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1.理解地表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知道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3.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分析、判断风向。提高读图、析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图)

1.概念:促使大气由① 流向② 的力。

2.方向:垂直于③ ,指向④ 。

3.产生的原因:⑤ 不均→空气⑥ 和⑦ 运动→⑧ 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4.作用:形成风的⑨ 原因。 二、风的形成

1.高空风:⑩ 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

2.近地面风:

、地转偏向力和

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

1.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2.什么是影响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摩擦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2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海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着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风,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那么风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性呢?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2.5,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影响。

2.读教材图2.6,图中风向受哪两个力的影响?在均质气压场情况下,随风向的转变有何变化?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和等压线有什么关系?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

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

3.读教材图2.7,图中风向受哪三个力的影响?各自方向有何特点?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有何特点?总结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4.读教材图2.8,说明等压线的疏密和气压梯度力、风力之间的关系。

读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图(a 、b 为等压线,P a >P b ),回答1~2题。

1.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

2.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 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

D.东风、西风

3.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 .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4.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综合检测区

课后讨论区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高气压区②低气压区③等压线④低压⑤地面受热

⑥上升⑦下沉⑧同一水平面上⑨直接⑩水平气压梯度力

平行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

成一夹角

基础学习交流

1.同一比例尺的地图上,等压线密集处,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小。

2.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互动探究] 1.风向和等压线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使风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吹向低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不变,始终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方向改变,但始终垂直于风向。当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降低风速,改变风向。

4.等压线越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归纳总结] 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

续表

2.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

(1)在等压线图中,过某点作等压线的垂线(虚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该方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画出实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

3.等压线图上风力大小的判断

根据气压梯度判断风力,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密大疏小);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又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和单位距离的等压线疏密。

基础智能检测

1.A

2.B

全新视角拓展

3.B

4.D

思维导图构建

①地面②太阳③与等压线平行④斜穿等压线

高中物理 5.5 向心加速度、5.6 向心力习题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知识,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熟练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的合力,叫做向心力。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2)做圆周运动物体的沿半径指向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怎样计算? (1)、向心加速度公式:a=== (2)、向心力公式:F=== 3.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分析 (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这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2)变速圆周运动: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不仅大小随时间改变,其方向也不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或所有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的矢量和)提供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圆心位置,从而确定向心力的方向; ②选定向心力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受力分析(不要把向心力作为一种按性质命名的力进行分析) ④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⑤求解并说明结果的物理意义。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如图所示,长0.40m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另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运动的角速度为5.0rad/s,求绳对小球需施多大拉力?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内,有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A与碗壁间的摩擦不计.当碗绕竖直轴OO’匀速转动时,物体A在离碗底高为h 处紧贴着碗随碗一起匀速转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求碗转动的角速度. 例题2、如图所示,用同样材料做成的A、B、c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 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间的关系m a=2m b=3m c,转动半径之间 的关系是r C=2r A=2r B,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C.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D.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B最先开始滑动

第一节曲线运动 1.了解曲线的切线。 2.知道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3.理解并掌握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主学习 1.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2.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又有。不管速度的大小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发生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填“不变”、“改变”);也就是具有。所以,曲线运动是运动。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合力为,速度矢量(填“不变”、“改变”);当物体所受的方向与它的方向在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新知探究 一、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的确定 1.曲线运动的几个实例 体育活动中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自然现象中的例子: 2.切线的理解 (1)数学上曲线的割线:过曲线上的A、B两点所作的这一条叫做曲线的割线。 (2)数学上曲线的切线:当曲线跟其割线的两个交点时,这条就叫这条曲线的切线。 (3)曲线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 (4)数学上曲线的切线与物理上曲线运动在某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的异同: 同:二者都是曲线上的两点之间所作的。 不同:前者是一条没有方向的直线,后者是一条有的。 二、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中质点速度的方向时刻在,也就具有了,所以曲线运动是。 三、曲线运动的条件 1.规律发现 (1)演示实验: (2)观察结果: 2.规律内容 当物体受的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上时,物体作曲线运动。 ★例题精析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它的合力方向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训练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D.加速度大小及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不是曲线运动 【例题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切线 2.大小方向方向 2. 3.改变加速度变速 3. 4.0 不变合力速度同一直线合力速度 ★新知探究 一、1.略 2.(1)直线 (2)非常非常接近割线(3)切线方向(4)非常非常接近割线方向线段 二、变化加速度变速运动 三、1.略2.合力速度不在同一直线 ★例题精析 例题1 BD 训练1 AB

