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54024

心理学案例分析54024
心理学案例分析54024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李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分析

(1)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对教师不适合。

(2)其主要理由:不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教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教师工作有松散化和弹性

化的特点等。以全勤奖激励教师,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3)激励教师应关注教师对职业成就的需要,也就是鼓励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本身,而出全勤的教师并不能说明教学工作就是优秀,激励方式要适合教师工作的性质。

(4)本案例是实际应用型的案例,分析思路可以是开放性的。以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或学校组织特点等分析都是可以的。但以上的答题要点要包括进去。

二、报载:“欧盟委员会2003年9月8日宣布,欧盟将从本月30日起实行更为严格的烟草警示规定,要求烟草生产厂家用黑色大号字体将警句印刷在白底香烟盒上,警句在烟盒正面所占面积不得少于30%,背面不得少于40%。警句包括:‘吸烟会造成慢性疾病和痛苦死亡’及‘吸烟会引起性无能’等14条”。

你认为这种做法会有效吗?其心理依据是什么?

分析

(1)欧盟对于烟草的警示做法会有效的。

(2)其心理依据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理论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3)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烟盒的重要位置明确标明吸烟的危害,就是引起吸烟者认知上的注意,使其认知与以前的认知及行为产生不协调。这样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改变原有态度。不去吸烟或减少吸烟,使其认知与行为协调。二是不改变态度。但是为吸烟的行为寻找一种辩护理由。

三、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

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而去听音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教育。其原因如下: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其

对协调人际关系、满足成员需要有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消极型等不同类型,本案例不能简单扣为“小团体”或“小集团”帽子;对不同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对积极型应支持鼓励,对消极型应引导转化。

四、 Fs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服装的中型企业,一部分产品是自产自销,而绝大部分产品是按照国外订单生产,然后出口到国外。公司一直都保持着稳定的发展。自从公司的前厂长离开自己创业后,整个形势就开始慢慢地变化。老总开始物色具有丰富服装生产和出口经验的管理者,结果前后来了三任厂长都改变不了车间混乱的状况,生产的服装几乎每批都被外贸公司退回返工,产品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一方面让公司大幅亏损,另一方面由于公司采取的是计件工资制,也导致员工的工资锐减。一时间公司内部流传着各种消息,如:又要换厂长了;刚做的一单又要返工;这个月的工资老板会压着不发;老板准备放弃这家企业等等。

而这时公司的老总正在和深圳的一家贸易公司谈判,希望能获得一个100万元的海外订单,在离开公司之前虽然他也知道公司内部人心不稳,但他认为只要能签到大额的订单就可以稳住员工的心,然后生产也会走向正常。结

果,当他给员工发了上个月的工资,回到车间却发现已经有40%的员工集体在领到工资后就已经辞职。他发现这些一起离开的员工大多是来自同一个省份,或者以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过。

试以非正式群体理论分析上述情况并总结该老总管理中的失误。

答案:

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也就是相对公司的正式群体来说的一种群体和团体.

文中所描绘的离开的员工,可以说是非正式群体.他们的特点应该是:

1、这种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比较协调。二、这种群体的成员结构相对稳定。这种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其成员就相对地固定下来.这种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交往是以同一个地方来的,或者以前在同一家公司为主,群体的内在凝聚力来自成员的心理而非条文,他们内部的规范行为准则也是心理上的一种默契,而非条款。

2、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是自然产生的。这种非正式群体的“领袖”在成员中的威望较高,有着较强的威慑力与协调群体成员关系的能力。

3、这种非正式群体的破坏活动具有集体性,一般不表现为单个成员与公司上司进行对抗,而是以群体形式与对整个公司的基础进行松动,故而破坏力特别强,后果特别严重。

4、老板在管理中很明显忽略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非正式群体开始并不完全就是反公司的,但是由于前面的例子使大多数人都有了一种共有的思维模式和担忧,出现群体极化现象是很正常的.让员工留下的办法不应该是靠钱,而是靠公司集体的力量.让人内化的离不开公司,而不是给他们外在的原因.外在原因往往是群体极化的一个借口.

