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

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制药工程的工艺设计,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熟悉GMP规范,并能够结合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市场需求,设计符合规范的制药工艺方案。

二、课程设计内容

•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

–制药工艺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

–药品生产中的物质转移方式、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基本理论

–GMP规范概述

•制药工艺设计流程

–预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

–质量控制点及检测方法设计

–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

–工艺流程验证及放大

•实例分析

–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和用途,设计制药工艺流程

–分析不同工艺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优工艺流程

–评估工艺流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课程设计报告结构与要求

–实例分析报告撰写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时间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内容

理论学习3周学习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和流程

实践操作4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报告:20分

•实例分析报告:40分

•实践操作表现:40分

总分100分。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理论学习阶段:教师讲授课件和案例分析,学生独立阅读附带读物。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自行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教师对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课程设计教学资源

•课件:PowerPoint或PDF格式

•读物:制药工程学、GMP规范等相关教材和论文

•设备: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

七、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熟悉GMP规范,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八、课程设计结论

制药工艺设计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药

品生产的全过程,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GMP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意识,从而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 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制药工程的工艺设计,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熟悉GMP规范,并能够结合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市场需求,设计符合规范的制药工艺方案。 二、课程设计内容 •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 –制药工艺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 –药品生产中的物质转移方式、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基本理论 –GMP规范概述 •制药工艺设计流程 –预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 –质量控制点及检测方法设计 –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 –工艺流程验证及放大 •实例分析 –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和用途,设计制药工艺流程 –分析不同工艺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优工艺流程 –评估工艺流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课程设计报告结构与要求 –实例分析报告撰写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时间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内容 理论学习3周学习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和流程 实践操作4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报告:20分 •实例分析报告:40分 •实践操作表现:40分 总分100分。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理论学习阶段:教师讲授课件和案例分析,学生独立阅读附带读物。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自行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教师对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课程设计教学资源 •课件:PowerPoint或PDF格式

•读物:制药工程学、GMP规范等相关教材和论文 •设备: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 七、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熟悉GMP规范,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八、课程设计结论 制药工艺设计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药 品生产的全过程,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GMP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意识,从而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年产3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正文--学位论文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年产3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3亿粒速克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本设计遵照课程设计和GMP有关药厂设计的有关规定,选取速克胶囊为主要产品,完成了年产3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厂房布局,工艺管道流程设计以及“三废”的处理。在本设计中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制粒、干燥、整粒、灌装、抛光等工序。物料衡算根据设计任务年产量逆推,分别计算了每年、每天、每批以及每小时的任务量及相应待处理物料质量。设备选型则主要是根据物料衡算所计算的各步骤生产能力要求,且满足设计中的选择的各项技术要求,选择的各个设备的型号。在车间平面布置上,遵循了人流、物流相互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的原则,同时兼顾方便生产,完成了车间布局设计。工艺管道流程图根据工艺流程图的要求,以工艺介质为主线,考虑满足正常生产操作、开停工,安全、环境保护和事故处理的要求,并考虑维修需要和操作灵活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在“三废”的处理上面本设计主要突出了环保、节能、经济的特点,在本设计中提供了运用生物处理的解决方案。通过上述思路完成了本次设计,该设计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对胶囊剂车间的相关认识。 关键词:速克感冒胶囊车间工艺设计胶囊剂

目录 1.前言 (5) 1.1设计任务书 (5)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6) 2. 工艺流程设计 (7) 2.1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8) 3.物料衡算 (10) 3.1 药物颗粒质量计算 (10) 3.2 包装材料计算 (14) 4. 设备的选型 (15) 4.1 粉碎设备 (15) 4.2 筛分设备 (16) 4.3 制粒设备 (17) 4.4 干燥设备 (18) 4.5 整粒设备 (19) 4.6 胶囊填充设备 (19) 4.7 抛光机 (20) 4.8 包装机 (21) 4.9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22) 5.设备详述 (23) 5.1WFJ-15微粉碎机 (23) 5.2 ZS-365型振荡筛 (24) 5.3 SL-50型高效湿法制粒器 (28) 5.4 XF50型卧式沸腾干燥器 (28) 5.5 NJP-3500全自动胶囊填充机 (30) 6. 厂房布局 (31) 6.1 车间布置的主要依据和要求 (31) 6.2车间布置平面图 (32) 6.3车间产尘的处理 (33)

制药工程基础课程设计(片剂)

