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中空玻璃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2010年4月


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约为30%~45%,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还不高,但这一比例也已达到20%~25%。而在影响建筑能耗的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绝热性能最差,是影响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我国目前典型的围护部件而言,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50%。因此,增强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门窗的能耗,是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的重要环节。中空玻璃具有突出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门窗节能水平的重要材料,近些年已经在建筑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使用。但随着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普通的中空玻璃已不能完全满足节能设计的技术要求。例如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大窗墙比的外窗传热系数限制指标到了2.5 W/(m2·K),寒冷地区这一指标在部分条件下到了2.0 W/(m2·K)。因此,在构成中空玻璃的单片玻璃上,继浮法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之后,开始普及使用的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以其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无反射光污染的环保性能在市场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建筑节能领域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节能建材产品。Low-E的全拼是Low Emissivity,翻译成中文是低辐射的意思。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Low-E玻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极低的表面辐射率,二是极高的远红外(热辐射)反射率。既可阻挡玻璃吸热升温后以辐射形式从膜面向外散热,也可直接反射远红外热辐射。Low-E膜的以上两个特性与中空玻璃对热的对流传导的阻隔作用相配合,便构成了U值极低的Low-E中空玻璃。它可阻隔热量从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即冬季阻挡室内的热量泻向室外,夏季阻挡室外热辐射进入室内,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中空玻璃根据各种不同的单片玻璃和结构而配置成不同节能性能的产品。由于国家目前没有中空玻璃的节能性能标准,各厂制作的中空玻璃都打着节能玻璃的名义在销售,加之不同厂家制造的Low-E玻璃性能和寿命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用户和建筑市场造成了概念混淆,认为只要是中空玻璃都是节能玻璃,2005年,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对外窗的热传导系数做了强制性的规定,2007年10月建设部又发布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将幕墙和门窗的热传导系数、遮阳系

数、可见光透射率及中空玻璃的露点列为验收的强制检验项目。这些标准的实施意在规范节能玻璃的使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于2008年开始在原中标认证中心制定的《中空玻璃节能认证技术规范》(CSC/T28-2004)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开展了中空玻璃的节能认证。
2、工作过程综述
2.1 组成技术规范修订专家组
2008年2月,原中标认证中心并入CQC,其原有的节能玻璃认证业务并入CQC产品三处的玻璃轮胎部。CQC在接手该项业务后,进行较好的推广,目前已有12家企业的40多种获证产品获得节能认证。
由于技术发展和工作需要,CQC对技术规范进行了重新审核和修订。主要修订单位为CQC,参与规则修订的单位有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浙江东亚工程玻璃有限公司、李赛克玻璃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及玻璃行业的有关专家。
2.2 技术规范修订原则
由于原中标认证中心是2002年制定的技术规范,近些年玻璃行业发展迅猛,尤其近五年来Low-E玻璃在中国得到大量的生产和应用,使采用Low-E玻璃制造的中空玻璃节能指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国家建设部门对门窗、幕墙的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本次修订规范的原则是要重新界定节能玻璃的定义,明确节能玻璃的节能性能指标,以满足建设部门对节能玻璃的选择使用。
起草过程说明
修订期间,CQC向各参与修订单位发征求意见稿,并召开专家研讨会,形成了技术规范修订稿,向全国15家玻璃企业和两家玻璃检验实验室、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分析,对技术规范进行再次修改,形成了《中空玻璃节能认证技术规范》(送审稿)。
3、技术规范主要内容说明
3.1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中空玻璃的节能评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浮法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幕墙用钢化玻璃和半钢化玻璃、着色玻璃、镀膜玻璃和压花玻璃等玻璃制品组成的中空玻璃。
引用标准
GB/T 11944-2002 中空玻璃
ISO9050-2003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ISO10292-1994 建筑玻璃 多层窗玻璃的稳态U值(热传导系数)计算方法
定义
中空玻璃: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之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制品。
Low-E(Low Emissivity)玻璃:镀上低辐射材料膜以降低热传导系数的玻璃。
节能产品分类和指标确定
节能中空玻璃应满足节能要求(表1)。
表1 中空玻璃的节能性能要求
类别 热传导系数W/ (m2·K) 遮阳系数 A类 ≤1.8 -

B类 ≤2.3 ≤0.70 C类 ≤2.8 ≤0.50 注:表中类别代表产品适用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气候条件。
检验项目和性能要求
中空玻璃的产品质量应满足产品标准GB/T11944-2002《中空玻璃》
节能中空玻璃应检测其可见光透射率。
检验方法
产品质量按GB11944-2002《中空玻璃》检验
热传导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率等按照ISO9050-2003检测,按照ISO10292-1994计算
4、技术规范新旧版本对比
原中标认证中心制定的CSC/T28-2004中空玻璃技术规范中,规定中空玻璃的节能性能要求为:导热系数(U值)≤2.8W/(m2.K),对遮阳系数(SC值)没有要求,本次修订的规范中,将节能玻璃按U值和SC值划分为三类。
中空玻璃的节能参数主要由组成中空玻璃的单片玻璃的种类和厚度决定,旧版技术规范制定于2001年,2002年发布实施,当时制作中空玻璃的单片玻璃主要是浮法玻璃、吸热浮法玻璃和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中空玻璃的节能优势主要是对比于普通的单层玻璃(普通单层玻璃的U值约为5.6W/(m2.K))。随着近十年玻璃行业的迅猛发展,普通中空玻璃已在建筑业被广泛采用,而采用各种不同新型单片玻璃制造的,性能更加优越的中空玻璃层出不穷,随着Low-E镀膜玻璃的诞生,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建筑部位采用Low-E中空玻璃,以获得更加优良的隔热性,而在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阳光充足,节能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从窗户进入室内的太阳光辐射,对玻璃的隔热性要求的同时还关注其遮阳系数。因此,本次修订的技术规范按照U值和SC值的范围,对节能中空玻璃进行了分类,并制定其应满足的性能指标,在制定具体的U值和SC范围时,充分考虑和参照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门窗的节能要求。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它们相符合,无冲突。
节能指标参照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要求,性能要求引用GB/T11944-2002《中空玻璃》,检测项目参考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