§6.向心力——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 §6. 向心力——问题导读 使用时间:3月3日——3月5日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知识回顾】 1、用线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2、用线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问题导读】 认真阅读《课本》P23—24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 一、向心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产生这一加速度的原因一定是物体受到了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把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向心力的表达式:或。 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弹力、摩擦力那样作为来命名的。它是根据命名的。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若物体所受的力不通过运动轨迹的圆心,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和。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始终与速度方向,其表现是。仅有向心加速度的圆周运动是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运动。

§6. 向心力——课堂导学 姓名 班级 一、向心力 1、向心力公式 2、向心力的来源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①明确该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面;②标出圆周运动的圆心位置和转动半径;③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3、实验:向心力的测量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①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②实验器材有哪些? ③实验过程中要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 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不指向圆心,可以把合力分解为沿半径方向的分力F n 和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 t ,F n 其中是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F t 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总结:在圆周运动中,当合力F 与v 成锐角时,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当合力F 与v 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圆周运动;当合力F 与v 总是成直角时,(即合力等于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高中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基础过关 1.形成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冷热不均B.摩擦力C.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2.右图表示的是( ) A.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B.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C.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D.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3.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指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D.图中③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4.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D.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学习反思】 能力提高 1.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B.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2.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B.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只有地转偏向力

998 996 1000 1002 ① ② ④ ③ 3.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② >①>③> 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 4.若此地为北半球,则上图中①地的风向为 A.偏北风B.偏东风C.偏南风D.偏西风 5.下图的甲、乙两幅等压线图中A、B、C、D四点风力最大的是( )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6~7题。[来源:学科网] 6.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④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A.AB.BC.CD.D

【课题】§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要点】 一、曲线运动 1.运动特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上某点的方向,是时刻的,具有加速度,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物体的方向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就是加速度方向与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经常 研究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称为运动的;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称为运动的.两者互为逆运算.在对物体的实际运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 据分解,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 4.遵循的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故遵循.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指向轨迹的凹侧.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根据合加速度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两个互成θ角度(0°<θ<180°)的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两种典型模型1.小船过河问题模型

(1)涉及的三个速度: 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2:水流的速度 v:船的实际速度 (2)小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两个分运动分别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 (3)两种情景 ①怎样渡河,过河时间最短? 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最短,t短=d v1 (d为河宽). ②怎样渡河,路径最短(v2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框《中学序曲》导学案 设计:周灿军审核:执教:使用时间: 学校目标:1、通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了解学习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热爱新的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让学生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尽快适应新的初中生活。 学习重点: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机会,也是新的挑战。学习难点:认识到初中生活是给我们成长的礼物,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初中是一个美妙的名词,是我们成长生涯中的第二段旅程。从我们迈进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一条崭新的路已经铺在我们面前。在这条路上,你想留下什么样的脚印?是直是曲,是进是退,往往就在你一念之间。刚刚进入中学的你,为融入新的生活做好准备了吗? 二、学习探究 主问题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新期待?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阅读思考问题。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记录自己思考的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主问题2、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4页上方内容。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写出本题答案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 主问题3、为什么书上说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阅读思考机会和挑战分别指什么?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 三、知识拓展延伸 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 2、与父母进行一次沟通,听听他们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