1 制药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 片剂车间GMP 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 系 别: xx 系 专 业: 制药工程 指导教师: xxx 起止日期: xx 年xx 月xx 日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片剂车间GMP设计 二、设计目标 (1)按一步制粒方式每年制得1850万袋的颗粒剂,按2g/袋计算,获得37000kg/年。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确定净化区域工艺流程及划分; 2、详细叙述一个固体制剂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物料衡算、设备选型(颗粒剂按2g/袋计); 4、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制粒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 6、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二、设计目标 (1)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 1 制粒技术简介 (1) 1.1 药物制粒的含义 (1) 1.3 药物粒化的优点 (1) 1.4 制粒方法简介 (2) 2 工艺流程 (2) 2.2 混合、制粒与干燥 (2) 2.3 整粒与分级 (3) 2.4 包衣 (3) 2.5 质量检查、分剂量并包装 (3) 3 物料衡算 (3) 4 工艺设备选型 (4) 4.1 过筛机 (4) 4.2 粉碎机 (4) 4.3 一步制粒机 (4) 4.4整粒机 (5) 5 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6) 6 车间工艺平面布置 (6) 6.1在厂区中的位置 (6) 6.2 正确处理工艺布局中的人流物流关系 (6) 6.3 备料室的设置 (7)

6.4 中间站的布置 (7) 6.5参观走廊的设置 (7) 6.6 仓库 (7) 6.7 安全门的设置 (7) 7 车间技术要求 (7) 8 课程设计总结 (8) 附录 (9) 附录2:工艺平面布置图 (10) 附录3:制粒机的安装图 (12) 附录4:工艺管道流程图 (14)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药工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班学号姓名 设计题目2:年产2.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卧式沸腾干燥、铝塑包装);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流程图; 3、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目录 第一章工艺概述 (3) 1.1硬胶囊概述 (3) 1.2设计目的 (4) 1.3设计原则 (4) 1.4设计要求 (5) 1.5设计依据 (6) 第二章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7) 2.1产品类型与生产规模 (7) 2.2包装形式 (7) 2.3生产工艺 (7) 第三章物料衡算 (9) 第四章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10) 4.1生产设备选型说明 (10) 4.2选型原则 (10) 4.3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 (11) 4.4 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11) 4.4 制药企业设备选型 (12) 4.5设备选择 (12) 第五章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16) 第六章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7) 6.1在厂区中的位置 (17) 6.2正确处理工艺布局中的人流物流关系 (17) 6.3 生产线安排 (18) 6.4备料室的设置 (18) 6.5中间站的布局 (18) 6.6硬胶囊车间产尘、散热、散湿、臭味的处理 (19) 6.7容器具的清洗 (19) 6.8参观走廊的设置 (19) 6.9洁净工作服的处理 (20) 6.10安全门的设置 (20) 6.11其他设计说明 (20) 第七章车间技术要求 (21) 结束语 (22) 主要参考书 (23)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附件三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编号: 学时:4周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 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 法。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 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 3、《药剂学》; 4、《GMP规范》;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 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 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4周学分:4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 绘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5、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 6、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师主持课程设计答辩会,全班同学按设计组分别进行汇报和答辩;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原理》的化工单元操作及管路计算; 《药剂学》的主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GMP规范》的有关车间设计的内容; 《化工制图》及AutoCAD内容; 《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 1、课程设计:从以下给定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 2、设计时间为2周;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一、课程设计总结 本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小组针对某制药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工艺原理、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成本核算等方面。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工艺参数的选取、设备的选型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查阅专业文献、咨询行业专家等方式,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沟通、互相协作,使得课程设计工作顺利完成。 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并获得了老师的肯定。通过这次经历,我们认识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并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 二、心得体会 1.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制药工程原理、设备选型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使我认识到,只有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才能为将来从事制药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团队协作与沟通:课程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为小组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就。 4. 实践与应用: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使我感受到了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今后,我会更加重视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总之,通过这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我不仅在专业知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1000字 制药工程是涉及到药品制备、药品生产过程设计与开发、药品质量 控制与认证等方面的知识领域,由于药品是医疗和健康事业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所以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因此,制药 工程方面的教育课程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一、课程目标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技能,强化药 物化学、生化制药等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1. 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会使用生化技术制备药品; 2. 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了解药品质量监控和要求; 3. 运用药品质量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药品的质量监测和控 制技术; 4. 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卫生要求有所了解,建立健康的工作 习惯。 二、课程内容 1. 制药基础课程 主要涵盖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化学、生物 化学、药物物理化学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药品生产技术课程 通过详细介绍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规程的安排,提高学 生对药品生产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此外,针对植物、动物组织 和生物材料的药物制造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 3. 药品质量监测课程 阐述了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药品应用价值、药物污染及毒性、药品稳定性与储存、药品长期使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药品质 量检验的基本原理,分析质量检验结果。 4. 课程实践环节