五、甲、乙两人一同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企业并同在一间科室工作,两人的工资也被定在同一档次:每月1000元。一年试用期过后,甲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200元,而乙的工资被定为每月1500元。甲拿到1200元工资后很高兴,因为比原来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得知乙的月工资是1500元后,则十分气愤,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试通过公平理论分析甲的心理以及管理者的对策。

答:(1)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主要受工资报酬的影响,包括绝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的数量)与相对报酬(自己实际收入与他人实际收入的比值)两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报酬进行纵向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畅,安心工作;如果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低于过去的收支比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对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本案例中,甲做纵向比较时的高兴在于与过去比其工资增加了200元;但当他与乙进行横向比较时,发觉自己的工资比乙少了300元,由此产生不公平感,导致工作积极性明显下降。

(2)管理者应对甲、乙两人的工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力强、贡献大,应时及对甲作出解释,使甲重新认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发甲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甲、

变态心理学案例

变态心理学案例 变态心理学平时作业 分数 一个不敢独自睡觉的女大学生 -----------黑暗恐怖症 、 姓名:储敏怡 学号:11092047 一、一般资料 李某,女,19岁,未婚,汉族人;某高职院校的五年制四年级学生,身材中等,偏瘦,面容稍显憔悴,相貌秀丽。衣着整洁。谈吐较犹豫,言语清晰,思维逻辑正常,表达合理,无感知觉障碍。 二、求助原因 2019年底入校以来,经常害怕黑暗状态的寝室。尤其是熄灯后,虽然想了很多办法克服,但效果不好,近 6个月来,越来越严重,常常难以入眠,即使入睡也会在突然连续惊叫中惊醒。因影响同寝同学的休息而前来就诊。来访者自述,自已是个极端内向胆小的人,有怕自己黑暗寝室的想法。明知没有必要,却难以控制,每到晚上熄灯时就紧张、害怕, 但是学院实行警务化管理,22时要准时熄灯,起初还可以自我克制,但2019年初以来却 越来越严重,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全身发抖、出汗、心跳等症状,每到入夜则担心熄灯 后有鬼而出现的害怕心理。每到傍晚就担心自己寝室关灯后的恐怖情景。夜间入睡后多为 浅睡,梦多,并且常常出现连续的惊叫,大约每周1—2次。但惊叫并不是因为噩梦引起,梦中多只是一些离奇古怪的梦,并不恐怖。对寝室外的黑暗则无恐惧感。因夜间睡眠不好,又担心影响同学的休息和自己的学习,因而白天情绪低落。 个人成长史父亲为私企老板,较为富有,关系一般,现已与亲生母亲离异,与一年轻 女性结婚,并育有一子,大概1岁余。母亲做服装生意,独自抚养姐弟两人。弟弟14岁,很听话,在上学。李某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未离婚时经常吵闹,互相指责对 方有外遇,并最终因此离婚,李某在学校因此而被同学嘲笑。父亲脾气暴躁、迷信,动起 怒来特可怕。父母常常在半夜打架,李某和弟弟经常被扭打和吵闹声中被惊醒,边哭边拉架。父母离婚后父亲仍然经常回来居住,依然常常在间与母亲打架,父亲仍指责母亲在外 边有“野男人”。父亲经常在家里搞各种迷信活动,和李某“驱鬼”,李某基本是在不断 的迷信活动中长大的。父亲很爱李某姐弟,经常给李某姐弟经济资助和关心。如大学以后

变态心理学测验考试

2007年4月变态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归纳为体内四种体液的失调,是疾病,并且有器官上的原因的古希腊学者是( b ) A.盖伦B.希波克拉底 C.比奈尔D.克雷佩林 2.同时面对两个对自己具有威胁性的事件,而且只能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事件的威胁时,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叫b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3.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经历,称之为c A.遗忘B.错构 C.虚构D.似曾相识症 4.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定义性特征是b A.敏感性B.社会性分离 C.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D.古怪的言谈、行为、思维或感知5.痴呆是认知功能全面的、逐渐的衰退,并经常伴有兴奋、冷漠和 A.抑郁B.焦虑 C.恐惧D.强迫 6.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并不包括 A.思维联想障碍B.情感障碍 C.意志行为障碍D.妄想

7.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并不包括. A.活动增多B.心境高涨 C.思维奔逸D.夸大妄想 8.抑郁症的自杀高峰期常为 A.抑郁发作中期B.抑郁发作末期 C.起病初期和抑郁发作末期D.抑郁发作中末期 9.在性功能障碍的分类中,性交恐惧障碍属于 A.性欲障碍B.性唤起障碍 C.性高潮障碍D.性心理障碍 10.患者看见“和平”二字,马上想到“战争”二字;一见“安全”,便想到“危 险”,这种症状属于 A强迫性怀疑B.强迫性回忆 C.强迫性穷思竭虑D.强迫性对立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研究心理异常现象比较直接的方法是临床法,包括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其中调查研究又可分为 A.相关研究调查B.反应式调查 C.非反应式调查D.病程实验调查 12.感觉障碍除感觉过敏和感觉减退外,还包括

