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专项】2020高考文言实词100练

【2020高考专项】2020高考文言实词100练
【2020高考专项】2020高考文言实词100练

【高考专项--文言文】

2020高考文言实词100练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下列各选项中,对“安”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

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动词,安定)

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动词,安身、养生、享受)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形容词,安适、安逸)

3.下列各选项中,对“被”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动词,披散、散开)

B. 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动词,同“披”)

C. 大雪逾岭,被南越数州(动词,覆盖)

D. 荆轲被八创(表被动)

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下列各选项中,对“本”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臣闻兵法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名词,根本、基础)

B.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原来)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副词,本来)

D.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名词,奏章)

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下列各选项中,对“病”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嫉妒)

B.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动词,指责,嘲骂,羞辱)

C.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窘)

D.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名词,毛病,缺点)

9.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人至察则无徒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

12.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与“惑而不从师”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

C.傲不可长,欲不可从 D.弟走从军阿姨死

14.“当”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

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驼闻之曰:名我固当犯法当死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

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C.因度此曲,以纾客怀

审时度势

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

18.与“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C.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D.觉今是而昨非

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20.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

21.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2.“故”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D.暮去朝来颜色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23.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24.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

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计不知所出耳

25.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26.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过故人庄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27.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人之患在好人为师28.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所守或匪亲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

30.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1.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2.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33.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狐假虎威B.不假思索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34.对“间”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尔)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间)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间隔)⑨侯生乃摒人间语曰(悄悄地)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⑥⑦

C.

①⑤⑥⑦ D.①②⑥⑦

35.“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既若见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见笑大方慈父见背

36.对“解”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

B.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消释)

C.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打开)

D.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押送)

37.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连辟公府不就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C.金就利则利D.轲自知事不就

38.“举”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孙叔敖举于海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杀人如不能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D.戍卒叫,函谷举莫令事不举

39.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抢呼欲绝 D.绝云气,负青天

40.对“堪”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B.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愿意)

C.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忍受、经受)

41.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

C.克己复礼为仁 D.彼竭我盈,故克之

42.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佛印绝类弥勒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

43.“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怜身上衣正单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

44.与“舸舰弥津”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D.仰之弥高

45.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莫夜月明B.此二人乃莫逆之交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46.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祭勿忘告乃翁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7.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C.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D.内立法度,务耕织

48.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失期,法当斩 B.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C.期年之后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49.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D.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

50.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战、守、迁皆不及施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51.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乃置酒请之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52.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D.复前行,欲穷其林53.与“连峰去天不盈尺”中的“去”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远也。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54.与“劝学”的“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桑

B.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

C.劝秦王显岩穴之士(隐居之士)

D.时周瑜受使至鄱番阳,肃劝权召瑜归

55.“却”同今义表转折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D.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56.与“权将如吴”(《三国志》)的“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C.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57.与“若入前为寿”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若有情天亦老

C.失法离令,若死,我死 D.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58.与“汝先行,吾善后”中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善刀而藏之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9.与“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的“少”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太后之色少解C.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D.少不更事60.与“跋山涉水”的“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楚人有涉江者B.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

C.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东D.涉猎广泛,学贯中西

61.与“数不胜数”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刑人如恐不胜C.予观乎巴陵胜状D.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62.与“博闻强识”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相逢何必曾相识B.鄙夫寡识

C.款识清楚,标价明白 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63.与“觉今是而昨非”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是又在六国下矣C.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D.唯予马首是瞻

64.与“无所适从”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处分适兄意D.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5.与“罄竹难书”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乃丹书帛曰“陈升王”

C.王右军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66.与“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孰能无惑D.寒暑易节,而五谷以孰67.与“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8.与“数见不鲜”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B.范增数目项王

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D.数罟不入洿池

69.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说尽心中无限事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秦王大说,犒赏三军D.范增说项羽曰70.与“金城汤池”的“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D.臣请就汤镬

71.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乃私见张良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己之私

72.与“素不相能”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D.素善留侯张良

73.下列对“率”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率领)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

C.将率不能,则兵弱(帅,将领) D.子路率尔而对(率先)

74.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班白者多徒行

75.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

76.下列各选项中对“恶”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憎恨,厌恶)

B.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wū,疑问代词,怎么,如何)

C.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丑陋,样子难看)