5-7 向心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及其特点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向心力不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力,它是以力的效果命名的,由其他性质的力来提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教学重点】 1.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1.向心力在圆周运动中的作用和向心力大小的推导及验证. 2.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要解决的问题】 1、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如何? 2、圆周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具有什么特征? 3、向心力如何定义?特点如何? 4、向心力与哪些因数有关?如何推导向心力表达式? 5、变速圆周运动的受力有何特点? 6、如何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一般的曲线运动?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学、探究、讨论、互查、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的背景材料 (二)在自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找出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及周期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配用习题】 1、典型例题 【例1】关于向心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力叫向心力; B、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物体所受向心力是不变的; D、向心力是除物体所受重力、弹力以及摩擦力以外的一种新的力. 【例2】如图2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第五章曲线运动导学案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概念:。 特征:轨迹是;速度方向不断地在变化,速度方向。2.特点:曲线运动的性质是运动,因而具有,则合外力。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①。②。 物体曲线运动的轨迹处于合力F与速度v方向之间,并且合力F指向轨迹的。4.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①合运动: 。 ②分运动: 。 ③运动的合成: 。 ④运动的分解: 。 ⑤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的合成与分解。 ⑥特点: a.分运动与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满足。 b.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⑦判断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 ⑧推论: a.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b.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c.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d.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5.小船过河问题 A.渡河时间最短:船头与河岸________,t min= ,与水速无关。 小船靠岸位置在对岸的下游s= 处靠岸。小船实际运动的位移为。B.过河路径最短:(v v > 船水 )船头斜指上游与河岸的夹角为,实际过河路径s= ,t= 。 C.过河路径最短:(v v < 船水 )。船头斜指上游,但不可能重直于河岸过河。S min= 。【练习1】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 1.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吗?() 2.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吗?() 3.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4.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5.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 6.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7.物体在恒力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 8.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9.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练习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 D.曲线运动的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练习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此时突然使力反向,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曲线B返回A

第四章曲线运动 命题规律 本章知识点,从近几年高考看,主要考查的有以下几点:(1)平抛物体的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及其重要公式,如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等。(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运用。(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注意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要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对人造卫星问题考查频率较高,它是对万有引力的考查。卫星问题与现代科技结合密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章内容常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综合成难度较大的试题,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分析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运动问题,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问题,反映了现代科技信息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联系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2020全国I第17题,山东基本能力第32题,全国II第25题,广东单科第12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以及北京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问题。再如2020全国I卷、江苏物理、天津理综、重庆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问题。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仍是高考的热点。与实际应用和与生产、生活、科技联系命题已经成为一种命题的趋向,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探月计划的实施,更会结合万有引力进行命题。 复习策略 在本专题内容的复习中,一定要多与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场等知识进行综合,以便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

《少年有梦》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6年9月年级:七年级备课教师:陈坤锋 一.独学检测 1.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___________,让生活更有__________。人类因此__________和发展。编织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 少年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_____________密不可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⑴中国梦基本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现中国梦必须____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 4. 努力,是一种______________,是一种不服输的_______________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__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__不懈追求。 二.群学探究 1. 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2.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3. 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三.当堂练习 1. 在班里召开的“你的梦想是什么”的座谈会上,小丽说:“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小明说:“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小强说:“我的梦想是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这说明了() 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②少年需要梦想 ③梦想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化④少年的梦想能促进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有一个非同常人的计划 B.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C.要设计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D.要设计一个与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目标。 3.“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这句平实的话告诉我们青年人() A.成才的关键是得到机遇 B.艰苦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C.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D. 要自觉地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4.2016年4月8日下午,长沙市一中逸夫楼会议厅座无虚席,雷鸣般的掌声不时响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月月优秀事迹报告会在此举行。“保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始终怀揣着的梦想。”现场,湖南科技大学2012级法学专业学生彭月月与400多名高中生畅谈梦想。 1. 彭月月的梦想体现了少年梦想的什么特点?

【导学案】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物理 编写人:梁述敏 审稿人:李延青 5.7 向心力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本节内容,了解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力有什么特点?,初步把握变速圆周的分析方法。 二、预习内容 1、本节主要学习向心力概念、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变速圆周运动特点、一般曲线运动及其研究方法等。其中,向心力概念,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本节重点,变速圆周运动特点及研究方法则是本节难点。 2、向心力 ,向心力是产生 的原因,它使物体速度的 不断改变,但不能改变速度的 。向心力是按命名的力,它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提供,也可以是这些力的合力或它们的分力来提供。向心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 3、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力与速度同一直线,力只改变速度 ,不改变速度 。 ②力与速度垂直,力只改变速度 ,不改变速度 。 ③力与速度成其它任意角度, 。 4、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①、实验器材有哪些? ②、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③、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④、实验过程中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5、当物体沿圆周运动,不仅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其大小也在不断变化,这样的圆周运动称为变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的原因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是始终指向圆心,这时合外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同时,产生切向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可看作变速圆周运动的一个特例。 6、一般曲线运动及研究方法: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可称为一般曲线运动。研究时,可将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均可看作圆弧,这样即可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了。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 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 结合向心力理解向心加速度 4. 理解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学习过程