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环节,例如药物化学实验、药品质量控制实验、药品生产工艺实验等。通过实践来训练学生生产操作技能和提高实 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授课方式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认识药品生产工艺的流程 和要求。 2. 实验室实践 在实验室环节中,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 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 3. 论文撰写 通过撰写论文,鼓励学生尝试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 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 1. 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制药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程作业 在每个学期内,安排课程作业,包括平时作业和小组作业,检验学 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和论文 对于实验和论文环节,采用现场指导、书面评分和答辩等评价方式 来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研究能力。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制药工程学是一门涵盖了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药物的制造和流程优化。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制药工程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药物。因此,制药工程学课程的设计,对于培养具备高水平制药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药工程学课程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注重实践。通常情况下,制药工程学课程的设计需要囊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制程药物制程是制药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 设计的重点。药物制程涉及到原料选择、制备工艺、设备选型、生产标准等多个方面。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药物制程的基本知识,并且引导其关注临床、质量和效益等多个方面的细节。 2.药物包装药物包装也是制药工程学不可忽略的环节。药 物包装的标准对药品的保证质量至关重要。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药物包装的影响因素,引导其设计出合理的包装方案,以及进行适当的包装测试和验证。 3.药物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药品的具体品质。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包括质量检验、品质排序和可溶性检测等。同时,还需要让学

生了解如何利用仪器设备对药品进行质量检验,掌握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药品质量问题的解决。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对于制药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节省成本,就能够保证药品的价格更加合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药品生产的成本计算方法,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且引导其通过一些实践案例掌握成本控制策略的方法。 以上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视听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课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让学生扩展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制药工程学是一个面向实践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设计也应该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药物生产的各项细节,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高水平制药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尼可地尔合成工艺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6届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36吨尼克地尔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 报告人:____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 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 ___________ 实习时间:____ __

目录 第一章产品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生产工艺说明 0 第三章生产周期 (5) 第四章物料衡算 (6) 第五章设备选型 (7) 附件:设备流程图、车间布置图

第一章产品介绍 1。3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 产品名称:尼可地尔 英文名称:Nicorandil 化学名:N-(2-羟乙基)烟酰胺硝酸酯 生产规模:36t/a 1.2产品规格 物理性状:针状 熔沸点:熔点92~93℃ 分子式:C8H9N3O4 结构式: 分子量:211。17 1。3产品的重要价值 尼可地尔,又叫做烟浪丁,是一种硝酸酯类物质,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与硝酸甘油作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尼可地尔在细胞膜和线粒体水平选择性激活K+-ATP通道,促使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扩张,随后还原前、后负荷。而且该药物主要主要舒张小动脉,增开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钾通道,并且不具有耐药性。 第二章生产工艺说明 2.1产品合成方法 合成本产品所需原料有烟酸、乙醇胺、无水乙醇、碳酸氢钠、发烟硝酸、乙醚、氯化亚砜、氯仿、碳酸钾、无水硫酸镁、乙醇依次经

历硝化反应、酰化反应和精制这三个步骤。 产品生产主要反应如下: 1.硝化反应: HNO3 NH2CH2CH2OH NH2CH2CH2ONO2·HNO3 2.缩合反应 NH2CH2CH2ONO2·HNO3+ 2.2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1.硝化反应 将发烟硝酸通过计量罐置于带有夹套的反应釜中,通冷盐水冷却至-8℃搅拌,缓慢滴加氨基乙醇,滴加完毕,于0℃继续搅拌1 h,减压蒸除过量硝酸,将剩余物倾入冷乙醚中,析出白色沉淀,抽滤至干,得产品 2。合成烟酰氯盐酸盐反应 将烟酸、氯化亚砜加入反应釜中,回流2h.减压蒸馏除去过量氯化亚砜,干燥,得产品粗品。 3。缩合过程 称量碳酸氢钠,从称量罐中加入水和氯仿,再分次加入加入上述粗品,氯仿置于反应釜中。用冰盐水冷却,搅拌,使温度不超过5 ’C,加毕,继续搅拌0。5 h,转移至萃取罐中分出氯仿层,水层用氯仿提取,合并提取液和氯仿层,用10%碳酸钾溶液洗涤,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 4.精制过程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 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2.学习制药企业生产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常用软件工具的使 用。 3.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重点和难点 3.1 课程重点 1.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制药工艺流程设计; 3.制药生产设备选型; 4.常用制药工程软件的使用。 3.2 课程难点 1.制药原理的深入理解; 2.在制药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3.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如软件等。