D. 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嫉妒)

77.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微查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C.微言大义D.雁荡山具体而微者

78.与“悉心照料”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丞相亮其悉朕意 B.古之治天下,至悉也

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D.赵王悉召群臣议

79.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嬉戏莫相忘 B.伯乐学相马

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0.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81.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B.言必信,行必果C.低眉信手续续弹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82.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B.行将就木

C.赵王畏秦,欲勿行 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83.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恐修名之不立D.邹忌修八尺有余

84.与“许为佳作”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问渠那得清如许B.先生何许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5.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我送舅氏,日至渭阳

C.则阳收其身,而实疏(疏远)之 D.周秦多玺,多作阳文86.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87.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D.不遗余力

88.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C.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贻笑大方89.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C.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也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0.与“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91.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

92.与“小知不及大知”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素与副张胜相知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93.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94.与“质疑问难”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形者神之质C.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D.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95.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C.故治国无法则乱 D.不效则治臣之罪96.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高三文言文300道实词练习答案Word版

文言300实词练习答案 1、哀 1)君将哀而生之乎?怜悯,同情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哀叹3)哀斯之墓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惋惜 2、爱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啬,舍不得 2)若爱重伤,则如勿伤怜悯,同情 3)吴广素爱人给人以恩惠,加惠于人 3、安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安适2)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使……安定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身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哪里,表疑问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表反问 4、按 1)项王按剑而跽用手握住 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控制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查究,查办 4)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巡行,巡视 5、案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书,案卷 2)召有司案图通“按”,查看,考察 6、昂 1)昂其直,居为奇货抬高 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情绪振奋

7、傲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高傲不俗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轻视 8、拔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提拔,选拔 2)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克 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高出 9、罢 1)欲罢不能停止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散(会),散(市) 3)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通“疲”,疲乏,劳累 4)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通“疲”,弱

10、白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皎洁2)白手起家空 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告诉,禀告(尤指下对上) 4)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变白5)飞觞举白酒杯 11、败 1)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背弃 2)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使……毁败 3)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凋残 12、拜 1)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授给官职 2)于是辞相印不拜就任