第五章 曲线运动导学案 5.1 曲线运动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 2、明确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3、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4、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用来分析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的判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的分析、理解与应用。 学法指导: 1、要明确一个数学概念:曲线的切线。结合实际现象理解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特点 2、要学会从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理解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过程: 第 1 课 时 【课前自学】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解决以下问题: 1、运动轨迹是_________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坐标系的选取是很重要的。我们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已无法应用直线坐标系来处理,而应选取____________坐标系。(P2) 3、过曲线上的A 、B 两点作直线,这条直线叫做曲线的________。设想B 点逐渐向A 点移动,这条割线的位置也就不断变化。当B 点非常非常接近A 点时,这条割线就叫做曲线在A 点的_________。(P3) 4、质点做曲线运动时,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_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___________的方向。(P3) 5、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_____________运动。(P3) 6、曲线运动可分为___________曲线运动和___________曲线运动。 【课堂探究】 7、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速度是矢量,它与力、位移等其它矢量一样,可以用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这两个分矢量叫分速度。 v x 、 v y 为它在两坐标轴上的分速度。由图可知: v x = v y = 8、飞机起飞时以v =300km/h 的速度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成30°角,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各是多大?画出速度分解的图示。 x y

第2课时少年有梦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目标 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知识目标 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3.解释少年:指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梦想的重要性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 (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仍然有意义。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少年需要梦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材料一: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材料二: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些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2)周恩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教师讲述:无论你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教师,还是你想当发明家、科学家,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梦想,因为这些梦想都表现出了你想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祖国正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来共同努力建设,你点点滴滴的付出都饱含了你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因此你的梦就是中国梦! 5.播放视频——中国梦 目标导学二:努力就有改变 1.梦想与现实 观点一: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可能实现。(正确) 观点二: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错误) 观点三: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导方向。(正确) 观点四:现实常常把梦想打败。(错误) 观点五: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正确)

5.6 《向心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3、能够应用向心力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 向心力公式的运用。 自主学习 一、向心力 1、向心力:做 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 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 力。 (1)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 垂直,只改变速度的 而不改变速度 的 。 (2)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命名,可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 的 ,还可以是某个力的 。 (3)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 ;如果物体做 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4)向心力的公式:F=ma= = 二、向心力大小的粗略验证 分析课本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1、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周的 ,再通过纸 上的圆测出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测量出绳 长l 。 2、用 测出钢球的质量。 3、用公式计算钢球所受的合力F 。 4、利用公式F= 算出向心力的大小。 三、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若合外力方向 与 夹角小于900,此时把F 分解为两个互相 的分力:跟圆 的F t 和指 向 的F n ,如图所示,其中F t 只改变v 的 ,F n 只改变v 的 ,F n 产生的加 速度就是 加速度。若F 与v 的夹角大于900时,F t 使v 减速,F n 改变v 的方向,综上可知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 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 2、一般曲线运动 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称为一般的曲线运动。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看成一小段 ,然后当 作许多 不同的圆处理,再应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 【互动探究】 问题1、分析下面几种情况中作圆周运动的物块或小球向心力的来源: F F t F n O F t F n F O h

初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产生及受力状况。在学习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图和示意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在明确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读图能力培养和课后活动的教学分析教材中“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区)的等压线和风向图”是训练学生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也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很好途径,教师不能忽视这一教育功能,应该充分利用此图达到训练的目的,另外本课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因此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不能放任学生自由阅读,潦草而过。 关于风的形成和风的方向的教学分析关于风的形成是本课重点的知识内容,而风向的确定则是本课的难点知识,确定风向的关键是明确几种力的关系,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这种力在气压场中如何绘制应该使学生明确,无论等压线的表现形式如何,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空气一旦运动起来,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空气运动的方向而不影响空气运动的速度,当这两个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这个运动的过程,教材中用一幅图像加以表示。这种风向只会出现在高空大气中,而近地面的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摩擦力既改变力的方向,又会对风速产生一定影响,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篇。三力平衡的过程比较复杂,不必让学生了解,学生只要知道结论即可。 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教学建议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部分内容,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引导学生判读教材提供的图像“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明确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应该注意的问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等压线相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当空气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如果只受到两个