四、课程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理论课程的 讲解和实验练习的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以及常用制药工程软件的使用。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 步骤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体要求如下: 5.1 选题要求 课程设计的选题应紧密结合实际,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与制药工艺设计相 关的课题。 5.2 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设计方案和建议、设计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5.3 要求范围 在撰写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全面阐述 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5.4 结构要求 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结构要素: 1.封面; 2.目录; 3.总体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2009级 姓名:陈霞 学号:200974050104 指导教师:梁俊玉 二○一三年4月28日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100万瓶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工厂设计课程: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 系(部):制药工程系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2009级 学生姓名:陈霞 学号:200974050104 指导教师:梁俊玉 完成日期:2013年4月28日

课程设计简介 由中药制剂制成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且由于藿香正气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藿香、陈皮、茯苓、甘草等,大都是平时可以吃的野草、野菜,因此是比较安全的,老人、孩子都可以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比较方便的剂型是水剂和口服液,由于藿香正气水是采用酒精提取的,味道比较刺激,高血压患者、酒精过敏者以及儿童不太适合服用该剂型,藿香正气口服液经过改进不含酒精,口感也比较好,适用范围广泛。临床试验证明,该口服液的功效是可信的,因其投用经济简便,给药途径为口服,无创伤性,且无明显副作用,及早使用该口服液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情变化,所以,该口服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的良药,同时也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中药复方制剂口服液。 据以上所述,决定。在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建立年产100万瓶藿香正气水口服液的工厂。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设计产品简介 (7) 2.建设规模与处理目标 (7) 二、工艺设计和说明 1.工艺流程图 (7) 2.生产原料 (8) 3.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8) 4.工艺流程概述 (8) 5.工艺方案的分析 (8) 三、物料衡算 1.总物料衡算 (9) 四、设备的选型 1.设备的选型 (11) 五、工厂总体设计及选图 1.厂址的选择 (14) 2.厂房总体布置 (14) 3.工厂的总体平面设计 (15) 4.生产车间设计及布置原则 (16) 六、废液的处理及其防治 1.废液的处理方法 (17) 七、参考文献 (17)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AES车间中和工艺课程设计书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AES车间中和工艺课程设计书 第一章设计说明 1.1概论 AES是无色或微黄色透明膏状物体,是一种多功能的高级精细化工原料,它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和乙醇,有优良的洗涤作用,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纺织、印染、洗涤乳化、湿润、助染扩散等。AES作为洗涤剂原料是当今世界一流产品,不但适用于各种粉状洗涤产品生产,更适用于各种液体、膏状等洗涤、清洁、餐具洗涤剂。AES具有多项功能,可以和其它任何一种型号的表面活性剂、助洗剂进行复配发生作用,成为去污力强,泡沫丰富的最佳产品。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包含天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它们都是白色,后者是无色半透明膏状液体,平均分子量是441,密度1080kg/m3,都能溶于水,无毒,有良好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和洗涤性能,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不易燃烧,在较高温度下,能缓慢燃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酸、脂肪醇聚氧乙烯。由于生成更多的酸,使产品造成大幅度水解,最终使产品发生质的变化。 脂肪醉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可作为良好的活性剂来配制各种工业和民用洗涤剂。如:洗涤剂、洗发香波、复合皂、液体皂、硬表面活性剂等。另外还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石油,采矿,燃料,皮革,机械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中。 1.2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1.2.1 设计指导思想 中和装置的工艺技术,并引进少量的关键技术 <1>本工程设计采用国销售引进国外SO 3 仪器,目的在于节约外汇资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改进坏境并提供经济效益,达到九十年代国引进装置的生产水品。 <2>本工程设计要尽量做到总图布局合理,建筑设计简洁美观,经济适用。在设备计算机选型上力求先进可靠。 <3>按照"三同时"的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必要有效的环保和劳保措施,三废排放将符合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代码:53310211 课程性质:独立设置 学时:175 学分:3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开课时间:第6学期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设定的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环节,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学》、《制药工艺学》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制药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本课程的目标在于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工程设计思想,巩固工程制图能力,初步掌握制药设备设计计算方法和了解制药设备结构对过程的影响。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也是一次较长时间、较系统、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

