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受众分析

浅析央视《中国新闻》在

老挝和云南受众中的传播效果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调研方法

第三章调研发现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思考与分析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冯婷婷

组员:陈思

陈晨

曹桂花

2009年1月

一、引言

在新闻领域,受传者(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之一和产生动因之一,也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方向和目的地。传播效果则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变化。由于传播效果只能通过受众来反映、检验和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密。作为新闻商品的消费者,受众是传播者心中的“上帝”,传播效果则是检验市场效益的“商品销售业绩”。因此,了解受众需求自然成为传播活动的第一要务。

《中国新闻》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于1992年10月1日开播的一个中文新闻栏目,其受众主要是5000万海外华人华侨、台港澳同胞、驻外中资机构(包括中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以及懂得中文的外国人。它的定位是面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的消息类新闻节目,其宗旨是加强中国的对外传播,为海外华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服务,通过他们密切中国与世界各国以及各国以及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经过九年的发展,《中国新闻》已经通过国际通讯卫星覆盖了全球98%的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骨干栏目,也是中国内地面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台港澳地同胞的新闻报道中最突出的栏目。

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因为地域关系,经济贸易等活动也十分频繁。早在2000多年以前,云南就是中国从陆上通向印度和东南亚的门户。中国古代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从四川成都起,经云南大理、保山、腾冲,再经缅甸北部通往印度,到达中亚和阿拉伯地区的商贸通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关系上,云南起着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历史上也有大批迁移到东南亚国家的中国人。元、明、清时期,居住在云南、贵州等地的苗族人因战乱频繁而被迫大量向南迁徙,有些已经迁至中南半岛地区,即现在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各国。据1995年统计,老挝Hmong人(苗族)人口,已达315465人,占其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因此,云南边境地区与接壤的东南亚国家在文化、习俗等方面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

我校作为全国两所侨校之一,招收了许多东南亚学生。本文的调查就选取老挝的境外生和云南的境内生进行受众分析,希望从中分析出央视《中国新闻》在

老挝和云南受众中的传播效果。

二、研究方法

本次受众分析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制作表格,力求使调查结果更为客观、全面和准确。

1、目标媒体的选定

本次受众调查选取央视《中国新闻》为对象。自开播以来,《中国新闻》在选择时政要闻题材、安排时政要闻播出顺序方面做出了大胆的突破,体现出“对外”的风格特色。《中国新闻》从海外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心理考虑,打破国内新闻的一贯做法,大胆地根据新闻价值和受众需要选择、编排时政要闻。在研究国际传播的范围内,《中国新闻》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对象。

本次选取的样本是2009年12月21日《中国新闻》节目,时长30分钟。

2、目标受众的选定

根据引言中所指出,云南与老挝交往历史悠久,风俗习惯相近,因此我们邀请了三位老挝的境外生,一位香港的侨生和两位云南的境内生参与此次受众调查。这六位受众的基本信息如下:

老挝术米拉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生

吴国锋2008级企业管理研究生

吴春光2006级工商管理本科生

香港陈绵绵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生

云南孙雯2007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郑昊2009级信息管理本科生

3、调研方法和程序

本次受众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填写问卷、观看节目、现场采访、后期编码整理,其具体流程如下:

(1)被采访者填写有关收视习惯以及个人信息的调查问卷;

(2)观看《中国新闻》视频;

(3)简要复述新闻内容,进行重要性的排序;

(4)被采访者回答相关问题;

(5)后期整理录音与神态、编码、解码、最后得出结论。

4、编码与结果分析

我们通过对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录音的整理,从中抽取关键词,综合探讨《中国新闻》在老挝和云南受众中的传播效果,从而分析《中国新闻》在国际传播中值得借鉴之处。

三、研究发现

本次进行受众分析的《中国新闻》时长30分钟,其新闻内容和顺序如下:

1、习近平访日

2、阿富汗发生自杀性爆炸袭击

3、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有进展

4、姜瑜驳斥外媒有关“中国减排不需要发达国家资助”的报道

5、非洲代表不满谈判进程

6、港珠澳大桥开工

7、曾荫权将率团出席澳门特区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8、澳门财政实力上升

9、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澳门新形象

10、英国航空公司员工宣布圣诞假期大罢工

11、英女王伊丽莎白转移部分公共职责

12、日本推迟解决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问题

13、菲律宾马荣火山喷发

14、印度洋海啸纪念日

15、专访:中国房地产过热

总共15条新闻中,其中国内新闻有6条,占总比例40%,国际新闻为9条,占总比例60%。从时间上看,国内新闻时长约16分钟,占总时长54%;国际新闻时长约14分钟,占总时长46%。

以下是我们对采访者在观看新闻和谈话过程中所使用的关键词做出的开放式登陆表格

(一)两国学生缺少收看新闻的收视习惯,对新闻敏感性较低

从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中,六位同学中只有陈绵绵和吴国锋两位同学有主动收看新闻节目的习惯,其他几位同学收看新闻的随意性比较大,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闻,即换台过程中碰到感兴趣的就看,否则不会给予过多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吴春光同学在问卷调查中表示自己很关注领导人的活动,但是在收看节目过程中,他却说这些很无聊。因此受访者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新闻敏感性较低,境内学生虽然对新闻事件了解范围较广泛,但多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待,缺少深度的思考。

(二)受众认为《中国新闻》中的重要新闻少,对新闻内容兴趣不高由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六位同学认为所有新闻中重要的新闻仅有8%,认为不好看的高达64%,而好看的新闻只占24%。收看《中国新闻》的过

程中,境外生的交流和讨论很少,而境内生常常表示“很困”,“无聊”,“无意义”,并有表示“下次再也不想看”的想法。

(三)受众认为《中国新闻》政治化现象明显

根据统计数据,受访者认为报道政治化的比例占27%,已经接近三分之一的比例。这种政治化并非某些严苛的政治教条或明显地表示出对于其他国家的喜恶,而是播报语言的刻板和教条化,多是照本宣科式,空话套话,听起来沉闷无趣,无益于受众接受信息。在习近平访日的新闻中,一些语句如“统筹做好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等各项工作”、“推进和谐亚洲、和谐世界的建设”,孙雯说到“太官方了”,郑昊则说“就像政治书里写的一样”。

(四)受众认为《中国新闻》的新闻播报实质性信息少,报道表述不清晰所有新闻中,受众表示听不懂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占11%和6%,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接受信息的最终效果和继续收看的兴趣。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时长占14分钟的国内新闻中。境外生多数反映只是知道习近平到访日本见了很多领导人,具体做了什么却不清晰。境内生则比较多地反映报道冗长,呆板的语言让人无法抓住重点。同时,受访者反映在《中国新闻》中真正想要了解的东西没有提及,实质性信息少。例如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系列报道中,孙雯提到:“感觉这些各种谈判啊,约定啊,离我们好远,他们定下来的实质上真正去做,落实下来的,感觉都跟我们没关系”,我们想知道这些条约在生活中的真正好处。

(五)境外生复述的新闻条数和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比境内生多

四位境外生复述出的新闻条数分别是5条、7条、5条、3条,两位境内生复述的新闻条数均为4条。四位境内生认为重要和感兴趣的新闻条数分别是2条、5条、11条和1条,两位境内生认为重要和感兴趣的新闻条数分别是3条和2条。

四、结论

总体来说,《中国新闻》在云南和老挝地区学生中的反映并不尽如人意,传播效果不够理想。

传播效果一:受众缺乏兴趣,对于报道多持批判态度

作为央视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中国新闻》在政治立场、国内外新闻比例、新闻报道角度和方式上将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高标准高要求固然好,但是过于约束自己反而使节目变得没有特色和亮点。所有受访者均表示《中国新闻》有些“新闻”官僚气太重,形式主义的味道太浓,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缺乏兴趣,像这样的新闻实在应该改革。而报道上的批判态度多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政治化、累赘冗长,报道比例不合适、报道内容不清晰。资料和研究显示,国外受众对新闻的理解方式不同于国内受众,诸如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一类的新闻,在他们看来可能根本不能算是新闻。因此在国人看来十分重要的领导人出席活动报道在国外受众眼中就变得没有实质性。而大篇幅的播报稿很难让受众找到兴趣点和抓住信息重点,可能新闻播完观众还是一片茫然。