2.少年有梦 【新知先学】 一有梦就有希望 1.编织人生梦想,是____________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__________。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________。 3.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________的愿望。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二努力就有改变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________。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____________。2.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1)努力,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________,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____________。 (2)努力,需要________。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____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 (3)努力,需要________。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要点探究】 探究一有梦就有希望

20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于是,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呢?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要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的梦想。他一生仍然喜欢小提琴,他拉得仍然十分蹩脚,但他却能自得其乐。这位少年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如果梦想不能实现,那么,梦想还有意义吗? 努力就有改变

5.6 向心力 导学案 【知识储备】一、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 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 2、公式: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 ,由于 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力是变力。 4、向心力的来源 (1)向心力是 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 的力提供。 (2)向心力可以是物体所受的 。 (3)向心力可以是物体所受某个力的 。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①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 Ft :切向分力,它产生 加速度,改变速度的 . Fn : 向心分力,它产生 加速度,改变速度的 . ②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以下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中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 例1、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执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例2、火星绕太阳运转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 例3、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6-6所示。小球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例4、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运动,角速度是4rad/s 。盘面上距盘中心0.10m 的位置有一个质量为0.10kg 的小物体与圆盘保持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1)分析小物体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2)求小球受向心力的大小 例5、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例6、如右图所示的圆锥摆,摆球的质量为M ,摆线与竖线的夹角为θ,则小球的向心力的大小等于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导学案 5、1 曲线运动◇课前预习◇ 1、什么是曲线运动?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曲线运动。 2、曲线的切线指的是什么?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什么方向?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的位移? 5、什么叫合运动?什么叫分运动?◇课堂互动◇ 【融会贯通】 一、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说一说] 运动员掷链球时链球沿什么方向飞出?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的微粒沿着什么方向离开砂轮? 1、做曲线运动时,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2、由于曲线的切线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或“匀速”)运动。 [问题探究]:曲线运动加速度可能为零吗?合外力可能为零吗?〖例1〗下列对曲线运动中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在某一过程中速度方向总是沿着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B、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总是沿着轨迹曲线在这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变化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化〖训练1〗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加速度可能为零 D、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说一说]:曲线运动物体的合外力,若物体的合外力为零,物体做运动。 [想一想]: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①物体的合外力,②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说一说]: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的合外力,或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问题探究]: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哪一侧?物体的速度、合外力和轨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例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56 《向心力》导案 【习目标】 1.解向心力的概念(高考要求Ⅱ)。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进行计算。 3.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重点难点】 解向心力的概念,向心力公式的实际应用 【法指导】 阅读教材23页“实验”,结合圆锥摆运动体会向心力的概念,结合24页图片体会合外力和向心力的关系。 【知识链接】 1.(1)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是:线速度___________,角速度______;周期(频率)______ (2)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定义式为____________;角速度定义式为___________;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角速度与周期、频率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2.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________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产生_______的原因。匀速圆周运动是________运动,故其合外力一定_______零。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合外力只改变速度的______,则合外力一定与速度的方向_______(“相同”或“垂直”),即合力一定沿着半径指向_______。 【习过程】 一、向心力 1.概念: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的合力的作用,这个合力叫向心力。 2.公式:或 式中各符号的物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向心力概念的解: ①向心力指向圆心,方向(填“不变”或“不断变”),是________(填“恒力”或“变力)。 ②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不改变速度。 ③向心力是根据力的(填“作用效果”或“性质”)命名的,它可以是一个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探究思考1:课本25页第1题、2题、3题、4题中物体受哪几个力的作用?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1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课本23页实验,明确验证向心力表达式的方法。 1.制作圆锥摆:如图所示,让小钢球在_______面内做匀速 圆周运动,则小球所做的运动就称为___________运动。 2.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方法一:运动方法测向心力 (1)用________测出小钢球运动N圈的时间,则周期 T=________;(2)用米尺测出小钢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3)用_______测出小钢球的质量。则向心力F=__________ 方法二:动力方法测向心力 (1)测出悬点到小球运动平面的竖直高度和运动半径r,则θ=_________ (2)测出小钢球的质量,由受力分析可得向心力F=__________ 3.比较两个方法测出的向心力在误差范围内_________,则可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是否正确。[+++++] 三、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__________;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总是指向_______,因此,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总是等于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