心理学案例分析(原题库)

1、做一个小实验:举起你的双手,手指伸直,让十指交叉。请注意看,是你的左拇指在上呢,还是右拇指在上?如果左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艺术型”的人;如果右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思想型”的人。请分析说明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机能不同,左半球主要机能是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机能是具体形象思维;又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肢体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左手属右半球支配,右手属左半球支配。所以,右拇指在上就可能是“思想型”的人,左拇指在上就可能是“艺术型”的人。 2、有一位学生在田间小路上行走,突然看见一条蛇,这是什么心理过程?看到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又是什么心理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这位学生在行走中看见蛇,这是认识过程。看见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是情感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着,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产生于认识,反过来又影响认识,积极的情感推动认识,消极的情感阻碍认识。 3、为了把课上得生动形象一些,胡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实物等。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了桌上,有的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教学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运用注意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原因。 答:利用直观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这是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但教具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特别是老师进教室后把教具放在讲桌上或挂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会被这些教具所吸引而不注意听讲。等到使用教具时,这些教具已经失去了刺激的新异性,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4、教师讲课,声音要有抑扬顿挫;板书时要用彩色粉笔标示重点;教科书的某些地方用黑体字排印或加重点号。请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对比程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更准确、更清晰地选择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体育心理案例

(二)研究案例2 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与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 1.研究目的 作者以特质学派和五大因素模型,在理论导向、结构框架、特质定义、因素分析、预测能力、控制策略等6个方面的局限性,综述了以往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在预测运动成绩时遇到的困难。 2.研究结论 (1)特质学派及五大因素模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缺乏理论导向,不能解释原因;人格因素的数量可能不一定是五大因素;五大因素可能非正交;缺乏对特质概念的明确界定;因素分析技术的限制;过于笼统,难于预测;未能提供控制和治疗方法。总之,特质概念究竟包括了人格的哪些层面和特质理论家们是否对此已有了一致的意见,这类问题仍有待澄清。 (2)运动心理学人格研究的思路是采用新的研究模式——利用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预测更为具体的行为。更为具体的人格特质是指将大特质降解为小特质;将一般情景转为特殊情景;更为具体的行为是指预测行为的个别方面而不是行为的综合结果。 (3)改善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主要表现在预测对象水平、一般情景和特殊情景、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主因素和亚因素的确定。 (4)发展运动领域的人格测验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建立综合的中国运动员人格测验。 (5)通过证实性因素分析检验理论。过去,在寻找人格结构中有多少和哪些因素的研究中,特质学派几乎完全依赖于探索性因素分析(ERA)。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证实性因素分析(CFA)来对五大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如Elizabeth,1996;James,1996)。 (6)反复进行信效度检验。特质学派研究者通过长期的、艰难的探索,已经对人格结构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论认识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因此条件已经允许我们更多地利用CFA来进行不同的假设检验。主要结论为:人格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是运动心理学的热门话题,但到了80、90年代论文数量明显减少(张力为,褚跃德,1994)。 特质研究未能满足运动心理学家的期望,主要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理想的预测效度。如果我们在前两个方面尝试改进,就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加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因此,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在进行特质研究之前应该注意思考的问题是:研究问题是否是科学问题?理论依据和实证依据何在?研究假设是否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预测关系是否具体?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满足研究目的的需要?关于第一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科学问题可能产生于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差距之中、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之中以及解释某一现象的需要之中;科学问题应当是可解的,即可以得到概率意义上的实证检验(McGuigan,1997)。关于第四个问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新方法的产生总是服务于研究问题的,如前述的证实性因素分析。另一值得注意的方法是多特质多方法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综合采用语言评估、非语言评估、自我评估、他人评估来考察多个因素的结构模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化,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关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时候,自然应当联想到与其相对应的方面。我们还需要指出,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学派有着各自的强点和弱点,不要期待特质学派的发展能够解决运动心理学家面临的所有人格研究问题。 但是,特质学派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仍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仍有着极强的生命