高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1)也。不以圣贤为准的(2)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各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释】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挽必圆,视必审审:仔细 B. 其亦可以少警矣乎警:警惕 C.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渝:说明 D. 援笔书所欲言援:持,执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和而有制,严而不离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尝遗济也受业于予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 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 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 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一咏三叹,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有答案解析)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 (有答案解析)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 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 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分组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第一组】 1.①动词,爱护②动词,爱惜③动词,吝惜④动词,喜欢,爱好⑤通“”,隐藏 2.①形容词,安稳②形容词,安逸,舒服③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④疑问副词,怎么⑤使……安定 3.①蒙受,遭受②介词,表被动③动词,通“披”,披散④动词,通“披”,穿 4.①加倍②动词,通“背”,违背 5.①本来,原来②本源③树干④稿本,诗稿⑤根本⑥本着,按照 6.①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②名词,边远的地方③轻贱④浅薄,鄙陋 7.①军队,士卒②兵器③战争 8.①疾病②担心,忧虑③有病,患病④困苦不堪 9.①细看,观察②详审,细究③洁净的样子④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看得清 10.①名词,朝廷②名词,朝代③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④动词,拜访,拜见⑤动词,上朝,朝见11.①动词,通“增”,增加②副词,曾经③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④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2.①动词,乘坐②动词,登上③量词,辆④介词,趁着⑤古代兵车一辆叫一乘,这里用作名词,指兵车⑥动词,相连,相依 13.①连词,假如,果真②副词,确实③形容词,真诚④真诚的心意 14.①名词,台阶②动词,修治,整理③动词,任命官职④动词,清除⑤动词,逝去,过15.①动词,告别,辞别②动词,计较③道歉④名词,言辞,文辞⑤借口,理由⑥动词,告诉⑦文辞,这里指文学⑧古代的一种文体⑨言辞,这里指命令⑩动词,推辞,拒绝 16.①跟随②动词,参与③动词,依顺,听从④名词,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⑤介词,表示地点,相当于“自”“由”⑥使……跟从 17.①副词,大概②形容词,通“怠”,精神困倦而无所得③副词,几乎,近乎④危险 18.①面对,向②抵挡③符合④抵,相抵⑤在……时候⑥动词,主持,掌管⑦动词,占据,把守⑧应当⑨动词,判处⑩副词,必定,一定 19.①道路②动词,取道③名词,方法,途径④道义,正道⑤志向⑥说⑦这里指风尚⑧道理,规律⑨名词,主张,学说 20.①成,成功②获得,具备③与“无”一起,表示“莫非”“岂不是”④能够,可以⑤获得⑥契合,投合⑦必须⑧适宜,得当⑨动词,通“德”,感激 21.①估量,揣测②制度,法度③比较④越过⑤名词,思考,考虑⑥名词,限度⑦名词,计量长短的工具⑧名词,常态,容度⑨量词,次,回⑩动词,谱写 22.①不是②错误③没有④与“常”一起解释为“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⑤与“常”一起解释为“特殊的”⑥副词,不⑦动词,反对,责怪 23.①恢复②副词,再,又③双层④助词,表反问语气⑤回答,回复 24.①载②使……承担③凭借,倚仗④违背,背弃⑤与“下”连用,意为“负罪之下,即受刑之人”⑤辜负,对不起⑦靠近 25.①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②名词,伞③超过,胜过④发语词,大概⑤句首语气词,表假设语气⑥通“盍”,何不⑦名词,车盖 26.①原来②形容词,旧,衰老③缘故,原因④特意⑤连词,所以,因此⑥交情27.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看见④顾念,顾惜⑤副词,只是,不过⑥看⑦反而,难道 28.①巩固②顽固③坚决④本来⑤固然⑥坚决,顽强⑦坚固⑧仍然⑨安守 29.①女子出嫁②被休回娘家③回去④归附,归属⑤回家 30.①诸侯国②国都,京城③地域,乡土④国家 【第二组】 1.①经过②超过③过失④犯错误⑤责备⑥探望,拜访⑦动词,过去 2.①什么②怎么,怎么样③副词,多么④哪里,何处⑤何故,为什么⑥通“呵”,喝问,缉查盘问3.①怨恨,仇恨②名词,遗憾 4.①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谓②为什么 5.①动词,担忧②名词,灾祸,忧患 6.①代词,代指人或事物,可译为“有的”②有时③倘若④有的人⑤或许 7.①动词,恨,痛心②名词,疾病③快速④强,这里指声音宏大⑤讨厌,憎恨 8.①动词,比得上,赶得上②等到③动词,推及④动词,达到⑤连词,和 9.①连词,如果②连词,即使③副词,就④副词,立即,马上 10.①副词,已经②副词,不久,以后③副词,既然 11.①临时的,代理的②动词,借③动词,凭借,借助④给⑤宽容⑥假装⑦名词,休假,假期12.①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②间或,断断续续地③一会儿④秘密地,悄悄地,暗中,偷偷地⑤夹杂⑥离间⑦参与 13.①动词,看见②拜见③加在动词前,表被动④召见⑤动词,出现,显露⑥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相当于“我” 14.①剖开,解剖②分开③排除,消除④理解,懂得⑤动词,解开,解下⑥消释 15.①接受②踏上,登上③就职,赴任④动词,担任⑤动词,到,前往⑥接近 16.①举起②举出,列举③动词,发动④任用,选拔⑤攻占⑥动词,升起⑦副词,全,尽17.①断绝②消失③副词,非常,极④气绝,死亡⑤横渡⑥动词,越过 18.①能够,可以②忍受③动词,胜任 19.①攻下②能够③动词,战胜 20.①名词,事物②似,像③种类,类别 21.①喜爱,爱惜②怜悯,同情 22.①更加②满,遍 23.①不要②不③没有谁 24.①明亮②视力③英明,明智④照亮⑤说明,阐明⑥第二 25.①里边,与“外”相对②通“纳”,接纳③皇宫④亲近⑤妻妾,宫女⑥名词,内心 26.①读“jī”,满一年②至,及③动词,约定时日④规定的时日,期限⑤动词,希望 27.①形容词,不平常的②特异,罕见③适宜的④珍贵的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⑥读“jī”,零数 28.①改变②贬谪③晋升或调动官职④动词,迁移 29.①请求②询问,请教③请允许我④邀请⑤问候 30.①困厄,处于困境②穷困③尽,走到头④极,尽⑤用尽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实词推断综合练习

