幕。 虽然历史上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结束有着许多的说法,结束时间不一,不过热月政变的发生代表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这种说法是最多的。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是世界上最彻底、最典型、影响最广的一场革命运动。可以说法国大革命进行的非常成功,而为什么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最大、革命进行的最彻底?那么法国大革命背景是什么呢? 在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前,贵族阶级、宗教还有平民阶级的矛盾已经日益加深。贵族、天主教的高层教士不断地剥削底层的劳动人民,日益增加的赋税使得人民无法承担。然而在那时法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当时的法国经济,尤其是其中织布业、炼金业已经居于欧洲首位;所以,在良好的经济发展,作为法国大革命背景下为法国大革命做出了贡献。 而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欧美地区发生了一场思想及文化的运动,认为这个宇宙是可以通过理性来掌控的。正因为如此,使法国人民经历了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使法国人民的思想更加的成熟,在革命时期已经不再打着宗教的旗帜;而是用自由、民主作为抗争的原因来进行的革命。并且深受十八世纪初期的孟德斯鸠主张新共和国成立的宪法应该有理性为基础的思想所影响,并且提供了自由的革命思想。

浅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及其特点 2

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师范05级 高婧睿050110755 浅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及其特点 作为法国历史上尤为重要的一段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国大革命已成为了当今人们了解法国历史的一个窗口。这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法国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对法国大革命的大致历史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对“大革命”的一些见解。 在传统的历史中,我们都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近代法国的一次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的革命运动,因为我们一向都认为,它打倒了旧的封建社会,使得法国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从此以后法国就与旧的封建社会截然分开,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知道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前后的联系,大革命对于原来的封建制度也不可能没有一定的继承,只不过可能这种继承在一种环境下被掩盖了起来。人们总是要使自己看起来与以前的制度不一样,其实在本质上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学习历史,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根溯源找寻大革命爆发的渊源。一方面,这一渊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法两国出现的等级代表会议。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国家赋税的摊派权掌握在等级代表会议手中;国王握有军事和司法权,而市民阶层的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的满足。因此“限制王权”和“主权在民”这种契约的思想早在大革命爆发前400多年前就已经植入人们的脑海之中。当18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国王路易十六只是一味要求征收新税而无视第三等级的改革要求时,法国民众已经形成的“限制王权”的思想和积压已久的愤怒一并爆发了。 另一方面,法国这样一个国家的传统就是革命,革命只是他们表达对于现社会的不满,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许多原以为源于大革命的感情,许多我一直认为只可能来自大革命的思想,和只产生于大革命的习惯;我时时碰到深植于这片古老土壤中的当今社会的根系”。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大革命虽“扫荡了旧制度的众多体制,却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是欧洲国家中中央集权发展的最为完备的国家,国王的权威在当时已经达到了顶峰,御前会议是拥有特殊权力的行政机构,它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作为中央政府在巴黎的唯一代理人,总监负责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在地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各省总督拥有全部统治实权;在总督之下,又有由他任命的总督代理。在中央集权体制下,政府几乎达到了对全国的全面控制:不仅贵族因此失去政治自由(即对国家和领地的统治权),就连城市自由也不复存在;此外,政府还通过设立行政法院的方式实行官员保护制,专横地庇护大小官员。但是这些都掌握在国王一个人的手中。从而形成的高度的

法国大革命的本质及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实质和原因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和激进的时期,其影响对法国之后的历史,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之重显而易见,有许多人把法国大革命作为一个了解和认识法国的窗口,研究法国政治、文化和经济。 这场革命的实质实际上是一场阶级革命。具体来讲,大革命就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资产,它是由资产阶级对原有的封建贵族阶级发动的一场革命,是为了革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的命。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使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分别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方面入手,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地摧毁了法国旧的封建贵族制,散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建立。在政治上,这场革命的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革命者采用暴力手段碾碎当时法国君主贵族的核心利益,使得整个欧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惧。这场革命使得法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和绝对君主制渐渐地土崩瓦解。这是一场永久性历史的转变,自此,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都成为了法国大革命显著标志。用维基百科的话来给予了法国大革命很高的评价: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诚然,这是一场属于全人类的历史性革命。 我们再来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可以说这场历史性的大革命是一次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偶然性来说,我们先来谈谈这个倒霉的国王—路易十六。他的所作所为比起他的爷爷路易十五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易十六个性懦弱,昏庸,担心触犯贵族的利益。他在面对法国史无前例的财政危机的时候,毫无作为,甚至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除此之外,路易十六和他的皇后玛丽在生活上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终日与锁为伴……最悲哀的是,这个一生酷爱设计锁的国王,最后死在了自己设计的断头台上。法国大革命爆发与这位“传奇”的国王有着密切的联系,路易十六其实是一只替罪的羔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悲剧是法国不满的民众与颓废的贵族妥协的产物。 再者,我们从必然性来讲,首先我们必须要谈“思想根源。”从意识形态入手来分析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法国人很关系论政治,对于政治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能从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曾说:“任何的一次剧烈的运动是不能与思想界的波动分离的”。所以,在18世纪初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思想启蒙思想家例如卢梭,孟德斯鸠……他们挥洒笔墨让启蒙的种子以不可阻挡之势日益深入人心,正是因为他们提出的民主思想(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为大革命的爆发积蓄正能量。但这一定是必然的吗?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当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深究这场惊天动地的启蒙运动时,它其实是一条绵延了数百年的“历史继承”。早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法两国就出现的等级代表会议。它掌握了国家赋税的摊派权。国王有军事和司法权,而市民阶层的要求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以这种契约的思想(制约制王权和主权在民)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400多年前就已植入人们的脑海中。等到了18世纪后期,长期压抑的法国民众与贵族的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我们之前国王路易无所作为,法国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一触即发,自然势不可挡。 这就是我讲为什么是必然性。 最后,从法国民众的角度再来谈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结合。我们都将这次革命定义为一场激进的革命。而法国的民众担当了这次激进革命的核心力量,他们攻占巴士底狱,将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当我细想之后,觉得法国民众的革命激情太过于高涨,以至于当时的一切旧的制度都成为了他们打击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