关于变态心理学案例

关于变态心理学案例 三级技能—变态心理学 (2001年11月-2008年5月真题汇总) 2011年11月 案例五: 案例介绍:下午六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口气坚定,不容商量。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谑地说,不就是晚吃会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哕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维思通。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该女士: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啊7 ( 该女士: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心理咨询师:你找他们看过? 该女士:还住过院呢。 心理咨询师:那因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该女士:我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多选:46、该女士的行为特点包括( )。 (A)强人所难 (B)随心所欲 (C)有病乱求医 (D)语言夸张 单选:47、该女士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 (A)主客观不统一 (B)破裂性思维 (C)夸人语言 (D)行为异常 单选:48、对于该女士说“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要向她说明其所言不实 (B)不与她争论 (C)委婉地告诉她记忆有误 (D)判断这句话有无症状学意义单选:49、对该女士形成初步诊断前,首先需要排除的是( )。 (A)心境障碍 (B)人格问题 (C)精神病性问题 (D)疑病症 单选:50、对该案例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向她说明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 (B)进行转诊 (C)通知家长 (D)委婉说明自己对她的问题无能为力单选:51、交谈中,咨询师请助手为该女士倒杯水,趁机递给助手一个小条,上写:“注意,精分”,其用意是( )。 (A)考虑安全措施 (B)尊重该女士 (C)考虑保密例外 (D)准备药品 单选:52、对该女士的收费问题,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 。 accident occurred, the direct punishment 0.5-10,000 yuan, responsible for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the

变态心理学完整大全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社交恐惧症 陈某,女,23岁,未婚,中专文化。因与人交往时紧张、局促不安三年,羞见生人、回避社交一年求治。 病人19岁进入某专科学校,在花枝招展的女生中间感到压抑,立志发奋读书,以示不随波逐流,但成绩平平,故时而气馁、悲观,时而愤愤不平,甚至嫉妒。常暗中注意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如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某日上课,发现新来的男老师似乎老是注意自己,颇难为情。迎面相逢,病人会面红耳赤、心慌气促。此后只要遇上该老师就言行失措。久而久之,觉得同学们都洞悉了其心中秘密,于是与同学们相处也不自然了。毕业工作后,从不参与同事活动,有同事与其主动交谈,也因不敢正视对方而借故走开,上下班故意加快或放慢脚步,避免与人同行。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但又不敢与人相处。后经人介绍结识一男友,虽然同在一市,却多是鸿雁传书,每次决定约会,马上心慌、脸红,以致勇气全消,偶尔赴约,也是故意迟到。有一次男方父亲寿辰,邀病人赴约,无法推托,一直忐忑不安。赴宴那天,还没见公婆就心慌气促,四肢发颤,与公婆见面,顿觉头晕目眩,满身大汗,语无伦次。以为中暑,被送至医院。此后,羞见一切外人,甚至与家人共餐也有些不自然。为避免窘迫,常托词休病在家,以免交往。 病例讨论: 本例病人的症状以恐怖为主要临床相,恐怖的对象主要为人际接触和社交场合,恐惧发作时伴心慌、面红、气促,甚至颤抖、大汗、头晕目眩等植物神经症状,并有回避行为。病人知道恐惧过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符合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本例诊断: 社交恐怖症 一、心理动力学观点(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的根源在于本我冲动的威胁和自我的压抑与防御之间所形成的冲突。恐惧症被视为恐惧反应的无意识转移,即从小时候曾经造成过创伤性恐惧体验的刺激物转移到一个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新的刺激物。 本例中病人可能在童年期经历过创伤性体验,尤其是家庭生活和童年的社交经历。有研究发现家庭成员间缺乏相互帮助和支持,儿童会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在社交中容易敏感、多疑以及紧张焦虑。本例中患者表现出过分的多疑,例如怀疑同学“言语中有无含沙射影?眼神中有无蔑视怠慢”,这可能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关。另外,父母过于频繁、严厉的惩罚、责骂和苛刻的要求,促使子女形成“高道德”标准的社会价值观,这时,子女在评价自身的行为、态度和欲望时,往往过分苛刻和严厉,从而产生明显罪恶感、耻辱感和自我 谴责,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父母的严厉、惩罚,会使孩子变得胆怯、小心翼翼,在社交中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惟恐遭人指责;父母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使其个性变得自卑、自我否认、内倾而逃避社交,或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来刻意表现自己,以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或过分渴求他人的赞誉,对受到批评或拒绝很敏感,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始终处于焦虑恐惧之中,从而出现回避行为。本例中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自卑水平,可能与父母的不良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社交恐惧症患者较正常人过度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方式,例如:解除、制止、回避、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幻想、退缩和躯体化等,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如幽默。社交恐惧症患者较正常人特征性地使用回避防御方式。本例患者也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 本病例可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帮助患者回忆童年的经历,重点在家庭生活环境和童年社交情况,找到发病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在采用行为或认知方法进行治疗。 二、人本主义观点