【实词综合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周)昌为人强力 ..,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昌项上,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 上笑之,然尤惮 ..昌。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 策止。而昌庭争 ..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心)〔期期〕知其(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 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节选自《汉书·周昌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昌为人强力 ..强力:刚强不屈 B. 大臣固争 ..莫能得固争:固然争夺 C. 然尤惮 ..昌尤惮:很惧怕 D. 昌为人吃,又盛怒..盛怒:非常气愤 B[解析] 固:坚决。争:争辩。引申为反对。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萧、曹等皆卑下..之卑下:蔑视,轻视 B. 昌还走.走:逃走 C. 而昌庭.争之强庭:在朝堂上 D. 微.君,太子几废微:如果没有 A[解析] 卑下:(待人)谦恭自下。 [参考译文] 周昌为人刚强不屈,敢于直言不讳。即使是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非常谦恭。周昌曾 经有一次在高帝玩乐时(“燕”通“宴”,乐,娱乐)进宫奏事,高帝正抱着戚姬,周昌见此 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我像什么样的 皇帝?”周昌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 由此很惧怕周昌。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 但是都未奏效。后来,皇帝因为张良定下的计策就把此事放下了。但是周昌在朝堂上和皇帝 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非常气愤,(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心中……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 想废掉太子,我……不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立刻停止(讨论这件事)。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他和皇帝的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没有您,太子几 乎就被废掉了。”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 及答案 (2)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 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 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文言实词训练

高中文言文复习好资料 文言实词小故事 爱 ●?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 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 宠爱 吝惜 喜爱 爱慕 隐藏 3 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 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 安全 安逸 安抚 安稳 养 安置 哪里 4 被 ●?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发 被()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表被动

披在身上 穿在身上 覆盖 遭受 5 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 通“背”,背离 倍数 加倍 6 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7 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8 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 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9 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 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10 察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自用版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练—文言实词全程训练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练—文言实词全程训练 教学参考 0801 0643 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专练—文言实词全程训练 文言实词的把握,要靠平时的积累,下面我们把“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以训练题的形式,分为六组,请同学们在课余加强训练,以求厚积薄发。 第一组 1.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 (3)然后得一夕安寝( )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 (7)衣食所安( ) (8)既来之,则安之( ) 2.拔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3)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 3.拜 (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2)于是辞相印不拜( )

(3)拜送书于庭( ) 4.暴 bào (1)暴秦之欲无厌( ) (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 (3)暴风骤雨( ) (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pù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6)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 (7)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5.乘 (1)乘犊车,从吏卒( )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3)自京师乘风雪( )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5)乘鄂渚而反顾兮( ) (6)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 (7)聊乘化以归尽( ) 6.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2)为汉家除残去秽( ) (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7.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3)动以朝廷为辞( )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 (6)《归去来兮辞》( ) (7)大礼不辞小让( ) (8)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9)近者奉辞伐罪( ) 8.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 )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4)于是废先王之道( ) (5)伐无道,诛暴秦( )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7)臣之所好者道也( ) (8)道不同,不相为谋( )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 9.得 dé (1)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 (2)遂不得履( )

高考专题练习文言实词(答案)

高考专题练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题组一教材回扣】 1. 解析:A项“安”分别译为“安稳”“安全”;B项“安”分别译为“安逸”“安抚”;C项“安”分别译为“养生”“使……安定”;D项“安”均译为“哪里”。 答案:D 2.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庸俗,浅陋”;A项为“边疆,边远的地方”;C项为“轻视”;D项为自谦之词。 答案:B 3.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爱惜”“吝惜”;A项为“喜欢”“爱好”;C项为“爱慕”“欣赏”;D项为“隐藏”。 答案:B 4. 解析:A项“王”译为“封……为王”;B项与例句中的“王”,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称王;C项为“帝王”,名词;D项为“朝见天子”。 答案:B 5. 解析:①应为“朝见”“朝拜”;②为“朝廷”;③为“竟然”;④为“竟然”。 答案:B 6. 解析:①确实;②确实;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 答案:A 7. 解析:A项,请求;B项,请让我;C项,邀请,宴请;D项,邀请,约请。 答案:B 8. 解析:A项,不得志;B项,穷冬:严冬;C项,竭尽;D项,困窘。 答案:C 9. 解析:①了解,弄清楚;②明智,精明;③趁着;④趁着。 答案:B 10. 解析:A项与例句中均为“暗中,暗地里”;B项意为“河的南岸”;C项意为“阴影,树荫”;D项意为“没有阳光”。 答案:A