传播效果二:境外生的传播效果优于境内生的传播效果

境外生的平均复述新闻条数是5条,境内生为4条。境外生认为重要或感兴趣的平均新闻条数是4.75条,境内生为2.5条。同时综合考虑采访的内容,认为境外生的传播效果优于境内生的效果,他们对新闻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兴趣。虽然境内生和境外生总体上都对《中国新闻》持批评态度,但境外生的肯定方面较多,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也较多,更能接受这期节目。在采访中,陈绵绵和吴国锋都对其中一些新闻报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能较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孙雯和郑昊则在整体上都使用了批评的语气。境内生和境外生在知识构建和文化培养上有一些差别,从新闻兴趣和新闻敏感上而言,境外生要优于境内生,他们更喜欢接触时事。而境内生由于受到很长时期以来中国新闻报道的“假、大、空”的影响,以及早已看惯了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该会议宣布了一系列措施或决议等等这类模式化报道。因此,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心理,对央视的新闻形成了刻板成见。

传播效果三:境外生在理解中国新闻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国外受众中,凤凰卫视是他们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凤凰卫视在新闻

理念、新闻选材、播报方式上都与央视有很大不同:理念更前卫,选材更广泛,报道也更为煽动和吸引人。《中国新闻》虽是面向海外观众,但在某种程度还是表现了高姿态的说教式宣传。无论是主持人的语速和语态,还是画面解说词和新闻稿件,都略显生硬。当传递信息时过于生硬,受众就会停止对信息的摄入,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老挝与中国是邻国,历史上的交往比较频繁,老挝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很多父母为孩子选择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术米拉和吴国锋就是如此。虽然从小学习汉语,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他们对汉语的掌握并不是特别牢固。来自云南的孙雯和郑昊都反映《中国新闻》的播报语言过于官方和政治化,更不用说境外生在理解上的困难程度。对于新闻的表述上,术米拉只能用一些简单的词汇表达,很少有通畅的句群。如习近平访日这则新闻,她几乎不知道新闻中传递了哪些信息。

传播效果四:老挝和云南受众在理解方式上并无巨大差异,《中国新闻》在播报上较客观

在采访过程中,境内生和境外生对新闻的复述程度和内容都比较相似,最大区别在于国内新闻中,境内生由于对国情更了解,因此在解读上也更有深度。在对云南学生的采访中,她们表示并未受到老挝文化的影响,只是在个别生活习俗上比较接近。而老挝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他们从小学习汉语,父母有些还是华裔(吴国锋毕业于父亲曾就读的中文学校)。因此,老挝和云南受众在新闻的理解方式上并无巨大差异,这也说明了《中国新闻》在报道上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

五、分析与思考

虽然在本次受众分析中,《中国新闻》的收视效果并不理想,但作为中国内地面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台港澳同胞的新闻报道中最突出的栏目,《中国新闻》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领先优势。相比于内地其他新闻节目,《中国新闻》在选题上针对性强,注意选取海外观众感兴趣的新闻题材如台港澳问题、经济建设、投资信息、百姓生活和文化艺术等,都比较明显地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享有优势的同时,《中国新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受众的传播效果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和最严峻的考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中国新闻》在新闻的选材上远离了观众的兴趣点,没有真正考虑到受

众的需求和理解能力;

(二)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时间比例不协调;

(三)在播报方式上墨守陈规,过于刻板和乏味。

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做好国际传播,笔者也对《中国新闻》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抓好对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确立大台的权威形象

(2)建立长期、稳定的受众调查机制,加强节目本身与受众的沟通

(3)实事求是地对新闻加以报道,以真实、准确、客观赢得观众的信任(4)淡化宣传色彩,杜绝说教立场,采用海外观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从心理上接近观众

(5)了解观众需求,加强节目的服务性,让受众觉得《中国新闻》的节目可亲可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