心理学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李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分析 (1)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对教师不适合。 (2)其主要理由:不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教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教师工作有松散化和弹性化的特点等。以全勤奖激励教师,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3)激励教师应关注教师对职业成就的需要,也就是鼓励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本身,而出全勤的教师并不能说明教学工作就是优秀,激励方式要适合教师工作的性质。

(4)本案例是实际应用型的案例,分析思路可以是开放性的。以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或学校组织特点等分析都是可以的。但以上的答题要点要包括进去。 二、报载:“欧盟委员会2003年9月8日宣布,欧盟将从本月30日起实行更为严格的烟草警示规定,要求烟草生产厂家用黑色大号字体将警句印刷在白底香烟盒上,警句在烟盒正面所占面积不得少于30%,背面不得少于40%。警句包括:‘吸烟会造成慢性疾病和痛苦死亡’及‘吸烟会引起性无能’等14条”。 你认为这种做法会有效吗?其心理依据是什么? 分析 (1)欧盟对于烟草的警示做法会有效的。 (2)其心理依据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理论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3)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烟盒的重要位置明确标明吸烟的危害,就是引起吸烟者认知上的注意,使其认知与以前的认知及行为产生不协调。这样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改变原有态度。不去吸烟或减少吸烟,使其认知与行为协调。二是不改变态度。但是为吸烟的行为寻找一种辩护理由。 三、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 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

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一般考核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可能会涉及该门课程的多个章节,考生应该充分发挥联想的功能,抓住理论要点,结合案例做出深入分析。千万不要紧张,轻易认为超纲,因此影响自己的答题思路,或者干脆不答题了而失分。 总之,方法和技巧仅仅是技术问题。关键还是在于考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全面掌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面对一个案例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第一点,得好好的读几遍,一般的案例表述还是文字表述,阅读。就是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案例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包括题目本身的材料信息。一般的考试我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三遍,要理解这个材料说的是什么事,心中要明白。我们的考试也好,还是我们教材示范也好,还是我们平时在网上提供的资料我们本着一个节约成本的原则,我们提供的材料是短小精悍的,不要怕费时间。另外,我们的问题和材料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材料里的事实和情节与我们的讨论的问题是有直接联系的,但是要练就这个思想的功夫还是要有一个过程。另外,我们文字教材里用的这些案例的材料我们在考试中会有选择的使用,所以大家不要有顾虑,只要你认真的学习了文字教材,考试中面对案例题目时你不会有陌生感,第二你原来就有所考虑,但是考试时你一定要与题目结合起来重新进行整体思考。用心思考问题的作用在于可以强化我们一种理性思维,另外通过答题来总结我们平时对于这些理性思考的一些想法,综合这些想法,最后还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点,阅读好材料过后,如何下笔呢?如果有前面认真阅读的基础,你的思想已经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了,这时最重要的一点下笔最关键的事情是审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很重要,在下笔之前你心中知道这个回答主题是什么,说的是什么问题,应该有什么样的表述的观点,这是要结合你自己的经验,不要照搬书上的。按照自己想的东西写的主题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我主张直接表达主题。比如,题目中要求根据这则案例材料来分析某某教育思想或某个观点,这是现行考核案例分析的一个基本模式。我想,我们对于需要分析的教育思想或观点,不要死抠书上的表述方式,回忆老是去背是不好的学习方法,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富有生活味的语言表述出来效果是最好的。接下来呢,应该回应案例材料所提供的情节或事实来加以评述,也就是说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思想来答题,还要回过来根据案例提供的内容,这一方面是自我论述,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考查你对于案例主要的题旨内容、关键的事实情况你掌握的情况。因为你还要针对这个加以评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是要超越案例,要有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如何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适当地深化讨论,形成完整的回答。 第三点,要特别提醒一下,案例分析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要拘泥于标准答案。如果发现照抄“标准答案”之类的现象,是应当视为失败的回答,分数也是不会高的。真正好的分析,应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范例,值得大家在总复习时候多加以总结。 一、儿童的案例 案例1:下面是三个婴儿的行为。玛丽在母亲离开丢下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时,嚎啕大哭,一位陌生人前来安慰,她很不情愿与之接近。母亲归来立即靠近,寻求接触,甚至带着眼泪作出微笑,情绪迅速平复好转,并主动与母亲一起玩耍。 麦瑟林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景象。母亲离开时似乎无动于衷,转过脸径自拿起玩具玩耍起来。陌生人走来也不回避,但一个人留在房间里时有些不安。母亲回来也没有显出高兴,甚至躲避与母亲接近,身体移开,目光转移,仍去自己玩耍,显得很冷淡 然而,汤姆表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情况,母亲离开时十分痛苦,第二次离开时尤甚。对陌生人的接近抗拒、退缩,母亲回来后理应受到安慰,但他却显得既要与母亲接近,又要拒