注: 要求:必做/选做 类型: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其它四、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实验一设计动员、发题、安排进度、进行有关说明 教学目的: 1. 熟悉制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关键点; 2. 熟悉设计题目的说明与有关要求; 教学内容: 1. 制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关键点,设计题目的说明与有关要求;2.设计需要完成的内容; 3. 设计完成后的评分标准。 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二查阅资料、确定生产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 教学目的:

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

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全球药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中药已经成为全球药品市 场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中药的制药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了适应这一市场趋势,本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们了解中药制药的基本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要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1.了解中药制药工程学基本概念; 2.掌握中药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及技术要求; 3.掌握中药制剂及检测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设计内容 1.中药制药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了解传统中药制药及现代中药制药的工艺流程; –讨论中药制药中的工艺控制参数及其重要性; –设计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并比较其效果。 2.中药制剂配方设计: –了解中药制剂的基本分类及其制备方法; –基于中药成分的特性和功效,设计中药配方;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中药配方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3.中药制剂检测方法: –了解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实验中药制剂制备和检测方法; –学习中药制剂检测数据的分析及应用,进行中药制剂质量评价。

4.实验报告撰写: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强调报告要明确实验方案、数据处理方法和结论,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四、教学方法 1.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为原则; 2.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方式锻炼 科研和综合素质。 五、实验设备 1.中药制剂配方设备:包括中药粉碎机、提取罐、浓缩罐等; 2.中药制剂检测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3.中药制药加工工艺设备:包括中药萃取设备、过滤器、干燥炉等。 六、实验安排 1.提前两周提醒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好准备; 2.每个学生分组完成一项中药制剂制备和质量评价实验,共计四项实验; 3.实验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验内容的讲解和指导,鼓励学生之间 相互交流、学习和探讨; 4.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要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和 分析。 七、评分标准 1.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80%; 2.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 年产3000万支益气养血口服液生产车间 工艺设计说明书 学生:熊璐 学号:10131040227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2010级2班 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二0一三年九月

年产3000万支益气养血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工艺概述 1.1口服液概述 (1) 1.2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 (1) 1.3工艺流程设计的成果及任务 (1) 二、工艺论证 2.1益气补血口服液处方 (1) 2.2工艺流程设计 2.2.1工艺过程简述 (2) 2.2.2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具体步骤 (2) 三、物料衡算 3.1计算条件 (4) 3.2计算过程 (4) 四、主要设备选型说明 4.1口服液制剂生产工艺各工段要求 (7) 4.2设备选型 4.2.1配液灌的选型 (7) 4.2.2过滤器的选型 (8) 4.2.3洗瓶设备选型 (8) 4.2.4干燥灭菌设备选型 (8) 4.2.5灌装设备的选型 (9) 4.2.6灭菌设备的选型 (9) 4.2.7灯检设备的选型 (9) 4.2.8贴签机的选型 (9) 4.2.9包装设备的选型 (10) 4.3设备一览表 (10) 五、制药用水设计 5.1纯化水制备工艺 (11) 5.2每天饮用水的总耗量计算 (11) 六、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6.1布置说明 (12) 6.2布置原则 (12) 6.3辅助设施 (12) 6.4车间布置 6.4.1周围环境 (12) 6.4.2厂房 (12) 6.4.3人员要求 (13)