11. 解析:题干中的“适”为“往,去,到……去”之意。A项,正,恰好。B 项,享有。C项,出嫁。D项,刚才。只有E项为“到……去”之意。 答案:E 12. 解析:每个选项的②句多为课文原句,理解应不成问题,关键是对①句的推断。A项①句中的“谢”可推断为“谢罪”;B、C两项的①句只要将它放在语境“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中就不难理解了,B项①为“拒绝”,C项①为“举起”之意。D项①可根据“赋税不时(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推断为“多次”之意。 答案:B 13. 解析:D项,卒:死。 答案:D 14. 解析:题干中“贱”,形容词作动词,看轻。A项,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B项,雨,名词作动词,下雨。C项,序,名词作动词,给……作序。D 项,高,形容词作动词,加高。 答案:D 【题组二片断阅读】 15. 解析:C项,“服”使动用法,其他为一般动词。 答案:C 16. 解析:B项使动用法,A、C、D项和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 答案:B 参考译文: 乐毅替燕国打败了齐国,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齐国还没有攻下的有两座城,不是因为他的力量攻不下来,(而是)因为他想长久地依仗军兵的威力来使齐人折服,从而达到自己面南称王的目的罢了。”燕昭王把进谗的人斩了,派遣使者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敢接受,发誓以死效力。 17. 解析:B项“童”通“同”,相同。 答案:B 18. 解析:D项“至智”,最大的才智、最高的才能。 答案:D

2015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8分)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①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②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轻”可能是多出的字。②怀:归依。 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文: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2.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得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2)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3.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注: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 4.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 译文: 5.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 (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译文: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译文: (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6.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注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 注:“囿”,天子诸侯养禽兽的地方。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译文: (2)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常用实词分类

高三文言文积累之常见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8、疏:分条陈述,如细疏其能;给皇帝的奏议;疏通;分,分给,如仗义疏财;疏远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训练(二)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训练(二)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训练(二)11.曾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12.乘陶渊明手握《左传》,乘()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13.诚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如此。14.除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吾死,不然事定成!”15.辞屈原德高,作《楚辞()》,其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亲戚,见放楚之汨罗。16.从樊哙从()军,从()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

樊哙,樊哙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良坐。17.殆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18.当李斯为秦相,当()政。当()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泽,于其当()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19.道苏洵欲往京城,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此事:孰闻道()多也?20.得临川人张奇游学得()一书,乃安石所着。曰:“吾得()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 以为安石所言得()之。(二)11.曾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12.乘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1)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X”) ()1.【2004】以功除岷州刺 史除:授予官职 ()2.【2009】若真鄙儒 也鄙:品德低下 ()3.【2010】未尝诣取 直诣:前往 ()4.【2011东城期末】以闰六月朔朔:农历每月十五 ()5.【2011海淀期末】擢太子率更 令擢:提拔 农田 ()7.【2003】其所宝者异 也。宝:宝贝 ()8.【2007】上唱而民 和唱:倡导 ()9. 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顾:照顾()10.【2011丰台期末】元俨自以属尊望重属:地位 ()11.【2009海淀区一模】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12. 【2009东城二模】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13.【2009】竟朝置 酒竟:直至……终了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14.【2010】终不复言复:回答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15.【2009西城一模】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16.【2010东城一模】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候:等待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17. 【海淀区2008高三期末】民必甚病之病:损害 ()18.【2010】居善 药居:聚积,搜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19. 原吉危坐俨然危坐:端正地坐着 ()20.【09东城】会昌初致仕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2)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X”) ()1.【2010海淀二模】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除:铲除()2.【2009西城二模】辟太尉李修府辟:征召 ()3.【2011海淀高三期中】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4.【2009朝阳期末】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陵:巍峨,高大()5.【2009西城二模】以采线缝其裾为识识:识别 ()6.【2007】法弗能正 也正:正确 ()7.【2011丰台期末】行荆州、扬州牧行:巡行 ()8.【2006】兼于涂而不能 逮逮:赶上 (晏子)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 100 题及答案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ft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 7. 与“ 短兵相接” 的“ 兵”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ft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12.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 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 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4.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