变态心理学论文作业

变态心理学论文 本学期我选择了变态心理学作为我的选修课,尽管本学期的变态心理学课时我们都是在看一些关于一些心理变态的电影,但是通过自己阅读完整本课本和看了那么多的心理变态的电影,我对变态心理学还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虽然算不上深刻。 首先变态心理学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它研究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饿异常表现,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整本心理变态学分为20章,在这里我对于自己理解和认为最有实际意义的几章做一个大致的说明。关于第4章中对于变态心理和环境的关系与我起初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开始我就认为变态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环境的后天影响,当然前面一张说道的和一个人本身的生理也是有点关系的我不反对,毕竟每个人的性格是有差异的,内向的人可能相对于外向的人而言,更容易产生变态的心理,但是要是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引导我相信会对于一个人产生一些积极的引导,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对于第八章——人格障碍,书中解释:人格代表着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质或心理特征。它是在人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塑造出来的独特的认知方式、情感特征和行为风格。对于人格障碍实际上并不能算做事一种精神疾病,因为它没有明确的病因。人格障碍最易发生在幼儿时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们的人

格未发育完全,可能由于不良的环境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生扭曲。所以这个时期我们要尤为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生物学家们还做过一个调查——人格障碍患者的亲属中人格异常的发生率和血缘是成正比的,对于这个我认为绝对有理:1.亲缘关系越近接触的机会越大,可能就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2.可能血缘的遗传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这一章我看得最仔细,同样感触最深,理解也最深刻。精神分裂症心理异常表现非常复杂、多样。其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环境脱节;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互相分裂。它的主要症状分为以下几种:1思维障碍2意志行为障碍3感知觉障碍4 情感障碍5 其他异常表现。对于精神分裂症它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可能是生物遗传和化学影响,也可能是早期脑发育和脑结构变化引发,也可能是社会家庭发面的因素。对于这一块的治疗的话。应该及时,尽量在发病的早期或急性期,由于病人症状活跃而丰富,内心矛盾冲突明显,情绪不稳,心理活动的各方面不协调。因此此时因以药物知了为主。同时配以心理治疗,渐渐的帮主病人走出异常的心理状态。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变态心理的问题书中也有写到,不过仅有儿童和老年时期的心理障碍问题,我认为笔者有必要在增加一张关于青年人的心理障碍,因为我认为最主要的人群还是集中在青中年,发生变态心理的也可能会更多的集中在青中年,不过可能对于青中年的变态心理分布比较广泛和前面的一些可能有重复之嫌吧,不想儿童

心理学案例分析

十二、实例分析题 1、做一个小实验:举起你的双手,手指伸直,让十指交叉。请注意看,是你的左拇指在上呢,还是右拇指在上?如果左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艺术型”的人;如果右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思想型”的人。请分析说明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机能不同,左半球主要机能是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机能是具体形象思维;又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肢体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左手属右半球支配,右手属左半球支配。所以,右拇指在上就可能是“思想型”的人,左拇指在上就可能是“艺术型”的人。 2、有一位学生在田间小路上行走,突然看见一条蛇,这是什么心理过程?看到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又是什么心理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答:这位学生在行走中看见蛇,这是认识过程。看见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是情感过程。 这两种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着,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产生于认识,反过来又影响认识,积极的情感推动认识,消极的情感阻碍认识。 3、为了把课上得生动形象一些,胡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实物等。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了桌上,有的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教学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运用注意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原因。答:利用直观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这是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但教具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特别是老师进教室后把教具放在讲桌上或挂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会被这些教具所吸引而不注意听讲。等到使用教具时,这些教具已经失去了刺激的新异性,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4、教师讲课,声音要有抑扬顿挫;板书时要用彩色粉笔标示重点;教科书的某些地方用黑体字排印或加重点号。请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对比程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更准确、更清晰地选择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变态心理学案例报告 偏执型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学 案例报告 班级:11级应用心理 姓名: 学号:

一例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案例报告 案例: 某男,已婚,系同一条街的街坊,约50岁,离异。 个人成长史: 自小与四个兄弟姐妹(其中一个姐姐在16岁时因病死亡)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脾气较怪,稍有不满,就会发脾气责怪打她的子女。其父亲与母亲感情不和,年轻时,常年与其母亲分居,且不抚养子女,将工资用来养活一个寡妇及其孩子。后来得知父亲养活了别人,找父亲说理,被父亲关在小黑屋,不给吃喝,险些丧命,后被看不下去的邻居搭救。 案例描述: 后来结婚成家后,心重,敏感多疑,每每看见妻子与异性接触,就怀疑妻子与别的诸多男人有不正当关系,甚至害怕“狗男女”要一起害自己,时常会打骂妻子。他悄悄跟踪妻子,并反复盘问,多次要求妻子不可以与异性接触。后妻子与其离婚,并带走孩子。 他不轻易相信任何人,看见邻居家的孩子在向自己家门口扔树叶,便怀疑小孩是受邻居唆使要谋害自己,并为此与邻居大骂。有时在看见小狗便溺,也破口大骂,指责狗的主人居心叵测,多次险些与狗主人打架。 常与别人激烈争执与自身毫无关系的事,与别人意见相左时,总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仿佛自己是伟人、智者。夸耀自己的字体(事实上不怎么样),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很有本事,感到社会对自己不公。与别人(父母、妻子、孩子等)争吵后,挑剔别人的种种错误,从不认为自己有错。 对本案例的身心状况评估: 不知情的外人看来与常人无异,思维逻辑、智力等正常; 社会功能部分受损,能挣到工资过活,但是无法与人保持持久友好、正常关系; 具有与一般人相异的情感表现,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惹; 自幼的经历使得他人格方面有缺陷,不完善。性格敏感、多疑、不信任人。 CCMD-3偏执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1)其症状标准: 广泛、稳定、长期的与常人偏离,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异常偏离。 ①心胸十分狭窄,对遭遇过度敏感,多疑; ②感觉被迫害,且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④过分自我中心,过于自负,一直将错推给别人,坚持认为自己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自己永远都正确; ⑤易激动,过分警惕,抱有敌意; ⑥脱离实际的好争辩;

变态心理学主观题示例

五、案例现象描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案例一: 男性,36岁,医生。两年前得知自己同科室的同事曾经因为嫖娼被抓,以后就对该同事接触过的东西避而远之,担心传染上性病。逐渐出现碰过一些他认为该同事碰过或有可能碰过的东西就反复洗手。以后担心的范围逐渐扩大,乘公共汽车,在饭店吃饭,在宾馆住宿,之后都要反复洗手,洗澡,并尽量回避公共场所。洗手、洗澡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已不能去上班,并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心理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心理障碍是强迫症。 (2)强迫症的主要症状特征是强迫(观念或行为)和反强迫现象。 案例中出现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洗澡。 案例中出现反强迫现象:意识到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无法控制,非常痛苦。 2.案例二: 患者男性,60岁,初中文化,退休。多年来染上了吸大麻烟恶习,并成瘾,已持续20年。记忆减退,工作中差错多,有时说话颠三倒四。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曾被开除公职,后经收容治疗了2年,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精神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括此类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答:(1)此案例描述的精神障碍是大麻依赖与成瘾。 (2)案例中有大麻依赖和戒断反应。 大麻依赖:吸食20年。如不吸大麻烟则食欲不振,饭量锐减,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烦恼焦急,坐卧不宁,控制不住自己,甚至寻衅闹事打人。 大麻戒断反应:强制收容后,烟瘾减退,但感到脑子已经坏了,不能看报,记忆力差。 3.案例三: 张某似乎对发报员的工作很称职。他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但和同事的关系不但不亲密,反而很“疏远”。即使日常事务中的微小变动,也会使他极度不安。例如,如果同事没有严格按照他详尽的日程安排或计划去做,他也会紧张和急躁。生活缺少乐趣,并总因为小事闷闷不乐,他严格的日程安排根本不可能实行,因此经常出现紧张性头痛或胃痛的症状。 (1)以上描述的为何种人格障碍 (2)根据上文及掌握的知识,概况此类人格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2016年管理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2016年管理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一、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李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分析 (1)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对教师不适合。 (2)其主要理由:不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教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教师工作有松散化和弹性化的特点等。以全勤奖激励教师,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3)激励教师应关注教师对职业成就的需要,也就是鼓励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本身,而出全勤的教师并不能说明教学工作就是优秀,激励方式要适合教师工作的性质。 (4)本案例是实际应用型的案例,分析思路可以是开放性的。以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或学校组织特点等分析都是可以的。但以上的答题要点要包括进去。 二、报载:“欧盟委员会2003年9月8日宣布,欧盟将从本月30日起实行