七、车间技术要求 7.1限额领料 (13) 7.2根据处方正确计量称量 (13) 7.3置与过滤 (13) 7.4洗瓶和干燥灭菌 (14) 7.5灌封于封口 (14) 7.6灭菌消毒 (14) 7.7灯检和印包 (14) 参考文献 (15)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其中包括了药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开发、研究和优化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满足社会对药物的需求。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等四个方面,对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药物生产的要求,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特定的药物品种,进行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方案。此外,还能够对制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GMP规范,熟悉常用制药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主要内容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学生需要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要求,设计和优化 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和试剂,并确定出最佳的生产条件。 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测方 法,并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控制计划。 3.制药设备选用。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制药设备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并根 据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4.GMP规范掌握。学生需要掌握GMP规范的基本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遵循相 应的规范和标准。 5.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 项,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其中,理论教学是基础,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案例分析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剖析具体的药物生产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常见问题;课程设计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药物品种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优化。 四、实验实践 实验实践是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学生需要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际操作,完成药物合成、制剂等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对药物生产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验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和改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方案。 总之,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增强对药物生产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能力将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原料药生产示例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原料药生产示 例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原料药生产示例 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药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原料药是制药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对于整个制药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习原料药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制药工程学的重要内容。在学习原料药生产的过程中,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文将以原料药生产为例,介绍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工程学已成为热门学科之一,在科研、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原料药是制药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数量对于生产药品的效益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在制药工程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原料药的生产过程,掌握原料药生产的技术和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原料药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了解原料药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 3.掌握原料药生产的关键工艺和技术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建工程和实验室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了解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原料药生产流程设计 针对特定的原料药生产过程,设计相应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反应过程、分离和提取、纯化和制剂等环节,以及对每个环节所需的设备的罗列。 2.原料药生产相关实验设计 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原材料的选用、操作技巧以及常见设备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反应器的操作、各种提取方法的实验操作、分离纯化方法等。 3.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对于每一个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实施 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2.设置报告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

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 一、前言 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药制药工程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本课程设计将会介绍中药制药工程的原理和设备,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药生产的流程和技术要点,为今后从事中药制药工程的工作做好铺垫。 二、中药制药工程原理 2.1 中药饮片基础理论 中药饮片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经过采集、加工、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用于中药煎剂制剂的半成品。 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制剂的质量,因此,在中药制药工程中,对中药饮片的基础理论和工艺要求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中药饮片的基础概念和分类; •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 2.2 中药制剂制备工艺 中药制剂是指对中药饮片进行煎剂、浓缩、干燥等加工工艺后制成的成品药,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 在中药制药工程中,中药制剂制备的工艺过程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煎剂过程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中药制剂的组成和功效; •中药制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 三、中药制药工程设备 中药制药工程设备是中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煎药机、提取机、干燥机、粉碎机等多种设备。 在中药制药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中药制药工程设备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中药提取工艺和提取设备的原理和特点; •中药干燥工艺和干燥设备的分类和选型; •中药粉碎工艺和粉碎设备的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选取一种中药,并设计出基于该中药的制剂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 具体要求如下: 1.中药制剂的选择,应在老师指定范围内自由选择; 2.设计流程中,需要包括选药、煎煮、浓缩、干燥等工艺过程; 3.设计中应考虑设备的选型及合理利用设备,使最后的制剂工艺具有稳 定的工艺参数和较高的制剂产率。 五、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相信同学们对中药制药工程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doc 54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诺氟沙星甲基化过程工艺设计 二工艺条件 原料参数一览表 设产品的年产量为393吨,终产品诺氟沙星甲基化物的纯度为95%,诺氟沙星投料富余系数为1.05,反应转化率均为100%,甲基化收率99%,总收率为86%,用活性炭抽滤时,活性炭损失为20%(重量比),假设其它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均无损失。 每年工作日为330天(具体见设计题目分配方案),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 1.设计并选择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完成反应原理; 2..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工艺条件的确定; 3.写出较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四、设计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 五、时间 14周) 4周(11 ~ 六、参考书 《制药工程学》主编:王志祥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二版 《化工原理》主编: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三版 《化工机械基础》主编: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六版

前言 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伤寒、沙门菌属以及流杆感菌、奈瑟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品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有轻度作用。本品为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主要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等格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肾盂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肠道感染、伤寒及沙门菌属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病例。 本次设计内容中所采用的工艺是以诺氟沙星为原料,与甲醛、甲酸甲基化生成培氟沙星,再与甲烷磺酸成盐,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后精制得到产品。本路线工序较短,对反应条件,反应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而且生产成本呢较低,最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总收率达86%。再经过回收,精制等工序,可以制得。 这次课程实际是对甲磺酸培氟沙星甲基化工段的车间工艺设计 由此工艺可知,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合成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甲基化工段涉及到反应阶段、加氨中和阶段、离心甩料阶段,各个阶段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都要核算,加上设备选型、车间和管道设计等等,因此设计的任务相当庞大。这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灵敏的理解感悟的实验能力,同时要学会自己掌握时间与节奏来完成设计任务。其成果包括了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计算、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在设计中,我们刚开始无从下手,对于任务书上的含量、纯度、水分含量、湿度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经过查阅很多文献,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摸索,和同学、老师的不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