更为严格的烟草警示规定,要求烟草生产厂家用黑色大号字体将警句印刷在白底香烟盒上,警句在烟盒正面所占面积不得少于30%,背面不得少于40%。警句包括:‘吸烟会造成慢性疾病和痛苦死亡’及‘吸烟会引起性无能’等14条”。 你认为这种做法会有效吗?其心理依据是什么? 分析 (1)欧盟对于烟草的警示做法会有效的。 (2)其心理依据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理论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3)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烟盒的重要位置明确标明吸烟的危害,就是引起吸烟者认知上的注意,使其认知与以前的认知及行为产生不协调。这样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改变原有态度。不去吸烟或减少吸烟,使其认知与行为协调。二是不改变态度。但是为吸烟的行为寻找一种辩护理由。 三、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 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该校三位青年教师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简单扣上“小团伙”的帽子。他们借故不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而去听音乐会的行动是不正确的,应予以帮助教育。其原因如下:正式群体之中应该允许非正式群体存在,其

人格心理学重点

一、选择填空 1、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人格心理学产生的来源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 4、弗洛伊德提出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移置、反向作用、认同作用、固着作用、升华作用、退化作用。(KP84) 5、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动欲区:口腔)、肛门期(动欲区:肛门)、性蕾期(动欲区:生殖器)、潜伏期(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生殖期(动欲区:生殖器) 6、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两种方式:符号化、梦的制作)、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7、1911年,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 8、阿德勒人格动力概念: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与社会兴趣。 9、1939年,哈特曼发表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一书,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成立。 10、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5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KP116-118) 11、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的双重衡量标准:文化标准和心理标准。 12、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两个部分: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 13、卡特尔把动力特质分为三种:能、外能(包括态度和情操)和辅助。 14、默里创立了研究无意识心理过程的著名方法,即“主题统觉测验”。 15、荣格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与整体性。三个不同层次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6、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提出四种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17、艾森克认为存在着三个基本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维度:外倾性(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基本维度的生物学基础:内外倾(皮层唤醒水平)、神经质(边缘系统)、精神质(男性生物特性,特别是雄性激素分泌) 18、斯金纳将强化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 19、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素,它们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20、学习就是在各种习惯族系等级系统中,反应等级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原有反应等级不能解决当前问题的情况叫做学习困境(学习的前提/基础)。 22、冲突的种类: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 标时所发生的冲突)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 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某女,33岁,大专文化,某国企行政人员,未婚。 来访者在沟通中诉说从小性格内向,非常听话,一直表现良好,十分乖巧,也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但父母要求较严格,特别是上中学后,不仅对学习要求很严,还特别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经常告诫她不要与男孩子来往,偶尔有男同学找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假期里的活动如果有男同学参加,一般上不会让她去的。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了男孩子就会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有些手足无措。上高中时,暗恋某同学,见了该同学,尤其紧张,害怕与该同学眼神接触,后来发展到只要见了男同学就非常紧张。在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恐惧而不敢与他们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也因此很少参加单位里的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其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弄的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不愿意与人交往,下班后就在宿舍看书、看电视。吃不好,睡不香,自己也对自己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对见心理咨询师很害怕,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上小学前曾经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互相抚摸对方的生殖器,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的打了她的屁股。后来她就忘了这件事,初中讲生理卫生课时,突然想

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自己很坏。并且从此经常想起此事,怕人知道。上高中时暗恋男同学,觉得自己不纯洁,不敢看老师,不敢与老师交往。上高中和大学时,症状有所加重,以至于最后连普通男性都害怕了。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她为此也很苦恼,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没法找男朋友,本意上她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那件事,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所以特别害怕与他人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对该求助者的分析与判断如下: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 行为:对异性(继而对同性)而退缩、回避。 内心体验:性焦虑;道德冲突被唤起焦虑、自责、抑郁情绪体验 社会功能:正常学习、工作、生活被破坏。 2、本案最可能的诊断: 按许又新教授关于心理冲突性质与神经症诊断的理论,最可能的诊断是:(性道德冲突导致的)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障碍,属于心理障碍。按许又新教授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维度诊断法,可诊断为神经症。社交恐怖症。恐人症。

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